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马思聪文

合集下载

2009清明节特别节目

2009清明节特别节目

2009清明节特别节目广东电台新闻台联合全省18家电台联合制作《永远的思念――纪念广东各地最令人思念的人物》节目文稿今年(2009年)四月四日是清明节。

清明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始于周代,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清明节就是祭奠亲人、抒发亲情、感恩怀旧的日子。

每到四月,千缕万缕的思念总会伴着清明节的细雨从天而降。

又是一年清明祭,在个特殊的日子,市民最思念的是谁?在故人中,每个城市都有最能体现这个城市精神、反映这个城市特色的代表人物,他们或许是公众人物,或许是普通百姓,或许是英雄模范,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领域,却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是这个城市市民心目中最值得思念的人。

不管岁月如何流逝,这些人,历史会记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以共和国60周年为背景,让清明礼赞生命,让温暖象春阳一样照进每个人的心田……第一辑[ 内容梗概]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始于周代,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自古以来,清明节就是祭奠亲人、抒发亲情、感恩怀旧的日子。

在个特殊的日子,你最思念的人会是谁?《永远的思念》版头孙潇毅: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始于周代,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自古以来,清明节就是祭奠亲人、抒发亲情、感恩怀旧的日子。

在个特殊的日子,你最思念的人会是谁?在故人中,每个城市都有最能体现这个城市精神、反映这个城市特色的代表人物,他们或许是公众人物,或许是普通百姓,或许是英雄模范,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领域,却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是这个城市市民心目中最值得思念的人。

不管岁月如何流逝,这些人,历史会记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今天是4月4号,清明时节雨纷纷,从今天开始,一连三天,我们将展播由广东电台新闻台《直播广东》统筹策划,并联合全省18家地市电台共同制作的特别节目《永远的思念――纪念广东各地最令人思念的人物》,这些被人们铭记、让人们思念的人物中,既有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也有为中国革命作出过杰出贡献的老一辈革命家;既有终生情系桑梓、福泽乡里一代侨领,也有将毕生精力奉献给平凡岗位的普通劳动者;既有见义勇为的好青年,也有亲民爱民的好村官;既有因公殉职的公安民警,也有中国当代著名的音乐家……《永远的思念》间奏客都梅州,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变与发展

当代音乐2021年第4期MODERN MUSIC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变与发展朱莹[摘要]古人读书喜欢摇头晃脑,是因为在清朝废科举之前,我们的祖先是用吟诵的方法去读书的。

摇晃脑袋,就是为了跟着诗句的节奏,更好地体会个中韵味,可见中国古诗词与音乐是早有渊源的。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经历不同时期的演变,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的音乐创作方式,这是中华民族代代流传下来的深厚文化底蕴,也是历代声乐艺术的结晶。

从而通过古诗词艺术歌曲,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史、一个朝代的兴衰史。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变;发展[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4-0081-03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发展上溯夏商、先秦时代,再历经春秋战国,经过《诗经》《楚辞》、汉魏乐府、绝律诗、词曲、琴歌、元散曲、明清小曲等,不同声乐体裁的演变,且均有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历代音乐艺术的精品。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变历程以时间为序,可分为古代艺术歌曲、近现代古诗词艺术歌曲、当代古诗词艺术歌曲。

⑴绝大部分古代艺术歌曲的原音乐已遗失,只有文字诗词流传至今。

当今作曲家结合创作新意与手法,借鉴古代声乐艺术,如昆曲、琴歌等创作,再结合西洋作曲技法,创新探索出具有中国古韵今声的艺术歌曲。

一、古代艺术歌曲(一)夏、商———诗词歌曲的开始《尚书•尧典》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

”《易经•泰》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坚贞无咎。

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充分说明古代诗乐一体、歌诗同源,上古时期就有大舜作词的《南风歌》。

较为遗憾的诗乐结合的乐谱曲调并未全部传承下来,这样的缺失使得中国古老的歌诗文化难现原有面貌。

在古老的历史长河中,留给今人的是无尽的喟叹。

[收稿日期]2020-10-23[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0SJA0468)。

[作者简介]朱莹(1987—),女,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讲师。

民间应酬交际手册(DOC)

民间应酬交际手册(DOC)

民间应酬交际手册施培增( 整理编撰 )乙酉年春目录第一部分称谓类一、称谓1二、亲属的称呼2(一)父系亲属 2 (二)母系亲属 4 (三)兄弟姐妹亲属 6 (四)夫家亲属9 (五)妻家亲属10 (六)晚辈亲属12三、两人以上合称呼13四、对单位和社会人员称呼15五、恋爱婚后书信称呼17六、对殁后人称呼17七、客套语称呼18第二部分祭文一、概念解说21二、格式内容21三、祭文范例参考22祭师文22 祭祖父文23 祭祖母文24 祭父文24 祭母文25 祭伯叔母文25 祭岳父母文26 祭亲家文26 祭夫文26 祭妻文27 祭兄弟文27 祭姐妹文27 祭父冥诞文29 冥婚文29 清明祭祖文30 祭炎帝神农氏文30四、家属答谢词32第三部分祭祀仪注33公祭仪注33 丧事祭奠唱和34 孝男祭仪注36 祀后土仪注36 点主仪注37 点像仪注37 出殡墓口应备之物37第四部分三载对联选38第五部分有关农历四季月份的有趣别称39中途退走称:“失陪”。

(回称:“请便”)客人归去称:“告辞”。

(回称:“怠慢”、“对不起”)送客出门称:“慢走”、“走好”。

(回称:“留步”)与客握别称:“再见”、“有空多来”。

(回称:“再见”)受人之赐称:“谢谢”、“感谢”。

(回称:“不谢”)受人深恩称:“雨露之恩”。

(回称:“不敢当”)谢人恩泽称:“河润”。

①(回称:“过奖了”)感救命恩称:“再造”、②“没齿不望”。

(回称:“应该做的”) 感德难忘称:“铭心镂骨”。

(回称:“不必”)知恩必报称:“结草衔环”。

③(回称:“不敢当”)请人看稿称:“阅示”、“阅批”。

(回称:“拜读”)请人改稿称:“斧正”。

(回称:“班门弄斧”)请人评论称:“指教”、“指点”。

(回称:“互相学习”)请人指路称:“请问”、“借问”。

(回称:“请讲”)请人解惑称:“指导”、“赐教”。

(回称:“共商”)受人教导称:“茅塞顿开”。

(回称:“过讲”)受人益言称:“药石”、“箴规”。

归来徐迟阅读理解答案

归来徐迟阅读理解答案

归来徐迟阅读理解答案归来徐迟①山城重庆,重重叠叠的屋宇。

它披着一层薄纱似的轻雾,美丽得像在画中一样!在它背后,耸起了多么熟悉的山峰和山峰上一圈花边似的淡淡的树木剪影。

多么熟悉,因为曾经朝夕相对啊!轮船渐渐驶近朝天门,却又一个拐弯,进入秀丽的嘉陵江。

②一连几天在船身震动之中的乘船人,终于感到船停止它的震抖了。

出现了一种奇异的安静。

然而,这安静并不长久。

另一种震抖传动而来,我全身感到了这震抖,我成了一根被拨的琴弦。

十年,整整十年,没有看见你了!整整十年,没有在你的怀抱中了。

现在我回来了。

③一辆车已在码头上等候我们。

我们穿过一条新辟的马路,经临江门一带,疾驰前进。

又认得又不认得重庆的街道了!重庆的街道啊,我多么愿意下车来,停留在街头,细细看你,摸你。

在这里我们曾度过我们的历史中最艰苦的年头。

想道不是在这里,我们半夜惊跳起来,把睡得香甜,连警报汽笛也唤不醒的孩子粗暴地摇醒,然后掮着包,提着箱,踉跄奔进防空洞?难道不是在这里,美国兵坐在吉普车里横冲直撞,奴颜婢膝的国民党西崽向他们打躬作揖,而我们用以维持生活的,我们口袋里的钱币却时常被一种奇怪的妖法盗窃了去?难道不是在这里,除了太阳给我们一个影子之外,反动统治者也给了我们一个尾随不舍的魔影——我们在这里被折磨过,被侮辱过!④然而,现在不用说这一切了。

你已经完全变了样,变得使游子归来,都不认识自己的家园了。

⑤头一天晚上,朋友们招待我去重庆市川剧院看戏。

我正听着抑扬的高腔音乐,突然从台和剧场的某些暗示中发现了:这可不是“青年馆”吗?是的,这正是当年的“青年馆”。

记忆则涌了上来。

在这台上,有人曾朗诵过《狂人日记》;马思聪曾弹奏过他的《剑舞》;大乐队曾以贝多芬的《英雄》祭奠过罗曼罗兰老人;郭沫若先生曾站在那个失地千里的何应钦面前,痛骂他几个小时。

骂一句,台下鼓一次掌。

而且,就是在这台上,十年前,在《双十协定》签订前夕,毛泽东主席曾经大声呼吁和平,他说:“和为贵。

”⑥第二天,我一清早就去寻我故居,没有想到所在地已变成一个公园,原来是草堂,现在矗立着一座楼房。

羌祭——长篇小说《山高天远》选章

羌祭——长篇小说《山高天远》选章
村里捎来 了电视 机和卫星地 面接收天线 ,还把何 世通 的老太太若 娜阿妈送来 了。
人们 和若 娜 阿妈说 话 问 ,徐 建把 电视机 的画面调
试 出来 了 ,中央 电视台综合频 道现 出了时钟 ,指针一
秒一秒地 向午后三 时走 去 。 雪宝寨 的老老少少 在热兹坝 子的祭 台前整整齐齐 地站定 了 。人们垂 手肃立 ,双 目凝视着正前方 电视机 的 画面 ,心脏 和着 时钟 指针一齐 跳动 。
九 、 八 、七 、 六 、五 、 四 、三 、二 、一 — —
泽仁手拉绳 索 ,鲜艳 的五星红旗徐徐 降至旗杆 中
部。

编阳f家 E
阿 日布手一挥 ,站立祭 台前的二十八名火枪 手一

九六一 年 ,说是 自然灾 害 ,实 际上是党 和国家政策
齐 向天呜枪 ;预 先躬身 低头的十六名身穿皮 制铠 甲的 青年猛然 抬头 ,盘腿错 步 ,咚咚咚敲 响了手 中的羊 皮 鼓 ,发 出了 “ 咳 !呵 咳咳— —”的 吼声 。 呵 身着法衣头戴 法帽的阿 日布 面向 白石神 ,连 叩三 个头 ,然后伸开两臂 ,面 向苍 天 ,悲声吟诵 :
电视机屏幕出现 了雪宝寨羌族群众用本 民族传统 的祭奠仪式悼念遇难 同胞 的画面。人 们看见 了破碎 的 家 园,看见了跪在l 唱念经文 的阿 E布阿爸许 , ie k l
三分钟确实太短 暂 了。三 十二位遇难 者的亲人还 有好多 的话没 有对 即将远去 天堂的亲属叙说呢——他
们最想说 的是 ,亲人 那 ,你们走得 并不孤单 ,并不寂
怨起来 : “ 老头子 ,你一 走 四五 天 ,连个信儿都没
根据何世通老人 的提 议 ,参加 完纪念 5l 特大地 ・2
震遇难 同胞全 国哀 悼 日悼念活 动 ,就 给雪宝寨三 十二 有 ,我还 以为你 老不死 的光荣 了呢。省 军区首长在

汕尾陆丰结婚礼仪

汕尾陆丰结婚礼仪

汕尾陆丰结婚礼仪篇一:那个乡村的礼仪02110133 曾坚心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课程论文礼仪那些事儿姓名:曾坚心学号:02110133系别:工商管理系2012年5月30日那个乡镇的礼仪位于广东汕尾陆丰市南部,有一个叫碣石的小乡村。

那里有着腐败的政府官员,有着不完善的法规法纪,有着残缺不堪的治安条件??那里的人们,迂腐、麻木、思想落后??那里的科学技术缺乏、创新能力低下。

然而,在这地方生长出来的人也有他们的可爱之处,因为他们有着对我来说也许平常,也许又有点特别的礼仪。

接下来,让我一一讲述。

1. 饭桌上的细节还记得2010年的清明节,那时我正读高二。

前一天,接到一个电话,是二伯打过来的,说了一大堆话,事情是这样的,福伯操办起娶儿媳妇来,但我爸没空去,就叫我去代替他坐正席,宴会后第二天就去拜山。

5个半小时的车程后,便到了这个久违的小农村,心中充满兴奋和自豪、也有恐惧感。

宴会正席上,有酒、有肉、有鱼等各式各样好不缤纷绚丽。

因为来迟,不得不先干为敬,以示惩罚。

举起我面前的酒杯,与主人家的一个朋友(似乎是有点名望的一个人)干一杯,后来却发现有的人的表情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似乎在怪责什么东西或是暗示什么东西似的。

饭桌的时间过了一个半小时左右,来了个身穿白色衬衫的小伙子,来到正席的桌子前拿起酒杯,倒满了烈酒,向着在座的肥肠大肚子的长辈们说了句:“干你们。

”然而他们的目光只看着这个可怜的小伙子,无动于衷,申请似乎都在发呆,后来小伙子自问然后内心自答了一句:“你们都喝了是吧。

”随后把那烈酒灌下喉咙,又向前晃了下杯子便走开。

“用那么夸张吗?什么意思啊?”我晃了晃眼珠想。

后来的一次兄弟们的聚会上,堂哥对我说了一个干杯的细节:当与人干杯的时候,特别是和长辈干杯,杯沿要低于对方的杯沿,这样是对对方表示尊重。

后来我讲述了那小伙子的事给堂哥听,他说那是客气吧,或是对自己的因忽略了长辈都喝完了一轮酒却又冒然来干杯的行为表示歉意又或是以显示自己的好酒量来缓和酒桌上的尴尬??饭桌上的礼仪细节有点儿复杂,很多东西都讲究着。

【四清导航】2016届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诗两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四清导航】2016届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诗两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5.《乡愁》的结构具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结构的复沓升华了这首诗的思想意义,使这首清浅明朗的小诗显 得既深情绵邈,而又庄严正大。 6.诗中化抽象的乡愁为具体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种“ 化抽象为具体”的写法在我国古诗词中是经常使用的。请同学们根 据你的积累和课前收集的资料,列举含有“乡愁”的诗词句。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 《青玉案》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教师点拨:在诗人的生花妙笔下,“愁”有了重量,可以搬上 船;“愁”有了动感,如同汹涌澎湃而绵绵不绝的春水;“愁”如 影随形,漫天飞舞。“愁”无处不在,有多少游子,就有多少离愁 ——
《乡愁》 1.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又是通过什么 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的? 邮票——写信可寄家愁 船票——乘船可解相思 坟墓——生死隔绝 ,哀思难诉 海峡——海水无尽,忧思无尽 2.其实,除了这些形象事物之外,还有很多事物能触动我们心中 的痛、触发我们的情感,引起我们的愁绪。想想看,还有哪些具体 形象?你能以句型“乡愁是____________”再为乡愁打个比方吗? 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 乡愁是那根灵魂深处搏动的血 管 乡愁是雨中渴盼虹桥的芭蕉 乡愁是秋天的落叶,飘飘悠悠, 飘到何时愁方休 这首诗,诗人借助四个意象,抒发了自己浓浓的乡愁,子思母念 ,乡愁可人;夫妻爱恋,乡愁动人;祭母奠土,乡愁感人;愁绪祖 国,着笔惊人!如此动人的乡愁曲请同学们带着深情再去读一读, 并把它背下来。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 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当祖国遭受侵

【诗海选粹】格律诗词(145)期 清明专刊

【诗海选粹】格律诗词(145)期 清明专刊

【诗海选粹】格律诗词(145)期清明专刊诗海选粹格律诗清明专刊七律清明口占用杜牧韵文邓世广清明时节泪纷纷,坟上亲人俱断魂。

冥币总思焚万叠,心香宁吝插千根。

生前曾忍风尘苦,死后应沾雨露恩。

叮嘱远离贪腐辈,休同狐鼠住邻村。

七律清明(新韵)文武贝子节遇寒食望远村,哀怜无限寄流云。

贤承父祖思朝圣,德鉴儿孩泪洒坟。

眸际东风频祭奠,梦中故土总牵魂。

俗尘险秽端良少,顺孝忠诚剩几分?七律清明感怀文霍庆来(沧州)桃新李嫩柳含烟,七彩春花敬祖先。

杜宇融情长泣血,昏鸦念故自盘旋。

追怀教诲柔心碎,捧读哀词寸意绵。

万点幽思谁与诉,萦回梦里伴亲眠。

七律丁酉清明节文吴瑾(仲雍胄胤)拈毫和泪写清明,羁旅经年少返程。

万里夷陬游子梦,一樽薄酒故乡情。

海天浩荡身空在,云树苍茫恨又生。

细辨碑文忆庭训,愧无礼乐继家声。

往年清明节极少回国,近期在家扫墓祭祖感慨万千七律写在清明文心淡薄冰只恨亲缘如水流,几回梦里觅温柔。

膝前常与娇情耍,笔下难将往日收。

小院何时无倩影,悲怀此处总伤眸。

分明还似身边语,唯恐醒来全是愁。

七律丁酉清明前二日祭扫漫吟文墨染一年一度又清明,日照青山鸟有声。

杂草荣生春永在,灵花盛放信真诚。

新鲜水果酬先辈,袅娜香烟寄挚情。

无限追思风似梦,人间天上共承平。

七律清明忆母文吕万昌摇曳心灯子又辰,龛堂烛火泪沉沦。

劝书常励青云志,处世尤亏孀节身。

笑荡眉间丝未损,承欢膝下了无真。

缘何不待儿孙孝,却与风声雨唳邻。

七律清明遣怀文代古成霏霏丝雨细无边,淡淡清风胜往年。

荒冢萋萋欺泪眼,岚烟袅袅漫青天。

安将祭品灵台摆,却惹哀思腹内旋。

悔不生前多尽孝,憾留梦里永相缠。

七律清明寄怀文蔡亚波(岳阳)清明祭祖赴家乡,一路春晖步步殇。

幽道苍松添肃穆,焚香酹酒拜茔堂。

叹怀侍养时何短,默数慈恩泪更长。

庇佑儿孙家业顺,人人知奋报安康。

七律清明时节文阿羊(向阳)烟花三月水云生,细雨纷纷锁小城。

巧点胭脂山杏俏,闲吟红翠鹧鸪萌。

风中洒落花千瓣,岸上惊回梦半更。

怅望青青河畔柳,送春北上一程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祭马思聪文
作者: 徐 迟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3年第3期

徐 迟
历史上,放逐、出奔这类事不少。屈原、但丁是有名的例子。在“文革”中,我中华民
族的著名作曲家马思聪先生,受尽极“左”路线的残酷迫害,被迫于1967年出走国外,以抗议
暴徒罪恶,维护了人的尊严,他根本没有错,却还是蒙受了十九年(1967—1985年)的不白之
冤。

1984年11月,当我在美国费城和他会晤之时,他给我最初印象最令我惊奇。虽然他还
和过去一样的故人情重,且神志泰然,并相当乐观,还在勤奋作曲,我感到他和以前却有所不
同。我没有去深入思考他在哪一点上跟以前不同。我只是从他的声音笑貌中,感到他似乎不时
流露着一点点不易觉察的细微凄怆,却未能体会他心灵深处,埋藏着巨大的痛苦。

后来在他女儿马瑞雪回忆她父亲最后日子的文章里说到一个晚上,马思聪听着贝多芬的
《第五(命运)交响乐》。他忽然失声痛哭,他求他夫人王慕理让他哭一个够。后来,他含泪
说:“这个世界很美,”他为什么哭?他哭他内心的哀伤。他哭他离开了祖国大地,这么久了
没能回去。但这个世界很美,很美。

有一次中央音乐学院一位前副院长和我谈到他们在“文革”中的往事。这位前副院长在
黯然伤神中,突然颜容扭曲,喘息地说道:“有人用有钉子的鞋子猛打马院长……怎么打得下
去!……”他说不下去了!

那年年底我回到国内,不久便听说我国已公开为思聪平反。不白之冤终于昭雪了。从此
我就等他回国。1985年8月16日,他从美国寄我一封长信,其中讲到他“读了叶浅予文
章,谢谢他的真情。那时代的人好像比较真情,‘文革’把人弄坏了”。

看来我真不如浅予。在《为马思聪饶舌》一文中浅予写道:“受过欺凌而被迫出亡的人,
最懂得祖国的可爱,爱国之心也是最切。只有那些口口声声教训别人如何如何爱国,而自己却
横着心侮辱善良灵魂的人才是真正的罪人。马思聪不欠祖国什么,那些窃国篡权的人却欠他太
多了。”叶浅予说得又慷慨,又体贴。我们许多人却都没有说什么,以帮助他解除那凝冻住他
内心的深沉痛苦啊!

那封长信是他从欧洲旅游回来写给我的,他写到了南斯拉夫的钟乳石岩洞,威尼斯舟子
的金色歌喉,罗马的铁伏黎喷泉的音乐和瓦格纳常去喝咖啡的一家希腊咖啡店。他还写到翡冷
翠的大教堂,比萨的斜塔。还有,如入仙境的瑞土雪山,以及大雪纷飞之下雪山餐厅里的丰盛
午餐。还有他的那一别已半个世纪的巴黎,他写到巴黎他的母校国家音乐学院的陈旧的铁门。
最后他到了伦敦,这次旅游快要结束了,他忽又悲从中来,说“盛衰转换,月圆月缺,周而复
始,自是开地之轨道。”什么引起他的感慨万端?他为何要自苦了呢?想来是因为他能作欧游,
还不能回国。他只在信尾说了,“待我从西双版纳出来,立刻跑新疆”。这却不是说他想去一
次云南和新疆。不,他说的是他正在修改那五易其稿的、以云南民歌为主要旋律的《A大调钢
琴协奏曲》(作品第六十号),等到他修改完工,从这曲中,从云南旋律中跑出来,便要立刻
跑到以新疆民歌为主要旋律的一部写新疆生活的大歌剧《热碧亚》(作品第六十—号)的创作
中去。他人在北美心在祖国。他只是没有法子给我说他暂时还不能回国来,虽然他正驰神于云
南的热带雨林和新疆的天山南北牧场上。
因为他不知道回来的话会怎么对待他。他也许是心中在想,他既然出走了,他还能回去
吗?他童年时是一个固执的小孩,到了晚年他还是一个固执的老人。在“文革”中他有勇气出
走,现在他无勇气回来。出走是不得已的事,在国外十九年是不得已的事,暂时不回来也是不
得已的事,如今永远不会回来,更是不得已的事。这中间,恐怕只有叶浅予等少数人,只有少
数亲友,给过他巨大痛苦的心灵一点儿慰藉。

他保持了他独特的性格。除了他音乐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之外,他还有最纯洁的最天真的
最美的音乐的个性。他还有一点疑虑。还没有回来,等待着一个能够回来的时机,等待着他疑
虑的被消除。不幸他没有能等到那一天,他的灵魂已经飞升到了万里云天之外,但是他的灵魂,
正像在歌德的《浮士德》第一部的结尾,是“得到了拯救”的。

1988年5月20日,马思聪逝世一周年。他在无可奈何中生,在无可奈何中死,生离死
别,徒呼负负。呜呼哀哉,作文奠祭,基其辞曰:逝者如斯,从兹离分。恨别经年,梦睹英灵。
你是珍珠,晶莹蒙尘。你是国宝,横遭蹂躏。黄钟坠地,瓦釜雷鸣。美人离宫,骚客出境。梦
思沸腾,莫此为甚。魂逐飞蓬,爱国有心。孀闺泪尽,永安幽冥。欢怨非贞,中和可径。幽幽
琴声,一往情深。民族之音,冬夏常青。百世芳芬,千秋永恒。

(选自《百年中国经典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