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语言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言连贯

一、符合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任何事物都有它的逻辑顺序,人在认识这些事物的时候,其思维也是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的。因此,我们在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时,也必须遵从这些逻辑顺序,别人才能正确地理解你所表达的思想观点。

例1、在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围墙的下面,_____,尽管它们的旁边是一棵高大的梧桐树。

①很引人注意②有五六株南天竹③在很可怜地颤动④瘦弱的枝干负着瘦弱的绿叶

A.①②④③B.④②③①C.②①④③D.②④③①

(简析:题干开头一句说“围墙的下面”,下文就该说有什么事物,答案选项中只有第②句能表达此意,这就排除了A、B两项。又,第④句紧接着具体描绘“南天竹”的“枝干”的外形,第③句又进一步描绘其如此外形中的枝干的表现——“可怜地颤动”。然后,第①句总的说明:由于以上三句所写的形状,南天竹“很引人注意”。故答案选D)

二、语义合符事物存在的客观情境。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客观环境的;没有具体的客观环境,事物就失去了它存在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在表达某个事物(思想观点)时,就必须合符这个事物所存在的客观情境。只有这样,别人才能听得懂我们所表达的意思。

例2、在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每当落日黄昏,暮烟疏雨的时候,_____

①缕缕白色的炊烟②弥漫在山野的四周③缭绕在茅舍的烟囱上

④山脚下便笼罩着一片苍茫的烟幕⑤一种松脂燃烧的香味

A.①③⑤②④B.⑤①④③②C.④⑤③①②D.④①③⑤②

(简析:题目横线前的句子,只点明了总的情景和时间,显然还缺地点,答案中的第④句就点明“山脚下”,这样,答案就只能是C或D。先看C,第④句的最后一词是“烟幕”,而第⑤句却又转写“香味”,不合适;第③句又写这“香味”“缭绕到烟囱上”,不合情境;接着写①句的“炊烟”弥漫在“四周”,又不合情境。可见,C的思路是很混乱的。D项中,“缕缕炊烟”“缭绕在烟囱上”,合符情境,然后“香味”“缭绕在烟囱上”,合符情境,然后写“香味”“弥漫在四周”,也合符情境。故答案选D)

三、文段前后要呼应。我们说话写文章,前文要为后文作铺垫,后文要照应前文;其次,语意重心要一致,语气要一贯;只有这样,思路才清晰,别人才能听(看)得懂。

例3、填入下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连贯的一句是

周部长上了小车。同车的除张蓝外,还有王芳。_____。王芳的爸爸是援外人员,已经有五年没有回过家。

①王芳今天格外高兴,因为她是去迎接爸爸的

②王芳今天是去迎接爸爸的,因此她格外高兴

(简析:横线前的语义重心是“王芳”,而答案选项②的前一分句的语义重心则是“迎接爸爸”这件事,后一分句才直写“她格外高兴”,语义连贯就不紧。答案选项①的前一分句就紧接横线前的“还有王芳”一句进行描述,语义连贯而紧密。“因为”一句就讲明“格外高兴”的原因。横线后的两句又进一步阐明这一原因;而且,答案①中的后一句有“爸爸”一词引起下文,横线后的前一句又有“爸爸”一词相照应。这样,前后自然和谐,故选第①句。)

例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一组是

春草任性,最得意于她的随笔,或章,或篇,或段,或句,写满山坡,写满原野,_____,甚至_____。

①写满农家小院的墙头和屋角写满水泽沟壑

②写满水泽沟壑写满农家小院的墙头和屋角

(简析:第一空前的文字写的都是自然环境。第一空选写自然环境的“写满水泽沟壑”一句,语义一贯。“甚至”一词,语义就发生变化,于是第二空就转入人的环境,写“农家小院”。故答案选②。)

四、句式要一致。虽然我们说,文章整体上要讲究句式的变化,给人以变化的美感,但就局部内容而言,又要讲究句式的整齐一致,这样才给人以思路清晰的感觉,才有利于语意的表达。

例5、填入下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连贯的一句是

杨国华躺在床上,哼起了一首时下颇流行的电视剧主题曲。_____。不一会,就响起了轻轻的鼾声。

①愉快的心情显示刚才发生的事情对他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

①刚才发生的事情对他并没有多大影响,心情愉快表明这一点

(简析:横线前后的陈述对象都是“杨国华”,答案选项第①句的陈述对象实际也是“杨国华”,因为文中的“心情”实际也是指杨国华的心情,前后各句的主语都是杨国华,都是主谓句,句式一致。故选第①句。)五、符合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在运动变化发展着的,而且是由低级向高级、由浅入深地变化发展的,这是客观规律。我们在叙写事物的时候,也必须遵循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这一规律。

例6、下列两句中,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①他的杠上动作,那么娴熟,那么新颖,那么高雅惊险,那么干净利落,就连他那矮墩墩的身子,也已经变成了一种令人惊叹的美。

②他的杠上动作,那么高雅惊险,那么干净利落,那么娴熟,那么新颖,就连他那矮墩墩的身子,也已经变成了一种令人惊叹的美。

(简析:在答案选项①中,“杠上动作”:“娴熟”——“新颖”——“高雅惊险”——“干净利落”。这正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变化过程,因为杠上动作,必须在先达到娴熟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新颖,而高雅惊险又正是新颖的一种表现,这样,就能体现出“干净利落”的美感。故答案选第①句。)

例7、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_______,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

①天空皎洁,清光四射②清光四射,天空皎洁

(简析:题干横线前的部分写的是月亮出山,这首先给我们的感觉是“清光四射”,然后才能发现“天空皎洁”。根据事物变化发展的逻辑规律可知,先有了“光”,然后才可能有“皎洁”的效果。故答案选②。)六、语言特色要符合语言情境。这里所谈的语言特色要符合语言情境,是指选项的语言特色要符合题干的语言情境的语言特色。也就是说,题干是用的叙述性语言(或议论性语言或描述性语言等),答案就应该选叙述性语言(或议论性语言或描述性语言等),这样才能协调一致,和谐自然。

例8、下列两句中,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①村头上,站立着几株老榆树,瑟瑟发抖,连一只寒鸦都不肯在光秃秃的残枝上栖息。

②村头上,站立着几株老榆树,瑟瑟发抖,光秃秃的残枝,连一只寒鸦都不肯栖息。

(简析:答案选项的①、②两句的前部分都有是“站立着几株老榆树,瑟瑟发抖”的描绘性语句。而第①句中的“连一只寒鸦都有不肯在光秃秃的残枝上栖息”却是叙述性较强的一般陈述语句,第②句中的“光秃秃的残枝,连一只寒鸦都不肯栖息”则是描绘性很强的倒装语句,适合语言情境。故选第②句)

七、语句结构符合语法规范。语句结构要符合现代汉语所讲的主谓宾定状补的一般语法规则,不能出现如成分残缺、语序混乱等语病。

例9、填入下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一别二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_____,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

①晚钟撼动黄昏,田野没遮拦②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

(简析:题干横线前的一句是“我只要那”,其中“我”是主语,“要”是谓语,“那”是宾语部分,还缺宾语,因此后面就该跟一宾语——即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故答案该选第②句。)

例10、填入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观赏黄鹂,竟成了我的一种日课,一听到它们叫唤,心里就很高兴,视线也就转到了杨树上,我很担心它们要离此他去。我在树林里徘徊着,仰望着,有时坐在小石凳上谛听着,,它们是怎样安排自已的住室和产房的呢?

①但总找不到它们的窠巢所在

②但它们的窠巢所在总找不到

(简析:横线前文“徘徊”、“仰望”、“坐”、“谛听”的主语都是“我”,横线——即答案的主语也应该是“我”,才能与上文的语句结构协调一致。虽然横线后的句子看起来好像是写黄鹂,但这也是反映“我”的心理状态的,这句的主语实际也是“我”。故答案应该选第①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