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合集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疗效观察论文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疗效观察论文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145-01【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观察。

方法:将3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

对照组给予一般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则由责任护士用一对一的方式,掌握患者的疾病资料,目前的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情况,形成患者自评量表。

结果:经过精心的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药物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足治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严格控制血糖,积极地控制感染是糖尿病足成功的关键。

针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特有的心理特点,在糖尿病足基本治疗前或同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临床护理心理护理老年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病发病年龄多为40岁以上,易出现无用和孤独感等负性心理,引起性格改变及行为的异常,严重者拒绝治疗及护理。

其治疗及护理是否及时、有效,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的护理方法可减少其发生率及致残率拉。

我院内分泌科2009年2月一2010年5月期间共收治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老年患者32例,我们对1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及出院后进行全程心理指导,提高了主动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本文将其临床表现及护理策略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临床表现本组32例患者,糖尿病足发生前均有患肢足远端针刺样疼痛,感觉异常或麻木感,严重时感觉缺失,寒冷季节症状更明显,其中8例因足部外伤所致溃疡。

32例患者均有膝、踝腱反射减弱甚至消失。

老年糖尿病心理分析老年糖尿病的心理特点? ①自责与内疚:患糖尿病后更需家人的照顾,常年需治病花钱,因此,常感到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赘,感到自责内疚。

②悲观与悲世:一些老年患者因久病出现了并发症,治疗效果不佳,对治疗产生对立情绪,,对医护人员不信任,表现出冷漠,不配合治疗。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纳肛法 , 柯国琼采用开塞露纳肛 , 促使 尿肌 收缩 , 内括约肌松 弛而 长 。消除负性影 响促 进排 尿。产后 2小 时 内给 予营养 丰富 的汤
导致排尿 , 效率达 10 。 最 后 , 可用新斯 的 明注射液 0 5毫 类或红糖水 , 0% 还 . 补充体 力消耗 , 补充能量和热量 , 到渗透性利尿作 起 克足三里穴封 , 因新斯 的 明对 膀胱平 滑肌 的兴奋作用 比较 强 , 促 用。认真评估尿潴 留情 况 , 采取各种 方法促进 产妇 自解小便 , 通 进排尿有一定 的疗效 。 意超过 6小时不能 自行排尿者为产后尿潴 留。
14 统 计 学 处 理 : 用 ssl . 件对 数 据 进 行 X 2检 验 。 . 采 ps10软
2 结 果 .
过 护理 干预 , 使产妇认识 产后及 时排尿 的重要性 , 从而达 到预防
都 实 施护 理 干 预 措施 , 预 防和 减 少 产后 尿潴 留取 得 了满 意 对
效果 。
公认 , 心理社会因素对 糖尿病 的发生 、 发展及 其转 归都有 一定 的 害怕 , 担心并发心脏病 和肾衰怎么办?截肢怎么办 ?眼睛失 明怎
影 响 , 理 护 理 可 以提 高 部 分 患 者 的 常 规 治 疗 效 果 。对 患 者 不 同 么办 ? 心
的心理 问题实施不同的护理和干预 , 对糖尿病 的治疗能收 到 良好 的效果 , 可极 大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讨 论 要告知产后 的注意事项 , 安慰产妇让其情绪稳 定 , 神放松 , 精 以免 3
情绪紧张焦虑加重 平滑肌痉 挛使排 尿 困难 。了解 产妇 的心理 需
产后尿潴 留的发生原 因很多。产程过长 ; 产妇用力过度从而
压迫尿道以及产妇心理紧张反 射性 引起 膀胱括约肌痉 求, 产后仔细评估尿潴 留问题 , 让产 妇按需饮水 , 嘱产 妇分娩 后 2 损伤膀 胱 ,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情绪改变中的作用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情绪改变中的作用

终反映 出来 的结果就 是老年人 晚年 的生 活质量和家 属对护理
工作满意度的提高 。
参 考 文献
[ 1 ] 任辉 , 李景波 , 宫海 燕. 医 院人性 化护理服务 的思考 与实践m. 重庆
医学 , 2 0 0 6 , 3 5 ( 1 ) : 3 6 .
[ 2 ] 马丽 . 人性化护理的实施与效果分析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 0 1 0 , 2 6
( 2 ) : 7 0 .
人 在晚年生活 中 , 不仅 眼睛看得到优美 的环境 , 耳朵 听得到轻 声细语 , 还能 内心感受到愉快喜悦 。护理人员发 自内心的真诚 关怀可 以使 老年人充分感 受到在他们 孤独 的晚年能够老有 所 养、 老有所乐 , 从而改变护理人员在老年人心 目中的形象 , 使他
血糖 的控制情 况及心理状 态。 结果
观察组 患者 负性情绪缓 解
及血糖 控制 情 况均好 于 对照 组 , 2组 比较 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 0 . 0 1 ) 。结 论 对 糖 尿 病 患 者 给 予 专 科 护 士 的 专 业 护 理 干
预。 可以有 效控制其血糖及 负面情绪 , 值得 临床推广和应用。 【 关键 词 】糖尿病 护理 干预 血糖控 制 负性情绪
在老年人身上碾 过的痕迹 , 有部分 老年 人的身体状况尤其是 自 理及行走能力不可避免地 发生退化 。 护理 人员要在精神上去鼓 励 老年人 , 使之用平 和的心态去接受衰老 的事实 , 让他们知道 ,
护理人 员永远和他们在一起面对和共同克服 困难 。 通过基础生 活护理 、 环境、 尊重 、 家庭归 属感 、 精神生活 的 人性化需 求的实施 , 我们充分 意识到 , 单纯 的基 础生活 护理 已 不 能满足现代社会老年 人的需求 , 要适应 时代 的发 展 , 让老年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
四川医学 2 1 年 8 01 月第 3 卷 ( 8 ) S ha M d a Ju a , 1 ,o 3 , o8 2 第 期 i u n ei l or l 0 1 V 1 2 N . c c n 2 .
・1 1 ・ 3 3
论 著
老 年 糖 尿 病 患 者 的 心 理 治 疗 与 心 理 护 理
起 在 我科 实行 : 由专业 护 士 给每 位 新 人 院 的老 年 糖 ① 尿 病患 者及 时讲 解 2型 糖 尿 病 的 发 病原 因 , 良 的生 不
活习惯是主要的影响 因素 , 让每位患者在 出院前掌握

1 1 ・ 34
lJ N学 2 1 年 8  ̄{ I 01 月第 3 2卷( 8 ) S ha ei l or l 0 1 V1 2 N . 第 期 i unM d a un , 1 , .3 , o8 c c J a2 o
12 2 效果评价 : .. 应用糖尿病患者 自 我管理能力调查 表, 此调查表根据相关资料结合中国版慢性病 自我管
理研究 测量 表 评 分标 准 自行 设 计 , 体 包 括 饮 食 控 制 具
( 1 ) 运 动管 理 ( 1条 , 8条 ) 用药 管 理 ( , 6条 ) 健 康 知 识 , ( 1条 ) 共 3 1 , 6条 , 每个条 目按 经常 、 一般 、 很少 、 不 , 从 分 别赋 予 1— 4分 , 分 为 14分 , 0分 为 差 ,0~ 满 4 ≤9 9
【 e od 】 d e s pyhl i lr tet nrn K yw rs i t ; s o g a ta n; us g b a e c o c e m i
糖 尿 病 随着 人 们 生 活水 平 的不 断 提 高 、 活 方式 生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疾病,现代医学成果证实,不良情绪主要受大脑边缘系统的调节,大脑边缘系统同时又调节内分泌和植物神经功能,心理因素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影像胰岛素的分泌。

所以根据糖尿病患者其特有的心理特点,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变化十分复杂,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树立良好的战胜疾病的心态,这是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共识。

而糖尿病发展阶段不同,其产生的心理状态不同,研究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正确的心理治疗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治愈率及控制其并发症。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150例,男95例,女65例,年龄30~78岁。

1型糖尿病32例,2型糖尿病118例。

病例均经过临床确证。

心理护理:⑴患病早期,患者往往不能接受这一事实,持怀疑态度,否认自己患病,对疾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拒绝接受治疗,对于有意拒绝的患者给与关心和照顾,鼓励倾诉心里话,针对其矛盾做疏通安抚工作,让患者掌握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对于满不在乎的患者应介绍高血糖的危害及不重视治疗已发生并发症的病例,帮助他认识自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加强他对饮食、运动及科学用药的重视程度,使其克服对疾病的怀疑,拒绝承认及满不在乎的态度。

⑵患者一旦被确诊,常有一种愤怒的情感,加之必须终身控制饮食,长期的服药、注射、病程的迁延,很难有乐观向上的心态。

护理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卫生宣教,讲解一般知识,使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和疗效有大致的了解。

①首先解除与减轻不必要的恐惧,焦躁和消极悲观的思想情绪,树立同疾病斗争的耐心和信心。

②要讲清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把控制饮食建立在患者自觉的基础之上,同时还要做好必要的饮食指导。

③慢慢和科内糖尿患者进行交流,让他们各自谈体会、经验、互相启发、互相鼓励。

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1 2 方 法 .
D R是糖尿病最 为常见和严 重的微血 管并发症 之一 , 其
实质是进 展性 微血 管病 变伴血栓形成 , 该病已成为四大 主要
两 组患者均接受 D R的常规
1 2 1 心理护理方法和 内容 ..
致盲病 因之一 , 其发病机制 与生物 、 心理 和社 会 因素密切相
关 。D R病程进展缓慢 , 早期 主要 为视 网膜 小动脉 缺血和血 管 的渗透性改变 , 一旦 出现 出血 、 棉絮样 白斑 及硬性渗 出等 表现 时, 代表新生血管及视 网膜纤维组 织增生 ; 累及 到黄 当
() 2 认知治疗 : 分两个 阶段 进行 : 治疗 早 、 可 ① 中期 : 过宣 通
泄情绪后 , 冷静下来患者 已认识 到 自己是一 个病人 , 在这 个 基础上 , 对患者进行 D R基 本知识 和治 疗方法 的认 知教 育 ,
使患者认识 到随着 医学治疗技术 的发 展 , 制 D 控 R病情 和改
本组调查共发放 10套 调查 问卷 , 7 回收答 案完 整、 料 资
齐全有效 问卷 10套 , 效问卷 回收率 10 。两组治疗前 7 有 0% 生活 质 量各 维 度 得 分 、 L Q L总 体 分相 差 不 明 显 ( > CV O P 00 ) 治疗后 两组患者各 维度得分 及 C V O .5 ; L Q L总体 分均 明 显 高于治疗前 , 且干预组治疗 后视力 、 移动 和光感 和调节能 力等维度得分及 C V O L Q L总体 分明显优 于对照组 同期结果
善生活质 量是 可能 的 , 并告 知对其 治疗 具体方 案 , 使之树 立
活质量而设计 的专 门量表 , 其各条 目涵盖这一群体生活质 量
西南 国防 医药 2 1 00年 3月第 2 0卷第 3期

心理护理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随着生物 医学模 式 向生 物一 心 理一 社会 医 学模 式 的转 变, 对糖尿 患者 进 行 心理 护理 越 来越 必 要 。20 05一o— 8
14 1 对 照组 ..
予一般护理 。①休息 : 劳逸结 合 , 避免过
度 紧张 。②皮肤护理 : 持皮肤 清洁 , 保 经常用 中性肥皂 和 温水洗澡 ; 时 更换 内衣 ; 免皮 肤 损伤 或 使用 过 烫物 及 避
丧失等 。 12 2 焦虑 .. 一种焦急 而又忧虑 的不 良情绪 。中老年糖 尿病患者产生焦 虑 的原 因有 : 长期 用药 和病 魔缠 身 的痛 苦 , 院后环境 陌生 , 物疗效 不 明显 , 住 药 家庭和 经济 负担 重等 。I 临床表现 : 食欲欠佳 , 眠, 眠质 量差 , 失 睡 拒绝 服药
程 1 1.年 ; 75 忧郁 4 例 , 8 焦虑 4 例 , 7 恐惧 5 例。2 4 组病
例 一 般 资 料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尸 >0 0 )具 有 可 .5 , 比性 。 14 治 疗 方 法 .
上升趋势。糖尿病病 因病 机复 杂 , 今 尚未完 全 阐明 , 至 许 多患者 因此 背上 了沉 重的思 想负 担 , 一些 患者 产生 严重 的精 神症状 和心理 障碍 , 响了其身 体健康 和生活 质量。 影
心境 , 能积极配合治疗 。② 焦虑 ; 重点是要 帮助 患者解除
焦虑情绪 , 从其具体情况 出发 , 有针对性 地做好 心理疏导 工作 。可 采 用心 理 发 泄疗 法 , 护人 员 可 引导 患 者 “ 医 诉
苦” 耐心倾 听 , 其心 情得 到放 松 。有计 划地 讲解 有关 , 使
疾病的科学知识 , 安排患者 参加 力所能及 的手工 劳动等 ,

糖尿病人心理护理重要性论文

糖尿病人心理护理重要性论文

糖尿病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226-01【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糖尿病专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其心理特点采取相对应的心理措施。

结果:30例糖尿病患者通过心理护理指导后,心理障碍得到了改善。

结论: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树立了占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人;心理护理;重要性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基本生化特征的代谢综合征,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身体各种并发症,还能导致患者的心理障碍。

由于患者对所患疾病缺乏一定的了解,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的紧张情绪,担心血糖控制不佳、害怕并发症、恐惧胰岛素注射等焦虑症,消极情感对血糖控制不利,给治疗和康复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心理护理显得非常重要。

针对我院糖尿病专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的心理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病人的抑郁和焦虑,减少了糖尿病并发症,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现对糖尿病心理护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糖尿病专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患者年龄年龄20~75岁,平均(42.5±10.5)岁。

糖尿病病程3~18年不等。

住院时均表现为血糖升高、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进食即吐、卧床不起、不语言、表情冷漠。

大部分患者没有去正规医院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有间断治疗的现象,影响了疾病的转归。

2. 恐惧和焦虑的心理在临床护理观察及交谈中发现糖尿病患者心理负担过重,对医院环境陌生,对治疗效果等情况不了解,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常常会产生疑惑、忧虑、抑郁、悲观失望等心理活动,家庭成员缺乏基本医疗常识、不能安慰帮助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
2018-06-28T15:25:48.25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3月下第6期 作者: 赵敏玲
[导读] 老年糖尿病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且病患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

(南京市建邺区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
210019)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病患的生活质量变
化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相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病患的总满意度为
90.00%,对
照组病患的总满意度仅有
75.00%,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
改善,且病患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有助于糖尿病的控制,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糖尿病;生活质量;影响

高血压是由多种因素(遗传、环境)引起的死亡率较高的一类慢性病,而该病的发病率也呈递增趋势,且主要是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造成的
[1]。因糖尿病的不可治愈性,糖尿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便的同时,还对病人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何降低糖尿病给
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医学热点。一系列临床治疗表明,一定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因此,
本研究分析了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6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用于本研究,全部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准。随机

40例患者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0.7±6.6)岁;病程3~13
年,平均病程
(8.8±2.5)年。对照组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63~86岁,平均年龄(72.6±5.7)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9.1±2.8)
年。两组病患的年龄、性别及病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可用于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病患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如定期进行血糖监测,患者的饮食控制以及各生命体征的检查等。观察组病患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
施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2]:病患入院后,应详细了解其病情,并耐心地为病人及其家属讲解。其后,对病人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按
照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对策。由于糖尿病为一类慢性病,病程长且无法治愈,同时病人的饮食多受控制。因此,病患易出现暴躁、焦虑等
状况,此时需医护人员与病人家属相互配合,疏导病人情绪,避免不良的情绪给患者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加强与病患的交流,向其讲解糖
尿病知识、注意事项,鼓励其积极面对病情,树立信心,获取病人的信任,提高依从性,对病情的控制有积极作用。
1.3
疗效评价标准

制作生活质量观察问卷,主要包括: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以及躯体疼痛5个方面。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成三个等
级,即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
=(满意人数+比较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的分析使用SPSS16.0软件,分别用(?x±s)与率(%)表示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组间数据的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差异
的验证使用卡方检验,
P<0.05为检验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病患护理后生活质量的对比

对比两组病患护理后各生活质量指标发现,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老年糖尿病是指超过60岁或60岁之前发病一直延续到60岁以后的糖尿病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在急
剧增加。糖尿病患者临床上表现为
“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以及消瘦,由于该病是一种长期的不可治愈疾病,需要用药物来控制病情

[3]
。因此,给病人健康带来不便的同时,还增加了经济压力。而长期的药物治疗以及饮食控制易使病患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如出现暴
躁、焦虑等症状,严重影响到身心健康。临床上多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但效果并不明显,而近期多项研
究表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病人的心理状况,有助于病情控制
[4]。心理干预主要是通过与病人的交流沟通,了
解病人的心理需求与情绪变化,并依据获取的内容对患者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如疏导其不良情绪,获取信任,提高依从性等均有利于病
情控制。本文结果显示,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病患的生活质量各指标明显低于进行心理干预的观察组,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

90.00%,而对照组仅为75.00%,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心理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后,其病情得以有效控制,心态明显改善,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海燕,胡细玲,郭晓迪,等.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状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5):7-9.
[2]
梅群超,刘菊,贺艳.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现代临床医学,2015,41(4):300-302.
[3]
王红磊.心理护理对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5):129-131.
[4]
李骞.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临床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8):124-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