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作为絮凝剂在固液分离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淀粉作为絮凝剂在固液分离中的应用
王丛飞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81)
摘要:本文综述了淀粉的物理化学性质,分子结构和构造,对淀粉的絮凝机理做了分析研究,并展望了淀粉在固液分离中的应用,为以后科学的利用淀粉作指导。
关键词:淀粉絮凝剂固液分离
选矿产品在沉降浓缩过程中,矿浆的澄清速度和所得浓缩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于矿粒的大小。粗颗粒很快沉降,其沉淀物含水也很少;而胶体颗粒因其所受的重力作用,已被表面能和布朗运动所平衡,在矿浆中能长久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沉降。目前因矿石品位变低,各种有用矿物的加工粒度日趋变细,有时小于0.043毫米的粒级含量高达80~90%。其中含有相当数量的小于5~10微米的微细粒。用自然沉降法浓缩这种矿浆时间长,需要的沉降面积也较大。为了强化浓缩(澄清)过程,通常必须加入适量的絮凝剂使分散的细颗粒聚合为较大的凝聚体,加速沉降。
在选矿厂的精矿和尾矿浓缩、水冶生产的逆流洗涤、环境保护和废水回收等部门,越来越多地采用絮凝浓缩技术。
生产中经常使用的凝聚剂和絮凝剂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电解质类的凝聚剂,如石灰、硫酸、硫酸铝、氯化铁及硫酸铁等。它们在水中溶解后产生离子,改变分散颗粒的表面电性,减小细颗粒之间的静电排斥力,使细颗粒在机械运动过程中互相碰撞而结合成较大的凝聚体。另一类为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如淀粉、糊精、马铃薯渣、明胶、聚丙烯酰胺和聚乙烯醇等。这类絮凝剂是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具有长线形并包含大量的羟基官能团。这些分子依靠羟基官能团中的氢形成氢链而吸附在矿粒上。由于这些多糖类分子很大,能够以其中一部分吸附在悬浮液的一个颗粒上,而另一部分吸附在另一颗粒上,这样就把矿粒联系起来成为凝聚体。
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可分为A类絮凝剂和B类絮凝剂两类。分子量介于
1~20×1026。以聚丙烯酰胺为基体的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及阳离子型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为A类絮凝;B类絮凝剂大部分是分子量较低的(5×105)并且具有较强的阳离子性质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淀粉是一种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大量储存于植物的根茎和果实里,来源十分丰富,在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选矿过程中也常常将淀粉作为絮凝剂,用于固液分离中。
1.淀粉的来源
淀粉主要来源子粮食作物(如:玉米、木薯、米、小麦、马铃薯和大豆类等),同时,许多野生植物的果仁中含有淀粉。如,橡树(遍布在我国东北、西北、中南、西南诸省的山区中),其橡子果仁含淀粉高达50-60%,而且,橡子的总产盆每年达4百万t以上。
2.淀粉的结构和构造
淀粉是一种高聚合的碳水化合
物,其分子式为(C6H10O5)n,分
子结构如下:
直链淀粉由α一葡萄糖中的1、4碳上的氧原子经缩水结合而成。直链淀粉平均含有n =200一300个葡萄糖单元,分子里相当于32000一160000。支链淀粉是在直链淀粉的主链上,每隔n=20一30个单元有一个支链,支链一般是从1、6两个位置引人,有时也在1、3处引入。普通淀粉中含有25%的直链淀粉和75%的支链淀粉,所以,普通淀粉的分子童要比单纯的直链淀粉高。一般是从5万到几百万。正因为淀粉分子既大又长,使得它在矿物表面的吸附产生许多效果。
3.淀粉在矿物表面的吸附现象
Balajee S.R.和Iwasaki对不同的淀粉在不同的矿浆pH值条件下,在石英和赤铁矿上的吸附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1)四种不同的淀粉在石英和赤铁矿上的吸附量随着pH值由小变大,其吸附盆按下列顺序递减。
阳离子淀粉的吸附量>普通淀粉>阴离子淀粉的吸附量。
(2.)随着pH值的升高,阳离子淀粉在石英和赤铁矿上的吸附量升高,而阴离子淀粉、普通淀粉和糊精的吸附量则随pH值的升高而降低。
(3)阳离子淀粉在石英表面的吸附量(pH=7-11之间),总是高于在赤铁矿上的吸附量。而阴离子淀粉则恰恰相反。
(4)糊精和普通淀粉的吸附非常相似,只是糊精的吸附量低于普通淀粉的吸附量。
如图所示各种淀粉在石英(Q)和赤
铁矿(H)上的饱和吸附量与矿浆pH值
之间的关系图。从图中可以得出以上
四条规律。根据Iwasaki分析,图中阴
离子淀粉在赤铁矿上的吸附曲线在吸
附量τ=0.05mg/m2以下,存在明显
的实孙误差.他们认为:淀粉在矿物表面
发生吸附是一通过三种作用力实现
的。其一,淀粉在矿浆界面通过静电
作用产生吸附,即:淀粉与带相反电荷
的矿物表面静电相互吸引发生吸附。
其二,就是氢键的作用,淀粉分子中
的活性基团,-OH-,-COOH,与矿物表
面的H+和OH-发生氢键作用引起吸
附。其三,就是淀粉分子中碳链的
“挤压”作用.而且,他们还认为:阳离
子淀粉和阴离子淀粉是通过氢键和静
电引力产生吸附的;而普通淀粉和糊精
则是通过氢键和“挤压”作用来实现
的。对于碳链的“挤压”作用,人们认为是烃链的疏水性,使得淀粉以分子状态或半胶束状态吸附于矿物表面。另外,淀粉分子的结构不同,直接影响着它与矿物之间的静电作用、氢键作用和“挤压”作用,不同结构的淀粉在矿物表面的吸附也不同。
4.改性淀粉絮凝剂
改性淀粉絮凝剂具有天然改性有机高分子的特点,其中包括无毒、可以完全被生物分解、在自然界形成良好循环等特点。
自然界中天然碳水化合物年产量达5000亿吨,其产量远远超过其他有机物。这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含有各种活性基团,如羟基、酚羟基等,变现出较活泼的化学性质,通过
羟基的酯化、醚化、氧化、交联、接枝共聚等化学改性,其活性基团大大增加,聚合物呈枝化结构,分散了絮凝基团,对悬浮体系中颗粒物又更强的捕捉与聚沉作用,提高了絮凝效果以满足不同混凝沉淀工艺的要求。
5.影响淀粉絮凝过程的主要因素
的性质
淀粉的性质
5.1淀粉
5.1.1淀粉的性质和结构
絮凝剂的性质和结构对絮凝作用的影响很大。对于淀粉絮凝剂,絮凝剂的官能团对絮凝剂的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不同的官能团,其极性、亲水性、电荷性质及电荷中和能力对颗粒的吸附和反应等都不相同。一般来说,淀粉为线型结构时絮凝效果好;为环状或支链结构时絮凝效果差。
5.1.2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
选用的絮凝剂相对分子质量与絮凝对象和条件有关。絮凝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太小,不利颗粒的捕集和桥连作用,不能形成良好的絮体,所以相对分子质量不宜过小。一般条件下,应选分子质量不小于300000的淀粉作为絮凝剂。而且,絮凝剂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絮凝效果越好。但相对分支质量也要恰当,其准则是能将颗粒絮凝沉淀下来并能产生良好效果即可。
5.2絮凝过程工艺条件
5.2.1pH
一般情况下,非离子型絮凝剂适合于从强酸性到碱性的环境中使用。阴离子型絮凝剂适合于在中性和碱性的环境中使用。
5.2.2搅拌速度和事件
由于淀粉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结构单元多,大分子的伸直长度可达几微米,故不能经受强烈搅拌的剪切作用,否则极易断链(降解作用),因此,必须控制搅拌强度使水介质不形成湍流。
在实际应用中,开始搅拌是速度梯度值采用100/s,到最终搅拌阶段梯度值以10/s为宜,梯度值过大会剪切形成絮粒。
5.2.3温度
水溶液的温度最好在20℃~30℃。水温过高时,化学反应速度加快,形成絮凝体细小;同时会使絮凝体的水合作用增加,产生的絮凝含水量高、体积大、难处理。水温过低时,增大了水的黏度,黏度大增加了水对絮凝体的撕裂作用,是絮凝体变得细小,不易分离;另外低温时,淀粉的水解反应慢,水解时间长,影响处理量和处理效果。
5.2.4淀粉的用量
絮凝剂的用量与溶液中颗粒物的含量有关,絮凝效果一般随淀粉的用量增加而增强。但淡粉的用量达到一定值时,会出现最佳絮凝效果,再增加用量反而絮凝效果下降,当淀粉过量较大时,还会使所形成的絮体重新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