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生物学特性和消化特点课件

牛羊生物学特性

牛羊生物学特性 一、对环境的适应性:绵羊最怕湿热,南方分布少;瘤牛耐热性较强 安静的环境有利于牛羊的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发挥。 二、采食性能:牛羊是草食性家畜,味觉和嗅觉敏感,喜欢青绿的禾本科与豆科牧草,喜欢 采食带甜味的块根饲料与带咸味的饲料(能依靠牧草的外表和气味识别不同的植物)牛:依靠灵活有力的舌卷食饲草,咀嚼后将粉碎的草料混合成食团吞入胃中,牧草矮于5厘米,不易牛的采食。 山羊:靠灵活的上唇采食牧草,喜欢采食牧草幼嫩的尖叶部分与灌木叶。 三、合群性:牛羊的群居家畜,具有合群行为,牛羊通过角斗形成群体等级制度和群体优胜 序列(当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不同的个体混群时,打斗较为明显,尤其为公牛、种公牛),育肥群体一般不随意加入陌生个体。 一般羊比牛合群性要强,绵羊比山羊强,粗毛羊最强,长毛羊和肉毛羊较差。 四、抗病力性能:牛羊的抗病力很强,在潮湿且多寄生虫的地方也能很好生存。牛的抗病性 能强于羊的抗病力,牛羊疾病多见于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五、爱清洁:牛羊爱清洁,对有异味、受粪便污染的草料及水源拒食(尤其为山羊),所以不 管是放牧还是舍饲,都应搞好舍内外的卫生,舍饲时最好设置草架以方便采食。 牛羊的消化特点:牛羊是典型的反刍动物 一:唾液腺及唾液分泌:牛羊主要是靠腮腺分泌唾液,其唾液中不含淀粉酶,所以牛羊在口腔中对富含淀粉的精饲料消化不充分,但含有大量的碳酸氢盐和磷酸盐,可中和瘤胃发酵产生的有机酸,维持瘤胃内的酸碱平衡。注:牛羊唾液可混合嗳气中的大部分NH3,重返回瘤胃吸收。 成年母牛的腮腺1天可分泌唾液100~150升、高产奶牛1天分泌唾液可达250升 二:反刍和胃的组成 (一)、反刍:牛羊摄食时,饲料不经过充分咀嚼即吞入瘤胃,在瘤胃内浸泡和软化, 在休息时,较粗糙的饲料刺激网胃、瘤胃前庭和食管沟黏膜的感受器,能将这些未经充分咀嚼的饲料逆呕到口腔,经仔细咀嚼后重新混合唾液在吞入胃,这一过程即为反刍。 反刍时,网胃在第一次收缩之前还有一次附加收缩,使胃内食物逆呕到口腔。 反刍的生理意义:把饲料嚼细,并混入适量的唾液,以便更好的消化。 牛的日反刍时间一般为6~8小时,翻出周期14~17次,食后反刍来临时间1~2小时。 犊牛:一般在生后3周出现反刍。 (二)胃 瘤胃:体积最大,是细菌发酵饲料的主要场所,有发酵罐之称。牛的94.6升,羊为23.4升饲料内的可消化干物质的70%-80%,粗纤维约50%经过瘤胃的细菌和原生动物分解,产生挥发性脂肪酸等,同时还可合成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 网胃:又称蜂窝胃,靠近瘤胃,功能同瘤胃。网胃是水分的贮存库。同时能帮助食团逆呕和排除胃内的发酵气体。网胃体积最小,成年牛的网胃约占宗伟的5%(金属异物被吞入胃中,易留存在网胃,引起创伤性网胃炎。 瓣胃:也称‘百叶肚或千层肚’,主要起过滤作用,位于瘤胃右侧面,占总胃的7%。 皱胃:也称真胃,胃体部处于静止状态,皱胃运动只在幽门窦处明显,半流体的皱胃内容物随幽门运动而排入十二指肠。 三:食管沟及食管沟反射:食管沟是由两片肥厚的肉唇构成的一个半关闭的沟。 四:瘤胃发酵及嗳气:瘤胃内的饲料发酵和唾液流入产生的大量气体,大部分必须通过嗳气排除体外(嗳气是一种反射动作),当瘤胃气体增多、胃壁张力增加时,就兴奋瘤胃背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一、名词解释 1、消化 2、吸收 3、慢波 4、胃肠激素 5、脑-肠肽 6、容受性舒张 7、胃排空 8、分解运动 9、胆盐的肠-肝循环 二、填空题 1、消化有两种主要方式:和。 2、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有、和三种形式。其中慢波的起步点是。 3、副交感神经兴奋通常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主要引起,、。 4、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有:、、和。 5、胃肠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小肠所特有的运动形式是;最重要的消化液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6、胃的功能之一是容纳和储存食物并向十二指肠输送食糜。与之相关,胃的运动形式主要有、、。 7、胃液的成分除水以外,主要还有、、、和。 8、内因子是由胃的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有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吸收的作用,缺乏它时将引起。 9、消化期胃液的分泌,按照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可分为、和三个时期。 10、胰液中消化蛋白质的酶有、等,消化淀粉的酶是,消化脂肪

的酶是。 11、胆汁的成分包括胆盐、磷脂、胆固醇等,其中与消化活动有关的是,其主要作用是。 12、糖类和氨基酸的吸收是经过,而大分子脂肪酸的吸收是经过。糖类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是,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回肠能主动吸收和。 三、选择题 1、对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A、富有伸展性 B、具有像心脏一样规则的自律性 C、具有紧张性收缩 D、兴奋性低 E、对机械牵张刺激敏感 2、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说,正确的是:() A、兴奋性比骨骼肌高 B、收缩速度较慢 C、伸张性小 D、对化学刺激不敏感 E、有稳定的自发节律性 3、消化道平滑肌对下列哪种刺激反应不敏感() A、机械牵张 B、电和切割 C、温度变化 D、酸碱等化学物质 E、缺血和平滑肌痉挛 4、消化器官不具备下列哪种功能() A、消化食物 B、内分泌 C、免疫 D、吸收营养 E、维持酸碱平衡 5、消化管共有的运动形式是() A、紧张性收缩 B、容受性舒张 C、蠕动 D、分节运动 E、集团蠕动 6、关于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叙说,正确的是:() A、胃肠各段的频率相同 B、起步点是纵肌与环肌之间的Cajal细胞 C、依赖于支配神经的存在 D、不受体液因素的影响 E、可促发肌肉收缩 7、胃肠平滑肌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A、K+内流 B、Na+内流 C、Ca2+内流 D、Cl—外流 E、K+外流 8、迷走神经兴奋时将引起() A、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 B、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增多 C、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多 D、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 E、胃肠平滑肌活动变化不明显,消化腺分泌增多 9、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

羊常见疾病及治疗

羊快疫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不同品种的羊均可感染,以 一岁以内,膘情好的多发。发病季节多在初春和秋末。其特征是死快,真胃和十二支 肠出血水肿和坏死。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一)、临床症状 突然发生,往往不出现临床症状,急性死亡。病程稍长的病羊离群独处,卧地,不 愿走动,强迫行走时,运动失调。腹部膨胀,有疼痛感,排出黑色稀粪,磨牙。体温 一般正常,饮食欲废绝。发病后通常数分钟至数小时痉挛而死,很少延长一天以上的 病例。 (二)、病理变化 尸体迅速腐败,膨胀,剖开有恶臭,天然孔流出血样液体,可视粘膜充血呈兰紫色。胸腹腔及心包积液,心内外膜有出血点。肝肿大,呈土黄色。真胃和指肠出血水肿和 坏死。 (三)、诊断要点 羊快疫由于病程短,缺乏特征病状,要结合流行病学和病理解剖变化综合判定。 (四)、预防与治疗 1、由于病程短,来不及治疗,所以应注射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三联苗进行预防。对病死羊应深埋,对用具,圈舍用20%漂白粉或3%烧碱液消毒。 2、0.5%高锰酸钾溶液250毫升,灌服,每天一次。

3、非常粉针和注射用硫酸链霉素,每公斤0.2—0.5万单位,败血康10—20毫升,分别肌肉注射,每天2次。 3、来一针注射液,每头每次2—2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 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主要是B型产气荚膜杆菌引起初生羔羊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本病发生于7 天以内,以2-3天发病最多。病羔是主要传染源,病源随粪便排除,污染羊圈,用具 母羊体表和乳头,健康羔羊经消化道,脐带或伤口传染。其特征是剧烈腹泻和神精症状,死亡率很高,给羊业带来严重的危害。 (一)临床症状 潜伏期1-2天。病初羔羊精神萎顿,垂头弓背,不吮乳。腹胀腹痛,腹泻,粪便呈 粥样或水样,颜色呈灰白色,黄色或黄绿色,恶臭。病羔虚弱脱水,眼球下陷,皮毛 粗乱,卧地不起而发生死亡。 (二)病理变化 真胃内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小肠充血,发红,溃疡,肠子膜淋巴结肿大,充血。心 包积液,心内膜有出血点,肺充血或瘀血。 (三)诊断要点 7日龄以内羔羊下痢,很快死亡,即可诊断为羔羊痢疾。 (四)预防与治疗

消化和吸收--生理学

消化和吸收 二、填空题 15.消化液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Digestion的方式有两种,即,_____和_____。 17.消化道平滑肌经常保持微弱持续的收缩状态称为______。 18.通过消化液中各种______的作用,可将食物中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 19.含消化酶种类最多的消化液是______。 20.消化道平滑肌细胞膜上的生电性钠泵活动增强时,静息电位绝对值______。 21.Basal electric rhythm(BER)在人胃为______次/分,十二指肠______次/分。回肠末端为______次/分。 22.欧式丛与麦式丛统称为______,它们互相形成突触,构成一个______系统。 23.从胃至横结肠接受副交感神经中______神经支配,结肠的其余部分则由来自______神经的副交感神经支配。 24.副交感神经纤维到达胃肠道的纤维都是节______纤维。 25.交感神经由脊髓胸腰段灰质______角发出,交换神经元后,______纤维分布到胃肠各部分。 26.开放性胃肠内分泌细胞一般呈______形,基底部含有______,顶端有______深入胃肠腔。 27.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大部分是______,从生化角度看,根据它们的功能,又称为______细胞。 28.腮腺是由______细胞组成,分泌稀的唾液,頜下腺和舌下腺是混合腺,即由______细胞和______细胞组成。 29.用抗胆碱药物阿托品能______唾液分泌。 30.食物的形状、颜色和气味引起的唾液分泌,属于______反射。 31.口腔内最重要的机械性消化为______。 32.Deglutition是一种复杂的______动作,它使食团从口腔进入______。 33.Deglutition动作分为三期,第一期由______到______,第二期由______到______;第三期沿 ______下行至______。 34.胃液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胃粘膜对盐酸的屏障机能,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36.食物进入胃的机械扩张及蛋白质消化产物引起______释放______而促进胃的排空。 37.胃的外分泌腺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 38.壁细胞分泌H+需细胞内小管膜上______的作用,分泌Cl-需小管膜上______的作用。 39.Pepsin发挥作用的最适pH为______,当pH升至______以上时,该酶会失活。 40.Intrinsic factor缺乏,会出现______贫血。 41.头期胃液分泌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机制,它们的共同传出途径是______。 42.胃期胃液分泌中促使促胃液素释放的刺激有______、______、______。 43.当十二指肠内pH降到2.5以下时,对胃酸分泌有______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______释放介导的。44.小肠内多种消化酶作用的最适pH值一般为______。 45.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双重控制,但以______为主。 46.迷走神经末稍释放作用于胰腺的______细胞,引起胰酶分泌______。 47.迷走神经兴奋和促胰酶素引起胰液分泌特点是______及______含量少,______含量多。 48.Bile分泌是不断进行的,但在非消化期进入______储存。 49.胆汁中促进脂肪消化的乳化剂为______、______、______。 50.糖类和氨基酸的吸收是经过______途径,而大分子脂肪酸的吸收是经过______途径。 51.糖类吸收的主要形式是______,蛋白质的吸收的主要形式是______,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52.胆盐在消化时使大分子脂肪乳化为______;吸收时与脂肪消化产物结合为______。 53.大肠内的细菌可合成对人体有营养作用的维生素______和______。

《观赏园艺学》复习资料

《观赏园艺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观赏园艺学的概念 指以观赏植物为对象,阐明其资源与分类、生物学特性及生态习性、繁殖与栽培、设施与设备、装饰与应用、采(产后)技术及经营管理等理论与应用的综合性学科,是园艺科学的重要分支。 二、观赏植物 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应用于园林及室内植物配置和装饰、改善与美化生活环境的植物的总称。 ●十大名花 群花之魁—梅花花中之王—牡丹寒秋之魂—菊花王者之香—兰花 花中皇后—月季花中西施—杜鹃水中芙蓉—荷花花中珍品—山茶 金秋娇子—桂花寒冬仙女—水仙 ●四大切花 月季、菊花、香石竹、唐菖蒲 三、观赏植物的作用 1 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2 提高环境质量,增进身心健康。 3 促进经济效益,消化剩余劳动力。 4 是城乡园林绿化的重要材料。 四、我国观赏园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我国观赏园艺的发展现状 1. 生产快速发展,出口稳步提高,产业链获得延伸; 2. 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信息与流通网络日趋完善; 3. 科研教育发展迅速,从业队伍发展壮大; 4. 新品种保护体系初步建立,花卉认证与标准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5. 花卉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我国观赏园艺的发展趋势 1. 观赏园艺品种结构不断调整,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2. 观赏园艺产业向质量型和效益型方向发展;

3. 观赏园艺产业逐步迈向外向型观赏园艺产业; 4. 产品比较优势得到逐步实现; 5. 现代物流方式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章观赏植物的资源及分类 1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 是指能将特定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并有效表达的遗传物质的总称,包括具有各种遗传差异的野生种、半野生种和人工栽培类型。 2观赏植物种质资源 (Germplasm Resources of Ornamental Plants) 是指携带一定可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表现为一定的优良性状,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观赏植物的总称。 一、依观赏植物的自然科属分类 界、门、纲、目、科、属、种(品种) 二、依观赏植物的原产地分类 可分为七大区域: (一)中国气候型 特点:冬寒夏热,雨水多集中在夏季。 类型:可分成两种类型。 (二)欧洲气候型 特点:冬暖夏凉,四季雨水;是较耐寒一、二年生花卉及部分宿根花卉的自然分布中心;如:勿忘我、大花三色堇等; (三)地中海气候型 特点:冬不冷、夏不热、夏季少雨;是夏季休眠的秋植球根花卉的自然分布中心。如:郁金香、风信子等; (四)墨西哥气候型 特点:四季如春,温差小;四季有雨或集中于夏季。是不耐寒、喜凉爽的一年生花卉、春植球根花卉及温室花木类的自然分布中心。如:百日草、一品红、月季等; (五)热带气候型 特点:周年高温,温差小。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是一年生花卉、温室球根、春植球根及温室木本花卉的自然分布中心。如:长春花、美人蕉等。

生理学:消化和吸收(名词解释)

1.消化(digestion)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结构复杂、分子量大,不能直接被吸收,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加工、处理,即将大块的、不溶于水和大分子的食物变成小块、溶于水和分子较小的物质,这个过程称为消化。 2.吸收(absorption) 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3.慢波(slow wave) 是指胃肠平滑肌膜电位出现的节律性去极化波,又称基本电节律 4.胃肠激素(gut hormone) 由存在于胃肠粘膜层、胰腺内的内分泌细胞和旁分泌细胞分泌,以及由胃肠壁的神经末梢释放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 5.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 指即存在于脑中又存在于胃肠,呈现双重分布的肽类激素。 6.胃肠激素的营养性作用(trophic action of gut hormone) 是指一些胃肠激素具有刺激消化道组织代谢和促进生长的作用。 7.胃排空(gastric emptying)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8.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是胃腺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可与维生素B12相结合,保护其不被消化液破坏,并促进维生素B12在回肠被吸收。 9.蠕动(peristalsis)为纵形肌和环行肌协调起来形成的一种推进性运动,在食团的前方出现一个舒张波,紧靠食团的后方出现一个收缩波,舒张波和收缩波同时向前推进。 10.微胶粒和混合微胶粒(micelle and mixed micelle)微胶粒和混合微胶粒:胆盐因起分子结构的特点,当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可聚合成微胶粒;脂肪分解产物如脂肪酸、甘油一酯、胆固醇等渗入到微胶粒中形成水溶性复合物,称为混合微胶粒。11.乳糜微粒(chylomicron)乳糜微粒:长链脂肪酸和甘油一酯被吸收后,在肠上皮细胞内的内质网中大部分重新合成为甘油三酯,与细胞中生成的载脂蛋白合成乳糜微粒。 12.分节运动(segmentation)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的运动,在食糜所处的一段肠管上,环行肌在许多点同时收缩,把食糜分割成许多节段;随后,原来收缩处舒张,原来舒张处收缩,如此反复进行,使食糜不断分开,又不断混合。 13.胆盐的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of bile salt) 排入到小肠中的胆盐约有95%在回肠末端被吸收入血,在进入肝脏作为胆汁的原料,并刺激胆汁分泌,这个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羊的消化器官解剖

羊的消化器官解剖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观察羊的消化器官的构造是研究羊消化特征的基本方法。因为羊的消化器官的组织学结构是其工艺性能的基础。 本实验在于解剖观察羊消化器官如四胃,小肠等的特殊构造,组织内皮细胞及纤毛形状、大小及排列状态在组织结构上的特点。为更好的饲养管理作准备。 认识和记忆羊的消化器官结构。 二、实习用品 动物解剖台,解剖剪,解剖刀,磨刀石,黑绒布板、尖头镊子、外科直剪、玻璃棒、吸水纸、双面刀片、四氯化碳、浓硫酸、蒸馏水、显微镜、肥皂、消毒液等 三、实习方法及步骤 (一)羊的口咽器官 羊唇灵活,上唇中间有明显的纵沟,两鼻孔之间形成鼻唇镜,齿颈明显,舌体后部隆起叫舌圆枕。舌背上有较粗的角质化的乳头,称锥状乳头。菌状乳头分散在舌背上。在靠近舌圆枕处有明显的轮廓乳头。五叶状乳头。唾液腺:腮腺近于三角形,开口于第五上臼齿相对的颊粘膜上。颌下腺比腮腺大,自寰椎起向下颌伸延,在下颌间隙处,左、右颌下腺几乎相连。 (二)羊胃的观察 1.首先观察胃的外形: (1)瘤胃:两侧稍扁,前后稍长的椭圆形,有浅的左纵沟,纵沟将瘤胃分成背囊和腹囊。两个囊的前、后端分别又称为前背盲囊、后背盲囊、前腹盲囊和后腹盲囊。瘤胃后端还有背冠状沟和腹冠状沟。羊的后腹盲囊比后背盲囊长。 (2)网胃:为圆囊状,位于瘤胃背囊的前下方。 (3)瓣胃:呈椭圆形,在瘤胃右侧。 (4)皱胃:呈长囊状,前端较粗大,后端较细,背缘为小弯、腹缘为大弯。 2.观察胃的内腔面:

(1)瘤胃最大,呈前后稍长,左右略扁的椭圆形,占据腹腔的左半部,其下半部还伸到腹腔的右半部。瘤胃的前方与网胃相通,约与第7、8肋间隙相对,后端达骨盆前口。瘤胃的前、后两端有较深的前沟和后沟;左右两侧面有较浅的左纵沟和右纵沟。在瘤胃壁的内面,有与上述各沟相对应的肉柱。沟和肉柱共同围成环状,把瘤胃分成瘤胃背囊和瘤胃腹囊两部分,背囊较长,由于瘤胃前、后沟较深,在瘤胃背囊和腹囊的前、后两端分别形成前背盲囊、后背盲囊、前腹忙囊和后腹盲囊。瘤胃的前端有通网胃的瘤胃口,瘤胃口大,其腹侧和两侧有瘤网褶。瘤胃的入口为贲门,在贲门附近,瘤胃和网胃无明显分界,形成了一个穹窿,称为瘤胃前庭。瘤胃粘膜一般呈棕黑色或棕黄色(肉柱颜色较浅),表面有无数密集的乳头,乳头大小不等。 (2)网胃网胃略呈犁形,前后稍扁,大部分位于体中线的左侧,在瘤胃背囊的前下方,约与第6—8肋骨相对。网胃的壁面(前面)凸,与膈、肝接触,脏面(后面)平,与瘤胃背囊贴连。网胃的下端呈一圆形盲囊,称为网胃底。网胃上端有瘤网口,与瘤胃背囊相通。在网胃壁的内面有食道沟。食管沟起自贲门,沿瘤胃前庭和网胃右侧壁向下伸延到网瓣口。沟两侧隆起的粘膜褶,称为食管沟唇。羊的网胃下部向后弯曲与皱胃相接触。网格较大,但周缘褶较低,次级皱褶明显。 (3)瓣胃瓣胃比网胃小,呈卵圆形,位于右季肋部,约与第9—10肋骨相对。有网瓣口和瓣皱口,分别通网胃和皱胃。瓣胃粘膜形成百余片辫叶,瓣叶呈新月形。 (4)皱胃呈一端粗一端细的弯曲长囊,位于右季肋部和剑状软骨部,在网胃和瘤胃腹囊的右侧,瓣胃的腹侧和后方,大部分与腹腔底壁紧贴,约与第8—12肋骨相对。皱胃的前部较大,为底部,与瓣胃相连,后部较细为幽门部,以幽门与十二指肠相接。皱胃粘膜光滑、柔软,在底部形成12—14片螺旋形大皱褶,粘膜内含有腺体,可分三部分,为贲门腺区、幽门腺区、胃底腺区。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案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案 绪论 总学时2学时 主要内容 1、园艺植物育种学 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2、为什么要进行园艺植物的育种 选育园艺植物新品种是发展园艺生产的关键途径之一 发展园艺生产的途径园艺植物栽培园艺植物育种 育种与栽培的关系育种为栽培提供栽培对象,栽培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技术保障。 3、育种的直接目的是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 ***品种的概念是经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依据形态学、细胞学、化学等特异性可以和其他群体相区别,个体间的主要性状相对相似,以适当的繁殖方式(有性或无性)能保持其重要特性的一个栽培植物群体。 ***品种具有 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地区性时间性 ***优良品种的概念指在适应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的品种。 ***优良品种在生产中的作用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改进产品品质 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污染 延长产品的供应和利用时期 适应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力 4、优良品种产生的条件 4.1自然进化决定于变异、遗传、选择(自然选择) 4.2人工进化决定于变异(自然变异、人工创造的变异)、遗传、选择(自然选择、人工选择) 野生植物演变为栽培植物就是自然选择加人工选择的结果。 5、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有:育种目标的制定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评价、利用和创新,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标记及选育的方法,选择的理论和方法,人工创造变异的途径、方法和技术,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和方法,育种不同阶段的试验技术,新品种审定、推广和繁育等。 本章重点 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概念

52-羊的消化生理(田得红).

羊的消化生理特点 一、消化器官的特点 羊属于反刍类家畜,具有复胃结构,分为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四个胃室。其中,前三个胃室总称为前胃,胃壁黏膜无胃腺,犹如单胃的无腺区; 皱胃称为真胃,胃壁黏膜有腺体,其功能与单胃动物相同。据测定,绵羊的胃总容积约为30L,山羊为16L左右,各胃室容积占总容积比例不同。瘤胃呈椭圆形,容积最大,其功能是贮藏在较短时间采食的未经充分咀嚼而咽下的大量牧草,待休息时反刍;内有大量的能够分解消化食物的微生物。网胃呈梨形,与瘤胃紧连在一起,其消化生理作用基本相似。瓣胃黏膜形成新月状的瓣页,容积最小,对食物起机械压榨作用。皱胃可分泌胃液(主要是盐酸和胃蛋白酶),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 羊的小肠细长曲折,长度约为25m相当于体长的26?27倍左右。胃内容物进人小肠后,在各种消化液(胰液和肠液等)的参与下进行化学性消化,分解为各种营养物质被小肠吸收。末被消化吸收的食物,经小肠蠕动被推进大肠。 大肠的直径比小肠小,长度比小肠短,约为8.5m.。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在小肠没有被消化的食物进人大肠,在大肠微生物和由小肠带入大肠的各种酶的作用下,继续消化吸收,余下部分变成粪便排出体外。 二、消化机能的特点 1. 反刍反刍是指反刍草食动物在食物消化前把食团吐出经过再咀嚼和再咽下的活动。其机制是饲料刺激网胃、瘤胃前庭和食管的黏膜引起的反射性逆呕。反刍是羊的重要消化生理特点,反刍停止是疾病征兆,不反刍会引起瘤胃臌气。 羔羊出生后,约40d左右开始出现反刍行为。羔羊在哺乳期,早期补饲容易消化的植物性饲料,能刺激前胃的发育,可提早出现反刍行为。反刍多发生在吃草之后。反刍中也可随时转入吃草。反刍姿势多为侧卧式,少数为站立。正常情况下反刍时间与放牧采食时间的比值为0.8:1 ,与舍饲采食时间之比为

生理学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一、填空题 1.消化可分为①消化和②消化两种方式。 2.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有①、②和③等三种形式。慢波的起步点是④细胞。 3.副交感神经兴奋通常引起胃肠道运动①,腺体分泌② ; 交感神经兴奋主要引起胃肠道运动③ ,腺体分泌④。另外,消化管壁内还有完整的、可以独立完成反射活动的整合系统,称为⑤。 4.胃肠激索的作用主要有①、②和③。 5.胃肠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①,小肠所特有的运动形式是②;最重要的消化液是③ ; 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部位是④。 6.胃的功能是①食物并向十二指肠输送②。胃的运动形式主要有③、 ④和⑤。 7.胃液的成分除水以外,主要还有①、②、③和④。 8.内因子是由胃的①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有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吸收②的作用,缺乏它时将引起③。 9.消化期胃液的分泌,按照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可分为①期、②期和③期三个时期。 10.胰液中消化蛋白质的酶有①和②,消化淀粉的酶是③,消化脂肪的酶是④,此外,还有碱性物质⑤。 11.胆汁成分包括①、②、③等,其中与消化活动有关的是 ④,其主要作用是⑤。 12.糖类和氨基酸的吸收是经过①途径,而大分子脂肪酸的吸收是经过②途径。糖类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③,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是④,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甘油、脂肪酸和⑤。回肠能主动吸收⑥和⑦。 13.肝脏参与体内①、②、③、④和⑤等功能,其中以⑥功能最为重要。 二、选择题 [A型题] 1.胃肠道平滑肌节律性收缩的频率主要取决于() A.慢波的幅度 B.慢波的频率 C.动作电位的幅度 D.动作电位的频率 E.平滑肌本身的节律 2.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的起步点为() A. Cajal细胞 B.浆膜层 C.黏膜层 D.纵行肌 E.环行肌 3.消化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动节律性主要依赖于() A.交感神经支配 B.副交感神经支配

简述反刍动物消化系统的特点

答:一、牛、羊消化系统特点: (一)口腔:黏膜角质化。 1、唇:鼻唇镜(上唇与鼻孔之间的无毛区),(羊)鼻镜。 2、颊:黏膜上有许多尖端向后的锥状乳头。 3、齿:无上切齿,有齿垫(齿板)。 4、腭褶上有锯齿状突起,软腭不发达、利反刍。 5、舌:舌尖灵活,舌根和舌体较宽厚,有舌圆枕,无叶状乳头,有锥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十几个,位于舌根两侧)。 6、腮腺:呈倒三角形,开口于上第五臼齿相对处颊黏膜的唾液乳头上(羊开口于第3、4上臼齿)。下颌腺:“V”字型,开口于舌下肉阜 (二)咽:无喉囊、无咽后隐窝。 (三)食管:全长均为横纹肌,受意识支配,利反刍,食管口开阔。 (四)胃: 胃的组成:多室混合胃。 各个胃特点: 1.瘤胃 (1)位置:占据腹腔左半部,其下部有小部分伸到腹腔右半部,前端与第7、8肋间隙相对,后端达骨盆腔前口。左侧面(壁面)与左腹壁相接触,右侧面(脏面)与内脏相接触。 (2)外部形态:前后稍长,左右略短的椭圆形囊,占腹腔3/4。左、右纵沟,前、后沟,后背、后腹冠状沟分别将瘤胃分成背、腹囊,瘤胃前庭、瘤胃隐窝,后背盲囊、后腹盲囊。

(3)粘膜(3)粘膜面:瘤胃乳头(肉柱无)和肉柱(由胃壁环形肌束集中形成)(4)入口(4)入口:贲门。 出口:瘤网口 2.网胃 (1)位置:瘤胃前下方,正中失状面上,前邻接膈,与第5、6肋间相对。(2)外部形态:前后稍扁的椭圆形囊,最小的。 (3)粘膜面:网格状,似蜂房,又称“蜂巢胃”。 (4)入口:瘤网口。 出口:网瓣口。 (5)食管沟:位于瘤网胃壁内表面,起自贲门,沿瘤网胃右侧壁下行直达网瓣口。由左、右唇和食管沟底组成。 意义:当幼畜吮吸乳汁或喝水时,两唇闭合成管,奶水通过食管沟-瓣胃沟直达皱胃,防止进入瘤胃而奶变酸,引起拉稀。注意:成畜不闭合。 3.瓣胃 (1)位置:右季肋区,瘤网胃右侧偏下,7-11肋间。 (2)外部形态:球形、坚实。 背侧:大弯 腹侧:小弯,有入口和出口。 (3)粘膜面:瓣叶(分四级),吸水力强,干燥,又称“百叶干”。 (4)入口:网瓣口 出口:瓣皱口

羊的消化系统疾病

羊的消化系统疾病 一、瘤胃积食。常发于采食过量粗硬易膨胀的干性饲料(如:豆类),又缺少饮水和运动的羊群。症状:病羊精神萎顿,食欲不振,反刍停止。病初不断嗳气,后停止,腹痛摇尾,弓背,回头顾腹,呻吟哞叫。鼻镜干燥,耳根发凉,口出臭气,粪少而干黑,瘤胃蠕动音弱,触诊瘤胃胀满,坚实,似面团状,指压时有压痕。后期呼吸迫促,脉搏增加,粘膜呈深紫红色。治疗:以消食下泻、排除瘤胃内容物为主,辅以止酸防腐,健胃补液。用硫酸镁或硫酸钠,成羊50-80克配成10%溶液,一次性灌服,或石腊油100-200毫升,1次内服。用5%碳酸氢钠100-200毫升,加5%葡萄糖200-400毫升静脉滴注。中药用陈皮10克,枳壳6克,枳实6克,神曲10克,厚朴6克,山楂10克,萝卜籽10克,水煎取汁灌服。二、急性瘤胃膨气。常见于春季采食大量容易发酵的饲料(如嫩豆苗、麦草等)而致病。症状:一般呈急性发作,初期病羊表现不安,顾腹,拱背,努责,呻吟,反刍,嗳气减少或停止,食欲减退或废绝。很快出现腹围膨大,左肋部隆起,叩诊呈鼓音,心律较快而弱,呼吸困难。重症虚弱无力,站立不稳。治疗:以胃管放气、止酵防腐、清理胃肠为主。用氧化镁30克,加水300毫升灌服;或石腊油200毫升,鱼石脂2-4克,酒精10毫升,加水适量,1次灌服;

或用蒜200克捣碎后加食用油150毫升,1次喂服。病情较重者应实施瘤胃穿刺术。三、胃肠炎症状:病羊消化机能紊乱,发热,腹泻,食欲废绝,口腔干臭,舌面有黄白苔,不断排稀或水样粪便,有恶臭或腥臭,粪便混有血液及坏死组织片,并伴有严重脱水症状。治疗:以抗菌消炎、清与胃肠、补充体液为主。可使用庆大霉素2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脱水严重时配以复方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200-300毫升,加10%樟脑磺酸钠4毫升,维生素C100毫克,混合静脉注射,每天1-2次。中药以黄连4克,黄苓10克,黄柏10克,白头翁6克,枳壳9克,砂仁6克,猪苓9克,泽泻9克,水煎去渣温服。四、口炎 症状:病羊食欲减少,口腔流涎,咀嚼缓慢,有口臭。卡他性口炎患羊口腔粘膜发红,充血,肿胀,疼痛;水疱性口炎患羊的上、下唇内有很多大小不等的充满透明或黄色液体的水泡;溃疡性口炎患羊可见有明显溃疡性病灶,口内恶臭,体温升高。治疗:轻度口炎可用0.1%雷佛奴尔液,或0.1%高锰酸钾液或20%盐水冲洗;发生靡烂及渗出时,用2%明矾液冲洗;口腔粘膜有溃疡时,可用磺甘油、5%磺酊、龙胆紫溶液、磺胺软膏、四环素软膏等涂擦患部;体温升高时,用青霉素40-8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中药用青黛散(青黛9克,黄连6克,

羊的生物学特性和消化特点

羊的生物学特性和消化特点 (一)羊的生物学特性 1.合群性强羊的合权性大雨其他家畜,不论是舍饲或放牧,都喜欢群居,无论是睡眠或躺卧休息,都喜欢头尾相依,靠在一起.因此可以组织大群放牧.在放牧中离群的羊,一经牧工呼唤,能迅速奔跑回群.当羊群通过桥梁,窄道时,只要”头羊”先过,整个羊全就争先跟进,因此羊群虽大,却易于驱感和管理. 2.适应性强羊的适应性较其他家畜强,但适应性与品种类型及分布区的其口条件有密切关系.如细毛养对干燥,含量的环境比较适应,对湿热则不适应;早熟长毛种绵羊则能抗湿热,抗腐蹄病,但不耐干旱及缺乏多汁饲料的环境条件;绒山羊体制强健,可以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和气候,在寒带,温带,暖湿带的丘陵,沟壑,盆地,高山,平地均有很强的适应性。 3.采食力强羊嘴尖耻利,唇薄而灵活,加之上下鄂强劲,吃草的能力很强.在天然草场上,牛马不能采食的杂草和短草,均可放牧羊群.此外,羊群还能利用庄稼茬地,拣食遗留的谷穗及田埂上的杂草. 4.其他特性绵羊较其他家畜温顺,易于调教.山羊生性活泼,除卧息反刍和采食外,大部分时间处于运动中,喜欢登高. (二)羊的消化机能 1.消化系统特点 (1)胃羊属反刍动物,其胃由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真胃)构成,瘤胃体积最大,通常把前3个胃称为前胃.前胃无消化腺组织,不能分泌消化液,前胃中德望诶生物在消化饲料营养物质等起着重要的作用.皱胃具有消化腺,可以分泌消化液和消化食物. (2)小肠肠是事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液的分泌与其他大部分消化作用在小肠上部进行,而消化产物的吸收在小肠下部.蛋白质消化后的多肽和氨基酸,以及碳水化合物消化产物葡糖糖通过肠壁进入血液,运送至全身各组织.各种家畜中山羊和绵羊的小肠最长,山羊小肠为其体长的27倍之多.小肠的主要作用是吸收营养物质. (3)大肠大肠无分泌消化液的功能,但可吸收水分,盐类和低级脂肪酸.大肠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凡小肠内未被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也可在大肠微生物和小肠液带入大肠内的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消化和吸收,剩余渣滓随粪便排出. 2.羊的消化特点 (1)反刍羊的反刍过程与牛的反刍特点相同,. (2)瘤胃微生物消化作用羊瘤胃中的维生素通过其产生的纤维素水解酶,将食入粗纤维的50~80%转化成碳水化合物和低级脂肪酸.瘤胃微生物把生物学价值低的植物蛋白质皱胃和小肠后,充当羊的蛋白质饲料而被消化利用,它可满足羊体蛋白质需要量的20~30%.瘤胃微生物能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将牧草和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变成饱和脂肪酸,将淀粉和糖发酵装化成低级挥发性脂肪酸,能将无机硫和尿素氮合成含硫氨基酸.瘤胃微生物的类别

第二章 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别和育种特点

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别和育种特点 一、名词解释 1.纯育品种:由遗传背景相同和基因型纯合的一群植物组成,包括有性繁殖植物从杂交育种,突变育种中经系谱法育成的品种。 2.自交系:经过连续若干代强制自交和严格选择后获得的传背景相同和基因型纯合的一群植物。 3.多系品种:是由若干个农艺性状表现型基本一致而抗性基因多样化的相似品系的混合体。 4.异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雌蕊通过接受其它花朵的花粉受精繁殖后代的植物。 5.杂交种品种:指遗传上纯合的亲本在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特定组合的一代杂种群体。 6.营养系品种:由单一优选植株或变异器官无性繁殖而成的品种。 7.杂交合成群体:或称自花授粉作物的杂交合成群体,由自花授粉植物或两个以上在主要性状形似的纯系品种杂交后繁育而成的分离的混合群体。 8.自花授粉植物:雌蕊接受同一朵花的花粉受精繁殖后代的植物。 9.常自花授粉植物:指那些具有自花授粉习性,但花器结构不太严密,从而发生部分异花授粉的植物。 10.综合品种:或称异花授粉作物的综合品种,是由异花授粉植物的若干个经济性状配合力良好,彼此相似的家系或自交系在隔离条件下随机交配组成的复杂群体。 11.自由授粉植物:又称常异交植物,在花器结构和开花授粉习性方面和典型的异花授粉植物相同,但能够自由接受自花及异花的花粉而正常受精和繁殖后代。 12.无性繁殖植物:主要利用其营养器官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种类。 二、填空题 1.马蹄莲用块茎繁殖,百合用鳞茎繁殖,香蕉用分蘖繁殖。 2.豌豆是雌雄同花,南瓜是雌雄同株异花,银杏是雌雄异株。 3.自交不亲和性从花器形态和遗传学的差异可分为异型性和同型性不亲和。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消化与吸收

生理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一、名词解释 1、消化 2、吸收 3、慢波 4、胃肠激素 5、容受性舒张 6、胃排空 7、分节运动 8、胆盐的肠-肝循环 二、填空题 1、消化有两种主要方式:和。 2、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有、和三种形式。其中慢波的起步点是。 3、副交感神经兴奋通常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主要引起,、。 4、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有:、、和。 5、胃肠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小肠所特有的运动形式是;最重要的消化液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6、胃的功能之一是容纳和储存食物并向十二指肠输送食糜。与之相关,胃的运动形式主要有、、。 7、胃液的成分除水以外,主要还有、、、和。 8、内因子是由胃的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有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吸收的作用,缺乏它时将引起。 9、消化期胃液的分泌,按照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可分为、和三个时期。 10、胰液中消化蛋白质的酶有、等,消化淀粉的酶是,消化脂肪的酶是。

11、胆汁的成分包括胆盐、磷脂、胆固醇等,其中与消化活动有关的是,其主要作用是。 12、糖类和氨基酸的吸收是经过,而大分子脂肪酸的吸收是经过。糖类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是,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回肠能主动吸收和。 三、选择题 1、对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A、富有伸展性 B、具有像心脏一样规则的自律性 C、具有紧张性收缩 D、兴奋性低 E、对机械牵张刺激敏感 2、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说,正确的是:() A、兴奋性比骨骼肌高 B、收缩速度较慢 C、伸张性小 D、对化学刺激不敏感 E、有稳定的自发节律性 3、消化道平滑肌对下列哪种刺激反应不敏感() A、机械牵张 B、电和切割 C、温度变化 D、酸碱等化学物质 E、缺血和平滑肌痉挛 4、消化器官不具备下列哪种功能() A、消化食物 B、内分泌 C、免疫 D、吸收营养 E、维持酸碱平衡 5、消化管共有的运动形式是() A、紧张性收缩 B、容受性舒张 C、蠕动 D、分节运动 E、集团蠕动 6、关于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叙说,正确的是:() A、胃肠各段的频率相同 B、起步点是纵肌与环肌之间的Cajal细胞 C、依赖于支配神经的存在 D、不受体液因素的影响 E、可促发肌肉收缩 7、胃肠平滑肌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A、K+内流 B、Na+内流 C、Ca2+内流 D、Cl—外流 E、K+外流 8、迷走神经兴奋时将引起() A、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 B、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增多 C、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多 D、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 E、胃肠平滑肌活动变化不明显,消化腺分泌增多 9、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 A、胃肠运动加强 B、胃排空减慢 C、胆囊舒张 D、消化腺分泌减少 E、括约肌收缩

羊的种类及特性

羊的种类及特性 绵羊的品种:萨福克羊、波德代羊、无角陶赛特羊、边区莱斯特羊、考力代羊、林肯羊、杜泊羊、夏洛莱羊、德克塞尔羊、罗姆尼羊、德国肉用美奴羊、小尾寒羊、大尾寒羊等。 山羊的品种:波尔山羊、南江黄羊、成都麻羊、马头山羊、雷州山羊、黄淮山羊、隆林山羊、承德无角山羊、鲁山“牛腿”山羊、贵州白山羊等。 波尔山羊的特性:波尔山羊是世界优秀的肉用山羊品种,具有体型大、生长快、繁殖力强、产羔多、屠宰率高、产肉多、肉质细嫩、适口性能、耐粗饲、适应性强和抗病力强的特点。 麻城黑山羊的特性:麻城黑山羊全身被毛纯黑,体型高大、增重快、繁殖率高、肉质好,既适合放牧,又可圈养;一年两胎,一胎两至三羔,成年公羊体重可达120—140市斤,成年母羊可达80—100市斤,屠宰率为52%,刮毛屠宰率为61%,肌纤维细嫩、肉质好,营养丰富。 南江黄羊的特性:南江黄羊不仅具有性成熟早、生长发育快、繁殖力高、产肉性能好、适应性强、耐粗饲、遗传性稳定的特点,而且肉质细嫩、适口性好、板皮品质优。 萨福克羊的特性:萨福克羊具有产肉性能好、羔羊生长发育快、母性好、性早熟的特点。 小尾寒羊的特性:小尾寒羊具有体质结实、个体高大、生长发育快、繁殖率高、四季发情、适应性强、耐粗饲、肉用性能好的特点。 成都麻羊的特性:成都麻羊被毛呈棕红色,犹如赤铜,又名四川铜羊,单根毛纤维上、中、下段颜色分别为黑、棕红、灰黑色,故名麻羊。公母羊大多有角,有髯,背腰宽平,尻部略斜,四肢粗壮,公羊前躯发达,体躯呈长方形,母羊后躯深广,略呈楔形,乳房发育良好。成年公羊平均体重43千克,母羊32.6千克。周岁羯羊体重26.3千克,成年羯羊42.8千克,屠宰率分别为49.8%和54.3%。板皮品质良好。早熟,3-4月龄性成熟,8-10月龄即可配种,1年产2胎或2年3胎,产羔率平均210%。 马头山羊特性:马头山羊被毛以白色为主,公母羊均无角,有髯,头颈结合良好,胸部发达,体躯呈长方形。公羊平均体重44千克,母羊34千克左右,羯羊47.4千克,最大可达100千克。周岁羯羊34.7千克,成年羯羊屠宰率60%左右。早期育肥效果好,7月龄体重可达23.31千克,胴体重10.52千克,屠宰率为52.34%。板皮品质亦好,张幅大,平均面积8190平方厘米。早熟,10月龄左右即可配种,1年可产2胎或2年产3胎,产羔率200%左右。 波尔山羊的体形特征:波尔山羊被毛白色,头颈部和耳、尾部为棕红色;头部粗壮,眼大棕

生理学第五章 消化和吸收

第五章消化和吸收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消化 2.吸收 3.机械性消化 4.化学性消化 5.胃肠激素 6.容受性舒张 7.胃排空 8.胆盐的肠肝循环 9.内在神经丛 10.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二、填空题 1.食物的消化有_____和_____两种形式。 2.消化道平滑肌与骨骼肌相比较,兴奋性_____,收缩_____。 3.消化器官的绝大部分都受_____和_____神经双重支配。 4.支配消化器官的副交感神经主要是_____神经。其兴奋可使胃肠运动_____,胆囊,括约肌 _____,消化腺分泌_____。 5.胃肠道的内在神经丛由_____神经丛和_____神经丛组成。 6.胃肠道粘膜内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称为_____。 7.促胃液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胃液_____;使胃窦_____;促进消化道粘膜及胰岛素的_____。 8.引起促胃液素释放的主要化学因素是在小肠上部和幽门的_____和_____。 9.促胰液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促进_____和_____中HCO3-的分泌。 10.引起促胰液素释放的主要因素是_____。 11.缩胆囊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引起_____收缩和_____分泌。 12.引起缩胆囊素释放的主要因素是小肠上部的_____。 13.内因子是胃腺_____细胞分泌的,其化学本质是_____,它能保护和促进_____的吸收。 14.可使胃蛋白酶原激活的物质是_____和_____。 15.胃运动形式有_____、_____和_____。 16.胰腺导管细胞分泌_____和_____;胰腺腺泡细胞分泌_____。 17.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_____和_____含量很少,而_____的含量较丰富。 18.促进胰液分泌的体液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 19.胆汁的主要作用是通过_____来实现的,其主要作用包括_____、_____。 20.小肠运动的形式有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食物能够透过消化道的粘膜进入血液循环而被吸收。( ) 2.基本电节律能引起平滑肌收缩。( ) 3.消化道运动的主要作用在于完成对食物的机械性消化,它对化学性消化和吸收也有促进作用。( ) 4.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通常取决于消化道中食物的量,并不依赖摄入食物的性质。 ( ) 5.蠕动波的移行方向均朝向肛门( ) 6.排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脊髓腰骶部。( ) 7.三大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在胃。( ) 8.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消化腺是胰腺。( ) 9.在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吸收的速度是相同的,吸收速度并不取决于该部分消化道的组织结构以及食物的组成及在该部分停留时间。( ) 10.胃肠激素在化学结构上都是蛋白质。( ) 11.唾液分泌的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实现的。( ) 12.三种营养物质在胃中排空速度的快慢顺序是脂肪、糖、蛋白质。( ) 13.蛋白质具有强烈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 ) 14.小肠液是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 ) 15.脂肪吸收不良可导致B族维生素吸收不良。( ) 16.维生素的吸收主要在小肠进行。( ) 四、各项选择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