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漏的诊治

脑脊液漏的护理

脑脊液漏的护理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脑脊液漏的护理: 脑脊液漏系指各种原因造成颅内外沟通, 脑脊液随脑搏动外溢的现象。分为外伤性及非外伤性两种, 外伤性脑脊液漏约占90%。在脑脊液漏中, 鼻漏发生率约为80% , 耳漏约为20% , 且易自行闭合。 脑脊液漏的病理解剖基础是蛛网膜、硬膜破裂及颅骨缺损。 根据颅底骨折征象或明确的手术史, 发现自鼻腔或外耳道流清亮或血性液体, 大多脑脊液漏可予确诊。多数的脑脊液漏可以自行愈合, 不需确定脑脊液漏漏口的位置。但部分患者因漏液量少或迁延不愈, 往往需要采用相应手段去确诊并确定漏口位置, 进而施行手术治疗。类型: 脑脊液漏分为自发性、创伤性和术后脑脊液漏; 自发性脑脊液漏较为罕见,可能与颅底及硬脑膜畸形有关。 创伤性脑脊液漏好发于颅底骨折,前颅窝中颅窝骨折各有不同部位的脑脊液漏。 术后脑脊液漏,脑脊液伤口漏(皮漏),手术后脑膜修补不善所致。 急性期脑脊液漏(一周左右自行停止) 延迟性脑脊液漏(迁延不愈,时停时漏,导致颅内感染,反复发作性脑膜炎) 症状与体症 鼻漏: 急性期多见于前颅窝骨折熊猫眼/眼结膜下出血,伴有嗅觉丧失或减退,亦有伤及视神经、动眼神经

延迟性脑脊液鼻漏由于突然咳嗽、用力引起颅内压力突然升高,脑膜破孔开裂,漏出液为清亮的脑脊液。病人坐起、低头时漏出液增加, 仰卧时液体流向鼻后孔而下咽,或积于蝶窦及其他副鼻窦腔内,病人自觉平卧时减少或停止。 耳漏 颅中窝骨折累及鼓室所致 ,脑脊液流入鼓室,耳鼓膜有破裂时溢液经外耳道流出,鼓膜完整时脑脊液可经耳咽管流向咽部甚至由鼻后孔返流到鼻腔形成鼻漏, 岩骨骨折后累及面神经及听神经,偶尔伤及外展神经、三叉神经,颞岩部骨折可见Battle氏征 伤口漏(皮漏) 术后脑膜修复欠妥或创口感染愈合不良而引起,造成大量脑脊液流失,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很易引起脑膜炎及脑炎。 治疗: 非手术治疗 抬高床头30度,患侧卧位休息,使脑组织沉落在漏孔处,以利于贴附愈着; 清洁鼻腔、耳道,避免抠鼻、咳嗽、用力屏气。 保持大便通畅,限制液体入量; 给脑脊液分泌减少的药物; 腰穿引流; 积极抗感染。 脑脊液漏的护理

脑脊液漏的护理

颈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病情观察与护理脑脊液漏是腰椎术后的并发症之一,持续脑脊液漏会阻碍切口愈合,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导致切口不愈合、感染甚至影响生命。因此护士细致的观察、正确的护理有利于促进漏口愈合、提高护理质量,从而促进病人康复。 1病情观察 术后严格床头交接班,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病人有无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脑脊膜刺激症状,用多参数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病人体温变化,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基础护理 ①术后返回病房时,护士要安置病人于正确体位,避免脊柱扭曲。正确放置引流管,严密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向医生询问术中情况,查看手术记录,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护理。②病人术后长期卧床,应注意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加强皮肤护理,病室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1]。③控制诱发因素。病人为适应术后卧床排便的需要,术前应练习床上大小便,嘱其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以促进切口愈合和骨质融合,增强抵抗力。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排便,遵医嘱使用缓泻剂,给予富含粗纤维的食物[2]。同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引起咳嗽、打喷嚏。术后绝对卧床,禁止做腰背肌、腹肌锻炼,勿使病人坐起或站立等使腹压骤然升高,致使脑脊液外漏出现或加重[3]。 3体位护理 体位是治疗脑脊液漏的重要方法,一旦确诊为脑脊液漏出,及时改变原来的平卧位为去枕平卧位或俯卧位,采取头低足高位,抬高床尾10°~30°,直至脑脊液漏愈合,在愈合前

禁止病人下床活动。拔出引流管后,切口用蝶形胶布牵拉固定,腹带加压包扎,局部沙袋压迫,有利于漏口愈合。 4切口及引流管的护理 ①术后引流管常压引流,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护理人员要经常巡视并检查引流管引流是否通畅,避免扭曲、受压、反折脱落或堵塞,引流装置应低于引流部位,每日更换1次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更换时应夹紧引流管。翻身时妥善固定,防止牵拉。②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并做好记录。正常引流液为暗红色血性液,一般引流量24 h不超过300 mL。术后1 d~5 d若引流出淡红色液体进行性增多且颜色变浅或转清[6],应考虑脑脊液漏。必要时化验,以明确诊断。本组1例病人引流过程中出现轻度头痛、恶心等低颅压 症状,经减慢引流速度,抬高床尾后症状缓解。③脑脊液引流量明显减少后(每天<100 mL),拔出引流管,拔管后继续保持治疗体位2 d或3 d。经采取上述处理措施,本组2例病人在7 d~10 d漏口愈合。 2.5预防感染 ①遵医嘱应用敏感且容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防止逆行感染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适当进行营养支持,补充白蛋白、电解质,防止电解质紊乱。②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随时观察切口及置管部位皮肤有无红肿、疼痛等异常现象,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时更换浸湿的敷料,防止感染。③经常更换床上被服,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每日紫外线消毒1次,减少探视和人员流动。 2.6心理护理 脑脊液漏病人由于活动受限、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大以及担心治疗效果,常表现出焦虑、烦躁,尤其是伤口漏的病人更加明显。对自己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极度的敏感、紧张,缺

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外伤性脑脊液漏28例

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外伤性脑脊液漏28例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外伤性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外伤性脑脊液漏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22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为85.71%,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外伤性脑脊液漏患者,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可有效减轻患者意识障碍,改善头痛、颈项强直等症状,损伤小,颅内感染率低,疗效确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标签:外伤性脑脊液漏;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疗效 严重颅脑外伤可引起脑脊液漏,表现为鼻漏及耳漏。持续脑脊液漏可引起细菌逆行,导致颅内感染,引发继发性脑膜炎,如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形成脑疝,压迫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1]。但开颅手术复杂、创伤大,传统的外伤性脑脊液漏治疗大多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随着医学的进步,微创手术开始应用于颅脑外科。本院于2011年5月~2013年4月,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外伤性脑脊液漏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4月,本院颅脑外科收治的56例外伤性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均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伤后均出现鼻漏及(或)耳漏,并经糖测定证实为脑脊液[2]。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8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38.2±5.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9例,高空坠落7例.重物打击2例;脑脊液漏出方式:鼻漏14例,耳漏11例,鼻漏耳漏同时发生3例。对照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26~62岁,平均年龄(41.1±5.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8例,高空坠落6例。重物打击4例;脑脊液漏出方式:鼻漏13例,耳漏10例,鼻漏耳漏同时发生5例。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及脑脊液漏出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包括脱水、降低颅内压(20%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1次/8h),减少脑脊液漏液(乙酰唑胺,250mg,3次/d),防止感染(头孢曲松钠 3.0+0.9%250ml)。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将患者床头抬高(10~20)°;保持大便畅通,勿用力排便,必要时给予开塞露等缓泻剂润肠通便[3]。 观察组:观察组实施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①患者取左侧卧位,常规严格消毒,铺无菌治疗巾,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麻醉穿刺点,沿腰椎第3~4椎间隙穿刺进入,选取18号硬膜外穿刺针,穿刺迸入蛛网膜下腔,然后

脑脊液鼻漏的诊断及治疗

脑脊液鼻漏的诊断和治疗 脑脊液鼻漏是耳鼻咽喉科临床较难处理的疾病之一,虽然早在1948年Dohlman就报告了脑脊液鼻漏的颅外处理方法[1],但只在近10年颅外进路修补才逐渐代替颅内进路[2],尤其是鼻内窥镜鼻部手术技术开展以来,脑脊液鼻漏颅外修补的成功率明显提高。现复习本院1982~1997年3月近15年内收治的病程3个月以上的脑脊液鼻漏患者29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29例中男15例,女14例,成人25例(年龄21~72岁),儿童4例(年龄7~16岁)。根据病史及检查所见,自发性脑脊液鼻漏18例,占60%,其中先天畸形3例,空泡蝶鞍8例(1例脑膜由鞍底蝶窦底膨出坠入鼻咽及鼻腔后部),肿瘤3例(垂体瘤1例,蝶鞍和嗅裂化学感受器瘤各1例),未进一步检查自动出院4例;颅脑外伤7例次(1例第1次手术修补成功1年7个月后再次外伤致脑脊液鼻漏行手术修补),占%;医源性(鞍区手术后遗留)脑脊液鼻漏5例,占%。 二、临床症状 本组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3年,3个月以下者未统计在内。1例7岁患儿出生后家长发现患儿觉醒后枕头常有湿痕。余28例主诉最多的是无诱因低头鼻流清水;或鼻流清亮液体,低头增多;或偶然1次后鼻流清水;或颅脑外伤后鼻流清亮液体。第二主诉是反复发作化脓性,共16例,最多发作20余次。其中3例在外院曾按变应性、1例按治疗。所有患者都经鼻腔流出液糖定性、定量检查诊断。 三、鼻镜检查所见 除由神经外科和内科诊治的8例外,在耳鼻咽喉科就诊的21例均作了前鼻镜检查,仅4例在缺损部位见到搏动性清亮液体溢出及局部粘膜苍白。4例在鼻镜下于鼻顶前、中、后3个部位放置棉片,5~10min后分别取出,3例接近病灶部位的棉片潮湿,提示病变解剖部位所在。13例收缩鼻腔粘膜后坐位行鼻内窥镜检查,全部提示了较为准确的病变部位,在鼻内窥镜检查时压迫同侧颈静脉,可见脑脊液漏出增多,呈搏动性溢出。1例上午鼻内窥镜检查,下午即高烧39℃以上,复发化脓性脑膜炎,提示这类患者作鼻内窥镜检查时应注意无菌消毒。 四、影像学检查

脑脊液漏的护理

颈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脑脊液漏是腰椎术后的并发症之一,持续脑脊液漏会阻碍切口愈合,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导致切口不愈合、感染甚至影响生命。因此护士细致的观察、正确的护理有利于促进漏口愈合、提高护理质量,从而促进病人康复。 1病情观察 术后严格床头交接班,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病人有无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脑脊膜刺激症状,用多参数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病人体温变化,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Y路顺风 2基础护理 ①术后返回病房时,护士要安置病人于正确体位,避免脊柱扭曲.正确放置引流管,严密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向医生询问术中情况,查看手术记录,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护理。②病人术后长期卧床,应注意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加强皮肤护理,病室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1]。③控制诱发因素。病人为适应术后卧床排便的需要,术前应练习床上大小便,嘱其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以促进切口愈合和骨质融合,增强抵抗力。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排便,遵医嘱使用缓泻剂,给予富含粗纤维的食物[2].同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引起咳嗽、打

喷嚏。术后绝对卧床,禁止做腰背肌、腹肌锻炼,勿使病人坐起或站立等使腹压骤然升高,致使脑脊液外漏出现或加重[3]。.......Y 路顺风 3体位护理 体位是治疗脑脊液漏的重要方法,一旦确诊为脑脊液漏出,及时改变原来的平卧位为去枕平卧位或俯卧位,采取头低足高位,抬高床尾10°~30°,直至脑脊液漏愈合,在愈合前禁止病人下床活动。拔出引流管后,切口用蝶形胶布牵拉固定,腹带加压包扎,局部沙袋压迫,有利于漏口愈合。.......Y路顺风 4切口及引流管的护理 ①术后引流管常压引流,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护理人员要经常巡视并检查引流管引流是否通畅,避免扭曲、受压、反折脱落或堵塞,引流装置应低于引流部位,每日更换1次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更换时应夹紧引流管。翻身时妥善固定,防止牵拉.②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并做好记录。正常引流液为暗红色血性液,一般引流量24 h不超过300 mL。术后1 d~5 d若引流出淡红色液体进行性增多且颜色变浅或转清[6],应考虑脑脊液漏。必要时化验,以明确诊断。本组1例病人引流过程中出现轻度头痛、恶心等低颅压症状,经减慢引流速度,抬高床尾后症状缓解。③脑脊液引流量明显减少后(每天<100 mL),拔

终池持续引流治疗外伤性脑脊液漏

终池持续引流治疗外伤性脑脊液漏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脑脊液漏非手术疗法的疗效及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对2006~2008年9例住院的脑外伤合并外伤性脑脊液漏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正确的处理,外伤性脑脊液漏多数可经终池持续引流治疗而痊愈,保持适当体位,降低颅内压,保持引流通畅,防止颅内感染是主要治疗措施。结论外伤性脑脊液漏通过非手术疗法,常可取得良好的效果,避免手术创伤.经久不愈的脑脊液漏,应进行手术治疗,以防止颅内感染和低颅内压的发生. 关键词引流;脑外伤;脑脊液 我科于2006年至2008年,共收治9例经保守治疗无法自行愈合的外伤性脑脊液漏病人,采用终池置管持续引流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2例;年龄17~55岁。均为外伤导致脑脊液漏经保守治疗无法自行愈合。 1.2治疗方法:选用18号硬膜外麻醉用套管针,常规L3~4或L4~5间隙穿刺,向头侧蛛网膜下腔置入软质导管长约3~5cm。导管尾端通过调节阀门连接脑室引流瓶,保持头高30°,引流瓶高度高出穿刺点15cm,维持每日引流量为150~400ml,引流时间7~12天,其中4~6天5例,7~12天4例。 1.3治疗结果:本组病例经治疗漏口全部愈合,无并发症。 2讨论脑脊液漏是指蛛网膜和硬脑膜均破损,脑脊液经破损处漏出到颅外。按照病因可分为外伤性脑脊液漏和非外伤性脑脊液漏。其中80%为外伤性,4%为特发性,16%继发于鼻、鼻窦及颅底手术。颅底的损伤可并发广泛的硬膜撕裂和严重的神经血管损伤。前颅窝的损伤可以损伤鼻旁窦,形成脑脊液漏,并可损伤嗅神经视神经和眶内容物。前颅窝颅底骨质较薄,特别是筛板部位,硬脑膜与颅骨粘连紧密,颅底有多个副鼻窦,如额窦、筛窦、蝶窦均与鼻腔相通,颅底近邻脑池。当筛板、额窦后壁、蝶骨骨折同时撕破硬脑膜及蛛网膜时,脑脊液便可经骨折裂隙到副鼻窦,然后由鼻腔流出。颅中窝的岩骨骨折,若骨膜破裂,只可经外耳道流出,若鼓膜完整,则可经咽鼓管从鼻腔流出。视神经鞘的损伤亦可以导致脑脊液鼻漏的形成。有人通过病例统计发现,84%的外伤性脑脊液漏患者有颅骨骨折,大部分都含有筛骨骨折;35%的患者合并有脑实质的损伤。大多数脑脊液鼻漏可自行愈合,只有少数顽固者经保守治疗无法自行愈合需手术治疗。 脑外伤后出现脑脊液漏,因常伴有皮下积液、创口糜烂、颅内压增高等原因而不易愈合,因无法处理源头(漏口),常常导致漏口经久不愈,严重者可继发颅内感染,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应用终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治疗脑脊液漏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本组采用此法治疗脑脊液漏达到了脑脊液漏停止的目的,且未出现

脑脊液漏相关知识

脑脊液漏相关知识 【概述】 脑脊液耳漏常为颅中窝骨折累及鼓室所致,因岩骨位于颅中、后窝交界处,无论岩骨的中窝部分或后窝部分骨折,只要伤及中耳腔,则皆可有血性脑脊液进入鼓室。若耳鼓膜有破裂时溢液经外耳道流出,鼓膜完整时脑脊液可经耳咽管流向咽部,甚至由鼻后孔返流到鼻腔再自鼻孔溢出,酷似前窝骨折所致之鼻漏,较易误诊,应予注意。岩骨骨折后常有面神经及听神经损伤,其发生率各为19.8%及31.4%,偶尔可致外展神经或三叉神经损伤。此外,耳后乳突区迟发性皮下瘀斑(Battle氏征)亦为颞岩部骨折常见的体征。脑脊液伤口漏(皮漏)几乎均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初期处理不当所致,多见于火器性脑穿透伤,因为硬脑膜修复欠妥或因创口感染愈合不良而引起。若脑脊液漏直接来自脑室穿通伤时,常有大量脑脊液流失,不仅全身情况低下,而且往往导致严重脑膜炎及脑炎,尤其是儿童患者,要及时进行清创、修复。脑脊液经由鼻腔、耳道或开放创口流出,是颅脑损伤的严重合并症,可导致颅内感染,其发生率约为2%~9%(MacGee等,1970),脑脊液漏是因为颅骨骨折的同时撕破了硬脑膜和蛛网膜,以致脑脊液由骨折缝裂口经鼻腔、外耳道或开放伤口流出,使颅腔与外界交通,形成漏孔,同时,空气亦能逆行逸入造成气颅。 【诊断】

脑脊液漏的诊断首先是确定溢液的性质,脑脊液含糖量较高,故可用“尿糖试纸”测定之。有时漏出液混有血液,系列化测定难于确诊,故可采用红细胞计数法,比较漏液与血液的血球计数来判定。不过确切的诊断仍须依靠特殊检查方法:颅骨X线平片可以了解有无跨过鼻副窦或岩骨的骨折;CT扫描有助于发现有无气颅,并通过窗位调节观察颅底骨折;放射性核素脑池造影,可采用131I标记的人血清白蛋白(HISA)、99mTc或169Yb-DTPA经腰穿注入蛛网膜下腔行脑池造影,观察漏孔部位或采用水溶性造影剂(Metrizamide)注入蛛网膜下腔,在透视下调节病人体位,使造影剂进入脑底部脑池,然后行颅底的薄层CT扫描以显示漏孔部位。 【治疗措施】 因颅底骨折而引起的急性脑脊液鼻漏或耳漏,绝大多数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而愈,仅有少数持续3~4周以上不愈者,始考虑手术治疗。 一. 非手术治疗:一般均采用头高30°卧向患侧,使脑组织沉落在漏孔处,以利贴附愈合。同时应清洁鼻腔或耳道,避免擤鼻、咳嗽及用力屏气,保持大便通畅,限制液体入量,适当投给减少脑脊液分泌的药物,如醋氮酰胺(Acetazolamide,Diamox),或采用甘露醇利尿脱水。必要时亦可行腰穿孔流脑脊液,以减少或停止漏液,裨使漏孔得以愈合。大约有85%以上的脑脊液鼻漏和耳漏病人,经过1~2周的姑息治疗而获愈。

实验诊断--脑脊液检查

Ⅰ、脑脊液检查cerebrospinalfluid 1、脑脊液(CSF)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内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正常脑脊液容量成人约为120~180ml。 70%由脑室脉络丛分泌,通过蛛网膜绒毛回吸收入静脉。 2、功能: 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界震荡损伤; 调节颅内压力变化; 供给脑、脊髓的营养物质,并运走代谢产物; 调节神经系统碱储量,维持正常pH等。 3、标本采集 一般通过腰椎穿刺术获得标本。 脑脊液可行常规、生化、细菌学和免疫学检查。 腰椎穿刺术常用于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对诊断脑膜炎、脑炎、脑血管病变、肿瘤以及其他全身疾病的中枢受累有重要意义。可行鞘内注射药物。 4、适应证及禁忌证 ⑴、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如下: ①有脑膜刺激症状,如脑膜感染、脑膜白血病。 ②疑有颅内出血,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破人脑室。 ③中性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④脱(神经)髓鞘疾病。 ⑤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而疑为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 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需椎管内给药治疗者。 ⑵、禁忌证: 对疑有颅内压升高者须先作眼底检查,如有明显乳头水肿,忌作腰椎穿刺,以避免诱发脑疝。 病人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者亦不宜作腰椎穿刺。 ⑶、注意 ①疑有脑脊液压力升高时先脱水后穿刺 ②标本留取时 第一管:细菌学检查 第二管:生化和免疫学检查 第三管:细胞计数和分类 第四管:脱落细胞 ⑷、送检要求立刻送检以免细胞破坏、形成凝块 ⑸、检验项目 一、一般性状检查 1、颜色 红色:常见于穿刺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 或脑室出血。 黄色:蛛网膜下腔出血;血中胆红素>256umol/L;椎管阻塞或脑膜炎。 乳白色:化脓性脑膜炎,csf白细胞增多。 微绿色:绿脓杆菌脑膜炎。 褐色或黑色:脑膜黑色素瘤。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1-06-23T10:49:01.567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5期供稿作者:曲丽荣黄元玲[导读] 腰椎术后并发脑脊液漏发生率为2.1~9.37%,直接影响手术疗效,严重者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曲丽荣黄元玲 【摘要】腰椎术后并发脑脊液漏发生率为2.1~9.37%,直接影响手术疗效,严重者可引起脊膜炎、椎间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进漏口愈合,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腰椎术后;脑脊液漏;护理 【中图分类号】R3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061-01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腰椎手术321例,其中男性201例,女性120例,年龄18~70岁,平均50岁,术后脑脊液漏8例。2例为重复手术,瘢痕组织与硬脊膜粘连严重,术中分离时发现硬脊膜破损;3例为腰椎间盘巨大突出,硬膜囊与椎板间隙很小,在用椎板钳咬椎板时不慎撕破硬膜囊,当即予以缝合修复,术后仍出现了脑脊液漏;其余3例术中未发现明确的硬脊膜破口,在术后根据切口渗出多及引流液性质和量诊断为脑脊液漏。 1.2治疗方法: 1.2.1抗感染,给予易通过血脑屏障的高效广谱抗菌素。 1.2.2降低颅内压,减少渗出,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支持疗法,补充氨基酸和白蛋白。 1.2.3切口如有隆起和波动感,必要时行切口皮下穿刺,如抽出淡血性或清亮液体,则提示是脑脊液漏。必要时加压包扎或加密缝合[1]。 1.2.4 引流液量连续两天少于50ml/d每天,先行夹闭引流管观察一天,观察切口敷料有无脑脊液渗出,无渗出后可拔管。 1.3结果:8例都采用非手术治疗,患者痊愈,切口一期愈合,术后2周拆线,无一例椎管内感染、伤口感染,2~4周出院。术后3~6个月复查,CT、MRI检查未发现假性硬脊膜膨出,下肢功能恢复良好。出院后12~24个月内随访无不良后遗症。 2护理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护士应及时向手术医师询问术中情况,查看手术记录,了解术中有无硬脊膜损伤及硬脊膜缝合情况,对有疑点病人重点观察,并床头交接班。 2.1一般观察观察患者面色,有无头痛、眩晕、恶心,抬头时头痛是否加重,特别注意患者有无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脊膜刺激症状。 2.2体位护理绝对卧床休息,取头低足高位(10~30°),并适时观察引流量,并据此及时调整床脚高度,可减轻疼痛,减少脑脊液漏[2]。 2.3切口护理: 2.3.1观察切口敷料是否清洁干燥;观察切口有无隆起及波动感。 2.3.2预防切口感染,腰椎后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患者术后需要较长时间仰卧,使切口局部潮湿不透气,切口渗出、渗液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3],加强切口周围皮肤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干燥。限制陪护,减少病室内人员流动。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换药时注意无菌操作。 2.4 引流管护理: 2.4.1确诊脑脊液漏后,由负压改为正压引流,无菌引流袋每日更换,严格无菌操作。 2.4.2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并做好护理记录。若引流液浑浊成絮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4.3辨别血性脑脊液的方法: a 将引流液滴于纱布上,若血迹周围出现淡红色圆晕即为血性脑脊液[4]; b 血性脑脊液多不易凝固; c被脑脊液浸湿的纱布没有活动性出血浸湿干后变硬的现象。 2.4.4保持引流管通畅,不可扭曲变形或受压,翻身时避免牵拉引流管,防止脱落。 2.5减少诱发因素避免受凉感冒、用力咳嗽、打喷嚏、大声谈笑,保持大便通畅,以免增加腹压导致脑脊液压力增高。禁止做腰背肌、腹背肌功能锻炼。指导其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富含粗纤维饮食,并忌服易产生肠胀气的食物,以促进切口愈合和骨质融合。 2.6心理护理:经常巡视病房,关心和安慰患者,配合医生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相关知识,并认真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介绍成功病例,消除患者及家属顾虑和担心,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安心养病,配合医生治疗。 3讨论 腰椎术后并发脑脊液漏重在预防,只有防止术中硬脊膜破损,才能避免脑脊液漏的发生,治疗以非手术为主。这就要求护士术中、术后配合好医生,早期发现。另外,护理人员应参加术前讨论,听取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便更好的配合医生实施治疗方案,做好术后护理。高质量的护理对脑脊液漏病人的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达到满意疗效。参考文献 [1]徐菁,彭付红.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87-88 [2]陈平. 脊柱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病人的护理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2):220-221 [3]金芳, 程凌燕, 尤佳, 等. 骨科临床实用护理[M].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338 [4]刘卫华,盖芸.颈椎前入路手术治疗颈髓损伤患者80例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03,8(3):270作者单位:116021解放军第210医院403临床部软伤科

怎么解决脑脊液漏

脑脊液漏(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CSFL)是颈椎术中术后少见的并发症,因颈椎部位特殊,处理起来为困难,若处理不当,危险性更大,可造成术区感染、脑脊液囊肿、甚至危及生命的化脓性脑膜炎等,但文献系统报道很少。1996年10月-2003年10月,我院共发生颈椎术后CSFL 20例,其中18例经手术切口旁持续硬膜外引流脑脊液,均获治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略) 1.2 处理方法 颈椎术后1~5 d若引流出淡红色液体进行性增多且颜色变浅或转清,应考虑CSFL。对于引流管拔除后的切口渗液、局部肿胀,必要时应在脑脊液积留部位(波动感明显处)穿刺化验以明确诊断,一经确诊即应采取治疗措施,包括保持平卧中立体位,同时交替侧卧位直至CSFL愈合,在愈合前禁止患者下床活动;避免咳嗽及用力屏气;软化大便;应用减少脑脊液分泌(醋氮酰胺)及利尿脱水药物;防治电解质紊乱,若患者出现低颅压症状,可每日补充平衡液1 000~1 500 ml;选用敏感且易于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或根据脑脊液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高效广谱抗生素,预防或控制感染;确保引流管引流通畅并持续引流,引流管接无菌引流袋常压引流,若原先用负压吸引,应改为常压引流。对于拔管后切口仍有明显漏液,诊断为CSFL的患者,自手术切口旁健康皮肤处,用输血器重新置管引流。对每日引流量在100 ml以下,2~5 d就可以拔管;对漏液量没有减少,有增多趋势,或顽固性CSFL患者,继续引流以降低颅内压,使切口尽早愈合,待切口接近愈合或愈合后拔管。拔管之前可先行夹管,观察手术切口是否有脑脊液漏出,若夹闭引流管后切口或引流管附近有脑脊液漏出,则不能拔管,需继续引流,最终待切口无漏液后拔管。缝合引流管口,适当加压包扎。18例患者采用以上方法处理,另2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堵、压、缝、体位调节等办法。 2 结果 18例患者经一般处理及手术切口旁持续硬膜外引流,全部治愈,切口愈合,未并发椎管内及颅内感染、颈髓及神经根症状、脑脊液囊肿形成,无再次手术修补病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 5~5年,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未见复发。2例用传统方法处理的患者中,1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术后形成颈后部巨大脑脊液囊肿,1例Arnold Chiari畸形术后发生椎管内及颅内感染。 3 讨论 3.1 颈椎术后出现CSFL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如下:①颈椎骨折、脱位损伤硬脊膜; ②医源性因素:术者手术操作不当损伤硬脊膜;术前多次注射类固醇、髓核溶解术、术前放、化疗等;③硬脊膜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颈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症,颈椎间盘脱出,二次手术硬膜外瘢痕形成,均能导致硬脊膜与周围组织粘连,咬除椎板及松解粘连时可能伤及硬脊膜;④颈椎肿瘤与硬脊膜粘连严重,颈椎管内硬膜下髓外肿瘤或髓内肿瘤,手术必须切开硬脊膜。所以,若术中发现或认为有可能发生CSFL,要仔细修补硬脊膜,多层严密缝合,并常规放置引流管引流。

185例颅脑外伤脑脊液漏的诊断治疗

185例颅脑外伤脑脊液漏的诊断治疗 发表时间:2013-02-28T09:47:52.9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7期供稿作者:赵建春高春香庞一强杜新亮韩志强 [导读] 脑脊液漏绝大多数可保守治疗治愈,脑脊液漏超过一个月,反复发作颅内感染者应尽早手术。 赵建春高春香庞一强杜新亮韩志强(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内蒙古包头 014030)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7-0037-02 【摘要】目的总结185例颅脑外伤后脑脊液漏的诊断治疗方法,探讨脑脊液漏产生机制与诊断治疗的关系。方法与结果 185例颅脑外伤后脑脊液漏患者,其中160例经严格卧床休息、对症治疗一周愈合;13例患者脑脊液漏超过10天,经腰大池引流7-14天愈合;12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脑脊液漏超过1个月,颅内感染反复发作,行开颅手术10例,经鼻蝶手术修补2例,治愈10例,2例无效。结论脑脊液漏绝大多数可保守治疗治愈,脑脊液漏超过一个月,反复发作颅内感染者应尽早手术。 【关键词】脑脊液漏诊断治疗 我科自2005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185例颅脑外伤脑脊液漏患者,现将患者诊断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颅脑外伤性脑脊液漏患者185例,其中单纯鼻漏128例,单纯耳漏31例,合并鼻漏耳漏25例,鼻漏合并眼漏1例, 迟发脑脊液耳漏1例,合并颅内血肿63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28例;185例患者中男136例,女49例,年龄5-78岁,平均年龄43.1岁。受伤原因:车祸伤89例,高空坠落伤61例,钝器打伤26例,其他原因9例。受伤部位以额部、额颞部、颌面部、枕部、乳突部最多。 1.2 辅助检查受伤后行头颅CT、颅骨三维重建、颅底重建扫描,120例患者有明显颅骨骨折、颅底骨折、颅内积气,65例未发现明显颅底骨折线,但有颅骨骨折。鼻漏患者头颅CT示额骨骨折、额窦骨折、筛骨及蝶骨骨折,耳漏患者头颅CT示耳漏同侧颞骨、枕骨或乳突骨折;同时有脑脊液鼻漏、耳漏者,往往合并有较重的对冲伤,有部分患者双侧耳漏或受伤侧颅骨骨折对侧耳漏,为骨折线跨越颅底或鞍结节所致;脑脊液眼漏患者为筛板骨折脑脊液进入眼周所致。 2. 脑脊液漏的定性和定位 床边检查:如果清亮的液体从病人的鼻腔或耳道流出就可明确诊断脑脊液漏。但如果混有血液和其它浆液性液体时,可做简单床边检查。将液体放到滤纸和床单上,如果含有脑脊液会产生同心圆征。同心圆征是指脑脊液混有血液和其它浆液性液体时,在滤纸和床单上扩散产生的图谱,脑脊液扩散的更远而血液位于中央形成牛眼样形状。 氧化血糖反应试纸:可用来鉴定漏液中是否含有脑脊液。漏液中血糖浓度大于2020mg/100ml,氧化血糖试纸呈阳性反应。鼻分泌物中血糖浓度低于10mg/100ml,泪腺和鼻粘膜分泌物血糖浓度大约为5mg/dl,它们可引起假阳性反应。因此氧化血糖反应阴性可以排除脑脊液漏,但阳性结果却不能诊断脑脊液漏[1]。 实验室检查:通过定量检测糖浓度,并与血清中糖浓度相比,如比率在0.5-0.67之间,在排除其他可引起脑脊液和血清中糖浓度变化疾病情况下,该漏液很可能是脑脊液。如果漏液中氯浓度大于110mEq/l,是脑脊液的可能性也较大[1]。 脑脊液漏定位:我们应用层厚3mm的高分辨率多层面成像64排CT,能够确定50%漏的位置。冠状位能够显示中耳、蝶窦、筛窦及筛板处骨折,轴位能够显示额窦骨折较好。三维CT颅底重建可确定脑脊液鼻漏的骨折部位及下陷部位 ,一般漏口位置就在骨折部位[1]。MRI的T2加权成像通过硬脑膜裂口连接蛛网膜下腔和鼻旁窦或中耳的脑脊液是高信号,虽然有时窦内粘膜增厚或炎症也可出现T2高信号连续性的假象,但使用强化扫描可予以鉴别[2]。神经组织或鞍上池经颅底缺损疝入鼻窦是外伤后脑脊液鼻漏不能自愈的病理基础,由于上述组织的疝入导致粘膜、硬脑膜、蛛网膜难以修复[5]。 3. 处理和治疗 3.1预防感染:对急性期脑脊液漏患者我们均给以抗生素预防性治疗,防止颅内感染,并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大小便也不能下床,脱水剂治疗要视患者病情而定,若合并有严重的脑挫伤,可给以20%甘露醇0.5g-1g/kg,Q8h或Q6h,若无严重脑挫伤,可不用或少量使用甘露醇,保持一定高颅压,有利于漏口的闭合,185例患者中160例患者脑脊液耳漏一周内治愈,25例患者脑脊液漏超过10天,其中发生颅内感染者12例。 3.2 非手术处理:采取头高位,15-30o,防止用力咳嗽、打喷嚏等增加颅内压行为。应使患者放松,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度疲劳,大多数脑脊液漏可治愈。若10天未愈合,可行腰大池引流1-2周,13例患者愈合[3],12例患者未愈合。 3.3手术处理:非手术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我科对脑脊液漏超过1个月的患者,若有颅内感染者,先行腰大池置管引流,待脑脊液白细胞数<10×106,脑脊液细菌培养连续三次阴性,脑脊液生化糖、蛋白数正常,再行手术治疗。若无感染征象者,也需作腰穿了解脑脊液白细胞数,做细菌培养及药敏阴性再行手术。脑脊液鼻漏患者若骨折线与鼻漏属于同一侧,可行单侧额部骨瓣开颅,若双侧漏可行双侧额瓣,骨瓣要足够低至颅底,若额窦开放可刮除额窦粘膜,用庆大盐水冲洗窦腔,骨蜡封闭窦腔,完整保留骨板上骨膜,将硬脑膜剪开翻向矢状窦侧,仔细查看颅底硬脑膜破损处或骨折线位置,或者颅内感染灶位置,或者明显颅底骨折下陷脑组织或鞍上池粘连位置,用庆大盐水冲洗颅腔,若颅底有骨折突起处刺破硬脑膜,可复位骨折或咬除尖端,但尽量不要过度移动颅底骨折,否则会出现脑脊液漏加重。可把肌肉组织用医用胶粘于漏口或骨缺损处,再用盐水将骨膜从皮瓣上分离,用刀分离骨膜,保留额部骨膜蒂用医用胶完全粘于颅底,封闭颅底骨折处或漏口处。若为双侧漏可行双侧额瓣硬膜外入路[4],咬平鸡冠,把肌肉组织粘于颅底,修补颅底漏口处,在硬膜外铺入骨膜医用胶粘于颅底,范围包括双侧筛窦、筛板及蝶骨缘,避免脑脊液漏复发。术后继续行腰大池引流一周,促进漏口愈合。两例鼻漏患者术前头颅CT和MRI检查考虑漏口在蝶窦,采用经鼻蝶窦显微镜下修补,一例成功,一例术后仍然有鼻漏。 4.讨论 我们采用自体骨膜修补颅底,因骨膜带蒂有血运具有自动生长修复能力,所以漏口修补失败率低。五例患者外伤后一个月-半年自觉有液体经后鼻道流入口腔,未从鼻腔流出,无法做定性试验,但患者反复出现颅内感染,经CT、MRI定位考虑有颅底骨折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治愈后行手术治疗修补颅底。两例手术失败原因:漏口遗漏和术中漏口判断失误,与术前CT、MRI判断不相符,漏口封闭不严,漏口封闭不完全,修补材料粘合不良或是修补的材料坏死后松动,造成手术失败;显微镜虽能将局部放大,但颅底结构复杂各角度不能看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