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体会
心理护理对于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对于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分析目的分析研究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7月我军队医院老干部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为参照组,观察组则采用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
结果在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均有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是良好的。
标签:心理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影响糖尿病对患者的身体以及心理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1]。
本次研究为了分析研究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特选取我院80例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式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8年7月我军队医院老干部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0例。
其中,参照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3.21±2.17)岁,平均病程(7.1±2.2)年;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2.39±2.21)岁,平均病程(7.3±2.2)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采用常规护理干预[2]的为参照组,护理人员向老年患者讲解疾病的常规护理方法和进行健康教育,嘱咐患者要注意饮食健康、运动健康以及用药的注意事项等,为患者进行出院前教育指导。
观察组患者则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3]:(1)护理人员要对老年患者进行疾病的认知教育等,帮助老年患者更深入的了解自身的疾病,避免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而出现盲目,无助的心理。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5篇)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5篇)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5篇)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1临床资料2021年3月~2021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5例,男49例,女36例,年龄60~85岁,其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35例,糖尿病性心脏病28例,糖尿病性脑血管病16例,糖尿病肾病12例,糖尿病四周神经病变18例,糖尿病合并眼底病变15例。
糖尿病病史2个月~32年。
2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2.1老年糖尿病主要心理问题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的典型发病特征有[4]:高抑郁、回避苦痛、留意力分散、对应激的唤醒水平低,不擅长延迟的需求,要立刻得到满意,以及记忆力下降、留意力难集中、智力下降、疑虑、愁闷、自卑等表现,主要是情感、性格的特别和自我保健力量下降。
常见为以下几种情形[5]:(1)忧思过度。
有些患者对疾病不是乐观地就医治疗,而是思虑重重,整日担忧治不好怎么办?消失并发症后怎么办?陷入苦恼郁闷和愁闷之中,对疾病的治疗很不利。
(2)心烦担心。
有些患者对糖尿病学问了解甚少,对疾病缺乏正确熟悉,盼望一吃药就能药到病除,一旦病情没有立刻掌握或消失并发症,就烦躁担心、夜不能寐,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3)紧急恐惊。
有的病人把糖尿病理解为不治之症,成天可怕,担忧并发心脏病和肾衰怎么办?要是截肢?眼睛失明怎么办?(4)急躁易怒。
有人得了糖尿病后,不能接受现实、乐观主动地转变生活方式或习惯,以适应病情需要,而是对四周事物和环境厌烦、急躁,遇人遇事易动肝火,总认为别人对自己照看不周。
(5)哀痛易泣。
有些糖尿病病人,尤其是患有多种合并症,家庭经济状况不良,医疗保障不遂心愿,家人的关怀照料不周,心境不好的病人,简单对前途丢失信念,对治疗感到无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对医护人员的治疗不能乐观协作,一般不易掌握病情,对这种病人肯定要急躁劝导,只有排解心理障碍,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2.2护理对策2.2.1增加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例如有1例60多岁的退休干部,糖尿病6年,住院20天,平常性格稍内向,生活规律,血糖掌握较好,突然有一天消失心胸郁闷,心悸易惊、失眠多梦、不言语,喜叹气,食欲减退,甚至不食不睡,不按要求服降糖药,护士为病人测早餐前血糖14.60mmol/L,尿糖(++++),经急躁询问患者后得知,原来几天前患者的一位老友因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突然去世,对患者打击太大,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失去信念,产生悲观、消极的心理,认为糖尿病太可怕,无法抗拒死亡的时刻威逼,了解这一状况,护士每天抽出时间与病人交谈,急躁解答问题,并赐予鼓舞和支持,使病人重新树立自信,血糖得到较快掌握。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作者:蔡东敏张立新包贯虹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8期【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护理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以糖耐量减低,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侵犯全身各个系统的器官及组织。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
并且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起病隐匿,病程较长,因而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精心护理,可以减少糖尿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科对2006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64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和干预,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48例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76例,占总数的43%,女性372例,占总数的57%,年龄在60-87岁之间,平均年龄71.3岁,其中以65-75岁居多,占总数的81.2%。
2 护理2.1 心理护理:由于老年患者普遍缺乏对糖尿病的认识,当获知自己患糖尿病之后往往表现为满不在乎、不重视或者过度紧张。
进而导致其病情的加重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就加强同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使其对自身疾病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让其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饮食护理:控制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有很重要的作用。
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糖尿病患者病情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我们根据患者入院时的体重、平时的生活习惯、参与的运动量大小,计算出每日所需的总热量,并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分配患者三餐的热量比。
同时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在每日定量的前提下,鼓励患者多食用豆制品、五谷杂粮等粗粮以及各类新鲜蔬菜,控制碳水化合物,适当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
2.3 用药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者更改药物及剂量。
目前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有四大类: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以及吡格列酮类。
2023年糖尿病护理的心得体会

2023年糖尿病护理的心得体会2023年糖尿病护理的心得体会1建议食疗,不要吃药,因为糖尿病是终身性代谢性疾病,如果一旦使用药物或者是胰岛素,身体就会对其产生依赖,加上药物的副作用,自身的免疫力就会下降,从而导致并发症的产生。
1、运动即每周至少运动三次,每次运动至少30分钟,运动后心跳能达到130次/分以上,持续的时间就是消耗脂肪的时间,每周累计运动210分钟。
2、心情要保持愉悦,天气好的时候要多出去走动走动,改善心情。
3、保持充足的睡眠,每晚保证用温水泡脚,改善睡眠,同时检查脚部的健康,减少糖尿病足的产生。
4、均衡营养饮食要注意糖尿病人少吃利尿的食物:如西瓜、甜瓜、菱角、菠萝、草莓、含利尿成分的药物,否则会增加血粘度。
建议结合饮食治疗:具体如下:①限制主食量,但不能过分,以免造成饥饿状态;②要少吃多餐;③忌食各类糖类和甜食食品;④多食茎叶类蔬菜,多食粗纤维类,低脂肪膳食;⑤限制食用油脂、动物脂肪及胆固醇较多食品;⑥禁止饮酒,特别是烈性酒;⑦杞子、山药、荠菜可煎汤代茶,经常服用,能降低血糖,也有降低血压作用。
最后一点,可以补充酵母铬片,铬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活性,对糖尿病人的饮食调理也有一定的好处。
如果在饮食上面长期调理血糖控制稳定了,不用药物也是可以缓解并发症产生的重点之一哦,顺祝健康!2023年糖尿病护理的心得体会25月,我有幸被派往杭州参加浙江省护理学会举办的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
通过3个月的学习,我在糖尿病这一疾病领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扎实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受益匪浅。
现将个人心得体会总结如下:1、专科护士学习背景专科护士是在某一特殊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业型临床护士。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护理专业的职能有了很大的拓展,护理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加速专业化发展的阶段。
经浙江省卫生厅批准,浙二医院、邵逸夫医院、省中医院三家医院成为浙江省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糖尿病护理的心得体会

糖尿病护理的心得体会糖尿病护理的心得体会15篇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糖尿病护理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糖尿病护理的心得体会1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xx”,为了让更多的民众了解糖尿病,认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血糖监测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性,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早上7时30分,医院门诊大厅前来就诊和咨询的患者络绎不绝,专家们详细地为他们指导饮食控制、规律服药、监测血糖,对病情的控制和体育锻炼中应注意的事项等,给予了具体详细的解答。
同时,还向大家讲解糖尿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教育患者改善饮食结构,控制体重,增强体育锻炼,提高生活质量,远离糖尿病等宣教活动。
护理人员还免费为患者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免费发放糖尿病知识教育资料、糖尿病饮食、运动、胰岛素注射指导等。
并发放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册等活动。
活动现场,前来就诊和咨询的患者络绎不绝,大家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控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咨询答疑活动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交口称赞。
此次活动,让大家提高了对糖尿病的症状危害以及防治糖尿病有了更深的了解,都纷纷表示要从低脂饮食,勤于运动,远离糖尿病,从现在做起。
免费测血糖共计800多人次,现场还发放“糖尿病之友”健康教育读本和资料共计1100余册,取得较好的社会影响,让广大市民和糖尿病患者更加重视疾病的防治。
糖尿病护理的心得体会220xx年11月14日是第xx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主题是:xx,口号是“xx”。
为切实做好糖尿病预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对糖尿病的认识,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结合实际,我院于11月14日上午9点半在医院门前举办了“糖尿病日的健康知识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由我院控感科主办,参加的其他科室有医务科、质管科、院办公室等相关人员共同参与并且能够积极配合。
浅谈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症进行说明 ,使 患者对 治疗期 间可能 发生 的情况 有所 了解
和准备 。组织患者观 看有 积极 意义 的喜剧影 片 ,从侧 面培 养患者积极 向上 的心态 。护理 人员要 有 高度 的责任心 和 同
焦虑等情 感障 碍 ,这 些情 感 障碍 容易 导致 丧失 抗 病能 力 ,
严重影响治疗 效果 L 3 J 。通过 心理 咨询 ,可使 病人 消 除情感 障碍 。
浅 谈 糖 尿 病 患 者 心 理 护 理体 会
周 明荣 谭朝会 庄 莉
米易 6 1 7 2 0 0 四川省米易县中医医院 ,四川
【 摘
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护理糖尿病患者 时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 7 8 例处 于药物 治疗 阶段的糖尿病患 者进行心
理护理 、健康教育。结果:7 8 例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后对疾病有了正确认识 , 树立 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 :心理护理在糖尿病 患者的治疗 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对糖尿病 患者 的康复和健,即喜 、怒 、忧 、思 、悲 、恐 、
惊 ,其太过则 可致 病 。不 正 常 的心理 状态 在 某些 患 者 中 ,
形成病理心理和病 理生理 之间 的恶性循 环 ,从 而加大 了情 志为病的因素 ,因此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减少 “ 情志为病 ” 的因素 ,则成为治疗糖尿病 的关键之一。
时反 映并 给予 调节 。其 次建立 良好 的患者 与患者之 间 的关
响 了病人 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由于糖尿病 是一种慢性病 ,
费巨大 ,生活需人照顾 , 自己又无力 承担巨大 的医疗 费用 ,
将给家人带 来沉 重 的经 济与 生 活负 担 ,从 而 悲观 、焦虑 。
目前 尚无特效方法来 彻底 治愈 ,长 期的治 疗加上 病情 的不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疾病,现代医学成果证实,不良情绪主要受大脑边缘系统的调节,大脑边缘系统同时又调节内分泌和植物神经功能,心理因素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影像胰岛素的分泌。
所以根据糖尿病患者其特有的心理特点,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变化十分复杂,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树立良好的战胜疾病的心态,这是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共识。
而糖尿病发展阶段不同,其产生的心理状态不同,研究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正确的心理治疗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治愈率及控制其并发症。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150例,男95例,女65例,年龄30~78岁。
1型糖尿病32例,2型糖尿病118例。
病例均经过临床确证。
心理护理:⑴患病早期,患者往往不能接受这一事实,持怀疑态度,否认自己患病,对疾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拒绝接受治疗,对于有意拒绝的患者给与关心和照顾,鼓励倾诉心里话,针对其矛盾做疏通安抚工作,让患者掌握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对于满不在乎的患者应介绍高血糖的危害及不重视治疗已发生并发症的病例,帮助他认识自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加强他对饮食、运动及科学用药的重视程度,使其克服对疾病的怀疑,拒绝承认及满不在乎的态度。
⑵患者一旦被确诊,常有一种愤怒的情感,加之必须终身控制饮食,长期的服药、注射、病程的迁延,很难有乐观向上的心态。
护理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卫生宣教,讲解一般知识,使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和疗效有大致的了解。
①首先解除与减轻不必要的恐惧,焦躁和消极悲观的思想情绪,树立同疾病斗争的耐心和信心。
②要讲清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把控制饮食建立在患者自觉的基础之上,同时还要做好必要的饮食指导。
③慢慢和科内糖尿患者进行交流,让他们各自谈体会、经验、互相启发、互相鼓励。
糖尿病病人护理心得体会(通用5篇)
糖尿病病人护理心得体会糖尿病病人护理心得体会(通用5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
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糖尿病病人护理心得体会(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糖尿病病人护理心得体会1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糖尿病小组学习,让我收获很大,感悟很深,首先感谢医院领导和护理部给了我参加医院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的机会,这段时间,是紧张忙碌、充实而又兴奋的,在各位专家、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糖尿病专科理论知识,在实践技能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提高了我们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的能力。
三个月的培训开拓了我们对高等级医院护理工作模式的视野,使我们对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增加很快,我国城市人口中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2013年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4千万,预计2015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将突破6千万左右,由此可见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而在学习期间,我发现糖尿病病人普遍存在着对糖尿病知识不了解或者不甚了解;很大部分病人不能坚持正确的饮食、运动治疗,很多人不会正确使用胰岛素笔;不能坚持按医嘱用药,对病情不管不问,有的病人盲目服药,听信传言,不到正规医院就医;大部分病人不了解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不会主动复查和糖尿病并发症有关的检查;也有很多病人不知道血糖监测的重要性,不按时监测血糖。
而医务人员忙于日常繁重的医疗护理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对病人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和跟踪随访,导致出院后很多糖尿病病人的病情控制不是很理想,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不断地增加,因此我将在未来发挥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作用,加强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全程的指导和教育。
用预防大于治疗的指导思想把全程护理的理念上升到新的高度。
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我会不断努力将培训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为我院的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糖尿病病人护理心得体会2积极贯彻落实文件要求,我中心领导对糖尿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毕业论文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毕业论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很高的发病率。
糖尿病的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治疗和管理,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尽管现在的治疗技术已经非常进步,但糖尿病患者仍然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保持他们的健康状态。
由于长期的治疗和管理带来的压力,糖尿病患者常常需要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
本篇论文主要介绍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一、糖尿病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层面的平衡状态,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逆境和压力。
糖尿病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
首先,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地接受治疗和管理,这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来说都是一种负担。
其次,糖尿病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例如,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病、神经病变、足部病变等,这些疾病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此外,糖尿病还会对患者的社交、工作和家庭生活带来影响,这也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二、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1、焦虑和抑郁:焦虑和抑郁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之一。
患者可能会感到无助、恐惧、不安和沮丧等负面情绪。
2、自我怀疑:糖尿病患者可能会质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不能正确地控制血糖水平和遵循医嘱等。
3、社交和情感问题:糖尿病会影响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等方面。
这些因素可能会对患者的社交和情感生活造成影响。
4、对未来的担忧: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对未来产生担忧,尤其是对于潜在的并发症和持续治疗的负担等问题。
三、心理护理策略糖尿病患者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心理护理策略,以帮助他们处理心理问题并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护理策略:1、教育和培训:医务人员可以向患者提供关于糖尿病的知识和治疗的培训。
这有助于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病理机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并发症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增强对疾病的认识和信心。
老年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老年糖尿病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8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足部护理、胰岛素治疗护理措施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能有效的提高生活质量,树立患者的生活信心。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80-02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在我国老年人群中正呈现出糖尿病(dm)发病率随增龄而增长的现象。
我国老年dm是指年龄在60岁及以上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包括60岁以前及以后诊断的dm,60岁以上老年人群dm的患病率在9.19%~14.4%,并且患病率随增龄而显著增高。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因此,老年dm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健康问题。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84例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to)最新糖尿病诊断标准;男47例,女37例;年龄59~81岁;ⅰ型糖尿病患者2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64例,病史1~10年;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尿失禁、尿潴留、心前区不适、视力减退、口渴、浮肿。
空腹血糖值为27.4~37.85mmol/l,其中并发冠心病6例,酮症酸中毒7例,高血压病15例。
1.2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对糖尿病认识不清,加上长期服药和饮食控制,思想包袱很重,认为糖尿病无法根治,易产生悲观、易怒、焦躁、失望等消极情绪,针对这一情况,要耐心开导,多于患者沟通交流,以取得患者的信任,老年人由于各种原因,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健忘、耳聋和眼花,动作及各项操作变得缓慢、不灵活、不协调,因此要反复、耐心地解答患者提出的有关问题,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并和患者家属做好沟通,善于理解他们的医院与要求,适时为患者排忧解难,让患者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1.2.2饮食护理。
饮食控制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体质量、血糖、血脂。
保持膳食平衡和科学的烹调方法,利于糖尿病治疗与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要 】 目的
针对老年糖尿 病患者进行 心理 护理 的治疗措施 。方法 回顾 性分析 我 院 20 年 5月 一 09 4 08 20 年
通过心理护理 9 0例 患者 均未发 生严重 的并发 症。结论
月对 9 O例老年糖尿病 患者 实施病情观察及心理护理。结果
・
l1 8 ・ 9
四 川 医学 2 1 0 0年 8月 第 3 1卷 ( 8期 ) Scu nMei l ora 2 0, d. No 8 第 i a h dc un l 01 V 31, . aJ
,
论 著
针 对 老 年 糖 尿 病 患 者 实 施 心 理 护 理 的 体 会
李卫林
p o e u i fl e w t o ep r v d q a t o f h s me h l . l y i i
【 e od】 ae; i e s pyhl c a K yw rs gd d bt ; s o g a c e a e c o l r i
糖 尿病 ( M) 一 种 常 见 的 内分 泌 代 谢 疾 病 , D 是 是
对低 于 同龄 、 同性别 正常 儿 童 2个 标准差 ( 2 D) -S 的矮 A J 童行 生长 激 素激 发 试 验 可 进 行病 因分 析 、 ,L 及
早诊 断 、 疗 、 治 干预等 具有重 要 意义 。但 在生长 激素激
通过合理 、 效的心理 护理 , 有 对提 高疾病的恢 复率、 降低病死率及 让老年患者对 生存 、 生活质量的提 高有一定的帮助。
【 关键词 l 老年 ; 糖尿病 ; 心理护 理
【 中图分类号 】 R435 . 7
c u n 6 4 0 C ia h a 4 0 0, h n
0. 5。 0
种 典型 的慢 性终 身性 疾 病 , 由多种 原 因 引起 胰 岛 是
衣服 , 让其 躺下 并两 腿弯 曲以使 身体放 松 ; 同时抚摩 和
热敷患儿腹部 , 可使腹痛缓解 ; ⑨严格抽血 时间: 空腹 抽第一次血后 , 予精氨酸静脉输注 , 半小时内滴完后立
即予 左 旋 多 巴 口服 , 旋 多 巴 口服 后 分 别 于 3 、 0 左 06 、
【 bt c O j t e os d t s hl i la n e m n m a r r l r tn i i e sMe - A s at r 】 b cv e i T uyh p co g acr ad r tet es e f d lp i twt d bt . t t e y o c e t a u so e ey ae s h a e h
【 文献标识 码】 A
【 文章编 号】 10- 0 ( 1 )819- 04 512 0 0 . 8 2 0 0 1 0
Pyh lg a usn pr n ee el ai t ’t ibtsL W i . h it e l 5 o i lfYb , ,i scoo i l rige ei c d r p t ns、 lda ee. / e- TeFr o e s t ii m c n x e l y e rI i Z sP p H p a o n S-
o s A r t s e t e a ay i i y 2 0 o i rl 0 9 9 a e f te i lme tt n o ie s b ev d i le l ai ns d er p ci n s n Ma 0 8 t Ap i 2 0 0 c s so mpe n a i f s a e o  ̄ r e ne d r p t t o v l s n h o d s y e a d p y h lgc a e n sc oo ia c r .Re u t 9 ai nswh c e td p y h l gc u i n Re ・ l sl s 0p t t e o a c pe s c oo ia c a o s r s c mp i to s Co c so l r o c l a
一
B细胞 不 能分 泌足 够 的胰 岛 素 致使 代 谢 紊 乱 、 糖偏 血 高 。久病 可 能 引起 多 系 统 损 害 , 致 眼 、 神 经 、 导 肾、 心 流涎 的 发 生 率 为 2 .1 、 色 苍 白 的 发 生 率 为 3 % 面 1.% ; 照组 中流涎 的发 生 率 为 3 . % , 色苍 白 93 对 85 面 的发 生率 为 3 .% , 0 8 两组 比较 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 尸
snb n f c v scooia cr,t ipoet eoeyrt o i aem n l)adsri o lel pt n , oal ade et epyhl c ae o m r ercvr e f ss o air n uv a fr dr ai t i e i gl v h a de t v l e y e s m-
9 、2 mn各 抽血 1 , 0 10 i 次 以保 证 试验 结果 的准 确性 ; ⑩
熟 练掌握 封 管技术 , 防止 血液 回流引 起堵塞 : 每次抽完
3 讨
论
血后 , 生理 盐水 1 m 封 管 , 管 时将 抽 有 生 理盐 用 ~2 l 封
水 的注射 器针 头刺 人 留置 针 静 脉 帽 内推 注 , 以边 推注 边退 针 的方法拔 出注射 器 的 针 头 ( 头为 4 1 2号 ) 针 / , 使 留置 针 导管 内充满 生理盐 水 , 防止 留置针 堵塞发 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