高中语文 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 83、秦论素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3、秦论(原文)

苏辙

秦人居诸侯之地,而有万乘之志,侵辱六国,斩伐天下,不数十年之间,而得志于海内。至其后世,再传而遂亡。刘季起于匹夫,斩艾豪杰,蹙秦诛楚,以有天下。而其子孙,数十世而不绝。盖秦、汉之事,其所以起者不同,而其所以取之者无以相远也。然刘、项奋臂于闾阎之中,率天下蜂起之兵西向以攻秦,无一成之聚,一夫之众,驱罢弊适戍之人,以求所非望,得之则生,失之则死。以匹夫而图天下,其势不得不疾战以趋利,是以冒万死求一生而不顾。今秦拥千里之地,而乘累世之业,虽闭关而守之,畜威养兵,拊循士民,而诸侯谁敢谋秦?观天下之衅,而后出兵以乘其弊,天下夫谁敢抗。而惠文、武昭之君,乃以万乘之资,而用匹夫,所以图天下之势,疾战而不顾其后,此宜其能以取天下,而亦能以亡之也。夫刘、项之势,天下皆非吾有,起于草莽之中,因乱而争之,故虽驰天下之人,以争一旦之命,而民犹有待于戡定,以息肩于此。故以疾战定天下,天下既安,而下无背叛之志。若夫六国之际,诸侯各有分地,而秦乃欲以力征,强服四海,不爱先王之遗黎,第为子孙之谋,而竭其力以争邻国之利,六国虽灭,而秦民之心已散矣。故秦之所以谋天下者,匹夫特起之势,而非所以承祖宗之业以求其不失者也。昔者尝闻之:周人之兴数百年,而后至于文、武。文、武之际,三分天下而有其二,然商之诸侯犹有所未服,纣之众,未可以不击而自解也。故以文、武之贤,退而修德,以待其自溃。诚以为后稷、公刘、太王、王季勤劳不懈,而后能至于此,故其发之不可轻,而用之有时也。嗟夫!秦人举累世之资,一用而不复惜,其先王之泽,已竭于取天下,而尚欲求以为国,亦已惑矣。

83、秦论译文

秦人处在诸侯的位置上,却有一统天下的野心,侵凌六国,攻伐天下,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便实现了愿望。到了他们的后代,只传承两位君王就灭亡了。刘邦从平民起事,斩杀天下英雄豪杰,推翻秦朝,打败西楚,拥有天下。而他的子孙,传承帝位几十代而不绝。大概秦与汉,他们起事的原因不同,而夺取天下的方式相差无几。刘邦与项羽,发难于民间,世人纷纷响应,便率领他们向西进攻秦朝。本没有一城一邑,一兵一卒,领着疲惫不堪前往戍边的一群人,想实现自己想都不敢想的愿望,成功了就可以保全性命,失败了只有一死。

身为匹夫而图谋天下,那形势必定是死战而求胜,所以冒九死以求一生也在所不惜。而秦国拥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凭借世代积累的功业,即使闭关防守,养精蓄锐,安抚吏民,哪个诸侯敢打秦国的主意?综观天下大势,等待时机,趁其他诸侯疲惫困窘的时候,出兵攻打,天下谁敢抵抗。可是,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凭借着可取万乘之尊的资本,却采取匹夫夺取天下的方式,拚命力战而不顾后果,这样做应该能够取得天下,却也能够丧失它。对刘邦项羽来说,天下本不是我的,从民间举事,趁形势大乱争夺天下,所以即使驱使天下的百姓去冒生命危险,可百姓还是期待着能换来安居乐业,休养生息。所以拚命死战平定天下,天下太平之后,百姓没有背叛之心。至于六国的情况,诸侯各自有被分封的土地,可是秦国却想用武力征伐,强行使四方臣服,不爱惜先王的遗民,只为后世子孙着想,竭尽全力争夺邻国的利益,六国虽然灭亡,而秦的百姓人心涣散。所以秦用来夺取天下的方法,如同一介草民突然举事,而不是继承祖上功业,坚守使它不至丢失的做法。从前曾听说:周人兴盛了几百年,然后才到文王武王时代。文王武王的时候,周已拥有天下的三分之二,但商的属国还有不臣服的,商纣的人,还没有达到不攻自破的地步。所以,凭借着文王、武王的贤德,不主动出击,加强修养,施行德政,来等待他自蹈覆亡。我认为实在是后稷、公刘、太王、王季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然后才达到这个程度,所以不可以轻举妄动,而要等待时机。唉!秦人拿几代人积累下的功业,用于一朝,不加珍惜,他们的先王的恩泽,全用在了夺取天下的事情上,却还想用它来治理国家,也够糊涂了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