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轴对称再认识(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轴对称再认识(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轴对称再认识(二)北师大版课时:2课时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识别出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2. 培养学生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2. 识别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3. 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轴对称图形的判断和运用。

2. 轴对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轴对称图形的教具。

2. 学生准备:剪刀、彩纸、直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复习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举例说明。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那么你们能找出我们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吗?二、新课1.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飞机、蝴蝶、五角星等。

2. 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图形的轴对称性质,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对称轴、对称点、对称图形等。

4. 学生举例说明轴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剪纸、建筑设计等。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

2.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判断结果。

3. 教师点评学生的判断结果,对错误的地方进行讲解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性质和应用,那么你们能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吗?二、新课1.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将一张长方形纸折叠成轴对称图形?如何将一个正方形分割成几个轴对称的部分?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2课时 轴对称的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2课时 轴对称的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2课时轴对称的再认识(二)本节课是关于轴对称的再认识的第二节课,主要涉及到对象在进行轴对称后的位置、轴对称的性质及应用等内容。

教学时间为1课时,授课对象为北师大版五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1. 轴对称的位置学生了解轴对称是一条“线”用来进行对称的,通过对称这条线上的图形,可以得到对称后的图形。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会学习对象在进行轴对称之后的位置,以及轴对称可以进行的方向,从而建立起轴对称的基本概念。

2. 轴对称的性质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会学习到轴对称的两个基本性质:对称点在轴上,对称线分割对称的图形成对称的两部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从图片中进行观察,以加深对这两个性质的认识,进一步认识比较轴对称前后图形的变化。

3. 轴对称的应用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会学习轴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将会学习到轴对称在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应用,如轴对称的图形制作、对称性的应用、对称图形的制作等,从而认识到轴对称的实际意义。

教学方法在本节课中,我们采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1. 图解法通过图解法,帮助学生了解到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将用大量的图片,为学生演示对称之后的图形变化,让学生对“轴对称”的概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串联起每个点,体现轴对称的整体概念。

2. 互动法通过互动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学生通过互动与参与,感受到课堂的活跃与气氛的融洽。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模拟制作轴对称的图形,或者在轴对称的图形中找到对称的线,加强学生对轴对称的实际认识。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轴对称的基本概念。

•学生能够了解轴对称的性质和应用。

•学生能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其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判断轴对称前后图形的变化,从而能更好地理解轴对称的意义和性质。

•学生能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积极探究,加强对轴对称的实际认识。

教学内容安排时间内容0-5分钟课堂导入,引入课程内容5-20分钟图解法教学,学生了解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0-35分钟互动法教学,学生参与讨论,独立探究35-50分钟教学情境设计,让学生在轴对称的情境中进行探究50-60分钟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在视觉认知方面还需加强。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轴对称再认识(二)|北师大版 (7)【精品】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轴对称再认识(二)|北师大版 (7)【精品】

五年上《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上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的第二节《轴对称再认识(二)》2、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轴对称再认识(二)》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已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

关于这部分知识,要使学生能识别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或补全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在折纸、画图等活动中,学会利用找关键点的方法画轴对称图形,为后面学习平移、旋转设计图形等知识积累感性经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学情分析(1)学生的认知基础在日常生活中,轴对称现象对于孩子说并不陌生,自然界中具有轴对称性质事物很多,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学生们对学过的一些平面图形所具有的轴对称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空间观念。

(3)学生学习新知遇到的困难不能准确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把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往往出现轴两侧图形的端点到轴的距离不等的现象。

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包括核心素养):借助方格纸,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轴对称图形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5、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经历画图的过程,掌握画图的方法。

6、教学方法(体现出个性化的教学)鉴于教材特点和学生模仿能力强,思维信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我选用的是引导发现教学法,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在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的共同活动引导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思维,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利用图片的不同颜色的对比启发学生,运用iPad和PPT提高教学效率,动态演出直观生动的教学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与反思-2.2轴对称再认识(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与反思-2.2轴对称再认识(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与反思2.2 轴对称再认识(二)|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章节是轴对称再认识(二),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轴对称的性质和运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巩固轴对称的定义,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 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其对称轴。

3. 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运用。

难点:如何找出一个图形的对称轴,以及如何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剪刀、彩纸、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分发彩纸,让学生剪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将其对折,观察对折后的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

通过这个实践,让学生初步感受轴对称的性质。

2. 讲解与演示:在黑板上展示一些轴对称图形,如正方形、矩形、圆形等,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讲解轴对称的定义,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对称轴,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例题,让学生观察并判断其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其对称轴。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加深对轴对称性质的理解。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对轴对称性质的掌握程度。

5. 运用轴对称解决问题: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剪窗花、设计图案等,让学生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轴对称的定义、性质和运用。

通过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其对称轴。

答案:略2. 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设计一个对称的图案。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讲解、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轴对称的性质,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轴对称再认识(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轴对称再认识(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轴对称再认识(二)-北师大版课时:2课时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创造轴对称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 识别轴对称图形3. 创造轴对称图形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轴对称图形。

2. 出示一些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判断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二、新课1. 讲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 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并说明理由。

3. 讲解如何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进行示范。

4. 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练习1. 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2. 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四、总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说说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2. 教师点评,强调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2. 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轴对称图形。

二、新课1. 讲解如何创造轴对称图形,并进行示范。

2. 让学生动手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3. 讲解如何利用轴对称图形进行设计和美化生活。

4. 出示一些利用轴对称图形进行设计的作品,让学生欣赏。

三、练习1. 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2. 让学生利用轴对称图形进行设计,如设计一个邮票、图标等。

四、总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说说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2. 教师点评,强调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品,评价学生在创造轴对称图形和利用轴对称图形进行设计方面的表现。

[优选]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轴对称再认识(二)-北师大版(2012)

[优选]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轴对称再认识(二)-北师大版(2012)

优选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轴对称再认识(二)-北师大版(2012)前言本教案为五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再认识的第二篇,适用于北师大版(2012)教材。

本单元为轴对称再认识,要求学生通过讲解轴对称的定义以及举例,帮助学生掌握轴对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1.理解轴对称的定义2.掌握构造对称轴的方法3.熟悉对称图形的特点教学重点1.构造对称轴的方法2.对称图形的特点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对称轴的概念2.掌握对称轴的构造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快速复习轴对称的定义以及构造对称轴的方法。

二、讲解1.提问:你们对轴对称的概念还有什么疑问吗?(引导学生逐个讲解轴对称的基本定义,如对称轴,对称中心,对称关系等)2.介绍对称轴的构造方法(第二节课的重点)。

3.讲解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具有轴对称性质。

三、实践1.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如何构造轴对称图形,进行互相指导,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实际操作能力。

2.制作轴对称图形的小组赛,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到的方法和技能,设计出精美、具有创意的对称图形,并讲解他们使用了哪些对称轴。

四、总结1.回顾课堂内容,反思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2.发现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及时解答和指导。

3.强调轴对称的重要意义,并让学生认识到掌握了这个知识后,能够更好地理解对称图形的本质。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轴对称的概念和构造方法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能够建立起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本质的深刻认识。

课堂上的实践还能有效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最后,老师应当指导学生多观察周围的图形,发现有哪些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加深其对此类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1 轴对称再认识(二)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1  轴对称再认识(二)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第2课时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经历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2能比较熟练地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在画图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难点:丰富学生画轴对称图形的经验,熟悉画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各点,画出轴对称图形。

学生独立画出轴对称图形。

师:第二幅图的对称轴在哪儿图形在对称轴的哪个方向怎样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学生讨论后独立画出。

4比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相同点:画图方法相同。

不同点:第二个问题给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一部分,对称轴在图形上。

第三个问题给出的图形是一个完整的图形,对称轴在图形之外。

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24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伴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再全班交流、订正。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一练”第3题。

同桌先互相说说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拓展提升把下面的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

六、课堂总结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先找到每条线段的端点,再找到和这些点对称的点,把这些对称点按顺序连接起来。

七、作业布置教材第24页“练一练”第2、4题。

板书设计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的比较了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和一个完整图形对于某一条直线对称的另一个图形。

学生通过辨析,明白了这两种题是不一样的,但画法上却有相同之处。

不足之处:教师对学生的错例收集辨析不够,作业中出现一个完整图形相对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另一个图形,部分学生画图时呈现的是平移的图,而不是对称图。

教学建议: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做好引导。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轴对称再认识(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轴对称再认识(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轴对称再认识(二)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轴对称再认识(二)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轴对称再认识(二)。

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并能够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2. 能够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并能够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的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用于展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和相关的练习题目。

2. 练习纸,用于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3. 剪刀,用于让学生剪出轴对称的图形。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如剪纸、衣服的图案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

2. 新课导入:我会通过PPT课件,介绍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识别轴对称现象,并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我会让学生剪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并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以及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七、作业设计1. 请找出生活中的一个轴对称现象,描述其特点,并画出来。

答案:略答案:对折后的两部分是相等的,因为对折的直线是纸张的轴对称线,纸张的两部分在对称线的两侧,且对称线的两侧的部分是完全相同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选择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这是基于我的教学经验,我知道五年级的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兴趣,通过熟悉的例子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对称再认识(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23-2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能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探索某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性。

教学准备
:各种平面图形等学习材料一份。

教学过程
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1、请同学们观察课本21页淘气画的房子,他画的对吗?
学生讨论并回答。
折痕两侧的部分完全重合。
2、轴对称图形除了这个特点还有其他特点吗?
今天我们就来接着研究有关轴对称的其他知识。
二、画图形的对称轴
课件出示教材22页上面情境图。
淘气的房子是轴对称图形吗?
三、精讲
通过“折一折”的方法,不仅能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还能通过有几种完全重合
的折法得知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23页,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完成课本24页“练一练”第1、2题。
五、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24页,第3、4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