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的“猪”还能持续飞吗?
我的奇思妙想,会飞的小猪作文

我的奇思妙想,会飞的小猪作文英文回答:Once upon a time, in a magical land, there was a little pig named Bobby. Bobby was no ordinary pig. He had a special ability he could fly! Yes, you heard it right, a flying pig!Bobby's wings were not like those of a bird or a butterfly. They were small and delicate, just like the wings of a fairy. Whenever Bobby wanted to fly, he would spread his wings and soar high up in the sky. It was asight to behold!Bobby loved to explore new places and meet new friends. He would fly from one village to another, spreading joy and laughter wherever he went. People would look up in amazement as Bobby zoomed past them, his pink body floating gracefully in the air.One day, Bobby decided to visit the nearby forest. He had heard rumors of a mystical creature living deep within its dense foliage. Curiosity got the better of him, and off he went, flapping his wings with excitement.As Bobby entered the forest, he was greeted by a magical sight. The trees were taller than any he had ever seen, and the flowers were more vibrant and colorful. It felt like stepping into a fairytale.Suddenly, a soft voice called out from behind a bush. "Hello, little pig. I have been waiting for you," said the voice. Bobby turned around and saw a tiny fairy sitting on a leaf. She had shimmering wings and a mischievous smile."Who are you?" Bobby asked, his eyes wide with wonder."I am Lily, the forest fairy," she replied. "I have heard tales of your flying abilities, and I wanted to see it for myself."Bobby blushed with pride. "Yes, I can fly! Do you wantme to show you?" he asked eagerly.Lily nodded, and Bobby spread his wings. With a gentle push, he lifted off the ground and soared above the treetops. Lily clapped her hands in delight, her laughter echoing through the forest.For the rest of the day, Bobby and Lily explored the forest together. They danced with the butterflies, played hide-and-seek with the squirrels, and even had a picnic by a sparkling stream. It was a day filled with joy and adventure.As the sun began to set, Bobby knew it was time to go back home. He bid farewell to Lily, promising to visit her again soon. With a final flap of his wings, he flew back to his village, his heart filled with happiness.中文回答:从前,在一个神奇的国度里,有一只叫鲍比的小猪。
猪会飞想象作文

标题:猪会飞有一天,我正在院子里玩,突然听到一声不同寻常的声音:“哇塞!”我抬头一看,你猜怎么着?一头猪在空中飞呢!这猪不是普通的猪,它长着一对粉红色的小翅膀,扑闪起来可带劲儿了。
那飞猪在我头顶上转啊转,跟鸟儿一样自在。
它的小眼睛闪着调皮的光,好像在说:“嘿,小朋友,惊讶吧!”我的确很惊讶,嘴巴张得大大的,都能装下一个西瓜。
飞猪轻轻地降落在我面前,扇动着小翅膀,仿佛在向我展示它那不同凡响的飞翔技能。
我小心翼翼地伸手摸了摸它的翅膀,软绵绵的,暖和和的,感觉就像是妈妈缝制的小棉袄。
“嗨,小朋友,想不想和我一起飞?”飞猪忽然开口说话了,声音就像小铃铛一样清脆。
“我……我能行吗?”我有点激动又有点害怕。
“当然可以,抓紧我的鬃毛,别放手!”飞猪信心十足地回答。
我心跳得像打鼓一样,使劲点了点头,然后小心翼翼地抓住了飞猪的鬃毛。
飞猪开始助跑,然后,咻——的一声,我们一起腾空而起!哇,这感觉太神奇了!我在飞猪的背上看着下面变小的房子、树木和道路,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
风吹过我的头发和脸庞,凉丝丝的,真是太过瘾了。
我和飞猪一起在蓝天白云里翱翔,路过的小鸟似乎也对我们很好奇,纷纷飞过来打招呼。
太阳在头顶上笑着,好像也为我们的冒险点赞。
就在我们玩得不亦乐乎时,飞猪说:“时候不早了,我该送你回家了。
”我有点不舍,但又知道一切都得有个结束。
飞猪慢慢下降,最后平稳地着陆在我家门前。
“谢谢你,飞猪。
今天真是太酷了!”我兴奋地说。
“哈哈,不用谢,下次有机会再来一次空中之旅哦!”飞猪温柔地说。
我目送着飞猪扑扇着小翅膀,再一次飞向天际。
心里想着,等我再长大一些,一定要去更多的地方冒险,看更多的奇妙世界。
这一天,猪真的飞了,我也飞了。
虽然我知道可能只是一场梦,但那份惊喜和快乐,我会记得好久好久。
猪在天上飞成语

猪在天上飞成语
1. “猪在天上飞”,这不是痴人说梦吗?就好像说鱼能在陆地上奔跑一样不可思议。
比如,你能想象一只肥肥的猪扇动着翅膀在天空翱翔吗?
2. 猪在天上飞,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啊!就像让蜗牛去参加百米赛跑一样荒唐。
嘿,谁见过真的有猪在天上飞呀!
3. 说猪在天上飞,这不是白日做梦嘛!好比说石头能开口唱歌一样离谱。
你想想,猪怎么可能在天上飞呢?
4. 猪在天上飞成语,这也太搞笑了吧!就跟说蚂蚁能扛起大象一样可笑。
难道真会有猪在天上飞的那天?
5. 猪在天上飞,这不是异想天开吗?如同说自行车能飞上火星一样荒谬。
哎呀,猪在天上飞,怎么可能嘛!
6. 猪在天上飞成语,这不是瞎扯吗?就像说火苗能变成大象一样不可信。
你说说,哪有猪在天上飞的事儿啊!
7. 猪在天上飞,这纯粹是胡说八道吧!好比说稻草人能跳舞一样滑稽。
哼,猪在天上飞,骗谁呢!
8. 猪在天上飞成语,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呀!就跟说云朵能变成汽车一样荒诞。
真有猪在天上飞,那才怪了呢!
9. 猪在天上飞,这不是信口开河吗?如同说枯树能开花结果一样神奇。
哈哈,猪在天上飞,开什么玩笑!
10. 猪在天上飞成语,这肯定是在开玩笑啦!就像说月亮能变成月饼一样荒唐。
试问,哪来的猪在天上飞呀!
结论:猪在天上飞只是一种想象和夸张的说法,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啦!。
猪也会飞教案 (3)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猪也会飞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情节,感知洛菲不怕困难,不不懈努力,最终达成愿望的过程2、学会故事中的一句话“只是到现在为止还不会”活动准备:绘本《猪也会飞》洛菲、爸爸、猪、机长......头饰,玩具飞机,玩具自行车一、简单讨论,进入主题1、教师提出问题,引出话题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东西会飞的?师:那你们知道猪会飞吗?你们相信猪能飞起来吗?1、以绘本封面导入主题师:前两天老师看到一本书,书的题目叫《猪也会飞》真是不可思议,猪怎么会飞起来呢?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本书!二、集体观察画面,讲述感知1、集体观察4—5页的画面师:看看这是已给什么地方?对,这是一个靠近城市的牧场,住着一头名叫洛菲的小牛师:那小朋友你们找找洛菲在哪里呀?猜猜他在想什么呀?(嗯,洛菲想让爸爸给他买一辆自行车)师:你们猜猜爸爸会给他买吗?2、集体观察绘本第6—9页的画面,引导幼儿猜测洛菲会怎么做师:我们看看,爸爸为什么不同意洛菲的请求“牛是不会骑自行车的”师:洛菲会怎么回答呢?“我只是到现在为止还不会”让幼儿以自己的理解说说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只是现在不会,以后一定会的”师:洛菲一个劲地向爸爸要自行车,他要啊要啊,但爸爸总是说……师:最后,爸爸实在被吵得没办法,就说……哪个小朋友猜猜洛菲爸爸会说什么呢?爸爸说“等什么时候猪也会飞了,我就给你买自行车”师:洛菲会怎么做呢?幼儿互动,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自主阅读,寻找答案1、幼儿自主阅读绘本10——23页师:刚才,大家帮洛菲想了很多办法。
洛菲到底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到书里面去找一找吧。
请小朋友轻轻坐到课桌前打开书,看看书上没有用夹子夹起来的地方。
师: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师:谁飞上了天?师:洛菲自己会飞就能得到自行车吗?师:嗯,对的,接下来洛菲还需要让猪也飞上天,那你们猜猜接下来发生什么事?四、集体阅读,思辨高潮2、集体阅读绘本24页至结束。
师:洛菲一学会开飞机后,他急忙去干嘛呢?会说些什么呢?师:朋友听了以后当时表情是什么样的?“很惊讶”学一学惊讶的表情。
三只会飞的猪的故事

三只会飞的猪的故事
从前呀,有三只特别的猪,可不是一般的猪哦,它们是三只会飞的猪!这听起来是不是超级神奇?
有一天,这三只猪决定一起出门去冒险。
“嘿,咱们去那座高山上看看吧!”其中一只猪兴奋地说。
“好呀好呀,那肯定很有意思!”另一只猪欢快地回应道。
第三只猪也拍着翅膀说:“走呗,还等啥!”
它们就这么扑哧扑哧地飞着朝高山飞去。
当它们飞到半山腰的时候,一只猪大喊:“哎呀,这风也太大了吧,咱还上得去吗?”
另一只猪说:“怕啥,咱可是会飞的猪诶!这点风算个啥!”说完它用力扇动翅膀继续往上飞。
它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飞到了山顶。
三只猪看着山下的美景,开心得不得了。
“哇哦,这景色,真美呀,咱这冒险值了!”一只猪感叹道。
“可不是嘛!比咱那猪圈可好看多了!”另一只猪附和道。
这三只聪明勇敢的会飞的猪呀,让我明白,只要有勇气和决心,没什么做不到的!不要小瞧自己,就像这三只猪,它们虽然只是猪,可它们却能飞翔,能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呀!。
绘本猪也会飞教案

绘本猪也会飞教案教案标题:《绘本《猪也会飞》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阅读绘本《猪也会飞》,培养学生对于动物和自然界的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3.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关于梦想、勇气和努力的主题。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绘本中的插图和文字,理解故事情节。
2. 学生能够回答与绘本内容相关的问题,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3.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绘本中的主要角色和事件。
4. 学生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想象并表达自己的梦想和愿望。
教学准备:1. 绘本《猪也会飞》(或者类似主题的绘本)2. 幻灯片或黑板3. 学生绘本阅读笔记本4. 绘本相关的图片或插图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幻灯片或黑板展示绘本封面,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猪会飞吗?为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读这本绘本《猪也会飞》,看看里面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
”阅读:1. 将绘本《猪也会飞》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先阅读一遍。
2. 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故事情节和角色。
讨论:1.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为什么猪想要飞?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事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3. 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或黑板,展示绘本中的插图和关键句子,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故事。
语言表达:1. 教师提问:“你们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绘本中的主要角色和事件吗?”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表达。
2.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描述写在绘本阅读笔记本上,或者进行口头表达。
创造性思维:1. 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并讨论梦想、勇气和努力的重要性。
2. 教师提问:“你们有什么梦想?你们愿意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吗?”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总结:1. 教师总结绘本故事的主题和寓意,强调梦想、勇气和努力的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动物和自然界的关注,并勉励学生追逐自己的梦想。
二年级读写绘会飞的猪

二年级读写绘会飞的猪这是一篇关于《会飞的猪》的故事,在故事中,小猪的生活非常有趣。
小猪的家人有很多种,它可以为大家做很多事情。
小猪有许多梦想,有自己喜欢的职业。
他就像一个忠实的朋友,为大家服务,让大家开心......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本书。
“会飞”就是“飞起来”。
会飞起来啦!一、题目《会飞的猪》是一本童话,作者是英国人罗纳德·汤姆(Ronald Thomas)。
故事讲述了一只小猪的家人生活得很幸福,它们有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以及一个有趣又淘气的小猪爸爸。
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有小鸡、小鸟、小猫……最后一起经历了风雨和考验。
大家都很喜欢这本书,觉得它很有趣。
这本书主要讲了小猪爸爸在野外遭遇了暴风雨和风暴,可是在救援过程中小猪爸爸不惧艰险,保护了小猪爸爸和他哥哥勇敢的去营救小猪爸爸也十分勇敢,面对困难和危险不退缩!这本书读起来非常有意思。
二、阅读过程我先请小猪和他的朋友一起阅读绘本的内容,看一看。
看完后找出书中不一样的句子:小猪不会飞吗?为什么不会飞?因为小猪想飞起来,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用翅膀自由翱翔。
读完后你想说什么?可以给小猪讲讲故事吗?小猪会飞吗?你认为小猪这样做有什么不好之处?三、开始读在故事开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画面:小猪有很多只小猪爸爸和他的好朋友:小猪爸爸和小猪妈妈一起照顾小猪,帮助小猪爸爸照顾小猪妈妈把小猪妈妈交给了小猪爸爸照顾,小猪不能做什么事;小猪遇到困难了,他总是不离不弃……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猪每天都在努力地完成这件事情。
而小猪每一天都非常快乐。
读着,我还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我们可以和小猪一起玩游戏吗?我们一起来游戏!四、思考看在这本书中,小猪过得很开心,他的家人都很爱他。
他们会不会做家务,是不是会照顾好自己?会不会像其他动物一样,生病了也要去医院?不会!他们都有梦想。
他们想成为明星,他们想成为建筑师。
我认为小猪应该是一个人在世界各地游历,然后慢慢沉淀下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五、修改修改小猪的文字时,首先把标题改为“会飞”。
奇思妙想作文会飞的猪

奇思妙想作文会飞的猪
《会飞的猪》
嘿,你们能想象吗?有一只猪居然会飞!这可不是我瞎说哦。
记得有一次我去乡下的奶奶家,在那片广阔的田野上,我正溜达着呢,突然就听到一阵奇怪的“呼噜呼噜”声,还伴随着“扑哧扑哧”的声音。
我循着声音望去,哎呀呀,可把我惊呆了!一只圆滚滚的猪正在半空中扑腾着。
它那胖胖的身体努力地扇动着小短翅膀,样子别提多滑稽啦。
这只猪啊,飞起来的姿势特别搞笑,它那圆鼓鼓的肚子一上一下的,四条小短腿在空中乱蹬,好像在努力寻找着平衡。
它的耳朵也随着飞行一甩一甩的,脸上还带着一种特别倔强的表情,仿佛在说:“哼,我就是能飞,咋滴!”那场景,让我笑得肚子都疼了。
我就那么眼睁睁地看着它从这片田飞到那片田,一会儿高一会儿低,还时不时发出几声哼哼声。
这可真是一只神奇的猪呀!
后来我每次想起这只会飞的猪,都会忍不住笑出来。
我想啊,这个世界真是充满了奇思妙想,连猪都能飞起来了,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可能在
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真的存在着各种奇妙的生物和事情呢。
说不定还会有会唱歌的鸭子、会跳舞的牛,哈哈!
这只特别的会飞的猪呀,让我的生活多了一份奇妙的色彩和乐趣,真是太有意思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中的“猪”还能持续飞吗?2017年6月,我到龄退休,退休后很多友人与我交流,他们当中有的人认为,在我任职的16年期间,陕鼓取得的成绩很大。
回过头看陕鼓16年的发展数据:2001年——2017年,总资产增长了189亿元,是转型前30年间的近30倍;净资产超过了转型前30年间的40倍。
从一个山沟里的企业完成了主板上市,业务布局到海外,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到服务型制造的第一次转型,并开启了进军分布式能源领域的第二次转型……与其它中国制造业一样,陕鼓这几十年,特别是近一、二十年的发展,毫不夸张的说,有点“出人意料”,这个“人”包括国外同行,甚至包括我们自己。
但是这种“出人意料”的发展成绩,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近年来,商界流行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叫“飞猪理论”,意思是说,“台风来了,猪都会飞!”。
其实“飞猪理论”的本意概括起来就四个字:顺势而为。
可以说,这么多年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给制造业带来了很多的产业机会,陕鼓的发展也得益于“台风”来了。
就我个人的体会,陕鼓“出人意料”的发展结果很大程度上还是“机会大于本事,运气大于能力”。
飞起来的“猪”1979年,陕鼓通过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引进了瑞士苏尔寿的轴流压缩机设计制造技术。
但是,在2000年以前,陕鼓销售出去的轴流压缩机每年仅有几台。
在我担任陕鼓销售副总期间,苏尔寿的营销副总来陕鼓访问的时候充满疑惑的问我:“这么好的技术和产品,为什么你们就卖不出去呢?2001年德国MAN集团重组了GHHBOSIG和瑞士苏尔寿公司,形成了德国MANTURBO公司。
这期间,陕鼓和MAN透平的合作也是时起时伏。
2006年的时候我去MAN透平,他们的董事长Maus先生就问我:“陕鼓今年预计能卖出去多少台轴流压缩机”?我说:“今年是110台左右,明年预计是180-200台”。
Maus先生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我说:“这个数据对吗?”我说:“您不是过段时间要到陕鼓交流吗?到时候可以去看看”。
为什么Maus先生对这个数据很怀疑呢,因为MAN透平收购了苏尔寿,苏尔寿研究发展的轴流压缩机可以说是世界顶级水平了,他们的销售区域遍布全球,在欧美工业化发展最快的时候,一年最好的销售业绩是30多台。
我们大概了解了一下,MAN透平(含原苏尔寿)到2019年总共销售的轴流压缩机是1200多台套。
而陕鼓当时的主要市场在中国国内,所以一年能生产销售100台-200台,他认为这简直不可思议!截至2019年年底,陕鼓总计销售出去的轴流压缩机已经达到了2000多台套。
2000年的时候,陕鼓还曾策划举行一个“陕鼓轴流压缩机生产100台”纪念活动。
所以,1900多台套都是2001年以后销售出去的,平均每年就100多台套。
算一下你就不难发现,这后20年每年的轴流压缩机产量就是前20年的总和。
当然,在此期间陕鼓也做了一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比如研发了SHRT、BPRT等组合机组技术,并通过工程、服务、运营、金融等商业模式为市场带来增量,在工业大型化中进行拓展应用。
窥一斑而知全豹。
我举的陕鼓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一点,这么多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给制造业带来了多么大的市场机会,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原始动力是来自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这股“台风”,让我们可以天天练兵打仗,能够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中国3年解放战争中,成长的将军是最多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天天在打仗,作战的能力都是从实战中提升出来的。
所以说,台风来了,猪就飞起来了。
但为什么有些猪飞起来了,有些猪没有飞起来?前提是你得具备条件,站在“风口”。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对于中国制造业(包括陕鼓在内)来讲,面对中国经济和产业迅猛发展的机会,我们必须要进行艰苦卓越的准备,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顺势而飞”。
七十年代末,陕鼓引进苏尔寿轴流压缩机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实现国产化的过程中,以马润虎、周破浪、王希成等等为代表的陕鼓老一辈技术专家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和努力。
当时,为了进行产品设计计算,我们的设计人员就要背上一摞摞磁盘到中科院和武汉一个研究所,用国内比较新的两台大型计算机才能实现,就觉得国外的技术简直太“高大上”了。
后来,陕鼓花了100万美金买了一台IBM9377-90的超级小型机,目的就是运算苏尔寿引进技术的大型计算程序。
直到1986年,陕鼓的总设计师(当时还是一名普通的工程师)姜国栋在充分消化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将设计计算程序修改移植到pc机上进行。
在那个时候,能把人家的大型设计计算程序用PC机处理在国内实属不易了。
陕鼓老一代管理、技术人员从引进技术到消化吸收,实现全面的国产化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与努力,也为迎接“风口”做了卓有成效的准备。
飞起来是真正会飞吗?2001年,我担任陕鼓董事长后,拜访的首家国际同行就是陕鼓的技术老师——德国MAN 透平。
那个时候,无论是从品牌、技术还是市场竞争能力上来讲,我们都与这些国际同行差距很大,这种差距可以用“仰望星空”来形容。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引进消化技术是在学习、在模仿、“照猫画猫”,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原始积累是远远不够的。
在和世界一流水平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陕鼓与对方的交流还是比较多的,一次国外同行的技术人员来和陕鼓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陕鼓的技术人员谈到了一些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对方的技术人员就写了一个公式,说你们可以计算一下试试。
后来,陕鼓的技术人员把陕鼓这个类型的产品全部按这个公式验算了一遍,结果发现,凡是在产品实现过程中有问题的,用这个公式验算后,都超出了它这个范围值,凡是没问题的,都在范围值内,大家觉得太神奇了。
临走之前,我请老外的技术人员吃饭,他们告诉我:“你们的技术团队都认为我们挺神的,其实不是我们神,只不过我们干这个玩意干了快200年了,技术从理论到大量的试验研究,再到大量的工业级应用,才得到了今天的经验公式,你们才干了几十年,设计制造技术需要长时间积累才能得到,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另一个例子,是老外在做系统方案设计时,把做地基的水泥牌号都标明清楚了,我们的设计人员都不理解为什么?直到我们的机组在现场运行过程中遇到震动问题原因分析不出来的时候,才可能会恍然大悟——水泥的组份、凝固时间是对系统频率构成的影响因素。
2008年经济危机时,国外很多企业都认为经济的跌宕起伏是家常便饭,而我们很多企业会感到惊慌失措。
什么是工业文明?什么是市场经济?国外的先进制造业有着深厚的积累和积淀,中国制造业这几十年虽然有了很快的发展,但是在某些方面我们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只不过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运气来了,一下就“飞起来了”。
如何学习飞的能力?2020年3月2日,被誉为“美国当代最成功最伟大的企业家”——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逝世,身为他的“粉丝”,我感到很痛惜。
在做陕鼓董事长期间,我一直把韦尔奇先生定义为“身边的人”,因为在陕鼓的文化理念中有一句话叫:“你身边的人就是你的未来”。
虽然韦尔奇先生并不认识我,但是,他的商业思想,他的企业家精神,一直是我敬佩并努力学习的。
还记得十六、七年前,我去欧洲出差,在飞机上十几个小时能彻夜通读韦尔奇先生写的书。
你想,把一本儿书能一夜不停的读下去,还不瞌睡,确实有大彻大悟的感觉,收获非常大。
美国GE在上世纪80年代,传统制造占据其产值总量的88%以上,而到了2004年,传统制造仅占其产值总量的30%左右,70%的业务已不是传统制造,而是由与其主业密切关联的新型服务所构成。
所以,虽然从形式上讲GE仍然是一个制造业企业,但是其产品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2008年,我到欧洲出差,MAN透平原董事长Maus先生已经退休,我请Maus先生吃了一顿饭。
吃饭期间,Maus先生说:“陕鼓这几年进步很快,原因是什么?”我说:“我在不同的场合总结过陕鼓进步的不同原因,当然这些原因都是我们真实的想法。
今天在这样的场合,我总结的原因就是:向您学习的结果”。
Maus先生很诧异的看着我说:“我教你什么了?”我在陕鼓担任董事长的16年间,先后到MAN透平和GE(新比隆)、西门子总共去了不下30次。
为什么去这么多次呢,主要是向他们学习。
当然,这种学习并不是人家告诉了你什么,当面教你了什么,而是通过交流让你体会和感悟到的一些东西。
2002年,我和陕鼓的同事一起去MAN透平就新市场的一个产品合作问题进行讨论,在与业务层面进行讨论的时候,MAN透平子公司CEO非常关注知识产权和其它的一些技术条款,我们谈了几天都没有谈下来,结果到德国总部与他们的总裁Maus先生谈,合作协议谈了2个多小时就谈完了,在谈到整个服务在中国和全球市场如何分工时,我们整整谈了一天半。
当时我很纳闷,此老外与彼老外的“价值”判断这么大,为什么?回国后,我查看了一些文献和数据,“以我小人之心度Maus先生君子之腹”,不禁感叹,Maus先生实在是高啊!如果他的技术不迅速占领市场,技术就是一张白纸。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产品最大的价值体现不在于制造而在于服务。
Maus先生是对于整个价值链的判断,而不是单一环节价值的判断。
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国外先进制造业的今天,可能是中国制造业的明天。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服务将是工业发展的未来需求和新的价值增长点。
另一个启发就是轻资产运营。
我1989年第一次去瑞士苏尔寿公司的时候就发现他们把铸造车间撤掉了,后来再去,这个车间已经改成了商业休闲的地方。
恰恰那个时候,陕鼓正在轰轰烈烈建“树脂砂”铸造项目。
2005年,我去美国,在我的同学黄博士的安排下,去看了看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废弃的工业区,眼前呈现的都是废弃的厂房,满目疮痍。
黄博士告诉我,这是美国制造业升级后制造环节转移的产物。
而当时国内的装备制造业厂家都在干什么呢?为了此时的“大发展”,热衷大手笔建厂房、添设备,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人们的认识和思维模式都一样,导致了行为模式都一致。
一段时间过后,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很多企业没活干了,负债累累。
前前后后这些所看到和感知到的一些变化,更坚定了我们坚持“节假日绝不上高速”的理念,众争莫往。
2005年,陕鼓开始进行第一次战略转型,正式提出了“两个转变”的发展战略,把中间已是成熟技术的制造环节尽量精简,采取与专业公司合作生产等举措,开展社会化专业化协作,走虚拟制造的路子,实现了自己的轻资产运营。
并将企业资源配置到更能产生效益的地方,通过增强系统集成和服务的能力,开始在内部实施企业流程再造,从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及市场策略上做了一些改革,一方面强化核心技术研发,聚焦高端制造,另一方面创新服务模式。
怎样保持持续飞的能力?目前,国内有一些制造业经过上一轮的发展,感觉风小了,开始走下坡路。
那么,“风”还有吗?答案是肯定的。
只不过可能是风向变了,可能是风的气流层变了,但是“风”始终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