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三大理论:精神分析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发展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发展理论三大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对比

研究领域的对比

基本观点对比

一、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1.理论背景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自产生以来就引起举世瞩目,在西方可谓家喻户晓。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思想及知识背景。弗洛伊德所处的时代正是帝国主义统治下社会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这种阶层明显的社会里,加之当时压抑人的精神的社会制度,神经症及其他精神疾病层出不穷,这为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提供适宜的社会基础。就弗洛伊德个人来看,布伦塔诺、莱布尼茨等人关于人的心理的哲学思想也作为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思想来源,另外,弗洛伊德本身是一位精神病学家,有自己的私人医疗诊所,诊治一些患有精神症状的病人,医学背景为弗洛伊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支持。社会背景、思想背景、医学背景下加之弗洛伊德对此领域的热情与努力,精神分析理论也应运而生。

对比埃里克森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学派以及认知发展理论的背景可以发现几个共同点:1.其他国家思想、文化或者前人的研究必不可少,成为理论产生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即所谓的“巨人的肩膀”;2.社会环境是孕育新的理论的土壤,无论是矛盾尖锐还是和平发展,新理论的诞生都存在一个可能性;3.个人童年的经历以及以后的求学工作经验对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也必不可少;

2.基本观点

(1)意识水平

弗洛伊德提出意识和潜意识的观点,尤其是潜意识的观点,最初是为了解决神经症症状,并进一步论述。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除了可以观察到的意识方面也有心理的潜意识方面,潜意识是一种观念的心里贮藏所,是个体的人格无法解决的矛盾而被“遗忘”,但并没有离开心理,而是被移送到潜意识状态。弗洛伊德也指出,被压抑的冲突源自生命早期的发展问题,必定被带至潜意识之中,患者必须认识到这些症状的起源,并在语言中重新经历最初的冲突状态,再用一种令人满意的情感方式来解决冲突,那么神经症就被治愈了。

我在读这些内容的时候就想到日常生活中的毛线球,要首先找到线头才能顺利缠起或使用,我把这种现象叫“还原”。在记忆方面我也经常使用这个方法,比如我出门之后忘记钥匙在哪了,那么我就回忆最近一次看到钥匙是在什么时候,然后再向后回忆,往往很容易就记起钥匙放在哪里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治疗神经症就是将这种心理问题还原到最初状态,找到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最初原因,再对症下药就简单很多。因此,弗洛伊德提出两种治疗方案:自由联想和释梦,对于当时心理学发展还比较落后尤其缺乏测量心理活动的技术的状况,这两种方法是比较现实的,通过患者的叙述获得有效的材料,通过解析梦来获得童年的回忆,可以揭示患者的潜意识冲突的本质和来源。

弗洛伊德将潜意识区分出两种水平,一种水平包括此刻不在意识中的、潜伏的观念,稍作努力就可以唤醒它们,这种水平为前意识;第二种水平是更深层次的潜意识,是人格无法解决的矛盾而被真正压抑的意识。

(2)心理结构

弗洛伊德将意识水平的三级排列场所构想为伊底、自我和超我,在竞争与合作中生成行为,并且三者的出现是有顺序的,伊底最先出现——它在出生时已经存在了,自我产生于幼儿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来满足需要的不断努力中,随后超我产生,以作为环境的规范与价值的一种内部代表。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所有能量的来源都是本能,本能被界定为一种先天因素,为心理活动提供力量和方向,弗洛伊德用“力比多”一词来指代生的本能的心理能量。新生儿的人格由伊底构成,力比多能量采取了要求得到满足的需要的形式,力比多的消耗或释放被婴儿体验为快乐。这个时期,幼儿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伊底及其初级过程思维关注的是获得满足,而不管满足的途径是否实际或是否被环境所允许。心理的第二个组成部分被称为自我,自我是为了调节梦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伊底一方面想要,但又受客观环境限制,而自我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起着调节的作用,简单说就是在现实的条件中选择可被伊底接受的满足需要的方式。不断成长的人格的第三个组成部分称为超我,超我从自我中产生。超我阶段的儿童不需要外部的支持对自身的行为做出判断,他们用内疚、羞愧等来惩罚自己或者用自我表扬或自豪感等来奖励自己。

那么心理结构的三个阶段:伊底、自我和超我在解决心理冲突时产生的结果可表述为:伊底:坚持愿望的立即满足;自我:选择合理的方式使心理得到满足;超我:强迫准守外部的道德价值观。

(3)防御机制

自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技术或习惯以顺应对它的冲突性要求,但仍然幼稚的和不成熟的自我开始利用更迂回的适应技术,这些技术被称为防御机制。

第一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防御技术是压抑,将心里矛盾推出意识并压入潜意识,但压抑的材料仍然在意识中产生一些问题,诸如一些神经症症状。第二种机制是升华,是文化高度赞同、社会更接受的性或侵犯能量的表现方式的替代者。第三种防御技术是退行,包括返回早期的、更初级的对问题的适应模式。还有一些防御技术如补偿、合理化、逃避等。以上这些防御技术是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鉴别并阐明自我用来尽可能地满足其冲突性需要的策略种类。而且从他们的解释中都可以找到日常生活中与其相符的儿童心理现象或行为,他们用这一系列的防御机制去解释各种行为似乎也都是很恰当的。

3.儿童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主要受儿童从人生的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时学会的消耗性能量的方式的影响,他为此创建一个可以描述儿童心理成长的一个模模型,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儿童心理性欲的五个阶段。在此以简表的形式呈现。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弗洛伊德认为出生是一个创伤性的开端,是儿童生命的第一个巨大冲击,从子宫环境到外在世界的环境是一个巨大的改变,外界的刺激也应接不暇,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如果自身无法控制刺激时,出生创伤时的原始恐惧就会再次被激活,那么就可能回复至婴儿般的行为。弗洛伊德学派认为轻松一些的出生会减少冲击,预防恐惧,并在以后的人生中面临挫折时具有更强的情绪控制力。从现代的社会发展来看虽然剖腹产居多,但是更多的人提倡顺产,虽然顺产对于母亲和胎儿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冲击力,但事实证明这恰恰给母亲和胎儿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