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胸腔积液细胞块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疑似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

胸腔积液细胞块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疑似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

胸腔积液细胞块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疑似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张功学;丁凯;齐峰;杨阳;詹义凤;马飞【摘要】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细胞块(PECB)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疑似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肺癌并发胸腔积液患者86例,细胞形态学诊断采用液基细胞学(LBC)涂片,并对细胞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包括CK7、CK5/6、p53、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calretinin、CD56、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CD30、CK20,根据细胞形态学和临床资料进一步进行免疫标记染色.结果 LBC涂片检测结果显示,86例患者中,转移性腺癌61例,转移性低分化癌11例,转移性小细胞癌3例,转移性可能大细胞癌2例,转移性鳞状细胞癌3例,恶性肿瘤2例,可疑性恶性肿瘤4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86例患者诊断为肺原发灶转移69例(肺腺癌61例,肺鳞状细胞癌2例,肺腺鳞癌1例,小细胞肺癌5例)、肺外起源的转移性腺癌5例(乳腺癌2例,前列腺癌1例,卵巢癌1例,胰腺癌1例)、转移性鳞状细胞癌3例(食管癌2例,宫颈癌1例)、转移性腺鳞癌2例(宫颈腺鳞癌1例,直肠腺鳞癌1例)、转移性可能大细胞癌2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3例、间皮瘤1例、未明确诊断1例.69例原发性肺部肿瘤转移患者中,TTF-1和CK7阳性表达63例,CK20阳性表达2例,p53阳性表达2例,CK5/6、CD56、calretinin均阴性表达.5例肺外起源的转移性腺癌中,1例乳腺癌ER、PR和HER-2阳性表达,1例乳腺癌ER和PR阳性表达,1例前列腺癌CK5/6阳性表达,1例卵巢癌ER阳性表达,1例胰腺癌CEA和CA125阳性表达.3例转移性鳞状细胞癌中,2例食管癌CEA和p53阳性表达,1例宫颈癌ER阳性表达.2转移性腺鳞癌中,1例宫颈腺鳞癌PR和TTT-1阳性表达,1例直肠腺鳞癌CK7和CEA阳性表达.结论 PECB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准确诊断原发灶和各亚型肺癌,进一步帮助确定肺外源性肿瘤部位.%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pleural effusion cell block (PECB) immunohistochemical exam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lung cancer.Methods Eighty-six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lung cancer and pleural effusion were selected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6 i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aoyang City.Liquid based cytology (LBC) smear was used for the diagnosis of cell morphology.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 of cell blocks was carried out,including CK7,CK5/6,p53,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 (TTF-1),calretinin,CD56,estrogen receptor(ER),progesterone receptor(PR),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cancer antigen 125 (CA 125)and calretinin.Immunologic marker staining was further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cell morphology and clinical data.Results LBC smear tes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61 cases of metastatic adenocarcinoma,11 cases of metastatic poorly differentiated carcinoma,3 cases of metastatic small cell carcinoma,2 cases of metastatic large cell carcinoma,3 cases of metastat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2 cases of malignant tumor and 4 cases of suspicious malignant tumor in the 86 cases.Immunohistochem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69 cases of primary lung metastases (including 61 cases of pulmonary adenocarcinoma,2 cases of 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ne case of lung adenosquamous carcinoma and 5 cases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5 cases of metastatic adenocarcinoma of extrapulmonary origin (including 2 cases of breast cancer,one case of prostatic cancer,one case of ovarian cancer and one case of pancreaticcancer),3 cases of metastat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including 2 cases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and one case of cervical cancer),2 cases of metastatic adenosquamous carcinoma(including one case of adenosquamous carcinoma of cervix and one case of adenosquamous carcinoma of rectum),2 cases of metastatic large cell carcinoma,3 cases of 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1 case of mesothelioma,and 1 case without definite diagnosis in the 86 cases.In the 69 cases of primary lung tumor metastasis,there were 63 cases with positive expression of TTF-1 and CK7 protein,2 cases with positive expression of CK20 protein and 2 cases with positive expression of p53 protein.The expression ofCK5/6,CD56 and calretinin protein was negative in the 69 cases.In the 5 cases of metastatic adenocarcinoma of extrapulmonary origin,there was 1 case of breast carcinoma with positive expression of ER,PR and HER-2 protein,1 cases of breast carcinoma with positive expression of ER and PR protein,1 cases of prostatic cancer with positive expression of CK5/6 protein,1 cases of ovarian cancer with positive expression of ER protein and 1 cases of pancreatic cancer with positive expression of CEA andCA125 protein.In the 3 cases of metastat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here were 2 cases of esophageal cancer with positive expression of CEA andp53 protein and 1 case of cervical cancer with positive expression of ER protein.In the 2 metastatic adenosquamous carcinoma,there was 1 case of adenosquamous carcinoma of cervix with positive expression of PR and TTF-1 protein and 1 case of adenosquamous carcinoma of rectum with positive expression of CK7 and CEA protein.Conclusion PECBimmunohistochemical examination can accurately diagnose primary focus and subtype lung cancer,and further help to determine the location of the exogenous tumor.【期刊名称】《新乡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5)002【总页数】4页(P129-132)【关键词】胸腔积液;肺癌;免疫组织化学;液基细胞学【作者】张功学;丁凯;齐峰;杨阳;詹义凤;马飞【作者单位】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湖北枣阳441200;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湖北枣阳441200;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湖北枣阳441200;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湖北枣阳441200;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湖北枣阳441200;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湖北枣阳441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肺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据统计,2016年新发恶性肿瘤中,肺癌约占13%[1]。

免疫组化检查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免疫组化检查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免疫组化检查在病理诊断中得应用及其意义免疫组化就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得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得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 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与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得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实验中常用得抗体为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

实验所用主要为组织标本与细胞标本两大类,前者包括石蜡切片(病理大片与组织芯片)与冰冻切片,后者包括组织印片、细胞爬片与细胞涂片。

其中石蜡切片就是制作组织标本最常用、最基本得方法,对于组织形态保存好,且能作连续切片,有利于各种染色对照观察;还能长期存档,供回顾性研究;石蜡切片制作过程对组织内抗原暴露有一定得影响,但可进行抗原修复,就是免疫组化中首选得组织标本制作方法。

石蜡切片标本均用甲醛固定,使得细胞内抗原形成醛键、羧甲键而被封闭了部分抗原决定簇,同时蛋白之间发生交联而使抗原决定簇隐蔽。

所以要求在进行IHC染色时,需要先进行抗原修复或暴露,即将固定时分子之间所形成得交联破坏,而恢复抗原得原有空间形态。

常用得抗原修复方法有微波修复法,高压加热法,酶消化法,水煮加热法等,常用得修复液就是pH6、0得0、01 mol/L得柠檬酸盐缓冲液。

免疫组化常用得染色方法根据标记物得不同分为免疫荧光法,免疫酶标法,亲与组织化学法,后者就是以一种物质对某种组织成分具有高度亲合力为基础得检测方法。

这种方法敏感性更高,有利于微量抗原(抗体)在细胞或亚细胞水平得定位,其中生物素——抗生物素染色法最常用。

一、病理外检中常用抗体标记上皮类标记AE1/AE3最常用,胞浆阳性着色,细丝状,与低、中分子量角蛋白反应,肝细胞为阴性,而胆管细胞阳性,用于确定肿瘤为上皮源性;CAM5、2胞浆阳性着色,细丝状,包含CK8 与CK18,主要染色神经内分泌细胞与腺上皮,正常鳞状上皮阴性,用于染小细胞癌、胸腺瘤与梭形细胞癌、肝细胞癌:AE1/AE3 CAM5、2 (+),用于乳腺外得Paget’s病;CK34BE胞浆阳性着色,鳞状上皮与鳞状细胞癌阳性,用于染前列腺得基底层细胞,鉴别浸润癌,染涎腺肿瘤得肌上皮,用于染Mallory小体;EMA细胞膜/细胞浆阳性着色,上皮标记得替代品,浆细胞阳性,很好得内对照,用于染滑膜肉瘤、大细胞分化不良性淋巴瘤、L&H 富于淋巴细胞得结节状何杰金、脑膜瘤EMA(+)AE1/AE3(–)、浆细胞瘤;CK7与CK20胞浆阳性着色,两者联合应用可鉴别很多种癌得原发部位,CK7 常常在胃肠道得癌为阴性,CK20 只有胃肠道癌与Merkel 细胞癌阳性。

胸腔积液的细胞块技术应用体会

胸腔积液的细胞块技术应用体会

查、 部 C 胸 T等 明确诊断为 恶性胸 水。其 中男 性 1 , 6例 女性 1 。年龄在 4 7 4例 6— 9岁 , 平均年龄 5 。病理类 型 : 9岁 鳞癌 9
例, 腺癌 1 , 9例 小细胞肺癌 2例。
二 、 法 方
的病例诊断较容易 , 但在许多情况下 , 由于细胞形 态不典型或 细胞形态相似可能难 以鉴别 , 如转移性 癌与反应性 间皮细 胞 或转移性肿瘤的类 型及 原发灶 等 , 恶性 细胞数量 少或高分 化
针对上述情况 , 作者综合 文献报道 与实践经 验认 为细 胞
块石蜡包埋技术不失为解决这个 问题 的有效方法。本组 中采
支离 心管 ,0 0转/ , 30 分 再离心 1 i, 0m n 静置后 弃酒精 , 此时沉 淀物形成类 圆形 固体 。加 4 %甲醛 固定 2小时后将 沉淀物取 出, 滤纸包埋沾伊 红后 放人包 埋盒 内, 按常 规脱 水 、 包埋 、 切
的基础上 , 阳性 率 也仅 为 5 % 其 0
。作 者 2 1 0 0年 3月 ~
21 0 3 1年 月对 3 0例胸腔积液患者 尝试采用 细胞块技术 石蜡
液的细胞学检查一 般都 以淋 巴细胞 占优势 , 时两者难 以鉴 有
别, 因此 , 寻找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的辅助诊断方法鉴别恶 性
片、 染色。 三、 统计学处 理 : 用 S S 1. 采 P S 10软件 包 , 数 资料 应用 计 × 检验 , 00 P< . 5为差异 具有统计 学意义 。
结 果
取细胞块技术的胸腔积液的阳性率达 8 . % , 高于文献 报 33 远 道 的常规涂片 3 %左右阳性 率。而且 细胞块技术设 备简单 , 0 只须添加大离心机 , 无需其它特殊设备 , 操作简单 , 于推广 , 便 并且安全可靠 , 是一个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

肺癌患者胸水细胞块26例临床病理分析

肺癌患者胸水细胞块26例临床病理分析
表达具有较高特异性 , 有助于肺腺癌与胸水间皮反应性增生胸水的鉴别。
T r F 一 1 在胸水肺腺 癌中
【 关键词 】 肺肿瘤 ; 胸水 ; 免疫细胞化学 ; r r r F 一 1 ; 鉴别诊断
Cl i ni c a l p at h ol og y a na ly s i s o f 2 6 l ung a de no c ar c n om a i pa ien f  ̄ wi t h pl e ur al lui f d c e l l ma s s GAO Fu ̄i n g. 铆
腺癌胸水细胞块 和2 O例间皮 反应性增 生中 T r F 一 1 的表达水平 。结果 2 6 例肺癌胸水 中有 1 9例 T r F 一 1 呈阳性表达 , 占7 3 . 0 8 %,
2 0例间皮反应性增生无一例呈阳性表达 , 两者 1 T r F . 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 = 2 4 . 9 0 , P< 0 . O 1 ) 。结论
临床 肺科 杂 志
2 0 1 3年 3ຫໍສະໝຸດ 第 1 8卷第 3期 4 1 7
肺癌 患者胸 水 细 胞块 2 6例 临 床 病 理 分 析
高福 平 魏 谨
应用 细胞块 免疫细胞化学 方法 , 检测 2 6例肺
【 摘要 】 目的 探讨 1 T r F 一 1 在肺腺癌胸水细胞块 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a,t h u s i t c a n b e u s e d s a a n a n c i l l a r y me t h o d f o r d i f e r e n t i a t i n g b e t we e n l u n g 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a p l e ur l a e f u s i o n a n d me s o t h e l i —

142例恶性胸水细胞蜡块的免疫组化检测及分子病理检测

142例恶性胸水细胞蜡块的免疫组化检测及分子病理检测

142例恶性胸水细胞蜡块的免疫组化检测及分子病理检测隋燕霞;柳雨;蒋娜;蒋伊娜;张冠军【摘要】目的探讨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化在恶性胸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并分析胸水细胞蜡块在肺腺癌分子病理检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恶性胸水的液基细胞学、细胞蜡块HE染色以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并结合细胞形态抗体的表达情况对恶性胸水进行肿瘤分类.采用ARMS-PCR法对其中40例经免疫组化EnVision染色确诊为肺腺癌的胸水细胞蜡块,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142例胸水细胞蜡块经免疫组化染色证实肺腺癌99例,肺小细胞癌4例,肺鳞状细胞癌3例,乳腺癌13例,卵巢癌9例,胃癌2例,甲状腺癌1例,子宫内膜癌1例,间皮瘤5例,淋巴瘤3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滑膜肉瘤1例.40例肺腺癌中EGFR基因突变20例,其中19del 突变9例,L858R突变11例.结论恶性胸水细胞蜡块行免疫组化检测不仅有助于肿瘤的明确诊断,更有助于对肿瘤进行分类并判断肿瘤原发部位及帮助判断预后.利用胸水细胞蜡块可以对肺腺癌进行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为肺腺癌的基因检测提供新型的标本来源.%Purpos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cell blocks combined with immunohistochemical examination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and to explore the role of pleural effusion cell blocks in lung adenocarcinoma molecular pathology examination.Methods 142 cases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based cytology,cell blocks of HE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by EnVision twostep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the tumor classification was made through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ells combined with antibody expression.The detection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 gene mutation of 40 cases of lung adenocarcinoma diagnosed after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ere used by ARMS-PCR method.Results Among 142 cases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there were 99 cases caused by lung adenocarcinoma,4 cases of lung small cell carcinoma,3 cases of 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13 cases of breast carcinoma,9 cases of ovarian carcinoma,2 cases of gastric carcinoma,1 case of thyroid carcinoma,1 case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5 cases of mesothelioma,3 cases of lymphoma,1 case of malignant melanoma,1 case of synovial sarcoma.In 40 cases of lung adenocarcinoma pleural effusion cellblock,there were 20 cases with EGFR mutations,9 cases of 19del mutations and 11 cases L858R mutations.Conclusion The pleural effusion cell blocks combined immunohistochemistry are useful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pleural effusion,and helpful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lassification and the primary site of tumor,assessment of prognosis.Pleural dffusion cell block may used to detect EGFR mutations of lung adenocarcinoma,which provide new source of specimen for the gene detection of lung adenocarcinoma.【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7(033)003【总页数】5页(P292-296)【关键词】胸水;细胞蜡块;免疫组织化学;基因突变【作者】隋燕霞;柳雨;蒋娜;蒋伊娜;张冠军【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胸水是许多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其性质的判断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蜡块技术和传统涂片技术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细胞蜡块技术和传统涂片技术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传统涂片技术属于手工涂片方法,易出现涂片薄厚不均
的现象,且在制片时,还会出现掉片,导致细胞丢失,增加血
细胞的炎症,进而引起假阴性,故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敏
感度较低。 与传统涂片技术相比,细胞蜡块技术是应用离
心、固定切片的方式,聚集细胞,可以使细胞结构更加完整,
保持完整的组织结构与排列方式,可以预防重叠,提升诊断
意义指标:P<0.05。
三、 结果
( 一) 对比阳性检出率
阳性检出率相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P< 0.05) ,如表 1
所示。
表 1 对比阳性检出率
组别
例数
实验组
28
对照组
χ2
·58·
28
阳性
28(100)
22(78.6)
6.7200
阴性
0(0)
6(21.4)
续表
组别
例数
阳性
阴性
<0.05

( 二) 不同细胞在不同抗体中的表达情况

细胞蜡块技术和传统涂片技术在胸腔积液
病理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王雪莱
摘 要:目的:探究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细胞蜡块技术和传统涂片技术的效果。 方法:2018 年 12 月 ~ 2019 年 10 月,取本
院收治的 56 例胸腔积液患者开展研究,回顾病例,以不同的检验技术,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 28 例对照组行传统涂片技术
积液患者开展本次研究,回顾病例,以不同的检验技术,将其
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 28 例。 对照组男、女分别 19 例、9
例,年龄 20-88 岁,平均(54.53±5.15) 岁,腺癌、小细胞肺癌、
鳞癌分别 15 例、7 例、6 例;实验组男、女分别 18 例、10 例,年

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化有效提高胸腹水细胞学阳性检出率的临床研究

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化有效提高胸腹水细胞学阳性检出率的临床研究

49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7月下第21卷第21期·临床研究·作者简介:刘丹丹(1985.05—),女,汉族,黑龙江省林甸县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病理诊断。

E-mail :****************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化有效提高胸腹水细胞学阳性检出率 的临床研究刘丹丹(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吉林 吉林 132002)【摘要】目的:分析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组化在胸腹水检查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常规检查后疑似情况的患者进行胞蜡块联合免疫组化的检查,分析检查结果。

结果:40例疑似患者中共有小细胞癌5例;鳞状细胞癌8例;肺腺癌21例;浆液性乳头状癌2例;间皮病变4例。

结论:常规细胞涂片检测对细胞形态的依赖较为严重,且切片质量较低,仅能倾向细胞的类型,并存在假阳性可能,但使用细胞蜡块及免疫标记技术则更具有临床优势,不仅有助于充分提高检出率,且结合免疫组织化检测能够准确识别恶性肿瘤细胞的类型及来源。

建议在临床检测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胸腹水;细胞蜡块;免疫组化【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3)21-0049-03临床研究提示[1]:胸腹水可以通过常规涂片检测的方式检出。

但犹缺乏客观的指标,因而在肿瘤细胞与间皮细胞增生的鉴别上容易出现差错,且无法精确判断瘤细胞的组织起源。

同时切片质量存在含血量少,胶动状态严重的问题,无法为诊断提供充分的支持,容易造成无证[2]。

因而,以涂片检测为依据存在较高的风险。

本次研究集中分析了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组化检查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用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进行胸腹水检查结果为查到恶性肿瘤细胞及倾向肿瘤细胞,并进行细胞蜡块检测的患者,选取其中40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介于28-77岁,平均(52.34±5.62)岁。

免疫组化在浆膜腔积液恶性肿瘤病例中的临床应用2例报告

免疫组化在浆膜腔积液恶性肿瘤病例中的临床应用2例报告

断:IHC:肿 瘤 细 胞 CK7(+)、TTF-1(+)、NapsinA(+)、 CK5/6(-)、MC(-)、WT-1(-)、CR(-)、KI-67 增殖指 数 <3%(见图 1~6),结合临床支持肺腺癌。
图 1 细胞学图片 H-E 染色
图 2 CK7(+)
1 病例 1
1.1 病例资料 患 者,李 X,男 73 岁,编 号 00022434,病 理 号 180884,患
0 引言
本文探讨一种非常新颖的损伤最少的易于推广的免疫组 化法,在胸腹水恶性肿瘤细胞的临床应用。为广大晚期肿瘤 患者在出现胸、腹腔浆膜面肿瘤转移时引起的胸水、腹水,提 供一种易于接受的、更好的检查方法,我科在过去的工作中, 胸腹水恶性肿瘤病例只提供肉眼可见的沉渣进行病理检查, 之后在免疫组化操作中,切片使用了离心沉渣进行。介绍如 下:取胸水或腹水 1000mL 或全部进行离心,弃去上清液留取 沉 淀 物,继 续 倒 入 积 液 进 行 离 心,然 后 将 沉 淀 物 集 中 到 一 个 试管中,取病理包埋盒 1~3 个,用显微镜镜纸将包埋盒缝隙 封严,防止包埋物流失,沿着包埋物斜面剪开试管,将糊状物 倒入包埋盒内盖好,使用 10% 甲醛静止固定 24h,第 2 天形 成 硬 块 再 进 入 脱 水 机 内 脱 水,然 后 包 埋 制 成 切 片,这 样 就 将 肉眼不可见的沉渣进行病理切片诊断,所制成的切片做免疫 组 化 不 掉 片,结 果 优 于 细 胞 涂 片 或 组 织 印 片,这 种 胸 腹 水 的 沉 渣 包 埋 切 片 细 胞 形 态 保 存 好 ,且 能 做 连 续 切 片,有 利 于 做 各 种 免 疫 组 化 染 色,还 能 长 期 存 档,供 回 顾 性 研 究。 胸 水 或 腹 水 的 沉 渣 切 片 病 理 学 特 征 是 :因 其 不 是 组 织 学 切 片,所 以 无 血 管 和 器 官 样 结 构,含 有 肿 瘤 主 质 细 胞,而 视 野 中 的 淋 巴 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组织细胞、间皮细胞、红细胞等只 是主质细胞的背景。石蜡切片是制作免疫组化切片的最常 用最基本的方法,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浆膜腔积液恶性肿瘤 病例应用免疫组化法进行协助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
2017-02-24T15:38:20.26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 作者: 戴中江
[导读] 胸腔内的积液主要来源于肺腺癌和间皮瘤,因此可以作为诊断两种疾病的依据。

益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
湖南益阳 413000
【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细胞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
院收治的
90例胸腔积液门诊患者并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细胞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细胞涂片法,观察两组
患者的阳性率以及疾病诊断的相关指标,并比较。结果:实验组细胞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法检出的阳性率为
100%,对照组常规细胞涂
片法检出的阳性率为
55.6%,实验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SPSS17.0软件分析得P<0.05,即存在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染色结果
显示肺腺癌细胞中
CEA和CK7的表达较高,证明这两种抗体是该细胞的特异性抗体;间皮瘤细胞中WT-1、Calretinin、Desmin以及CK5/6
的表达较高,证明这
4种抗体是该细胞的特异性抗体。结论:细胞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为临
床诊断肺腺癌和间皮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胸腔积液;病理诊断

胸腔内的积液主要来源于肺腺癌和间皮瘤,因此可以作为诊断两种疾病的依据,临床传统诊断方法是细胞涂片法,但该方法不能很好
地区分肺腺癌和间皮瘤两种疾病,这给诊断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1]。近年来随着医学人员的深入研究发现,细胞块切片与免疫组化染色
联合应用能很好地区分这两种疾病,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且诊断准确率较高,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胸腔积液的门诊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
患者
18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41.7±8.2)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17~77岁,平均年龄(43.1±7.4)
岁,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区别,经
SPSS17.0分析数据P>0.05,即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纳入标准
①患者没有严重的肝病、心肺疾病②所有患者均符合胸腔积液的诊断标准
③进行研究前均取得患者的同意并签署保证书④患者没有精神病或精神病史。
1.3方法
1.3.1制备标本
由专业医护人员采集患者处于空腹状态下的胸腔积液,共采集100 ml,将其平均分装于4个试管,每管25ml,在2500 r/min的条件下离

13min,弃上清液后取部分沉淀进行常规细胞涂片;向剩余的沉淀中加入3ml戊二醛进行固定[2],在2500 r/min的转速下离心5 min,弃上
清液,将剩余的沉淀用滤纸包好进行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后分别用
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
1.3.2 HE染色
所有实验的操作过程均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根据送检标本的细胞形态、黏附性以及核不典型性来判断结果,具体标准如下:良性:是
指实验结果出现了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细胞有较好的弥散性,细胞核没有不典型性且细胞形态比较温和;恶性:细胞成团生长,核具有
明显的不典型性,细胞形态严重不温和;不确定:细胞弥散,核的不典型性处于恶性与良性之间
[3]。
1.3.3免疫组化染色
采用Maxvision快捷S-P法进行染色,Maxvision试剂盒(购买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和DAB显色试剂盒(购买于北京索莱
宝科技有限公司),另外选择
CEA、CK7、WT-l、Desmin、CK5/6以及Calretinin6种抗体检测两种细胞,染色过程中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
书进行。
1.4判断标准
通过以下现象判断:CEA和CK7在细胞浆或细胞膜上出现黄色则为阳性;WT-1使细胞核呈现棕黄色颗粒表示为阳性;Calretinin在细胞
浆、细胞核和细胞膜呈现棕黄色为阳性
[4];另外间皮细胞或肺腺癌细胞占总数的10%以上,则诊断为阳性。

1.5检测方法
运用SPSS17.0软件处理试验中得到的数据,试验中记录患者的所有数据用(x±S)方式表示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只有P<0.05时才
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阳性率比较
对照组常规细胞涂片法检出阳性25例,阴性20例,阳性率为55.6%;实验组细胞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法检出阳性45例,阴性0例,
阳性率为
100.0%,详情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由于中国的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因此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而环境卫
生、社会压力带来的健康隐患使得胸部肿瘤出现的概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5],并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
力。胸腔积液作为胸部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从胸腔积液中能很方便地采集样本细胞,且制备过程比较容易,因此引起了医学研究人
员的广泛关注。
胸腔积液会使患者的间皮细胞和肿瘤细胞浸泡于其中,若长期受到刺激会导致两种细胞的生理形态发生改变,采用常规检测方法很难
将两种细胞区分开来,这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6]。传统对患者进行诊断的方法是细胞涂片法,但由于两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很相
似,而细胞涂片法的灵敏度较低且准确度不高,尤其不能准确地诊断胸腔积液患者。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医学人员提出对胸腔积
液患者进行诊断时,可以将细胞块切片与免疫组化染色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诊断率
[7]。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是指用体外标记的特
异性抗体来检测细胞内的未知抗原,通过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以及酶产生的显色反应来检测细胞的活性以及分布情况。该方法能准确判
断阳性物质的位置且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另外操作过程相对简单并且弥补了细胞涂片法的不足,不会使样本细胞受到损害,从而保证了细
胞的完整性。
本次研究选取了90例胸腔积液门诊患者并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诊断,发现用6种抗体进行的免疫组化染色法的实验组显示CEA和CK7是腺
癌细胞的特异性抗体,而
WT-1和Calretinin、Desmin和CK5/6是间皮性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抗体,该方法能显著提高诊断胸腔积液的阳性
率,该实验结果与李中祥
[8]等学者的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细胞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法对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的准确率较高,能准确地诊断胸腔积液患者,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侯刚,尹燕,韩丹,等.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对肿瘤来源鉴别诊断价值的探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19(21):
1647-1648.
[2]唐应成,梁利斌,杨瑞仙,等.胸腔积液细胞块免疫组化染色的病理诊断价值[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15):1568-1569.
[3]斯向东,李庆.细胞块切片及免疫组化在恶性浆膜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2,49(28):114-115.
[4]谢深科,舒千玉,姚军,等.细胞块免疫标记在胸腹水细胞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疗前沿,2012,6(4):73-74.
[5]尚士宣,赵晓丹,肖月英.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肿瘤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0,23(6):514-515.
[6]杨红敏,李振芬.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4,1(57):179-181.
[7]余卫东,蔡育波,刘琼茄,等.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2):127-
129.
[8]李中祥.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4):88-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