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抗争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3.“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 主要依据是 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
B
4.史载:太平军刚入(南京)城一个月,敌人威胁还未解除, 就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天王府。每天征用万余民工,宫中金碧辉 煌,重殿叠宇,金龙殿饰以黄金,绘以五彩,光彩夺目。在外征 战的太平军将领一直源源不断将各种奇珍异宝运到天王府。从中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A.大兴土木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B.农民阶级无法克服自身的局限性 C.太平天国政权性质在入城以前即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D.天王府的建造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文化遗产
(2)政治纲领和指导思想: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和三民主义。
2、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武昌起义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取得成功?
①革命派大量的工作,对革命形势的推动; ②文学社、共进会长期的筹备工作; ③大量新军参加革命,-----军事保证; ④四川保路运动高涨,-----有利时机; ⑤革命党人的革命精神……
(2)《资政新篇 》1859年 洪仁玕
1、目 的: 2、内 容:
振兴太平天国
政治:以法治国,…… 经济:发展工商业,…… 文教:设立新式学堂,……
3、评价: A、进步性:
先进中国人最早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符合 没有强大的资产 摆脱封建制度的历史要求。 阶级 B、空想性:没有真正实行过; 处在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 和实施条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推行;
3、 1912年1月中华民国的成立---革命高潮
A、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法令;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主权在民,根本上否定了 君主专制
体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 限制袁世凯权利防止专制独 裁,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D
7、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 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议约” 是指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D
中国近代史专题(二)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三、太平天国的治国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1、内容:
中心问题: 解决土地问题,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分配原则:绝对平均主义;
2、评价:
A、革命性: 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调动了农民 反封建的革命积极性。
B、空想性:没有真正实行过;
主观:缺乏安定的社会环境; 客观:平均主义无法调动生产积极性,违背社会规律,是根本无法 实现的空想。
抗日战争的胜利
(1)1945年春,中共“七大”召开 (2)1945.7,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3)1945.8,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4)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5)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举行 反攻。1945.8.15,日本无条件投降。
B
B
C
4.“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西。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 鸦啼”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箫二集》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是 A.《甲午悲歌》 B.《台湾沦陷》C.《珍珠港祭》 D.《日寇投降》 5.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中记载:“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 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 又逊焉。”“上海兴”是在下列哪个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百团大战(1940年、彭德怀);少数民族抗日武装;各种游击战 敌后战场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2]国民党正面战场 1940.5湖北枣宜会战 (张自忠牺牲)
▲如何看待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区别与联系?
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 内容:制定当时党的任务、指导思想、选wk.baidu.comA、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抗战胜利的保证 举领导机构; B、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主战场;相持阶段,中共敌 意义: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后战场逐步成为抗日主战场。 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C、两者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摩擦 (如皖南事变)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一)抗战防御阶段(1937.7—1938.10)
[1]国民党正面战场 (1)1937年淞沪会战---打破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2)1937年太原会战:(八路军一一五师平型关大捷); (3)1938年徐州会战:(李宗仁台儿庄大捷—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4)1938.10广州、武汉会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2]中共敌后战场 (1)1937.8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2)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 (3)1937.9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为延安; (二)抗战相持阶段(1938.10—1944) [1]中共敌后战场
▲抗战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中国近代史的地位和在 世界反法西斯史上的地位、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谁打败了日本?)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B、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C、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民族凝聚力) D、战争的正义性——反侵略战争
E、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配合(美国、苏联)---国际因素
B
辛亥革命(19世纪末---1912年)
1、 1905年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背景: A、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B、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C、思想基础: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D、必要性: 加强革命力量的联合;
D
A
6.鸦片战争以后“洋棉每百斤需洋三十三元,印度棉也在三十元内外, 而华棉每百斤需十二、三元,多至十七八元而止。故近年洋船回国,多 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国棉花价廉物美,畅销海内外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步取得优势 C.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 D.中国沦为欧美工业国的原料产地
1.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刊诗一首:“晴天霹 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 局定神州。”诗中的“此役”是指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大捷 C.太原会战 D.百团大战
D
2.抗日战争时期,日寇人侵内蒙古西部,成吉思汗陵 的安全受到威胁,国共两党一致举助成吉思汗陵柩西迁 至青海的塔尔寺。这一行动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 A.体现了国共两党民族平等政策 B.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抗日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使文物免受日本侵略者的破坏
1.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 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不断地侵占中国权 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 航行;接下来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 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 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 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2.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 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 浪!整日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甲午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一· 二八事变 3.“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 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 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 “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 ( ) A.永久居住权 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思想上: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文化上: 社会生活习俗(婚姻、葬礼、缠足等)变化;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局限性: 原因: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内 2、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容 3、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 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评价: A、意义(性质、地位、作用)
B、局限性: ①没有明确规定反帝原则; ②没有明确规定人民群众的具体权益和切身利益,尤其是广大农民 的土地问题。……
5、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政治上:(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的第一次巨变) 经济上: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3、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 ①日本侵略加剧,中日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矛盾(决定因素) ②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③中共的努力争取(主导力量) ④“八一三”事变,日本进攻上海,直接威胁民国政府(最主要前提) 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①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 1935年12月,中共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③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初步形成; ④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共积极推动……; ⑤“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⑥“八一三”事变后,国共两党协议工农红军实行改编; ⑦1937.9,国民党公布……标志……正式建立,此时,中国进入全 民族抗战时期。
B
义和团运动 (1898-1901)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
“扶清灭洋”是在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 情况下提出的,体现爱国性质;“扶清” 根本原因: 19世纪末,瓜分狂潮,民族矛盾激化; 有利于争取爱国官员将士的支持,但也是 直接原因: 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农民群众放松了对清统治者的警惕;“灭 2、义和团运动概况 洋”即反对帝国主义,但有盲目排外的色 彩; 运动口号: 扶清灭洋 a、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 镇压→招抚→联合剿杀 图(最大功绩); b、列强改变侵华策略----扶持清 运动性质: 农民自发的反帝爱国斗争 政府,以华治华; c、沉重打击清政府反动统治,加 失败原因: 速了它的灭亡;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对清政府、盲目排外、迷信色彩(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4、经验教训
农民阶级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1.太平天国领导人曾表示,“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 万国皆通商……害人之物为禁”,又强调“不得毁谤国 法”。这些表明太平天国主张 ①自由通商 ②严禁鸦 片 ③发展工业 ④捍卫主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C
2.太平军攻占绍兴后,地主“向佃户收租,如乞丐状, 善者给数斗,黠者不理”。这反映 A.农民阶级缺乏团结合作精神 B.太平天国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C.农民分到了土地 D.农民依靠太平天国政权进行抗租斗争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历史功绩、失败原因和历史教训 1、性质 2、主要功绩
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
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双重任务);(新特点) 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新特点) 对后来民主革命有重大影响;
3、失败原因
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 可行的治国方针 农民阶级局限性 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A、腐败的封建统治和剥削(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B、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尖锐); C、自然灾害严重; 天京变乱的原因: D、西方宗教的影响 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B、定都天京后革命意志减弱,腐朽 二、太平天国运动主要过程 思想滋长; 影响:严重削弱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 金田起义(1851.1) 凝聚力,成为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永安建制(1851.9); →定都天京,建立政权与清朝对峙(1853.3) ; →北伐、东征、西征,达到军事全盛; →天京变乱,由盛转衰(1856.8); →后期防御战; →天京陷落,失败(186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