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广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一诊模拟试卷C卷

广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一诊模拟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世上举案齐眉的夫妻一定是有的,不能以我等瓢勺相碰的日子,揣测人家的和睦是虚伪。
B . 如不抓住时机,及时见报,这则消息将成为陈词滥调。
C . 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之为“人间天堂”实不为过。
D . 张家辉近来在杜其峰的作品中频频亮相,展露了自己的表演才华,尤其在《黑社会》系列中的表演更是可圈可点。
2. (2分)(2017·衡阳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民政部对留守儿童进行摸底统计的初衷,是为了为进一步开展留守儿童帮扶工作创造条件,而不是让公众降低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关注。
B . 全球有6700万人患有自闭症,而在中国,这个数字是1000万。
虽然身边有着这么多的自闭症患者,但很多人对自闭症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C . 长期以来,由于过度放牧、不适当的开垦和耕作、森林过度采伐及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致使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
D . 为加强对明城墙的保护,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表示,将首次对提供散落明城墙砖或相关线索的市民给予现金奖励,最高奖励可达2000元。
3. (2分)(2018·钦州模拟)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 等到他酒醒后,耷拉着脑袋来到我这里解释此事并赔礼道歉时,我早已见谅多时了。
B . 自从我们在母校分手之后,十多年来,我一直对你十分垂念,经常梦中与你相会。
C . 我们情同手足,你们如果发现我在为人处事方面有不恰当的地方,就赶快向我进言。
D . 有媒体认为,中国工业到2030年将主宰世界,美国将屈居第二,俄罗斯位居第三。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4. (6分)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广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

第 1 页 共 15 页 广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9·乐山模拟)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我们在丰富多彩的节日内容里深情品味中华文化的醇香,( )。端午节与中秋节、春节一样,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它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心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情怀;是苏东坡眼中“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鬓”的幸福观;是老人们手中的粽子叶,是小孩们项间悬挂的幸运石。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________,风土民情与传统民俗________。传统文化就这样丝丝缕缕漫入人们心田,融入民族性格。
中国文化向来讲究________,在历史长河的荡涤中获得更大张力。恰如清明节从慎终追远的情愫中走来,融入绿色祭扫、踏青远足等内容;至若端午节,丰富的现代化、信息化载体为其注入现代气质,使其可玩可嚼、可观可赏、可思可想。
正是循着这些不断创新、植根传统的文化习俗,使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从少儿捧读《离骚》《天问》,到荆楚碧水龙舟竞速,再到“端午文化”走向国际舞台,你会发现,时光流转,________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独特的精神标识从未变换。
(1) 下列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家国情怀思接千古,前行的力量在其中积蓄 B . 前行的力量也在思接千古的家国情怀中积蓄 C . 也在积蓄前行的力量,从思接千古的家国情怀之中 D . 也在思接千古的家国情怀中积蓄前行的力量 (2)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水乳交融 相得益彰 包罗万象 物是人非 B . 水乳交融 交相辉映 兼容并蓄 物换星移 第 2 页 共 15 页
C . 浑然天成 相得益彰 包罗万象 物换星移 D . 浑然天成 交相辉映 兼容并蓄 物是人非 (3)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正是循着这些植根传统、不断创新的文化习俗,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 B . 人们正是循着这些不断创新、植根传统的文化习俗,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 C . 正是循着这些植根传统、不断创新的文化习俗,使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 D . 人们正是循着这些植根传统、不断创新的文化习俗,思国怀远的情怀得以绵远流传。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8高二上·姜堰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中国文化的内涵 季羡林 ①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2021届广州市从化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1届广州市从化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日前公布,清肺排毒汤列入中医临床治疗期首选。
该方剂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结合患者情况合理使用。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阻击疫情,关键是抓住核心病机,迅速扭转病情,阻截病气传变渠道,尽快将病邪排出体外。
中医药专家综合分析本次疫情特点,统筹考虑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经典医籍里的处方,最终决定将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四个方剂21味药有机组合,化裁为新的方剂——清肺排毒汤。
截至2月4日,该方剂给4个省36个城市37所医院的214名确诊患者使用,通过综合观察,治疗新冠肺炎总有效率在90%以上。
尽管本次临床有效性观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研项目,只为迅速救治确诊患者,但临床验证结果与先期处方设计预判完全一致。
更为难得的是,一半以上的患者服用一剂药后症状就得到改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我们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抗疫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摘编自王君平《抗疫,中医药添加新力量》,《人民日报》2020年3月12日)材料二:与西医文化相比,中医药文化欠缺了一些所谓的“现代科学性”的逻辑,但起源于中华农耕文明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也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生活观、健康观和疾病观的体现。
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
然而这些核心价值在对内和对外两个层面上的传播存在不足,导致当下中医药文化在传播与传承中不得不面临种种现实困境。
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没有取得很好的文化适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医学体系背后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在西方强调分析、实验、定量的“科学主义”背景下,强调“气”“阴阳”“五行”等脏腑经络学说的中医药不是“辨证施治”的存在,而被认为是一种“伪科学”;二是市场经济方面,当下医学通行的是更符合资本运作规律的西医,传统中医及中医药受到打压;三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文化自信不强,即便是2015年屠呦呦院士凭借中医药的研究成就获得了诺贝尔奖,但直到今天,中医药文化依然未得到足够重视,甚至存在自我贬低的现象。
广东省肇庆市2021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广东省肇庆市2021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下·六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快速崛起,强力推动了媒体融合,带来了一场“传播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文艺创作、生产、评论、传播和消费等各个环节。
文艺生态发生了的变化,文艺评论也出现了的新特征。
但是,近年来,作为文艺评论的重要对象,文艺作品因为资本等市场力量和互联网等科技力量的强力介入,其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但质量上却。
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
不管技术如何进步,也改变不了评论者对文学作品创作主体的决定性影响,不管网络文艺如何喧嚣热闹,更改变不了文艺评论引领大众审美潮流和社会价值判断的功能和作用。
优秀的文艺评论,不仅能够发现和解决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艺现象,匡正文艺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而且可以帮助创作者总结创作得失,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的精髓。
因此,文艺批评者要、主动应对,坚守艺术理想、批评精神和独立品格,引领文艺朝着健康繁荣的方向阔步前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翻天覆地空前绝后参差不齐首当其冲B . 铺天盖地空前绝后良莠不齐当仁不让C . 翻天覆地前所未有参差不齐当仁不让D . 铺天盖地前所未有良莠不齐首当其冲(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
B . 是多出精品、引导创作、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
C . 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引领风尚、提高审美的重要力量。
D . 是提高审美、引领风尚、引导创作、多出精品的重要力量。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不仅优秀的文艺评论,能够发现和抵制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艺现象,匡正文艺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而且可以帮助创作者总结创作得失,帮助读者和观众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的精髓。
广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C卷

广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12分)1.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恐惧不敢自陈B .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C . 杀人如不能举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D .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 ①景翳翳以将入②散文是写景和抒情的艺术B . ①悦亲戚之情话②有对恋人悄悄地说着情话呢C . ①聊乘化以归尽②朋友久别重逢想多聊一会D . ①将有事于西畴②大家都忙着指农耕之事3. (2分) (2019高三上·佛山期中) 下列对加下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夜雪初霁,荞麦弥望(视野)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收成不好)B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看见)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诋毁)C . 彼且恶乎待哉(什么)敢用是为怨望,又投间蔑污使君(怨恨)D . 望秋先陨(接近)恶!是何言也!(相当于“啊”)4. (6分) (2019高三上·广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比拉彗星自1826年被命名后,一直在预计回归的年份准时出现。
1846年比拉彗星,形成了两颗小彗星________,并各自逐渐产生彗尾。
这是人类第一次真切地观测到彗星分裂的现象。
然而,1852年比拉彗星如期回归后,两颗由它分裂而成的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却从此失踪了。
无论天文学家如何地________计算,无论世界各地的天文台和爱好者们如何地________寻找,全世界再没有人观测到比拉彗星。
直至1872年11月27日,奇异的事情发生了,一场意外又异常壮丽的流星雨造访地球,从黄昏到黎明,天空中流星________,如焰火般盛放。
据估计,这一夜可见的流星总数约16万颗,是一场真正的“流星暴雨”。
广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C卷

广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上·西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女排夺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成功_________,这是中国女排赢得的第十个世界大赛冠军,也是她们为新中国70华诞送上的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
领袖致电祝贺,勉励大家继续保持昂扬斗志,不骄不躁,再创佳绩。
作为三大球中唯一一支夺取过世界冠军的运动队,早已被超越体育本身意义的中国女排的影响力,不仅是激励国人接续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符号,更是时代的集体记忆。
尽管成绩有起伏,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终代代相传,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奋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同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一个个“腊子口”“娄山关”等待我们去战胜。
()。
_________的女排精神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激发我们发扬好女排精神,在新的征程中赢得新胜利。
发扬女排精神,就要在逆境中决不放弃,在低谷中坚持拼搏,在挫折后勇于奋起,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
我们要从女排精神中_________力量,坚定信心、勇毅笃行,不畏强手、敢打敢拼,以强大闯关实力奔向中国梦的光明未来。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_________就能实现的。
”让我们牢记领袖的嘱托,以中国女排为榜样,发扬女排精神,保持昂扬斗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为民族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动力,努力创造不负新时代的更大业绩!(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艰难险阻被克服,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拼搏的精神,需要团结的作风B . 克服艰难险阻,需要团结的作风,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拼搏的精神C . 艰难险阻被跨越,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拼搏的精神,需要团结的作风D . 跨越艰难险阻,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拼搏的精神,需要团结的作风(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卫冕历久弥新汲取敲锣打鼓B . 蝉联经久不衰汲取沸沸扬扬C . 蝉联经久不息吸取敲锣打鼓D . 卫冕历久弥新吸取沸沸扬扬(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女排早已超越体育本身的意义,不仅是时代的集体记忆,更是激励国人接续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符号。
广州市高三语文第三次高考诊断考试试卷C卷

第 1 页 共 15 页 广州市高三语文第三次高考诊断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8高三上·建平期中) 按要求选择 (1) 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2018年诺贝尔奖的揭晓又一次证明:唯有锲而不舍的坚持才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B . 生物实验必须亲自动手,切忌怀有恐惧畏难情绪,袖手旁观是不可能学到真知的。 C . 人到中年的王老师班主任工作虽然繁重,但她总是精神矍铄 , 工作总是细致全面。 D . 在“相声新势力”的表演现场,各路青年演员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 (2)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作者在积累了大量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构思后, 、 、 、 只有在作品最终完成之际,主题才其最终确立。
①但完成了 “意在笔先”并不等于此“意”能善始善终 ②意在笔中和意在笔先、意成笔后相辅相成还未可知 ③一般都会对写作有了一个总体的趋势约定 ④它还需要一个不断反复、不断充实和不断往上的过程 A . ③②①④ B . ③①④② C . ②①④③ D . ②③①④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第 2 页 共 15 页
2. (6分) (2019高一下·大庆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西方在饮食、服饰与住房等方面的消费习惯存在着很大的冲突,但从现实来看,每一种消费习惯都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沉淀与积累,因而不存在着“孰优孰劣”的问题。
②具体来说,在服饰消费习惯方面,中国侧重于外在的气质,西方则侧重于内在的舒适;在饮食环境方面,中国侧重于热闹的气氛,西方则侧重于宁静与优雅;在住房方面,中国侧重于稳定,西方则侧重于自由。因此,每一种消费习惯都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各自的合理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也通过改变消费习惯的方式,来体验彼此的历史文化,甚至在某些场合,一种消费习惯也会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商业服务。
广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大联考试卷C卷

广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大联考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6高三上·德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九寨沟的湖泊独具特色。
湖水终年碧蓝澄澈,明丽见底,而且随着光照变化、季节推移,(呈现/表现)不同的色调与水韵。
雄浑的,碧波噌吰;平静的,水波澹澹。
每当风平浪静,蓝天,白云,远山,近树,倒映湖中。
一湖之中,鹅黄、黛绿、赤褐、绛红、翠碧等色彩组成不(规则/规律)的几何图形,__________。
视角移动,色彩亦变,一步一态,变幻无穷。
有的湖泊,微波细浪,璀璨成花,远视俨如燃烧的海洋;有的湖泊,湖底静伏着钙化礁堤,朦胧中仿佛姣龙游动。
整个沟内,奇湖错落,目不暇接。
九寨沟也是瀑布王国。
所有的瀑布全都从密林里狂奔出来,从山岩上腾跃呼啸,几经跌宕,形成叠瀑,似一群银龙竟跃,声若滚雷,__________ ,化作迷茫的水雾。
朝阳照射,出现奇丽的彩虹,使人赏心悦目,(留恋/流连)忘返。
(1)文中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澄澈(chénɡ)姣龙游动B . 澹澹(chán)变幻无穷C . 礁堤(dī)银龙竟跃D . 跌宕(dànɡ)目不暇接(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表现规则留恋B . 呈现规律流连C . 呈现规则流连D . 表现规律留恋(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相互浸染,斑驳陆离无数小水珠被激溅起来B . 斑驳陆离,相互浸染激溅起无数小水珠C . 斑驳陆离,相互浸染无数小水珠被激溅起来D . 相互浸染,斑驳陆离激溅起无数小水珠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一上·浦东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草堂·诗魂①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共 16 页 广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7高二下·吉林期中) 中华民族自古重视血缘亲情,清明祭祖是绵延数千年的习俗,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具体表现。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如今随着生活节奏与方式的变化,祭祖的流程逐渐被简化,对于年轻的一代来说,清明甚至仅仅意味着一个小长假。又一个清明节来了,你还“祭祖”吗?某记者特别选取了5位普通人的祭祖故事,他们中有江苏启海移民后人、有90后大学生、有旅居海外的游子……尽管随着生活半径的不断扩大,人们归乡祭祖的道路变得越来越漫长,但每年的这一天,他们总会用自己的方式寄托对先人的思念,同时也完成了对一个家族精神文明的又一次接力。
材料二:新华社北京2017年4月1日电 (记者樊曦) 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为期4天的2017年清明假期铁路旅客运输于1日正式启动,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520万人次。
今年清明假期铁路旅客运输从4月1日起至4月4日共4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520万人次,同比增加393万人次,增长9.5%。其中,4月2日将是清明小长假客流最高峰,预计发送旅客1280万人次,比去年最高峰日增加118万人次,同比增长10.1%。从车票发售情况看,假日期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桂林、张家界、昆明等城市客流较为集中。
(1) 对此,你是如何理解“清明祭祖对家族精神文化的传承与接力”? (2) 请你为材料二拟一则新闻标题,15字以内。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6高一上·天水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网络时代需要经典阅读 钱理群 经典阅读最大的特点是除了通过文本细读达到深度阅读之外,还非常个人化、非常个性化。 第 2 页 共 16 页
我认为,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强调经典的阅读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对现在的读书状态有两个忧虑:一个忧虑是大家不读书,另一个忧虑是大家即使读书也只是网络读书。
网络阅读有它的优越性,我称之为“短平快”。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时代,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亲近的方式取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当然有很大的意义。但网络阅读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缺乏深度,会导致人的精神的平庸化;另一个是网络阅读是群体性的,缺乏个体性、个人性的阅读,容易趋向潮流,容易倾向于时髦、被时髦所裹挟,这就需要经典阅读。经典阅读的最大特点是深度阅读,而且是个性化、个人化的阅读。
比如我曾经说过,鲁迅作品不能只是默看,非得朗读不可。他作品里有那种有韵味、那种浓烈的而又千回万转的情感,那里面不可意会但能言传的东西,都需要朗读来触动你的心灵,通过朗读来进入情境,来捕捉感觉,产生感悟。这样的阅读是接近鲁迅内心世界的一个最好的通道。而我所强调的是情境、感觉、感悟,就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如果说西方经典主要是通过分析来接近的话,那么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不仅是古代的文化,也包括鲁迅的文化,不能完全靠分析,而要靠感悟、情境、感觉,甚至直觉,这是进入中国经典的另外一种方式。一般人可能比较习惯用分析的方式进入经典,现在可以换一个方式——不是拒绝分析,必然会分析,但更多的,至少在开始时必须强调感觉、感悟、情境、直觉。
中国传统教育是这样的,启蒙的时候读《论语》,不是讲《论语》,而是读、背。通过读,获得感觉,通过背,体验那些东西。读了,背了,进入到你的生命里,然后分析,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也提示我们这是进入经典的另外一种方式。经典作品得一点一点地看才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世界,这告诉我们经典的阅读需要深度阅读,而深度阅读就是文本细读,通过文本细读达到对经典作品的一个深度了解。这涉及到经典阅读的特点,我认为经典阅读最大的特点除了通过文本细读达到深度阅读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非常个人化、非常个性化。也就是说不同读者对经典有不同的进入方式,因此也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发挥。
我强调“发挥”,也就是说阅读经典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要有我们的理解及发挥。最好的经典的意义都是原创者和阅读者、研究者共同创造的,任何经典都是这样。所以有一个过程。从经典变成学说,如儒家从《论语》《孟子》变成儒家学说,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解经者,解释的过程不是被动的,而是有新的创造的,所以出现了像朱熹、王阳明这样的大家,他们是接着孔子往下讲,对孔子思想包括孔子文本通过主动的、细腻的阅读有新的解释、新的发挥、新的创造,最后成为儒学。儒学就是孔子他们所开创的,被后来的阅读者、研究者不断研究、不断发展的一个学说。
(选自2016年2月13日《人民政协报》) (1) 下列对“经典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第 3 页 共 16 页
A . 经典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方法,是进入作品的方式,它是进入经典作品艺术世界的途径。 B . 经典阅读是一种非常个人化、非常个性化的阅读,读者通过对文本的细读达到深度阅读。 C . 经典阅读在今天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因为现在的人们要么不读书,要么只是网络读书。 D . 经典阅读不是被动的阅读,而是读者在阅读作品时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再创造的阅读。 (2) 关于“进入经典”,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进入经典可以采用朗读,比如鲁迅作品中的韵味、情感及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就需要靠朗读来获得。 B . 进入经典可以采用分析的方式,分析作品的内容、形式等,例如对西方经典就只能通过分析来接近进入。 C . 进入经典可以通过感悟、情境、感觉,甚至直觉进入的方式,这是进入中国经典的最传统的方式。 D . 进入经典可以通过读和背,通过读和背来感觉、体验,读过背过了,经典便进入到读者的生命中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于“短平快”的网络阅读,作者肯定了它存在的意义,同时又指出它存在着两大问题,所以需要强调深度阅读。
B . 阅读经典作品,需要分析,但不能完全靠分析,必须重视对作品的感觉、感悟、情境、直觉。 C . 不同的经典作品有不同的进入方式,因此读者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发挥与不同的创造。 D . 儒家学说的开创、发展过程,证明了经典是怎样成为学说的过程,它是由原创者、研究者和解经者共同完成的。
3.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李学勤访谈录:如何认识中华文化的湖湘面孔? 黄友爱:中华文化主要是黄河、长江两河流域文化,在先生看来,作为长江文化之一脉的湖湘文化,有什么值得注意的特点和亮点吗?
李学勤:湖湘文化呢,是长江文化的一个分支,主要代表的是长江中游南部的文化。湖湘这个概念,至少从宋 第 4 页 共 16 页
代以后就很突出。至于它的特点,接下来我会谈到。 黄友爱:近年在湖南出土了大量简帛文书,包括里耶秦简、走马楼吴简等,请先生谈谈这些资料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湖南地域文化方面的意义。
李学勤:这个涉及我们的专业,简帛学。我们知道世界上这些古代文明的书写材料是不一样的,比如埃及用的纸莎草、亚述用的泥版,都没有我们用的这个竹木简和帛书易得和方便。而我们出土的战国简帛,最早发现就是在湖南。一九四二年在长沙的子弹库,在一个小墓里出土了楚国的帛书,遗憾的是由于战乱,这件帛书现在被收藏在美国。你刚才讲到了里耶秦简,但年代更早的战国简最早也是在长沙发现的。一九五〇年开始连续发现了三批战国简,最早一批是在长沙的五里牌。刚刚你提到的一些近年的发现,也是非常丰富非常了不起的。湖南地区是出土古代简帛非常丰富的地区,上至战国,下至秦到两汉。出土的这些简帛对于历史研究的意义太大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古书都是后人传刻的版本,像《诗经》《尚书》这些书都很早了,但我们今天看到的都是用现在的文字写成的,不是古代的原貌。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抄,里面必然有些和原貌不一样的地方,这是不可避免的;而现在发现的这些简帛,是原物,有的是古书,有的是古代文书。我们研究一篇简的书籍这次就出版了十大本,所以说这个出土简帛的学术价值是很大的。
黄友爱:湖南境内有南岳衡山。但是开始南岳并不在湖南衡山,而在安徽霍山,请问从霍山到衡山,这一转变对于湖南的地域文化有何意义?
李学勤:这是学术界的一种说法,我个人对这种说法是存疑的。中国历史上有一件很重要的东西叫岣嵝碑,也称禹碑。一开始因为大家不认识,就都认为是大禹治水刻的碑,原先就在衡山上。后来岣嵝碑原碑找不到了,但还有一些传刻的本子,比如四川一些地方。近年来研究这个可能和少数民族的古文字有关,从这个我们可以看出来在古代的时候南岳衡山就有它特别的历史文化意义。至于这个岣嵝碑,我认为它很可能和巴蜀文字有关系,因为二者的结构很像。所谓巴蜀文字,是指在今天川渝地区出土的一些古代文字,时间从战国一直到西汉。这种文字至今没能被解读,我们不认识,但它又有两个系统:其一与汉字比较接近,另一种则可以确定包含拼音因素。与汉字接近的这个系统的巴蜀文字和岣嵝碑的写法和笔势都很像。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测,因为岣嵝碑的真本已佚。
黄友爱:禹碑是内容涉及湖南的最早的古代石刻文献吗? 李学勤:刚才我说了这只是一种猜测,不宜作过多的推论。 黄友爱:先生怎么看待岳麓书院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以及其在湘学研究和传播中的历史地位? 李学勤:岳麓书院是古代的四大书院之一,实际上作为学府从建立书院就一直传承下来的只有岳麓书院,其他的书院历史都中断了。今天的湖南大学就是在岳麓书院的传统上建立起来的。岳麓书院到今天已经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了。它的文化史可以写一本专著来讲,但主要就是两段,南宋和近代。南宋的张栻和朱熹有过“朱张会讲”,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