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选科“弃物理”现象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选科“弃物理”现象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作者:张铭芳

来源:《科教导刊》2018年第05期

摘要伴随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与实施,浙江、上海两地新高考“弃物理”现象逐渐凸显。高考物理学科选考人数的减少,可能导致国家物理人才出现短缺,影响工业的生态发展;物理教学受困,影响学科自身的发展;非理性化的选考现状,影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等不利现象。因此,我们应努力协调高考改革中的一些关系,促进物理学科的生态发展。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弃物理” 高中生选科物理学科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8.02.063

高考承载着成千上万家庭的期望,高考改革政策的调整,不可避免会触动许多人的敏感神经。根据科技日报2017年9月11日报道:浙、沪两地新高考“弃物理”现象已成事实,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29.13万考生,选考物理的只有8万人。在上海,实行新高考改革第一年,选择物理科目的考生也仅占总人数的30%,这种影响也逐步蔓延到了今年刚开始实施新高考的北京。有鉴于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揭示“弃物理”现象对社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1国家物理人才可能短缺,影响工业的生态发展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只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人们只有懂得如何生活才能明了教育的真谛,理想化的生活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同时也是触不可及的未来,尤其是在一个注重利益表象的时代,人们认知上的“好大学、好专业、好工作”便能成就好未来的观念里,掩藏着最直接而又强烈的利益诉求。那些难以满足“三好”的专业或者学科,则容易被人们“打入冷宫”,“弃物理”现象便是其中之一。物理是机械制造的基础学科,第一台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正式进入机械时代,磁悬浮列车的投入运行,更彰显了物理对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的贡献。物理和生物、地理、历史等非必考科目一样,每一门课都有自身的使用和学习价值,这些学科自身的价值需要更多的后备力量进行研发和挖掘,方能为我们使用,进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如果有些原本对物理是感兴趣的、想要学习但考试又失利过的考生就此放弃物理,学生将会在高中低年级阶段转移兴趣和热情,导致整个学科后备力量不足,继而影响国家建设急需的人才。

2物理教学受困,影响学科自身的发展

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看法大多数从主观上认为物理晦涩难懂、难以学好,从而对它望而却步,这种片面的认识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不利于教学。首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教师的教学兴趣成正比。学生学习的反应程度是教师教学热衷程度的一个有效表征,学生对这门学科越感兴趣,教师教学的动力将会越足,这能很好地促进教师挖掘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和改善教学方法,促进高效教学。反之,教师的教学热情下降,不积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注重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将会严重影响教学水平的突破。其次,优秀物理师资力量的流失。当物理教师面对“弃物理”这一受高考指挥棒影响的现象,将危及到自身职业安危时,也会显得苍白无力。有论者在调研中发现,物理选考人数的减少闲置了大量物理教师,尤其在浙江,发现每所调研学校都存在物理教师“转岗”为“通用技术”教师的现象。教师转岗现象意味着物理学科的专业教师放弃原专业而另谋他路,这是对物理学科师资力量流失的一大弊病。最后,高校相关物理专业的优质生源减少。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考试和招生是相辅相成、互为牵动,高考的选科方向直接影响大学专业的选择。我们以上海高校为例,根据办学地在上海的37所本科院校对其1069个学科大类(或专业)的科目要求(如表1),选考物理科目的考生专业选择面最宽,就单科而言,选考物理的考生在学科大类(或专业)中可以报考的专业有1070个,占97.6%。因此,如果考生为取得高分而避开物理学科,选考物理学科的考生将会大大影响高校相关物理专业的优质生源。

3非理性化的选考现状,影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弃物理”现象对于物理学科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受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功利化倾向的选考形势日渐严峻。这将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功利化的选科导致考生科学素养下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定中小学阶段科学教育的主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四要素最终体现于理科课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概念理解、科学过程、科学能力以及科学态度达到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进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如果学生一味地逃避具有较强科学素养的理科课程,学生的科学素养将难以得到良好的锻炼和培养。因此,学生未来科学素养的缺失也是令人担忧的。第二,高校相关物理专业对学生高考选考不受限,导致部分学生学科基础不足。取消文理分科,采用“3+3”模式后,很多高校不限选考科目。例如,在浙江省2017年高校选考科目公布中,其中,有500余所高校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各高校所有专业(类)中,不限选考科目占54%,两万多专业一半不限选考科目。这样一来,高校对于招收优秀素质的学生,将会面临学生选考科目并非符合要求科目的难题。近年来,有关课题组对江浙沪若干重点高校的调研发现,除少数文科专业外,没有物理知识作基础,大学阶段也可能遇到阻碍,不少理工类高校或学科需要对大一学生进行系统的补课,才能让学生达到培养要求。第三,部分学校以功利的态度对待教育。对于教育知识,可能很多学校会采取考什么教什么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选科,可能有些学校会认为,只要能够顺利通过高考,考取高分,增加学校的升学率、录取率,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就是成功的;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生命气象的彰显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的问题没有过多的思考。并且,也忽视了教育知识对人的精神和人格发展的促进作用,可见,这都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因此,在解决高考改革问题时,我们要十分重视和谨慎地处理好新高考改革中高中生选科的一些关系,为物理学科的生态发展开辟绿色通道。第一,平衡性与创新性的关系。新高考改革中“两依据一参考”主要目的是“破除唯分数论”,改变“一考定终身”现象,为学生提供多种升学发展选择通道,实现高校多元录取机制。而且,高考改革选科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自身兴趣爱好、学业能力水平以及未来职业理想等方面,有比较清晰而充分的自我认识。这些做法既是改革也是创新,对新高考改革是机遇也是挑战,正确地处理好新高考改革与以往高考之间的关系,是对这场改革根本性的把握。据此,面对“弃物理”这一现象时,我们应该着重考虑新高考的选科制度,平衡物理学科与其他选科科目之间的关系,促进高考改革举措的创新性。第二,学生选择权与高校选人权的关系。通过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最大化地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扩大高校的选人权,推动高校及物理学科相关专业的特色,实现其多样化发展。学生通过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物理科目,为高校选择优秀的相关物理学科人才提供有力保障。高考改革通过强调评价选拔学生的综合性,推进人才评价选拔标准从单一的分数向综合素质转变,为学生选择和高校选人之间的衔接铸就桥梁,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顶尖物理学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