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线齿轮泵外转子加工工艺及主要工装

合集下载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齿轮泵)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齿轮泵)
金工
SIEMENS802D
Φ50mm面铣刀,夹具为通用夹具,量具为游标卡尺。
20
钻、攻丝
加工工件M8的螺纹孔,钻—攻螺纹。
金工
SIEMENS802D
Φ6.5mm钻头、M8mm螺纹丝锥,夹具为平口钳、量具为游标卡尺。
25

加工两个Φ5的孔,钻。
金工
SIEMENS802D
Φ5mm钻头,夹具为通用夹具、量具为游标卡尺。
入库
设计(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标准化(日期)
会签(日期)
朱晨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产品名称
零件名称
泵盖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料牌号
金工
HT300
毛坯种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可制件数
每台件数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铣床
普通铣床
1
夹具编号
夹具名称
切削液
通用夹具
乳化液
工位器具编号
工位器具名称
工序工时(分)
准终
单件
工步号
工步内容
工艺装备
主轴转速
切削速度
进给量
切削深度
进给次数
工步工时
r/min
m/min
mm/r
mm
机动
辅助
01
粗铣工件表面
Φ50mm面铣刀
800
0.5

摆线转子泵的结构原理故障与排除

摆线转子泵的结构原理故障与排除

摆线转子泵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用途与特点供油系统是缝纫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供油泵是供油系统的核心。

在缝纫机中,由于受空间、使用条件的限制,使用的油泵主要分为齿轮泵、离心叶轮泵和柱塞泵。

这些泵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供油量大、使用可靠、寿命长、制造容易、维修方便、价格便宜。

但也有不少缺点,如噪声较大、对密封要求高、密封件容易老化、出口压力小等。

近年来,随着加工技术的发展,汽车用油泵——摆线转子泵被应用到缝纫机中,特别是对一些全封闭自动润滑系统的机种,如包缝机、绷缝机。

它具有以下优点:一、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输油量大摆线转子泵系采用内外转子啮合的结构,齿数少,结构尺寸紧凑,不借助其他隔离元件便能形成密封腔,其零件数量少。

二、运转平稳,噪音小摆线转子泵内外转子齿数只差一齿,它们做相对运动时,齿面滑动速度小,啮合点在不断地沿着内外转子的齿廓移动,因此,两转子齿面的相互磨损小。

由于吸油腔和排油腔的包络角度大,接近145°,吸油和排油时间都比较充分,因此,油流比较平稳,运动也比较平稳,且噪音明显低于齿轮泵。

三、高速特性好对于一般的渐开线齿轮泵,如果转速过高,则因离心力的作用将会导致齿谷充油不足形成“空穴”,使泵的效率下降,因此,其转速很少超过3 000rpm,圆周速度在5~6m/s以内。

对于摆线转子泵,吸排油角度范围大,在高速旋转时,离心力的作用有利于油液在齿谷内的充填,不会产生有害的“空穴”现象,因此,摆线转子泵的转速范围可在几百至近万转。

这种泵的缺点是,内外转子加工精度要求高,要满足这一点必须有专用的刀具,并且加工后须对研跑合,影响大批量的生产,只有用粉末冶金压制成型方法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现在也有用工程塑料一次成型,大大降低了生产要求和生产成本,为该泵的普及创造了条件。

结构及工作原理一、结构如图1所示的摆线转子泵实体模型,其主要工作部件是一对内啮合的齿轮——内、外转子。

低压大流量摆线转子泵的设计和制造

低压大流量摆线转子泵的设计和制造

低压、大流量摆线转子泵的设计和制造吴永祥,徐学忠The Design and M anu facture of Low 2pressure and H igh Flow Cycloidal R otors Pum pWu Y ong 2xiang ,Xu Xue 2zhong(常熟理工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摘 要:在分析了低压、大流量摆线转子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本参数的选择方法和几何尺寸计算公式,简述了应用数控线切割加工内转子齿廓曲线的过程。

关键词:摆线;转子泵;齿廓曲线;内啮合;数控;线切割中图分类号:TH1321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4858(2004)1120003203 最近,我们完成了应用在纺机产品中多臂传动装置的润滑泵———低压大流量摆线转子泵(简称转子泵)的设计和制造。

1 转子泵的简介111 转子泵的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转子泵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有泵体1,内转子2(其齿数Z 1=3),外转子3(其齿数Z 2=4),轴4,泵盖5和用于连接、支承及密封作用的标准件所组成。

转子泵工作介质为L 2HH32,额定压力015MPa ,最高压力016MPa ,排量为12m L/r ,转速范围在300~2000r/min ,动力源选用单相交流电源,电压V =220V ,频率f =50H z ,外形尺寸(直径×长度) 90×90mm 。

11泵体 21内转子 31外转子 41轴 51泵盖图1 转子泵结构图112 转子泵的工作原理转子泵的工作原理是借助于一对偏心啮合的内外转子,在啮合运转过程中形成的独立封闭空间的变化,实现吸、排油的循环过程(图1)。

我们以内转子上的1齿和外转子上的1′齿间为起点零位,这时封闭空间的体积最小为A min ,如图2a 所示;当内外转子按逆时针方向啮合运转时,封闭空间体积逐渐扩大,油液被吸入,如图2b 所示;当内转子转过240°,外转子转过180°时,封闭空间体积为最大A max ,吸油过程结束,如图2c 所示;当内转子从240°至360°,外转子从180°至270°旋转时,封闭空间体积由大变小,腔内油液被压出;当内转子上的1齿回到起点零位,排油过程结束,如图2d 所示。

齿轮泵壳体加工工艺分析

齿轮泵壳体加工工艺分析

#92#齿轮泵壳体加工工艺分析周振宝(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31)P rocess Anal y sis on Geared Pu mp BodyZ HOU Zhenbao(Schoo l o f Industr y,Nan ji n g Ag ricult u ra lUniversity,N anjing210031,C HN)齿轮泵是发动机中的润滑油泵,目前大都由中小企业生产。

经调查,这些企业因生产条件原因,泵的质量难以达到理想的要求。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压力偏低;二是其轴转动不灵活。

本文将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并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提出经济型的工艺方案。

1壳体的工艺性分析图1所示为齿轮泵壳体的零件简图。

从图中看出,其加工精度要求高的是2-<1215F7mm和R14181mm的孔径、孔深,其尺寸精度为7级;两孔的中心距由位置度控制,要求高,加工难度大;还有同轴度、垂直度公差要求。

经试验得知:产生泵压力偏低的主要因素是孔径、孔深的误差,使泵轴转动不灵活的主要因素是同轴度、垂直度、位置度等误差。

因此,对它们的加工是泵体加工的关键工序,工艺中需采取特别措施。

其它的表面用一般加工方法就能达到要求。

2壳体加工的工艺方案分析为提高壳体关键工序的加工精度,有的企业购买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

目前生产齿轮泵的企业大都是中小企业,其规模不大,现代化程度不高。

购买这些机床对于他们相当于投入了巨资;同时齿轮泵是小规格产品,其利润空间很小。

其结果是虽然质量得到了保证,但经济效益差,甚至亏本。

对于这类企业比较合适的工艺方案是选用企业中精度较高的镗床(或车床)作为关键工序的加工机床,采用专用的夹具、刀具、量具来保证加工精度。

很显然,这种方案投资很小,经济效益好,属经济型工艺方案。

经实践证实,这种方案能稳定可靠地保证关键工序的加工精度。

该方案的过程为:用普通铣床分别铣两平面→钻4-<9mm通孔(其中两孔钻、铰,作定位用)、钻2-<1215F7底孔→铣其它面→钻其它孔及攻丝→粗、精镗R18141mm孔(留013mm余量)→磨G面→以G面和2-<9mm孔(夹具上一面两销)定位,分别镗2-<1215F7mm孔、镗刮R18141mm及其端面(采用直线分度夹具、专用刀具、专用量具)。

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齿轮油泵是一种重要的机械设备,用于提供机器和汽车等设备的润滑油。

齿轮油泵的泵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在机械加工中,齿轮油泵泵盖的加工工艺规程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仔细处理和制定,以确保工艺的准确性、质量和稳定性。

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的工艺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艺前的准备
在进行齿轮油泵泵盖机械加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确定加工的工艺和方案,包括机床的选择、工具的选择、加工顺序和工艺流程等。

其次,还需要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以确保机床的精度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加工材料的选择和备料工作。

二、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固定夹具的选择,要选择符合加工要求的夹具,确保加工时的稳定性和精度。

二是机床的调整,要根据加工要求和工艺流程调整机床,确保加工的准确性和精度。

三是冷却液的选择和使用,要根据加工的材料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冷却液,以确保加工过程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加工完成后的验收
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和检查。

一是检查加工件的表面质量,根据加工要求和标准进行检查,保证加工的表面光滑度和精度;二是检查尺寸精度,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尺寸检查,并进行误差分析和修正;三是检查加工件的材料性能和物理性能,以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之,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根据加工件的特点和加工要求进行详细的制定和执行。

只有加工规程制定合理并执行严格,才能保证加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泵体零件的加工工艺及专用夹具的设计

泵体零件的加工工艺及专用夹具的设计

泵体零件的加工工艺及专用夹具的设计1. 引言泵体是组成泵的重要部件之一,主要负责容纳并定位泵的其他零件。

通常情况下,泵体的加工是使用CNC机床进行的,需要使用多种加工工艺才能完成。

同时,设计专用夹具能够有效地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为泵体的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2. 泵体加工工艺2.1 面毛坯的加工面毛坯通常是采用锻造或铸造的方式制备而成,其表面通常存在一定的凹凸不平和铁皮等缺陷。

因此,在进行加工之前需要对面毛坯进行精加工处理。

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磨: 使用砂轮机或手动研磨机器将面毛坯表面进行研磨,使其表面变得平整并去除铁皮等杂质。

•焊接: 针对面毛坯存在严重的缺陷和断口,需要采用MIG或TIG焊接等方式进行修补。

•加热: 对于特殊材料的面毛坯,需要在进行加工之前进行加热处理,以达到更好的加工效果。

2.2 孔加工在进行泵体加工时,通常需要对多个孔进行加工,包括进出液口、安装法兰和挂接配件等。

根据需求可以采用钻孔、攻丝、倒角等方式进行加工。

不同的孔位需要不同的工具和机床进行精密加工。

2.3 外形加工外形加工通常是在完成孔加工之后进行的,其目的是将面毛坯变形为成品外形。

其中,包括螺纹、法兰、盖板等组件的加工。

实际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精密切削工具通过CNC控制的方式进行。

3. 专用夹具的设计设计专用夹具能够有效地提高泵体加工的精度和效率,为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以下是设计夹具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应使用合适的材料制造,以确保夹具的高度精度和刚性。

•设计时需要考虑工件的几何形状和加工工艺,以充分利用夹具确保泵体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需要固定好夹具的位置和方向,用以保证加工的精度和一致性。

•设计应考虑夹具的耐用性和可维护性,以确保夹具的长期稳定性和良好的经济效果。

4.泵体零件的加工工艺需要使用多种切削工具和机床,可以通过制定专用夹具来提高工艺效率和精度。

相信通过合理的加工工艺和精心的夹具设计,泵体零件的生产将实现更高效、更精确的加工过程,为水泵行业提供更为优秀的零件产品。

齿轮泵泵体加工工艺与专用夹具设计

齿轮泵泵体加工工艺与专用夹具设计

Φ18孔和2×Φ12孔。

底面为基准的加工面,主要加工左端面和2×G1/4的中心线和左端面为基右端面,2个小侧面。

零件的生产类型一般是根据工件或者产品的每年的零件的年生产纲领计算公式如下:(1)机床夹具的复杂程度和零件的加工质量。

定位基准可分为粗基准、精基准和辅助基准。

3.1粗基准的选择生产类型零件生产纲领/(件/年)重型零件中型零件轻型零件单件生产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大批生产大量生产<55~100100~300300~1000>1000<1010~200200~500500~5000>5000<100100~500500~50005000~50000>50000表1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图2泵体零件图图1齿轮泵实体图泵盖销泵体纸垫泵盖填料螺塞螺钉齿轮齿轮①我们通常用某个加工余量比较均匀一点的和十分要紧的表面零件的粗基准。

②那些我们暂时不用加工的表面,我们的粗基面选用当中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

③一般选光滑、干净、平整面作粗基准面,不能有飞边、刮痕、缺口、裂痕等特别明显的缺陷。

④如果我们用毛坯表面做粗基准时,通常最好就用一次,因为毛坯表面是比较粗糙的,这样导致了定位误差比较大,会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的。

⑤以工件比较容易装夹为原则,夹紧机构尽量简单,操作尽量方便。

3.2精基准的选择“互为基准,反复加工”原则;③加工工艺过程如表5专用夹具设计5.1夹具体的设计夹具体是夹具的基础部件。

所需要的各种装置,重要。

夹具体设计时应满足以下要求:①应该有足够大的刚度和强度。

②稳定加工尺寸。

③便于排屑。

④夹具通常来说是单件生产的,图3泵体零件毛坯简图5.3铣床夹具的总体设计该夹具主要是确定定位:底面是采用两个支承板,限定了三个自由度,Y 和Z 方向的旋转,X 方向的移动,右面ϕ32mm 圆柱端面用一个支承钉限定一个Y 方向的移动自由度,顶面用V 型块限定Z 方向的移动和X 方向的旋转自由度,这样就限定了六个自由度,满足了六点定位原理,工件在夹具中合理定位;再就是夹紧,选择两个侧面面作为夹紧面,采用铰链机构,螺钉和压板夹紧,可人为的调紧调松,用V 形块压板夹紧顶端圆弧部分,选择辅助支撑用来减少加工时工件的震动,确保夹紧机构夹紧可靠。

齿轮泵的设计及加工

齿轮泵的设计及加工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齿轮泵的设计及加工函授站: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 年月日摘要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是实现创新设计的关键手段,它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设计质量,缩短了设计周期,减少了设计费用。

本课题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中的液压动力元件—外啮合齿轮泵为研究对象,在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分析国内外现阶段的研究成果,以solidworks 绘图为主要绘图手段,解决以前手工绘图及二维CAD绘图难以解决的问题。

本文应用三维软件(solidworks)的绘图技术对产品的各零部件进行三维绘图,并对各零部件进行装配,使齿轮泵更直观的展现出来。

并通过图形分析和拟出加工工序,制作工序卡。

关键词:CAD;solidworks;齿轮泵;工艺目录1 绪论 (1)1.1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1)1.2以常规方法为基础研究的工作 (1)1.3采用优化设计理论选择出齿轮泵的最佳参数 (2)2 外啮合齿轮泵的运动和几何尺寸设计 (3)2.1设计依据 (3)2.1.1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 (3)2.1.2设计参数 (3)2.2主要零件的几何尺寸设计 (4)2.2.1齿轮的几何尺寸设计 (4)2.2.2轴的设计 (4)2.2.3轴承的选择及润滑 (5)2.4 齿轮泵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6)2.4.1困油问题及解决措施 (6)2.4.2 径向不平衡问题及解决措施 (8)2.4.3泄漏油问题及解决措施 (8)2.4.4齿轮泵的噪声及降低的措施 (8)2.5 齿轮泵的噪声及其解决措施 (8)2.5.1 齿轮泵的噪声 (8)2.5.2 降低齿轮泵噪声的措施 (9)3 外啮合齿轮泵的泵体及端盖的设计及排量、流量的计算 (10)3.1泵体的设计 (10)3.2前端盖的设计 (10)3.3后端盖的设计 (11)3.4 排量和流量的计算 (12)4 外啮合齿轮泵的主要零部件加工工艺的设计 (14)4.1数控加工工艺简介 (14)4.1.1工件的装夹: (15)4.1.2 加工要求 (15)4.2齿轮的加工工艺 (16)4.2.1圆柱齿轮加工工艺过程的内容和要求 (16)4.2.2 齿轮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16)4.3轴的加工工艺 (18)4.3.1轴类零件的功用、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 (18)4.3.3轴的加工 (20)4.4泵体的加工工艺 (20)4.4.1 泵体的加工设备及装夹简介 (20)4.4.2 外啮合齿轮泵泵体孔的加工工艺规程 (21)4.5泵盖的加工工艺 (22)4.4.1泵盖简介 (22)4.4.2泵盖的工艺性分析 (23)4.4.3选择刀具和工艺卡片 (23)小结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8)附录 (29)1 绪论1.1课题的来源及意义齿轮泵作为一种典型的液压元件,被广泛运用于机床工艺、农用机械、工程机械、航空航天和船舶工艺等众多工艺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就摆线的基本概念作了介绍,并阐述摆线齿轮泵中,外转子的加工工艺过程、工装设备以及成形拉刀的设计计算。

摆线齿轮泵中以内转子为主动轮,外转子为从动轮,在设计中要求外转子精度高,同时考虑到经济成本,在设计加工工艺时,尽量采用既高精度又经济的方式。

而且还介绍了在单件生产纲领下,进行摆线齿轮泵外转子曲面磨削的方法。

确定了磨削参数及工艺装备。

本加工方法具有传动链短,砂轮修磨简单,可稳定的保持加工精度。

关键词:摆线齿轮外转子;工艺;结构设计;工装设备;成形拉刀。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basic concept of cycloid and cycloid gear pump described, the outer rotor of the machining process, tooling equipment and design calculation of forming broach. Within the rotor cycloidal gear pump for the driving wheel, outer rotor to the driven wheel, the rotor in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high precision, taking into account economic costs, in the design process, try to use the high-precision and economical way. But also introduced the program in the single production under the cycloid gear pump outer rotor surface grinding method. Determine the parameters and processes of grinding equipment. This processing method has a short transmission chain, grinding wheel simple, steady and precisionKeywords: cycloidal gear outer rotor; process; structural design; tooling equipment; forming broach目录摘要 ....................................................................第1章绪论 01.1 齿轮泵概述 01.2 齿轮泵发展趋势 01.3 外转子设计的基本要求 (2)第2章外转子的加工工艺设计 (2)2.1 零件的分析 (3)2.1.1 零件的作用 (3)2.1.2 零件工艺分析 (3)2.2 工艺规程设计 (3)2.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2.2.2 基面的选择 (3)2.2.3 制定工艺路线 (4)2.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确定 (6)第3章夹具设计 (16)3.1 拉胎 (16)3.1.1 问题的提出 (16)3.1.2 定位基准的选择 (16)3.1.3 定位误差分析 (16)3.1.4 夹紧力 (17)3.1.5 胎具结构 (17)3.2 磨胎 (17)3.2.1 问题的提出 (17)3.2.2 定位基准的选择 (17)3.2.3 夹具结构 (17)3.3 磨头 (20)3.4 打磨砂轮工具 (20)第4章内曲面成形拉刀设计 (21)4.1 粗拉刀设计 (21)4.1.1 切削部设计 (21)4.1.2 校准部设计 (27)4.1.3 其它部分及拉刀总长度 (28)4.1.4 拉刀强度计算及拉削力的校验 (30)4.2 精拉刀设计 (32)4.2.1 参数选择 (32)F (34)4.2.2 校核最大拉削力m ax4.2.3 拉刀强度校验 (35)4.2.4 拉刀总长度L (35)结束语 (37)致谢 (37)参考文献 (38)CONTENTS Abstract (I)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01.1 Gear Pump Overview 01.2 Development Trend of gear pump 01.3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external rotor design (2)Chapter T wo External rotor design process (2)2.1 Parts of the analysis (3)2.1.1 Parts of the role (3)2.1.2 Parts Process Analysis (3)2.2 Process planning (3)2.2.1 Determine the form of blank manufacturing (3)2.2.2 The choice of the base surface (3)2.2.3 Development of process routes (4)2.2.4 Machining allowance,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size and rough size (6)Chapter Three Fixture Design (16)3.1 Pull tire (16)3.1.1 Proposed of the problems (16)3.1.2 The choice of locating datum (16)3.1.3 Orientation error (16)3.1.4 Clamping force (17)3.1.5 Mold structure (17)3.2 Tire wear (17)3.2.1 Proposed of the problems (17)3.2.2 The choice of locating datum (17)3.2.3 Fixture Structure (17)3.3 Grinding head (20)3.4 T ool grinding wheel (20)Chapter Four Broach the surface forming the design (21)4.1 Rough broach design (21)4.1.1 Department of Design Cutting (21)4.1.2 Department of Design Calibration (27)4.1.3 Other parts and the total length of broach (28)4.1.4 Broach broaching force strength calculation and validation (30)4.2 Essence broach design (32)4.2.1 Parameter selection (32)F (34)4.2.2 Checking the maximum broaching force Fmaxm ax4.2.3 Broach strength check (35)4.2.4 The total length of broach L (35)Conclusion (37)Thanks for (37)References (38)第1章绪论1.1 齿轮泵概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生产的发展对泵的条件越来越特殊,对特殊泵的需求越来越多,发展特殊泵是泵类产品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近年来,为了提高齿轮泵的性能,国内外正在进行一些特殊齿形齿轮泵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目前我国石化行业使用的高粘度齿轮泵多属于国外进口产品,为了研究开发适合我国石化生产条件的高粘度齿轮泵,对此类泵的进一步研究成为当前齿轮泵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国外对特种齿轮泵及高参数聚合物输送用卤轮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

美国、瑞士、德国、日本等国家先后开发出了各自的系列产品,特种齿轮泵以美国Viking内啮合齿轮泵和日本大晃株式会社的外啮合齿轮泵比较著名。

高参数聚合物输送用齿轮泵以美国的聚合物设备公司(POL YMER EQUIPMENT CO.)和瑞士玛格公司(MAAG)的不带同步齿轮的产品居国际领先水平[1]。

这些聚合物齿轮泵应用于高温、高压、高粘度的液体物料的输送[2][3]。

目前国内生产的特殊齿轮泵主要有NCB-T型内啮合齿轮泵、TC七型特殊齿形高粘度齿轮泵以及CB-T型外啮合齿轮泵[4]。

但国内产品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开发新的齿轮泵,以提高齿轮泵的性能,更好的满足啮合和输送介质的要求,也是促进齿轮泵的发展、满足现代工业的需要。

而我国特殊齿形齿轮泵转子的型线设计原则、啮合特性的分析、制造加工技术等还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所以这些方面的研究对提高我国齿轮泵设计制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齿轮泵发展趋势齿轮技术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5000年前,而作为齿轮在工业中应用的一种重要装置——齿轮泵的雏形只能追溯到16世纪,但它是所有类型泵中最古老的一种[5][6]。

通常将抽吸、输送液体和使液体压力增加的机器统称为泵[7],齿轮泵是其中容积式回转泵的一种,它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的流体机械。

齿轮泵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自吸性能好、转速范围大、不容易咬死、对污染不敏感、使用可靠、寿命较长、便于制造、便于维修,成本低。

齿轮泵在高速、低速甚至手摇时,都能可靠地进行抽吸液体[8],因此它广泛应用于机床、轻工、农林、冶金、矿山、建筑、船舶、飞机、汽车、石化机械等行业,特别是输送粘度较大的液体,例高粘度聚合物、润滑油、燃烧油等。

例如齿轮泵在液压泵中占78.2%[9]。

而且齿轮泵的使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大,许多过去用轴向柱塞泵的液压设备也已改用齿轮泵(如工程起重机等)[10]。

齿轮泵借助于一对齿轮副轮齿脱开啮合侧和进入啮合侧在密封壳体内形成的工作容积的周期性变化来实现液体的输送。

根据齿轮传动形式的不同,可以把齿轮泵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两大类;按齿轮泵的用途不同分为普通泵和特殊泵,普通泵大多用于输送油类液体或用于液压传动系统,常称为油泵或液压泵,特殊泵则多用于石油、化工等输送粘稠物料的行业;按齿轮泵转子型线不同可分为普通渐开线型线和特殊型线齿轮泵。

典型齿轮泵的结构如图1-1、1-2所示,主要由两转子,以及容纳它们的泵体和前后泵盖所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