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PPT精选文档共28页
中国国防白皮书PPT

前言
为宣示新时代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介绍中国建设巩固国 防和强大军队的实践、目的、意义,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 国防的理解,中国政府发表《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
01 首次构建新时代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体系
02 首次阐述中国军队新时代的使命任务
03
首次指出“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 围”是新时代中国国防的鲜明特征
首次提出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国防的世界意义
1 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作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 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定维护多边主义, 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广泛参与全球安全治理,积极参与军控与裁军等领域事务,为重大问题 解决和重要规则制定贡献中国方案。
04
首次提出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国 防的世界意义
05
首次全景式展现中国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的历 史性成就
06 首次将国防费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进行国际比较
第一部分
首次构建新时代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体系
新时代中国国防的根本目 标
坚决捍卫国家主权、 安全、发展利益
新时代中国国防的鲜明特 征
首次提出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国防的世界意义
4
Hale Waihona Puke 妥善处理领土问题和海洋划界争端
中国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 决领土问题和海洋划界争端。中国已经同14个陆上邻国中的12个国家解决了陆地边界 问题,同周边8个国家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5
积极提供国际公共安全产品
第五部分
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中国现代史 主题十一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共46张PPT)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六分。
(3)作用: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的建立,是人民解放军的
发展,为维护国家领海和领空主权的完整,巩固新生的人 民政权、保卫和平做出了贡献;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国防保 障。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六分。
【知识小拓】 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六分。
【史论点睛】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 我国当时的国情(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上面临着三大问题:如何 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如何对待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如何对待 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该外交政策 的实行,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使我国开始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1)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2)国家政策的支持。
(3)科技工作者自身刻苦钻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六分。
考点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3年1考) 2018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65周年。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六分。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背景:20世纪50年代正值美苏冷战,美国等帝国主
(3)主要议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 同关心的问题。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六分。
(4)结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 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5)意义:中国外交活动的重大成功,是中国争取亚非国家支持、 促进与亚非国家往来跨出的第一步;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斗争,加速了帝国主义 殖民体系的瓦解。
二、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_军事理论教程_[共5页]
![二、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_军事理论教程_[共5页]](https://img.taocdn.com/s3/m/5ec49bc6f18583d0486459cf.png)
86 军事理论教程
问题相交织,共同构成中国安全的总体态势。在这种复杂的安全环境中,军事安全处于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国防和军队建设直接关系到中国在世界战略格局演变中的地位,关系到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全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国家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要求党必须提出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安全与发展相统一,能够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军事理论。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一系列重要论述,正是以这种广阔的战略视野,着眼中国安全与发展的战略全局提出来的。
(三)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的理论要求 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处于变革发展与履行使命并行交汇的历史时期,军队历史使命的拓展、军事变革的攻坚、社会变革的深化和维护国家统一等任务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使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要处理好军事变革与社会变革“双重攻坚”、机械化与信息化“双重建设”、军事变革与应急战备“双重任务”的战略关系。这些新矛盾交织在一起,使我军面临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不相适应、军事能力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的要求不相适应等现实问题。着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科学发展,努力破解当代中国军事的主要矛盾,不断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局面,已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军队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也必然对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提出新的要求。胡锦涛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正是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坐标上,有针对性地回答和解决国防和军队建设重大现实问题的实践基础上产生的。
二、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胡锦涛担任中央军委主席以来,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内容包括:要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我国安全形势变化,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大力弘扬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在全军兴起大抓军事训练的热潮,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加强武器装备自主创新,深化后勤改革;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提高部队科学管理水平;充分调动广大官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推动部队建设与促进
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_军事理论教程_[共3页]
![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_军事理论教程_[共3页]](https://img.taocdn.com/s3/m/356cd9da4a7302768f993977.png)
军事理论教程70二、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胡锦涛担任中央军委主席以来,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主要内容包括:要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我国安全形势变化,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大力弘扬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在全军兴起大抓军事训练的热潮,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加强武器装备自主创新,深化后勤改革;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提高部队科学管理水平;充分调动广大官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推动部队建设与促进官兵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途径和新办法等。
其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紧密结合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际下工夫,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全过程,落实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总体要求是:坚持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根本性质和宗旨,着眼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以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威慑和实战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落实“五句话”总要求,统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与军事斗争准备、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诸军兵种作战力量建设、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主要战略方向建设与其他战略方向建设,进一步实施科技强军战略,着力推动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体制和军事管理创新,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充分发挥广大官兵的主体作用,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军事理论ppt 第三章 当代中国军事思想

•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不是对毛泽东军
事思想简单的继承,而是在继承中有发展。 邓小平运用马列主义军事原理和毛泽东军事 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 决新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时期军 队建设和军事斗争的指导原则,从而丰富和 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宝库。
(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我军和 国防建设的科学指南
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 科学含义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当代中国军事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军事思 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一)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思想、毛泽东军 事思想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中国的军队建设和 国防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全党全 军集体智慧的结晶
•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以邓小平
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 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全军指战员都参与到 了这个理论的创建过程中,献计献策,共 同探讨。邓小平善于归纳、总结、提炼、 创新、创立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四)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
2、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
• (1)培养和造就符合现代战争需要的军事
人才。
• (2)加速实现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 • (3)遵循精兵、合成、平战结合和提高效
能的原则,建立科学的体制编制。
• (4)加强军事科研,发展军事理论。
3、重视正规化建设
• 军队正规化建设主要是指军队的组织、管理和军制等规范
性建设,说到底就是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问题。邓小平 强调指出,解决新时期的军队正规化建设问题,必须同军 事领域内的改革形势相适应,坚持用条令条例为主体的法 规制度规范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军队现代化程度越高越 需要加强法制建设,高技术条件下的军队,日益成为知识 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武装集团,使得科学技术和 科学管理成为现代化军队建设和遂行现代战争缺一不可的 重要条件。如果离开完备的法制手段,没有严格正规的管 理,即使军队的其他各个具体方面都实现了现代化,军队 这个庞大的系统仍然不能形成整体的现代化功能,不能凝 集成强大的战斗力,也就不可能赢得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