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拔罐治疗蛇丹50例

合集下载

蛇串疮的针灸治疗

蛇串疮的针灸治疗

蛇串疮的针灸治疗
(一)辨证要点本病病位在皮部,主要与肝、脾相关。

多由于情志内伤,肝经郁热,热溢皮肤;或脾虚生湿,感染毒邪,湿热火毒蕴结肌肤而成。

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气血凝滞,而致疼痛剧烈,病程迁延。

本病以实证多见,也有本虚标实之证。

主症初起时患部皮肤灼热刺痛、发红,继则出现簇集性粟粒大小丘状疱疹,多呈带状排列,多发生于身体一侧,以腰、胁部最为常见。

疱疹消失后部分患者可遗留疼痛,可持续数月或更久。

兼症肝胆
火盛
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兼口苦,烦躁易
怒,苔黄,脉弦滑数
脾胃
湿热
皮损色淡,疱壁松弛,兼胸脘痞满,纳差,舌红,
苔黄腻,脉濡数
瘀血
阻络
皮疹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止,或见有色素沉着,兼
心烦不寐,舌紫暗,苔薄白,脉弦细
(二)蛇串疮的治法:
泻火解毒、清热利湿。

取局部阿是穴及相应夹脊穴为主。

(三)蛇串疮的处方
主穴局部阿是穴相应夹脊穴
配穴肝胆火盛配行间、侠溪;脾胃湿热配阴陵泉、内庭;瘀血。

蛇丹

蛇丹

[辨证分型]
如肝胆火盛,伴口渴口苦,烦躁易 怒,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如脾胃湿盛,兼见纳呆便溏,舌胖 苔腻,脉濡数。
[治疗]
治法:清热燥湿,解毒止痛 处方:局部(围刺) 夹脊 合谷 曲池 血海 支沟
方义: 局部围刺、针夹脊以疏调局部经气, 合谷、曲池疏导阳明经气,清热解 毒。
随证配穴: 肝胆火盛配太冲, 脾胃湿盛配阴陵泉、内庭。
2.耳针法 选穴:肝 胆 肾上腺 神门 方法:毫针刺,留针30-60分钟, 30-60 每日1次。
3.穴位注射法 选穴:肝俞 相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脊穴 足 三里 方法:用维生素Bl注射液与 维生素B12注射液
[附注] 1.针刺治疗蛇丹有一定效果, 如有化脓感染需综合治疗。 2.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厚味。 3.保持大便通畅。
十三、蛇丹 蛇丹,即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 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簇集小水 泡呈带状分布,多见 于胸背、面部和腰部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肝经郁火和脾经湿热内 蕴,又复感受火热时邪,引动肝火, 毒热湿邪交阻经 络,浸淫肌肤、 脉络而发疱疹。
诊断要点 1.骤然出现成群簇集水泡,痛如 火燎,水泡大小不等,排成带状。 2.疱疹2-3周干结,愈后不留瘢 痕。

藏医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藏医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藏医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摘要】目的分析藏医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各30例,分析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结果患者综合疗效与疼痛减轻时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通过分析发现藏医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较强的治疗效果,且对患者的疾病恢复存在不可比拟的作用。

关键词:藏医拔罐放血;带状疱疹;治疗效果带状疱疹(Acute herpes zoster,AHZ)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感染侵犯机体脊神经节所致[1],当感染者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复活使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从而沿着周围神经进入表皮细胞,在皮肤上产生局部红斑、丘集簇性疱疹节段性疼痛,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瘙痒及全身不适等,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

藏医理论认为,带状疱疹是“隆”盛所致,黄水增多引起局部皮肤出现疱疹,疼痛等症状的一种皮肤性疾病,隆病发于皮肤,有欲裂感,入肌肉,肤色变等症状。

目前对该病的治疗通常由西药控制,但临床数据表明,所有方法的总体治疗效果不佳。

藏医拔罐放血在东方医学中已有多年的历史,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本文作者选择了60例患者来分析藏医拔罐放血方案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并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1资料与分析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各30例,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此次实验得到多方认同且排除相关禁忌症患者。

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单纯型:局部疱疹基本无破裂、无渗液、无发热等全身症状、血常规基本正常者。

合并感染型:局部疱疹有破损,渗液、脂痂、甚至脓痂,有发热(体温38℃以上)、头痛、纳差、全身不适等症状[3]。

1.2研究方法治疗组患者充分暴露病变皮肤,选取疱疹分布区皮损处或受损神经节段处,进行拔罐,留罐5分钟左右,罐起后,在罐印处进行常规消毒后,进行刺络放血(罐印深红色,放血宜多;罐印淡红色,放血宜少)。

拔火罐联合穴位贴敷、中药熏洗预防毒蛇咬伤致肢体溃疡形成的疗效观察

拔火罐联合穴位贴敷、中药熏洗预防毒蛇咬伤致肢体溃疡形成的疗效观察

拔火罐联合穴位贴敷、中药熏洗预防毒蛇咬伤致肢体溃疡形成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拔火罐联合穴位贴敷、中药熏洗预防毒蛇咬伤致肢体溃疡形成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蛇伤溃疡患者5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拔火罐联合穴位贴敷治疗。

对比患者舒适度评分、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总满意率以及不同时间段内的血清CK水平变化。

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总满意率以及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咬伤后一天和咬伤后三天,两组患者血清CK水平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拔火罐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蛇伤溃疡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清CK水平,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患者总满意率以及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上大理推广应用。

【关键词】拔火罐;穴位贴敷;蛇伤溃疡;疗效广西地处亚热带,内陆和海域蛇类资源十分丰富,蛇伤发病季节长,病例多,在全国属于蛇伤高发区,广西每年有3万-4万人别蛇咬伤,而且随着城市绿化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人工养蛇业的发展,蛇伤病理居高不下。

蛇伤种类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眼镜蛇、竹叶青蛇、银环蛇[1]。

蛇伤以青壮年居多,以男性、蛇作业、农民与市民为主,蛇咬伤季节主要集中在夏季、秋季,与该季节气温较高,蛇类活动频繁有关,但冬春季节也有蛇伤病例,与广西地处南方冬春季节气候温和,蛇未完全冬眠有关[2]。

随着养蛇产业的扩大,眼镜蛇咬伤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

伤后局部皮肤溃疡是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因此预防蛇伤后局部溃疡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我院联合应用拔火罐及穴位贴敷、中药熏洗预防毒蛇咬伤致肢体溃疡的患者,对改善患者血清CK水平有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8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蛇伤溃疡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两组各25例。

针刺放血治疗带状疱疹106例

针刺放血治疗带状疱疹106例

针刺放血治疗带状疱疹106例林惠森(内蒙古满洲里市第一医院,内蒙古满洲里021400)关键词:针刺;拔罐;放血;带状疱疹中图分类号:R 24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779(2010)01-0015-01作者简介林惠森(),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治疗带状疱疹、荨麻疹、湿疹等皮肤病。

带状疱疹中医称之为“蛇丹”,是一种临床常见皮肤病,目前临床多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阿昔洛韦片口服,软膏局部外用,或泛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新一代抗病毒药物用于临床;或加用干扰素;或配合早期紫外线后期红外线照射治疗。

但这些方法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约30%~50%的中老年患者可遗留持续数月至数年之久的顽固性神经痛,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1]。

笔者从2003年至2007年8月用针刺放血法治疗急性带状疱疹106例,效果甚佳,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06例患者中男56例,女5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2岁,其中小于20岁2例,20~30岁6例,31~40岁37例,40岁以上61例。

病变部位在躯干63例,四肢33例,颜面2例,头皮2例,颈部3例,有症状但无疱疹1例,中指1例,足底1例。

病程最短3天,最长21天。

疱疹已干瘪而遗留神经痛或病程超过3周者不在统计范围之内。

2 治疗方法用化验室采血针于疱疹部位点刺,然后拔罐,根据疱疹大小和病变部位选用1~5号罐。

每罐内应有3~6个刺点,留罐15~20m in 。

头面部位无法拔罐时局部点刺,在小号罐口抹阿昔洛韦软膏再拔罐(罐口更易密封),并于病侧耳尖放血数滴。

疼痛但无疱疹的部位与疱疹部位同等治疗。

起罐后擦净局部血液,即一次治疗完毕。

中指患病者于相关井穴点刺放血。

每日1次。

如拔罐后疱疹颜色变深红或黑色,则效果更佳。

但不宜拔出水泡。

3 疗效观察部分患者治疗1次后疼痛即有不同程度缓解。

以疼痛完全消除为治愈。

治疗后针刺点疼痛可不用处理,2~3天后即可明显缓解。

治疗结束时如有皮肤瘙痒,则是病情将愈之症,可不用处理。

刺络拔罐及线香灸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临床观察

刺络拔罐及线香灸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临床观察

带状疱疹急性发病时表现为胸脊神经分布区域及三叉神经第一支分部区域常出现簇集性小水疱和神经剧烈疼痛[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表现为持续性烧灼样疼痛,外界轻微刺激都可能使疼痛加剧。

若在带状疱疹急性发作时对疼痛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能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2]。

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能减轻并阻断带状疱疹病毒对受累神经支及邻近组织的破坏,控制并减轻急性期疼痛症状,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但可能出现头痛晕眩、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关节疼痛等不良反应[3]。

且在皮损完全消退后仍有16%的疱疹病毒感染者遗留下严重的神经痛,而中躯干部的带状疱疹遗留后遗神经痛概率达51%[4]。

我科改进施灸材料,采用普通线香施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共64例,均为我科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收治患者,均符合带状疱疹急性期的诊断标准[5]。

男42例,女22例;年龄16~77岁,平均(49.2±13.1)岁;病程1~7d,平均(3.5±1.7)d。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6]:经检查确诊,年龄15~80岁,疱疹出现时间不超过1周,未经过镇痛或抗病毒治疗,VAS评分在6分以上。

排除标准[5-6]:疱疹病灶在会阴、头面部及其它不适宜施灸,哺乳期、妊娠期,40天内使用过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具有瘢痕体质,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或合并严重的脑、心、肾、肝疾病。

2 治疗方法对照组用泛昔洛韦0.8g,每日5次;甲钴胺片1.0mg,每日3次;干扰素注射液100万U肌注,每日1次。

连续治疗20天。

观察组:①线香灸:以疱疹患者的水疱簇为中刺络拔罐及线香灸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临床观察万雪荣,夏 明,吴 锋(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四川 内江 641003)[中图分类号]R244.3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21)08-1400-03[摘 要]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及线香灸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效果。

多种针灸方法辩证取穴治疗带状疱疹72例

多种针灸方法辩证取穴治疗带状疱疹72例

多种针灸方法辩证取穴治疗带状疱疹72例发表时间:2012-03-14T15:03:12.0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6期供稿作者:赵虹[导读] 局部围刺,叩刺拔罐加辩证取穴治疗带状疱疹针对性强,操作安全,疗效明显。

赵虹(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人民医院江苏射阳 224300)【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6-0420-01 【摘要】目的观察几种针灸方法辩证取穴治疗带状疱疹。

方法采用局部围刺法,叩刺拔罐法及辩证取穴等方法。

对72例带状疱疹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

结果痊愈62例,占86.11%;显效8例,占11.11%;好转2例,占2.78%,总有效率为100%。

结论局部围刺,叩刺拔罐加辩证取穴治疗带状疱疹针对性强,操作安全,疗效明显。

【关键词】带状疱疹局部围刺叩刺拔罐辩证取穴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以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疼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

多见于胸背,面部和腰部;好发于春秋两季。

近年来我科门诊采用多种针灸方法辩证取穴治疗带状疱疹72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72例均为我科门诊患者。

其中男35例,女37例;年龄30-75岁;病程最短1日,最长1周;疱疹部位以胸背、腰部为主。

2 治疗方法针刺穴位主穴:合谷,曲池,阳陵泉。

辩证取穴:肝胆火盛型配太冲,支沟;脾虚湿盛型配血海,三阴交;气滞血瘀型配膈俞,内关。

围刺,叩刺拔罐:根据患病部位选择合适体位,先于皮疹部位周围皮肤做皮肤常规消毒。

然后用1.5寸毫针沿皮疹边缘进行平刺或斜刺,针距1—2寸,留针30min。

起针后,用梅花针叩刺皮疹区域,以皮疹区域充血并微出血为宜。

再于叩刺部位进行闪火法拔罐,留罐5—10min,将水性分泌物和血液吸出为宜。

起罐后用消毒干棉球擦拭创面,再用碘伏棉签消毒。

注意预防感染。

隔日治疗一次,5次为一疗程。

3 治疗结果3.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蛇串疮”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

带状疱疹的治疗

带状疱疹的治疗

带状疱疹的治疗中医名蛇丹,因病毒侵入神经系统多为腰部半边呈带状,称盘腰蛇丹,属肝胆湿热和脾湿蕴毒引起,初发于腰间、头面、耳部、也有发于下焦。

二阴部的发病速多刺痛,初时当它疖肿,它与节不同的是,它的个小而呈患珠状、刺痛、发热,有的发展迅速,侵犯头面三叉神经、面神经,不及时治疗会影响视力、造成面瘫,累及脑部、肝郁化火、湿热毒盛,造成气血凝滞,病毒侵入神经系统,形成病变部位后遗神经痛,痛达数年。

近年来,老年人群为多发人群多于年青人,因老年人体质差,虚弱,自身排毒功能差。

该病的治疗要早发现,早治疗,治彻底,否则到后遗神经痛就更难治疗。

西医的治疗的缺点是:往往表皮疱疹痊愈,而留下后遗神经痛而不治。

民间有用黄纸燃烧病变部位,划圆,其实质是火灸法。

与用灯芯灸法相同,行术者口中念念有词叫“收蛇丹”,用燃着的灯草一握在病变部位,从外围向中心转划圆圈(病变部位前后左右)隔日一次,也是一个治法,目的是使“毒气”收拢,严重的就不能好。

当发展到后遗神经痛时,这是病毒侵入神经系统,用虫类药:全蝎、蜈蚣、守宫(天龙)和活血药(地鳖虫、桃仁、红花、乳香、没药、五灵脂、生地、地龙等)配合,理气止痛药(元胡、川楝子、香附等)辩证内服中药,老年人治疗要注意,补血养阴,内外合用,多法治疗。

(一)外用敷药初起,可用芙蓉膏(芙蓉叶研细调凡士林)或如意黄金散(天花粉10份,黄柏、生大黄、姜黄、白芷各5份,厚朴、陈皮、生甘草、苍术、生天南星各2份研末密调敷)(未成脓用汤茶调敷,疮成用葱汤密调敷-如治鹤膝、湿痰、流毒、附骨疽,皮色不变,用葱酒调敷;天泡、黄水疮、赤游丹,用板蓝根《大青叶》捣汁调敷或密调敷用于烫伤密调敷)或月白散(生石膏4份、青黛1份)黄连膏(黄连、黄柏、大黄、赤芍、牡丹皮、生地、当归、黄蜡油调)外敷,外敷药研末在100-200目左右并密封不见光,调膏一般用凡士林或鱼石脂膏、麻油等,并附下几方:(一)①雄倍散:生大黄、雄黄、五倍子(炒)、黄柏、枯矾、胡黄连各等分研调②外敷土霉素粉调麻油一日3次③守宫40g、蜈蚣14条研粉,烘干研末分成14包,早晚各1包,加凡士林或麻油调30%贴敷④也可以用兔絲子炒至表面鼓起,研调麻油敷一日6-8次⑤王不留行子研调醋或麻油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痛甚 , 能入眠 ; 不 3天 后又 出现 密集 的疹 点 。 患处 , 查
见前 胸及 右肩 部有 密集 的丘疱 疹 ,呈 带状分 布且有 继 续发 展 的趋 势 。采用 针灸 、火 罐治 疗 ,5次后疼 痛 明
显减 轻 ,夜里 能 睡几 个 小时 , 1 :合谷 ( ) 双 、太 冲 ( ) 双 、局 部阿 是穴 。 操 作 :首先 ,在距 带状 疱 疹 的两端 约 3 米处 进 厘
一 一 一 一
, …
薛愧 玲
( 南大学校 医院,河 南 河
开 封 ,4 50 ) 7 0 1
中图分类号:R 5 .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7.80(0 0 9 060 721 + 6 476 2 1 )0 - 6.2证型:B G 0 D I 【 摘 要 】 蛇丹,因其每 多缠腰而发 ,故又有缠腰 火丹之称。运用针 灸、拔罐方法,就此病对 5 例患者 O 进行 了治疗,获得 了满意疗效。造成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继而出现 密集成簇的丘疱疹 ,迅即变成粟粒 大至绿豆大样、透明清澈的小水泡,排列成带状分布。运用针 灸、拔罐方法,就此病对 5 例 患者进行 了治疗, 0
治疗 前
B MI( g )治疗前 k/ m A R C 治疗 前 2 .±1 7 2 . 3 05 . . ±01 9 6
治 疗后
2 .±27 2 6 . 08 ±01 . 6 . 0
排 列成 带状 分布 。该病 多发 于腰 肋部 、胸 背部 ,其 次 为 头面 部 。 中医认 为 , 本病 多 由情志 内伤 、 肝经 郁火 ,
或 脾经湿 热 内蕴 、复感 火热 时邪 ,以致肝 火炽 盛 、湿 热 蕴蒸 ,浸淫 脉络 、肌肤 而 发病 。近 三年来 ,笔 者运 用针 灸 、拔罐 方法 ,就此 病对 5 0例患 者进行 了治疗 , 获得 了满 意疗 效 。现总 结如 下 。
2 典型 病例
患 者 甲,女 ,3 。2 0 8岁 0 2年 6月 2 5日就诊 。患
1 一般资料 5 例中, 0 男性 2 例,女性 2 例; 3 7 年龄最大者 6 8 岁 , 小者 2 最 9岁 ; 病程 最短 者数 小 时 , 最长 者 l 。 2天
11治疗 方法 .
者 自述 7天前 在前 胸及右 肩 部 出现 烧 灼样疼 痛 ,夜间
夜能入 睡 ,两个 疗程 后 ,疱疹全 部 结痂 ,疼痛 消失 , 夜能 安睡 而愈 。 3 讨 论
31蛇丹 病是 由于肝 经 郁火或 脾 经湿热 内蕴 ,复 感火 . 热 时邪 ,邪 毒浸 淫脉络 、肌 肤 而形成 。疱 疹呈 带状 发
行常规 消 毒后 , 用三 棱针 散刺 再 拔火罐 ,出 2 ~4毫 升 血后取 下火 罐 ( 一般拔 一 次罐 就能控 制病 情发 展 ,否
( 转6 下 8页 )
分钟 。 留针 期 间, 在 同时用艾 卷在 疱疹 局部 行雀 啄灸 , 每 次灸 1 ̄2 5 0分钟 。 以上 火罐 、针刺 、艾灸 并用 ,一天 一 次 ,1 0天为

疗程 。
1 治疗 效果 . 2

6. 8
Ciia J un lo hns dc e2 1 l cl o ra fC ieeMeii 0 0年 VO . ) N 9 n n L( 2 O.
Ciia Junlo hns dc e 2 1 l cl o ra fC ieeMe in 0 0年 VO . ) NO9 n i L( 2 .
针 灸 、 拔 罐 治 疗 蛇 丹 5 0例
Trai g 5 a e f e p sz se y a u u cu e c p i g e t 0c s sO r e o tr c p n t r . u p n n h b
刺 ,针 距约 为 1 ~2厘米 ,行提 插泻 法 ,留针 2  ̄3 . 5 0 0
展趋势 , 放血、 拔罐可 以清热泻毒, 截断病情的发展; 针 灸合 谷 、太 冲 可泻肝 经 、脾经 之热 ;采 取局部 阿是
穴 围刺 ,可 以使被 疱疹 侵犯 的皮 肤上 下 、左右经 脉气 血 得到 疏通 ;疱疹 局部 采用 艾灸 , 旨在清 热解毒 ,促 使疱 疹 结痂 。 者采 用本 法治 疗 患者 5 , 笔 0例 有效 率达 10 0 %。由此可 见 , 灸 、 罐治 疗蛇 丹 , 仅能及 时 、 针 拔 不 有效 地控 制病情 发展 ,而 且疗 效好 、疗 程短 ,镇痛 效
获得 了满 意疗效 。
【 关键词 】 针灸;拔罐 ;蛇丹
蛇丹 , 即现 代 医学所 说 的带状 疱疹 ,因其 每 多缠
腰 而发 , 故又有 缠腰火 丹之 称 。本病 发 疹前期 ,患 部
痊愈 :疱疹 干燥 结痂 ,痂 退 ,疼痛 消失 或基本 消
失。
有 束带 状刺 痛 ,夜间痛 甚 ,并 伴有轻 微发 热 、疲倦 乏 力 、食欲 不 振等全 身症 状 ,继而 出现 密集 成簇 的丘疱
则可照 此方 法再 拔一 次 ) 合 谷 、 冲穴进 行 常规 消毒 。 太 后 ,用 一寸 毫针 直刺 。得 气后 行提 插泻 法 ,留针 2 ~ 0
3 钟 。然 后再 进行 局部 阿是 穴 围刺 。在 疱疹 连接 成 O分 块 的周 围进行 常规 消毒 后 ,用 1 . 2寸长 的毫针 斜 5或
疹 , 即变 成粟粒 大至 绿豆 大样 、 明清澈 的小水泡 , 迅 透
显效:疱疹大部分结痂 ,疼痛明显减轻,夜能入
睡。
有 效 : 情得 到控 制不 再发 展 , 病 疱疹 小部分 结痂 ,
疼 痛减 轻 。 无 效 :病 情 继续 发展 ,症状 减轻 不很 明显 。 5 中 ,治愈 3 例 ,占 7 %;显 效 1 ,占 0例 8 6 0例 2 %;有效 2例 , 占 4 0 %。总有 效率达 1 0 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