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曲面断层片法医学同一认定相关指标的建立
法医学鉴定的标准与法规

法医学鉴定的标准与法规法医学鉴定是一项关键的司法活动,它通过对物证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提供法律机构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意见。
法医学鉴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对于司法的公正与正义至关重要。
在各国,法医学鉴定都有一系列的标准与法规作为依据,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简要介绍法医学鉴定的标准与法规。
一、国际标准和指南国际上,由于法医学鉴定工作的特殊性,各个国家都会参考一些国际标准和指南来规范和指导该领域的工作。
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联合国刑事司法和犯罪预防办公室(UNODC)发布的《联合国法医学和病理学鉴定守则》。
该守则结合了国际上的最佳实践和专业知识,为法医学鉴定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二、国家法律和法规各个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来规范法医学鉴定的工作。
以中国为例,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法规,如《刑事诉讼法》、《法医学鉴定管理条例》等,这些法律和法规明确了法医学鉴定的范围、程序和要求,保障了法医学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职业道德与行业规范法医学鉴定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从业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为了确保法医学鉴定工作能够按照科学规范进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会制定相应的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业规范。
这些准则和规范要求法医从业人员在鉴定过程中保持客观公正、遵循科学原则、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等。
四、诚信与保密法医学鉴定涉及到个人隐私和社会敏感信息,因此保持诚信和保密至关重要。
从业人员必须严守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要求,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和信息安全。
五、科学方法与技术应用法医学鉴定必须依靠科学方法和技术应用,确保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法医学鉴定人员需要熟悉并运用各种先进的科学仪器和技术手段,如DNA分析、毒理学检测等,以提高鉴定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六、独立与公正法医学鉴定必须独立于司法、行政和其他利益关系。
从业人员必须行事公正,不受任何压力和利益干扰,以确保鉴定结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七、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为了提高法医学鉴定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各个国家都会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
胫骨上端骨髓腔尖部的X线观测及其年龄判定(精)

胫骨上端骨髓腔尖部的X线观测及其年龄判定 申请书正文
1、项目研究意义 在碎尸案例中仅提供小腿骨(胫骨和腓骨)进行技术鉴定,推断个人的年 龄,是法医学个人识别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无名碎尸的骨骼年龄,需要依据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提出科学的鉴定。传统方法是以观察骨骼的大体形态变化特征来判定骨龄(定性分析)。但由于与年龄相关的骨骼解剖标志变异较大,在评价时很大程度上依赖鉴定者的经验,这常常造成判定结果的不正确[1]。为解决这一问题,本项研究通过X线摄片观测胫骨上端骨髓腔尖部的位置与年龄变化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分别得出胫骨年龄判定的回归方程。拟在为胫骨年龄判定提供一种简便、实用、较为准确的新方法。它不仅在法医学、体质人类学和考古学等诸多方面有着直接的关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在为刑事案件的侦破及维持社会安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项目研究目标及与申请者研究工作长期目标的关系 (1)项目研究目标 针对碎尸案例中仅提供小腿骨(胫骨和腓骨)进行技术鉴定的问题,本项目研究拟在两年内完成: ① 通过X线胫骨正侧位摄片,观测胫骨上端骨髓腔尖部发育的形态特征,并对其位置进行定量分析,即测量胫骨上端骨松质长度、计算胫骨上端骨松质指数。 ② 依据上述胫骨上端骨松质长度和指数,探讨其与年龄变化的关系,得出两套胫骨年龄判定的回归方程。拟在为法医学鉴定提供胫骨年龄判定的一种简便、实用、较为准确的新方法。 ③ 依据胫骨年龄判定的回归方程,拟开发相应的应用软件。 (2)申请者研究工作长期目标的关系 申请者长期从事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以临床应用解剖学为研究 方向,做了一些研究工作。曾公开发表过临床应用解剖学方面的相关论文3篇;参编临床应用解剖学方面的著作1部。本项研究属于应用解剖学的范畴,借助X线技术手段,使影像解剖学在应用解剖学中得到了具体的应用,并为应用解剖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的研究领域。 3、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进度安排 (1) 研究内容 ① 利用X线摄片法,观察胫骨上端骨髓腔尖部发育的形态特征,测量其尖部的位置与胫骨上端平台之间的骨松质长度及胫骨长度,计算胫骨上端骨松质指数; ② 依据胫骨上端骨松质长度和指数,对不同年龄段骨髓腔尖部所达到的位置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得出两套胫骨年龄判定的回归方程; ③ 开发相应的应用软件。利用现有的样本库,依据胫骨年龄判定的回归方 程,编制相应的应用软件。其目的是:1) 在法医鉴定实践中便于操作、计算准确;2) 可以不断地扩大样本库,使胫骨年龄判定的精确度越来越高。 (2)研究方案 ① 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来源医院临床。随机选取480例10—80岁胫骨正常组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生240例,女240例。共分8个年龄组(30例/组):10-14岁为10岁组,15-19岁为15岁组,20-29岁为20岁组,30-39岁为30岁组,40-49岁为40岁组,以此类推; 2) X线拍摄部位:在体胫骨正侧位片; 3) 观察方法:在观察在体胫骨上端骨髓腔尖部时,首先用一些完整的胫骨标本进行X线摄片。在各自X线片上判定胫骨上端骨髓腔尖部所处位置,然后在实物标本上相应的位置做标记,再把胫骨标本沿冠状切面锯开,观察实物标本内部骨髓腔尖部所在的位置,与所做的标记对照。 4) 测量方法:测量胫骨长度(胫骨上端平台与踝关节面的直线距离)、胫骨上端骨松质长度(骨髓腔尖部与胫骨上端平台的直线距离)、计算胫骨上端骨松质指数[(胫骨上端骨松质长度÷胫骨长度)×100]。 ② 技术路线 项目设计:制作各种记录表格 随机选取拍摄对象进行摄片,Agfa CR系 统图像处理及贮存 观察和测量 得到胫骨上端骨松质长度、胫骨长度 和指数 分析其与年龄变化的关系,分别得出两套年龄判定的回归方程及编 制应用软件 盲测检验。 ③ 实验手段 1) 主要通过X线摄片; 2) 观察和测量; 3) 计算机统计处理。 ④ 关键技术 1)拍摄技术:项目组成员中2位分别是一线的拍摄技术人员和诊断医师,完全有能力完成项目的拍摄、洗片等任务; 2) 观察和测量技术:已在X线在体胫骨和实物标本(正侧位)摄片对照观察实验成功的基础上,测量有关数据等,并逐一做好记录,以便统计处理。 3) 数理分析与编程技术:项目组成员中有2位分别是数学专业(硕士、副教授)和计算机专业(硕士、讲师)教师,完全有能力完成项目的概率与数理分析和计算机编程。 (3)进度安排 ① 准备阶段:2006、1---2006、2(2个月) 1) 开展本项目研究工作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有关问题调研、文献资料查阅(已完成); 2) 项目设计:按8个年龄组设计好各种记录表格; 3) 购买测量计算工具、观片灯等。 ② 研究阶段:2006、1—2007、7(19个月) 在项目负责人的组织和带领下,充分发挥项目组其他成员的优势和能力,将项目的研究任务分工到人,责任到人,使项目研究工作保证顺利开展。 1) 按8个年龄组选取拍摄对象进行摄片,Agfa CR系统图像处理及贮存(已 积累在体胫骨正侧位210例,其中男120例,女90例); 2) 已在X线离体胫骨标本(正侧位)摄片实验成功的基础上,观察胫骨上端骨髓腔尖部发育的形态特征,测量胫骨上端骨松质长度和胫骨长度、计算胫骨上端骨松质指数;观察胫骨骨髓腔影像解剖学的形态特征,测量有关数据等,并逐一做好记录,以便统计处理; 3) 依据骨松质长度和指数,分析得出两套胫骨年龄判定的回归方程; 4) 依据其回归方程,编制相应的应用软件; 5)盲测检验。 ③ 总结阶段:2007、8---2007、12(5个月) 1) 在第二阶段对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观测的结果加以整理归纳,为项目结题作好准备工作。 2) 将项目的研究结果撰写成相应的论文,并投相关的刊物发表。 4、项目创新之处 在碎尸案例中仅提供小腿骨(胫骨和腓骨)进行技术鉴定,推断个人的年龄,是法医学个人识别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无名碎尸的骨骼年龄,需要依据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提出科学的鉴定。传统方法是通过定性分析来判定骨龄,国外Acsadi[2-3]曾报道肱骨和股骨上端骨小梁的发育和骨髓腔的形成分为6期,描述了与年龄变化的关系;国内陈世贤对肱骨上端骨髓腔的形成与年龄变化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4]。近年来国内学者[5-6]开始利用X线摄片观测长骨骨髓腔尖部发育的形态特征,并对其位置与年龄变化的关系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判定骨龄。但目前国内采用此方法推断骨龄的研究很少,仅见到张维彬和刘丰春[5-6]分别对国人肱骨和股骨的年龄判定,而胫骨的年龄判定未见报道。 本项目创新之处:① 在研究方法上,以往国内外大部分学者利用X线摄片以定性分析判定骨龄,而本项研究是以定量分析来判定骨龄;② 在研究内容上,以往为定性分析内容,而本项研究结果可提供胫骨骨髓腔的形成与年龄变化关系的定量分析内容,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资料;③ 在法医鉴定上,以往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判定骨龄,但由于与年龄相关的骨骼解剖标志变异较大,在评价时很大程度上要依赖鉴定者的经验,使判定结果不正确[1],而本项研究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可解决定性分析方法的不足。④ 拟开发相应的应用软件。 5、工作基础与工作条件 (1) 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 1) 项目组的研究能力 申请人从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局部解剖学》、《影像解剖学》教学和科研20余年,具有较好的教学科研基础。曾主持省高教学会课题1项,主持校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项,参与省级和校级课题各1项,先后发表教学科研论文8篇,参编论著2部。 项目组其他成员中有2位分别从事数学和计算机的教学和科研10余年的教师,另4位分别从事临床放射技术和诊断以及骨科诊治工作10余年的医师,充分体现了理论工作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等优势,为项目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项目组成员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呈梯队型,具有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1人。具有较好的教学科研基础和科研能力,研究工作完全能胜任。 2) 项目的研究基础 ① 申请人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尤其是临床应用解剖学的研究。曾公开发表过临床应用解剖学方面的相关论文3篇,以及参编临床应用解剖学方面的著作1部。项目组其他成员也有相应的医学、数学和计算机方面的学术论文发表,具有较好的科研基础。 ② 已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查阅有关资料,获得了较充分的研究资料和经验材料; ③ 已经X线离体胫骨标本(实物)和在体胫骨全长(正侧位)摄片实验成功。胶片影像清晰,层次分明;观察和测量方法证实可行; ④ 已积累在体胫骨正侧位210例,其中男120例,女90例。 (2) 已具备的研究支撑条件 1) 查阅文献资料方便。Internet网和校园网已经通入项目组主要成员的办公室,可以进行网上光盘检索,查阅全库期刊杂志,也能熟练掌握网上检索和下载参考资料的技能; 2) 承担拍摄任务的2所医院为县级人民医院,临床病例来源充足;长期以来在教学科研上紧密合作,关系良好,且放射设备优良,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有技术完成X线拍摄、诊断等研究任务; 3) 项目组成员中有4位同志,从事临床X线放射技术和诊断以及骨科诊治工作,为本项目开展研究工作提供了条件和方便;有1位同志从事医学教学工作,也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来开展本项目的研究工作;还有2位同志从事数学和计算机教学,为本项目有关数据进行动态线性规划、统计与分析提供了保证。 6、预期研究结果及其利用研究结果的计划和今后发展的思路 (1) 预期研究结果 ① 拟开发相应的应用软件。利用现有的样本库,依据胫骨年龄判定的回归 方程,编制相应的应用软件。其目的是:1) 在法医鉴定实践中便于操作、计算准确;2) 可以不断地扩大样本库,使其精确度越来越高。 ② 撰写相应论文。预计可以撰写成论文有:1) 胫骨上端骨髓腔尖部的X线观测,2) 中国人胫骨的年龄判定,3) 胫骨骨髓腔的X线解剖学研究,4) 胫骨下端骨髓腔尖部的X线观测及其年龄判定。
法医学概论 个人识别

第十三章个人识别第一节概述一、概念个人识别亦称个人的同一认定。
个人同一是指一个特定的人体自身与自身的等同。
个人同一认定是指有专门知识的人在研究和比较先后出现的个体的特征的基础上对个体是否同一或是否原属同一整体所做出的判断。
通过同一认定有时亦作异同识别。
法医学个人识别主要是对活人、无名尸体、白骨化尸体、碎尸等认定是谁。
有时还要对人体的某些部分或各种组织、体液进行识别,判定是否为同一人的,是谁的。
法医学个人识别主要是根据人体的生理结构、个体特征等来进行的。
二、法医学个人识别的意义在刑事、民事、治安、灾害等案件中有的需要必须进行个人识别。
个人一旦认定,有时就解决了案件要求解决的问题,有时就为解决案件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及线索。
第二节性别识别一、一般特征的性别识别二、腐烂和白骨化尸体的性别识别白骨化尸体主要根据男女骨骼的特征予以鉴别。
鉴定骨骼性别,以检查骨盆最为可靠,其次为颅骨。
三、遗传物质的性别识别(一)细胞性染色体检查(二)DNA分析技术四、测定血痕中的性激素第三节年龄识别小儿的年龄推断,主要依据儿童期的身长、体重、头围、胸围、坐高、乳牙和恒牙的萌出情况、骨骼的发育(骨化点的出现和骨骺的愈合程度)等。
成人的年龄推断,主要依据耻骨联合面的形态变化、骨骼愈合状态(骨骺愈合、颅缝愈合)、智齿的生出情况、牙齿的磨损程度及牙髓腔的变化等,还可参考面部软组织的状态、毛发的状态、皮肤的皱纹等。
第四节个体形态特征一、外貌特征包括身长、体重、头形、面貌特征、牙齿、肢体特征等。
二、体姿特征包括体形、颈部、躯干等。
三、痣疣四、瘢痕五、纹身六、皮肤纹理七、复容和颅像重合第五节组织遗传标记一、血型的个人识别同一个体的血型是完全相同的,不同个体间除同卵孪生子外不可能有血型完全相同者。
血型作个人识别,只要发现有血型不相同的,便可否认同一关系。
但如果检测过的血型相同,则增加检测的血型的种类,种类数目越多,否定同一人的机会越大;如果还不能否定,则肯定同一人的概率就越大,最后可根据检测的血型种类和数目,计算肯定是同一人的概率,并据此做出判断。
肋骨骨折法医鉴定标准

肋骨骨折法医鉴定标准肋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胸部创伤,其法医鉴定标准对于司法鉴定和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肋骨骨折的鉴定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法医学鉴定方法。
本文将对肋骨骨折的法医鉴定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临床表现。
肋骨骨折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疼痛、呼吸困难、肿胀、压痛等症状。
在法医鉴定中,需要根据被鉴定人的临床表现和病史,结合现场勘查和证人证言等因素,对肋骨骨折进行初步判断。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肋骨骨折鉴定的重要手段,包括X线片、CT和MRI等检查。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肋骨骨折的部位、数量和类型,为法医鉴定提供客观依据。
三、法医学鉴定方法。
1. 解剖学鉴定,法医学鉴定中,可以通过解剖学方法对肋骨骨折进行鉴定。
通过尸检和解剖学分析,可以确定肋骨骨折的形态、特征和原因。
2. 病理学鉴定,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观察肋骨骨折的愈合情况,判断骨折的时间、程度和愈合情况,为法医鉴定提供重要依据。
3. 法医学骨折学鉴定,法医学骨折学是法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通过对骨折的形态、特征、愈合情况等进行鉴定,可以确定骨折的性质和原因。
四、鉴定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法医学鉴定方法,可以确定肋骨骨折的鉴定标准。
具体包括骨折的部位、类型、数量、愈合情况等。
在法医鉴定中,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对肋骨骨折进行准确鉴定。
五、鉴定注意事项。
在进行肋骨骨折的法医鉴定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2. 注意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如肋软骨损伤、肋骨骨质疏松等。
3.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肋骨骨折,如儿童或老年人的骨折,需要根据年龄和生理特点进行鉴定。
六、结论。
肋骨骨折的法医鉴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法医学鉴定方法。
只有在充分了解肋骨骨折的鉴定标准和注意事项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准确的鉴定结论,为司法鉴定和医疗纠纷提供科学依据。
法医临床影像学检验实施规范word精品

法医临床影像学检验实施规范前言本技术规范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技术规范由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提岀。
本技术规范由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夏文涛,应充亮,万雷,朱广友,范利华。
本技术规范为首次发布。
引言制定本技术规范的依据包括以下国家或行业标准:现行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的相关技术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并于2002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GB18667-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并于2007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GB/T 16180-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由公安部发布的于2005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GA/T 521-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人身伤害受伤人员误工损失日评定准则》,以及由司法部于2007年8月7日发布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本技术规范运用医学、法医学理论和技术,结合法医学检验、鉴定实践而制定,为法医临床学检验、鉴定中作为外部信息的影像学资料的审核、采用及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验提供科学、规范、统一的方法和标准。
法医临床影像学检验实施规范1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法医临床学司法鉴定实践中常见的人体损伤影像学检验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诊断、认定原则。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法医临床影像学外部信息的审核与必要的影像学检验。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各类人体损伤的法医临床学鉴定。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影像学检验利用射线或磁场装置进行医学诊断辅助法医临床学鉴定的活动。
主要包括传统X线检查技术(普通摄片与特殊造影)、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CT)与磁共振成像技术(megneneticresonance imaging, MRI )。
法医学对人体骨骼的识别与鉴定

法医学对人体骨骼的识别与鉴定人体骨骼是一种重要的物证。
在犯罪现场或遗骸发现地,法医学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对骨骼的识别与鉴定,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包括死亡时间、死因以及身份等。
本文将从法医学对人体骨骼的识别方法和技术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人体骨骼识别方法与技术1. 人体骨骼的形态解剖学特征识别通过对人体骨骼进行形态解剖学特征的识别,可以判断出个体的性别、年龄、种族等信息。
例如,通过颅骨的大小、形状以及骨盆、髋关节等部位的特征,可以初步确定遗骸的性别和年龄。
此外,不同种族的人体骨骼在某些特征上也存在差异,可以通过比对这些特征来确定遗骸的种族。
2. 骨质测量和骨密度识别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技术,可以对人体骨骼进行骨质测量和骨密度识别。
通过测量骨骼的长度、宽度以及关节面积等指标,可以进一步推断个体的身高、体重、运动能力等信息。
而通过骨密度的测量,可以对遗骸的健康状况进行初步判断,例如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等问题。
3. 人体骨骼DNA分析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技术的发展,人体骨骼DNA分析已成为法医学对人体骨骼进行识别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提取骨骼中的DNA,并与相关数据库进行比对,可以对遗骸的身份进行鉴定。
DNA分析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被广泛应用于犯罪现场和人类遗骸的识别工作中。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与应用案例1. 国内骨骼识别研究成果在国内,许多法医学研究机构和专家团队致力于人体骨骼的识别与鉴定工作。
例如,中国法医学会在人体骨骼形态学特征识别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中国法医学科学院通过与DNA数据库的比对,成功解决了多起未解决的凶杀案。
2. 国外骨骼识别案例国外也有一些重要的骨骼识别案例。
例如,美国科学家通过对古代骨骼的研究,成功识别出一位约5000年前的古人类为欧洲最早的居民之一。
此外,在二战期间,美国军方通过对骨骼的DNA分析,成功辨认出大量士兵的身份,为他们的亲属带来了平安和安慰。
法医学中的法医学鉴定与法医学影像学与骨科学的案例分析

法医学中的法医学鉴定与法医学影像学与骨科学的案例分析法医学是一门应用法律、医学及其他相关科学知识来解决犯罪及其他法律问题的学科。
法医学鉴定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案件相关证据的分析和解读,为法庭提供客观、准确的专业意见。
而法医学影像学与骨科学则是法医学中至关重要的两个领域,通过利用尸体的X光、CT、MRI等影像学以及对骨骼的解剖和病理学研究,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法医学鉴定在法医学中的作用。
法医学鉴定是通过对遗留在犯罪现场或与案件相关的证据进行科学的检验和分析,以确定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例如,在一起谋杀案中,法医学鉴定人员可以通过对被害人遗体的解剖学和病理学分析,确定死亡原因以及是否存在他杀可能。
此外,法医学鉴定还可以进行DNA分析,帮助确定嫌疑人和受害人之间的关系。
因此,法医学鉴定在刑事司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法庭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专业意见。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法医学影像学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
法医学影像学利用X光、CT、MRI等影像学技术来进行尸体检查和成像,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例如,在一宗涉及身体伤害的案件中,通过对受害人的X光和CT扫描,法医学影像学可以帮助法医学鉴定人员确定伤害的程度、受害者的骨骼结构以及是否有其他潜在的伤害。
此外,骨科学在法医学鉴定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骨科学通过对尸体骨骼的解剖学和病理学分析,可以帮助法医学鉴定人员确定受害人的年龄、性别、身高以及一些特殊的骨骼异常情况。
例如,在一起遗弃婴儿的案件中,通过对尸体骨骼的解剖学研究,骨科学可以帮助确定婴儿的年龄,并进一步调查婴儿的死因和是否存在他杀可能。
综上所述,在法医学中,法医学鉴定、法医学影像学与骨科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
它们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为法庭提供客观、准确的专业意见,并通过对证据的分析和解读,为司法判决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其中,法医学鉴定通过对案件相关证据的分析和解读,帮助揭示真相;法医学影像学通过影像学技术的应用,提供尸体的详细成像;骨科学则通过对骨骼的解剖学和病理学研究,帮助确定尸体的特征。
法医鉴定肋骨骨折标准

法医鉴定肋骨骨折标准一、引言肋骨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外伤性损伤,法医学引入的肋骨骨折鉴定标准可以对这种损伤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
下面是一份法医鉴定肋骨骨折标准,供参考。
二、骨折的特点1. 骨折形态:典型情况下,骨折形态呈现为断端相对位移,可呈横行、斜行、螺旋形等不规则形态。
2. 骨折深度:骨折通常涉及肋骨骨干及相邻的关节或骨膜部分。
3. 骨折线条:骨折线通常是明显的,可在X线片上清晰显示。
三、骨折类型及分类1. 完全骨折:骨折线通过了骨骼的全部截面,将其分开成两半或多片。
2. 不完全骨折:骨折线未通过整个骨骼,骨片连在一起。
3. 空白骨折:骨折间隙中有软组织进入。
4. 栓状骨折:由于向外作用产生的肌肉牵拉,导致骨自身的胶源性拉直。
5. 伴发性移位:骨折后在体位或运动时发生相对位移。
6. 移行骨折:骨折线延伸至骨的一个或多个平面。
四、骨折鉴定程序1. 临床病史:了解被鉴定者在受伤过程中的相关情况,如时间、方式等。
2. 体格检查:对受伤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皮肤状况、局部肿胀、疼痛等。
3. 影像学检查:通过X线、CT等检查,观察肋骨骨折的形态、位置、骨折线等特征。
4. 法医学病理鉴定:通过对外伤特征和骨折发生机理的分析,确定骨折的性质和可能的鉴定结果。
五、注意事项1. 鉴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他可能导致肋骨病变的因素,如先天性异常或疾病引起的骨质疏松等。
2. 严谨使用鉴定结果,不得滥用或误解鉴定结论,确保鉴定结论的客观、公正和科学性。
六、结论本标准可作为法医鉴定肋骨骨折的参考依据,根据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法医学鉴定等综合分析,可以科学、客观地判断肋骨骨折的存在和性质。
对于涉及肋骨骨折的法律纠纷和伤害鉴定等案件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塞旦医堂影像药 星-2ol5年4月第16卷第2期JPMI,April 2015,Vo1.16.No.2 ・97・ X线曲面断层片法医学同一认定相关指标的建立 李冰武秀萍潘菲韩建宁王玉瑾 【摘要】 目的通对x线曲面断层片不同牙列区域进行观测,全面筛选颌面影像法医同一认定的定性 识别指标,为建立颌面部的同一认定信息数据库提供基础。方法随机选择x线曲面断层片800张作为研究对 象,根据牙齿、颌骨及其毗邻结构的生理解剖特征、病理变化特征和牙齿的各种治疗特征进行初级编码和分级编 码,统计其牙列编码的多样性。结果600张x线曲面断层片(牙齿或治疗或没有治疗)全口牙列、上颌、下颌牙 列的多样性分别为90.7%、74.8%、74.3%,右上、左上、右下、左下后牙区编码的多样性分别为68.8%、69.3%、 63.7%、66.8%,前牙区、上前牙区、下前牙区的多样性分别为24.3%,25.7%、17.8%。200张牙齿有治疗史者的x线 曲面断层片全口牙列、上颌、下颌牙列编码的多样性分别为99.0%、98.0%、98.5%。右上、左上、右下、左下后牙区 编码的多样性分别为96.5%、97.5%、98.5%、97.5%,前牙区、上前牙区、下前牙区牙列编码的多样性分别为 54.0%、51.5%、59.5%。结论应用全口、单颌或后牙区牙列的编码对法医学同一认定均具有较高的价值,而前牙 区虽有一定的法医学同一认定价值,但其识别率不高。 【关键词】法医口腔学;x线曲面断层片;同一认定;编码
Establishment of the indexes of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by the X-ray orthopantomogram Li Bing*, u Xiuping, Pan Fei,Hart Jianning,Wang l, in.*School ofStomatology Medicine,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 China 【Abstract】0bjective All of the the X—ray orthopantomogram were comprehensively observed,sieved the index— es of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for dentition patterns.it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use of X.ray orthopantomo. gram in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indexes. Methods Eight hundreds samples randomly selected.in this study indexes were selected for dentition pattern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s of dental alignment,dental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intervention patterns. Eventually diversity of the indexes would be statisticsed and analysised. Results The group with randomly selected with or without therapy in 600 samples had its diversity in the fu11 dentition patterns、in the maxillary、in the mandible was 90.7%、74.8%、74.3%. rhe diversity in the right maxillary、in the left maxillary、in the right mandible、in tlle left mandible was 68.8%、69.3%、63.7%、66.8%.The diversity in the in anterior regions、in the upper-anterior regions、in the infra—anterior regions was 24-3%、25.7%、17.8%.Th。group with randomly selected with therapy in 200 samples had its diversity in the fu11 dentition patterns、in the maxillary、in the mandible was 99.0%、 98.0%、98.5%.The diversity in the right maxillary、in the left maxillary、in the right mandible、in the left mandible was 96.5%、97.5%、98.5%、97.5%.The diversity in the in anterior regions、in the upper.anterior regions、in the infraanterior regions was 54.O%、5 1 5%、59.5%.Conclusions The group with dental interventions had very good full dentition di— versity in fu11 dentition involved the posterior regions. 1’he diversity in the anterior regions was so low that did not to U- tilize the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Key words】Forensic dentistry;X-ray orthopantomogram;Identification;Coding
牙科证据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相对稳定性,根据 牙齿的大小、形状、排列情况、治疗情况,就可以证实 个体的身份。口腔颌面x线曲面断层片能显示全颌 牙列、颌骨及毗邻相关结构的影像,有利于进行法医 牙科学同一认定[1]。本研究通过对x线曲面断层片 DOI:10.16106 ̄.cnki.enl4—1281/r.2015.02.002 基金项目:山西医科大学博士启动基金(03201428) 作者单位: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李冰、武秀 萍、潘菲);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韩建宁);山西医科大学 法医学院(王玉瑾) 通信作者:武秀萍,Email:77wxp@163.tom 不同牙列区域进行特征编码与统计分析,建立简洁 实用的x线曲面断层片的法医学同一认定识别指 标,为今后建立颌面部的同一认定信息数据库提供 基础。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放射科2013 年3月至12月拍摄的x线曲面断层片600张,其 中男性352例(占58.7%),女性248例(占41.3%)。 又随机选择200例有治疗史的x线曲面断层片,男 性128例(占64.0%),女性72例(占36.0%)。纳人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5年4月第16卷第2期JPMI,April 2015,Vo1.16.No.2 表1牙齿初级编码
I(impacted of tooth) R(residend root) F(filling tooth) C(crown prosthesis) Ibl(bueco/linguoangular impaction) Id(distoangular impaction) Im(mesioangular impacion) Iv(vertical impaction) Ih(horizontal impaction) Ii(inverted impaction) Re(residend root of endodonticed treatment) Fo(filling tooth of occlusa1) Fi(filling tooth of ineisa1) Fc(filling tooth of cerrix) Fm(filling tooth of mesia1) Fd(filling tooth of dista1) Fmo(filling of mesial—occlusa1) Fdo(filling of distal-occlusa1) Fmod(mesial—oeclusal—dista1) Fbp(filling of buccal or palata1) Ce(crown prosthesis afterendodonticed treatment) Ci(crown prosthesis of implant) Cpc(Post—core-crown) Cp(pontic) 颊舌向阻生 远中阻生 近中阻生 垂直阻生 水平阻生 倒置阻生 已做过根管治疗的残根 胎面充填 切缘充填 邻面充填 近中一邻面充填 远中.邻面充填 近中一胎面充填 远中一骀面充填 近中.舱面一远中充填 颊腭侧充填 根管治疗后进行冠修复 种植体支持的冠修复 根管治疗后桩冠、核桩冠 固定义齿桥体
损、残冠残根、根管充填、合面填充和义齿修复等8 项指标对x线曲面断层片进行同一认定编码,其结 果多样性低的原因是由于所选用的指标种类少.指 标涵盖范围较大。本研究结合口腔专业知识,重新 全面系统的对牙齿进行了初级和分级编码.并对初 级识别指标中的牙齿阻生、残根、牙齿充填、冠修复 等进一步细分,设计了21项分级指标。如果在法医 学同一认定中的初级编码相同,可以通过牙齿的形 态特征、病理特征及修复体特征等进一步分级编码。 在对牙齿特征及治疗特征进行细分后。全口牙列编 码的多样性提高为90.7%,这是由于本研究的分级 指标较为详细全面,从而提高了多样性,说明利用全 口牙列编码的方法可以进行法医口腔学同一认定的 要求。 本研究对600张x线曲面断层片(牙齿或治疗 或没有治疗)进行分级编码+初级编码,总体多样性 为90.7%,上、下颌牙列编码的多样性平均为 74.0%,后牙区多样性在63.7%~69.3%之间.前牙区 的多样性仅为24.3%,上、下前牙区多样性分别为 25.7%、17.8%,说明仅有上、下颌牙列或后牙牙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