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痛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颈痛辨证论治

颈痛辨证论治
1. 引言
颈痛是指颈部出现疼痛的症状,常见于现代社会的办公室人群
和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的人。
本文将介绍颈痛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2. 辨证分型
根据中医理论,颈痛可以根据具体病情进行不同的辨证分型,
常见的辨证类型有:
2.1 风寒湿痹型
特点:疼痛部位固定,发作时伴有寒冷感,可能伴有湿重感,
活动时疼痛加重。
治疗原则:
- 祛风散寒:可选用荆防败毒散等中药。
- 温经活血化瘀:可选用桂枝理中汤等中药。
2.2 风热湿痹型
特点:疼痛部位固定,发作时伴有红肿,皮肤热感,可能伴有
湿重感。
治疗原则:
- 清热解毒:可选用银翘解毒片等中药。
- 祛风散寒:可选用桂枝加葛根汤等中药。
2.3 气滞血瘀型
特点:疼痛部位固定,发作时伴有胀痛感,可能伴有肌肉紧张,活动时疼痛加重。
治疗原则:
- 活血化瘀:可选用川芎茶调合丹等中药。
- 理气和胃:可选用活血化瘀汤等中药。
3. 药物治疗
根据辨证分型的结果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
同时,可根据
具体症状进行针灸、推拿等辅助治疗。
4. 预防与注意事项
-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合理调整工作和休息时间。
- 适当进行伸展运动,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
- 注意保持颈部温暖,避免受风受寒。
5. 结论
颈痛的辨证论治可以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并结合针灸、推拿等辅助疗法,同时也要注意预防和保健。
在治疗过程中,建议患者遵医嘱,避免滥用药物。
颈肩痛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颈肩痛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概述——由颈椎骨、关节、韧带、肌肉、筋膜及肩关节软组织病变或内脏疾病引起的综合征。
又称颈肩痛。
表现为局部疼痛。
由于颈肩部解剖结构复杂,神经血管间关系密切,故引起颈肩痛的因素很多。
颈部疾患中以退行性病变引起的为多见,其次为急性颈部软组织损伤、慢性软组织劳损、颈椎本身病变(如结核、炎症和肿瘤等)。
肩部疾病引起的有肩周炎、肩袖断裂等。
肩关节周围的骨折、肩关节脱位、结核及肿瘤引起的较少见。
颈肩交界处有第一肋骨、锁骨和第一胸椎围成的间隙称为胸廓出口,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及前斜角肌等由此处通过。
当胸廓出口出现解剖异常或肩下垂等因素,可能挤压神经血管束,称为胸出口综合征。
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脊髓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肌萎缩等病,以及内脏疾病也可引起,痛在右侧可能由胆石症、胆囊炎及肝病引起。
痛在左侧的可能由冠心病或心肌梗死引起。
诊断——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及相关检查保持一致的话即可诊断颈肩痛疾病的一种,而我科治疗的颈肩痛,主要是针对颈椎骨、关节、韧带、肌肉、筋膜及肩关节软组织退行性病变引起的疼痛,其症状主要为颈肩部的疼痛,病程时间多数超过1月,受凉、疲劳后疼痛加重,给予热敷、按摩后疼痛减轻,查体颈肩部局部有明显压痛,主要部位在颈椎棘突、棘旁、肩关节周围,症状严重者伴有颈肩部活动障碍,功能受限,影像学提示颈椎小关节退变,颈椎间盘退变,椎间隙或椎间孔变窄,骨质增生,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弓,颈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同时伴有神经受压,肩关节周围退变等等,在诊断退行性病变之前,需排除继发性改变,如肿瘤、结核等。
治疗——颈肩痛的治疗方法很多,对于轻症者,自我感觉疼痛症状较轻,同时影像学提示退变不明显,这样的患者可以选择一般的保守治疗,如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姿势,增强颈椎及肩关节的锻炼,可选择性地辅助一些简单的药物、针灸、理疗、推拿、局部痛点阻滞等治疗即可痊愈。
对于中度症状者,自我感觉疼痛症状明显,影像学提示退变不是很明显,如椎间盘中度突出,而神经受压不是很明显,这样的患者,仍然可以选择以保守治疗为主,同时需要结合一些药物、针灸、理疗、推拿、局部痛点阻滞等相关治疗,必要时可选择一些微创治疗,如选择性神经根阻滞、介入椎间盘靶点射频、椎间盘激光气化减压术、椎间盘胶原酶融盘减压术、椎间盘等离子刀消融减压术等。
肩痛诊断详述

肩痛诊断详述*导读:肩痛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引起肩痛的疾病:颈椎病的疼痛多为麻痛并有向上肢及手放射的感觉,最常见的疼痛部位除颈部外,主要集中在肩上区,即锁骨上方,肩峰内上方,肩胛岗前上方的区域内。
肩周炎的疼痛为持续性钝痛,疼痛常表现为酸痛和胀痛。
疼痛的部位多位于三角肌区,也就是锁骨外下方,肩峰外下方和肩胛岗外下方的区域。
急性颈神经根炎:多见于伏案工作或长期低头劳作的青壮年。
起病较急,疼痛剧烈,且以剧烈神经根性疼痛为主要症状,其疼痛沿神经放射至肩、臂及手指,并可伴有触电样串麻感。
颈髓肿瘤:起病较慢,表现为一侧根性剧烈疼痛。
脊蛛网膜炎:肩臂疼痛可为双侧性,病程长,常在波动中加重。
颈性心绞痛:与心绞痛的共同特点是均有心前区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及上肢,可有压榨感或窒息感。
肺癌:肩痛是肺癌转移压迫臂丛神经引起,可出现在咳嗽、咯血、胸痛等呼吸道症状之前。
胆囊炎、胆石症:炎症或胆石牵涉引起右肩痛,患者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可询,B超可以确诊,经抗感染、解痉止痛治疗可缓解肩痛。
肩痛的鉴别诊断:1、肩背痛:背痛患者很多,其常见原因为肩背局部骨或软组织疾病所致。
其他还有脏器疾病反射至肩背部或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肩背部所引起的肩胛骨疼痛。
因此,临床上治疗后背部疼痛不能肩痛医肩,背痛医背,盲目采用按摩、刮痧、拔火罐等治疗方法,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2、续性剧烈的肩痛:常由于肩关节脱位引起。
有明显的外伤史。
3、肩部牵涉痛:因内脏疾病,引起肩部疼痛,或痛觉过敏,称为牵涉痛。
症状出现比较缓慢,钝痛,或不适感,并不完全符合神经走向,区域模糊,痛感模糊。
4、肩周区弥散的钝痛及放射痛:肩周区弥散的钝痛及放射痛是肩胛上神经卡压症的临床表现。
肩胛上神经卡压是肩部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国外有学者认为本征占所有肩痛患者的1%~2%。
5、肩周酸痛不适:肩周酸痛不适又名漏肩风、肩关节周围炎、五十肩,其肩关节功能障碍突出者又有冻结肩之称。
颈肩痛疾病的诊断与鉴别【144页】

• 拔伸斜扭 ﹡向后上方提端,并
向斜后方倾斜,使 腰部向健侧作扭转 动作;
.
• 弯腰推散 ﹡嘱患者将两下肢
伸直,术者一手 按在背后,使患 者迅速弯腰,另 一手掌由上而下 沿脊柱两旁推散;
.
• 提端推按 ﹡用一臂抱住躯干,
使腰部伸直,并用 力向上提端,另一 手按在腰部疼痛处 用力推按。
.
• 腰部前后受限,可用直立摇晃法: 患者两足分开与肩 等宽,直腿站立, 腰微前屈,双手伸 直扶在床边: • 术者用一手扶在腹 部,另一手按在腰 部痛处,将腰部作 环转摇晃;
• 应注意与冈上肌腱断裂、肱二头肌腱炎、肩 部滑囊炎、颈椎病相鉴别。
.
腰腿痛疾病的诊断与鉴别
.
一、腰部扭挫伤
.
腰部扭挫伤的诊断要点
• 主要症状 有明显外伤史。
伤后腰部即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不能 挺直,深呼吸、咳嗽、喷嚏等用力时均 使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但不消除,遇 寒冷加重。
脊柱多呈强直位,腰部僵硬,腰肌紧张 ,生理前凸改变,不能挺直,仰俯转侧 均感困难。常以双手撑住腰部,防止因 活动而发生更剧烈的疼痛。严重者不能 坐立、行走或卧床难起。
中指感觉减退。硬结。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 。
.
•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患者正坐,头颈偏 同健侧,医生一手 放于患侧头部,另 一手握住患侧腕部 使上肢外展,呈相 反方向牵拉。若出 现颈部疼痛加重, 患肢疼痛、麻木则 为阳性征。
.
• 椎间孔挤压试验 患者正坐,头稍向患 侧的侧后方倾斜。医 生立于患者后方,双 手交叉放于患者头顶 向下施加压力,使椎 间孔变小,若出现颈 部疼痛,并向患侧上 肢放射痛,则为阳性 征。
.
• 主要体征 检查时注意患者的疼痛及压痛部位, 功能受限的情况来确定损伤的部位:
肩颈痛的诊断与治疗

肩部肌肉锻炼
通过增强肩部肌肉力量,改善肩 部活动范围,缓解肩颈痛。如可 进行肩关节外展、内收、旋转等
方向的抗阻力锻炼。
拉伸训练
通过拉伸紧张的肌肉和筋膜,缓 解肩颈痛。如可进行颈部、肩部
各方向的拉伸训练。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保持正确姿势
避免长时间低头、耸肩等不良姿势,减轻肩 颈负担。
注意保暖与防潮
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避免长 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注意颈部保暖等 ,以降低复发风险。
05
预后评估及长期管理建议
预后评估指标和方法
01
02
03
04
疼痛程度评估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等 方法定期评估患者肩颈痛程度
。
功能恢复评估
通过肩关节活动度、颈椎活动 度等指标评估患者功能恢复情
况。
生活质量评估
发病原因
长期保持固定姿势(如伏案工作、使用电脑等)、急性损伤未得到及时治疗、 慢性劳损(如长期提重物、肩扛重物等)、风寒湿邪侵袭、颈椎病等。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肩颈痛是常见的慢性疼痛疾病 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年轻
化趋势明显。
发病年龄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但随着生 活方式的改变,年轻人发病率 也在逐渐上升。
通过较大切口暴露受损组织,进行修复或重建。优点为视 野清晰、操作方便;缺点为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
微创手术
采用先进的微创技术,通过小切口或穿刺进行手术。优点 为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缺点为适用范围有限,部 分复杂病例可能不适用。
并发症预防与处 ,提高手术技巧,加强术后护理等, 以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适应证分析
手术治疗适用于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的患者,如肩袖撕裂、颈椎病等。 同时,对于急性肩颈痛患者,如出现神经根压迫症状,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颈肩综合征诊断标准

颈肩综合征诊断标准一、症状表现颈肩综合征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颈部、肩部及上肢的疼痛、麻木、僵硬、乏力等。
这些症状通常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且可能因姿势不当、过度劳累等因素而加重。
患者可能感到颈部、肩部及上肢的肌肉紧张、痉挛,甚至出现肌肉萎缩。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颈椎病变压迫神经根或椎动脉有关。
二、体征检查1.颈部压痛:在颈部肌肉及颈椎棘突上可触及压痛点,压痛点多在哑铃状韧带、斜方肌及大、小菱形肌的抵止点或C7~T1棘突上。
2.颈部活动受限:颈部活动范围基本正常或仅有稍微受限,但患者常诉说颈项部及肩背部酸痛不适。
3.神经根受压体征: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常有手臂外侧麻木及拇指食指肌力减退,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及压头试验阳性。
4.颈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头略低,医师用左手掌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拳,轻轻叩击左手背,患者感到患肢麻木或放射痛即为阳性。
5.斜颈试验:即抵抗阻力与主动运动患侧与健侧比较观察是否存在差别,阳性者提示可能存在神经根型颈椎病。
6.伸肌腱牵拉试验:患者头略低,医师用左手掌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拳,轻轻叩击左手背,患者感到患肢麻木或放射痛即为阳性。
7.霍夫曼氏征检查手部尺侧缘放置于平桌面,以拇指置于手掌面,余四指置于手背侧方握掌,检查者一手扶住患者腕部,并用另一手拇指轻轻打击患者手掌尺侧缘,若出现腕及手指屈曲动作即为阳性表现。
8.霍夫曼氏征检查足部足背放置于床面,患者髋、膝关节呈屈曲挛缩畸形,下肢保持轻度屈曲挛缩状态,并略向外旋(对侧方向),检查者一手扶住其髋部,以防患者随意移动;另一手握住踝部固定患肢踝关节呈背伸位后(踝背伸90度),再用稍屈曲的拇指及示指分别置于足底两侧纵行部位加压刺激足趾跖屈(如大足趾),若出现各足趾跖屈为阳性表现。
9.霍夫曼氏征检查手指与足趾部位检查者一手扶住其髋部,以防患者随意移动;另一手握住踝部固定患肢踝关节呈背伸位后(踝背伸90度),再用稍屈曲的拇指及示指分别置于足趾根部两侧加压刺激各足趾的伸直肌腱若出现各足趾伸直为阳性表现。
颈肩腰腿痛诊断与治疗

卢鼎厚长 针斜刺法
有疗效才有生存之 地 为什么这么多疗法 都会有效呢?
治疗方法是站在一定的疾病发生理论 基础上的。 压迫 理论 无菌性炎 症理论 残余应 力理论
椎间盘手 术减压
局部封闭、银 质针、温针
各类保守治 疗方法
宣蜇人教授在 中国疼痛医学 史上是一个里 程碑式的人物
无菌性炎症
热处理
疼痛、 麻木
腰方肌腰大肌Fra bibliotek本来“颈椎病”只是颈部疾病的一个病 种罢了,宣传也可以,但不能把颈部所 有病症都归罪于颈椎! 临床上基本有90%左右的颈肩背部 疾患都是“颈肌综合症”!
枕后上下项线部位是头颈部肌肉的附着 点,同时也是椎动脉分支和枕大、枕小神经 穿出部位。局部肌筋膜及肌肉炎性病变刺激 或压迫枕大神经与枕小神经,就会产生“枕大、 小神经压迫型”的颈肌综合症,就会产生偏 头痛样的神经痛、脑供血不足(头晕)等症 状
刘XX,男,62岁,胸5、6椎体爆裂骨折伴胸 骨骨折、多发肋骨骨折、锁骨骨折
王XX,女,38岁,腰5/骶1巨大椎间盘脱出
陈XX,女,61岁,腰4/5椎管骨性狭窄
梁XX,男,65岁,左上肢离断伤
谢谢观赏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震动、敲击
静态过载法
借助牵引、负压器械处理疼痛部位: 颈椎腰椎牵引、拔罐、指压 各类冲击波、超声治疗仪等
超声冲击
各种各样的保守治疗方法其实 就是在处理肌肉、肌腱组织, 达到释放病灶残余应力、内引 流炎性物质,热处理消除炎症
关于椎间盘
关于腰椎间盘突出
1、影像学检查有突出是否就可以诊断为腰 椎间盘突出症
部分缺乏运动的年轻人 剧烈运动后出现跟骨痛、 髋关节疼痛,多由一过 性骨质疏松引起
腰腿痛与颈肩痛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颈椎病
物理检查
可见患侧颈部肌痉挛,故头喜偏向患侧; 病程长者上肢可有萎缩。 ➢ 上肢牵拉试验(+) ➢ 压头试验(+) ➢ X线、CT、MRI检查
颈椎病
2、脊髓型颈椎病 ➢ 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稳为最先出现
的症状。 ➢ 由远→近发展 ➢ X线平片,脊髓造影、CT、MRI检查
颈椎病
3、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体征 1、腰椎侧凸(外患内健) 2、腰部活动受限 3、压痛、放射痛、骶棘肌痉挛 4、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 + )
(法捷滋坦氏征Farjerztain sign ( + )) 5、神经系统表现有助于诊断和定位
①感觉异常 ②肌力下降 ③反射异常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三)特殊检查 1、X线平片 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 2、X线造影 3、B超 4、CT和MRI 5、其它(肌电图)
→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病因
1、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基本因素。 2、损伤 3、遗传因素 4、妊娠
积累伤力是椎盘变性的主要原因,也是椎间盘突出的诱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分型 1 膨隆型 2 突出型 3 脱垂游离型 4 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腰痛 2、坐骨神经痛 3、马尾神经受压,大小便障碍。
腰腿痛与颈肩痛
概论
腰腿痛和颈肩痛是一组临床多见的症状,其病因复杂, 以损伤为多。
(1)腰腿痛是指下腰、腰骶、骶髂、臀部等处的疼痛, 可伴有一侧或两侧下肢痛、马尾神经症状。
(2)颈肩痛是指颈、肩、肩胛等处疼痛,有时伴有一侧 或两侧上肢痛、颈脊髓损害症状。
解剖生理概要
1、脊柱腰段生理性前凸, 而骶段则后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颈脊柱有关的神经结构特点:
• 脊髓在下颈段有一个颈膨大,其左右径约为前 后径的1倍,使椎管变的相对狭窄,容易受到外 来因素压迫。
• 颈1-4神经的前支组成颈丛,支配颈部肌肉、 膈肌,及颈、枕、面部感觉。其后支形成颈后 丛。
• 颈5-胸1脊神经前支组成臂丛,其分支支配肩 胛、肩、胸肌及上肢肌肉及皮肤。
脊髓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
• 与颈椎骨折、脱位、结核和肿瘤所致的脊髓压 迫症的鉴别
• 后纵韧带骨化症 当骨化的后纵韧带厚度超过 颈椎椎管的30%时,即可出现脊髓压迫症状
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
• 能引起眩晕的疾病 眩晕可分为脑源性、耳源 性、外伤性及神经官能性等。
• 颈椎病所致的眩晕属脑源性 • 耳源性:美尼尔综合征:发作多与情绪变化有关,前
• 患侧颈部肌肉痉挛,头偏向患侧,且肩部上耸。 上肢肌萎缩。在横突、斜方肌,肱二头肌长、 短头腱,肩袖及三角肌等处有压痛。
上肢牵拉试验(Eaton试验) 压头试验(spurling试验)
X线检查
• 颈椎生理前凸消失,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 缘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增生及椎 间孔狭窄
脊髓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型
• 颈脊神经灰交通支与颈交感神经及第1、2胸交 感神经节的白交通支相连。
• 颈椎各种结构病变的刺激通过脊髓反射或脑-脊 髓反射而发生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
•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头痛、头晕,有时伴有恶心、呕
吐;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瞳孔扩大或缩小,心跳加速、 心律不齐,心前区痛和血压升高;头颈及上肢出现出汗 异常;耳鸣、听力下降,发音障碍。
庭功能减退,发作时有水平性眼震颤,神经系统无异 常。链霉素致内耳前庭功能损害,在用药后2-4周出现 眩晕,伴平衡失调、口唇及肢端发麻。无眼震。 • 眼源性眩晕多由眼肌麻痹或屈光不正引起,当遮蔽病 眼时,眩晕可消失。
•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有相 同的心前区痛、心律紊乱等,但其没有上肢节 段性疼痛和感觉异常。心电图检查有异常,用 血管扩张剂可缓解症状。
• 猝倒 是椎动脉受到刺激突然痉挛引起。多在头部突然旋 转或屈伸时发生,倒地后再站起即可继续正常活动。
• 其他:还可有不同程度运动及感觉障碍,以及精神症状
诊
断
• 中年以上患者 • 病史 • 体检 • 辅助检查 :X线、MRI 等
鉴别诊断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
• 肩周炎和腕管综合征 • 胸廓出口综合征 包括前斜角肌综合征、肩锁综合征及肋锁综
• X线表现与神经根型相似 • 脊髓造影、CT、MRI 可显示脊髓受压情况。
• 脑脊液动力学测定(Queckenstedt’s test) • 腰穿时,在测定初压后,由助手压迫一侧颈静
脉约10秒钟。正常时脑脊液压力立即上升一倍 左右,解除压力后10-20秒钟又降至原来水平, 称为阳性,表示蛛网膜下腔通畅。 • 核医学检查及生化分析(如脑脊液蛋白质中等量 增加)可反映椎管通畅程度
合征等。由先天性畸形、外伤瘢痕、骨痂或肿瘤在上述解剖部位压 迫臂丛神经或锁骨下血管而表现的神经、血管症状。
• 肌萎缩型侧索硬化症 表现为进行性肌萎缩,从手向近端发展。
与颈椎病的不同点:对称性发病;感觉正常,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亦 正常;无神经根性疼痛
• 颈神经根肿瘤 进行性根性疼痛,有典型节段性损害体征。 MRI
• 眩晕 本型的主要症状,可表现为旋转性、浮动性或摇 晃性。头部活动时可诱发或加重。
• 头痛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血管代偿性扩张 引起。主要表现为枕部、顶枕部痛、也可放射到颞部。 多为发作性胀痛。
• 视觉障碍 为突发性弱视或失明、复视,短期内自动恢 复。是大脑后动脉及脑干内3、4、6脑神经核缺血所致。
颈肩痛
解剖生理概要
• 脊柱颈段有7个颈椎,6个椎间盘。 • 第2-6颈椎的横突有孔,称为横突孔,其间为
椎动脉通过。 • 颈椎椎体上缘之侧后方有嵴状突起,称为钩突。
下一椎体的钩突与上一椎体的斜坡构成钩椎关 节(Luschka关节)
颈椎之间的连接特点: • 椎体之间有五个关节相连:椎间盘、两侧钩椎关
• 占10%-15%。脊髓受压的主要原因是中央后突之髓核、 椎体后缘骨赘、增生肥厚的黄韧带及钙化的后纵韧带。
• 下颈段椎管相对较小,脊髓受压也易发生在下颈段。 • 脊髓受压早期,由于压迫物多来自脊髓前方,临床上
以侧束、锥体束损害表现突出。以四肢乏力,行走、 持物不稳为最先出现的症状。 • 随着病情的加重发生自下而上的上运动神经原性瘫痪 • Hoffmann 征
• 脊神经没有交感神经的节前纤 维,而是从上胸段脊髓发出, 上升、换元后形成颈交感神经 节和链。以后发出节后纤维, 分别与颈脊神经吻合,有的与 颅神经连接。
病因和分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损伤 • 炎症 • 退变 • 发育及姿势畸形 • 肿瘤及类肿瘤病变
颈椎病
•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指颈椎间盘退行性 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 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 交感神经抑制症状:头昏,眼花,流泪,鼻塞,心动
过缓,血压下降、胃肠胀气。
• X线、CT、MRI等检查结果与神经型颈椎病相似
椎动脉型颈椎病
• 颈椎横突孔增生狭窄、上关节突明显增生,可直 接刺激或压迫椎动脉
• 椎间关节产生过度移动而牵拉椎动脉 • 颈交感神经兴奋,反射性地引起椎动脉痉挛等
临床表现
病因
•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 是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中 最基本的原因。
• 损伤 • 颈椎先天性椎管狭窄 椎管矢状径小于14-
16mm
临床表现
神经根型颈椎病
• 在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50%-60%)。是由颈 椎间盘侧后方突出、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 生、肥大,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
• 颈肩痛,并向上肢放射。皮肤可有麻木、过敏 等感觉异常。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动作不灵活。
节和两侧关节突关节。 • 后纵韧带在颈段较宽,其中间部厚而坚实。在颈
部后纵韧带退变而钙化较胸、腰段多见,是导致 椎管狭窄,脊髓受压的一个重要原因。 • 颈部棘上韧带特别坚强,形成所谓项韧带,有对 抗颈椎前屈作用。项韧带退变钙化是颈痛原因之 一。
• 颈脊柱是脊柱中活动范围最大的一个节段,头 的屈伸动作主要在寰枕关节,旋转在寰枢关节, 而颈部的屈伸动作主要发生在下颈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