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状血管瘤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介入科肾及肾上腺血管造影技术操作规范

介入科肾及肾上腺血管造影技术操作规范(一)肾动脉造影【适应证】1.肾血管性病变。
2.肾脏肿瘤性病变诊断及介入治疗前后。
3.肾脏周围肿瘤性病变。
4.肾脏外伤出血及介入治疗前后。
5.肾盂积水,了解肾实质和功能受损。
6.部分肾脏切除者,木前明确病变范围。
7.不明原因的血尿。
8.肾脏移植术后。
9.肾内小血管瘤、动静脉屡及微小动脉瘤等。
【禁忌证】1.对比剂和麻醉剂过敏。
10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11极度衰弱和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
12穿刺局部感染及高热者。
【术前准备】1.病人准备(1)向病人及家属交待造影目的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签订造影协议书。
(2)向病人解释造影的过程及注意事项,以消除顾虑,争取术中配合。
(3)检查心、肝、肾功能,以及血常规和出凝血时间。
(4)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
(5)碘剂及麻醉剂按药典规定进行必要的处理。
(6)术前禁饮食。
排空大小便,并训练病人屏气。
(7)穿刺部位常规备皮,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8)建立静脉通道,便于术中用药及抢救。
2.器械准备(1)心血管X线机及其附属设备。
(2)造影手术器械消毒包。
(3)穿刺插管器材,如穿刺针、导管鞘、导管和导丝等。
(4)压力注射器及其针筒、连接管。
3.药品准备(1)对比剂:有机碘水制剂(40%~76%离子型或相应浓度的非离子型)。
(2)麻醉剂、抗凝剂及各种抢救药物。
【操作方法及程序】1.采用Seidinger技术,行殷动脉或肱动脉穿刺插管。
2.先行腹主动脉造影,再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必要时行超选择性肾段动脉造影。
选择性造影时导管不宜过深,以免造成肾缺如假象。
3.注射参数包括肾动脉造影对比剂用量IOSI5m1.∕次,注射流率5-7m1.∕S5肾段动脉造影对比剂用量4~6m1.∕次,注射流率2.3m1.∕so4.造影体位为正位,必要时加摄斜位,影像增强器向同侧倾斜。
5.造影程序为3~6帧/s,注射延迟0.5s。
屏气状态曝光至微血管期和静脉早期。
CT室腹部盆腔CT检查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放射科腹部盆腔CT检查技术操作规范一、肝脏二、CT肝动脉造影(CTA)三、CT肝门静脉造影(CTAP)一、肝脏【适应证】1.肝脏良、恶性肿瘤:肝癌、转移瘤、海绩状血管瘤。
2 .肝脏囊性占位病变:肝囊肿、多囊肝、包虫病。
3 .肝脏炎性占位病变:肝脓肿、肝结核。
4 .肝外伤。
5 .肝硬化。
6 .肝脂肪变性。
7.色素沉着症。
【禁忌证】1.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2.含碘对比剂过敏。
【操作方法及程序】1.检查前准备(1)认真核对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训练病人呼吸及屏气。
(3)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检查前4h禁食。
(4)检查前Ih口服1%~2%的含碘对比剂水溶液或水500~800m1.,临上机前再服300m1.o2.检查方法和扫描参数(1)平扫①扫描体位:仰卧位,身体置于床面中间,两臂上举抱头。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肝下缘。
⑤扫描机架倾斜角度:扫描机架0°。
⑥扫描野(FOV):体部范围。
⑦扫描层厚:5~IOmm°⑧扫描间隔:5~10mm0⑨重建算法:软组织或标准算法。
⑩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
(2)增强扫描①对比剂用量:80SIOOm1.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②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加压快速手推团注,注射速率一般为2~4m1.∕So③扫描开始时间:注射60-8Om1.后开始连续扫描(8SIOS扫描周期)。
④延迟扫描:必要时在注射含碘对比剂后5-10min作延迟扫描。
⑤其他扫描程序和扫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1)依次顺序拍摄定位片、平扫以及增强图像。
(2)图像显示采用软组织窗,窗位1.30~60HU,窗宽W200~400HU0(3)测量病灶层面CT值及大小,必要时测量病灶层面增强前后的CT值变化。
【注意事项】1.检查前1周内不服重金属药物,如1周内曾进行过胃肠道钢餐造影者,则于检查前先行腹部透视,确认腹腔内无钢剂残留。
美容皮肤科临床操作规范

美容皮肤科临床操作规范目录第1章美容皮肤科的诊疗范围美容皮肤科学包括美容皮肤内科学、美容皮肤外科学、中医美容皮肤科学、皮肤美容护理及保健学,以及美容皮肤科物理化学治疗技术等几部分。
由于其中有关物理化学治疗技术,中医美容皮肤科学以及皮肤的美容护理及保健等内容,均在本规范的其他篇章中有较系统的介绍,故本篇除介绍美容皮肤科学的一般原则外仅介绍美容皮肤内科学常用技术和美容皮肤外科常用技术两部分内容。
第二节美容皮肤科的诊疗原则由于皮肤疾病发生在皮肤多数可能累及外露部位,如头部、面部、颈部、四肢等,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损容”问题,故称“损容性皮肤病”损容性皮肤病患者几乎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美容心理问题。
因此,美容皮肤科学工作者在美容皮肤科临床诊疗过程中,必须考虑人体皮肤的美与审美规律,注重损容性皮肤病所产生的社会心理问题,结合皮肤科学诊疗原则,运用心理美容技术给美容就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以达到展示生命美感的目的。
在美容皮肤科临床诊疗过程中必须考虑治疗的美学效果及社会心理效果,皮肤科学中有关皮肤病诊治过程中的基础原则在美容皮肤科学中仍然适用。
但是在美容皮肤科学工作者的工作中,必须在正确诊治皮肤疾病的基础上,把医学美学、审美及社会美容心理等环节贯穿始终、充分运用医学知识、审美技能及美容心理技能优势给美容就医者提供满意服务。
一、病史采集不能仅根据“诊断”疾病的目的选择检查项目,还应考虑该项目对美容就医者美容方面的影响,如皮肤活检术切取皮损的部位应选择对诊断有利,又不影响就医者美容的遮盖部位。
四、知情同意这一点在美容皮肤科学中更为重要,应将所选择的诊治方案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并发症、不良反应、医疗花费等与就医者仔细交待,取得理解、合作,必要时签署敌情同意书。
五、资料管理详细记录美容就医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日期、诊断、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案方案选择。
治疗日期与治疗前后拍的照片及知情同意书一同妥善保管。
六、治疗方案选择治疗方案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1.必须采用手术或物理化学方法去除的皮损,如皮肤肿瘤,应在去除皮损的基础上,尽量保持皮肤美感。
介入神经放射诊断治疗规范Ⅲ(修订稿)

万方数据·47ຫໍສະໝຸດ ·主国堕血簋疸苤查!!!i生!!旦!!旦筮!鲞筮!Q塑£丛!』垦!堡!塑!!塑望堡:Q!!:!!:!塑i:y!!:!:盟!:!Q
20min后翻身。 4.4术中、术后给予抗生素。 5注意事项
椎体骨折、椎弓板有裂缝者,要高度警惕骨水 泥向椎管内溢出的危险。大的动静脉瘘或骨水泥过 稀时,有造成肺栓塞的可能。 6并发症
适支架,并行患侧狭窄远端颅内动脉造影,以备支 架置入后对照。④通过导引导管将保护装置小心穿 过狭窄段,并释放在狭窄远端4—5 cm位置,撤出 保护装置外套后,选择合适的球囊行预扩张,扩张 后造影。扩张前静脉给予阿托品0.5 mg,以防心律 失常。⑤撤出扩张球囊后置人支架,造影检查置人 支架后残余狭窄管径,酣隋做支架内后扩张。⑥最 后撤出保护装置,行颈部及患侧颅内动脉造影,并 与术前对比。 5注意事项
①外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②骨质疏松性椎体 压缩。③椎体血管瘤。④椎体转移癌。⑤先天性椎 体发育不良。 2禁忌证
①骨水泥或其溶剂过敏。②严重心、肺功能障 碍。③局部感染。 3术前准备
①拍摄脊柱正、侧位平片。②脊柱CT检查。 ③脊柱脊髓MRI检查。 4操作方法 4.1材料准备:椎体穿刺针、骨水泥、显影剂、 骨水泥搅拌器、骨水泥注射器及部分患者所需要脊 髓血管造影的器材。 4.2椎体穿刺途径:经椎弓根(胸腰椎)、椎体 侧方入路(胸椎)、椎体前方入路(颈椎)。 4.3治疗程序:患者取俯卧位,严格消毒铺巾, 局部麻醉后,在c形臂或CT的引导下,将椎体穿 刺针经椎弓根敲进椎体,针尖位于椎体的前1/3 处。必要时行椎体造影,判断有无动静脉短路。搅 拌混有显影剂的骨水泥及其溶剂,呈稀粥状态时, 注入椎体。以正位透视图像观察骨水泥向左、右弥 散的情况;以侧位透视图像观察向前、后弥散的情 况,特别注意骨水泥有无向椎管内和静脉内溢出的 情况。拔针,局部压迫,无菌包扎。术后患者静卧
肝胆外科疾病诊疗指南

肝胆外科疾病诊疗指南第一章肝脏疾病第一节原发性肝癌一、定义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位年龄为40~50岁,男女发病比例为2~5:1。
我国肝癌年死亡率占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
二、诊断1.临床表现1) 病史:慢性肝炎、肝硬化(病毒性、酒精性)病史。
2)症状:(1)肝区痛:为最常见症状,多为胀痛、钝痛或刺痛;可为间歇性,亦可为持续性。
病变侵及横膈或腹膜后时,可有肩背或腰部胀痛。
(2)全身和消化道症状:发热、消瘦、无力、上腹部不适,食欲下降,多为中、晚期表现。
(3)某些全身性反应:是癌组织产生某些内分泌激素物质所引起,如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类白血病反应、高血钙症等。
(4)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突发右上腹疼痛,可有循环系统改变。
3) 体征:(1)肝肿大:中、晚期肝癌最常见的体征。
呈进行增大,不规则、质硬、表面凹凸不平结节状,可有压痛。
(2)黄疸:可见于弥漫型肝癌或胆管细胞性肝癌。
(3)自发破裂出血时出现腹膜刺激征。
(4)晚期出现腹水呈进行性增加,恶病质,黄疸多由于胆管受压及肝实质破坏所致。
(5)其它肝实质损害的表现,如皮下出血、肝掌、蜘蛛痣等。
2.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1)肝功能:多呈慢性肝功损害表现。
(2)甲胎蛋白(AFP)测定:是诊断肝细胞癌的相对特异性指标。
AFP肝癌诊断标准是:①AFP≥400µg/L,排除活动性肝炎、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妊娠等;②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持续不降;③AFP在中等水平200µg/L持续8周,阳性率70%左右。
(3)HBsAg多为阳性。
2)影像学检查:(1)超声检查: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所在部位以及肝静脉或门静脉内有无癌栓等,能发现直径2cm或更小的病变。
(2)CT检查:可检出直径约1.0cm左右的早期肝癌,应用增强扫描有助于与血管瘤鉴别。
CT操作技术规范标准

CT技术操作规范一、颅脑、五官(一)颅脑【适应证】1.颅脑外伤。
2.脑血管疾病。
3.颅内肿瘤。
4.先天性发育异常。
5.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萎缩等。
6.颅内感染。
7.脑白质病。
8.颅骨骨源性疾病。
【禁忌证】1.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
2.含碘对比剂过敏。
【操作方法及程序】1.检查前准备(1)认真核对: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对检查目的。
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5)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1)平扫①扫描体位:仰卧位,下颌内收,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定位基准线:听眦线。
⑤扫描范围:自听眦线向上连续扫描80〜90mm。
⑥扫描机架倾斜角度:根据病人头颅的具体位置,扫描机架作适当倾斜,使射线方向与颅底平面平行。
⑦扫描野(FOV):头部范围。
⑨扫描层厚:5〜10mm。
⑩扫描间隔:5〜10mm。
(11)重建算法:软组织或标准算法。
(⑵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
(2)增强扫描①对比剂用量:成人为60〜100ml离子型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接体重计算为2ml/kg。
②注射方式:用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加压快速手推团注,速率1.0〜2.0ml/s,如重点观察病变的血管特征(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2.5〜3.5ml/s。
③扫描开始时间:开始注射对比剂后16〜20s做动脉期扫描,60〜70s做实质期扫描。
④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1)依次顺序摄取定位片、平扫和增强图像。
(2)窗位:L30〜40HU,窗宽:W70〜100HU。
(3)骨窗窗位:L300〜500HU,窗宽:W1300〜1800HU。
2022原发性脑干出血诊治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共识(全文)

2022原发性脑干出血诊治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共识(全文)原发性脑干出血(primary brainstem hemorrhage,PBSH)是指排除了外伤、血管畸形、肿瘤等可溯源继发性因素的自发性脑干出血。
在无法溯源的PBSH中,多数伴发高血压病,在国内常称为高血压性脑干出血(hypertensive brainstem hemorrhage,HBSH),是高血压脑出血的最致命亚型。
血肿通过对脑干神经核团、传导束、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等重要结构造成破坏、挤压,迅速引发一系列严重症状。
通常起病急,致残、致死率极高,对现存所有治疗手段构成挑战。
由于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情况及治疗理念不同,国外发达国家很少对高血压脑出血进行积极手术干预,特别是对PBSH的手术治疗列于手术禁忌之列。
虽然国内许多单位已开展PBSH的手术治疗,但缺乏规范的循证医学研究。
因此,目前国内外均没有PBSH相关的专家共识和指南。
随着医学影像、评估方法和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观念不断受到挑战。
本文汇聚国内医学会和医师协会两大脑血管外科学组专家及所在单位的经验,同时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达成以下中国专家共识,旨在为大家提供PBSH临床诊治的参考和建议。
一、概要PBSH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最严重的亚型,占所有高血压性脑出血的6%~10%,最常见部位发生在桥脑。
责任血管位于脑干内部、邻近的小脑或丘脑,溢出的血液在脑干间质内扩展或由邻近丘脑、小脑向脑干内扩展并形成血肿,还可累及脑室系统。
损伤类型包括原发性损伤、继发性损伤及脑脊液循环梗阻所致急性颅内压增高引起的损伤。
因受损结构特殊,残存功能有限。
此外,重症管理不当及手术造成的医源性损伤也不容忽视。
由于出血量、累及部位、基础疾病、重症管理与操作水平的差异,PBSH 预后可能大相径庭。
适当的血肿分型可对治疗方案选择、预后判断带来方便,但目前缺乏统一标准,不利于规范化精准施治。
其次,因多数患者病情危重、预后差,临床常用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等评分方法对该病预后评估的区分度不高,难以对疗效作精细化评价,不利于现有方案的优胜劣汰。
有创诊疗操作规范

概述 (1)有创诊疗操作管理制度 (2)有创操作准入管理制度 (3)有创操作资格申请表 (5)有创诊疗操作管理及流程 (6)手术(有创操作)分级管理及手术医师资格审核标准 (8)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2)手术安全核查表 (15)一、应用静脉套管针注射的告知程序: (16)二、应用静脉锁骨下穿刺注射的告知程序: (18)三、应用静脉输液泵注射的告知程序: (19)四、应用动脉穿刺(血气)的告知程序: (20)五、应用吸氧的告知程序: (21)六、应用超声雾化吸入的告知程序: (22)七、应用鼻饲管的告知程序: (23)概述一、定义:有创诊疗操作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具有一定创伤和风险的各种诊断、治疗性操作。
二、分类:1、一般性操作:各种内镜检查、各种穿刺(包括胸穿、腰穿、骨穿、肾脏穿刺、甲状腺穿刺、深静脉穿刺、淋巴结穿刺、上颌窦穿刺等等)、有创性的治疗、淋巴结活检、治疗方案的更改、椎间盘吸切、各种封闭、关节腔内注射、切开引流、静脉切开等。
2、特殊性操作:各类型手术。
1、新的有创诊疗操作需严格按有关程序进行报批后方可进行。
2、在行有创操作前,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委托人详细交代清楚此项有创操作对患者诊断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强调其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和存在的其他问题,使患者和家属充分知情,尊重患者和委托人的意见,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实施。
3、进行操作前,按要求做好各种药物过敏试验、备皮及化验检查;准备好环境,备齐抢救物品、药品。
4、严格按有创操作常规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及操作结束后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确保患者安全。
5、操作完毕,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交待注意事项,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认真详细记录操作过程及病情变化,并做好交接。
为保障我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最大限度地维护病人的利益,对临床有创检查、治疗项目实行资格准入。
(一)临床有创检查、治疗资格准入项目专指临床、医技科在常规条件下所开展的有创检查、治疗;紧急情况下,为防止病人死亡或严重并发症的出现,我院执业医师均可实施有利于病人的有创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绵状血管瘤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多见于女性,病程较长,肿瘤增长缓慢。
肿瘤小时可毫无症状,当肿瘤逐渐增大后,出现邻近器官压迫症状。
如上腹部不适、腹胀、腹痛、食欲减退、恶心、嗳气等,最危险的并发症是肿瘤的破裂引起大出血,常可导致死亡。
2.体检可发现肝脏肿大或上腹包块。
包块与肝相连,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或柔软,可显分叶状,有囊性感或不同程度的压缩感。
多无压痛或仅有轻度压痛,有时可闻及肝区血管杂音。
3.实验检查HBV 或HCV 常阴性,肝功能多正常,部分病人可有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AFP 阴性。
4.辅助检查B 超检查在肿瘤处可有小而散在的液性暗区,肿瘤边界清晰,无声晕,增强CT 扫描病灶由周边开始逐渐被造影剂填充,且伴有造影剂延迟排空。
肝动脉造影可见造影剂聚集于肿瘤内,清除缓慢。
放射性核素肝血池扫描明确填充。
【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男性多见,病程较短,对全身影响大,多有肝炎病史,多合并肝硬化。
肿块质硬,压痛,无压缩感。
AFP 多增高,血清酶可升高,肝血池扫描病变区放射性减低,CT 增强后病变区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