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4电磁系统在西南抗旱救灾找水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EH-4电磁系统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

EH-4电磁系统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

EH-4电磁系统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张文科;吴艳军;徐玺萍;张健健【摘要】The EH - 4 electromagnetic imaging system has great exploration depth, light efficiency, reflect the results of visual features. It was widely used in searching for groundwater and hydrogeological aspects. To helpan acute shortage of water in Pingan county of qinghai province southern mountains looking for groundwater, select the profile EH - 4 electromagnetic system detection, by determining the area within the concealed fault location and fault fracture zone, the article carries out to construct water. The practice shows the EH - 4 electromagnetic imaging system is strongly penetrating without influence of shallow high re-sistance layer under comparation with other electromagnetic methods and it has strong applicability and high efficiency.%EH-4电磁成像系统具有勘查深度大、轻便高效、反映成果直观等特点。

EH4 电磁成像系统在砂岩地区勘查地下水的应用研究

EH4 电磁成像系统在砂岩地区勘查地下水的应用研究

EH4电磁成像系统在砂岩地区勘查地下水的应用研究伍 岳(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 100029)摘 要 EH4电磁成像系统是1套电磁自动采集和处理系统,它是CSAM T 和M T 的结合体。

本文介绍了EH4电磁成像系统的原理、特点和该系统在砂岩地区,如内蒙、新疆、云南等地区进行地下水勘查的应用实例和效果。

关键词 EH4电磁成像系统;电阻率;地下水电磁勘探方法随着仪器的改进与完善,勘探的效率也在提高。

EH4电磁成像系统依靠其先进的电磁数据自动采集和处理技术,将CSAM T 和M T 方法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天然信号源与人工信号源的采集和处理。

2种数据互相补充,可以提高地下水勘查的效果。

1 EH4电磁成像系统方法原理EH4电磁成像系统属于部分可控源与天然源相结合的1种大地电磁测深系统。

深部构造通过天然背景场源成像(M T ),其讯息源为10Hz ~100kHz 。

浅部构造则通过一个新型的便携式低功率发射器发射1~100kHz 人工电磁讯号,补偿天然讯号的不足,从而获得高分辨率的成像。

将大地看作水平介质,大地电磁场是垂直投射到地下的平面电磁波,则在地面上可观测到相互正交的电磁场分量为E x ,H y ;H x ,E y 。

通过测量相互正交的电场和磁场分量,可确定介质的电阻率值。

其计算公式为〔1〕ρ=15f E xH y 2(1)式中,f 为频率,单位Hz ;ρ为电阻率,单位Ω・m 。

由于地下介质是不均匀的,因而计算的ρ值称为视电阻率值。

探测深度理论上为一个趋肤深度,计算公式为δ≈500ρ/f (2)δ为趋肤深度。

上式表明,电磁波的透入深度随电阻率的增加和频率的降低而增大。

2 电磁成像系统的特点EH4电磁成像系统与其它物探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采用人工场源与天然场源共同作用的方式,人工场源弥补了天然场源的在某些频段的不足,使该系统在10Hz ~100kHz 的范围内获得连续的有效信号。

人工场源对解决浅部地质问题尤为有用。

EH4大地电磁技术的适用及应用效果

EH4大地电磁技术的适用及应用效果

a.地电模型
b.二维地电模型 圈1 二维起伏地形条件的地电模型及水
平地形的二维地电模型
图2大地电磁二维纯地形影响 起伏地形条件下的地电结构的视电阻率曲线比 较复杂,图3是图la模型的视电阻率曲线,与图1b 模型结果(图4)相对比,1-E极化曲线尚能看出是地 形引起干扰场与地下电性结构引起的场的叠加。对 于TM极化曲线,由于地形引起的畸变及位移十分强 烈,几乎完全掩盖了地电结构场响应。因此,在不连 续观测方式下由于地形影响所造成的TM极化方式 产生的数据畸变是不容忽视的。并且经模型模拟实 验表明,在通过包括空间滤波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校正 后对TE模式可以获得较好的校正效果,但TM模式
p。∽=P柚∽+C 式中,为频率;p。∽为厂点处存在静态偏移的视电 阻率值;p曲∽为厂点处未受静态偏移影响的视电阻
率值;C为静态偏移量,它是一个与频率无关的常 数。一个测点的静态偏移量虽然与频率无关,但不 同测点的C值不同,其大小与近地表局部电性不均 匀体的大小、形状、埋深以及相对于观测点的位置均 有关。在实际工作中,不但无法知道局部电性不均 匀体的这些参数,甚至无法弄清是否存在局部电性 不均匀体,要从观测得到的视电阻率曲线中消除静 态偏移量十分困难。对位于近地表导体之上的测 点,其响应曲线整体下移(视电阻率变低);对位于 近地表阻抗体之上的测点,其响应曲线整体上移 (视电阻率变高)。
(2)雁门关隧道DKll8+300一DKl20+700段
的EH4二维反演断面瞰图6)
图6雁门关隧道DKll8+300一DKl20+ 700段EH-4反演断面图
25 m。
如果单纯根据EH4的成果很难确定断层的准 确位置及倾向,且不可能确定其宽度。但可以大 致确定土石分界,图中的蓝线即为该土石界线,这 一结论也是和该处的电测深解释结果、钻孔资料 相符的。

EH4电磁成像系统在水库漏水探测中的应用

EH4电磁成像系统在水库漏水探测中的应用

EH4电磁成像系统在水库漏水探测中的应用李绍兴;胡润楚【摘要】Application of the EH-4 electromagnetic imaging system in the leakage detection of a riverbend reservoir is bined with ge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drilling data, the system is able to locate the deep leakage channel, and find out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s and lithologic boundaries, which provides reliable information to the leakage repai-ring work.%将EH4电磁成像系统应用于岩溶埋深较深的河湾水库漏水的勘察,结合地质及钻探资料对比分析,宏观上查明河湾地块深部漏水通道、地质构造及岩性分界,为该电站河湾地块漏水点的工程的整治和修复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是现代地球物理方法发挥作用的一个广阔领域.【期刊名称】《水电与新能源》【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5页(P55-59)【关键词】EH-4电磁成像系统;深部岩溶;水库漏水;自然电场法【作者】李绍兴;胡润楚【作者单位】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14;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30.12+4;TV698.1+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工程地质勘探和研究任务成倍增长,勘探工作也逐步由浅部向深部、由简单向复杂发展,常规地震勘探、电法勘探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地质勘探的需求。

针对越来越复杂的地质、地形环境,在20世纪末发展起来一种新的物探勘测方法——EH4电磁成像系统(本文以下简称EH4)。

水文地质调查中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法(eh-4)的应用

水文地质调查中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法(eh-4)的应用
1 勘查区水文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特征
本次开展水文地质地区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拉脊山 山 脉 处 ,深 居 内 陆 ,远 隔 海 洋 昼 夜 温 差 大 ,属 于 典 型 的 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按照地貌成因和形态特征,可以 工作区为侵蚀构造中高山,山体走向与构造线方向一 致,海拔 3500~4400 m,相对高差 600~800 m,基岩裸露, 寒冻风化作用强烈。在重点调查的中高山地带主要出 露的地层为寒武系(∈)、白垩系(K)和第四系地层。寒 武系(∈)地层主要由灰绿、暗绿色变质安山岩、安山凝 灰岩等组成,白垩系(K)地层主要由砾岩、砂砾岩、砂岩 及页岩等组成,第四系地层主要由黄土状土、砂砾卵石 及草甸土组成。
作者简介:苏世杰(1991-),男,甘肃临洮人,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工环矿物探技术工作。
184
第1期
苏世杰:水文地质调查中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法(EH-4)的应用
3 推断解释
本次工作运用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法(EH-4),勘测 了 1条剖面,41 个物理点。以 185毅方位,由北向南沿沟 谷布设,剖面地势北高南低。从剖面 EH-4 反演图可以 看出,剖面电阻率等值线横向差异明显,剖面距 0耀600m 电阻率值高(籽=300~1000 赘·M),推测其岩性为凝灰岩,
地层、岩石物性是物探解释的基础和依据,它的变 化是引起地球物理方法曲线形态特征变化的主要因 素。本次资料解释主要依据工区已有钻孔柱状图、测井 资料和实测物性数据综合分析得出,该工区第四系(Q) 草甸土电阻率值相对较低,是整个工区表部的中低阻 电性特征,其值为 60~170 Ω·m。白垩系(K)砂岩,电阻 率相对较低,是本次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法(EH-4)探测 有效深度内的低阻值电性层,电阻率在 80 Ω·m 左右。 寒武系(∈)凝灰岩,电阻率值相对较高,是本次高频大 地电磁测深法 (EH-4) 探测有效深度内的高阻值电性 层,电阻率在 300~1000 Ω·m,由于断层影响,在凝灰岩

EH-4电磁系统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

EH-4电磁系统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

( G e o l o g y E n v i r o n me n t S u r v e y I n s t i t u t e o f Q i n g h a i P r o v i n c i a l Hy d r o—g e o l o g y E n g i n e e i r n g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Q i n g h a i H y d r o—g e o l o g y a n d G e t h e r m a l g e o l o g y , Xi ’ n i n g 8 1 0 0 0 8,Q i n g h a i )
Ab s t r a c t : Th e EH 一 4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i ma g i n g s y s t e m h a s g r e a t e x p l o r a t i o n d e p t h,l i g h t e f i f c i e n c y ,r e l f e c t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v i s u a l f e a t u r e s .I t w a s wi d e l y u s e d i n s e a r c h i n g f o r g r o u n d w a t e r a n d h y d r o g e o l o g i c a l a s p e c t s .T o h e l p a n a c u t e s h o r t a g e o f wa t e r i n P i n g a n c o u n t y o f q i n g h a i p r o v i n c e s o u t h e r n mo u n t a i n s l o o k i n g f o r g r o u n d w a t e r .s e l e c t t h e p r o i f l e EH 一 4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s y s t e m d e t e c t i o n,b y d e t e r mi n i n g t h e a r e a wi t h i n he t c o n c e a l e d f f a u l t f r a c t u r e z o n e ,t h e a ti r c l e c a r r i e s o u t t o c o n s t r u c t wa t e r .T h e p r a c t i c e s h o ws t h e EH 一 4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i ma g i n g s y s t e m i s s t r o n g l y p e n e t r a t i n g wi t h o u t i n l f u e n c e o f s h a l l o w h i g h r e — s i s t a n c e l a y e r u n d e r c o mp a r a i f o n w i t h o t h e r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me t h o d s a n d i t h a s s t r o n g a p p l i c a b i l i t y a n d h i g h e f f i c i e n c y . Ke y wo r ds : EH 一 4 s y s t e m; ma g n e t o t e l l u r i c s o u n d i n g; P i n g a n c o u n t y; r r e s i s t i v i t y a n d g r o u n d wa t e r

EH4野外工作原理与应用

EH4野外工作原理与应用

EH4野外工作原理与应用EH4大地电磁系统是由美国GEOMETRICS和EMI公司联合生产的采用最新数字处理器的连续电导率成像系统, 该系统是采用天然场源与人工场源相结合大地电磁测量系统, 其有效勘探深度为几十米至一千米左右, 很适合于我国目前矿产勘探的现实需求, 与其他大地电磁系统如加拿大凤凰公司生产的V系统、美国EMI公司生产的MT系统等电磁仪一样, 其观测的基本参数为正交的电场分量, 和磁场分量, 。

通过密点连续测量, 采用专业反演解释处理软件可以组成地下二维电阻率剖面, 甚至三维立体电阻率成像。

(1)EH4是全新概念的电导率张量测量仪通常意义下的电探仪,指的是交、直流电阻率剖面仪。

这两种方法都是有源测量方法,需要向地下直接供电,并且随着测量深度加大,电极布线和供电量都不断增加,野外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另一方面,尽管这两种方法都属于有源电探,但采集到的视电阻率值都属于标量范畴,对辨别地下二度体异常的走向无能为力。

大地电磁同属于电探,但它是无源测量。

利用天然电磁场,虽然避免了大电流供电,但天然电磁场不稳定,而且某些频段先天不足,干扰强,讯号弱。

参看(图1)大地电磁场水平分量频谱展示图。

它反映了天然电磁场与人文电磁场的分布情况。

在1Hz左右,无论电场和磁场都是低谷;在1000Hz处磁场几近寂静,电场有一低谷。

在几十赫兹到104Hz范围内,人文活动的电磁场干扰特别严重。

这些特点决定了大地电磁法只适合于采集较低频率。

通常观测时间长,分辨率较低,适合解决深层宏观问题。

所以尽管电探方法起源最早,几十年来,由于以上的局限性,一直阻碍它的发展。

几十年来,1000米以内,几百米上下,正是人类经济、文明活动在地壳上层最活跃的深度。

其它物探方法,如地震勘探法,自40-50年代之后都开始大展身手,而浅、中深度范围的电探则相对寂寞冷落,处于陪衬地位。

EH4是全新概念的电导率张量测量仪。

它利用大地电磁的测量原理,但配置了特殊的人工电磁波发射源。

EH_4大地电磁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工程物探中的应用

EH_4大地电磁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工程物探中的应用

实践经验,要求样本容量 n≥50 以及每一个 npi(或 np^ i)的值都≥5,而且
最好在 5 以上,若 npi(或 np^ i)<5,则适当地与相邻组的 npi(或 np^ i)进行合
并求 ni-np^ i 的值。
(2)提出原假设 H0:该门课程学生考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 N(μ,σ2),
参数 μ 和 σ2 的极大似然估计为 μ= Σxi =x ,σ2= Σ(xi-x )2 =s2;备择假设
与 X-Dipole 的相互垂直,使用罗盘仪定向。
图 1 EH-4 工作示意图 3.3 磁棒布置 磁棒离前置放大器大于 5 米,为了消除人文因素干扰两个磁棒要 埋入地下,保证其平稳,用罗盘仪和水平尺使 HX、HY 两磁棒相互垂直且 水平。所有的工作人员离开磁棒至少 5 米,尽量选择远离房屋、电缆、大 树的地方布置磁棒。 3.4 AFE(前置放大器)布置 电、磁道前置放大器放在测量点上,即两个电偶极子的中心,为了 保护电、磁道前置放大器,应首先接地,AFE 远离磁棒至少 5 米。 3.5 主机布置 主机要放置在远离 AFE(前置放大器) 20 米的一个平台上,而且操 作员最好能看到 AFE 和磁棒的布置。 4.应用实例 4.1 目的要求 2007 年,我们利用 EH-4 电磁仪在云南对新庄隧道进行电磁勘探, 共完成有效物理测点 160 个,以查明: (1)断层的视倾角、破碎带宽度和深度; (2)岩溶洞穴、暗河、软弱带及富水带的埋深和规模; 4.2 地形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4.2.1 地貌概况 测区位于长江北岸低山区,属中~深切割的侵蚀、剥蚀低山地貌, 隧道顶部须家河组砂岩突起山岭形成地表水分水岭,须家河组上部侏 罗系地层形成 15~30°的斜坡,斜坡间纵向冲沟较发育,测区岩溶槽 谷,溶蚀洼地、落水洞、溶洞等岩溶发育。隧道位于云南省新庄村,区内 最高点为须家河组砂岩山岭—— —高程 570.3m,最低为进口段新庄村,高 程 167m。相对高差 400m。植被较发育,沿线居民点零星分布,隧道进口 无公路相通,出口附近有公路相通。 4.2.2 地质概况 测区内地层由新到老依次出露有: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 (Q4dl+pl)、坡残积层(Q4dl+el)、坡崩积层(Q4dl+col);下伏侏罗系下统 珍珠冲组 (J1z) 泥岩夹砂岩;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上段砂岩夹页岩 (T3xj2);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下段页岩、砂岩夹煤线(T3xj1);三叠系中 统雷口坡组页岩夹盐溶角砾岩、泥质灰岩、角砾状灰岩等(T2l);三叠系 下统嘉陵江组四段盐溶角砾岩与灰岩互层(T1j4)。 4.3 资料解释结果 把电测深曲线、等 ρs 断面图(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以及地质资料 作为资料解释的基本依据。根据电阻率断面图中背景值的大小、低阻异 常的形态、低阻异常值及其与背景值的差异等,并结合实际地段所对应 的地层岩性,对地层分界线、断层、岩溶及岩体的破碎、软弱或含水情况 进行判释。 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电阻率 - 深度断面图(图 2)。 由图 2 可以看出,地层分界线明显,基本查明 (下转第 50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 5卷第 6期 2 0 1 1年 1 2月
物 探 与 化 探
G E O P H Y S I C A L&G E O C H E M I C A LE X P L O R A T I O N
V o l . 3 5 , N o . 6 D e c . , 2 0 1 1
E H 4电磁系统在西南抗旱救灾找水中的应用
·7 5 6 ·
物 探 与 化 探
3 5卷
为重新确定井位, 选择位于老邓耳村附近、 与其 水文地质情况相近的德果村, 在村中正在使用的水 井处布设 E H 4剖面 2条, 约1 0个电磁测深点, 点距 1 0m ( 见图 1 ) 。该井 2 0 0 9年施工, 目前为德果村主 3 、 L 4线 要的生活用水井。图 3给出了德果村水井 L E H 4电磁测深 2 D反演电阻率断面。图中显示, 德
图3 德果村水井 L 3 ( a ) 、 L 4 ( b ) 线E H 4电磁测深 2 D反演电阻率断面
3 . 2 确定井位 根据德果村水井实验, 对老邓耳村水文地质资 料进行分析, 在两村交界处布置了 1条 E H 4电磁测 L 5 ) , 约1 1个电磁测深点, 点距 2 0m ( 见图 深剖面( 1 ) 。图 4给出了 L 5线 E H 4电磁测深 2 D反演电阻 率断面。图 4显示, 该测线电阻率特征与图 3中 L 4 线相似, 表现为小号点电阻率低, 大号点电阻率高
1 —古近系; 2 —法郎组; 3 —个旧组; 4 —一打得组; 5 —测线、 测点; 6 —井位
图1 老邓耳、 德果村水文地质概况
3 . 1 井位对比试验 图2 a 为老邓耳村干井 L 1 、 L 2线 E H 4电磁测深 2 D反演电阻率断面。图中可见, 2条测线电阻率整 体表现平稳, 上部电阻率小于 2 0 0Ω· m , 推测为第 四系岩层; 中部电阻率为 3 0 0~ 8 0 0Ω·m , 等值线平 稳, 没有明显串珠状闭合, 推测为弱发育灰岩区; 深 度1 5 0m处为一明显界线, 底部电阻率比较大, 地质 资料显示此处地层主要为灰岩, 因此推断为灰岩致 密、 不发育。该结果与钻孔资料( 图2 b ) 吻合。
3 成果解释
本次缺水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海拨较高的山 区, 根据前述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由于区域地质构 造发育, 在时代较老的碎屑岩、 变质岩区肯定可以找 到相对富水的地方。首先, 选择该区水文地质条件 相 似的老邓耳村和德果村, 在两村的无水井和出水
图2 老邓耳村干井 E H 4电磁测深 2 D反演电阻率断面( a ) 和钻孔资料( b )
[ 1 ] 陈 乐 寿. 构造电法勘探[ M] . 武 汉: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出 版 社, 1 9 9 1 : 7 6- 7 7 .
[ 2 ] S T R AT AG E M2 6 7 1 6 0 1R e v .BO p e r a t i o nM a n u a l G e o m e t e r o c s &E M I 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I n s t r u m e n t s ,I n c . 1 9 9 6 . [ 3 ] 孙升林, 倪新辉, 龚惠民, 等. E H 4电磁成像系统在中西部岩溶 区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 J ] . 中国煤田地质, 2 0 0 1 , 9 ( 1 3 ) . [ 4 ] 杨湘 生. 综 合电 法 在黄 花 国际 机 场 后 勤 基 地 找 水 中 的 应 用 J ] . 物探与化探, 2 0 0 9 , 3 3 ( 4 ) . [ [ 5 ] 伍岳. E H 4电磁成像系统在砂岩地区勘查地下水的应用研究 [ J ] . 物探与化探, 1 9 9 9 , 1 0 ( 2 3 ) . [ 6 ] 刘江. E H 4电导率成像系统在陕北找水中的应用[ J ] .陕西煤 炭, 2 0 0 3 , 1 ( 2 ) . [ 7 ] 倪芬明, 刘志田. 应用 E H 4电磁仪寻找地下水[ J ] . 石油仪器, 2 0 0 1 , 2 ( 1 5 ) . [ 8 ] 严良俊, 陈清礼, 胡文宝, 等. 灰岩溶洞发育区浅层瞬变电磁法 找水效果[ J ] .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 0 0 4 , 2 ( 1 ) .
果村测线的电阻率表现明显与老邓耳干井的测线不 同, L 4测线电阻率 2点下面为一明显分界线, 小号 点电阻率高, 大号点电阻率低, 推断高阻为灰岩; L 3 测线 1 0 0m 以上电阻率表现平稳, 1 0 0m 以下出现 灰岩的强弱发育分带现象, 特别是 4点位置出现串 珠状低阻异常, 推断为灰岩破碎带。
3 钻井验证, 涌水量达到 4 0 0m / d , 解决了当地人畜
饮水问题。图 5为该井的钻孔柱状图。
图 4 老邓耳 L 5线 E H 4电磁测深 2 D反演电阻率断面 图 5 设计井位 L R 1钻孔柱状图
4 结论
西南大旱, 在找水难度大的干旱缺水山区, 通过 E H 4大地电磁测深物探方法找到了丰富的地下水, 缓解了旱情,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3 5 0m / d , , 最大可达 8 8 1m / d 。孔隙水和岩溶水为
两个不同的储水系统, 孔隙水之下的岩溶水, 一般富
3 水性均达中等以上, 单井涌水量一般可达 5 0 0m / d 3 以上, 最大达到 28 8 4m / d 。
盆地之外地下水的富集条件相对较差, 无论孔 隙水、 裂隙水和岩溶水, 富水性一般均较弱, 只有同 时具备相对隔水层, 或微地貌为相对低洼的负地形, 或背斜、 向斜轴部, 或断裂影响带等两个或两个以上 条件, 才具备凿井取水条件。 一般情况, 地下水为大气降雨补给。盆地中的 覆盖型岩溶地下水补给较为复杂, 除盆地周围岩溶 含水层的渗入补给外, 尚有盆地边缘裂隙含水层的 侧向补给、 开采条件下的越流补给等多种补给途径。 一般情况下覆盖型岩溶水富水性较为均一, 但在盆 地发育暗河管道的地区, 如蒙自草坝盆地南洞暗河 发育地带、 建水羊街盆地边缘接近老楚祚暗河发育 地带, 越接近暗河管道, 出现干孔的频率越高。 岩溶地下水的排泄主要集中于盆地边缘山麓地 带, 如建水盆地、 石屏盆地均如此, 主要受当地排泄 基准面控制, 其次受相对隔水层的阻隔而排泄。裂 隙水的排泄则不然, 而是主要受水文网的切割和相 对隔水层或风化界面的控制, 所以出现山高水位高 的格局。 工作区地层有古近系( E ) 、 三叠系法郎组( T f ) 、 2
杨剑, 王永华, 焦彦杰, 吴文贤, 杨俊波
(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 1 0 0 8 1 )
摘 要:介绍了利用 E H 4电磁系统在云南红河地区某村庄的找水成果, 遵循“ 从已知到未知” 的原则, 紧密结合地质 资料, 布置物探工作, 获得完整的物探资料, 作出较合理的解释, 取得了较好的找水效果。 关键词:E H 4电磁成像系统; 抗旱救灾; 地下水勘查; 水文地质调查 中图分类号:P 6 3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0 0 0- 8 9 1 8 ( 2 0 1 1 ) 0 6- 0 7 5 4- 0 4
收稿日期: 2 0 1 0- 0 8- 2 6
6期
杨剑等: E H 4电磁系统在西南抗旱救灾找水中的应用
·7 5 5 ·
个旧组( T g ) 、 一打得组( T y ) , 区内地层、 地质构造 2 1 简单, 古近系主要为砾岩、 砂砾岩, 其他地层以灰岩 为主。
H 4电磁测深剖面, 进行井位对比试验。 井旁布置 E 再根据实验结果, 结合地质资料, 布置物探工作和解 释物探资料, 在有前景的勘查靶区查明碎屑岩、 碳酸 盐岩分布范围和顶底板埋深情况, 以解决老邓耳村 的用水问题。 图 1给出了老邓耳、 德果村的水文地质概况及 物探工作布置示意。
尚发育多处暗河天窗、 落水洞、 漏斗等岩溶形迹。 蒙自盆地、 石屏盆地和建水盆地, 主要赋存覆盖 型岩溶水, 岩溶水之上为松散岩类孔隙水, 其中第四 系中的孔隙水主要含水层为粉质砂土, 单井涌水量
3 一般小于 5 0m / d ; 第三系黏土岩中的数层砂质泥
土岩和粉细砂是主要含水层, 单井涌水量一般大于
L 4 、 L 5测线方向一致, 点号方向相反) , 1~ 6点为 ( 6~ 1 1 明显低阻变化, 向大号点倾斜, 推断为砂砾岩; 点电阻率高, 2 0 0m以下电阻率较高, 推断灰岩弱发 2 0 0m 以上灰岩较发育。结合以上资 育或不发育, 料分析, 在 7号点布设井位 L R 1 , 有一定把握。后经
2 0 1 0年, 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 6 0年不遇的大 旱。为解决缺水地区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困难, 并为 我国南方其他广大地区解决缺水问题提供技术和经 验示范,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决定 开展西南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项目。成都地质 矿产研究所积极引进在地下水勘查方面较为有效的 t r a t a g e mT ME H 4电 导 率 成 像 系 统 物探 仪 器— — —S H 4 ),在云南红河州地区进行了地下 ( 以下简称 E 水文地质勘查工作, 遵循“ 从已知到未知” 的原则, 将物探成果与地质资料紧密结合, 作出合理解释, 确 定井位, 获得了较好的找水效果。
1 地质概况
云南省红河州地处云岭山脉分支六沼山和哀牢 山的南延地带,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渐次递降, 在南盘 江、 红河、 藤条江、 李仙江的强烈切割下, 形成极为雄 伟壮观的山川, 高差悬殊大。红河大裂谷把境内地 形分为南北两部分, 南部为哀牢山余脉, 山高, 谷深, 坡陡, 地形错综复杂; 北部为滇东岩溶高原区, 山脉、 河流、 盆地相间排列, 地势较为平缓。 据现有资料, 区内主要赋存岩溶水和孔隙水, 建 水、 石屏一带的岩溶地下水主要赋存于自泥盆系中 统东岗岭组至三叠系中统法郎组这些纯及不纯碳酸 盐岩地层中, 其余碎屑岩主要成为相对隔水层。岩 溶含水层主要分布于建水盆地东、 南部和异龙湖以 北, 受次级断裂和背斜、 向斜的控制呈条带状展布。 山区控水构造最典型的当属建水羊街东部长冲 6k m , 由于背斜轴部受拉张力, 形成张 背斜, 长约 1 性断裂。沿断裂带发育了老楚祚暗河, 暗河长达 1 0 余千米, 完全依断裂发育, 在长条形的岩溶洼地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