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农村污染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湛江是广东省省辖市,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2008年,湛江市生产总值10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5300元。。可是近年来,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数百万计的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

调查现状

一、主要概况:

调查目的:对湛江市农村污染现状做简单的了解,引起当地人们对农村环境的关注。同时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省农村污染现状调查研究组”提供科研数据。

调查时间:2010年寒假

调查范围:湛江市吴川的黄坡镇、樟铺镇;雷州的附城镇;坡头区的乾塘镇(调查中将乾塘镇列入吴川市)。

调查对象:以上四镇环保局、十一条代表村庄的村委会、八十二户代表农户。

调查方式:问卷,走访。问卷由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省农村污染现状调查研究组”制定。

调查结论:农村的污染现状虽不十分严峻,但急待改善。

(一)农村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但是投入于污染治理方面的资金仍然欠缺。有专门的保洁人员的村庄少之又少,即使有的话,也是低报酬的劳动,也就是说政府没有重视这方面。

(二)农村的养猪户数量在减少,养猪户养猪的数目也比较小,因而来自农村的养殖业垃圾主要源于鸡鸭等家禽。但是,粪便的处理率很低,也没有农户家建有沼气池,一般是晒干之后作为肥料处理。

(三)农作物产生的垃圾如秸秆、杂草等的处理方式一般是焚烧或者用作燃料,利用率低并且产生的气体也会对大气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四)家庭的排水方式通常是最终流入河流或者随意倾倒,处理方式随意并且农户的环保意识不强。

(五)农村的家庭生活垃圾数量比较少,一般都是有机垃圾,且可以通过鸡鸭等家畜来解决,所以这方面污染情况不是很严重。

二、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根据老一辈说,过去三十年的农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那时的农民走路渴了,随手在路边的水塘捧起水就能喝;溪流里满是游弋的鱼儿。而现在的老家,展现在眼前的是:浑浊或空荡荡的水塘,满是水华的江河,随手乱扔的农药瓶、饮料罐等。这说明了农村环境污染的对比。现在难见蓝天不仅是城市,农村也有黑雾遮日的,这不仅威胁到了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

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类型:

(一)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引起的环境污染

在该次调查数据统计,统计的82户农户中,户均养殖业垃圾为50.24

斤/月。在养殖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的同时,随之带来的畜禽粪便和养殖废水无组织排放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成为农村污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畜禽养殖场环境意识差,畜禽粪便随意堆放,畜禽粪便利用率低,成为严重的环境污染物。而据科学调查表明:畜禽粪尿、畜禽场排出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和有害成分,若随意排入地表、地下水体中,便易造成农村周边水体恶化,不仅污染地表水,其有毒、有害成分还易进入到地下水中,污染波及周围其他地区,极不易治理。更值一提的是,大量养殖业垃圾中含有一定数量的N和P,进入水体后会增加水体的营养负荷,以致水中的BOD值升高;畜禽粪便分解时产生大量的甲烷,加剧大气的温室效应。

(二)农村各类垃圾引起环境污染

农村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农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使农村的生活和生产垃圾大幅增加,垃圾成份日趋复杂。根据调查数据统计,统计的82户农户中,地膜、农药化肥包装等垃圾为每户每年11.71斤/户。由于农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农村垃圾管理机构和处置设施不健全,加之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制约,使农村垃圾随意堆积,不采取任何有效污染防治措施,成为农村环境的一个重要污染因素。据有关专家分析,农村垃圾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和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它们毒性强,危害大,渗透于土地,会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改变土壤的性质与结构,降低了农田和土地的使用价值,而且堆放形成的垃圾水和渗滤液,通过径流和地渗方式严重危害农村饮用水环境安全,威胁

农民身体健康。某些地方不合理地焚烧生活垃圾,产生的二恶英对大气也有一定程度的污染。

(三)农村秸秆焚烧引起的大气环境污染

秸秆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产物之一,我国拥有的秸秆资源居世界首位,每年产生近7亿吨,相当于5亿吨标准煤。在该次调查数据统计,统计的82户农户中,户均秸秆杂草量326.59斤/年。

秸秆露天焚烧是农村大气环境污染主要因素,其产生的温室气体的量不低估。不过调查范围内,秸秆露天焚烧情况不多,一般是用之作薪柴,使污染气体点源排放而不是面源排放,避免了由于大气开放度低而造成的局部污染。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木质素和粗蛋白等有机物质,适当处理是很好的农业资源和能源,可惜调查范围内沼气普及率为零。总之,对秸秆的处理有利弊两方面: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环境污染,如果处理得当,会变废为宝。目前我市并没有由于对秸秆处理不当引起的环境问题,但对秸秆能源化的程度很低。

三、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

(一)、农村的贫穷落后,不洁生活方式和习惯使其环境保护意识差。农村青壮年人口逐步流向城市,老弱病残长住农村。这种劳动力、知识空心化从而导致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没有劳动力和资金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则越来越突出。

(二)、对农村环保工作重视不够,环保资金对农村投入少。近郊区

农村虽基本解决了饮水问题,但对污水的排放无管理,长期处于无序、任其自流状态。

(三)、工业化向农村扩展的同时,也带来农村新的工业化污染。我市有些乡镇只重眼前利益,引进的多为粗放型、技术含量低、污染重的中小企业,没有统一的市政排污管道,废水(有的经过处理或处理不达标或未经处理等等)只有直接排向农田、河沟、水库直至饮水水源地江河等。

(四)、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具体到环保领域,也就是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城市环境污染甚至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四、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一)、提高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认识,加强宣传教育。在我市广大的乡村地区,广泛普及环保科技与法律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维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二)、进一步摸清我市农村水体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的承载力,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村土壤进行质量评价,功能划分,制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依据不同的功能合理利用和开发。对我市农村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适时监测,为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三)、政府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农村饮用水建设与管理,建立一批集中饮用水源地,确保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

(四)、在污染严重的地区,建立农田与河流、溏、库间的生物缓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