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

合集下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维普资讯
第2 8卷 第 4期
20 0 8年 7月
中南 民族 大 学 学 报 (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人
J u n l f o t — e ta Unv ri o t n l is Hu n t sa d S ca S in e ) o r a u h C n r l iest f rNai ai e ( ma i e n o i ce c s oS y o t i l


少数 民族 传统 体 育旅 游概 述
统体 育是 寓 意于 阴阳 , 心兼 练 的活动 , 都具 有 自 身 大
我修 复 、 整 和 保 健 功 能 , 调 寓健 身 、 疗 预 防 疾病 于 治

1 少数 民族 传统 体 育旅 游的 内涵。少数 民族 传 .
统 体 育 旅 游 是 指 以少 数 民族 传 统 体 育 为 核 心 吸 引
Vo . 8No 4 12 .
J1 08 u .2 0
少 数 民族 传 统 体 育 旅 游 发 展 的现 状 及 对 策
— —
以 湖北 恩 施 土 家 族 苗 族 自治 州 为பைடு நூலகம்例

群 , 银 华 黄
( 中南 民族 大学 体 育 部 , 北 武 汉 4 0 7 ) 湖 3 0 4 摘 要 : 北 恩施 土 家族 苗族 自治 州 有 着 丰 富 的 民族 传 统 体 育 文 化 底 蕴 和 多样 的 民 族 传 统 体 育 运 动 形 式 , 湖 当今
少 数 民族传 统 体 育 运 动会 上 贵 州 遵 义土 家 族 、 苗族
“ 独竹 漂 ” 一 亮相 即迅 速享 有“ 上 芭蕾 ” , 水 美誉 , 吸引 了全 国乃 至全 世界 的眼球 , 旅游 者纷 至 沓来 。 少数 民

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体育赛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体育赛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作者简介 :徐慧颖 、李晓 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1 2 一
族体育赛事旅游产 品存在文化 内涵挖掘不足 ,开发的整 体水平不高 ,体育 民俗文化表现形式单一 ,低水平重复 现象严重 ,对民族体育文化 和传统缺乏应有的理解 ,可 参与性不足等现象 ,一种有生命力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得益于生生不息的传承与发展 。少数民族 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源于军事训练内容. ,宗教祭祀娱乐活动 ,社会生产 生活的需求 ,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并依此基础得 以保
各种身体娱乐 、身体锻炼 、体育竞赛 、体育康复及体育
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 、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 间关 系的总和。体育旅游也可狭义地理解为: 为了满足和适应 旅游者 的各种体育需求, 借助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 并充分 发挥其诸种功能, 使旅游者 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从而达到 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 目

同时 ,也要 重视历史 的重塑与追 忆 ,保 护原始 民族文 化 ,保持在服饰 、活动仪式 、礼仪 、技法 、风俗 、历史 传承等方面其独特性的前提下 ,提升体育赛事旅游产 品 的文化品位 ,丰富人们对文化的体验与感受。
育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全面发挥体育旅游资源 的吸 引力 ,打开体育旅游蓬勃发展的新局 面。 1 . 3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赛事旅游迫切提高体育旅游
的的一 种社 会 活动 。
那达慕 、骑马 、骑骆驼 、赛 马、赛骆驼 、摔跤 、射箭 、 漂流 、自行车草原游 、沙漠探险 、汽车 、摩托 车草原 、 沙漠越野等特色体育旅游活动项 目。但是 内蒙古少数民
按 照国际体育旅游委员会 的统计, 全球体育旅游 的收
入 占到 了世界 旅 游 总 收 入 的3 2 %。美 国 、英 国 、意 大 利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黎族竹竿舞的起源与分析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黎族竹竿舞的起源与分析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黎族竹竿舞的起源与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杆舞”的形成与生产劳动、风俗习惯等有着紧密联系,是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为适应生存和生产而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竹竿舞是我国黎族、哈尼族、畲族、佤族、布朗族苗族等以竹竿为道具而跳的一种舞蹈,而以海南黎族的竹竿舞最为出名,是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

盛行于海南岛五指山区的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等黎族自治县黎胞聚居地区,据考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早在宋代,大文学家苏武在结束流放生活离开海南时,得到黎族父老乡亲的“黎歌变舞祝公归”的欢送,写下了“蛮舞与黎歌,余音犹沓沓”的诗句。

可见,黎族的歌舞不但历史长,而且有其独特的魅力。

内容简介:真正的竹竿舞起源于黎族民间,也叫跳竹竿,是佤族、黎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舞蹈,在黎族民间已经流传了数百年的历史,目前已经被国务院正式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跳竹竿,黎语叫“转沙”,意为“跳柴”。

最早是在丧葬仪式中表演,已成为黎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

每当重大节日或新谷登场,人们都要跳竹竿,而且往往跳个通宵达旦。

一般是在晒谷场或山坡的地坪上,平行摆开腿一样粗的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称为“打柴”。

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

早年是男子跳,女子扶竿击节,后来发展为男女同跳,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

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两人一对,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

在演出中女性更多。

因为女子步态轻盈灵巧,爽快活泼。

舞者在竹竿间跳跃,像小鹿欢蹦,不断地表演出磨刀、筛米、穿门、鹿跳、转身、来回等花样动作,舞姿十分优美迷人。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介绍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介绍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介绍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介绍》
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聊聊那些超有意思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我记得有一次去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旅游,正好赶上他们举办活动,那场面可真是热闹非凡。

其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舞龙啦!哇塞,那长长的龙在人们的舞动下简直活灵活现,就好像真的要飞起来一样。

那些舞龙的人一个个精神抖擞,他们的动作整齐有力,随着锣鼓声的节奏,龙一会儿高高飞起,一会儿盘旋舞动,真是太精彩了!我在旁边看得眼睛都直了,忍不住跟着欢呼起来。

还有射箭呢,看着那些射手们站在远处,瞄准目标,一箭箭射出去,那姿势简直太帅了。

我当时心里就痒痒的,也想去试试,结果自己一试,哎呀呀,那箭都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引得周围人一阵大笑,真是太尴尬啦。

再说说蒙古族的摔跤吧,那可是力量和技巧的较量。

两个大汉在那相互较力,一会儿这个占上风,一会儿那个又扳回来,看得人热血沸腾。

我心想,这要是我上去,估计一下子就被撂倒了吧。

还有好多好多其他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呢,比如傣族的孔雀舞,那优美的舞姿就像真的孔雀在翩翩起舞;还有朝鲜族的跳板,看着他们在跳板上高高弹起,真觉得又惊险又刺激。

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有趣,还承载着各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呢。

它们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它们让我们看到了不同民族的独特魅力和风采,也让我们更加了解和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

总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呀,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和传承它们,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它们的魅力!希望大家有机会也都去亲身体验体验这些好玩的项目,相信你们一定会爱上它们的!哈哈!。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之摇锅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之摇锅

摇锅的健身价值
• 摇锅是畲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是一项集健身、竞技、娱 乐、观赏于一体的体育活动。该活动融趣味性、可行性、 自发性于一体,注重增强人的腿部、腰腹力量、提高人体 协调性、灵敏性及身体重心控制等能力,具有极高的锻炼 身体价值。
近年来,摇锅已逐渐走上了舞台和赛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古时畲民为了强身健体空闲时经常聚集在一起用已破旧的锅当器材一个或多个人站坐在锅里运用身体重心的变化和四肢腰腹的力量协调配合使锅按不同的方向移动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这就形成最早的摇锅活动
摇锅
项目简介
• 摇锅是源于浙江一带的畲族民 间体育游戏。古时畲民为了强 身健体,空闲时经常聚集在一 起,用已破旧的锅当器材,一 个或多个人站、坐在锅里,运 用身体重心的变化和四肢、腰 腹的力量,协调配合,使锅按 不同的方向移动,达到强身健 体的作用,这就形成最早的摇 锅活动。发展到现在已经演变 成了畲族传统体育项目。摇锅 项目集健身、竞技、娱乐、观 赏于一体,简单易学、形式多 样,适合不同年龄、性别的人 练习。
摇锅方式
• 单人摇 形式:站、蹲、坐、 俯卧、仰卧 • 双人摇 形式:双人站立、一 人站一人坐、双人蹲、双人面 对面坐、双人背对背坐、双人 面对面站 • 混合摇 形式:混合站立、一 人站一人坐、混合蹲、混合面 对面坐、混合背对背坐、混合 面对面站 • 多人摇 形式:结合单、双人 的不同形式
项目特点
• 摇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摇 锅器具随处可有,活动场地随处可是,活动人数 可多可少,活动技艺简单易学,完全适应畲族大 分散小聚居的居住方式,因而也具有鲜明的民族 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 摇锅是畲族人文历史的缩影。摇锅展现了畲族文 化的自然质朴、眷恋乡土以及畲族文化体育的个 性,反映了畲族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

贵州喀斯特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开发与后民运互动关系研究

贵州喀斯特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开发与后民运互动关系研究
— -
6 8— —
旅游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让文化 搭载旅 游这个强大的载体 ,没有文化 的旅游就像是 没有 灵魂的 肉体 ,没有旅游的文化就像是没有 肉体的灵魂 。 二者互 为依存 ,互相繁荣发展 。贵州少数 民族体育文化 旅游的起步较晚 ,地处我 国西南部 ,交通不便和经济欠 发达成 为阻碍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发展的因素之
产 、生活中的身体活动 ,随着历史 的发展逐渐 以娱乐 、 健身为 目的为 目标后 ,才称其为少数 民族体育 ,在之中 的过程和非物质 的因素组成称其为少数 民族体育文化 。 然 而这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不是物质存在 的,部分是要 通 过一些少数民族节庆和节 日才可 以呈现或部分存在于
素质素养 的逐年提升 ,我国国民从 日益繁重的劳动中解
脱 出来 ,有 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和经济能力 ,人们 开始追 求休闲与旅游的高品质生活。近年 享受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指出 ,从产业角度来讲 ,
基金项 目:贵州省体 育局”2 0 1 2 年 度贵州省体 育局社会科学研究项 目 项 目编号 :2 0 1 2 0 2 1 8 作者简介 :夏 肖林 ( 1 9 7 1 一),贵州财经大 学体育_ T - 作部 教授
2 - 2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开发 贵州 以特殊的地理条件 ,崇 山峻岭、大箐深谷 、峰
众 林 立 、沟壑 溶 洞 等美 丽 的 自然景 观 著称 ,以少 数 民族 众 多 、神 秘而 闻名 ,这 些 资 源几 乎 成 为 了 贵州 旅 游 的 王 牌 。 随着 我 国经 济 的发展 和 人 民生 活水 平 的提 高 、 国民
融人 文 化 的元 素 和 因子 ,也 可 在推 动 贵 州 文化 产 业 发 展

旅游场域中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旅游场域中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 1 .C h e n g d u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C h e n g d u S i c h u a n 6 1 1 1 3 7 ; 2 .C h e n g d u S p o r t s 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e n g d u S i c h u a n 6 1 0 0 4 1 )
Ke y wo r d s : t o u is r m ;f i e l d he t o r y;e t h n i c mi n o r i t i e s ;t r a d i t i o n a l s p o r t s c u l t u r e
C LC n u mb e r : G 8 0—0 5 1
第3 9卷 2 0 1 3年 第 1期
成 都 体 育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C h e n g d u S p o r t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 3 9 No . 1 . 2 01 3
旅 游 场 域 中 的少数 民族 传 统体 育文 化发 展 研 究
韩 玉姬 , 王 洪砷
( 1 . 成都 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 四 I I 成都 6 1 1 1 3 7 ; 2 .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 1 0 0 4 1 )
摘要 : 以场域理 论为基础 , 分 析了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文化在旅游 开发过 程 中出现 的个性保 持与文 化 同化 、 窄化 与科学化 、 经济
Do c u me n t c o d e : A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新疆作为中国的一个多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和独特的传统体育资源。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疆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希望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起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商贸活动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体育活动逐渐融入了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之中,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现象。

例如,哈萨克族的摔跤、赛马和射箭,维吾尔族的舞蹈、秋千和摔跤等,都是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瑰宝。

当前,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传统体育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举办了多次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推动了传统体育的普及和发展。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投入不足、人才短缺、市场化程度低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得到解决和改进。

未来,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前景广阔。

政策支持将是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市场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将逐渐走向市场,成为旅游、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的重要资源。

传承创新是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关键。

各民族应该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传统体育进行创新性发展,使其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和文化需求。

例如,新疆某地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节,通过将传统体育与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成功打造了一个颇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这不仅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为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拥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传承创新的发展,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