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老人与海_的悲剧意识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09No.11借鉴与比较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晚年的代表作,作家本人也因这部小说获得了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小说描写了老渔夫圣地亚哥孤身一人出海捕鱼的故事。老人在海上漂流了八十四天,仍一无所获。此后经过两天两夜的生死搏斗,终于捕获了一条特大的马林鱼。但在归途中一大群鲨鱼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最终还是抵制不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骨架。这就是古典悲剧主人公所必然受到的报应。《老人与海》关注的是人类的生存、命运与环境的冲突的命题。作品以象征主义及寓言体的写作方式向人们分别描述了在人与自然的抗争中圣地亚哥的悲剧。在此抗争中,人类尽管乐观而意志坚定,终究失败。圣地亚哥是一个象征性形象,在他身上显示出诸多悲剧性特征,作者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其悲剧的实质。

一小说悲剧的产生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海明威参加了美国红十字会的医疗队并在一次抢救伤员中负了重伤。但在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发现虽然有很多优秀的青年死在战场上,但并没有人把他们的死看得很重,而且那些在战争中受重伤的战士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这一切都深深地触动了海明威,他感到了莫名的悲哀。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海明威带来了肉体上和心灵上的双重的巨大痛苦,他陷入了对世界的迷惘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西班牙内战的爆发,让海明威的创作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他还是难以摆脱对现实的悲观态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明威定居古巴。他矛盾的人生观发展到第三阶段。一方面,他继续发扬个人英雄主义的精神,提倡为生活而斗争到底的“奋斗哲学”,另一方面却又不可避免地再次陷入悲观主义之中,把人生看成是一场残酷的搏斗,而主宰人生的则是一场谁也无法抗拒的命运。面对命运,深受现代文明洗礼的海明威,虽没有古代人面对不可知命运时的困惑,但却多了一份悲观和绝望。从海明威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出,海明威成长的时代是一个战争与暴力横行的世道。这种时代特点,使海明威的思想呈现出复杂和矛盾的状态。他认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既空虚又毫无意义的,人生在世总是孤军作战,注定要失败。

《老人与海》就是海明威在这一时期人生态度的最为集中的体现。他对圣地亚哥悲剧故事的描写,绝非要像许多悲剧作家那样去揭示现实的、时代的、历史的原因,相反,他只想告诉我们: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悲剧。他把自己对世界和生命的哲学思考,赋予给了他小说中的主人公,小说情节不急不燥的风格,使他把一场悲剧写得更像一篇情理交融的抒情散文,也只有看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领会老人在悲剧过后的那一份宁静:“在路那边的茅棚里,老头儿又睡着了。”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反映的究竟是怎样一种悲剧意识呢?当人的生命承受痛苦之时,其产生的悲剧总给人一种生命的启迪,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情,让人领悟到生存的艰巨性和不可抗拒性。人生这种巨大的痛苦,让人在痛苦中更深切地体验生活的悲剧性,这样悲剧意识就成为了人们觉醒的前提。二者既是对立的,又是相互统一的。所以,悲剧意识也就是在悲剧存在中产生的精神上的觉醒意识,当痛苦或悲剧作为人类前进中不可绕行的路障时,这种觉醒意识对人类的生存就至关重要了。

海明威的悲剧意识不可否认是产生于悲观主义的,没有悲观主义,也就没有海明威的悲剧意识。海明威的悲剧意识对现代人的意义首先就是建立在悲观主义的思想基础之上的。那么,悲观主义对今天的我们而言是否毫无意义可言呢?回答是否定的。悲观主义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帖清醒剂。它使人们睁眼看到生活的真相,看到生活中的不幸和悲惨,看到物对人的压迫和社会对人的钳制,看到人的悲惨和不幸的本体性。在这个意义上,悲观主义远比那种浮浅、愚蠢的自高自大的乐观主义深刻得多、正确得多。而且清醒的理智的悲观主义并不妨碍意志的乐观主义,并不导致绝望和清静无为,相反,它倒常常有可能比那种一旦揭开假面就会走向绝望和颓废的乐观主义,更有效地、更持久地激发人的奋斗精神。悲观主义也许还能给人带来某种心理的宁静,因为考虑到失败就不易被失败所屈服,因为准备了迎接痛苦就容易战胜痛苦。这也是海明威悲剧意识对现代人的意义的第一个层次,是对于人的功利性意义而言的。如果我们再继续探究,它的意义还绝不仅于此,至少有两点值得特别说明一下。第一,悲剧意识对于最大可能地挖掘出人的生命潜力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是生命意识的第一线曙光,海明威通过一个独特的“借喻点”——

—圣地亚哥这一硬汉形象辩证而有力地表述了出来。第二,悲剧意识对人类不仅必需,而且应该变成一种自觉的追求,这样海明威其实就已经将这样一种悲剧意识提升为了一种思维方法,它可以进入人生的许多领域而对人类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海明威的悲剧意识也是作者对矛盾对立双方作有意强化处理的结果。人的巨大潜力和生命的巨大张力正是在矛盾对立的强度上得以扩展和开掘的,即是说与人类自下而上对立的一切不利因素反而有可能成为人类磨砺出自己意志的契机和前进的动力。难怪评论家们说:“海明威的行动的全部力量恰恰就在于他的失望相结合的勇敢之中,这个事实就是他屈服于他的绝望,而且在绝望中发现与它作斗争的能力。”这是

黎裕华吴定祥

摘要《老人与海》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是希腊古典悲剧类型的作品。本文对《老人与海》的悲剧意识来源以及类别进行了探讨和解读。

关键词:《老人与海》悲剧意识解读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老人与海》的悲剧意识解读

061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09No.11借鉴与比较

海明威悲剧意识的价值所在。

海明威一辈子对死亡进行了探索,如实地描写了自己看到的世界,并热衷于表现奇特、暴力、罪恶、英勇不屈和死亡的主题。在他的晚年,由于多种疾病并发,使他不能像从前一样继续写作,最后他以特殊的勇气和方式,走向死亡,接受死亡。

二形貌悲剧性特征

在《老人与海》中,作家对老人的外貌特征进行了栩栩如生的刻画,在形貌上体现出其悲剧性特征。圣地亚哥是那样的苍老、憔悴:“老人消瘦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的反光所造成的良性皮肤癌变。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因为老在用绳拉大鱼的缘故,两只手上都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但是没有一块疤是新的。那些疤痕年深日久,变得像没有鱼的沙漠里被侵蚀的地方一样。”作者省略了造成圣地亚哥形象如此的缘由。将一个饱受伤害的形象推到读者面前,使读者没有机会思考事件的原发过程。我们从肖像勾勒中强烈地感觉到的作家所省略的地方,这与其说是写实,不如说是比喻和象征。海明威的作品很多地方是在写实与象征间凭读者去体验的。我们通过作者一开始就营造的悲剧氛围,可以感觉到人类生存的沉重感。

三心理悲剧特征

老头儿“爱海”,“总是把海当作一个女性,当作施宠或不施宠的一个女人,要是她做了鲁莽的或者顽皮的事儿呢,那是因为她情不自禁。月亮迷住了她像迷住了一个女人一样。”这个凄凉的老头竟然有如此柔情!他不仅爱海,而且爱一切事物,把它们当做朋友。他欣喜地看见飞鱼、小鸟、海豚和谐地生活在大海中,他的心情很矛盾,很复杂。他苦苦挣扎在对鱼儿的热爱和决心杀死鱼儿的念头之中。他一边为鱼儿感到惋惜、难受,一边又坚定决心要杀死鱼儿。一方面他认为鱼儿是美丽的、崇高的,没有人配吃它,但另一方面他又举着血淋淋的刀伐杀过去。文中反复描写他的心理矛盾和负罪意识。如果海明威仅想塑造一个打鱼硬汉如何直面艰难,战胜巨鱼的精神风貌,那就应该描绘他胜利后的豪情和喜悦,为什么反而让他陷入如此痛苦的精神深洲?用当代欧美悲剧理论家提出的悲剧冲突起于人物的内心矛盾和内心分裂的理论来分析,就不难理解了。

四蕴藏于基督教中的悲剧

西方化文明的源头之一就是基督教,它主导了人们的思维和精神,是人类坚持不变的信仰。大千世界有一种冥冥的力量主宰着,人的力量在上帝面前是渺小的。《老人与海》笼罩着一层浓重的宗教色彩。“圣地亚哥”这名字是“圣雅各”在西班牙语中的拼法。圣雅各是个渔夫,是耶稣在加利海滨最早收的四门徒之一。圣地亚哥的年龄,自豪感,荣誉感和勇气使他坚信疼痛与磨难对于一个真正的人来说算不了什么,一个渔夫同样能创造奇迹。在老人与大马林鱼及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作者援引了不少关于基督受难的细节,说明作者有意识地把老人比作基督的化身。为了突出人生是一系列被钉上十字架的过程,作者在最后写到老人独自深夜返港,背起卷着帆的桅杆爬上岸时,一再摔倒在地,这一点和传说中耶酥背着沉重的十字架上倒地的故事交相辉映。第二天孩子来看他时,老人提起夜间“吐出一些奇怪的东西,感到胸膛里有什么东西碎了”,这是暗示基督被罗马兵用长矛刺身,流出血水来。而最生动的一点是老人扛起桅杆时,曾回头望那绑在船边的鱼的残骸。这一静止的镜头显示老人作为一个基督,正在开始另一次苦难的历程,而那鱼作为另一个基督,正绑在十字架上。海明威就这样把上十字架的全过程浓缩在一起了,着重指出了所有生物的共同命运是一系列上十字架的磨难。

五结论

悲剧能使人宣泄怜悯和恐怖,陶冶人的感情,促使人格健康的发展,因为我们怜悯不幸者,并恐惧同样的厄运也许会降临在我们的头上。人们在宣泄这种既给人带来痛苦又带来“特殊快感”的怜悯和恐惧时,情感得到满足,心灵得到净化,性格得到加强,思想得到教育。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人在这片新大陆上,面对的是一片广袤的有待开发的土地和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他们摆脱了旧大陆上的历史沉淀,依靠自己的力量,以一种高度的个人主义来应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任何麻烦,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改善自己的状况,取得更大的成功。圣地亚哥在与自然的斗争中,目的明确,态度坚决,至死不渝。他是思想和智慧的代表。小说浓墨重彩所描述的圣地亚哥与鲨鱼不屈不挠的斗争,实质上赞美了人生进取奋斗,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这也正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所在。从他身上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完完整整体现了爱默生在《论自立》中所赞美的那个个体,即反对权威,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理想去进行伟大的事业,形成自己的原则并按照这样的原则生存。

然而,圣地亚哥的悲剧让我们在赞美他虽败犹荣的人类精神的同时,也应进行反思。小说的悲剧不正是主人公盲目的自信、偏执,而走向绝对的唯我主义而造成的吗?同时我们要看到,作者通过老人与鲨鱼的斗争这一主题,反映了其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大自然在海明威的笔下是神秘的,也非能用善恶来区分的。大自然向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赖以生存的资源。人们必须以捕鱼来谋求生存,来发展人类的文明。然而,自然界中有一种力量是杀不死的。在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人类的知识及人的自身是有局限的。人是自然中的人,如果将自己与自然对立起来,悲剧是注定要发生的。在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自然的美景及鱼儿们悠闲自得的嬉戏场面。海明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总之,在海明威这位文学大家的笔下,圣地亚哥的悲剧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欧美悲剧理论关于悲剧人物特征的观点得到论证。小说所揭示的主人公的悲剧性特征,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给读者在观察世界和探索人生价值方面以力量和启迪。正是这些强烈而丰富的悲剧特征才使悲剧的发生成为必然,才使《老人与海》具有了独特而深刻的内涵,当其同代作品己成昨日黄花时,它依然焕发着瑰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董衡翼:《海明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2]Myers,H.A.(1956).Tragecly:A view of life.New Yark:Cornelt University Press.

[3]董衡翼:《海明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4]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南汗大学出版社,1990年。

作者简介:

黎裕华,女,1973—,河南信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工作单位:武汉科技学院。

吴定祥,男,1973—,湖北钟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工作单位:武汉科技学院。

0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