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文 学 概 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厢记》、《牡丹亭》
• 诗歌:对人生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二节 尚善的态度
• 将“合乎道德”的“善”的标准放在首 位。 • 理想主义和人格力量。
第三节 含蓄美
一、味外之旨、韵外之致 二、以小见大、言近意远 三、比兴寄托、运用典故
听蜀僧濬弹琴(李白) 江雪(白居易)
《西厢记》故事梗概
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和小童欢郎一行 30余人,护相国灵柩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暂住。此时, 河南洛阳书生张珙(字君瑞)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顺便 游览普救寺时与莺莺相遇,产生了爱慕之情。张生为了追求莺莺,遂不往京师,在寺 中借厢住下。 张生的住所与莺莺所住的西厢只一墙之隔。一天晚上,莺莺同红娘在园中烧香祷 告,张生隔墙高声吟诗一首 ,莺莺立即和诗一首。经过诗歌唱和,彼此更增添了好感。 在为崔相国做超生道场时,张生、莺莺再次相遇,两人默默地相爱了。就在这时, 守桥叛将孙飞虎带兵围住寺院,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因而许愿: “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白马将军杜确。杜确救 兵赶到,孙飞虎兵败被擒。 不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把女儿嫁给张生,只许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此致 病。红娘为张生出谋,让他月下弹琴,莺莺听后十分感动,便叫红娘前去安慰。张生 叫红娘给莺莺带去一信,莺莺回信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 玉人来”约张生相会。当晚,张生赴约,由于红娘在场,莺莺只好假装生气,训斥张 生不礼貌,张生从此一病不起。红娘前来探望张生,暗示当夜莺莺一定前来相会,张 生病即痊愈。深夜,莺莺来到张生书斋,与张生订了终身。此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 气冲天,拷问红娘,红娘拒理相争,巧妙地说服了崔夫人。崔夫人虽答应将莺莺许配 给张生,但又逼迫张生立即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 张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然而崔夫人侄儿郑恒造摇说,张生 已做了卫尚书女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就在这时,张生回到普救寺,在白马将 军的帮助下,揭穿了郑恒的阴谋,与莺莺喜结连理。
听蜀僧濬弹琴
Hale Waihona Puke Baidu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江雪
白居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牡丹亭》故事简介
南宋时南安太守杜章有女丽娘,年方二八,一日与侍女春香 游赏花园,触景思春,不觉困倦而眠。梦中有一秀才持柳枝翩然 而适,与丽娘神游庭院,太湖石畔诉衷情,牡丹亭中赴高唐,却 被杜母惊破云雨欢会之梦。次日,丽娘再度回到花园,追寻昨日 旧梦,望眼连天,景物依旧、良人不再,伤感之余,偶然发现一 株茂盛的梅树,乃发愿若不得与所爱同生,死后愿葬梅树根下。 杜丽娘因梦伤春,逐渐消瘦,一日,菱花偷面,才惊觉病容憔悴。 乃命春香取丹青笔墨,自擘其容,题诗于上,以寄情衷,曰行乐 图,裱于房中每日玩赏。乌飞兔走,时至中秋,丽娘相思成疾, 因感月圆花好,却不得玉人婵娟,伤心而亡,然则丽娘并未驾鹤 西归,只是离魂而去,等待与良人相会…。三年后,广州书生柳 梦梅赴京考试,途中借宿于梅花庵之西楼,拾得美女丹青一幅, 觉画中人似曾相识,原来竟是三年前在梦中相会并深深倾慕的情 人。当晚,杜丽娘幽魂出现与柳梦梅相会,并告阎王说二人有宿 世姻缘,嘱梦梅为己破棺重生。柳、杜最后结为夫妻。
参考书目(鉴赏、文论)
• 周振甫:《诗词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 初版 • 周振甫:《文章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初版 •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初版 •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册)上海古 籍出版社,1979年初版
绪论
• “文学”观念的演进: 先秦——“文章博学”、古代典籍 汉代——学术、儒学 南朝——“文”、“笔”之分 今天——诗赋、词曲、小说、文
参考书目(作品选)
•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六册)上海 古籍出版社(多次再版)
• 卞孝萱、黄清泉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华中 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参考书目(文学体裁专题)
袁珂:《中国古代神话》 龚克昌:《汉赋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 马积高《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张健华《中国诗歌简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三册 1986 葛晓音:《八代诗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杨海明:《唐宋词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赵义山《元代散曲通论》四川:巴蜀出版社1993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1986
第一章 中国文学的特色
第一节 诗是中国文学的主流
一、诗歌历史源远流长,历代诗人辈出, 诗歌优良传统没有中断。 二、小说、戏曲晚出,且有诗化倾向。 三、诗歌和社会生活联系十分密切。 四、以言志抒情为主,抒情诗是主流中的 主流,抒情性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特点。
第二节 乐观的精神
• “穷则变,变则通”和“祸福相倚”的哲学 观。 • 戏剧、小说:大团圆的结局。
中国文学概论
参考书目(文学史):
•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三册)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四册)上海古籍 出版社1998 • 游国恩 等:《中国文学史》(四册)北京:人民文学 出版社(多次再版) • 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五卷)北京师范 学院出版社,1992 •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