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功能规格需求书(试行)

合集下载

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2007 .12 报批稿)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编制组2007.12前言根据广东省建设厅粤建科函[2002]194号文的要求,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收集分析了《广东省桩基质量检测技术规定(试行)》(粤建科字[2000]137号)、《基桩反射波法检测规程》DBJ15-27-2000和《基桩和地下连续墙钻芯检验技术规程》DBJ15-28-2001实施以来的意见和建议,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十八章、八个附录。

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平板载荷试验、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钻芯法、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支护锚杆验收试验、基础锚杆抗拔试验和沉降观测等。

本规范由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送广州市先烈东路121号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邮主编单位: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深圳市勘察研究院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总站深圳市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广州地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肇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建设科技委办主编:徐天平参编:李广平 陈久照 肖 兵 吴裕锦 李彰明 钱春阳 刘南渊 朱远辉 邓 浩 曹华先 袁庆华 李 皓 杜 飞 廖建三1 总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术语和符号....................................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术语..........................................................................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附件(AS L0641)名称: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天津市电磁兼容检测中心)地址:天津市南开区科研西路4号签发日期:2009年11月23日有效期至:2012年11月22日附件1-1 认可的检测能力范围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 APPENDIX OF LABORATORY ACCREDITATION CERTIFICATE(No. CNAS L0641)NAME:Tianjin Institute of Metrological Supervision andTesting(Tianjin EMC Testing Center)ADDRESS:No.4, Keyan West Road, Nankai District, Tianjin,ChinaDate of issue: 2009-11-23 Date of expiry: 2012-11-22 APPENDIX1-1 LIST OF ACCREDITED TESTING SCOPE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附件(AS L0641)名称: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天津市电磁兼容检测中心)地址:天津市南开区科研西路4号签发日期:2009年11月23日有效期至:2012年11月22日附件1-2 认可的校准能力范围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 APPENDIX OF LABORATORY ACCREDITATION CERTIFICATE(No. CNAS L0641)NAME:Tianjin Institute of Metrological Supervision andTesting(Tianjin EMC Testing Center)ADDRESS:No.4, Keyan West Road, Nankai District, Tianjin,ChinaDate of issue: 2009-11-23 Date of expiry: 2012-11-22 APPENDIX1-2 LIST OF ACCREDITED CALIBRATION SCOPE。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企业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建设,验收,维护技术要求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企业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建设,验收,维护技术要求

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建设、验收、维护技术要求(试行)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2月前言本技术要求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的建设目标,提出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对“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建设、验收、维护”的技术要求,作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建设、验收、维护的依据。

本技术要求对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的系统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监控入网测试、运行维护等作出了规定和要求。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定义 (2)4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建设整体要求 (3)4.1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适用建设场景 (3)4.2室外一体化机柜分类 (3)4.3系统使用建议 (3)4.4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安装位置的选择 (3)5室外一体化机柜技术要求 (4)5.1环境适应性要求 (4)5.1.1环境温度要求 (4)5.1.2大气压力 (4)5.1.3太阳辐射强度 (4)5.1.4相对湿度 (4)5.1.5隔热 (4)5.1.6抗风 (4)5.1.7抗日照光化学效应 (4)5.1.8防盐雾 (4)5.1.9防火 (5)5.1.10防静电 (5)5.1.11光密闭 (5)5.1.12防尘 (5)5.1.13防水 (5)5.1.14防异物 (5)5.1.15防凝露 (5)5.1.16抗振动 (5)5.1.17噪音要求 (5)5.1.18电磁辐射 (5)5.2柜体结构要求 (5)5.2.1标准化 (5)5.2.2外观与表面处理 (5)5.2.3组装方式 (6)5.2.4主体结构要求 (6)5.2.5对设备柜(或设备舱)的要求 (7)5.2.6对电池柜(或电池舱)的要求 (7)5.2.7机柜夹芯板材 (7)5.2.8连接和紧固 (7)5.2.9门和门限位装置 (7)5.2.10通风口 (7)5.2.11照明及其他要求 (8)5.2.12设备托架要求(选配件) (8)5.2.13内部走线空间规划及电缆布放要求 (8)5.2.15负荷 (9)5.2.16撞击 (9)5.2.17维护要求 (10)5.2.18防盗 (10)5.3防雷设计 (10)5.4安全要求 (10)5.5抗震加固 (10)5.6温控单元要求 (10)5.6.1内部工作温度要求 (10)5.6.2温控系统设置原则 (11)5.6.3系统风道要求 (11)5.6.4温控设备监控要求 (11)5.6.5热交换器一般技术要求 (11)5.6.6空调一般技术要求 (12)5.6.7空热一体机一般技术要求 (12)5.6.8 TEC空调一般技术要求 (12)5.6.9加热组件一般技术要求(可选) (13)5.7使用寿命 (13)5.8接地 (13)6室外一体化机柜柜内设备技术要求 (13)6.1电源系统和交、直流配电单元 (13)6.2动环监控系统 (13)7集成要求 (14)8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基础建设技术要求 (14)8.1基础要求 (14)8.2接地装置 (16)9一体化机柜系统站点能效 (16)9.1站点能效定义 (16)9.2站点能效等级 (16)10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设计选型参考 (16)10.1计算方法参考 (16)10.1.1典型设备功耗估算 (16)10.1.2典型站点设备功耗估算 (17)10.1.3蓄电池容量简易计算方法 (17)10.1.4开关电源容量计算方法 (18)10.1.5机柜温控设备计算方法 (18)10.2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设计图集: (21)11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产品验收要求 (21)12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要求 (22)12.1施工工期目标 (23)12.2站点选址 (23)12.3基础制作 (23)12.4外市电引入 (23)12.5.1安装前准备 (23)12.5.2安装流程 (24)12.5.3站点现场完成主要功能和运行参数指标的测试。

IAEA-277号报告

IAEA-277号报告
─ 支持应用剂量学知识创作传播中心和实验室,改善剂量测定,特别是放射治疗剂量测定的精 确性和重复性;
─ 促进成员间的经验交流,接受会员,必要时互相支持; ─ 推动成员间的联系和与剂量学基准实验室(PSDLs)的联系,从而建立与国际辐射测量系统
的关系和建立测量溯源性; ─ 提升所用校准方法的兼容性和剂量测量能力,在世界上达到测量一致性的目标。 目前(1987)IAEA 和 WHO 二级标准实验室网由大约 60 个成员,其中 46 个位于发展中国家。 12 个国家基准实验室作为关联实验室,还有 5 个国际合作组织支持二级标准实验室网。二级标准实验 室网秘书处由 IAEA 和 WHO 共同支持。 1.3. 辐射束能量范围 本实用规范为精确测定辐射治疗辐射束水的吸收剂量提供必要的计量学知识。目前本出版物覆盖 的辐射质范围为:管电压低于 100 kV产生的低能量软X射线、管电压高于 100 kV产生的中能或传统X 射线、平均能量≥0.66 MeV的高能光子束和(能量范围为 5 MeV≤E0≤50 MeV,但也有一些可用于 5 MeV 以下能量的数据的说明)高能电子束。 1.4. 本规范的实际应用 本报告着重使剂量测量过程尽量简单。但是规范不得不包含大量信息以便为不同使用者提供他们 测定吸收剂量时所须的数据。使用者应首先研读本规范,而后可以仅仅根据流程图和工作表(见附录 B)完成测量。
在 IAEA 和 WHO 之间的工作安排中,更一致同意建立“IAEA 和 WHO 二级标准实验室(SSDLs)
1
网”,作为综合安排各个独立的二级标准实验室(SSDLs)的工作和推动他们与基准实验室之间联系的 方法。二级标准实验室网秘书处负责提出建立二级标准实验室的标准[14],IAEA 剂量学实验室负责组 织二级标准实验室间剂量比对。二级标准实验室网确定的主要目标如下:

激光云高仪功能规格需求书试行版

激光云高仪功能规格需求书试行版

附件1激光云高仪功能规格需求书(试行版)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2013年11月目录1 前言 (1)1.1目的 (1)1.2 适用范围 (1)1.3 制定依据 (1)2 功能要求 (1)2.1 云(底)高观测要求 (2)2.1.1 定义 (2)2.1.2 输出项目 (2)2.1.3 产品输出时间与频率 (2)2.1.4 准确度 (2)2.2数据格式 (2)3 组成结构 (2)3.1 硬件结构 (2)3.2 软件 (3)3.2.1采集软件 (3)3.2.2 终端软件 (3)4 技术要求 (3)4.1 云高测量范围 (3)4.2 云高最小分辨力 (3)4.3 可探测云层数 (3)4.4 固定目标物距离测量误差 (4)4.5 激光发射重复频率 (4)4.6 接收器视场角 (4)4.7 功耗 (4)4.8 通讯传输 (4)4.9 时钟精度要求 (4)5 环境适应性要求 (4)5.1气候条件 (4)I5.2生物条件 (5)5.3化学活性物质 (5)5.4电磁兼容性要求 (5)5.4.1电磁骚扰限值要求 (5)5.4.2电磁抗扰度要求 (6)6 电源要求 (7)7 可靠性要求 (7)8可维护性要求 (7)9 安全要求 (7)9.1安全标记及要求 (7)9.2电气安全 (7)9.2.1防电击危险 (8)9.2.2保护接地措施 (8)9.2.3过流保护 (8)9.2.4基本电气安全要求 (8)9.3其它要求 (9)10 防雷要求 (9)10.1 一般要求 (9)10.2 直接雷击的防护措施 (9)10.3 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 (10)10.3.1 屏蔽措施 (10)10.3.2 等电位连接和采用共用接地系统 (10)10.3.3 电涌保护措施 (10)II1 前言云高的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中最基本的项目之一,云高观测资料对天气预报、气候变化分析和气象为社会公众服务都有重要意义,为指导和规范云高观测自动化工作,制定本需求书。

E+H雷达说明书

E+H雷达说明书

最大可设置测量范围如下: ·Micropilot M FMR23x:20m(65ft) ·Micropilot M FMR24x:20m(65ft)
—《订购信息》中“附加选项”选D(E)的Micropilot M FMR24x:40m(131ft) —《订购信息》中“附加选项”选F(G)的Micropilot M FMR24x:70m(229ft) ·Micropilot M FMR250:70m(229ft)(详细信息请参考技术资料TI 390F/00/en)。 下表介绍了介质分类及在不同应用场合下Micropilot M的测量范围。若介质的介电常数未 知,请参考B类进行选择:
Level
Pressure
Flow
Temperature Liquid Analysis
Registration
System
Services
Components
Solutions
技术资料
智能型微波物位仪(雷达) Micropilot M FMR230/231/240/244/245
用于连续、非接触式物位测量的智能变送器 采用4...20mA 、两线制技术 适用于防爆场合
远程操作 ·采用HART手操器DXR 375; ·采用个人计算机、Commubox FXA l91/195及操作软件“ToF Tool-FieldToolPackage”和
“FieldCare”。
Endress + Hauser
3
Micropilot M
通过PROFIBUS PA的系统集成 总线上最多可连接32台变送器(应用于防爆级别为EEx ia IIC的区域中时,根据FISCO模式最多可 安 装8台变送器 )。 段耦 合器 为总 线提 供电 源。 既可 现场 操作 也可 远程操 作仪 表。完整 的测 量系 统包括:

常规高空气象探测业务规范(刘)

常规高空气象探测业务规范(刘)

雷达测风-探空系统 1、地面系统 主动测风 被动接收 2、探空气球 3、探空仪 温度 湿度 气压 (风)
探空体制未来发展
向国际接轨,采用卫星导航测风
阳江第八届国际探空比对


阳江第8届探空仪系统国际比对主要目的: (1)通过热带/亚热带高湿度条件下的高 质量业务探空仪和研究型探空仪性能对 比,为一些国家的区域基本气候网/区域基 本天气网、高空基准观测站选用高质量业 务探空仪提供参考。 (2)多种地基遥感设备参加辅助遥感观 测,为综合观测方法研究提供基础。
3. 北斗GPS探空仪研制概况
• •


从本世纪初,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就开始着手研制北 斗探空系统的准备; 2010年,北斗GPS探空仪研制进入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重大 专项的民用应用项目; 2011年,北斗探空仪研发通过中国气象局公益性行业专项 的批准; 2010年7月世界气象组织(WMO)在我国广东阳江举行第八 届国际探空仪系统比对试验 ,北斗办领导提出能否在这样 的国际气象活动舞台上展示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气象 应用,将有重大的影响和意义。
3.修订的背景及意义
探空资料非常重要,探测的高空观测记录是 通过在全球观测网络每天施放无线电探空 仪获取的,这些探空仪提供了自20世纪30 年代以来的高空气象变量的数据库。
3.修订的背景及意义
高空探测历史

1928年,前苏联II·H莫尔恰夫发明了无线电探空仪。体积 小巧,观测简便,探测结果可靠,探测高度一般达到10千 米~15千米,因而很快成为高空气象观测普遍使用的工具。 1931年12月,芬兰维萨拉公司的创始人维萨拉也发明了著 名的芬式无线电探空仪。这类探空仪是现今探测30~40千 米以下高度高空气象要素的主要仪器,全世界都在使用。

IAEA-277号报告

IAEA-277号报告
电离室空气吸收剂量因子(美国医学物理学会(AAPM)规范作 N gas
水吸收剂量校准因子 电离室(剂量计)的空气比释动能校准因子 电离室(剂量计)的空气比释动能校准因子 考虑电离室中心极材料非空气等效的因子 考虑电离室 考虑电离室离子收集未饱和(由于离子复合损失)的因子 温度和气压偏离参考值造成的修正因子
4
hm HVL J air J20 J10
katt kh km ku
Kair Km M ND N D ,W NK NX Pcel Pu Ps PTP P
当测量的电离最大点是在材料 m 中而不是在水中须用的修正因子 半值层 电离室空气空腔中的平均特定电离 源皮距固定时 20 cm 深度和 10 cm 深度的电离比 电离室在校准照射时,考虑其壁衰减(吸收和散射)的因子 考虑电离室空腔中空气湿度的修正因子 考虑电离室壁和平衡帽材料在(校准辐射质下)非空气等效的因子 考虑电离室在校准时和被使用者用于水中测量时 X 射线谱分布变化 的因子 空气的比释动能(kerma) 受照射模体中某点的材料 m 的比释动能(kerma) 电离室测量系统的读数
1.2. 二级标准实验室和二级标准实验室(SSDLs)网的历史回顾
物理测量必须能够溯源到基准,这是通用法则。这样的基准由国家基准实验室和国际剂量局 (BIPM)建造和保存。电离辐射测量中,只有大约 20 个实验室有照射量和吸收剂量基准。一些国家 缺少校准设施导致 IAEA 和 WHO 考虑支持建立“二级标准实验室(SSDLs)”[11-13]。
─ 支持应用剂量学知识创作传播中心和实验室,改善剂量测定,特别是放射治疗剂量测定的精 确性和重复性;
─ 促进成员间的经验交流,接受会员,必要时互相支持; ─ 推动成员间的联系和与剂量学基准实验室(PSDLs)的联系,从而建立与国际辐射测量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1.3数据采集与系统控制管理单元
数据采集与系统控制单元由嵌入式处理器及其配套电路组成,实现仪器控制、恒温控制、探测数据接收与储存等。在嵌入式处理器中安装内部控制管理软件,实现对设备硬件控制和数据采集,并负责与外部控制器之间的指令和数据交换。
2.2.1.4辅助单元
辅助单元包括外部液氮定标组件、防雨雾干燥组件、地面气象要素观测组件、时间同步组件、红外辐射仪组件、机体、支架等组成。
根据上述探测原理,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应能通过探测大气亮温,结合使用物理方法和统计方法建立反演方法,能长期、自动、连续的提供0~10km的温湿度廓线,并进而计算得出大气柱积分水汽量、大气柱积分云水含水量等多种应用产品,满足气象业务和科研的实际使用需求。
2.2 系统组成
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硬件由主体设备和外围设备两部分组成,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主体设备包含微波辐射接收单元、数据采集与系统控制管理单元、内部定标单元和辅助单元。其中辅助单元包括外部液氮定标组件、防雨雾干燥组件、地面气象要素观测组件、时间同步组件、红外辐射仪组件、机体和支架等;外围设备包括计算机和供电电源。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的控制管理应用软件安装于外部计算机中。
本功能规格需求书规定了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的系统组成、功能要求、技术性能指标和检测要求等,适用于气象业务使用的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的研制、考核、生产和产品验收。
2. 系统原理和组成
2.1 系统原理
地基微波辐射计的测量原理是,根据大气对于不同频率微波频段辐射吸收的差异,选择不同微波通道探测大气的亮度温度(亮温)的变化,通常使用微波遥感反演是对大气在22GHz至200GHz的频率带中的微波辐射进行测量。其中,22.2GHz附近和183GHz附近的特征表现为一个水汽谐振带,即根据水汽分布的气压高度表现的压力加宽;60GHz附近的特征表现为大气氧气谐振带;而在此波段云液态水的发射光谱无谐振,并近似与频率的二次方成正比。
时间同步组件:安装于主体设备外部,授时或定位数据输出到数据采集与系统控制单元。
红外辐射仪组件:安装于主体设备外部,数据输出到数据采集与系统控制单元。
机体,包括底板、机壳盖和微波辐射窗口防护罩(即天线罩)等,防护罩材料为疏水材质。
图1微波辐射计组成示意图
2.2.1 主体设备
2.2.1.1微波辐射接收单元
微波辐射接收单元包含天线组件和接收器组件。
1)天线组件,包括微波天线、仰角转动器件和其他辅助器件。
2)接收器组件。包括滤波和检测等器件的接收电路,输出为数字信号。
2.2.1.2内部定标单元
内部定标单元包括内部黑体定标组件和噪声源定标组件等内部定标组件,具备实现包括黑体、噪声源、多点非线性自动定标等多种内部定标功能。
地基微波辐射计在典型的微波V波段大气氧气窗口(51GHz-59GHz)和微波K波段大气水汽窗口(22GHz-31GHz)内选择合适的频率(在寒冷干旱的低水汽密度条件下也可选用微波183GHz的水汽窗口反演水汽),通过对大气微波辐射的遥感测量,反演获得对流层大气温度、湿度廓线、大气柱积分水汽量、大气柱积分云水含水量等信息。
通过测量氧气在60GHz附近的辐射强度或亮度温度得出温度分布。谱线峰值中心位置由于不透明性很强,所有信号均仅仅来源于天线上方附近;在此峰值中心两侧的频率位置吸收减弱,辐射计则会“看”得远一些。从此峰值向谱线两侧下方扫描,仪器则可通过此方法获得高度信息。在任意高度上的氧气发射电磁波都与当地的温度和氧气密度分布成正比,因此可以得到温度廓线。
氧气和水汽大气窗口中的不同微波通道,具有不同的谱宽和衰减特性,采用多通道进行同时或分时探测,可以更全面地得到大气微波背景的辐射特性,通过综合分析和反演,减小大气垂直温度和湿度测量的误差。因此,本功能规格需求书要求地基微波辐射计采用多通道测量的方案设计。
由于云水对于天气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具有重要意义,本功能规格需求书要求地基微波辐射计配置红外辐射仪,以获取云底温度等探测数据,为产品提供验证,提高探测数据的准确性。
式(1)是地基微波大气遥感的基本方程,其右边第一项是大气层向下的辐射贡献,第二项是宇宙背景辐射,一般 =2.7K,有时可以忽略。
(1)
对于非降水云的有云大气,式中 为有云大气的吸收系数,它包括三项即 , 、 和 分别为水汽、氧气和云的吸收系数。对降水云层 为雨云大气的吸收系数,它包括四项即 ,式中 为雨的吸收系数。
通过观测来自于水汽线压力增宽的辐射的强度和形状的信息,可以得到水汽廓线。22GHz附近适合进行相对潮湿地区的地基廓线反演;较敏感的183GHz适合干旱环境的地基水汽廓线反演。水汽的发射物在高纬度地区显示为一个很窄的线条,而在低纬度地区显示较宽。发射强度与水蒸气密度和温度成正比。通过扫描光谱分布和数学反演观测数据,可以得到水汽廓线。
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功能规格需求书
(试行)
中国气象局
2013年5月
1. 概述
为规范地基微波辐射计的研制和生产,制定本功能规格需求书。
地基微波辐射计(Microwave Radiometer)是基于大气微波遥感技术的气象观测设备,可实现对中尺度强天气系统大气层结的监测和预警、云物理特征的监测和人工影响天气科研及业务的应用、雾霾天气等边界层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测,同时可作为常规高空观测的有益补充,为下一步实现无球探空技术打下基础。
所以,地基遥到辐射亮温 为频率λ和天顶角θ,大气的温度T(z),压强P(z)和水汽密度 参数以及云雨等大气信息的函数,即知道以上参数就可以计算出亮温 的值,这个过程称为正向或前向问题。与此相反的,用测量到的几个频率v或天顶角θ上的几个 值作为反演算法的输入变量而得到感兴趣的大气参数变量的过程称为反演过程。
外部液氮定标组件:包括液氮容器和主机附着支架等,安装于主体设备外部,数据输出到数据采集与系统控制单元。
地面气象要素观测组件:包括温度、湿度、气压和雨雪传感器及其采集电路,安装于主体设备外部,数据输出到数据采集与系统控制单元。
防雨雾干燥组件:包括鼓风机和加热器件。根据地面气象要素观测组件观测信息,工作状态受数据采集与系统控制单元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