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
流行性感冒是极具潜在危害的呼吸道传染病。其可侵袭世界上所有性别、年龄和种族的人群,全世界每年有5—15%的人群患流感,其中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最易受到流感的侵袭。由于流感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其病毒致病力强,易发生变异,且患流感后缺乏终身免疫力,因此易引起暴发流行,迄今世界已发生过五次大的流行和若干次小流行,造成数十亿人发病,数千万人死亡。最大规模的流行发生于1918年和1919年,造成2100万人死亡,超过一次世界大战死亡数,为全球所有传染病死亡第一位;最近的一次大流行发生在1957、1968和1977年,都是从中国开始,然后传播到前苏联、西欧和美洲大陆。约每10-40年可能出现流感大流行。近年来我市中小学校中发生多起学生集体发热,经实验室诊断均为流感。患流感不但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还可并发肺炎、心肌炎、急性胃肠炎、中耳炎等疾病,尤其是近年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在一些地区流行,其症状与流感极为相识,因此做好了流感的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流感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1~3日,最短数小时,最长4日。各型流感病毒所致症状,虽有轻重不同,但基本表现一致。
(一)单纯型流感急起高热,全身症状较重,呼吸道症状较轻。显著头痛、身痛、乏力、咽干及食欲减退等。部分病人有鼻阻、流涕、干咳等。发热多于1~2日内达高峰,3~4日内退热,其他症状随之缓解,但上呼吸道症状常持续1~2周后才逐渐消失,体力恢复亦较慢。部分轻症者,类似其他病毒性上感,1~2日即愈,易被忽视。
(二)流感病毒性肺炎(肺炎型流感)起病时与单纯流感相似,但于发病1~2日内病情迅速加重。高热、衰竭、烦躁、剧咳、血性痰、气急、紫绀并有心衰。病人高热待续,病情日益加重,多于5~10日内死于呼吸与循环衰竭,临床称此为原发性流感病毒肺炎,亦称重型流感肺炎。
(三)其他类型:如胃肠型流感、脑炎型流感、心肌炎型流感、中毒型流感较少见。
(四)并发症:继发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继发细菌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继发细菌性肺炎。
流感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病人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流食或半流质饮食,进食后以温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保持鼻咽口腔清洁卫生。
(二)对症治疗;有高热烦躁者可予解热镇静剂,酌情选用APC、安乃近、鲁米那等。高热显著、呕吐剧烈者应予适当补液。
(三)磺胺和抗生素的应用:应积极防治继发性细菌感染。下列情况时可考虑应用磺胺与抗生素:①继发细菌感染;
②有风湿病史者;③抗抵力差的幼儿、老人,尤其是慢性心、肺疾病患者。
(四)抗病毒治疗
此外,中草药对流感的治疗方法较多,效果较好,值得很好研究。
1、流感疫苗预防原则
流感疫苗是推荐接种的疫苗,应遵循“谁接种、谁受益”和“自主、自愿”的原则。
2、流感疫苗的接种目的
减少接种疫苗者感染流感和感染流感后发生并发症的机会,降低流感相关住院率、死亡率;重点保护老年人、幼儿、慢性病患者、体弱多病者等人群。但流感疫苗只能预防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不能预防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普通感冒。
3、流感疫苗使用建议
1)、疫苗种类
目前在我市使用的流感疫苗有三种:国产裂解流感疫苗,进口裂解流感疫苗和进口亚单位流感疫苗。这三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副作用相差不大。其中进口亚单位流感疫苗不含硫贡。
2)、疫苗使用方法
6个月-35个月龄儿童注射2针,每针0.25ml,两针间隔一个月;3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接种一针(0.5ml)。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3)、疫苗接种人群
重点推荐人群
(1)60岁以上人群;
(2)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
(3)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
(4)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
推荐人群
(1)养老院、老年人护理中心、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
(2)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出租车司机,民航、铁路、公路交通的司乘人员,商业及旅游服务的从业人员等;(3)经常出差或到国内外旅行的人员。
慎用人群
怀孕3个月以上的孕妇。
4、禁止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
1)、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
2)、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
3)、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
4)、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
5)、慢性病发作期;
6)、严重过敏体质者;
7)、12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全病毒灭活疫苗;
8)、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人员。
5、接种疫苗的时间选择
由于每年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优势株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推荐接种时间为9至11月份。我国南方可适当延长接种时间。
6、疫苗接种反应
局部反应:注射部位出现短暂的轻微疼痛、红肿。
全身反应:接种后可能发生低热、不适。这些症状一般可自行消失,个别需对症处理,但不会影响疫苗效果。对鸡蛋蛋白高度过敏者可发生急性超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