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艺实训》教学大纲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xxx市技术学院中级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一、指导思想教学计划是学院教学工作的指令性文件,必须: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主导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体落实高级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
2、体现改革精神,使技工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相适应,为社会主义建设更好地服务,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3、突出中级工培训的特点,以生产实习教学为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
二、培养目标通过系统的基本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和空调制冷系统的理论知识,能正确使用各种电子仪表,掌握电子产品的装配工艺和调试、维修方法,掌握各类常见家用电器的安装、调试与维修技术。
毕业时颁发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和学院毕业证书。
1、思想品德方面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
2、文化知识方面3、专业理论方面根据本专业中级工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达到国家规定的本专业中级工标准规定的“应知”水平,具体是:在全面掌握本专业初级应用电子技术“知识要求”的基础上,达到本专业中级工理论要求:(1)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使学生掌握学习专业理论和技能所需要的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2)培养学生掌握本工种所需要的技术理论知识(3)掌握两种以上较复杂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与电路结构(4)了解本工种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4、操作技能方面突出技能训练,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使其全面达到国家规定的中级工技术等级标准规定的“应会”水平,并养成高度文明的习惯。
具体要求是:在全面掌握本专业初应用电子技术“技能要求”的基础上,达到本专业中级工“技能要求”:(1)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仪器仪表,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文明生产习惯,达到相应工种的中级技能要求。
最新整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大纲.doc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大纲电气工程系20xx、5目录第一部分必修理论课教学大纲《电子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2)《C语言》教学大纲 (5)《电工学》教学大纲 (7)《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8)《电子工艺基础》教学大纲 (11)《Autocad/Protel》课程教学大纲 (13)《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动检测与传感技术》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字信号处理》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子测量》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音像技术》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代音像设备与工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仪表》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部分实践教学大纲钳工实训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工实训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工实训》教学大纲

电工实训教学大纲一、性质和任务电工实训是机电技术应用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在实训期间学生要将所学的专业理论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去,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理论;熟悉常用电工工具及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掌握照明和常见动力控制电路的安装、检测方法;培养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达到中级电工技术水平。
二、基本要求1、了解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基本知识。
2、掌握常用电工工具、仪器仪表的用途和基本操作工艺。
3、了解低压电器设备的原理、结构及安装选用方法。
4、识读电气原理图,并根据电气原理图绘制接线图,掌握布线工艺。
5、掌握电气线路中故障的检测及排除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1、入门知识课时分配:理论3课时。
教学要求:(1)了解维修电工在工业企业中的任务。
(2)明确电工实训的目的。
(3)掌握安全用电常识。
教学内容:(1)维修电工的主要工作任务。
(2)电工实训的目的和意义。
(3)安装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内容和意义。
2、电工基本操作课时分配:理论4课时,操作6课时。
教学要求:掌握电工工具的使用以及电工基本操作工艺。
教学内容:(1)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
(2)导线的型号、规格,塑料绝缘线的弯曲与校直,绝缘体的去除方法。
(3)单股、多股铜芯、铝芯导线的连接,线头绝缘体的恢复方法。
(4)导线与接线桩的连接,瓷夹的固定。
3、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课时分配:理论3课时,操作3课时。
教学要求:掌握各种常用电工仪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1)万用表的结构、原理及用法。
(2)钳形电流表的结构、原理及用法。
(3)兆欧表的结构、原理及用法。
4、照明电路的安装课时分配:理论3课时,操作6课时。
教学要求:(1)掌握照明电路的原理及安装方法。
(2)单相、三相电度表的结构、原理及安装。
教学内容:(1)照明电路的原理。
(2)单相、三相电度表的工作原理及安装。
(3)一控一白炽灯等照明电路的安装。
(4)日光灯电路的安装。
5、低压电器课时分配:理论4课时,操作3课时。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总周数:1,学分数:1)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为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实践性教学课程,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电子技术课程学习之后进行,是车辆工程专业必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任务与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巩固电子技术知识,并通过亲自动手设计实践,掌握电路的设计方法,熟悉一般电路的设计和调试过程,提高电路的调试、分析故障及设计能力。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基本内容: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基本要求:1、设计准备:阅读设计指导书,明确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准备好工具包;准备好电路板、元器件、相关参考资料;2、设计计算:计算放大器的静态参数、动态参数;全面分析放大器,并了解放大器中每一个元件的作用;计算单稳态触发器的暂稳时间,全面单稳态电路的原理及每一个元件的作用;3、焊接与调试:严格按工艺要求、工艺顺序焊接电路;进行电路分析,调试电路,排除故障,达到预期要求;4、试验报告:整理数据,写出设计计算说明书或实验测试报告。
5、答辩:综合阐述课程设计的内容、目的、过程。
三、时间分配表(天)四、有关说明(一)本大纲是根据车辆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统一要求制订的。
(二)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
(三)教学建议:本课程应与《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同步进行。
(四)教材及参考书:《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指导书自编秦增煌《电工学》(下)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9 第5版秦曾煌《电工学学习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9 第5版(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结束后,学生必须按要求写出设计计算说明书或实验测试报告;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完成情况,结合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分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等做出成绩评定。
“电子工艺实习”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我 院电子 电工实 验 中心 作为广 东省 高校实验 教 学示 范 中心 , 已经 开始 对 “ 电子 工 艺实 习” 行 实 践 进
教学 改革研 究与实 践 。
( n Do ggu nUn v riy o c n lg ,Do ggu n 5 3 0 Ch n ) a i est f Teh oo y n a 2 8 8, i a
Absr c : e t o c t c o og ou s sba i e hno o o r e o a uf c ur b ¨t nd p a tc l s , i t a t El c r ni e hn l y c r e i sct c l gy c u s fm n a t a i y a r c ia ne s t
6 4
电气 电子 教 学 学 报
20 年 1 09 1月
“ 电子 工 艺 实 习" 程 实 践 教 学 探 索 课
黎 山峰 , 宋 跃 , 爱群 谭
( 东莞 理 工 学 院 , 东 东 莞 5 3 0 ) 广 2 8 8
摘 要 : 电子 工 艺 实 习” 一 门工 艺 性 、 “ 是 实践 性 的技 术 基 础课 , 有 效 培 养 适 应新 时期 发 展 的 具 有 创 新 精 神 和实 践 能 力 的高 素 质 人 才 的重 要 实 是
技能, 制作 以一 种实 际 产 品 。它是 后 续各 专 业 课 程
电工工艺教学大纲

电工工艺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电工工艺学是一门研究电气工程中电路、电机、电子技术、电工测量及安全用电的学科。
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并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
1. 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掌握电机与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3. 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4. 掌握电工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5. 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课程内容
1. 电路分析: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分析方法等;
2. 电机与控制:包括电机的基本原理、电机控制的基本方法等;
3. 电子技术: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4. 电工测量:包括电工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测量误差的分析和处理等;
5. 安全用电:包括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电气安全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等。
四、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
理论部分主要包括课堂讲授和习题解析,实践部分主要包括实验和课程设计。
五、课程评价
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实验报告等,期末考试成绩主要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
评价标准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能力进行评估。
中职电子专业专业课教学大纲

中职电子专业专业课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电子行业相关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掌握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3)熟悉常见电子元器件的性能、特点和应用。
(4)掌握电子产品的组装、调试和维修技术。
2、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电子仪器仪表进行测量和调试。
(2)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电子电路的设计、制作与调试。
(3)具备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能力。
(4)能够对常见的电子产品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
二、课程内容(一)电子技术基础1、电路基础知识(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2)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特性和应用。
(3)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2、模拟电子技术(1)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3)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4)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数字电子技术(1)数字逻辑基础。
(2)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3)集成数字芯片的应用。
(4)脉冲产生与整形电路。
(二)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制作1、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1)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
(2)方案选择与论证。
(3)参数计算和元件选择。
2、电子电路的制作工艺(1)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2)电子元器件的安装与焊接技术。
3、电子电路的调试与测试(1)调试仪器的使用方法。
(2)电路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三)电子产品组装与维修1、电子产品的组装工艺(1)电子产品的结构和装配流程。
(2)生产线上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
2、电子产品的维修技术(1)故障的检测与诊断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拟定:李戎审定:吉武庆日期:二OO四年九月一、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模拟电子技术》是高职电气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使学生懂得电子元件和典型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电子技术发展的形势,为后续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熟悉常用电子元件的性能特点及应用常识,具有查阅手册、合理选用、测试、筛选、代换常见电子元件的能力。
2.掌握常见模拟功能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分析方法,具有阅读和应用常见模拟电路的能力。
3.熟悉电子工艺基础知识和常用电子仪器正确使用方法,进行电子技术技能训练,具有焊接、装配、调试(电路、小型电子产品的调试和性能参数测试)能力、简单印刷电路板制作能力、电子电路常见故障排除的能力。
4.采用计算机和其他先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5.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和各种渠道提高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撰写科技文件、报告能力,养成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结合课程教学和实践训练,进行工艺规范、工艺纪律教育,养成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
二、课时分配表(二)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模拟电子课程设计一周。
三、课程内容绪论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课题一半导体器件半导体中的两种载流子——电子和空穴的物理概念;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区别;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符号、伏安特性曲线;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电流放大作用、特性曲线、主要参数,受温度的影响。
课题二基本放大电路常用基本放大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及各元件的作用;静态工作点的图解分析;静态工作点的估算;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放大器性能指标(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电压放大倍数)的估算;频率响应和通频带的概念,单级RC耦合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多级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对数幅频特性。
课题三放大电路场效应管结型场效应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场效应管的直流偏置和静态工作点,使用场效应管的注意事项,场效应管和晶体三极管的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工艺实训》教学大纲
电子工艺实训总结
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2006年12月18日
《电子工艺实训》教学大纲
目 录
1.目录………………………………………………………………………1
2.《电子工艺实训》教学大纲……………………………………………2
3.电子工艺实训安排………………………………………………………4
4.电子工艺实训出勤登记…………………………………………………5
5.电子工艺实训总结报告格式……………………………………………12
6.电子工艺实训—自我创新制作样品……………………………………14
7.电子工艺实训荣誉证书…………………………………………………14
8.电子工艺实训过程照片…………………………………………………14
9.电子工艺实训总结………………………………………………………15
10.电子工艺实训成绩………………………………………………………16
《电子工艺实训》教学大纲
《电子工艺实训》教学大纲
一、实训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电子工艺实
英文名称:Electronic Technology Practice
课程性质:独立设课
课程类别:专业课、必修课
实训周数:1周
实训学分:
适应专业: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方向、电子信息工程方向、应用电子技术方向)
开课系部: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二、实训课程的教学目的
《电子工艺实训 》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实践课程,是工程训练的环节之一。通过进行《电子工艺
实训》实践课程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的正确使用;了解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的性能特点、
命名方法及识别方法;了解电子工艺的基本知识、操作、布局与工艺;初步掌握常用电子仪器设备的
基本使用方法;学会分析与处理简单的电路故障。通过一周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使学生熟悉一些电
工电子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获得一定的动手能力,培养严谨、细致、实干的科学作风,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实训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下列基本内容:
1、加深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的了解,正确掌握安全用电操作规程;
2、初步掌握一般电子线路的分析、设计方法,加强并提高单元电路的综合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有能力、有方法查阅相关电路资料和手册;
4、训练学生使用计算机软件仿真软件Multisim和Protel的辅助设计应用能力;
5、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和测量;
6、掌握简易电路设计和印刷电路板制作工艺;
7、掌握常用工具使用和焊接技术;
8、掌握常用仪器仪表设备使用;
9、能够运用测量仪表和工具独立完成一般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检验和维修能力。
10、掌握电路调试、故障维修的技能;
11 、学会编写技术说明书的和语言(答辩)表达能力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序号 课 程 内 容 学时分配 授课方式建议
1 安全用电和实训注意事项 1 讲授
2 实训课题布置和具体要求说明 3 讨论
3 查找相关电路资料和手册 2 实践
4 选定电路和电路分析 2 辅导
5
电路仿真和确定电路元器件参数 3 辅导
6
印刷电路板设计和制作 6 实践
7
电路板焊接 3 实践
8
常用仪器设备使用和电路调试 4 辅导
9
电路性能测试和评分 3 实践
10
课程实训报告编写 1
《电子工艺实训》教学大纲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
具体要求:
(1)、熟练掌握相关电路的工作原理。
(2)、熟练掌握元件的识别和测试。包括各类电阻、电容、电感、(稳压)二极管、三极管、场
效应管和变压器的数值、质量、电器性能的准确判断。
(3)、熟练掌握根据相关电路设计线路。要求线路布线简单清晰,尽量不出现相交布线现象。
(4)、熟练掌握焊接技术。要求焊点光滑圆亮、大小均匀,没有虚、假焊,线路板清洁干净。
(5)、熟练掌握使用仪器进行测试。包括万用表、直流电流、毫伏表、频率计、(函数)信号
发生器、示波器的使用。要求正确连接仪器与测试件,仪器正确的开机使用前的校准、量程范围的
选择、正确规范的测试、正确读取有关数据和关机。
(6)、正确填写相关电路测试的工作文件表。
(7)、规范的安全操作。
2、成绩评定
实训成绩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级分评定,各项内容考评的综合成绩为最终成绩。其
各项考核内容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为:
(1)、课题电路总体方案设计 10%
(2)、仿真实验 10%
(3)、PCB (或者印刷电路图) 10%
(4)、组装、焊接、调试 30%
(5)、技术说明书(实训报告) 30%
(6)、答辩(实训表现) 10%
(7)、实训纪律:旷课扣 5 分,迟到、早退、中途溜号扣 2 分,其它违规操作造成事故的视情节轻
重扣 2—5 分。 10 分扣完,实训成绩以 0 分记。 10分
六、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
毕满清《电子工艺实习教程》国防工业出版社
2、参考教材
(1)、《电子工艺基础》
(2)、《无线电整机装配工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