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腰腿痛诊断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分清两类不同病变

(一)病史特点

直立或弯腰状态下的活动都能使神经鞘膜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加剧, 因为突出的间盘或增厚的黄韧带都是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刺激物。越是运动越会加剧疼痛, 有时表现为运动之后突发疼痛, 仅在静卧时才能缓解这种病理性刺激。

2. 腹压增高对疼痛的影响椎管内病变由于脑脊液压力的增高而对神经根或硬脊膜产生直接加压作用, 当神经处于激惹状态时, 用力排便、咳嗽、喷嚏等均可加剧疼痛。此时如果佩戴腰围减轻腰脊柱的轴向压力, 则会抵消部分增高的腹压, 从而缓解由此引起的疼痛。而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所致的疼痛则少有受到腹压变化的影响。

3. 一日疼痛的变化晨起腰腿痛明显,甚至凌晨时刻因痛醒而不能平卧, 须起身活动后方能缓解疼痛, 白昼一般工作与活动无妨碍。这是腰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特点。而腰椎管内病变患者在一日之中晨起乃是腰腿感觉最佳时刻, 无痛或轻微疼痛, 如下床活动则以下午或晚上疼痛最为明显, 坐位姿势也使疼痛更快加重。显然这与腰椎间盘承受轴向压力的变化密切相关。

4. 下肢疼痛的性质下肢疼痛可由椎管内椎窦神经所支配的硬脊膜、后纵韧带、黄韧带区域受刺激引起牵涉痛, 还可由神经根受累导致的放射痛, 或椎管外肌肉、韧带损害所致神经干枝的刺激引起放射痛及其本身损害区域引起牵涉痛。但对其下肢放射痛而言, 椎管内病变出现的多为或仅为单节段, 并且往往累及下肢远端的神经感觉分布区域, 痛麻并存的机率极高。而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出现的下肢放射痛虽也多见,但下肢远端(足部)的感觉缺失较为少见。临床上牵涉痛出现的机会极多,而下肢痛的部位较模糊, 传导至足部不多见, 一般为腰部或臀部向下肢后外侧放散至腘窝处。

5. 搬提或支撑重物的影响由于腰椎管内静脉丛的静脉壁内神经末梢受到机械

性刺激所引起, 而这种刺激来自静脉压升高。解剖学研究认为脊柱静脉系统与胸腹、骨盆内静脉相交通。当腹压升高,尤其是在腰部持重时, 胸腹部肌肉作强力收缩,几乎可使椎体静脉丛内静脉压极度升高, 若腰椎管内硬膜外静脉椎窦枝或背

根枝原先已存在刺激性损害(如椎管内肿瘤、椎间盘突出、椎体骨折移位), 此时可以增加受累的硬脊膜与神经根的压力而加剧腰背痛和下肢痛。相当多的病例在主诉中均叙述因腰负重而使疼痛发作, 而且不易自行缓解。椎管外软组织损害虽然也难以持重, 但影响程度要小, 一般经休息制动后疼痛可自然消失。

6. 病程演变特点椎管外组织损害性疼痛可以突然发作, 但一般在短期内即可缓解,且间歇期长,自限性明显,勿需特殊处理。椎管内病变引起腰腿痛突发频繁, 间歇期随发作次数增多而逐渐变短,发作期长,一般须2〜6周经专门治疗方能缓解。如果腰腿痛症状时轻时重, 反复发作。甚至也无明显的诱因, 发作频度愈来愈高, 间歇期缩短。发作由开始自行缓解转而不能缓解, 应考虑腰椎管内外混合型病变所致。已知两类不同损害导致腰脊柱的稳定性破坏, 也是病情严重的一种表现。

7. 马尾神经损害是椎管内病变的特点腰椎管狭窄症, 椎间盘巨大突出或椎管内

肿瘤均可导致马尾神经压迫性损害。发病初起为缺血性局限性蛛网膜炎, 导致功能性损害, 临床表现为非典型的下肢麻刺感或沉胀痛, 几乎所有病人出现间歇性

跛行, 一旦行走时间过长或刚下地行走即有下肢疼痛, 患者自行蹲下休息或平卧

后疼痛即刻缓解,如此症状循环出现。马尾损害严重时,则表现患侧下肢或双侧下肢足下垂, 迈台阶或上下阶梯时出现扳足。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由排尿无力、便秘, 继而发展为大小便失禁, 患者会阴部与肛周的感觉减退或消失。

8. 椎管内的极端情况倘若腰痛或腰腿痛持续发展,进行性加重,任何非手术治

疗也无济于事, 且出现下肢无力、沉重或萎缩现象, 则要高度怀疑椎管内肿瘤的存在,不允姑息。若在病程中突发全身或下肢抽搐,甚至意识丧失、颈强、腰背部剧痛等,则应考虑腰椎管内蛛网膜下腔出血,这是腰腿痛病中的一种危象,应进一步排除硬膜内髓外血管肿瘤或变异。

9. 牵涉性腰背痛原发性腹腔或盆腔脏器的病变, 伴发腰背部或腰骶部一处或几处浅表疼痛, 同时又存在节段性腰部反射性肌肉痉挛, 故病人还能感到深在的疼痛。所谓的牵涉性腰背痛患者,常常被当成原发性腰背痛而误诊误治, 应引起警觉。这种病人其损害并非在疼痛部位的组织, 也并不是沿着这些组织支配的传入纤维, 而是在另外一些其神经支配与腰骶部组织节段性相关的内脏器官组织中。该内脏组织的伤害感受器传入纤维,

投射至脊髓后角灰质V层内的交接细胞,与节段性相关皮区的传入纤维所投射到脊髓的交接细胞是同一的。这样,内脏和皮区的伤害感受传系统可在脊髓后角V 层内的交接细胞发生明显的会聚现象, 即内脏伤害感受产生疼痛可被觉察于皮区。临床实证中, 妇科疾病(如痛经、卵巢病变、子宫脱垂、宫颈癌等)、上泌尿道病变(如肾盂肾炎、肾结石等)、后位阑尾炎、前列腺炎症均能涉及下腰背痛或骶尾痛。(二)物理学检查。

由宣蛰人提出并推荐的“ 腰脊柱三项临床试验”对腰椎管内病变具有鲜明的特异性, 可以精确地同腰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作出鉴别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神经根与硬膜囊外炎性组织反应, 神经肿瘤等均可出现三项试验共同阳性体征。该检查临床上既具特异性, 又有敏感性, 检出率颇高。

1. 胸腹垫枕试验

(1)检查方法: 病人取俯卧位, 两上肢伸直置于身旁, 全身放松。检查者在病侧腰椎3〜骶椎1各节椎板间隙的腰深层肌上用手指探压,寻找深层压痛点。①腰椎伸展位(平卧)压痛测定。拇指伸直用指尖在压痛点上适度深压, 询问患者有无疼痛、下肢放射痛或麻刺感。②腰椎超伸展位压痛测定。用一个直径为20-30 cm的长

圆枕垫置在患者前胸部, 使腰椎呈超伸展位。然后检查者以拇指再在原压痛点上用同样压力探压,询问患者疼痛增减、有无臀部、下肢放射痛或麻刺感。③腰椎过前屈位压痛测定。将长圆枕向下移置于腹部, 大致位于脐部, 使腰椎呈过度前屈位。然后检查者再用拇指尖深压原痛点, 询问患者疼痛增减、有无臀部、下肢放射痛或麻刺感。

(2) 临床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