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岳西县姚河中心学校李愈芸

《竹里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的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体味古诗意境。

3.背诵古诗。

4.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5.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升诗歌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2.背诵全诗。

三、教学难点

诗歌的赏析。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唐诗宋词,灿若群星。身为一个中国人,为中华灿烂文化而骄傲;身为一个中国人,为对中华文化知之甚少而羞愧。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沉淀,努力丰厚自身的文化底蕴,使我们慢慢变成一个有学养、有素质的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首经典唐诗。

(二)、多媒体展示课题《课外古诗词诵读四首》

这节课我先学前两首。

(三)、多媒体展示课件《竹里馆》题图及书法

(四)、课件出示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1.关于作者:王维(701—761),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人,祖籍太原祁县,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2.关于背景:《竹里馆》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五)、读诗歌

1.朗读诗歌。

(1)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齐读。

(六)、品诗意

1.易错字:幽篁(huáng) 长啸(xiào) 辋川(wǎng)

2.词语释义

竹里馆:辋川别墅二十景之一,应当是建在竹林里的屋舍。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啸(xiào):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

3.指名学生解释翻译诗句大意。

4.展示课件

(七)、理解诗歌抒发的情怀

1.教师让学生先自己感悟归纳

2.再出示课件

〔明确〕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八)、拓展延伸

搜集抒发恬淡闲适宁静情感的古诗词。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内涵。

2.学习诗人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

3.按照诗歌的顺序作文,试着通过想象,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

4.背诵诗歌。

【重点】

1.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升诗歌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2.背诵全诗。

【难点】

1.了解古曲《折杨柳》的意义,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2.用文字描写诗中提示的音乐。

一、导入

同学们,乡愁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永远的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的乡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崔颢的乡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马致远的乡愁;那么“诗仙”李白的乡愁是什么呢?(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什么勾起了他的乡愁?(生:明月)在这首诗中明月能勾起他的乡愁,那么,在李白的其他诗中,还有什么也能勾起他的乡愁?(板书文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二、课件展示《春夜洛城闻笛》及书法

三、课件出示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1.关于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终身不得志。李白诗以抒情为主,诗之风格豪放、洒脱、大气,清新俊逸,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他是继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诗人,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一部分诗抒发其内心的幽怨之气。有《李太白集》。

2.关于背景:这首诗是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闻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

四、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生齐读,教师指名朗读诗歌,其他学生听读。

五、解释字词,疏通诗意

1.易错字:散(sàn)折(zhé)

2.词语释义:

洛城:洛阳(今河南洛阳)。

玉笛:笛子的美称。

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名曲,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故园:故乡,家乡。

3.重点介绍《折杨柳》。

4.大家还有啥不懂的,提出来探讨。

5.指名学生说说诗歌大意,再出示课件。

三、再读古诗,再读古诗,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

诗歌叙写春夜洛阳城听到有人吹《折杨柳》笛曲,闻声动情,有感而发,抒发思乡思亲之情。

六、拓展延伸

说出几句抒发乡愁、思亲情感的古诗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