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募基金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私募基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私募基金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自私募基金写入《中国投资基金法》(即草案中所称的“向特定对象募集的基金”)草案第五稿的消息传出后,一个庞大的灰色市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随着“基金黑幕”事件引发的争论,以及证监会依法查处基金违规交易消息见诸报端之后,长期处于地下状态的私募基金更加引起业界的重视。目前市场人士彼此心照不宣的一个现实是:一直处于地下状态的私募基金性质的机构已经很多了,它们完全是由市场需求而自发“成长”起来的。那么何为私募基金?目前私募基金在我国的现状怎样?如何全面客观地看待这一新生事物呢?

一、私募基金的涵义及分类

第一、私募基金的涵义:私募基金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它的销售和赎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过私下与投资者协商进行的,又可以称为向特定对象募集的基金,实质是“专家理财、代为管理”。

第二、私募基金的类型:1、按私募基金的开放程度,可以分为(1)开放式私募基金:这类基金的投资者随时可以买入和赎回基金单元。由于完全开放需要配备庞大的客户服务体系,不仅成本高,运作难度也大,所以采用这种形式的不多见。(2)半开放式私募基金:这类基金介于完全开放与完全封闭之间。(3)封闭式私募基金:这类基金成立后,一般要封闭运作较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投资者与基金管理者之间不进行基金单元的买卖。2、按私募基金组织形式,可以分为(1)公司式私募基金:有完整的公司架构,运作比较正式和规范。目前的投资公司,实质上就是一种随时扩募,但每年只赎回一次的公司式私募基金。(2)契约式私募基金:具体的做法可以是:证券公司作为基金的管理人,选取一家银行作为其托管人;募到一定数额的金额开始运作,每个月开放一次,向基金持有人公布一次基金净值,办理一次基金赎回;为了吸引基金投资者,应尽量降低手续费,证券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根据业绩表现收取一定数量的管理费。(3)虚拟式私募基金:表面看来像委托理财,但它实际上是按基金方式进行运作。比如,虚拟式私募基金在设立和扩募时,表面上是与每个客户签定委托理财协议,但这些委托理财帐户是合在一起进行基金式运作,在买入和赎回基金单元时,按基金净值进行结算。

二、中国私募基金产生的背景

目前中国的证券市场,存在着两种基金:一种是原有的老基金,主要以地产、证券类为投资对象,其资质较差,现正逐渐清理合并,另一种就是证券投资基金,是以股票、国债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它们都是契约型封闭基金。除此之外,华安基金首家试点推出了开放式的证券投资基金。虽然现有的两种基金都是较成型、开发行的基金品种。但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市场操纵,不少基金持有的个股都是前期涨幅巨大的个股,令不少投资者对其经营业绩真实程度和其发展前景保有怀疑的态度,于是在此前提下,不少投资者将资金交于私募基金。

三、中国的私募基金隐痛无处不在

其实,私募基金在我国股市中早就存在,主要投资者和募集者私自达成协议筹集而成的,其募集形式多种多样,在筹集方式上带有一定的不合法性。但从其发展速度来看,目前总计已经达到2000-5000亿的规模,并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工作室处于半公开状态:以较有名气的股评人士或研究人员命名的各类“工作室”,是目前最公开最常见的私募基金。主要负责给客户提供详细的市场操作

计划。而且随着资金量不同有较大差异,表现为所谓“金牌会员”、“银牌会员”等。一般地,进入工作室所要求的资金量门槛并不高。在深圳,一些著名咨询机构下的工作室,只要有50万就可以达成合作的口头协议。正因为资金量不是太大,一些客户提出了较高的年保本收益率,这一数字目前一般为20%左右。

“公司型”规模庞大:从1997年至1998年,更加接近于严格意义上的私募基金以公司形式出现。如投资咨询公司、投资顾问公司及投资公司。按《公司法》要求,企业大部分资产不能投资于股市,投资咨询公司也只能做简单的咨询业务。但实际上,众多咨询公司、顾问公司一直在以“委托代理”的方式操纵着数目颇为庞大的地下私募基金。与国外私募基金相比,国内这些基金管理者持有的基金份额更高,至少都在10%以上,有的更是达到了30%。之所以比例这么高,是因为一方面国内信用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另一方面是这些基金的操作都处于地下状态,风险比较大。

券商,近水楼台先得月:由于通过二级市场获得较高的收益率,上亿元的大资金远不如小资金有保证,因此,为了吸引大量资金,一些证券公司营业部就有类似的“一级市场基金”,随着一级市场的活跃,这类基金增长亦十分迅速。之后,综合类券商经批准可以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受托管理现金、国债或者上市证券。从地下秘密转为地上公开后,各券商之间在这块业务的竞争更加激烈了。

“精英型”基金受追捧:从1999年中期起,由于投资管理公司成为证券业的一大热点,大量证券公司从业人员纷纷跳糟出来自己做业务。他们所操作的基金大多是较为“规范”的私募基金:以专用账户的形式存在,在出资额、使用期限、分配等方面都参照公募基金。监管方面,这部分基金多让大投资者做资金的监管人,重大投资则须经投资人本人同意。因经营业绩相当不俗,这些“精英型”基金在市场上颇受追捧。

俗话说“闷声发大财”,这不是挺好吗?可为什么这些地下私募基金现在都希望浮出水面,都想要一张“准生证”呢?

隐痛之一:保底收益涉嫌违法。为了吸引客户,各类资产管理公司、咨询公司大都有各种承诺,如保证本金的安全、保证年终收益率等。即使是一些工作室在与客户签定口头协议时也会有类似承诺。然而,由于目前私募基金承诺的年终收益率大多在10%至30%之间,大大超过了银行存款利率。所以,含有承诺的私募基金严重违反了有关法律法规,实际上近乎于非法集资了。

隐痛之二:口说无凭。对于一些小私募基金,如工作室,双方完全凭一种私人间的信任关系建立起委托关系,大多只有口头协议,根本没有正式的文本合同。因此,双方的合作关系就无法受到法律保障。

隐痛之三:基金做大也有烦恼。尽管地下私募基金用自己的办法解决了持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但是,大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分配仍然存在制度上的漏洞。基金做大了又没有外部监管,自然会引发连锁反应。

隐痛之四:公司型基金成本偏高。对大型私募基金来说,如果采用一个专用账户来运作,由于风险较高,难以获得投资人的认同。这样,它们往往不得不采用公司制形式,所以运营成本相对较高。

四、中国私募基金的最佳选择——“半开放、组合式、产业投资式”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投资基金还只有公募形式,私募基金对我国基金市场及投资者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事物。私募基金的产生,为现有的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投资品种,为我国目前6万亿的民间资金提供了另一个投资渠道。同时这类基金介于封闭型基金和开放型基金之间,是目前投资基金的一种衍生物,能够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