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业窑炉
《建材工业窑炉》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探

水泥窑炉生产运行特点及其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的独特优势

中图分类号:TQ17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73(2019)02-0004-09 DOI编码:10.16008/ki.1008-0473.2019.02.002水泥窑炉生产运行特点及其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的独特优势江旭昌天津市博纳建材高科技研究所,天津 300400摘 要 利用水泥窑炉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城镇生活垃圾、污泥和危险废弃物等)是一种节能环保、利国利民的最佳处置技术:处置温度高,确保二噁英彻底降解;处置空间大,工况稳定;停留时间长,消毒彻底;处置能力大,减容效果好;水泥生产系统运行时为碱性气氛,确保环境安全;水泥窑炉系统生产时负压运行,消除二次污染;水泥窑炉内的气流运动具有强烈湍流特征,提高焚烧效率;水泥窑炉排出的废气是绝对安全的烘干介质。
能彻底消除二次污染,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集约化的四化要求。
水泥窑炉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对生态环境安全的保障最好,所需的新增设备和投资最少,工期短,见效快,最经济。
关键词 水泥窑炉 协同处置 固体废弃物 二次污染 无害化 减量化 资源化 集约化 生态环境 安全0 引言水泥窑炉是指水泥回转窑和窑尾系统的分解炉,显然这是当代最先进窑型的水泥生产工艺。
在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时,有的可以直接由窑头喷入到回转窑内进行处置,有的可以从窑尾分解炉直接喂入进行处置,还有的既可从窑头又可从窑尾同时喂入进行处置。
国家标准将这种处置技术定义为“水泥窑协同处置”[1],因为“窑”和“炉”是两个不同的设备,没有分解炉的回转窑也能生产水泥熟料,但窑型不同,性能也不相同。
所以,在这里取用“水泥窑炉”则更为全面。
“协同处置固体废物”中的“协同”,意指在基本不影响水泥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同时又能处置一定量的固体废弃物。
在GB30485-2013《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中给出的定义是:“将满足或经过预处理后满足入窑要求的固体废弃物投入水泥窑,在进行水泥熟料生产的同时实现对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置过程。
我国水泥窑炉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十种技术模式简介(一)

Environme门tal Engineering 环境工程我国水泥窑炉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十种技术模式简介(-)江旭昌(天津市博纳建材高科技研究所,天津300400 )摘要:简介我国十二个单位研发出水泥窑炉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十种技术模式,可以看出还都处 在协同处置的初级阶段,因此其热量替代率T S R都很低。
只有将可燃废弃物制成替代燃料应用于水泥工业,其热量替代率T S R才会大幅度提高。
为此,国家发改委于2019年公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9本)》,将“水泥窑协同处置”与“替代燃料”分为两项技术。
大力发展“替代燃料技术”,对我国 水泥工业的节能减排、转型升级、可持续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泥窑炉;协同处置;可燃废弃物;替代燃料;热量替代率T S R中图分类号:T Q17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21 (2021) 03—0075—060导言2019年,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 录(2019本)》,共涉及48个行业,总计1477个条目,分为 鼓励、限制、淘汰三大类,依次分别为821、215、441个条 目。
在鼓励大类中特别提出了重点的鼓励项目有:“水泥 窑协同处置”、“特种水泥研发与应用”、“水泥熟料煅烧 研发与应用”、“替代燃料技术”……共八大项内容,为水 泥行业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明确了发展方向,并规定自 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在这个目录中,首次将“水泥窑协 同处置”和“替代燃料技术”分开,作为两项技术内容提 出,表明我们国家对水泥窑炉协同处置可燃废弃物工艺 技术和替代燃料技术的认知水平已有了很大的提升和转 化,对其发展均已提出了重点要求。
虽然我国当前水泥工 业在可燃废弃物应用技术方面如后面重点所述十种协同 处置技术模式那样,都还处于一家一户、自制自用、效率 极低的初级阶段,但可以肯定:在这个《目录》推动之下,我国水泥工业必然会很快步人如同国外发达国家近代那 样——将可燃废弃物都制成“替代燃料”在水泥窑炉生 产中应用的高级阶段。
窑炉工程砌筑方案

窑炉工程砌筑方案一、前言窑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设备,用于燃烧和加热各种材料。
在许多工业领域中,窑炉都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例如冶金、化工、建材和玻璃等行业。
窑炉的砌筑质量直接影响到窑炉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因此窑炉工程砌筑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砌筑材料1. 石料:用于窑炉的砌筑,需要选用质地均匀、无裂纹、无脆点的石材。
一般选用花岗岩、砖块和砂岩等硬质石料。
2. 砂浆:用于粘合石料的砂浆需要具备较高的耐高温性能和抗化学腐蚀能力。
一般选用硅酸盐水泥、石英砂和高铝水泥等材料。
三、砌筑工艺1. 地基处理:在进行窑炉砌筑之前,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保证地基的平整和稳固。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地基不平整而导致的砌筑结构出现偏斜或裂缝。
2. 砌筑结构设计:根据窑炉的结构和要求,设计合理的砌筑结构,确保窑炉的稳固性和密实性。
一般而言,窑炉的砌筑结构包括:窑筒、窑壁、窑顶、窑底等部分。
3. 砌筑工艺:在进行窑炉的砌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砌筑,确保尺寸精准和结构稳固。
(2)砌筑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石料的质量,确保其无裂纹和脆点。
(3)砌筑砂浆的配制需按比例进行,保证砂浆的均匀性和粘附性。
(4)砌筑工艺中应注意施工现场的环境,确保其无风尘和杂物,以免对结构质量造成影响。
四、砌筑质量控制1. 砌筑尺寸:在砌筑窑炉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尺寸控制,确保其符合工程图纸规定的尺寸要求。
2. 结构密实性:窑炉的砌筑密实性直接关系到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砌筑时需要确保结构密实,杜绝空鼓和空隙。
3. 抗温度性能:窑炉的砌筑材料需要具备较高的耐高温性能,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性和耐久性。
4. 抗化学腐蚀性能:窑炉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化学腐蚀物质的影响,因此砌筑材料需要具备抗化学腐蚀性能,延长窑炉的使用寿命。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窑炉砌筑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佩戴相关防护用具,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科技成果——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

科技成果——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技术名称水泥窑协同处置英文名称Co-processing in Cement Kiln技术适用性适用的介质:污染土壤;可处理的污染物类型: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应用限制条件:不宜用于汞、砷、铅等重金属污染较重的土壤;由于水泥生产对进料中氯、硫等元素的含量有限值要求,在使用该技术时需慎重确定污染土的添加量。
技术介绍原理:利用水泥回转窑内的高温、气体长时间停留、热容量大、热稳定性好、碱性环境、无废渣排放等特点,在生产水泥熟料的同时,焚烧固化处理污染土壤。
有机物污染土壤从窑尾烟气室进入水泥回转窑,窑内气相温度最高可达1800℃,物料温度约为1450℃,在水泥窑的高温条件下,污染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化合物,高温气流与高细度、高浓度、高吸附性、高均匀性分布的碱性物料(CaO、CaCO3等)充分接触,有效地抑制酸性物质的排放,使得硫和氯等转化成无机盐类固定下来;重金属污染土壤从生料配料系统进入水泥窑,使重金属固定在水泥熟料中。
系统构成和主要设备:水泥窑协同处置包括污染土壤贮存、预处理、投加、焚烧和尾气处理等过程。
在原有的水泥生产线基础上,需要对投料口进行改造,还需要必要的投料装置、预处理设施、符合要求的贮存设施和实验室分析能力。
水泥窑协同处置主要由土壤预处理系统、上料系统、水泥回转窑及配套系统、监测系统组成。
土壤预处理系统在密闭环境内进行,主要包括密闭贮存设施(如充气大棚),筛分设施(筛分机),尾气处理系统(如活性炭吸附系统等),预处理系统产生的尾气经过尾气处理系统后达标排放。
上料系统主要包括存料斗、板式喂料机、皮带计量秤、提升机,整个上料过程处于密闭环境中,避免上料过程中污染物和粉尘散发到空气中,造成二次污染。
水泥回转窑及配套系统主要包括预热器、回转式水泥窑、窑尾高温风机、三次风管、回转窑燃烧器、篦式冷却机、窑头袋收尘器、螺旋输送机、槽式输送机。
监测系统主要包括氧气、粉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水分、温度在线监测以及水泥窑尾气和水泥熟料的定期监测,保证污染土壤处理的效果和生产安全。
水泥回转窑的工作原理

水泥回转窑的工作原理水泥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带竖式预热器和竖式冷却器的回转窑的工作原理与其他类型的回转窑相同:为负压生产。
所谓压力,是指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
被称之为压强,简称为压力。
正压是指高于大气压力的静压。
负压是指小于大气压力的静压。
从化学角度讲,负压生产,更有利于石灰石的煅烧分解,因为CaCO3的分解是产生气体(CO2)的反应。
它的操作原理为逆流操作。
物料与气流以逆向形式对流运动。
根据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和操作原理,保证回转窑内气体流速的稳定和在理论概念上的适当增加,有利于窑内对流换热。
回转窑内气体流速的大小,一方面影响对流传热系数,进而影响传热速度,产量及热量消耗。
另一方面,则影响窑内的飞灰生成量,进而影响原料的消耗量。
当气体流速过大时,虽然传热速度提高了,但气体在窑内的停留时间也相应地减少了,其总体传热量被相应地减少了,也由此而造成了出窑气体温度的升高,增加了热耗。
并且,过大的气体流速,必然又会造成窑内的飞灰量增多,因此,流速过大并不相宜。
反之,气体流速过小时,窑内的产量会因传热效果不好而下降,热耗也会相应增大,因此也不合适。
在回转窑系统内,预热、煅烧、冷却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物料在预热器内被预热的同时,要求具有一定比例的分解率,这是活性石灰产品在回转窑内完成煅烧的需要。
分解率能表示物料被预热的质量。
它对窑内的煅烧质量影响很大,有效的分解率,有利于提高和稳定预热温度。
具有良好分解率的石灰石进入回转窑后,很容易在高温作用下,完成分解而生成石灰。
有助于提高助燃空气温度。
高质量的石灰与助燃空气(二次风)进行充分地热量交换,使燃料在燃烧时,能够得到高热空气(二次风)的助燃帮助,从而提高了燃料的燃烧质量。
有效地保证了回转窑煅烧系统内温度的稳定,达到了提高热效率的目的。
根据活性石灰的煅烧机理和回转窑所具有的独特特点,活性石灰一般在回转窑内即可完成煅烧。
因为,回转窑内的温度较其它窑炉易于掌握、调整和控制,受到煅烧的CaCO3能够得到较为均匀的热量。
窑炉工作原理

窑炉工作原理一、引言窑炉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领域,如冶金、化工、建材等。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原料进行加热处理,使其发生化学或物理变化,并最终得到所需的产品。
本文将详细介绍窑炉的工作原理。
二、窑炉的结构窑炉通常由筒体、支承装置、传动装置、加热装置和排放装置等部分组成。
1. 筒体:筒体是窑炉的主要部分,通常为圆柱形或长方形。
它由内衬和外壳两部分组成,内衬材料根据加热温度和所处理物料不同而有所区别。
2. 支承装置:支承装置用于支撑筒体,并使其能够旋转。
通常包括轮子和轴承等部件。
3. 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用于驱动筒体旋转,以便让物料得到均匀加热。
通常采用电机或液压系统驱动。
4. 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用于提供能量,将物料加热到所需温度。
通常有燃气、燃油、电和蒸汽等多种形式。
5. 排放装置:排放装置用于排出废气和残留物,通常包括烟囱和废气处理设备等。
三、窑炉的工作原理窑炉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物料的进料和分布物料通过进料装置进入筒体,并在筒体内进行分布。
为了使物料得到均匀加热,通常采用特殊设计的进料装置和分布器。
2. 筒体的旋转筒体由支承装置支撑,并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旋转。
筒体的旋转速度通常根据物料性质和加热要求来确定。
3. 加热方式窑炉的加热方式有多种,如直接加热、间接加热、辐射加热等。
其中,直接加热是指将火焰或高温气体直接喷射到物料上进行加热;间接加热是指将传导介质(如空气或水)或固态传导介质(如钢管)与物料接触进行传递;辐射加热则是指通过辐射热将物料加热。
4. 物料的化学或物理变化由于加热的作用,物料发生了化学或物理变化。
例如,在冶金领域,铁矿石和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水;在建材领域,生料经过窑炉的干、预、煅三个阶段后,最终形成水泥熟料。
5. 废气和残留物的排放在窑炉工作过程中,产生了废气和残留物。
废气需要通过排放装置排出,并经过处理设备进行净化;残留物则需要通过排放口清除。
水泥窑旁路放风系统及其工艺设计

水泥窑旁路放风系统及其工艺设计摘要:随着水泥工业的快速发展,原燃材料资源日趋紧张,水泥生产迫切需要适应碱、氯、硫等挥发性有害成分含量高的原燃料;另外,随着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飞灰等各类废弃物量的增加,进入回转窑内的硫、氯、碱等挥发性有害成分也相应增加。
这些挥发性成分在烧成系统内循环富集,造成窑尾烟室缩口、下料斜坡、C5旋风筒锥体等部位结皮堵塞严重,影响了烧成系统的稳定运行及熟料质量。
为减少挥发性有害成分在烧成系统内的循环富集,一般采用旁路技术进行控制。
该技术是目前使用最多,也是减少挥发性有害成分在烧成系统内循环富集效果最好的技术。
关键词:水泥窑;旁路放风系统;工艺设计;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垃圾的迅速增加,生活垃圾的合理管理问题日益严重。
水泥窑因其独特的高温碱性环境,已被许多工程实例证明是生活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有效手段。
但是生活垃圾不可避免地含有氯、钾、钠、硫等有害元素。
不适合生产熟料。
如果这些元素超过一定限度,将对焙烧系统的运行模式和熟料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一、旁路放风技术影响水泥窑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是氯和硫的富集。
为了避免窑炉系统循环富集氯气和硫磺,破坏系统循环,有效解决水泥窑内壳体堵塞的问题,水泥企业采用窑尾旁路通风技术,缓解了这一问题。
在旁路通风系统中,用外部冷空气冷却,除尘系统的烟气进入炉除尘器入口后,达到排放标准。
由于氯离子浓度高,除尘系统收集的加热炉无法回炉。
通常与水泥混合。
但是,如果生活垃圾带来的氯离子过高,在窑灰混合物中掺入会导致水泥中的氯离子超标,从而影响水泥质量。
因此日本的旁路通风技术采用了第二阶段除尘。
一级旋风收集大约70%的旁路通风粉尘。
这时氯离子在气体上,没有附着灰尘。
大约只有20%的氯离子聚集在这里。
因此,一次旋风收集的炉灰可以在炉中再循环,减少材料和能量的损失。
初级旋风分离器出口处的烟气进入后续的粉末旋风分离器。
此时,随着温度降低,大多数氯离子附着在炉灰上,二次旋风分离器在旁路通风中捕获约30%的剩余灰尘,约80%的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硅酸盐水泥的湿法回转窑而言,生料在回转窑中经 物理的、化学的和物理化学的变化,最 高温煅烧发生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物理化学 后形成熟料。湿法回转窑主要用于煅烧含水30~40%的料浆。
6.通风装置 6.通风装置 由于立窑中燃烧需要大量空气 大量空气,所产生的烟气也需要及 时排出。因此必须设置鼓风和排风装置。根据风管插入窑 体的位置分为底部鼓风(中心鼓风)和腰部鼓风(周边鼓 风)两种方式。立窑的排气装置主要由窑罩和烟囱组成 (自然排风),或机械排烟。 7.密封装置 7.密封装置 加大窑内鼓风量对立窑生产有利,加强窑的密封性也 是十分关键。常用的密封装置有三道闸门和料封管。
研磨剂材料和水泥的制作过程
该技术的优点 本技术通过把ABM加入到波特兰水泥中来对ABM进行 有效利用,并导致金属含量降低,这些金属以物理或化学固 化的方式进入到水泥基质中。 局限性 可用于波特兰水泥的再利用,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类型的 废料,这些废料基于以下的化学成分、污染水平及其他条件 的考虑: (1) Al、Fe,有时也包括SiO2,是水泥生产者需获得的主要 成分,矿石中这些成分含量约有40~50%。
图3-32 水泥窑操作实例
1、可利用废弃物描述 主要的原材料有硅、钙、铝、铁。好的原料应包含95 %以上的这些成分。例如:陶瓷和耐火材料、煤灰、气体 陶瓷和耐火材料、煤灰、气体 和水蒸气吸附剂 等等。 2、优缺点 水泥窑能提供很高的操作温度并且长时间的保温时间 使尽可能多的金属污染物保持稳定的水泥矿物结构。 但是在水泥熟料形成过程中,用于加热原料的燃烧工 艺和形成水泥熟料的分解反应都会产生大量废气,必须对 其进行控制和净化。
水泥工业窑
第一节 概 述
硅酸盐工业中的各种原料,如白云石,铝矾土,粘土 以及冶金石灰石的煅烧,主要在立(竖)窑和回转窑中进行。 本节主要叙述硅酸盐水泥生产 硅酸盐水泥生产所用的窑炉以及基本原理。
水泥製造流程
石灰石
(Limestone)
天然材料
(Raw Material)
黏土質
(Clay\Shale)
图7.3 机械化水泥立窑系统 1.烟囱;2.撒料溜子;3.窑体;4.耐火砖;5.腰风管; 6.底风管;7.传送装置;8.电动机;9.密封卸料.
2.内径与高度 2.内径与高度 窑的内径由煅烧产物性质,温度,操作灵活程度等因 素来确定。一般对煅烧白云石的立窑内径在1.6-2.5m,石 灰石的立窑2.4-4.0m,水泥立窑<2.5m。 立窑高度决定于物料在窑内预热、煅烧和冷却时间。 立窑高度 以立窑的高径比KL = H/D来表征。 水泥窑高径比3~4,对于温度高(1650℃)煅烧的白云 石高径比6~7.6,立窑高径比在10以上。
第三节 立 窑
一. 概述
立窑是一种竖式固定床熟料煅烧设备:含煤生料球从 立窑 窑顶喂入窑内,料球自上而下运动,空气自下而上运动。其 物理化学变化与回转窑大致相同,将立窑自上而下分为三带: 预热带、高温烧成带和冷却带。 预热带、高温烧成带和冷却带
二. 立窑结构
1.立窑形状 1.立窑形状 窑体形状对物 料在窑内的运动和 气流在窑内的分布 具有重要意义。常 见有四种:直筒形 直筒形 立窑,喇叭形立窑 (图7.3),哑铃形 哑铃形 立窑,矩形截面立 窑。
3.立窑内衬 3.立窑内衬 立窑内衬材料的要求耐高温,散热少,具有一定强度 耐高温,散热少,具有一定强度。 如图7.3,立窑内衬分三层,最里层为工作层,中间为永久 层,次外层为隔热层,最外层为壳体钢板。预热带和冷却 带要求工作层耐磨损和耐热冲击,而煅烧带还要求抗高温 的气体腐蚀作用。
4.布料装置 4.布料装置 基本要求:均衡窑内通风阻力,尽可能消除或减少靠 基本要求 近窑壁孔处孔隙率过大的现象。合理布料的方法是大块布 料于窑的中心,中小块于四周,以使风量沿截面保持均匀。 5.出料装置 5.出料装置 要求保证出料时窑内物料均匀下降。窑内三带相对位 置不被破坏。常用的三种出料装置为:拖板出料机,圆盘 出料机以及摆动齿辊出料机
第五节 水泥原料
在水泥生产中,无机废弃物原料的利用 无机废弃物原料的利用是从低浓度污 染物含量的固态材料中回收无机物的一种热学方法。 在该工艺中,废弃物替代一些原料例如石灰石、泥板 岩、粘土或沙子加入水泥窑中。水泥窑里,原材料替代物 在温度逐渐升到1480℃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和物理反应形成 水泥熟料(见图)。
二. 生产方法的特点
1. 立窑优点 立窑优点: (1)基本建设投资小、投入生产快 投资小、投入生产快; (2)立窑内填充系数高 填充系数高,单位体积产量高; (3)就地取材 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一些工业废渣可作原燃料; (4)传热效率高,散热损失小 传热效率高,散热损失小,约占总热耗3%(回转窑15%) 它的缺点在于生产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强度大;单机产量 低,质量(熟料)低。
第六节 回收废弃ABM制成硅酸盐水泥
含有铁或铝的硅酸盐材料作为水泥原材料很被看好。加 利福尼亚某地区的港口海军机械设备服务中心和西南硅酸盐 水泥公司、海岛海军造船厂、弧度公司正研究废弃ABM或沙 选后的砾石制造作为建筑用1类波特兰水泥。ABM是含有一 ABM是含有一 定量铁的硅酸盐矿渣,被用作水泥制造中铁矿石的替代品。 ABM中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铝也是水泥制造中的有用成分。
图7.2表示一台Φ5/4.5×135m湿法回转窑熟料煅烧过 程。湿法回转窑分为如下六个带:
图7.2 回转窑水泥生产工艺
(1)干燥带 干燥带:温度150℃左右,自由水的蒸发过程; (2)预热带 预热带:温度150~750℃,发生粘土矿物脱水与碳酸 镁开始分解; (3)碳酸盐分解带 碳酸盐分解带:温度750~800℃,烧蚀量明显减少, 碳酸盐分解与固相反应,由于吸热反应,故升温速率缓慢。 当温度升到1100℃,分解速率迅速增加。游离氧化钙达到 最大值。
第四节 能量回收利用——水泥窑
在具有强烈热效应如波特兰水泥的生产过程中进行能量回 收利用,尤有价值(见图)。由于水泥窑燃烧的特殊性,并可 允许燃烧危险废弃物较大数量,可以利用水泥窑来回收利用能 量。
1、可利用废弃物 许多废弃物都可采用此法进行回收利用,这主要取决于 热值、物理性能以及化学成分。 2、优点 在水泥工业中,使用危险废弃物燃料通常要比煤更清 洁,且放出的氮氧化物与硫氧化物量较少。 当使用少量可燃危险废弃物时,也能加强对水泥窑热工 控制。 从经济学观点来看,使用危险废弃物作燃料,给废物处 理者与窑炉操作工都带来益处。
2. 回转窑特点: 热耗较高,生料易于均化,成分均匀,熟料质量较高, 并且输送方便,粉尘少。 我国确定南方以湿法 湿法生产为主,北方以干法为主。目 前作为新型技术,窑外分解是我国发展和推广的窑型。
第二节 回 转 窑
回转窑属于可以旋转的窑炉,最早用于煅烧水泥熟料, 目前也用于耐火材料及其冶金工业,如图7.1所示。
(2) 形成水泥熟料时的原料加热和分解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 这些气体必须进行控制与净化。 (3) 挥发物,如Na、K、S、Cl、Mg、Ba的浓度提高对水泥是 不利的。 (4) 回收操作不能在熟料中或废气中造成明显的金属浓度提高。 回收废料中的总金属含量必须小于1%,并且必须检测熟料, 确保金属没有很高的渗透性。
(4)放热反应带 放热反应带:固相反应释放大量热量,物料上升了 300℃,在1250~1300℃,氧化钙射出光辉,使得分解带 物料黑暗,又称“黑影”。 (5)烧成带 烧成带:温度1250~1450~1250℃。在1250~1280℃开 始出现液相,在1450℃,液相量增加,游离氧化钙吸收, 水泥熟料化合物形成。 (6)冷却带 冷却带:熟料继续向前运动,与温度较低的二次空气 相遇,熟料温度下降。
儲存 研磨、混合
(Grinding&Blending)
儲存 研磨、混合
(Grinding&Blending)
混料
(Final Blending)
石膏
(Gypsum)
預熱
Preheaters
燒結 (Burning[Kiln])
研磨
(Final Grinding)
儲存或出貨
水泥製造流程
一. 分类
1. 按水泥煅烧熟料窑的结构分类 按水泥煅烧熟料窑的结构分类: (1)立窑 立窑,普通立窑和机械立窑; (2)回转窑 回转窑,湿法、干法和半干法回转窑。 2. 按水泥生料的制备方法分类: 按水泥生料的制备方法分类: (1)湿法 湿法:原料加水粉磨成生料浆(含水33-40%)后喂入 湿法回转窑煅烧成熟料 (2)干法 干法:原料烘干、粉磨,喂入干法窑内煅烧成熟料 (或生料粉加入适量水分,喂入窑中称为半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