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修订的指导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3版)

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学校未来几年教育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和基本依据,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证。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体现内涵式发展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经研究,决定启动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并提出如下原则性意见:

一、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和“一体两翼”(以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项职能的教育事业为本体,以信息化和国际化为大学腾飞的两翼)发展战略,秉承“三博”(博学、博雅、博爱)文化育人理念,彰显学

校办学优势和特色,结合《华中师范大学“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致力于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教育师资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修订工作的基本原则

1.育人为本,质量为重

巩固以往教育教学改革的优秀成果如教师教育、基地班、交叉培养班、“博雅计划”、研究型教学等改革成果,重在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注重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化发展,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系统改革,整体优化

在通识教育、研究型教学方法、国际化专业和课程、信息化学习资源和方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实验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的综合改革、整体优化。正确处理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共性要求与个性培养、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

3.立足实际,着眼长远

根据国家政策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按照师范类、非师范类两种类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区分专业类型性质,凝练专业方向,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培养特色。同时,根据各专业的性质、特点、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毕业生调查等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优势专业,

扶持新兴专业,增加紧缺专业,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三、修订工作的具体思路

精心设计,重点突破,走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化发展;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学生可持续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专业培养方案应体现普通和拔尖、不同专业类型之间的区别;体现研究型教学方式的推广应用;体现名师的教学引领示范作用;体现实践实验教学全过程的“主线贯通”;体现教学信息化和自主学习资源建设;体现国际化视野的培养;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1.分类设计培养方案

根据国家政策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按照师范类、非师范类(含基地班、交叉培养班)两种类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普通与拔尖的区别、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区别。

2.整合优化课程体系

一是强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办学规律进行整合和设置。二是强化学科基础的导论课程,形成学科基础导论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调动低年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三是突出课程的研究型导向,明确研究型教学示范课程,作为本专业和学校的研究型教学示范导向。

3.强化实践实验教学

体现全培养过程的实践实验教学体系“主线贯通”。文科建立个案分析、社会调查和社会实习等多种实践教学内容相结合的综合训练性开放实

践教学体系;理工科对现有实验课程中的实验项目进行梳理整合,建立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等多层次相互衔接的开放实验教学体系。有条件的学院开设一定比例的选修实验课程。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本专业每年的实践实验教学内容和安排,体现四年“主线贯通”。

4.注重国际化培养

改革公共外语教学,突出听说能力培养,加强专业外语训练;加大双语教学课程、全外文授课课程和全外文授课专业的建设力度,引进原版外文教材,吸收国外优质课程资源;全外文授课课程和全外文授课专业的介绍或描述准确,且与国外优秀大学的相近课程和专业描述对接;为学生搭建国际学习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出国实习、访学、深造;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联合培养、合作办学,实现资源远程共享。

培养方案的主体内容按照国际化办学的要求实行中英文对照排列。

5.凸显教育信息化

加强课程资源的自我建设和引进力度,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行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积极开设在线网络课堂、混合式教学课堂等多种形式的网络学习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讨能力;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开设不同等级的计算机应用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

对学生修读在线网络课程、混合式教学课程提出明确要求,予以标注并附修读说明。

6.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

遵循“以生为本,以师为先”的理念,进一步压缩学时学分,重在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四、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努力构建一套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国内外高等教育接轨、体现高水平大学办学思想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各专业应根据本科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确立相应的目标和要求。对毕业生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信宽容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正确判断的能力。

2.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一定领域的学科知识。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新进展,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3.具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有基本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习惯及求实探索精神。

4.具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进行交流和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