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施工方案(版)10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监测目的及监测项目 (1)

1. 监测目的 (2)

2. 监测项目 (2)

四、监测方案 (2)

1. 监测设备 (2)

2. 土钉墙墙顶水平位移监测 (2)

3. 围墙外道路、围墙内地面沉降观测 (3)

4. 周围建筑物变形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地连墙墙体变形监测 (5)

6. 锚杆内力变化监测 (6)

7. 地下水位监测 (7)

五、对监测数据结果的要求 (8)

六、监测过程控制要求 (8)

七、安全与文明施工 (8)

八、附图 (9)

九、附表 (9)

一、编制依据

1)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002年10月;

2) 《土方、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004年1月;

3) 工程地下管线调查图,2004年12月;

4)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6);

5)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6)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

7)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8) 《建筑基坑规程技术规范》(YB9258-97)。

二、工程概况

广场总占地面积约为30600m²。±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0.80m,基坑占地面积约为30000m2,主体建筑基底标高为-21.675m,外围纯下沉广场在±0.00以下约8.675m,局部下沉广场基底标高为-15.875m、-12.475m。

场地西侧有3栋民宅,距离本工程上口线18m~25m,北侧有两栋民宅和1栋办公楼,距离开挖上口线约为20m。这6栋楼列入本次监测范围内。这6栋楼的编号为:北侧自东向西分别为北1、北2、北3;西侧自北向南分别为西1、西2、西3;经现场观测,发现北3、西1、西2、西3墙体有裂纹,我方已拍照,部分图片如下:

图1 北3东北证券楼东南角图2 西1楼东侧中部图3 图2局部放大图4 西1楼东侧中部

图5 图4局部放大图6 西1楼东侧中部

图7 西1楼东侧南部图8 西2楼东侧中部

图9 西2楼东侧中部图10 西3楼东北角三、监测目的及监测项目

1. 监测目的

1) 根据现场监测所得数据与设计值(或预警值)进行比较,如果超

过某个限值则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支护结构、周边建筑物(构筑

物)发生变形破坏;

2) 根据监测提供的数据指导现场施工,优化施工组织。

2. 监测项目

1) 土钉墙墙顶水平位移;

2) 基坑周边道路沉降;

3) 周围建筑物变形;

4) 地连墙墙体变形;

5) 锚杆内力变化;

6) 地下水位。

四、监测方案

1. 主要监测设备

2.

1) 工作基点布置

在坑外地面四个角共布置8个工作基点。工作基点位置如图JC—1所示。

2) 监测点布置

在土钉墙顶面距离开挖上口线0.5m埋设观测点,间距约为25m。监测点布置详见图JC—1。

3) 监测频率

在土钉支护阶段,基坑开挖第一步完毕、坑顶散水做完后,进行基准点及观测点的布设。开挖期间每天观测一次;土钉墙支护施工完毕后、地连墙施工期间,基坑未下挖时每3天观测一次;地连墙施工完毕、基坑开挖期间,仍每天观测一次;基坑全部开挖完毕后的15天中每3天观测一次;其后15天观测一次至观测结束。每次雨后连续观测两天,每天1次。

4) 观测数据整理

观测成果填表1。

5) 观测数据应用

土钉墙墙顶位移监控值为30mm,如果观测数据超过此监控值,监测人员应立即向项目总工汇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则应立即通知基坑支护设计单位(京冶),组织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原因分析,商讨和提出解决措施,从而确保基坑边坡的安全。

3. 围墙外道路、围墙内地面沉降观测

1) 工作基点布置

道路沉降工作基点设在芳草地北巷西侧,围墙内地面沉降工作基点设在南侧东段平房外地面,详见图JC—1。

2) 监测点布置

西侧、北侧围墙外道路路面、东侧东大桥自行车道路面,每侧各布置3个测点;距离基坑北侧上口线中部5m布置一测点,距离基坑西侧上口线

中部5m、13m各布置一测点,距离基坑南侧上口线中部5m、10m、18m各布置一测点。各监测点布置详见图JC—1。

3) 监测频率

监测频率与土钉墙相同。

4) 观测数据整理

观测成果填表2。

5) 观测数据应用

地面最大沉降监控值为30mm,如果观测数据超过此值,则现场经理、基坑责任工程师、技术工程师则需立即查找和分析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4. 周围建筑物变形监测

1) 工作基点布置

与周边道路共用工作基点。

2) 监测点布置

在靠近基坑北侧的3栋楼和靠近基坑西侧的3栋楼共布置7个测点。

3) 监测频率

降水前,对设置的监测点进行三次测量取其相近两个数据的平均值做为观测的初始值。基坑开挖期间每天观测一次,且时间定在每天下午,基坑开挖至槽底7天后,每3天观测一次;基坑开挖至槽底15天后,每7天观测一次;基坑开挖至槽底30天后,每15天观测一次直至降水结束。

4) 观测数据整理

观测成果填表3。

5) 观测数据应用

每次观测数据要及时上报给技术部门,技术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去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