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解

合集下载

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风电机组的状态检测技术是指对风电机组运行中的各种指标进行监测,对风机的健康状况进行诊断和预测,并针对异常情况进行智能化分析与处理。

其目的在于确保风电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发电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

目前,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传统的机械监测技术和基于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智能化检测技术。

机械监测技术是最早开发的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机械传感器、温度匹配器、厚度计等物理装置检测机组螺栓、轴承、齿轮的磨损、松动、裂纹等异常情况,实现对风机机械部件的监测与维护。

机械监测技术的优点在于成熟可靠、维护简单,但由于其只能检测机械部件的运行情况,无法获取全面的风机工况信息,无法适应风机多变的运行环境和维护需求。

基于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智能化检测技术是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的新发展趋势,其主要通过传感器采集风机多变的运行信息,结合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风机各部分进行智能化分析,并给出风机状态的分析报告。

该技术通过分析模型预测,可实现风机故障的早期预警和健康状态诊断。

智能化检测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全方位、高精度、实时化的获取风机的状态信息,提高了风机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同时,基于数据分析的智能化检测技术是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入研究和发展,未来可应用到整个风电场的运行监测和管理,并且有望增加预测能力和降低维护成本。

此外,随着风力发电示范工程的发展,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出以下趋势:首先,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风电机组状态检测技术的智能化水平。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将经验知识、专家诊断等人类不可知的信息变为可见的高级特征,提高风机维护的准确性和效率。

其次,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应用反向推动了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如卫星云图检测、风场监测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化传感器技术得以应用到风电机组的运行监测和诊断上。

海上风电运维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海上风电运维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海上风电运维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近年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各大主要经济体已制定碳中和目标,随着我国对新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海上风电工程建设也在不断增加。

伴随着海上风电装机量的增长,海上风电运维的需求也随之增大。

而现有的海上风电场运维管理模式对人力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存在信息化程度不充分、数字化程度不高、智慧化实践不足等问题,导致海上风电场网络信号差,作业效率低,故障率较高等现象。

基于此,本文就海上风电运维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海上风电;风电运维;运维船;智能监测引言在风电工程的风电机组运行阶段,必须开展针对有效的运维管理与检修工作,使得运维检修工作发挥出一定作用。

鉴于海上风电场位置的特殊性及作业窗口期的制约,在运维检修时,必须对其工作进行合理创新,不可采取单一老旧的检修繁琐,以借鉴陆上风电为主,辅以故障检修的运维策略,这一运维模式难以很好地适应海上风电的运行特点,严重影响风场的生产效率。

1风电机组的日常运维及检修工作价值为最大程度发挥出海上风电项目的运行价值,则需要合理延长风电机组的运行寿命。

为此,开展针对有效的运维检修管理工作重要性十分突显。

海上风电项目投资较大,海上风电运维的成本主要包括风电机组运维、运维船维护和保险等。

为有效控制项目的运行成本,应当科学开展运维检修工作,有效杜绝大故障的出现,对小故障进行科学的应对处理,转变运维方式、优化运维策略、改进运维设备、提高故障诊断和监测技术等,合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使得风电机组保持稳定安全运行。

2海上风电运维的现状随着海上风电不断向深海方向发展,海上风电场的离岸距离逐步增加,海况也愈加复杂,风电运维工作要求逐步提高。

为提高海上运维船舶稳性,船体常采用双体或三体;为降低船舶重量,船体选用铝质或玻璃钢材料;为控制船舶建造和运行成本,通常运维船舶定员保持不超过12人、船长在保持在20m左右。

与此同时,为了输送海上风电运维需要的大型备件与设备,而且要方便施工,运维船舶的通常具有大面积的甲板,并配备配套的吊机。

风能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风能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风能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概述:近年来,世界各国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备受关注。

本文将分析风能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并探讨其在能源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风能技术的发展现状1. 增长态势迅猛:近年来,全球各国对风能技术的投资不断增加,风电装机容量不断扩大。

特别是在欧洲和中国,风能发电已经成为重要的能源来源,电网接入能力和产业规模也不断提升。

2. 技术突破与创新:风力发电技术从传统的水平轴风力机逐渐发展到现代的垂直轴风力机和深海风电。

同时,各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组投入使用,如直驱风机、齿轮箱减少型风机等。

3. 风电成本下降: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规模的增大,风电的成本不断下降。

尤其是在风机制造、运维和电网接入方面的成本降低,使得风能发电逐渐具备竞争力。

二、风能技术的未来趋势1. 大规模风电开发:随着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技术的进步,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大规模风电场建设。

同时,风电场的规模将会更大,并且在海上风电和远海风电的开发上会有更多突破。

2.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风能行业将会更好地应用这些技术。

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风速、风向等数据,优化风机的布局和运行;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

3. 高效风能转换技术:未来,风能转换技术将会更加高效,从而提高风能的利用率和发电效益。

例如,利用新型材料和结构设计,改进风机的气动性能;发展可调控和预测性强的风机,以适应变化多样的气象条件。

4. 能源储存技术的研发:风能的不稳定性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因此,能源储存技术的研发将成为未来风能行业的重要方向。

例如,利用电池储能、氢能储能等技术,将风能转化为可靠的电力供应。

5. 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风能技术的发展需要国际合作和政策支持。

各国应加强合作,共享技术和经验,共同推动风能技术的发展。

此外,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和减税优惠,以推动风能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风力发电现状及其技术发展

我国风力发电现状及其技术发展

我国风力发电现状及其技术发展
一、我国风力发电的现状
我国风力发电是使用大气中变化的风能来发电的一种新型可再生能源。

我国风力发电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截止2024年底,全国风电装机
容量已经达到157.2GW,占我国总装机容量的5.63%,其中,大型风电机
组装机容量达到125.7GW,小型风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达到31.5GW。

截止2024年底,我国的风力发电发电量已经达到180亿千瓦时,占
全国发电量的2.59%,其中大型风力发电发电量达到146亿千瓦时,小型
风力发电发电量达到34亿千瓦时。

2024年至2024年,我国风力发电发
电量增长了近6.7%,大型风力发电发电量增长了4.7%,小型风力发电发
电量增长了23.4%。

随着发电量的增加,风力发电对新能源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24年
新增装机容量中风力发电比例达到39.5%,新增发电量中风力发电比例达
到31.7%,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主力。

二、我国风力发电技术发展
(一)推动大型风机发展
我国大型风力发电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型风机发
展趋势,二是风电项目科学规划的发展趋势。

风力发电技术与市场前景分析

风力发电技术与市场前景分析

风力发电技术与市场前景分析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风力发电已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

风力发电技术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具有绿色环保、可再生、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等优势。

本文将对风力发电技术的现状和未来进行分析,并探讨该技术在市场前景方面的潜力与发展。

一、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风力发电技术早在古代就有了雏形,但真正起步发展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成本的降低,风力发电设备的性能和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目前,风电技术主要分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两种。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是目前主流的技术,它通过桨叶转动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这种技术具备高效稳定、功率大、成熟度高等特点,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则具有结构简单、抗风性能高等优点,适用于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发电需求。

二、风力发电技术的优势与挑战1. 优势(1)绿色环保:风力发电是一种绿色能源,不产生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

相较于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方式,风力发电可以减少碳排放,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

(2)可再生:风永远不会枯竭,它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来源。

利用风能发电可以实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

(3)地域广泛:风能资源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球各地。

通过合理布局发电设备,可以有效利用地区的风能资源。

2. 挑战(1)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风力发电由于受风速和风向等因素的影响,其能源输出不够稳定。

这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

(2)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高:虽然风能资源广泛,但在某些地区发电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成本较高,这限制了风力发电的普及程度。

三、风力发电市场前景分析1. 国际市场前景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长,风力发电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2万兆瓦以上。

同时,风力发电的成本也逐渐下降,使其在逐渐成熟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风能发电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风能发电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风能发电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Introduction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许多传统的能源资源正逐步枯竭,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更加可持续、环保的能源。

风能发电便是这样一种被广泛认可的能源。

Main body1. 风能发电技术的现状风能发电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

截至2021年,全球风力发电容量已经达到了743.8吉瓦,覆盖了全球30%以上的电力需求量。

尽管如此,风能发电在技术和规模上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

目前,风能发电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另一种则是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其中,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2. 风能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风能发电的不断发展,其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和改进。

以下是几种可能的发展趋势:(1)更高效的风力发电设备:一些最新的研究表明,通过增加风力发电设备的叶片数量和长度,可以极大地提高风力发电的效率水平。

此外,一些公司也在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来进一步提高发电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

(2)海上风电项目的发展:海上风电项目是风能发电领域的一个热点,由于其风速更高,可利用率更高。

目前,全球海上风力发电的容量已经达到了30吉瓦,而这一数字预计未来几年还将继续增长。

此外,由于海上环境的恶劣,海上风电项目需要更加耐用和可靠的风力发电设备,这也将推动风力发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3)蓄能技术的发展:因为风能发电存在不稳定性,这使得蓄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关注。

目前,蓄能技术主要包括电池、压缩空气和熔盐硬盘等多种方式,这些技术可以解决风力发电在低风或无风情况下的能量存储问题,从而为风力发电的可靠性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3. 求稳定发展,需要共同努力尽管风能发电技术的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克服。

其中一个最显著的问题是风电场的规模太小,以至于它们无法灵活地应对需求方的不同需求。

此外,风能发电的系统集成和配套技术等附带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风电系统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风电系统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风电系统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自从工业革命以来,能源需求一直在飞速增长,而传统化石燃料的使用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即使像核能这样的相对清洁能源也有着巨大的安全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风能被视为解决当前严重问题的方案之一。

本文将对风能发电系统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未来的挑战做出分析。

1.风能发电系统的现状当前,全球风能发电已进入了爆发式增长期。

根据世界风能协会的数据,全球安装的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700 GW。

在新开发的发电项目中,风能发电已成为最为广泛的一种清洁能源,其前景非常可观。

在全球范围内,风电的发电量已经超过了一些大国的日常用电量。

欧洲在这方面领先,印度和中国也在不断追赶。

在美国,风力发电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加。

同时,风能发电也成为了许多不同的应用领域的选择,包括商业,家庭,农业等。

然而,风能发电系统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2.风能发电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未来几年,风能发电系统将面临更多的技术挑战。

其中一项挑战是如何将大量的电力集中到国家电网中。

另一项挑战是如何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使用海上风能发电系统。

为了解决这些技术挑战,风能发电比赛上的新型风能技术正在迅速开发和应用。

例如,高效的逆变器,高效率的涡轮机以及更有效的电网连接。

这些技术的发展必将促进风能发电系统的性能和发电效率。

3.风能发电系统的未来挑战尽管风能发电已经展现出极大的前景,但这种能源的利用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

其中最显著的就是能量转换和储存的问题。

这一问题既包括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问题,又包括电力的储存问题。

现有的储存技术的成本较高,体积较大,难以满足大规模风能发电系统的需求。

同时,风电机组在票证系统上存在的问题也会阻碍其发展。

研究表明,风电优質系统成本昂贵,特别是当存在大量能量需求、地理限制或节骨眼金疙瘩中。

风电机组的票证系统必须考虑许多因素,例如天气条件、能源需求、成本和可持续性。

最终,风能发电系统的发展和持续改进需要政府和私营企业的大力支持。

风电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风电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风电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Wind Power Technique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wind power technique.Abstract:Key words: anemo-electric generator ; current situation ; developing trend0 引言风电古老而现代;但之所以到近代才得以发展;是因为在这方面存在许多实际困难..主要表现在:1风本身随机性大且不稳定;对其资源的准确测量与评估存在误差;2风速大小、风力强弱、风的方向都随时间在变化;设计制造在不同风况下都能保持稳定运行的风电系统;并使其风电输出功率效率高且理想平滑十分困难;3风为间歇式能源;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都将随风速的变化而变化;在与电网连接时;需要考虑输出功率的波动对地区电网的影响..此外;在降低制造成本和运行维护费用的前提下如何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如何延长的寿命以及改善系统储能措施使其容量更大、体积更小、效率更高且寿命更长等问题上尚有待于得到更完善的解决..1 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现状现代风力发电系统由风能资源、组、控制装置及检测显示装置等组成..组是风电系统的关键设备;通常包括风轮机、发电机、变速器及相应控制装置;用来实现能量的转换..完整的并网风力发电系统结构示意图见图1..率曲线比较长期以来风力发电系统主要采用恒速恒频发电方式 Constant Speed Constant Frequency 简称CSCF和变速恒频发电方式Variable Speed Constant Frequency 简称VSCF两种..恒速恒频发电方式;概念模型通常为“恒速风力机 +感应发电机”;常采用定桨距失速或主动失速调节实现功率控制..在正常运行时;风力机保持恒速运行;转速由发电机的极数和齿轮箱决定..由于风速经常变化;功率系数C p不可能保持在最佳值;不能最大限度地捕获风能;效率低..变速恒频发电方式; 概念模型通常为“变速风力机+变速发电机双馈异步发电机或低速永磁同步发电机”;采用变桨距结构;启动时通过调节桨距控制发电机转速;并网后;在额定风速以下;调节发电机反转矩使转速跟随风速变化以保持最佳叶尖速比从而获得最大风能;在额定转速以上;采用变速与桨叶节距的双重调节限制风力机获取的能量以保证发电机功率输出的稳定性..前者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但其发电效率较低;而且由于机械承受应力较大;相应的装置成本较高..后者可以实现不同风速下高效发电从而使得系统的机械应力和装置成本都大大降低..两者运行功率曲线比较如图 3所示..可以看出;采用变速恒频发电方式; 能在风速变化的情况下实时调节风力机转速;使之始终在最佳转速上运行;捕获最大风能2 ..2 风力发电技术发展趋势新型材料的运用; 设计水平的提高以及控制技术的改进都将使得风电机组功率曲线不断改善;运行可靠性不断提高;自动化程度不断加深..结构简单、容量大、稳定性和适应性好、发电效率高、寿命长、智能化程度高及发电成本低皆是未来的风电机组不断的追求..德国、丹麦、西班牙、英国、荷兰、瑞典、印度、加拿大等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对风电系统中各项技术展开研究..总的来说发展趋势具体呈现如下几个方面..2.1 风电场的选址风力大小与地形、地理位置及风轮机安装的高度等因素有关..所以;风电场的选址将直接影响对风能资源的评估利用..由于风电技术日趋成熟;现今的风电场选址也将逐步呈现如下的几个趋势..1由强风带向弱风带过渡启动风速低;轻风启动、微风发电;能够实现对广大的低风速资源的开发;增加的年发电时间;从而最大限度地捕获风能;最大限度地挖掘风能资源..2由平坦地形向复杂地形扩展不同的地形、地貌会影响风的正常流动;有的使风加速、有的则使风减速;有利地势与地形的选择将会增加风电的产出..3由陆地向海上迁移与陆地上风电场相比;海平面十分光滑;因此;风速较大;且具有稳定的主导风向;允许安装单机容量更大的;可实现高产出3-4 ..2.2 风电机组技术当前风电机组的主要发展方向是质量更轻;结构更具有柔性;直接驱动和变速恒频等..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以水平轴、上风向、三叶片的升力型机组为主流的风电机组中;具有如下特点..1变桨距调节方式将会逐步取代定桨距失速调节方式变桨距调节能够按最佳参数运行;额定风速以下具有较高的风能利用系数;功率曲线饱满;额定风速以上功率输出稳定;不会造成发电机超负荷;较定距失速式整机受力状况得到改善;而且年发电量大..2变速运行方式将会取代恒速运行方式变速运行;在低风速时能够调节发电机反转矩以使转速跟随风速变化;从而保持最佳叶尖速比以获得最大风能;高风速时能够利用风轮转速的变化存储或释放部分能量;从而提高传动系统的柔性;使得功率输出更加平稳;以获得最大功率产出.. 3直驱式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直接驱动可省去齿轮箱;减少传动链能量损失;减少停机时间、发电成本和噪声;降低了维护费用;提高了风电转换效率和可靠性..4无刷化无刷化可提高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实现免维护;提高发电效率..5大型系统和小型系统并列发展在开发大型机的同时还重视小型机..用于海洋时 ;在景观、噪声等方面的问题不突出; 适于采用数MW的大型机组;当受地形、系统等外部条件限制时;应用小型机较有利..6并网大型化与离网分散化互补运行发展中国家;雪原、孤岛、偏僻地区等电网较小 ;仍旧适用于离网分散型电力系统3;5 ..2.3 风电机组的并网用同步发电机发电是今天最普遍的发电方式;变频器的使用解决了转速和电网频率间的耦合问题..通过对变频器电流的控制;就可以控制发电机转矩;从而控制风力机的转速;使之运行在最佳状态..相同条件下;同步电机比异步电机调速范围更宽..异步电机的并网技术主要有:直接并网、准同期并网、降压并网、捕捉式准同步快速并网、软并网方式等2 ..3 风电前沿据连线杂志2006年10月11日报道;意大利科学家对一种新型的风筝寄予厚望;它看上去就像一晾衣架如图4;但却具有成本低;发电量大的优点;其发电能力有可能与传统核电站相媲美..美国专利商标局于2006年6月20日也公布了结构方面的重要发明专利:“一个共轴多叶轮的”图6;英国 quietrevolution 公司研制出了垂直型民用 QR55 图5;适用于风速低;风向变化频繁的地区;据南方日报2006年11月12日报道;我国广州中科恒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全永磁悬浮顺利实现了产业化;使得微风发电成为可能..美国麻省理工研究人员最新设计出一种新型风力涡轮机图7;可固定在离海岸较远的漂浮平台上;使得海上漂浮风车发电成为可能..澳大利亚悉尼工学院的布赖恩·罗伯茨教授提出了一种利用高空射流发电的大胆想法;此飞行发电机FEG能够象超级大风筝一样悬浮在 4500~13700m的高空射流中一种围绕着地球的速度极快的气流;最高时速达 320km/h 的射流将会带动FEG 上的转轴;从而产生电流..4 结论风电可再生;且清洁无污染;对保护环境;改善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在地球温室效应日益严重及全球性能源危机的今天;应加大投资力度;加快研究、设计和生产的步伐;促进风电事业的快速发展..参考文献1王承煦.风力发电实用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5 .2叶杭冶.组的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张方军.风力发电技术及其发展方向J.电气时代;200511:19-21.4宋础;刘汉中.海上风力发电场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J.太阳能;20062:27-29 . 5许洪华;郭金东;鄂春良.世界风电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未来风电发展探讨J .电力设备; 200510:110-11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转速,同时配以类似于直驱发电机的多级电机。 该装置介于纯变速装置驱动和直驱之间,旨在融 合两者的优点而避免其缺点。 3.变桨距调节方式迅速取代失速调节 从目前
市场情况来看变桨距调节方式能充分克服失速调 节的缺陷,得到了迅速的应用。这点在前面已有 了较详细的论述。 除此之外,改善声学特性,改善空气动力学特性, 改善轴传动效
和评估软件,在风室开发的用于风电场微观选址的资源分析工 具软件——WASP;美国公司开发
的和风能资源评估系统等。在风电机组布局及电 力输配电系统的设计上也开发出了成熟的软件。 国外还对风力机和风电场的短期及长期发电预测 作了很多研究,精确度可达90%以上
年代生产的旧式机组单机容量仅为20KW—— 60KW。单机容量增大后的直接好处是能以数目 较少的风电机组完成相同的发电量,从而节省土 地使用面积。目前单机容量最大的风
电机组是由德国公司生产的,容量为5MW,叶轮 直径达130m,安装在120m高的塔架上,预计 2010年将开发出10MW的风电机组。对容量在 2MW以上的机组欧洲主要
IS国家研究实验室开发的用于风电场微观选址的 资源分析工具软件——WASP;美国公司开发的 和风能资源评估系统等。在风电机组布局及电力 输配电系统的设计上也开发出了成
熟的软件。国外还对风力机和风电场的短期及长 期发电预测作了很多研究,精确度可达90%以上。 2.风力发电装配制造技术 1)单机容量继续稳步上升 20世纪80
考虑在海上安装。 2)风轮输出功率控制方式有失速调节和变桨距调 节两种 失速控制是在转速不变的条件下,风速超过额定 植后,叶片发生失速,将输出功率限制在一定范 围
内。失速控制的优点是叶片与轮毂之间没有活动 部件,不需要复杂的控制程序,在失速过程中功 率波动小;其缺点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性能的限制, 启动风速较高,在风速超过额定值时
率高,传动轴距短。对大型风电机组来说经济性 更好。其缺点是需要根据风向调节机舱的位置, 需要有对风装置。同时由于变速装置及发电机布 置在塔架顶端,增加了塔架的投资和安
装维护的难度。 2.从风轮到发电机的新型驱动方式 目前从风轮到发电机的新型驱动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种是通过齿轮箱多级变速驱动双馈异步电机, 简称双馈式,这是目前
发电功率有所下降,同时需要叶间刹车装置,机 组动态负荷较大。 变桨距调节是沿桨叶的纵轴旋转叶片,控制风轮 的能量吸收,保持一定的输出功率,变桨距调节 的优点是机组启
动性能好,输出功率稳定,机组结构受力小,停 机方便安全;缺点是增加了变桨距装置,增加了 故障几率,控制程序比较复杂。 两种控制方式各有利弊,各自适应不同的运行环 境
一个国或地区电网的电量,主要取决于电力系统 对供电波动反应的能力。变化不定的风力给电网 带来的问题,远比怀疑论者估计的低。很多涉及 到现代欧洲电网系统的评估表明,电网
系统中风电容量占20%并不存在技术问题。但是, 当大规模的风电并入电网后,风电与电网间的相 互影响及相互作用规律还是需要进一步研究。 随着风电工业的不断发展,风电
风电风电技术现状 风力发电技术主要分为风能资源风能资源评估与 预测,风力发电装备制造技术,风电风电机组测 试、近海风电技术、风电对公共电网的影响等几 个方面。
1.能资源的评估与预测 国外已经对风能资源风能资源的测试与评估开发 出许多的测试设备和评估软件,在风电场选址, 特别是微观选址方面已经开发了商业化软件。如 丹麦R
和运行要求。从目前市场情况看,采用变桨距调 节的风电极组较多。 3)无齿轮箱系统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大 齿轮传动不仅降低了风电转换效率和产生噪音, 更是造成机械故障
的主要原因,而且为减少机械磨损需要润滑清洗 等定期维护。采用无齿轮箱的直驱方式虽然提高 了电机的设计成本,但却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效 率及运行可靠性。在德国2004年所
预计2010年将开发出10MW的风电机组。对容量 在2MW以上的机组欧洲主要考虑在海上安装。 2)风轮输出功率控制方式有失速调节和变桨距调 节两种 失速控制是在
市场上的主流产品。第二种是风轮直接驱动多级 同步发电机,简称为直驱式。直驱式风机具有节 约投资,减少传动链损失和停机时间,以及维护 费用低,可靠性好等优点,在市场上正
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但直驱发电机体积大而笨 重。第三种是单级增速装置加多级发电机技术, 简称为混合式。混合式单级增速装置以提高发电 机转速,但速度低于标准发电机所需要
技术和风电系统也在不断的发展,以满足其自身 技术,应对风速变化、成本、环境以及稳定运行 等各方面的要求。其主要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主要发展水平轴风力机水平
轴风力机 垂直轴的主要优点是全风向、变速装置及发电机 可以置于地面,但其主要缺点是轴距过长,风能转 换效率不高。目前主流风力机都采用水平轴设计, 其优点是风能转换效
安装的风电机组中,就有40.9%采用了无齿轮箱 系统。 3.风电机组测试技术 德国、丹麦、荷兰、美国、希腊等国家对风电机 组的设计和测试技术都做过很多研究,制定
了国际标准,建立了认证体系,并都有自己的检 测机构,其他国家的产品只有通过其检测才能进 入。我国对风电机组的测试技术做过一定研究, 但不系统。 风力发电能够顺利并入
率,满足高风速或低风速地区以及复杂地形的运 行要求等也是风电机组设计的发展趋势。风电风 电技术现状 风力发电技术主要分为风能资源风能资源评估与 预测,风力发电装备制
造技术,风电风电机组测试、近海风电技术、风 电对公共电网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1.能资源的评估与预测 国外已经对风能资源风能资源的测试与评估开发 出许多的测试设备
。 2.风力发电装配制造技术 1)单机容量继续稳步上升 20世纪80年代生产的旧式机组单机容量仅为 20KW——60KW。单机容量增大后的直接好处 是能以数目
较少的风电机组完成相同的发电量,从而节省土 地使用面积。目前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机组是由 德国公司生产的,容量为5MW,叶轮直径达 130m,安装在120m高的塔架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