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共34页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贵州教育工作者热议全省教育大会精神

24 I 当代关注•建设特色教育强省丨热议2018年12月14H,全省教育大会在贵阳召开。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省委副 书记、省长逋贻琴在大会上的讲话,在全省教育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扌L 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续写新时代贵州教育事业发展新篇章。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贵州教育工作者热议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文一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李坤 向颖羿扎根贵州大地 推进内涵发展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全省教育大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必将推进贵州高等教育提质升级,走好内涵式发展道路。
贵州大学将以国家 “双一流”建设和部省合建为契机,始终坚持扎根贵州大地办教育。
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 育方针,坚持殳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是引导科学研究,以服务贵州“三 大战略行动”需求为导向,学术研究及成果转化既要"顶天”更要"立地”。
三是打造 "有特色、接地气、重实效”的学科平台,全力打造以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为龙 头,大数据科学与技术学科群、进入ESI 全球前1%的两个学科为基础,引领带动优势特色学 科群建设。
四是培育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新时代贵州精神 和追求真理、崇尚完美、博学实千的贵大精神。
五是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技、教育、人才等优势,做好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校农结合、文军扶贫等工作,积极投身贵州脱贫攻坚主战场。
写好职业教育精彩之笔全省教育大会的召开,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贵州教育事业前所未有的重视。
作为职业 院校应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对贵州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奋 力开创我省职业教育工作新局面。
五育并举

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作者:范新萍来源:《中国德育》2018年第23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这一重要指示给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努力方向和建设要求。
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
德育为首,“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主导作用。
智育,“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
智育以其系统的知识为其他各育提供科学依据。
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体育是有效实施各育的基础保证。
美育,“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美育能起到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增健、以美添巧的作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升华。
劳动教育,“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劳动教育重回教育方针,其实质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回归和坚守。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必须全面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
作为一线教师,笔者深知,“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决不能纸上谈兵,需通过活动来实现。
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发的课程都是活动体验课程,所有课程都为学生量身定制,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亲子互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今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之“爱粮节粮我先行”食育活动为例,各年级完成了多项实践体验作业:学生们在进行水培绿豆芽、黄豆芽活动中,既锻炼了动手能力,也丰富了知识储备,培养了思考和观察能力;在画一画爱粮节粮宣传画活动中,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小伙伴,大家评比谁画得美、谁写得好,在评评选选中,学生们对美有了深刻的认识;在“五谷丰登运粮忙”趣味运动会中,学生们团结一致、互相协作,在争得荣誉的同时,他们的伙伴情谊也得到了升华。
2018年教育大事件回顾

2018年教育大事件回顾作者:来源:《孩子·小学版》2019年第01期回望2018,“家长群”似乎是网络媒体上一个经常刷屏的特殊群体,虽然很多事件让我们哭笑不得。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说明了整个社会对于孩子教育的关注。
去年有哪些大事件值得我们关注或反思呢?我们一起来回顾。
全国教育大会赋予教育部门推动家庭教育新责任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統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
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解决学校后顾之忧,维护老师和学校应有的尊严,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多省推出家庭教育促进条例2018年5年月31日,《山西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在山西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通过,定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
9月30日,江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西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定于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将江西地方特色文化写入家庭教育内容,确定每年5月的第四周为江西省家庭教育宣传周。
迄今,全国已有重庆市、贵州省、山西省和江西省等4个省市推出了家庭教育地方性法规。
陪孩子写作业成为高危职业陪孩子写作业成了去年很多家长都头痛的话题。
在9月,广东佛山有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道“奇葩”作业:让家长陪孩子数一亿颗大米。
在10月29日,南京总医院就接诊了一位33岁的年轻妈妈,在辅导女儿作业时,因为孩子动作磨蹭,晚上十点半还未写完,一动怒,导致头部一根大血管分支血管堵塞,诱发中风。
不管是作业奇葩,还是孩子不听话,陪熊孩子写作业成了对家长智力和情绪的双重考验,有家长这样描述自己的心路历程:陪孩子写作业,真有一种亡命天涯的感觉。
低年级取消书面作业,家长焦虑纷纷建群“加餐”2018年下学期开学前,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的决定。
2020年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中央文件盘点

2020年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中央文件盘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度视点深前言: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
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003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习近平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多次在讲话、视察、谈话和回信中提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并载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之江新语》《平易近人》等专著。
在新时代条件下,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我国教育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对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习近平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结合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实际,根据时代发展新要求,继承和发展前人教育思想,多次对我国未来教育工作的开展做出重要指示,形成了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倡导尊师重教、促进教育公平、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等为主要内容的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教育事业根本保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教育和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所在,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首要的是加强思想政治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确保办学的政治方向。
其次,要“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管人才”[1]的总体要求,持续加大教育改革力度,牢牢把握党的领导这条主心骨,使坚持党的领导在教育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在教育领域加强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推动我国成为现代化教育强国。
教育事业根本任务:坚持推进立德树人。
习近平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2],将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和重要使命,强调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知识,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青年学生尚处于科学价值观发展时期,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关乎我国发展未来。
为此,学生要从自身做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自身行动指南,并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到更多人。
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要言传身教,承担教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重任。
此外,学校要坚持抓好学生价值观培养工作,时刻牢记立德树人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保障。
2018-私立学校董事长在教师大会上的讲话-范文word版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私立学校董事长在教师大会上的讲话篇一:袁怀敏校长在第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的讲话袁怀敏校长在第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的讲话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从今天起我们正式成为七里寄宿小学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将在这里和大家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奋斗,实现人生的价值和共同的教育理想,此时此刻真是百感交集,又是诚惶诚恐,更是思绪万千。
中心学校任命我为七里寄宿制学校校长,这对我来讲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责任,我为我能有机会为七里的教育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而深感荣幸,在此,首先要衷心感谢组织对我的关心和厚爱,也对组织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支持致以诚挚的谢意。
我深知这个职位责任之重大,任务之艰巨,我将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认真学习、扎实工作、团结进取、开拓创新,尽快熟悉和掌握我校的校情,身体力行,尽快把握我校的总体脉络,力求在原有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全面深入认识,并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尽快地走上正常的轨道。
力争在任期内,不辜负组织的重托,不辜负各位领导的期望,以突出的工作业绩向中心学校领导以及这里的人民、全体教职工交一份满意答卷,以回报组织、各级领导、教职工及父老乡亲的厚爱与期望。
老师们,今天是我第一次进入七里寄宿制学校,对本校的了解,还比较粗浅表面,如:1.全新的校舍、全新的教学设备,优美的教学环境,读书的好地方。
2.局领导中心学校高度重视七里寄宿制学校厚爱七里寄宿制学校,陈书记、刘镇长等领导,更是牵肠挂肚、呕心沥血;东莞市教育局也厚爱横沥中学,对横中五个优先:东莞市学科带头人送教活动、高效课堂教学的一个优先安排点、1+1帮扶工程优先落实、优先安排培训活动、优先安排教研活动3.教师配置足,优秀教师多,有三位东莞市学科带头人(李锦宏、刘凯波、段爱琼,全东莞市共120人),一位特级教师,12位高级教师;特别是李锦宏老师,更是硕果累累。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做职业教育改革路上的追梦人

2018年9月10日至11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指导新形势下做好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指南。
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
”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强烈的改革创新精神,明确了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自2008年建设新校区以来,历经十年的改革探索和迭代更新,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出了融体制、融体系、融课程的“三融”,构建出了“产、学、研、创”四个互通互融的育人场境,形成了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三融四境”办学模式。
学校通过大力推进“一院一址、一址一品、一品一圈、一圈一点”的“四个一”工程,不断将“三融四境”办学模式进一步践行和深化。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做职业教育改革路上的追梦人文/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张 震论坛LUNTAN做“减法”,把专业学院转型为产业学院学校以学生兴趣、任务、行动为导向,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通过做“减法”,减掉过时专业、过时教材、纯理论试卷考试和一般性校园招聘会,将专业学院转型为产业学院。
一是减掉过时的专业,增加有企业参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专业。
近年,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不断进行专业建设改革,基于产业办专业,把专业办到产业链上。
学校与河南龙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电气自动化专业、电力运行与维护专业,与台湾友嘉实业集团共建数控技术专业,与上海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共建智能制造专业,与北汽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新能源汽车专业,与江苏国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物联网大数据专业,与郑州巨通电梯有限公司共建电梯专业,与郑州亚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无人机专业等。
新时代教师的师德追求与实践路径

·实践探索··108·新时代教师的师德追求与实践路径栾永玉摘 要:新文科建设是落实新时代发展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师德师风培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必须引导教师坚定政治信仰,做“四有好老师”。
通过加强校园德育文化建设,完善师德建设制度体系,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全方位做好管理服务,优化教师师德成长环境,释放教师活力,为新文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教师师德;新时代教师;高质量发展;新文科建设作者栾永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研究员(武汉 43007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
教育部门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文科建设对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必须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培育,引导和保障教师涵养高尚师德师风,为推动新文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坚定的政治信仰是新时代教师师德的第一标准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第一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教育、教师、师德这条逻辑主线强调师德工作的重要性,教师队伍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师德师风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
1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涵括理想信念、道德示范、学识素养和敬业爱生等方面内容的整体师德要1 参见朱景林:《从“三个统一”着力 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人民日报》2017年2月13日,第7版。
新时代教师的师德追求与实践路径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