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自动化复习题

制冷装置自动化复习题

制冷装置自动化复习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冷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制冷设备的控制更加精确和高效,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下面是一些制冷装置自动化的复习题,希望对读者进一步加深对这一领域的了解。

1. 什么是制冷装置的自动化?

制冷装置的自动化是指通过使用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制冷设备的自动运行、调节和控制。它可以根据设定的参数和要求,自动调节制冷装置的工作状态,提高制冷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2. 制冷装置自动化的优势有哪些?

制冷装置的自动化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 提高制冷设备的运行效率和性能;

- 减少人工操作和维护成本;

- 提高制冷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方便管理和维护。

3. 制冷装置自动化中常用的传感器有哪些?

制冷装置自动化中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感知制冷系统的工作状态和环境条件,为自动控制系统提供必要的数据。

4. 制冷装置自动化中常用的执行器有哪些?

制冷装置自动化中常用的执行器包括电动阀门、电动调节阀、电动压缩机和电

动风机等。这些执行器可以根据自动控制系统的指令,实现对制冷设备的运行

和调节。

5. 制冷装置自动化中常用的控制策略有哪些?

制冷装置自动化中常用的控制策略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等。PID控制是一种经典的控制策略,通过调节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参数,实现

对制冷设备的精确控制。

6. 制冷装置自动化中常见的故障诊断方法有哪些?

制冷装置自动化中常见的故障诊断方法包括模型基于故障诊断、数据驱动故障

诊断和专家系统故障诊断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监测和分析制冷系统的运行数据,快速准确地诊断出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7. 制冷装置自动化中的能源管理策略有哪些?

制冷装置自动化中的能源管理策略包括负荷管理、优化调度和能量回收等。负

荷管理通过根据需求和优先级,合理分配和调整制冷设备的负荷,以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优化调度则通过智能算法和模型预测,实现对制冷设备的优化调度,以降低能耗和成本。能量回收则是指通过热泵等技术,将制冷设备产生的废热

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实现能量的再利用。

通过对上述复习题的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制冷装置自动化的原

理和应用。制冷设备的自动化不仅提高了制冷效率和能源利用率,还为人们的

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制冷装置自动化将在各个

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制冷装置自动化A(2004级热能)答案

拟题学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热能工程041-2 2007/2008 学年1学期制冷装置自动化(A)试题标准答案 (答案要注明各个要点的评分标准) 1. 图1是一个简单的库房温度调节系统,请写出其自动调节的框图,并分别写出调节对象、发信器、调节器、执行器所指。(20分) 答:(1) 框图:(10分) (2) 调节对象:库房(2分) 调节器:温度控制器。(2分) 发信器:温包。(2分) 执行器:电磁阀。(2分) 被调参数:库房温度θ。(2分) 拟题人: 书写标准答案人: 图1 库房温度自动调节系统 1.冷库 2. 温包 3.温度控制器 4.电磁阀 5. 冷风机 调节器执行器调节对象 发信器 给定值r偏差e p q 干扰作用 被调参数 (温度θ)测量值z

2. 如图2所示。假定箱内壁与箱内空气温度相同,均匀分布,可视为集中参数,箱壁不蓄热。箱内空气温度为θ,制冷剂蒸发温度为θ2,箱外空气温度为θs ,渗入箱内热量为Q 入,制冷剂带走热量为Q 出。假设k 1—箱壁当量传热系数;A 1—箱壁传热面积; k 2—蒸发器壁当量传热系数;A 2—蒸发器传热面积。(其它参数可自行合理假定表示。)试建立冷藏箱内空气温度动态方程。(20分) 答:渗入冷藏箱的热量为 11s ()Q k A θθ=-入 (1) 式中 1k :箱壁当量传热系数;1A :箱壁传热面积。(3分) 制冷剂带走的热量为: 222()Q k A θθ=-出 (2) 式中2k :蒸发器壁当量传热系数;2A :蒸发器传热面积。(3分) 初始稳态时,有0 Q Q =入出,0θθ= 当渗入热量与制冷剂带走热量不平衡时,热容量U 发生变化: -dU Q Q dt =入出 (3分) 冷藏箱热容量 图2 冷藏箱对象示意图 Q 入 Q 出 冷剂

制冷装置自动化考试必过总结

第一章调节系统的基本原理与调节对象特性 1、自动调节设备一般由发信器、调节器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 发信器(感受元件):把被调参数(房间内空气温度)成比例地转变为其他物理量信号(如电阻、电压、电流等)的元件或仪表,如热电阻、热电偶等。 调节器:将发信器送来的信号与给定值进行比较,根据偏差大小,按照调节器预定的调节规律输出调节信号。 执行器:是由执行机构和调节机关组成的。调节机关一般为调节阀,它根据调节器送来的调节信号大小改变调节阀的开度,调节热水流量,对调节对象施加调节作用,使被调参数(房间空气温度)保持在给定值。 2、反馈:通过发信器将调节系统的输出信号引回调节系统输入端的方式。 负反馈:反馈信号使被调参数变化减小。负反馈信号z旁有一负号,给定值信号r为正号,故偏差信号是。 正反馈:反馈信号使被调参数变化增大。正反馈信号z旁有一正号,给定值信号r为正号,故偏差信号是。 在自动调节系统中都采用负反馈。 3、调节系统分类。。。。。。(判断) 反馈调节系统按给定值的变化规律不同可分为: 1、定值调节系统给定值为一确定的数值。 2、程序控制系统给定值事先不确定,取决于系统以外的某

一进行着的过程,并要求系统的输出量跟着给定值变化。如舒适性空调中,为了节约能量和达到舒适的目的,室温设定值随着室外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自适应控制能连续自动地测量对象的动态特性,把它们和希望的动态特性比较,并利用差值以改变系统的可调参数,或产生一个控制信号,从而保证不论环境如何变化,被控参数性能都是最佳的。 4、(d)衰减振荡图最理想。。。。。。(选择) 5、调节过程不允许衰减率ϕ<0即不允许扩散增幅振荡;对于ϕ=0的等幅振荡,只要其振幅在给定范围内,也能采用。 6、衰减比为被调参数在过渡过程中第一个波峰值与第三个波峰值之比;被调参数在过渡过程中,第一个最大峰值超出新稳态y(∞)的量,称为最大超调量,常称动态偏差。设计调节系统时,必须对此作出限制性规定,大,则品质差;静态偏差y(∞)也称残余偏差或稳态偏差,它表示调节系统受干扰后,达到新的平衡时,被调参数的新稳态值与给定值之差。 7、调节对象特性包括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两部分,常用迟延τ,

制冷装置自动化复习重点

制冷装置自动化 第一章调节系统基本原理与调节对象特性 1.自动调节系统定义:一个能够稳定工作的自动调节系统,都是在无人直接参与下,能使被调参数达到给定值或按照预先规定的规律变化的系统。自动调节系统的任务:以预定的精度,确保被控量等于给定值,或与给定值保持确定的函数关系。 2、自动调节系统组成:调节对象、发信器、调节器和执行器组成的闭环系统。(发信器、调节器和执行器的总和又可以称为自动调节设备。自动调节系统是由调节对象和自动调节设备组成。) 3、调节对象(被控对象):是指要求实现自动控制的装置,设备或生产过程。例如,冰箱、冷库,冷凝器,融霜过程,冰淇淋的生产过程等。被调参数(被控量):是指调节对象中要求保持规定数值或按给定规律变化的物理量。如库温、压力、液位等。被调参数总是选择表征调节对象工作状态的主要参数。 4、自动调节:利用电磁阀代替手动调节阀。冷藏间和自动化装置(自动调节设备)一起的全部设备就构成了一个自动调节系统. 5、自动化装置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发信器,即敏感元件或称一次仪表,又叫测量元件,它是用来感受调节参数并发出信号的元件。如果敏感元件所发出的信号与后面仪器所要求的信号不一致时,则需增加一个将敏感元件发出的信号转变成后面仪器所要求信号的装置,这个装置叫变送器。第二部分是调节器:调节器接受敏感元件发出的信号与工艺上要求的参数加以比较,然后将比较结果用一特定的信号(气压、电流等)发送出去。第三部分是执行调节机构:根据调节器送出的信号能自动地控制阀门开启度的部件。当温度高于上限位数值时能自动开大阀门供液量增大,使冷藏间内温度降低;当温度低于下限位数值时自动关闭电磁阀停止供液,防止温度继续下降。 6、自动调节控制原理:温度发信器将测得的库房温度送到调节器,在调节器中与给定值进行比较,根据偏差大小,调节器发出信号,指挥执行器动作,控制制冷剂流量。当温度达到上限值时,自动开启电磁阀,使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冷间温度随之下降;当温度达到下限值时,自动关闭电磁阀,停止向蒸发器供液,防止库房温度继续下降。这样就可以起到自动调节冷藏间温度的作用。 7、自动调节系统方框图 8、干扰作用:凡是可能引起被 调参数波动的外来因素(除调 节作用外),在自动调节技术中 称为干扰作用。干扰作用的影 响:会使调节系统平衡状态遭 到破坏,使被调参数偏离给定 值。 9、调节作用(执行器的输出) 的作用:调节作用力图消除干 扰作用对被调参数的影响,恢 复调节对象的流入量与流出量的平衡,使被调参数恢复到给定值。 10、反馈:这种把系统的输出信号又引到系统输入端的作法叫做反馈。如果反馈信号使被调参数的变化减小,称为负反馈,反之,称为正反馈。 11、产生偏差是自动调节的必要条件。 12、调节系统的分类:1)按给定值形式分类:定值调节系统、程序调节系统、自适应控制。2)按系统结构形式分类:闭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复合控制系统 13、调节系统实现负反馈的意义为:若被调参数y受到干扰而上升时,反馈信号z与给定值r进行比较,得偏差信号e,调节器的输出信号指挥调节阀动作,调节作用使被调参数y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将被调参数回降至给定值。 14、干扰作用问题(常以阶跃干扰作为典型干扰作用。) 阶跃干扰:所谓阶跃干扰是在t0时刻突然作用于系统的扰动量,以后不再消失也不随时间变化。若扰动量等于1时,则为单位阶跃干扰。对调节系统来说,阶跃干扰是最不利的干扰形式,但它又是最容易实现的干扰。调节系统若能很好地克服阶跃干扰,则其它形式的干扰也不难克服。因此在分析系统特性时,就以阶跃干扰为输入来进行分析。过渡过程:调节系统在阶跃干扰作用下,系统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从一个稳态过渡到另一个稳态的过程,也就是被调参数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称为过渡过程。 15、调节系统的过渡过程一般有四种形式:衰减振荡过程、发散振荡过程(增幅振荡过程)、等幅振荡过程、单调

制冷装置自动化习题

选择: 1. 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闭环系统通常对(A)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测量,通过反馈环节去影响控制信号。 A输出量B输入量C扰动量D设定量 2. 输入量保持不变时,输出量却随时间直线上升的环节为(B) A比例环节B积分环节C惯性环节D微分环节 3. 关于系统的传递函数,正确的有(ABD)(多选) A. 在初始状态为零时,系统输出量的拉式变换式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式之比 B. 与系统本身的内部结构、参数有关 C. 与输入量、输出量大小有关 D. 代表系统的固有特性,是系统的附属域模型 4. 对于典型的一阶系统1/(TS+1),正确的是(ABCD)(多选) A.单位阶跃响应是一个按指数规律上升的曲线 B.时间常数越大,上升过程越慢 C.初始条件为零时的单位阶跃响应在时间经历3T时,达到稳定值的95% D.对应的微分方程数学模型为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 5.如果甲乙两个广义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完全相同(如均为二阶对象),甲采用PI作用调节器,乙采用P作用调节器。当比例带的数值完全相同时,甲、乙两系统的振荡程度相比( A) A. 甲系统振荡程度比乙系统剧烈。 B. 乙系统振荡程度比甲系统剧烈。 C. 甲,乙两系统的振荡程度相同。 6、通常可以用时间常数T和放大系数K来表示一阶对象的特性。现有甲、乙两个液体贮罐对象,其甲的截面积大于乙的截面积,假定流入和流出侧的阀门、管道尺寸及配管均相同,那么放大系数K(B)。 A.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 C.甲乙相等 D. 没有可比性 7、由于微分调节规律有超前作用,因此调节器加入微分作用主要是用来:(C ) A.克服调节对象的惯性滞后(时间常数T),容量滞后τc和纯滞后τ0. B.克服调节对象的滞后τ0. C.克服调节对象的惯性滞后(时间常数T),容量滞后τ c. 判断: 1.差动对双位调节的过程不利,需要避免。(F) 2.比例系数越大,调节系统越易稳定,但静态偏差增加。(F) 3.对于积分控制器,只要被控量存在偏差,控制作用就一直存在。(T) 4.容量系数就是放大系数。(F) 5.自平衡能力是指受到干扰后,在没有调节器的作用下对象能回到初始的平衡状态。(F) 6.迟延总是产生调节过程不利的影响。(F) 7.间接作用调节器是指将发信器、调节器和执行器做成一体的设备。(F)

制冷装置及其自动化-作业习题(2010修改后)

制冷装置及其自动化课程习题: 1、图1为一自动控制系统在给定值为单位阶跃干扰的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请画出最大超调量,振荡周期和过渡过程时间。 图1 2、有一温度控制系统,当受到比例积分控制器控制的时候,其过渡过程曲线的变化形式有那几种,请根据比例系数和积分时间常数变化的情况进行分析。 3、图2是一个浮子调节阀控制液位的自动调节图,请写出其自动调节框图,并分别写出调节对象、发信器、调节器、执行器、被调参数。 图2 液位的自动调节图 1-浮子;2-杠杆机构;3- 阀件 4、图3是一个简单的库房温度调节系统,请写出其自动调节的框图,并分别写出调节对象、发信器、调节器、执行器所指。 图 3 库房温度自动调节系统 1.冷库 2. 温包 3.温度控制器 4.电磁阀 5. 冷风机

5、试说明图4所示比例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和比例系数。 图 4 浮子式液面调节系统示意图 7.图6为从制冷剂侧调节风冷式冷凝器的压力图,简单说明其冷凝压力推动调节过程。 图 6 制冷剂侧冷凝压力控制系统 8.请推导图7中e与pc之间的关系,其中,Ri>>Rd。

(a) (b) 图 7 10. 图8为从制冷剂侧调节的风冷式冷凝器压力图,试说明其调节过程。 图 8 制冷剂侧调节的风冷式冷凝器 1-压缩机 2-冷凝器 3-高压调节阀 4-差压调节阀 5-贮液器 6-膨胀阀 7-蒸发器 11、图9为热气旁通能量调节的机组运行特性图,图中曲线A 是压缩机能力特性;曲 线B 是能量调节阀的能力特性,假定正常情况下机组满负荷(18.5kW )运行的蒸发 温度为t0=-8℃。试说明热气旁通能量调节原理。 2 1 4 7 1 1 3 5 6

制冷装置设计考试复习题(申江)

制冷装置设计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空调制冷装置是为了保证一个既定空间内温度、湿度、空气洁净 的要求。 2.将制冷设备、阀件用管道连接起来并可制造低温的工业产品,一 般由制冷系统和用冷单元组成。 3.制冷装置的发展趋势:1)制冷压缩机技术;2)制冷装置的自动控制;3) 利用可再生能源:(1)太阳能;(2)地热能;4)应用自然工质:(1)氨 (R717);(2)碳氢化合物;(3)二氧化碳(R744) 4.单级氟利昂系统蒸发温度≦15℃,但不能太小;不保温的管道,过 热度一般取5℃。 5.单级压缩机的选型方法有:按压缩机的理论输气量选型;按压缩机 的标准工况制冷量选型;按压缩机的性能曲线选型。 6.满液式蒸发器制冷剂充注量大,传热温差小。 7.冷凝蒸发器传热温差一般取5℃。 8.冷却液体的蒸发器有:干式壳管式和满液式。 9.水冷冷凝器温度一般取40℃。 10.气体通过中间冷却器横截面的流速为:0.5~0.8 m/s。 11.制冷系统供水系统分为:一次用水系统;排污法循环供水系统;循环 供水系统。 12.冷却塔冷却效果受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冷却塔结构影响。 13.采用热力膨胀阀的氟利昂系统蒸发器出口的过热度一般取3~8℃。

14.用制冷剂过热蒸汽调节的有热力膨胀阀;不能调节的节流装置有 毛细管和恒压膨胀阀。 15.蒸发器流动阻力较小应选择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 16.多个热力膨胀阀并联使用时,若蒸发温度不同,应安装背压阀调 节压力平衡。 17.热力膨胀阀的阀体垂直布置应在蒸发器入口的水平管路上。 18.电子膨胀阀是通过过热度大小来调节的。 19.管道设计包括制冷剂管道、载冷剂管道、冷却水管道、润滑油管 道的设计。 20.钢管的连接方式有焊接、法兰连接。 21.吸气管的压力应控制在相当于1℃的饱和温度差。 22.回气管是蒸发器到压缩机的管道。 23.铜管连接方式有喇叭口连接、气焊连接。 24.管道设计内容包括对管道的水力计算、尺寸确定、管件和管材的 选择、强度计算、管道合理布置、管道保温等。 25.按重力供液的管道设计应防止液囊形成。 26.冷库制冷剂的管道设计应根据其压力、温度、输送制冷剂特性。 27.机房内的换气次数要求≥ 8次/h。 28.制冰方法有盐水制冰、快速制冰。 29.盐水池加入的防腐剂是重铬酸钠,氢氧化钠。 30.盐水池中的密度为1.17kg/m³时,其腐蚀性最小。 31.盐水制冰的盐水池中的温度为-10~-12℃。

小型制冷装置题库

《小型制冷装置》题库 一、判断题 1、房间空调器的安装已经有了国家标准。(√) 2、制冷量为2200 W的空调器,其输入功率就是2200 W。(×) 3、没有辅助电加热的热泵型空调器,其制冷量和制热量一定是相等的。(×) 4、冬季室外温度在零下5℃以下,热泵型空调器的制热效果会明显变差。 (√) 5、空调器的能效比是空调器的制冷(热)量与空调器主机输入功率之比。(√) 6、分体空调器在安装时,室外机部分尽量避免阳光直射。(√) 7、空调器的遥控器设置温度和出风温度有关,设置值越小,出风温度越低,房间的温度下降也越快。(×) 8、采用R-22的制冷系统,如果发生制冷剂泄漏现象,可以采用R-12代替 R-22。(×) 9、工作电压为380伏的空调器,用变压器把电压为220伏的照明用电升高至380伏,空调器即可使用。(×) 10、冬季热泵空调移机时,制冷剂回收有别于夏季。(√) 11、间冷冰箱内温度均匀,但耗电量较大。(√) 12、电冰箱制冷系统堵塞时压缩机排气压力大,电流升高。(×) 13、压缩机电机工作电压过高时容易烧毁,电压过低时不容易烧毁。(×) 14、直冷式电冰箱通过门开关来控制风扇电机开停。(×) 15、密闭容器中真空度越高,表明其内部绝对压力越小。(√) 16、安全生产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标志之一。(√) 17、《安全生产法》不实行属地管理原则。(×) 18、生产经营单位在从业人员运用遇险、停、撤权时,可以降低其基本

工资、福利等待遇。(×) 19、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20、《工伤保险条例》对个体工商户没有约束效力。(×) 21、一杯开水放在空气中,逐渐冷却成温水属自然冷却,不是制冷。(√) 22、1834年美国人玻耳金斯造出了第一台以乙醚为工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标志着现代制冷技术的开始。(×) 23、在制冷剂安全性分类中,大写字母表示制冷剂毒性危害,阿拉伯数字表示燃烧性危险程度。(√) 24、氟里昂泄漏引起呼吸困难和窒息时,可切断氟里昂泄漏源,打开门窗和通风机将漏气排到室外。(√) 25、制冷剂钢瓶可以与氧气瓶同车运输。(×) 26、《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30年停用过渡性物质HCFC。(√) 27、CFC类、HC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均有破坏作用,而H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 28、滚动活塞式压缩机结构简单,零件少,重量轻,容积效率高,在家用电冰箱、房间空调器等小型制冷装置中有广泛应用。(√) 29、电冰箱制冷压缩机的润滑是依靠油泵的工作来完成的。(×) 30、当制冷系统出现冰堵、脏堵故障或进行定期检修时,均应更换干燥过滤器。(√) 31、东芝电冰箱的温度传感器是一只负温度系统的热敏电阻,当温度降低时其阻值增加。(√) 32、高温型食品冷藏箱的适用温度调节范围为0~-10℃。(×) 33、变频式空调器的电路将输入的单相交流市电转换为不同频率的单相交流电。( ×) 34、分体式空调器连接室内外机组的制冷剂管为二根,一根是较细的气管,另一根是较粗的液管。( × )

制冷装置自动化 大题部分

大题一、 1、例如,一只电动比例温度调节器,温度刻度范围是50~100℃,电动调节器输出是0~10mA ,当指示指针从70℃移到80℃时,调节相应的输出电流从3mA 变化到8mA ,其比例带为 一、当温度变化全量程的40%时,调节器的输出从0mA 变化到10mA ,在这个范围内,温度的变化e 和调节器的输出变化ΔP 是成比例的。二、当温度变化超过全量程的40%时,(在上例中,即温度变化超过20℃时),调节器的输出就不能再跟着变化了,因为调节器的输出最多只能变化100%。 2、图略。可以看出,比例带越大,使输出变化全范围时所需输入偏差变化区间也就越大,而比例放大作用就越弱,反之。 大题二、 ——微分调节器不能单独使用。 ①因为只要被调参数的导数为零,调节器就不再输出调节作用。此时即使被调参数有很大的偏差,微分调节器也不产生调节作用,结果被调参数可以停留在任何一个数值上,这就不符合调节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 ②同时,又因微分调节器存在不灵敏区,如果对象的流入量和流出量之间只稍有不相等,则被调参数的导数老是保持小于不灵敏区的数值,永远不能引起调节器动作。而这样很小的不平衡却会使被调参数逐渐变化,只要时间长了,就会使被调参数的偏差量超过安全许可的范围。 由于这些原因,微分调节器不能单独使用,而常和比例或比例积分调节器联合使用。 大题三、 ——串联管道中,阀门特性如何变化。 ①制冷空调系统一般采用串联管道。串联管道系统的阻力与通过管道的介质流量成平方关系。当系统总压差为一定时,调节阀一旦动作,随着流量的增大,串联设备和管道的阻力亦增大,这就使调节阀上压差减小,结果引起流量特性的改变,理想流量特性变为工作流量特性。 ②有串联设备阻力条件下,阀全开的流量为q100;阀全开时,阀上压差与系统总压差之比值,称为阀门能力S ; 显然,随着串联阻力的增大,S 值减小,则q100会减小,这时阀的实际流量特性偏离理想流量特性也就越严重。 ③可见:当S =1时,理想流量特性与工作流量特性一致;随着S 值的降低,q100逐渐减小,实际可调比R 减小,直线特性调节阀趋于快开特性阀,等百分比特性阀趋于直线特性阀,这就使得调节阀在小开度时控制不稳定,大开度时控制迟缓,严重影响控制系统的调节质量。 %40%100)01038/501007080( =⨯----=δ

制冷装置自动化习题

制冷装置自动化习题 制冷装置自动化习题解答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是制冷装置自动化中常用的传感器? A. 温度传感器 B. 压力传感器 C. 湿度传感器 D. 光照传感器 正确答案:D. 光照传感器 解析:制冷装置自动化中常用的传感器主要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湿 度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中的温度、压力和湿度等参数,以便控制制冷装置的运行。 2. 制冷装置自动化中的控制器主要用于什么功能? A. 监测环境参数 B. 控制制冷剂流量 C. 调节制冷装置的运行状态 D. 传输数据到上位机 正确答案:C. 调节制冷装置的运行状态 解析:制冷装置自动化中的控制器主要用于调节制冷装置的运行状态,包括控 制制冷剂流量、控制压缩机的启停、调节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工作温度等,以实现对制冷装置的精确控制。

3. 制冷装置自动化中常用的执行器是什么? A. 电动阀门 B. 气动阀门 C. 电动马达 D. 液压缸 正确答案:A. 电动阀门 解析:制冷装置自动化中常用的执行器主要是电动阀门,用于调节制冷剂的流量,控制制冷装置的运行状态。电动阀门可以根据控制信号自动开启或关闭,实现对制冷装置的精确控制。 二、填空题 1. 制冷装置自动化中的PID控制器中,P代表比例控制,I代表积分控制,D 代表________控制。 正确答案:D. 微分控制 解析:PID控制器是制冷装置自动化中常用的控制器,其中P代表比例控制,I 代表积分控制,D代表微分控制。PID控制器通过对比实际输出值与设定值的差异,分别进行比例、积分和微分控制,以实现对制冷装置的精确控制。 2. 制冷装置自动化中的冷凝器主要用于将制冷剂的热量释放到________。 正确答案:C. 外部环境 解析:制冷装置自动化中的冷凝器主要用于将制冷剂的热量释放到外部环境中。冷凝器通过冷却制冷剂,使其从气态变为液态,同时将热量传递给外部环境,以实现对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

制冷装置自动化思考题

制冷装置自动化思考题 1.画出闭环控制回路方框图,并简要说明每个部件的作用。 答:闭环控制回路方框图如下: 受控参数是工艺过程中的某个需要加以控制的工艺参数,发信器检测受控参数的变化并与给定值相比较,向控制器输入偏差信号。控制器根据偏差信号,按照一定的控制规律运算,给出控制操作指令传递到执行器,执行器按控制器的指令完成调节动作。受控过程受到调节作用而影响受控参数。 2.概括比例调节/积分调节及微分调节的作用。 答:比例调节器是一种按比例调节规律变化的调节器,即调节器的输出信号与它的输入信号成比例。比例调节系统是不可能没有偏差的系统,调节过程最终存在静态偏差。比例调节器的比例带δ越大,调节器放大倍数越小,灵敏度越低,调节过程越容易稳定,但比例带大,调节过程的静态偏差大;反之,比例带δ越小,调节器放大倍数越大,而灵敏度越高,调节过程的静态偏差越小,但调节过程往往容易不稳定。 积分调节器的调节规律是输出的变化速率与输入成正比,积分调节器可以消除静态偏差,但是易使调节过程出现过调现象,从而引起被调量振荡。 微分调节器的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变化速率成正比。微分调节器根据偏差的变化速度进行调节,故它的动作快于比例调节器,且比积分调节器动作更快。这种超前和加强的调节作用,使被调参数的动态偏差大为减小。 3.列举反应控制品质的指标,并根据飞升曲线列举描述受控对象响应的特性参数及其意义。 答:反应控制品质的指标:

衰减比M M n ' =,它是反映控制响应稳定性的指标,它等于过渡响应的衰减振荡曲线上,第一个第一个波峰与第二个波峰之比,用n 判断振荡是否衰减和衰减程度:n>1时,系统稳定;n=1等幅振荡;n<1增幅振荡; 静态偏差C 过渡过程终了时,受控参数稳定在给定值附近,稳定值与给定值之差叫做静态偏差。0=C 时,为无静差,0≠C 时为有静差,生产工艺要求静差限制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超调量M 过渡过程中,受控参数相对于新稳态值的最大波动量;最大偏差A=M+C 它是受控参数相对于给定值的最大偏差。若A 过大,且偏离时间过长,系统离开指定的工艺状态越远,调节品质越差; 振荡周期p T 和振荡频率p T f 1= 相邻两个波峰所经历的时间为振荡周期。其倒数为振荡频率; 调节过程时间s t 它指控制系统受到干扰作用后,从受控参数开始波动至达到新稳态值所经历的时间间隔。s t 小,表示控制过程进行的快,系统能够较迅速地抵抗干扰恢复到稳态,即使干扰频繁,系统也能够适应,因而调节质量好。 4.画出制冷剂在毛细管内绝热膨胀过程的P-T-L 曲线,说明制冷剂的状态变化,并说明介绍影响毛细管流通能力的主要因素。 答:绝热膨胀过程的P-T-L 曲线如下(图中实线所示):

2021年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练习题和答案(Part11)

2021年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练习题和答案(Part11) 共2种题型,共65题 一、单选题(共30题) 1.发生火灾时浓烟造成的死亡率与火焰、热气造成的死亡率相比()。A:小 B:略大 C:非常大 【答案】:C 2.对空调,正常的过热度应在5~10℃之间,对R22制冷机,蒸发器可得到的过热每增加5℃,压缩机容量提高()%。 A:10 B:5 C:15 【答案】:B 3.氨液如果溅到人体,将吸收人体表面的热量发生汽化,对人体造成()。 A:窒息 B:冻伤 C:烫伤 【答案】:B 4.氨系统开机后,应缓慢打开吸气阀,其目的是防止压缩机()。

A:排气压力过高 B:吸气压力过高 C:液击 【答案】:C 【解析】:液击是指制冷剂因未能或未充分吸热蒸发,制冷剂液体或湿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到压缩机内的情况,叫液击。当压缩机启动时,如果吸气阀开启过快,就会导致湿行程:因此,在开机时应缓慢开启吸气阀,以避免导致湿行程,损坏压缩机。 5.对于没有保温层底制冷设备及管道底外壁,按照规范应涂有不同颜色的漆,例如低压循环贮液器所涂的颜色是()。 A:银灰 B:淡黄 C:天蓝 【答案】:C 6.目前应用于制冷系统上的螺杆式压缩机大都采用的形式是()。 A:全封闭式 B:半封闭式 C:单级开启式 【答案】:C 【解析】:目前应用于制冷系统上的多为喷油式螺杆压缩机,且大都采用单级开启式结构形式。有些小型氟利昂螺杆压缩机采用半封闭式或全封闭式的结构。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转子、机体、轴承、轴封、

平衡活塞及能量调节装置等。 7.氨制冷系统的试运行,每一台压缩机最后一次连续运行的时间不得少于()h。 A:24 B:12 C:48 【答案】:A 8.压缩机和电机共用一主轴,二者组装在一个焊接成型的密封罩壳中,这类压缩机属于()。 A:开启式 B:半封闭式 C:全封闭式 【答案】:C 【解析】:全封闭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特点在于:压缩机与其驱动电动机共用一一个主轴,二者组装在一-个焊接成型的密封罩壳中。这种压缩机结构紧凑,密封性好,使用方便,振动小、噪音小,广泛使用在小型自动化制冷和空调装置中。 9.由于变频式能量调节是(),所以,能使能量调节达到最佳效果。 A:单级的 B:无级的 C:双级的 【答案】:B

小型制冷装置复习题

小型制冷装置复习题 小型制冷装置设计复习题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 1.常用的制冷方法,并说出各种制冷方法消耗的能源的种类。 2.压缩机轴功率Pe 指示功率Pi 指示效率ηi 3.试分析蒸发温度升高、冷凝温度降低时,对制冷循环的影响。 4.有效过热 有害过热 有效过热对哪些制冷剂有利,对哪些制冷剂不利? 5.回热循环 它对制冷循环有何影响 制冷装置是否都可以采用回热循环? 6.制冷工况: 为什么说一台制冷机如果不说明工况,其制冷量是没有意义的? 7.赛贝克效应: 珀尔帖效应: 8.热电制冷的工作原理 为什么要采用多级复叠式热电堆? 9.请指出下图中热电对的吸热面和放热面,并说出其吸热放热的原理。

10.热电对端的制冷量Q 0的计算式为:() C h C PN T T k R I IT Q- - - =2 5.0 α,请解释式中 右边三项各代表什么热量。 11.请叙述扩散-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他与吸收式制冷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第2章制冷剂与载冷剂思考题 1.为了避免用商品名称来称呼化合物,国际科技界在正式的会议文件和科技文献中统一使 用氯氟烃的名称和符号。 氟里昂按规定如何分类?他们对臭氧层有何影响? 2.制冷剂R11、R12、R22、R502、R500、R134a、R123各属于哪一类? CFCs HCFC

HFC 3.蒙特利尔议定书中对CFCs、HCFCs两类制冷工质的替代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4.请说出目前可以替代R22 、R11 、R12的工质名称及其应用范围? 5.R410A和R407C均能够替代R22,该两种制冷工质在应用时各自的特点? 6.ASHRAE标准34中对制冷剂安全是如何分类的? 7.丙烷 ( R-290)在ASHRAE安全级别中的安全级别为:A3,请分析其在家用冰箱中使用的 安全性。 8.制冷工质临界点 对制冷循环有何影响? 9.温度滑差 在温度滑差存在得情况下,如何选用蒸发器?为什么? 10.ODP(定义、意义) GWP 11.请论述CO2作为制冷剂的应用前景。 第3章小型制冷装置的冷凝器 1.冷凝器的种类 特点 适用场合 2.冷却空气的蒸发器常见型式 特点 适用场合 3.家用冰箱的冷凝器种类 特点 4.在换热器的传热面上设置肋片的作用: 肋片应设置在传热面的哪一侧? 如何确定?

2010级小型制冷装置期末考试

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试场号______________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装◆◆◆◆◆◆◆◆◆◆◆◆◆◆◆◆◆◆◆◆◆订◆◆◆◆◆◆◆◆◆◆◆◆◆◆◆◆◆◆线◆◆◆◆◆◆◆◆◆◆◆◆ 2010级机电专业2012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小型家用制冷设备》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 1、电冰箱和空调器表面最好做成又白又光滑,以减少吸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为保证空调房间内空气参数符合舒适条件要求,空调器通常具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项功能。 3、目前结合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术的空调器可以根据制冷或制热负荷的大小,改变压缩机的转速,在以较大的功率快速制冷或制热后,以较小的功率运转维持室温,以实现节能。 4、空调器制冷剂充注是否过量,可通过观察修理阀上压力表,该表显示的是空调器低压压力,正常值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Pa之间。 5、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模糊控制空调器,它可以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辐射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谢量等六种综合因素自动调节,为室内提供舒适 环境。 6、我们在购买电冰箱时,可以看到冰箱上部一般有(****)标志,代表的星级,若一星级即*,说明该冰箱冷冻室温度不高于 ______________ °C 。 7、某空调房间容积为69m ³。若1h 内温度由30 °C 降到20 °C ,则该空调机最小制冷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KJ 。(空气Cp=1.42KJ/m3.K ,Q=Cp ×V ×Δt ) 8、电冰箱和空调器故障检查方法,概括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选择题(每空1分,计30分) 1、热泵循环中的热源取自于( ) (A ) 冷凝器(B )蒸发器(C )压缩机(D )电热管 2、压缩机 中冷冻油的主要特点是( ) (A ) 耐高温而不凝固(B )耐高温而不汽化 (C )耐低温而不凝固(D )耐低温而不汽化 3、在分体式空调器安装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室内外连接管道( )。 (A)长短(B)壁厚(C)重量(D)弯曲 4、当电冰箱内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可通过调整( )螺钉来实现正常。 (A)温差调节(B)温度范围调节(C)化霜温度调节(D)停机调节 5、冰箱和空调检修时压力试验所用的气源是( ) (A)N2(B)O2(C)空气(D)水蒸汽 6、应用电容分相启动方式的单相电动机有两个绕组,这两个绕组在空间位置互差 ( ) (A ) 90° (B )0 ° (C )180 ° (D )45 ° 7、能够准确观察到制冷系统低压部分的压力仪表是( B ) (A ) 低压表(B )带负压的低压表(C )真空表(D )高压表 8、使用弯管器弯管时,铜管的弯曲半径部宜小于铜管(C ) (A ) 半径的三倍(B )半径的五倍(C )直径的三倍(D )直径的五倍 9、修理柜式空调器的修理表一般要考虑( ) (A ) 装有高、低压压力表(B )高、低压压力表 (C )高压压力表直径(D )低压压力表的压力量程范围 10、氟利昂大量泄漏,会导致人昏迷的气体浓度是( )。 (A )5% (B )10% (C )15% (D )20% 11、某用户反映其电冰箱BCD-181型,压缩机不能启动,经检查发现压缩机启动电容阻值为0(用万用表R×1KΩ档测得),说明该电容( )。 (A)正常(B)短路(C)断路(D)容量不足 12、目前在电冰箱忠替代R12的制冷剂的新工质主要是( )

制冷装置自动化

制冷装置自动化:1. 自动调节系统是由调节对象.发信器.调节器和执行器组成.闭环系统.图2. 反馈:被调节的参数是调节系统的输出信号通过发信器把此输出的信号引回调节信筒输入端的比较元件这种方式叫反馈.如果反馈信号使得被调节数变化减小.则为负反馈.自动调节系统中一般采用负反馈.3. 调节系统可分为:1定值调节系统.2程序控制系统3自适应控制系统4. 调节质量指标:指设计和运行中要求调节系统能够满足的性能指标.是衡量调节性能好坏的标准.去中最基本的指标是调节系统的稳定性其次还有.衰减比.动态偏差静态偏差.最大偏差,振荡周期调节过程时间峰值时间图5. 调节对象特性包括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两部分.常用迟延i.时间常数T.和放大系数K 来综合表示.K 越大表示输入信号对输出信号的稳态影响越大反之.时间常数T 是阶跃干扰加入后被调参数若保持最大速度变化达到新稳态所需要的时间.T 越小.则达到稳态需要的时间越长.反之.迟延分纯迟延和容积迟延.自动系统中应尽量减少迟延..6. 当对象受阶跃作用输入信号时对象输出信号----被调参数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叫反应曲线.7. 测定制冷空调对象的动态特性调节对象的动态实验的测定方法有四种方法.1反应曲线实验法(也称飞升曲线法)2脉冲反应特性(矩形波反应曲线法)3频率特性实验法.4机组启动-运行-停车数据 动态分析法8. 调节器按控制作用分:1双位或继电型调节器2比例调节器3积分调节器4比例积分调节器5比例微分调节器6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按工作动力分为气动式.液动式和电动式.在制冷空调中.以直接作用式气动式和电动式用的最多.9. 调节器的作用:将发信器测得的被调节参数的实际值与要求的值进行比较.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对误差.并产生一个使误差位零或微小值的控制信号.使被调节参数回复到要求的偏差范围内波动10. 双位调节器的特点:结构简单输出信号迅速突变只有开关最大最小.不停滞在中间位置属非线形调节. 改变差动范围可以调节被调参数波动范围.调节过程是周期性的不衰减的脉动过程在其波动范围内按飞升曲线变化.调节对象的时间常数T 越小.迟延越大.则特性比i/T 越大.波动越大.所以一般取特性比小于0.311. 比例调节器的特点比例带越大调节器的灵敏度越低放大系数越小.稳定性越好.静态偏差越大.它在空调系统中广泛应用,但不能消除静差..如温度调节阀.静压调节阀.水量调节阀。比例带:当水槽中的液位相对最高最低刻度之差变化某个百分数时,调节阀将从全关状态变化到全开状态,这个百份数就是比例带。12. 积分调节器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消除静态偏差.但容易出现过调现象从而引起被调量振荡13. 微分调节器:是根据偏差的变化速度进行调节故动作比比例调节器要快比积分调节器也快.使偏差减小. 但它不能单独应用14.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兼前二者的优点.反应迅速且可消除静态偏差15. 串级调节的概念及应用:是一个双回路系统.实际是指把两个调节器串接起来.通过它们的协调作用.使一个被调量准确保持给定值.主要用来克服落在副回路内的干扰.应用条范围1对象的滞后比较大.用单回路调节时过度时间长.超调量大.被调参数恢复慢2调节对象延迟时间长..用单回路不能满足质要求.3系统内存在变化激烈和幅值很大的干扰作用时16. 补偿调节的概念和应用:按自动原理来讲实际上是前馈调节.是按照引起被调参数变化的干扰大小进行调节的.比反馈调节快.应用在能精确的测出干扰量的变化并对控制对象特性有充分的了解以及这个补偿装置的调节规律.但干扰有些是以知有些是未

2022年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特种作业)考试题库(完整版)

2022年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特种作业)考试题库 (完整版) 单选题 1.为了避免产生设备事故,需要安装液位控制器。液位控制器主要用于控制()液位。 A、液差 B、最低 C、最高 答案:C 2.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冷却水进口温度一般控制的范围是()。 A、25℃-32℃ B、20℃-25℃ C、20℃-32℃ 答案:A 解析:冷却水的进口温度要在25°C以上,进口压力根据机组和冷塔的位置,在0.2-0.4MPa左右。冷却水流量大约是冷冻水流量的1.6-1.8倍。出口冷却水温度不高于38°C。

3.氨制冷系统安装时,四重管式空气分离器应水平安装,氨液进口端 应高于另一端,坡度一般是()。 A、2/100 B、2/10 C、2/1000 答案:A 解析:四重管式空气分离器应水平安装,氨液进口端应高于另一端, 坡度一般是2%。 4.以下()是《精神卫生法》没有要求用人单位的行为。 A、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精神障碍患者的实际情况,安排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B、患者的工作环境无需特殊化 C、安排患者参加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患者的就业能力 答案:B 解析:精神障碍的康复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精神障碍患者的实际情况,安排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保障患者享有同等待遇,安排患者参加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患者的就业能力,为患者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对患者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予以鼓励。 5.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B、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答案:C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6.对于没有保温层底制冷设备及管道底外壁,按照规范应涂有不同颜色的漆,例如铸铁阀门的阀体所涂的颜色是()。 A、黑色 B、银灰 C、天蓝 答案:A 7.活塞压缩机中为了防止排气温度过高引起的一系列不利情况,应在压缩机出口处加装()。

制冷、传感器复习题

一、判断题 1、电阻应变式力传感器的核心是电阻应变片()。 2、电子秤的核心是微处理器() 3、应变式称重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力、荷重和扭矩。() 4、检测出水压力常采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5、压力温度计的毛细管细而长,它的作用主要是传递压力() 6、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就是将温度变化转化为温度敏感元件的电阻变化,进而通过电路变成电压或电流信号输出() 7、电阻感温元件在用前、修后和使用过一段时间后,要进行校验,以便保证测量精度() 8、电容式液位计是采用测量电容的变化来测量液面的高低的。() 9、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结构与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类似,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外加金属防护层() 10、应变式温度传感器也可用于压力、加速度等力学量的测量() 17、差压式流量计是根据安装于管道中流量检测件两端产生的压力差、已知的流体条件和检测件与管道的几何尺寸来测量流量的仪表。() 15、对一块半导体材料的某一轴向施加一定的载荷而产生应力时,该材料的电阻率会发生变化,这种物理现象称为半导体的压阻效应() 16、容积式流量计又称排量流量计,是流量仪表中精度最低的一类() 1、玻璃液体温度计简称玻璃温度计,不属于直读式仪表() 2、压力温度计是根据一定质量的液体、气体、蒸汽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其压力与温度呈一定函数关系的原理实现其测温功能的() 3、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建立在导体的电磁感应上() 4、热电偶回路中热电动势的大小,只与热电偶的形状尺寸有关,而与组成热电偶的导体材料和两接点的温度无关() 18、超声波在流动的流体中传播时,通过接收穿过流体的超声波可以检测出流体的流速,从而换算成流量() 19、间接式质量流量计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制成的一种测量导电性液体的仪表() 20、电磁流量计是用密度计与容积流量直接相乘求得质量流量的() 21、电容式液位计是利用被测介质面的变化引起电容变化的一种变介质型电容传感器。() 22、超声波液位传感器属于接触测量。() 23、具有压电材料的物质,可称为压电效应。() 37、温度传感器的核心是温度敏感元件,它能将温度这一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 38、热敏电阻是利用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性质制成的()

最新制冷空调2

制冷空调2

制冷与空调复习题(Ⅱ) 1. 不是所有制冷剂采用回热循环都可提高:。 A. 制冷系数 B.单位质量功耗 C.单位质量排热量 D.单位质量制冷量 2. R22与R12相比正确的是:。 ①标准大气压沸点低②溶水性稍好③溶油性好④电绝缘性较好 ⑤对臭氧层破坏作用较轻⑥单位容积制冷量较大 A.①②④⑥ B.①②④⑤⑥ C. ①②⑤⑥ D.除②以外 3. 以R22代替R12作制冷剂:。 A.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 B.不会产生“冰塞” C.压缩机不发生“奔油” D. 同一台压缩机制冷量更大 4. 制冷装置单位轴功率制冷量Ke=4,每消耗1度电制冷量为______kwh。 A. 1 B. 3 C. 4 D. 5 5. 自动化的船舶伙食冷库有可能不设的是:。 A.高低压继电器 B.温度继电器 C.蒸发压力调节阀 D. 水量调节阀 6. 制冷装置中贮液器的液位在正常工作时以保持______为宜。 A. 1/2 ~ 2/3 B.不超过80% C. 1/3 ~ 1/2 D.能见到即可 7. 冬季气温升高到5℃以上时空调器加湿阀开度:。 A. 要适当减小 B. 要适当加大 C. 不随气温调节 D. 应关闭 8. ______一般不造成制冷剂在膨胀阀前“闪气”产生气体。 A. 冷凝压力太低 B.液管流阻过大 C.液管吸热过多 D.液管上行高度大 9. 冷库新装进一批冷货,制冷装置______是不会增高的。 A.制冷剂流量 B.吸气和排气压力 C.制冷量和轴功率 D. 供液过冷度 10. 其它条件不变,夏季空调中空气冷却器壁温降低,则冷却后的空气:。 A. 含湿量下降 B.含湿量增大 C.含湿量不变 D.相对湿度减小 11. 集中式空调装置所谓变量调节是指改变:。 A. 舱室送风量 B.回风比 C.耗电量 D.风机转速 12. 集中式空调装置改变个别舱室温度用变量调节法的缺点不包括:。 A.不能保证舱室新鲜空气需求量 B.干扰邻近舱室送风量 C. 增加能量消耗 D.影响室温均匀性 13. 蒸气压缩式理论循环假设制冷剂在:。 A. 蒸发器中是等温过程 B. 冷凝器中是等温过程 C. 压缩机中是多变过程 D. 膨胀阀前后比焓相等 14. R22的含水量限制在60~80mg/kg以下是为了防止:。 A. 腐蚀金属 B. 冰塞 C. 降低电绝缘性 D. 降低凝固点 15.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流动在完全气化前______不增加。 A. 焓值 B. 比容 C. 干度 D. 温度 16. 制冷装置冷凝器设水量调节阀的主要好处是:。 A. 防止冷凝压力太高 B. 防止冷凝压力变化太大 C. 节约冷却水耗量 D. 防止冷凝压力太低 17. R22制冷装置设回热器不起______作用。 A. 防止膨胀阀前“闪气” B. 减少有害过热 C. 减少压缩机吸入湿蒸气可能性 D. 提高制冷量和制冷系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