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外国文学史是指世界范围内文学发展的历程。
它包含了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文学作品,是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基础和灵魂。
以下是针对外国文学史的一些复习资料整理。
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开创者。
古希腊文学史的分期,是从黑暗时代、古典时代、后古典时代及拜占庭时代四个时期划分。
在古希腊文学中,史诗、戏剧和哲学是三个主要的文学流派。
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被认为是史诗的杰作,古希腊悲剧和喜剧的代表作品包括埃斯库罗斯的《受降》和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
中世纪文学中世纪文学是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发展的,分为早期中世纪、高盛期和后期中世纪三个时期,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学、宗教文学和骑士文学。
其中,最有名的骑士文学是《亚瑟王传说》,其代表作包括色斯特、马拉勒、特雷瓦和克雷蒙等诗人的作品。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14世纪到17世纪中欧洲文学的一次大变革,主张以人为中心,追求思想上和精神上的自由。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成就包括威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但是最为著名的文学流派是文艺复兴的诗歌。
代表作者包括但不限于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等。
启蒙运动文学启蒙运动是欧洲17到18世纪的一场运动,强调理性、进步和自由。
在这一时期,文学并未完全脱离宗教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文学被成为又 called the Age of Reason,主要产生于英国和法国之间。
代表作品包括伏尔泰的《哲学辞典》和约瑟夫·安德鲁斯的《威廉-里德》。
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是19世纪欧洲文化和文学的主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浪漫主义文学就是代表着文化与教育领域内的个人自由变革。
浪漫主义作品风格多变,代表作品包括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拜伦的《唐璜》和斯坦达尔的《卡拉马祖》。
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指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初期的一种主流文学现象,对其对传统文学的价值和传统文学形式的颠覆极大。
外国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1、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相传是公元前9-8世纪由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在小亚细亚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综合变成的。
这两部史诗描写发生于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亚战争,各分二十四卷,反映了氏族制度趋于瓦解,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广泛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成就。
2、伊里昂纪(伊利亚特)——为荷马史诗第一部,共24卷,十年战争,只选最后一年中最后的51天。
在这51天中又有详有略。
重点仅是其中的10天。
是一部描写部落战争英雄的史诗。
主人公阿喀琉斯的愤怒体现的是集体主义的英雄意识同新兴的贵族强权的矛盾,以及英雄主义将成为过去的时代的矛盾。
《伊利昂纪》描写的是国家形成前希腊社会的一幅全景图,部落联盟、战争目的在贵族掠夺俘虏为奴、瓜分战利品。
3、奥德修纪(奥德赛)——为荷马史诗第二部,共24卷,作品以“一条绳子的结构”,十年返乡之旅,只选取最后40天。
反映了奴隶萌芽时期的生活图景。
主人公奥德修斯是一个私心很重、个性狭隘、念念不忘个人财富的私有权对求婚者赶尽杀绝。
但奥德修斯的忍耐、强烈的求生欲望、镇定自若以及安然脱险的结局,嘲笑了海神的狭隘和徒劳。
它显示了人类积极进取的精神与卓越的智慧之光。
这些都是希腊民族所盛赞的人的理想和人格。
4、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被誉为“古希腊悲剧之父”。
相传他创作了70部悲剧,留存下7部,代表作为《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他对希腊悲剧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把演员从一个增加到两个,加强了对话部分,在演出技巧上也做了不少改革。
其悲剧风格庄严崇高,抒情气氛浓,但情节较简单,人物性格一般没有发展。
5、索福克勒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
他一生写过120余部剧作,在比赛中24次获胜,现存7部悲剧作品,代表作《俄狄浦斯王》。
他再肯定神力高于一切的基础上,承认人力,因此在剧作中表现人的活动,神的活动退到幕后进行;讲究结构布局以及情节的前后一致;擅长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复杂的戏剧冲突。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

05 19世纪文学
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文学是对启蒙时代以来的理性主义的一种反 叛,强调个性、情感、想象力和自然。
代表作家及作品
卢梭的《忏悔录》、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拜伦的《恰尔德· 哈洛尔德游记》等。
风格特点
重视内心世界的描绘,追求个性和情感的自由表达,强调对自然的热 爱和向往。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
当代外国文学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跨文化交流的趋势 ,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家和作品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元化的 文学格局。
女性主义文学的崛起
女性主义文学在当代外国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女性作家 以独特的女性经验和视角,创作出大量优秀的女性主义作 品,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和尊严。
后殖民理论与文学批评
17世纪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
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是古典主义,它追求艺术上的完美和典雅,强调理性、 秩序和规则。法国是古典主义的中心,代表作家有莫里哀、拉辛等。
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文学是17世纪欧洲文学的另一个重要流派,它追求豪华、夸张和奇特的 效果,强调情感和想象力的作用。代表作家有西班牙的贡戈拉、英国的多恩等 。
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 代表,探讨了人类存在、真理、美德 等问题,对后世哲学和文学产生了深 远影响。
古希腊戏剧
包括悲剧和喜剧两种形式,代表作家 有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 得斯等,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 和宗教问题。
古罗马文学
01
02
03
罗马史诗
以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 》为代表,描写了罗马民 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文学
启蒙运动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一场全欧洲范围内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强调理性、科学和进 步,反对迷信和专制。启蒙运动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 发展。
外国文学史

外国文学:除我国(中华民族)文学之外的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学。
古埃及文学:人类最古老的文学,尤为突出的是“神话、宗教学”。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的礼物”古巴比伦文学(神话传说、史诗和箴言诗):代表古巴比伦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是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它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完整史诗。
古希伯来文学:《塔纳赫》(即《希伯来圣经》)古希腊文学: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俄瑞斯忒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美狄亚》)古印度文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1、古希腊-古罗马文学2、希伯来-基督教文学古罗马三大作家: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基督教文学(教会文学、僧侣文学)和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市井文学构成了欧洲中世纪的两条文学河流。
“中世纪”即指欧洲的封建社会形态,中世纪晚期即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中世纪文学的特点:1、是多种古代文化相融合的产物2、经历了由分散到融合的过程3、基督教对其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4、其发展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欧洲中世纪文学可分为教会文学和世俗文学两大类型教会文学:主要指基督教僧侣写作的以宣扬宗教(基督教)思想观念为主旨的文学,是欧洲中世纪特有的文学现象,以《圣经》的内容和宗教使徒故事为题材。
主要形式有史传类著作、宗教诗歌、宗教戏剧、宗教故事等。
世俗文学:以各个民族的世俗生活为题材,以反映不同时期的世俗情感要求为主旨的文学作品。
艺术样式有神话传说、史诗与谣曲、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
骑士文学: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形成和兴盛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样式。
内容主要是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典雅爱情,主要体裁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叙事诗)。
早期文艺复兴三杰: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但丁【意大利】:“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神曲》:意大利文原意为“神圣的喜剧”,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思想内涵:1、表现了通过精神提升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2、体现了作家思想深刻地矛盾性,反映了新旧交替时期意大利现实生活的本质特征;3、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自身精神世界的构成,反映了中世纪转折时期作家对“人”认识的深化;但丁对“地狱”的态度:对不该进地狱的人表示同情、怜悯、怀疑,以上帝代理人名义对当时意大利社会的丑恶势力进行批判。
00540外国文学史.pdf

名词解释荷马史诗:1《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2一般认为是诗人荷马所做,故称为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骑士文学:1欧洲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世俗封建主义文学,贵族文学2反映骑士与贵妇之间的‘典雅的爱情’,肯定对现世生活的追求3以法国成就最高,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
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是欧洲盛行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学,题材多取材于圣经创作目的是宣传基督教教义和宣扬禁欲主义市民文学:又称城市文学,大多是民间创作直接取材于现实反映市民的审美情趣,强调机智和乐观,主要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抒情诗,市民戏剧巴洛克文学:是17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种艺术风格,创作内容上偏重表现宗教狂热对尘世的绝望,情绪为夸张的悲观和颓丧,用词华丽作品结构框架宏伟叙述风格宪章派文学:在宪章运动中出现的文学诗歌政治倾向明确语言晓畅充满激情流传广影响大,代表诗人琼斯林顿解冻文学:以爱伦堡的小说解冻命名,发端于干预生活写阴暗面表现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关注人物命运的创作倾向三一律:又称“三整一律”,指时间.地点.情节的统一,即一个剧本的时间只能限制在24小时之内,只能有一个地点.一个中事件。
狂飙突进运动:1德国启蒙运动达到高峰的标志2主张个性解放,崇尚感情,提出“返回自然”,提倡民族意识3代表人物歌德、席勒新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态喜剧。
喜剧中的角色主要有农夫、士兵、医师、家奴等。
新喜剧情节曲折,风格雅致,讽刺生动,注重劝善说教。
最著名的是xx的xx。
荒诞派戏剧:1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法国的文学流派2以荒诞手法表现荒诞主题3代表作家尤金·尤奈斯库贝克特社会问题剧:1易卜生创作的一系列戏剧作品2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从多方面剖析社会问题层层揭开,使矛盾突出,启发观众思考,从而引导人们起来改革社会弊端3代表作品是《玩偶之家》《堂吉诃德》:1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2描写堂吉诃德三次行侠冒险的经历,反映了16—17世纪西班牙的社会现实《古兰经》:1阿拉伯文学史上第一部成文的散文巨著2实际上是伊斯兰教的神圣经典3语言简洁生动,文辞流畅华美4古代阿拉伯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亡灵书》:1又译为《死者之书》,古埃及最有代表性的作品2反映了古埃及人企图将生命的荣华富贵延续到后世的幻想《万叶集》:1日本的第一部和歌总集2为了与汉诗相区别,日本人将用大和文写的诗歌称为和歌3著名诗人有山上忆良《坎特伯雷故事集》:1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作家乔叟的代表作2作品以每个人讲一个故事的形式把24个故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3反映了14世纪英国的社会生活,批判了封建阶层和教会,肯定了对世俗爱情的追求易卜生:1 19世纪挪威戏剧家,欧洲现代戏剧的创始人2创造了以日常生活为题材,揭露社会弊端的‘社会问题剧’3代表作《玩偶之家》加西亚·马尔克斯:1“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2拉丁美洲作家3代表作《百年孤独》拜伦式英雄:1英国诗人拜伦塑造的系列人物形象2共同特点是高傲、孤独、倔强、个性独特、反抗现存社会制度3带有诗人自己生活的印记小人物:在社会底层的被欺凌被侮辱者的典型,官阶卑微,地位低下性格懦弱多余人:1 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2具有较高文化修养,接受启蒙思想影响,厌倦上流社会生活,但又无所作为3代表人物奥涅金毕巧林。
外国文学史书目

外国文学史书目(一)欧美部分: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1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奥德修纪》2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美狄亚》第二章中世纪文学但丁《神曲》第三章文艺复兴文学1薄伽丘《十日谈》拉伯雷《巨人传》2塞万提斯《唐吉诃德》3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第四章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莫里哀《伪君子》第五章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1卢梭《新爱洛伊丝》2歌德《浮士德》第六章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1拜伦《唐璜》2雨果《悲惨世界》第七章19世纪中后期现实主义文学1司汤达《红与黑》2巴尔扎克《高老头》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狄更斯《双城记》3夏洛蒂•勃朗特《简•爱》埃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4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果戈理《死魂灵》5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6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7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易卜生《玩偶之家》第八章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流派波德莱尔《恶之花》第九章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劳伦斯《虹》2、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3、海明威《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4、马尔克斯《百年孤独》5、高尔基《母亲》6、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1、象征主义:艾略特《荒原》2、表现主义:卡夫卡《变形记》奥尼尔《毛猿》3、意识流小说:乔伊斯《尤利西斯》福克纳《喧哗与骚动》4、存在主义:萨特《禁闭》5、荒诞派戏剧:贝克特《等待戈多》6、黑色幽默: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7、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二)亚非部分1、《圣经》2、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3、紫氏部《源氏物语》4、川端康成《雪国》《古都》《千只鹤》。
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史》

第一章东方文学第一节概述东方文明古国的代表作品(1)巴比伦文学.巴比伦神话在继承苏美尔神话的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神话世界.其中包括了宇宙生成、人类创造、长生不老、天命观等神话体题。
《伊什妲尔下冥府》源于苏美尔神话《伊南娜下冥府》.《吉尔伽美什》是唯一的具有代表性的英雄史诗,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的完整的英雄史诗,在世界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2)埃及文学。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之一,古埃及文学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主要包括神话传说、诗歌、《亡灵书》和故事。
在上古埃及文学中,神话传说最久远,在最早出现的诸多创世神话中,描写太阳神拉开天辟地的神话最著名。
古埃及文学中另种重要的文学体被是诗歌,保存下来的主要有劳动歌谣、爱情诗、宗教诗和赞美诗等.如《庄稼人的歌谣》、《打谷人的歌谣》、《撒谷人的歌谣》的其中劳动歌据产生的最早。
古埃及最著名的宗教哲理诗是《失望者和自己灵魂的谈话》。
《亡灵书》(又译为《死者之书》)是古埃及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古埃及文学的汇编。
故事是古埃及文学创作的又一种主要体裁.现存柏林博物馆的《魔术师的故事》是古埃及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篇故事。
它由“克拉福拉所讲的故事",“保甫拉所讲的故事”、“豪尔代夫所讲的故事“组成。
中王国时期,埃及古代文学高度繁来,史称古典文学时期。
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此时也有所增多,出现了《乡民与雇工》、《遭难的水手》、《撒奈哈特历险记》等故事名篇。
到了新王国时期,故事作品不仅数情不多,情节更加离奇曲折,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也更加广泛。
这时期的主要故事有《厄运被注定的王子》与《昂普.瓦塔两兄弟》.(3)印度文学。
古印度文学最早出现的诗体文献是“吠陀”,它是知识、学问的意思。
“吠陀”是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的经书,是以人生与宗教为主题的较短的抒情诗。
最初是印度人民世代口头流传的集体创作,后由掌握文化的婆罗门祭司编订成-些集子。
主要包括《梨俱吠陀》、《阿闼婆吠陀》、《裟摩吠陀》、《夜柔吠陀》等.印度史诗是用印度古代梵语写成的一种长卷的文学样式,是以书面形式记载保存下来的原始史诗即口头史诗。
外国文学史

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分为西方文学和东方文学两大部分西方文学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古希腊文学古代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开端。
其文学分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公元前12——8世纪这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主要的文学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希腊神话是希腊最早的文学形式,又是欧洲文学的源头。
它源于民间口头文学,散见于古希腊各种文献中。
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认识世界最原始的思想表达形式。
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落后,古希腊人便借助想象来解释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和杜会现象,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神力在支配一切,他们把自然现象拟人化、个性化,这样便产生了神话。
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内容,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
与中国神话相比,希腊神话发展得比较完善,它是人类童年时代的正常反映,在今天,希腊神话仍显示出永久的魅力,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重要作品和最早的人民口头创作。
(具体内容见专节)赫西奥德是荷马史诗之后,于公元前8世纪末7 世纪初出现的叙事诗人,写作教诲诗《工作与时日》,是流传下来最早的长诗。
另一成就是写作长诗《神谱》,收集古代神话传说。
现今流传下的古希腊神话,宇宙起源,神的谱系,多出自这首长诗。
2、第二阶段:公元前8——6 世纪奴隶制社会形成的时期,文学成就包括抒情诗、散文、寓言。
抒情诗是氏族社会解体后出现的诗歌形式,没有氏族庇护的人们,摆脱了氏族重视集体情感的意识和传统的束缚,个人的遭遇引起了种种复杂的情感,抒发个人自由和个人独立自主情绪的抒情诗日益发展起来。
抒情诗源于民歌,多以双管、排箫和竖琴伴唱,主要体裁有哀歌、讽刺诗和琴歌,反映上层贵族的情趣。
著名的独唱诗人是萨福(公元前610—?)和阿拉克瑞翁(公元前550—465),合唱抒情诗人是品达(公元前522—442)。
女诗人萨福以写作爱情抒情诗为主,她的诗歌感情真挚热烈,语言朴素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希腊神话的特点:1、思想内容特征:(1)神人同形同性;(2)故事性很强是最主要特征;(3)追求光明,热爱现实生活。
2,艺术特征:三大特征:想象力极强、故事性极强、哲理性极强二、《荷马史诗》1、《伊利昂纪》(又译《伊利亚特》)是一部英雄史诗,民族首领从各方面受到歌颂。
2、《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一个人遭遇为主要内容的作品。
成为文艺复兴和十八世纪流浪汉小说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
(1)英雄形象:阿基琉斯是英勇,自私,残忍,这是西方人民族性格的反映(个人至上)赫克托耳是责任心强、英勇、有正义感一个悲剧式英雄。
东方式的英雄。
奥德修斯:勇敢、大力无穷、很有智慧。
(2)文学内容:英雄和美人事故始终不变的主角,勇气和激情是史诗中永恒的绝唱。
《伊利亚特》重在写民族之间的战争,以英雄业绩为中心,用大量篇幅描写英雄们的战斗,歌颂他们的勇敢、忠诚,充满英雄主义气息。
《奥德赛》则着重描写人的苦难,表现人生的艰厄,人生活在对立面的包围之中,《奥德赛》世纪西方文学作品中着重描述孤身一人的境况下坚持抗争的第一人。
(3)思想基调:积极乐观表现人的主动进取精神:特洛伊交战双方的战斗精神;奥德赛的航海冒险经历表现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表现人的创造力(4)艺术成就○1结构的精巧严谨:高度集中的叙述方法。
《伊利亚特》把10年的故事集中在最后51天,在51天有突出地描写关键的20多天,20多天中重点又是4天的战况。
《奥德赛》把10年历险故事压缩在40天,具体又只写5天。
○2塑造众多性格不同的人物形象:阿基琉斯:勇猛执着、非常自我。
赫克托耳:刚毅理智、责任感。
奥德赛:大智大勇、坚韧不拔。
阿伽门农:刚愎自用、专横跋扈○3语言质朴自然:重复手法和套用的手法;比喻手法的大量运用三、古希腊三大悲剧1、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被的普罗米修斯》对戏剧的贡献:○1首创英雄悲剧,命运悲剧;○2发明了第三个演员,由此有了正式的对白2、索福克勒斯———“戏剧界的荷马”《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的主题:第一种:认为作者表现的是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
第二种:认为表现了“恋母情结”。
第三种:认为表现了“神法崇拜”与“乱伦禁忌”。
第四种:观念是原型批评《俄狄浦斯王》对戏剧的贡献:○1打破了悲剧三部曲的形式,使每一出戏剧都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2增加了第三个演员,是人物对话占主要地位;○3更善于塑造人物形象;○4发明了活动布景,是人物活动丰富多彩。
3、欧力庇得斯——《美狄亚》;善于描写女性与心理。
四、基督教文化五、但丁《神曲》1、但丁的价值在哪里,为什么说他是一流作家?但丁的二重性:三个因素决定了但丁的创造(1)知识结构带有明显的二重性;(2)感情生活;(3)政治生活2.、《神曲》(1)题目:○1他用意大利文写作,没用官方语言拉丁语,不很严肃;○2但丁称体裁高雅的作品为“悲剧”,体裁低俗的为“哀歌”,属于两者之间的称之为“喜剧”;○3《神曲》以悲起始(地狱),以欢乐结束(天堂),因而可称为喜剧。
(2)结构:《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
这三个境界的结构异常均匀、严谨,共9层。
(3)思想内容:○1是一部万象的百科全书式的作品;○2是同时一部充满隐喻性、象征性,同时洋溢着鲜明的现实性、倾向性的作品;○3表现了反对中世纪蒙昧主义、提倡文化、尊重知识的新思潮。
(4)《神曲》思想意义的二重性:○1进步性:对宗教教会人士的揭露和批判;对知识和人才的崇尚。
○2局限性:他虽然批判宗教教会人士,但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宗教思想;他虽然批判贵族和统治者,但他理想中的王国还是由贵族统治者领导;他虽然崇尚知识,哲学,但同时又认为知识,哲学是服从信仰,低于信仰。
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维吉尔不能带他进入天堂,而是把他留在地狱;他虽赞美爱情,却又把贪色的人放在地狱。
(5)《神曲》艺术特点的二重性:一般认为有两面性:一方面有旧的因素——中世纪的因素;又有新的因素——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因素。
○1表现在结构上:《神曲》追求的是完整、完美、完善,具体表现在篇章结构上。
○2用了象征和梦幻的写作手法,同时又用了现实主义手法。
○3用俗语写作。
○4在修辞手法上用常见的事物来比喻一些难以理解的事物,使形象化的手法。
○5非常注重对环境的渲染和气氛的烘托,把虚构的事件写得真实而具体。
《神曲》的地位和影响:《神曲》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二希”文化合流的名著,它以第一人称写成,诗人的主题意识鲜明强烈,反映出个性解放的要求,它把理性、爱情和信仰合在一起,这是“二希”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它最先为西方人打开了一个奇妙的古代世界;它冲破拉丁文的禁区,而以意大利文写成。
这些都表明了但丁是高高地站在欧洲思想文化发展史的一座界碑上,在他身后中世纪奄奄一息,在他之前,文艺复兴已露出曙光。
《神曲》对西方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西方近代文学史就是一部“二希”文化合流、碰撞,从而敷衍出许许多多伟大的作品来。
它的入世精神,它的理想寄托,它将现实、神话融于一种艺术构思,以及它那越抽象越概括的典型手法,不仅给西方文学提供了思想模式,而且也提供了艺术的模式。
一部近代、现代西方文学史是从它演化出来的,它是我们研究西方近代、现代文学的一把非常重要的钥匙。
六、文艺复兴时期1、文艺复兴艺术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
2、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被称为佛罗伦萨文坛上的“三杰”。
3、彼得拉克——“人文主义之父”,代表作《歌集》。
4、薄伽丘《十日谈》(1)主要作品:薄伽丘早期作品是一些爱情为主题的传奇故事(2)《十日谈》——“人曲”《十日谈》的问世拉开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序幕,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3)主题思想:主题一:反教会。
A揭露教会的腐败黑暗;B反对教会的蒙昧主义;C揭露教士的恶性劣迹;D宗教平等;E反对宗教禁欲主义。
主题二:歌颂爱情。
A坚贞纯洁的爱情;B婚外恋;C再婚;D肯定情欲。
主题三:美丽而卑微的女性形象(4)艺术特点:A运用框架式结构;B用讽刺、幽默与对比的手法;C雅俗兼备的语言。
5、弗朗索尼.拉伯雷——《巨人传》(1)、作品介绍:《巨人传》由五部分组成,三代巨人:高浪古杰、卡冈都亚、庞大固埃,一代胜过一代,最后庞大固埃和朋友巴奴日远涉重洋,寻访神瓶。
神瓶的启示是“喝”,即到智慧之泉,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畅饮爱情,这是全书的精神总结。
(2 )、《巨人传》的构成:第1部的主人公是国王高浪古杰的儿子卡冈都亚;第2部的主人公是卡冈都亚的儿子庞大固埃;第3部用大量篇幅讨论巴汝奇要不要结婚的问题,在这里作者对宗教迷信加以揭露和嘲笑,随后庞大固埃、巴汝奇、若望修士一起出发到世界各地寻找“神瓶”。
(3)、巨人特点和象征性:《巨人传》描写巨人的特点,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大”,作者用夸张的手法从各个方面描写巨人的巨大性,这些巨人具有象征意义。
○1体魄描写,着重写下体:拉屎放屁生小矮人A巨人的体形巨大,力量无穷;B人与世界在饮食中相逢;C全民性飨宴;D《巨人传》的厨房是观光之地,它是欢快的源泉,代表丰富的事物与筵席的享受。
○2说笑描写:A小说充满说笑精神,从作者到人物,对任何事情都有说有笑,大说大笑,不避粗俗。
B作者以商贩兜售口吻开始,以,放牧人的吆喝辱骂○3知识描写:巨人的朋友巴奴日是智慧的代表,他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者,作者陈他是“老好百姓”。
○4战争描写:小说把战争当做是狂欢节。
反讽:小说的讽刺精神主要表现○5航海描写:○6贯穿情节的媒介:“喝”。
“喝”象征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渴求知识,追求幸福,开创新世界的愿望——这是《巨人传》的核心意义。
(4)思想内容:A、赞扬人的伟大力量,歌颂人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和创造力的充分肯定。
B、嘲讽经院哲学的经院教育,提出新兴资产阶级新的教育观。
C、表现反对掠夺战争,热爱自由和平的思想。
D、通过巨人帮助约翰教士修建“德廉美”修道院,反应新兴资产阶级的社会理想。
(5)、《巨人传》中“狂欢化”的特征:A、滑稽荒诞、流于粗野。
B、以“笑”为武器的精神解放。
C、俗文化品格,狂欢化精神是西方俗文化品格。
D、反讽:主要表现在航海旅行中。
狂欢化精神的最大特点是自由平等,角色互换,反对权威压迫表现的是俗文化品格。
(6)、《巨人传》的艺术特点:A/、第一部长篇系列小说,欧洲散文体长篇小说的开端。
B、继承了法国中世纪那列孤等民间文学的夸张、幽默,讽刺的传统。
C、一粗俗的形式表达严肃,崇高的思想主题,具有崇高于粗鄙之中的审美品格。
(7)不足之处:毕竟是第一部长篇,其结构松散,内容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出现前后不统一的现象。
6、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的最大成就就是塑造了一个千古不朽的喜剧形象。
(1)、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分析:小说的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个鲜明生动而又复杂矛盾的艺术形象,在这个可敬可爱而又可笑可悲的人物身上,同时存在善良正直,无私无畏,坚持真理,嫉恶如仇,主观武断,迂腐顽固。
A、性格中的矛盾正式处于新旧交替时代西班牙现实社会矛盾的反映。
B、是作者人文主义理想与西班牙社会现实矛盾的反映,是人文主义时代的反映。
C、不畏强暴,,立志扫尽人间不平。
D、清醒时是一个学识渊博的智者。
E、糊涂时是一个乱冲乱杀的疯子。
(2)堂吉诃德的形象总结:a、滑稽与崇高、喜剧与悲剧的统一体(滑稽的戏剧性表现在:形象,行动,语言,思维方式上。
崇高的悲剧性表现在:理想主义,嫉恶如仇,见义勇为,为坚持真理可以不昔生命)b、痴迷的幻想家和清醒的智者的矛盾的结合。
(心灵与现实的脱节)堂吉诃德的精神:A言行一致,锄强扶弱;B、具有崇高的理想;C、对爱情忠贞不渝桑丘——西班牙农民形象,体现了作者的民主思想。
(3)、《堂吉诃德》的艺术成就:A、人物塑造上:努力刻画人物形象性格,着力塑造艺术典型,小说采用了矛盾对照的手法。
B、结构上:它发扬了骑士传奇和流浪汉小说的长处,以堂吉诃德和桑丘的“游侠史”为中心线索,串演了许多人物故事,引出各式各样的人物C、艺术风格:达到悲剧与喜剧,严肃与滑稽的巧妙结合。
D、语言特色:作品运用了三百多句西班牙民间俗语和谚语。
7、莎士比亚(1)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悲剧的主题: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理想的破灭。
《奥瑟罗》是一部富于时代气息的爱情悲剧。
《李尔王》是一部社会画面广阔、理想光辉强烈的悲剧。
《麦克白》是一部揭露和鞭挞野心的悲剧。
(2)、《哈姆莱特》○1哈姆莱特形象分析:A 、快乐的王子;B、忧郁的王子;C、延宕的王子;D、复仇的王子;哈姆莱特思想性格的形成于发展,大致经历了“快乐的王子”。
“忧郁的王子”、“延宕的王子”、“复仇的王子”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