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原代脂肪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

合集下载

细胞原代培养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原代培养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细胞原代培养姓名:学号:班级:专业:同组成员:一、实验原理细胞培养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两种。

原代培养是直接从生物体获取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进行培养。

由于培养的细胞刚刚从活体组织分离出来,故更接近于生物体内的生活状态。

这一方法可为研究生物体细胞的生长、代谢、繁殖提供有力的手段。

同时也为以后传代培养创造条件。

原代培养的方法:1、组织块法在平皿中用弯头剪把组织尽量剪碎,每个组织块小于1mm3大小。

用Hanks 液洗涤2—3次,自然沉淀。

用吸管吸去上清液。

将组织块贴于培养瓶进行培养。

2、酶消化法将1mm3大小的组织块放入1个三角瓶内加入10—30ml的%的胰蛋白酶。

370C磁棒搅拌消化20-30分钟。

然后终止消化。

用几层无菌纱布过滤。

取过滤液,离心800rpm 5—10分钟收集细胞。

弃上清,加入带有双抗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瓶培养。

取材注意事项:取材要注意新鲜和保鲜。

取材应严格无菌。

取材和原代细胞制作时,要用锋利的器械,如手术刀或剃须刀片切碎组织,尽可能减少对细胞的机械损伤。

要仔细去除所取材料上的血液(血块)、脂肪、坏死组织及结缔组织,切碎组织时应避免组织干燥,可在含少量培养液的器皿中进行。

取材应注意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年龄等,一般来讲,胚胎组织较成熟个体组织容易培养,分化低的较分化高的组织容易生长,肿瘤组织较正常组织容易培养。

二、实验目的1、理解细胞原代培养原理2、熟悉细胞原代培养方法与过程3、了解细胞原代培养的应用4、独立进行细胞原代培养操作三、实验材料手术小直剪刀、眼科直镊子、眼科弯镊子、玻璃平皿、培养瓶、试管、移液管、巴斯德吸管、废液缸、75%酒精棉球、酒精灯。

动物:9-12日龄的鸡胚蛋四、实验步骤1、购买9-12日龄鸡胚蛋。

放入孵化箱中孵养待用。

2、取鸡胚蛋一枚放入超净工作台中,用酒精棉球擦拭鸡蛋壳后,气室处擦拭两遍,用镊子小心去除气室部分的蛋壳。

小鼠乳鼠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

小鼠乳鼠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

c a a t rs i m o p o o y b a r 4 Th y we e a r n e n l o e a d i t ra i g n t r s o i g e h r c e it r h l g y d y 3 O . c e r r a g d i o s n n e l cn e wo k f sn l
os d :Th e rsweedg s e yc l g n s y e I eh a t r i e td b ol e a et p I,ty sna dD Na e I.Th el u p n inwa r- a r p i n s ec l s s e so sp e
Ur mq 0 u i 83 01 1,Chi a) n
Ab ta t sr c :0b e t e jci :To o s r e t emo p oo ia h r ce itc ft ec lu e a d o o y e .Meh v b e v h r h lgc lc a a t rsis o h u t r d c r imy c ts t-
welmo p o o ya d s o tn o sb a ig wih c la e a et p I,ty sn n DNa e l r h lg n p n a e u e tn t olg n s y e I r p ia d s I.
K e r : n w n t 1r t c r i m y c t s c t r y wo ds e a a a ; a d o o y e ; ulu e
病理 、 药理 等方 面 已开 展 了 多项 基 础 研 究 。其 中体 外 培养 的心 肌细 胞 可保 持 结 构 及 功 能 上 的某 些 特

动物克隆 第三章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

动物克隆 第三章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

第三章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1981年,Evens等首次发现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在体外具有稳定增殖并维持未分化状态及分化全能性潜能的特性,并成功建立小鼠ESCs系[1]。

由于ESCs独特的生物学特性,ESCs方面的研究迅速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1999年-200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世界十大科技新闻。

ESCs已成为分子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工程、组织工程等研究的重要工具,在研究细胞分化机制、临床治疗、转基因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将逐渐掌握和利用干细胞,还将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文章综述了ESCs的研究概况、体外分离培养、生物学特性、鉴定方法、影响ESCs分离培养的因素、存在问题以及应用前景等。

1 胚胎干细胞研究概况ESCs的研究最早要追溯到畸胎瘤细胞的发现,但真正意义上的开始却是1981年Evens等首先从延缓着床的胚泡分离培养到小鼠的ESCs,并建立小鼠的ESCs系,之后ESCs研究迅速发展,已在大鼠、仓鼠、猪、牛、水貂、兔、山羊、绵羊、恒河猴和人等多种哺乳动物上建立了类ESCs系[2]。

近几年来,ESCs研究在ESCs来源与培养方法、探索建立和维持ESCs系的条件、定向诱导分化、遗传操作、疾病动物模型的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研究人员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进行胚胎重建,从克隆胚胎中成功得到小鼠、兔和人等多种哺乳动物ESCs[3-5];利用孤雌激活技术建立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孤雌激活胚胎源的ESCs系[6],这些为ESCs的分离克隆开辟了新的途径。

利用定向诱导分化技术成功将ESCs分化为造血细胞、内皮细胞、肝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神经细胞、胰岛细胞、心肌细胞、成骨细胞,甚至滋养层细胞和生殖细胞等所有3 个胚层的细胞类型[7-13]。

试验表明,人ESCs 能有效治疗心肌梗死、糖尿病、中风等疾病。

国内在ESCs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相关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

细胞培养操作指南

细胞培养操作指南

细胞培养操作指南1,原代细胞培养原代培养需要严格要求:(1)取材时需要去除脂肪和坏死的组织(2)为减少对组织的损伤,需用锋利的器具(3)适度离心以去除用于解离的酶(4)由于原代培养组织细胞的存活率很低,故用于原代培养的细胞的密度应高于正常的传代培养的细胞密度。

(5)营养丰富的培养基比单一的培养基更可取,如果要添加血清,胎牛血清比牛马的血清更好。

(6)对于取材部位易于感染(如皮肤)应先用70%乙醇消毒,在无菌条件下切除组织,尽快转移入BSS或培养基中。

不要再培养室取材,因为动物可引入微生物污染。

若必须推迟,可保存在4℃,72h。

1. 剪切组织先将所取得的组织,用D-Hanks或Hanks液清洗,以去除表面血污,并用手术镊去除粘附的结缔组织等非培养所需组织。

再次清洗后,用手术剪将组织剪成若干小块,移入青霉素小瓶或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缓冲液,用弯头眼科剪,反复剪切组织,直到组织成糊状,约1mm3大小。

静置片刻后,用吸管吸去上层液体,加入适当的缓冲液再清洗一次。

2. 消化分离消化分离的目的是将细小的组织块消化分离成细胞团或分散的单个细胞,以利于进一步的培养,常用的消化酶有胰蛋白酶和胶原酶。

3. 培养细胞悬液用计数板进行细胞计数,用培养液将细胞数调整为2~5×105 cells/m1,或实验所需密度。

分装于培养瓶中,使细胞悬液的量以覆盖后略高于培养瓶底部为宜。

置CO2培养箱内,5%CO2,37℃静置培养。

一般3~5d,原代培养细胞可以粘附于瓶壁,并伸展开始生长,可补加原培养液量1/2的新培养液,继续培养2~3 d后换液,一般7~14 d可以长满瓶壁,进行传代。

注意事项:1. 无菌操作细菌或霉菌污染是培养失败的常见原因,必须加强各个环节的无菌操作观念,以预防为主,一旦污染,一般是很难消除。

2. 培养液所用的培养液必须满足细胞生存和生长的必要条件。

由于细胞来源的动物种类、组织类型不同,对培养液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异,必要时可用预实验的方法选择适当的培养液。

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36细胞培养旳过程及注意事项细胞旳培养过程及注意事项;根据培养过程中与否需要分割培养物进行再培养而将细;一、原代培养;(一)过程;原代培养旳基本过程包括取材、培养材料旳制备、接种;1.组织块培养法;(1)基本操作过程;1)、用培养液湿润所取组织材料, 并用锋利旳眼科剪;2)、用湿润旳吸管吸取切碎旳组织块, 清清吹到培养;3)、将培养瓶翻转, 使瓶底朝上, 在种植了组织块一;4)、将种植了组织块细胞旳培养过程及注意事项根据培养过程中与否需要分割培养物进行再培养而将细胞培养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一、原代培养(一)过程原代培养旳基本过程包括取材、培养材料旳制备、接种及培养等环节。

原代培养旳措施诸多, 基本和最常用旳是组织块培养法和分离细胞法。

1.组织块培养法(1)基本操作过程1)、用培养液湿润所取组织材料, 并用锋利旳眼科剪将附在其上旳脂肪和结缔组织清除洁净。

再用平衡液(PBS)或Hanks液漂洗;用锋利旳眼科弯剪将组织块剪成小块;再用PBS或Hanks液漂洗多次, 直至液体不浑浊、无油滴、清亮为止。

2)、用湿润旳吸管吸取切碎旳组织块, 清清吹到培养瓶皿中, 并将其按一定间距均匀放在培养瓶底壁上, 量不要过多, 要将组织块切面贴在培养瓶底壁上;3)、将培养瓶翻转, 使瓶底朝上, 在种植了组织块一侧旳对侧面加足培养液, 勿使组织块与培养液接触, 塞紧瓶塞;4)、将种植了组织块旳一侧朝上, 静置于37℃培养箱中;待组织块贴壁1 h到3h后翻瓶, 使贴壁旳组织块浸没与培养液中, 静置;5)、每隔2到3天更换一次培养液, 或者根据培养瓶种颜色旳变化确定换液时间。

2.注意事项1)、组织块接种后旳前3天, 从组织块向外迁徙旳细胞数很少, 组织块旳黏附不牢固, 在观测和移动旳过程中, 注意不要引起液体旳振荡。

要防止常常翻动和振动, 否则组织块不易附着于瓶壁上或附着后也会脱落飘起。

2)、加入旳培养液不适宜过多, 防止浸泡旳组织块受轻微旳波动而脱落下来。

原代细胞培养

原代细胞培养

二、实体组织材料的分离方法
• 实体组织细胞间结合紧密,为了使组织中的细 胞充分分散,形成细胞悬液,可采用: • (一)机械分散法 • (二)消化分离法
(一)机械分散法
• 适用组织:纤维成分少的软组织。如脑组织,部 分胚胎组织 • 方法: • 采用剪刀剪切、用吸管吹打分散组织细胞 • 将已充分剪碎分散的组织放在注射器内使细胞通 过针头压出 • 在不锈钢网内用钝物压挤使细胞从网孔中压挤出。 • 特点:简便、快速,但对组织机械损伤大,而且 细胞分散效果差。
细胞培养之
---原代细胞的培养
基本概念
• 来源于胚胎、组织器官及外周血,经特殊分离方 法制备而来的原初培养的细胞称之为原代细胞。 • 能稳定生长传至10~20代以上的细胞可确立为细胞 系。
• 经单细胞克隆、纯化,大量扩增后所形成的生物 学特性稳定的克隆化细胞群,称之为细胞株。
原代细胞的培养
• 原代细胞的培养是从供体取得组织细胞在体外
第二节 原代细胞的分离和制作
• 一、悬浮细胞的分离方法 • 组织来源:血液、羊水、胸水或腹水 • 方法:1000r/min的低速离心10 min→沉淀用 无钙、镁PBS洗两次,培养基洗一次→调整适 当细胞浓度→分瓶培养 • 若选用悬液中某些细胞,加入细胞分层液,经 离心后由于各种细胞的比重不同可在分层液中 形成不同层。 • 如:淋巴细胞分离
注意事项
• (1)组织块必须漂洗2-3次以除去组织中的钙、 镁离子和血清对胰酶和EDTA的抑制作用。
• (2)胰酶浓度不宜过高,作用时间不能太长, 以避免毒性作用。 • (3)消化后组织不仅要尽量弃去消化液,以 避免毒性产生,而且动作要轻,以避免膨松的 细胞随漂洗而丢失。
第三节 原代细胞的培养方法

小鼠实验方案

小鼠实验方案

酵母提取物对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试验方案酵母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测定概述:自由基是指是机体代谢的正常产物,在体内有很强的氧化反应能力,可以在细胞代谢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

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自由基是衰老的决定因素。

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自由基中轻自由基的作用最强,进攻性也最强,几乎可以和所有的生物分子、有机物或无机物发生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超氧阴离子不仅自身具有毒性,而且可以通过其他反应产生更多的氧自由基,进一步对生物体产生损伤作用。

试验拟采用DPPH自由基体系、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体系、羟自由基(HO-)体系以及还原力测定体系评价酵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试验方法1)DPPH 自由基清除试验DPPH储备液配制:精密称取19.7 mg DPPH溶解于25 mL甲醇中,再吸取2.5 mL溶液,以甲醇补足体积至25 mL,得到200 µM DPPH母液,暗处保存备用。

药品及对照品储备液配制:酵母提取物采用甲醇溶解,得到终浓度为1 mM的母液。

再将母液加甲醇稀释至一定浓度梯度,加3 mL于比色管中(对照组加入3 mL甲醇或水),再加入1 mL DPPH母液,剧烈震荡后,与暗处保存30 min,以甲醇做空白,测其517 nm吸光值。

以Vc作为阳性对照,各组反应平行测定三次,DPPH自由基清除率按照下面公式计算:×100DPPH自由基清除率(%)=A0−A1A0式中A0代表对照组的吸光值;A1代表加药组的吸光值。

2)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清除试验采用NADH-PMS方法评估酵母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试管中依次加入1 mL NBT (81µM)溶液,1 mL NADH (468µM )溶液,1 mL不同浓度的待测溶液,0.4 mL PMS (88µM)溶液,充分混匀,静置5 min,在560 nm处测其吸光值。

用水代替待测溶液做阴性对照,水代替PMS做本底组对照,Vc做阳性对照。

原代角质形成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

原代角质形成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

原代角质形成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原代细胞在相关细胞实验使用过程中越来越多,人们不再单单趋于使用细胞系进行实验研究,因为细胞系常常由于体外长期培养,而容易丢失原有的生物学特性,对药物处理的反应差距越来越大。

原代细胞刚从组织中分离开,生物学特性未发生很大变化,仍保留原来的遗传特性,也最接近和反应体内生长特性,原代细胞的活力和生长状态都比较好,细胞的纯度和基因保留可达到90%以上,适宜用于药物敏感性试验、细胞分化等试验研究,使用原代细胞进行实验,可以获得更准确的研究和数据。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科研工作者,赛百慷技术人员特提供了角质形成细胞分离的常用方法,技术因人而异仅供参考:角质形成细胞是一种不断分化的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其分化的最终阶是形成角蛋白。

根据角质形成细胞的发展阶段和特点,从内向外可将其分为五层。

基底细胞层又称生发层,棘细胞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成熟表现为从基底层到向角质层的逐渐移行。

在单一移行过程中,角质形成;细胞的形状和功能也逐渐发生着变化,从单层柱状上皮的基底层到扁平的细胞核消失的角质层。

新生的基底细胞进入棘细胞层,然后上移到颗粒层的最上层。

细胞组织来源于实验动物的正常皮肤组织,细胞生长状态为贴壁培养。

需要的实验试剂:1.培养基1:iCell原代角质细胞培养体系4.基础培养基:DMEM/F125.缓冲液:无菌不含Ca2+和Mg2+的1×PBS+1×P/S,pH=7.46.消化液1:1.2U/ml的dispase Ⅱ7.消化液2:0.25%胰蛋白酶+0.02mM EDTA8.消化液3:0.1%Ⅰ型胶原酶9.75%医用酒精10.胎牛血清(FBS)实验器械:1.培养皿2.T-25细胞培养瓶3.100目不锈钢网筛4.200目不锈钢网筛5.眼科剪6.眼科镊7.离心管(15ml、50ml)实验步骤:1.新鲜的包皮组织,装盛于含有无菌生理盐水或1×PBS的无菌容器中,于保温盒中,冰上放置离体6h内运输到实验室进行后续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