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种类型及识别
水稻新品种金粳667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新品种金粳667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不断发展的农业生产中,新品种的育种和栽培技术的创新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金粳667水稻就是近年来新培育的一种优良水稻品种,其特征和高产栽培技术备受关注。
接下来将从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两个方面对金粳667水稻进行介绍。
一、金粳667水稻的特征特性1. 优良的抗逆性金粳667水稻在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上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极大地降低了种植风险。
2. 丰产性金粳667水稻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下,其每亩产量可达到800公斤以上,甚至在良好管理条件下,每亩产量可高达1000公斤以上,相比普通水稻品种有着更高的产量表现。
3. 优质米金粳667水稻籽粒饱满,外观光洁,米质晶莹剔透、口感好、香味浓郁。
而且糙米率低,加工比例高,符合市场需求。
4. 适应性广金粳667水稻适应性广,适合生长在江淮平原、江汉平原、珠江三角洲和闽粤地区。
而且对土壤要求不严,能在一般肥沃或瘠薄的土壤上正常生长。
5. 生长周期短金粳667水稻生长周期较短,从播种到收获只需120天左右,适合我国南方地区的种植和生产。
以上就是金粳667水稻的特征特性,这些特点使得金粳667水稻在市场上备受青睐,受到了广大种植户和农民的喜爱。
二、金粳667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准备金粳667水稻栽培首先需要准备适宜的土壤条件。
首先要进行水田的深翻整地,翻耕后再进行平整,保持土壤的肥沃和松软。
2. 选种播种选用优良的金粳667水稻种子,进行均匀的播种。
一般来说,每亩播种量为120-150公斤左右。
3. 管护管理金粳667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及时灌溉、追肥和杂草管理。
特别要注意在幼苗期要进行足量的施肥和水分的灌溉,以保证幼苗健壮生长。
4. 病虫害防治金粳667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较强,但也需要及时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常见的病虫害有稻瘟病、稻飞虱等,需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浙江种植的水稻类型

浙江种植的水稻类型浙江是中国重要的水稻种植省份之一,全省广泛种植多个水稻品种,包括早稻、中稻和晚稻。
这些水稻品种在浙江的不同地区和不同种植季节都有不同的适应性和特点。
首先是早稻。
早稻一般是在3月下旬或4月上旬播种,5月底至6月初收获。
早稻一般以矮秆、中晚熟品种为主,例如“六优早”、“浙早”等。
这些品种具有生长期短、耐旱、耐倒伏等特点,适应浙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浙江的早稻主要种植在江南平原,如湖州、绍兴、金华等地,因为这些地区温暖湿润、水田资源丰富,适合早稻的种植。
其次是中稻。
中稻一般在5月中旬或6月初播种,7月末至8月初收获。
中稻主要包括矮秆早熟和中矮秆中熟品种,如“五优中”、“千亩秧”等。
这些品种生长期适中,耐倒伏能力较强,适应浙江的水稻种植条件。
浙江的中稻主要种植在浙江中北部的平原地区,如杭州、温州、台州等地,这些地区白天温度较高,夜晚相对较凉爽,适合中稻的生长。
最后是晚稻。
晚稻一般在6月下旬或7月初播种,9月底至10月初收获。
晚稻主要是以中晚稻和中晚矮秆稻为主,如“杂交超级稻”、“三优中晚”等。
这些品种生长期长、产量高,适应浙江的秋季气候和水稻种植条件。
浙江的晚稻主要种植在浙江南部的丘陵地区和台州湾海岸带,这些地区夏秋季节的温度和湿度适合晚稻的生长。
除了早稻、中稻和晚稻,浙江省还种植其他一些特色水稻品种,如特早稻、特长稻、黑稻等。
特早稻是指生长期极短的水稻品种,一般在3月或4月开始播种,5月底至6月初即可收获。
特长稻是指生长期较长的水稻品种,一般需要150天以上的生长期,产量高但对气候和土壤条件要求高。
黑稻是一种独特的水稻品种,稻谷为黑色,富含有机酸、纤维素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
综上所述,浙江省种植的水稻品种多种多样,包括早稻、中稻和晚稻等不同类型和特色品种。
不同的水稻品种在生长期、适应性和产量等方面各有特点,在浙江的不同地区和不同种植季节有不同的种植分布。
这些水稻品种的种植不仅为浙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丰富人们的饮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
水稻新品种莲稻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
{ 舀
V o I . 4 3 N o . 4
水稻新品种莲稻 1 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付 久 才 ,孙德 才 ,张景 波
( 黑龙 江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佳 木斯 分 院 , 黑龙 江 佳 木 斯 1 5 4 0 0 7 )
摘
要: 莲稻 1 号 是 由 黑龙 江 省 佳 木 斯 市莲 粳 种 业 有 限公 司 和 虎林 市绿 都 种 业 有 限责 任 公 司联 合 育 成 的 早 熟 、 高产 、 长 粒
型水稻新品种 , 2 0 1 1 年 通 过 审定 。 生 育 日数 1 3 1 d左 右 , 比空 育 1 3 1晚 1 d , 需活动积温 2 3 7 5℃。 2 a区 域试 验 平 均 产 量 8 1 4 3 . 6 k g / h m , 较 对 照 品种 空 育 1 3 1增 产 5 - 4 %。 稻 米 品质 各 项 指 标 均 达 到 国家 二 级 优 质 米标 准 。 适 合 在 黑龙 江省 第 三 积 温 带 地 表 水 灌 溉 区旱 育 稀 植 插 秧 栽 培 。 关键 词 : 水稻 新 品种 ; 分 类 号 : ¥ 5 1 1 . 0 3 3 文 献标 志 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6 7 3 7 ( 2 0 1 3 ) 0 4 — 0 O 6 0 一 O 2
2 特征特性
2 . 1 生 育 期
生育 日数 1 3 1 d左 右 , 比空 育 1 3 1晚 1 d , 需 活 动积温 2 3 7 5 ℃, 为早 熟 品种 。
2 . 2 主 要农艺 性状
较对 照 品种空育 1 3 1增产 9 . 6 %。
4 栽培技术要点
4 . 1 播 种与插 秧
陆两优17水稻品种好不好?

陆两优17水稻品种怎么样?陆两优17水稻品种有特点?陆两优17水稻品种适宜在哪里种植?陆两优17水稻品种亩产多少公斤?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品种名称:陆两优17二、品种类型: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三、选育: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四、审定编:国审稻2021014五、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及安徽长江以南的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六、品种来源:陆18S×中嘉早17。
七、亩产量:2021年参加长江中下早籼早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千克比对照株两优819增产5.2;2021年续试平均亩产千克比株两优819增产3.6。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千克比株两优819增产4.5。
2021年消费试验平均亩产千克比株两优819增产3.4。
八、品种特点:陆两优17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平均天比对照株两优819长天。
每亩有效穗数万穗株高厘米穗长厘米每穗总粒数粒结实率82.2千粒重克。
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级穗瘟损失率级3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7级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感白背飞虱。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4长宽比垩白粒率97垩白度22.9胶稠度6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9。
九、种植要点:陆两优17水稻品种在3月底至4月初播种旱育秧适当早播秧田亩播种量20千克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
旱育秧3~4叶抛栽抛栽度每平方米28穴水育秧~叶移栽栽插度×20厘米每穴栽插2~3粒谷苗亩根本苗8万以上。
中等肥力田块亩施纯氮10千克、五氧化二磷5千克、氧化钾6千克;施足基肥、早施追肥。
分蘖干湿相间促分蘖亩总苗数到达25万苗时及时落水晒田穗以湿为主抽穗保持田面浅水灌浆干湿交替忌断水过早。
在播前用药剂浸种消秧田注意防治稻蓟马、稻蟓甲等本田注意及时防治纹枯病、螟虫、稻飞虱和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以上就是对陆两优17水稻品种的介绍。
水稻新品种Y两优17介绍及栽培技术

• 在浏阳一般选择5月15日-20日为宜,最迟 不超过6月5日,作一季稻在4月15日左右播 种。 • 浸种催芽及用种量:移栽田每亩用种量0.75公斤;抛秧
田用种量1.5公斤,软盘70-80片(353孔);直播用种量 1.5公斤。用咪鲜胺(或强氯精)浸泡10-12小时,洗干净 后,用通气包装袋催芽,每袋不能超过20斤。5月份催芽 利用自然温度催芽,每隔4-5小时,用清水洗一次挂在阴 凉处;破胸露白后即可播种(芽长半粒谷,根长一粒谷)。 播种前必须用高巧或优拌拌种,预防南方黑条矮缩病。
常德安乡,现场收割测产, 亩产1814斤
随州百亩攻关验 收,亩产1880.3 斤
海南高产擂台 赛,亩产 1718.84斤
李红义:1336斤
张国祥:1260斤
周奇志:1533斤
聂建波:1422斤(1920斤)
张义良:1492斤
孟国光:1605斤
谢命安:1517斤
不同栽培方式,产量不同
☆一般化种植,稳产 ☆精耕细作种植,高产 稳产、高产,农民的 种植保障 适应各种种植方式种植
• 图片展示 • ------荣誉篇
湖南双新展示 基地,588个品 种中脱颖而出, 荣获明星品种 称号
湖 南 科 技 报 跟 踪 报 道 Y17
农民日报跟踪 报道Y两优17
安 徽 日 报 报 道 Y 两 优 1 7
• Y两优17,全国布点示范销售,从湖南到湖
北,从江苏到江西,从安徽到信阳再到浙
641.96 8.70 639.64 8.31 635.71 7.65 635.17 7.56 634.26 7.40 633.45 7.26 633.13 7.21 633.10 7.20 631.80 6.98 631.52 6.94
稻米的分类

3.2
3.6 1.3 93.0 60.0 56.0 6.4 87.2
3.3
2.8 1.0 84.8 59.2 50.0 4.2 79.9
3.3
3.7 1.0 77.0 77.7 59.0 5.1 85.0
3.6
4.8 0.9 84.1 70.4 59.1 5.5 70.6
能量(kJ/100g)
蛋白质吸收率(%) 生物价(%) 蛋白质利用率(%) 有效蛋白含量(%) 可吸收能量(kJ/100g) 可吸收能量(%)
毒物质的残留量。是稻米的首要品质指标。
评价方法:①热分析方法;②米饭质地分析法; ③形态分析法 ;④近红外法 ;⑤X射线衍射法 ;⑥ 核磁共振法 ;⑦高效液相色谱法
2.2 我国稻米的品质现状与优质稻谷的标准 1.我国稻米的品质现状
1)优质稻米资源丰富。 2)主体品种品质总体水平不高,在国际稻米市场 上竞争力不强。 3)近年来,优质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对改良我 国稻米品质的结构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
(3)灌浆前期干物质积累速度平缓有利于提高稻米的品质。
3.淀粉的合成与积累的一系列酶直接关系到稻米的 品质
(二)水稻品种和环境因素对品质的影响
1.米质与品种 2.米质与气候生态 3.土壤生态条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4.栽培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水稻品种与品质的关系
•米质是遗传力较高品种特性 •品种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加工、外观、蒸煮和食味品质 •不同类型品种的米质对环境条件的反应特性亦不相同
2.3 稻米品质的形成
(一)稻米品质形成生理
(二)水稻品种与品质的关系
(三)环境条件及栽培因素对品质的影响
(一)稻米品质形成生理
1.糙米的组成成分
早熟水稻新品种龙粳24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早熟水稻新品种龙粳24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1 特征特性龙粳24号是由栽培成熟期较早的籼稻,号称早熟水稻新品种。
它以其良好的株型特征和优良的品质特征著称,出现在2001年,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江西,湖南,河南等省市区。
龙粳24号早熟水稻具有较高的株高,在栽培期间则表现出强健,整齐的特征。
测量其最大穗长,一把穗最多能含有96粒米,其穗粒色白比较细。
此外,龙粳24号还具有非常良好的抗病性和适应性,能够承受高温和干热的气候环境,在温室栽培下也有着比较好的发育表现。
2 栽培技术要点一、种植时间龙粳24号水稻,尤其是种植在南方地区,适宜在6月中下旬,7月上旬进行种植。
二、种植土壤为了满足龙粳24号早熟水稻的栽种需求,推荐在具有良好通透性,保水性,并具有较高肥力的土壤上栽种,更利于其正常生长发育。
三、施肥为了保证龙粳24号早熟水稻获得较好的生长发育,应该在栽种前对土地进行基肥,注入底肥。
而在进行补肥的时候,建议用复肥的方式,例如:在抽穗前施入有机肥,抽穗后再用氮、磷、钾复肥,重点在氮肥上,因为氮是谷物芽发和发育的催化剂。
四、浇灌在种植龙粳24号早熟水稻期间,水稻对水的需求量较大,为了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建议浇灌的时间以及频率要合理,避免长期缺水或过水的现象,从而让水稻具有更良好的生长状态。
五、防病因为龙粳24号具有比较强的抗性,但是为了更有效的防病,应该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避免病害发生与发展,适当的时候尽可能采取施药的方式也是必要的。
六、收获在收获水稻期间,要及时介入收割,把成熟的水稻做出收获,以保证稻米的品质,同时也更有利于新穗的发育茁壮。
总之,种植龙粳24号早熟水稻的前期应该把握合理的种植时机,根据土壤的肥力做出合理的施肥与浇灌护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任何可能引起病害的因素都应该及时介入防控,最后收获时要及早收割,以确保稻米的品质。
水稻新品种吉洋100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水稻新品种吉洋100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吉洋100是一种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及较强的抗逆性,适合不同地区的种植。
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能够充分发挥这一新品种的潜力,获得更好的生产效益。
下面将详细介绍吉洋100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1. 特征特性(1)优质高产:吉洋100具有较高的产量和优质的米质,具有粳米的特点,米粒圆润饱满,口感好,糯性适中。
根据不同地区的栽培条件,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是一种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
(2)抗逆性强:吉洋100对不同气候条件和生长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抗性较好,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也较强,不易感染病虫害。
(3)生长期适中:吉洋100的生长期适中,栽培灵活,适合不同地区的种植,成熟期合理,便于管理和收获。
2. 栽培技术(1)地块选择:选择肥沃土壤和排水良好的田地种植水稻,可以选择略微酸性的土壤,土壤pH值在6-7之间为最适宜。
(2)前茬作物处理:在水稻种植前,对前茬作物残体进行清理,加快有机质降解,不留病虫害的温床。
(3)种子处理: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种子处理,包括浸种、沤种等处理方法,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和生长势。
(4)密植肥水管理:在播种后,进行适量的施肥和浇水,注意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在生长初中后期要适量稀苗,保证水稻的茁壮成长,最终实现较高的产量。
(5)病虫害防治:在生长期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采取合理有效的药剂及时施药,确保水稻的生长健康。
(6)收获保管:根据水稻的生长期,合理选择收割期,采取机械化的方式进行收割,保证米谷完整无损,储存时注意防潮、通风,确保米谷的质量。
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结合吉洋100优质高产的特性,可以获得更好的产量和生产效益,为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大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种植技术,全面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推动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型)
早、中季稻 (变异型) (以下全部同上)
籼 稻
粳 稻
深水稻
旱稻
水稻
浮水稻
粘稻和糯稻区别主要在于胚乳淀粉性质的不同。
项目
糯稻
粘稻
米粒食泽 淀粉组成 碘液反应
乳白色,无腹白, 略透明,有光泽,一 般腹白明显。
含支链淀粉98%以上, 直链淀粉15-30%, 几乎不含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70-85%。
亚种(籼/粳) 群(晚季稻/早、中季稻) 型(水稻/陆稻) 变种(粘稻/糯稻) 品种(栽培品种)
普通栽培稻
籼亚种 (基本型)
晚季稻 (基本型)
水稻 (基本型)
陆稻 (变异型)
粘稻―品种
糯稻―品种 粘稻―品种
早、中季稻 (变异型)
糯稻―品种 水 稻 (同上)
陆 稻 (同上)
粳亚种 (变异型)
晚季稻
(以下全部同上)
图1-5 稻穗的形态
粳稻稻穗
籼稻稻穗 粳稻稻谷
粳稻稻穗 粳稻稻谷
籼稻稻穗 籼稻稻谷
我国籼稻种植面积大和总产量均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 70%~75%,但江苏省籼稻种植面积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不到10%。 南方大部分稻区的人习惯吃籼稻米;北方稻区的人则习惯食用粳稻米。
2001-2005我国粳稻生产概况
叶色(地力、施氮水平、生育期有关)
淡绿
浓绿
顶叶开角(自然状态)
大
小
形
叶毛
多
少或无
芒
多数有芒,少数有短芒直生 多数有长芒或短芒,芒
态
略呈弯曲状
特
稃毛
稀或短,散生
密而长,集生稃尖或棱 上
征
抽穗时壳色
浅绿泛白
均匀稍深
穗颈伸出度(穗颈长) 短,由包颈不出到6cm 长,约在5-15cm(?)之间
第一穗节的长度 谷粒形状
淀粉吸碘性很小,遇 淀粉吸碘性很大,遇
碘反应呈棕红色
碘反应呈蓝色
二、籼粳亚种的分类方法及形态特征 1、籼粳亚种的分类方法 加藤等(Kato et al,1928)以形态特征、杂交亲和性与血清
反应为依据,最早将将亚洲栽培稻(主要为中、日居多)分籼、粳两 个亚种,奠定了稻种分类的基础;
松尾(Matsuo,1952),综合了多种性状,最后以粒型为主分将 世界稻种分为A(日本型,粳)、C(印度型,籼)、B(爪哇型);
着粒密度(趋势)
多数<2.5cm 细长,扁平
小
典型的>3cm 短圆,宽厚
大
2、籼、粳稻主要形态、生理特征比较
籼稻
粳稻
发芽速度
生
抗寒性
较快 不耐寒,易烂秧
较慢 较耐寒,不易烂秧
抗旱性
较弱
较强
理
分蘖力
较强
较弱
耐肥性
矮杆较耐肥,高秆不耐肥
耐肥
特
落粒性
强
难
抗病性
较强
较弱
性
米质
出米率低,碎米多,粘性差, 出米率高,碎米少,
平均
17564. 4
4774.16
27.15 4.25
粳稻 1.05 1.03 0.9 1.03 1.09 1.02
粳稻% 24.37 24.43 21.95 24.25 25.19 24.04
水稻
粳稻 粳稻%
410.9 410.67 99.94
412.61 429.33 104.05
404.94 408.67 100.92
野生稻(20个野生种)
稻属
栽培稻
亚洲栽培稻: (普通栽培稻)
世界各地均有, 占栽培稻面积的 99%以上。
有籼、粳之分。
非洲栽培稻: (光身稻 )
仅在西非,丰产性差, 但耐瘠性强。
无籼、粳之分。
栽培稻起源于野生稻
普通野生稻
普通栽培稻
2、我国栽培稻种的分类
我国栽培稻由于分布区域辽阔,栽培历史悠久,生态环境多样,在长 期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下,出现了繁多的适应各稻区和各栽培季节的品种。 丁颖曾根据它们的起源、演变和栽培发展过程,把我国栽培稻种分为5级。
420.71 482.67 114.73
417.35 481.33 115.33
413.30 442.53 106.99
三、栽培稻种分类
早熟 相差5-7天,
约1个叶龄
高:>120cm
大穗型
熟期
中熟
株高
中
穗粒 性状
晚熟
遗传组 成杂合 与否
杂交稻 常规稻
水稻品种类型识别
一、稻的分类 1、稻属分类
稻属: 禾本科作物中最重要的属之一.稻属植物起源于南半球1亿3千万年前
的冈瓦纳古大陆,随古大陆的分裂而广泛分布到温湿的热带非洲、南美、 南亚、东南亚和大洋洲。
普通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有一共同的祖先,而后在亚洲和非洲独立、 平行演化,即多年生野生稻→一年生野生稻→一年生栽培稻。
少 2.5-2.1 边及棱微染
绿 >3.5cm
无 <2 不染
籼稻
粳稻
有时一个品种某一性状很难分为籼稻和粳稻,可以将各项目的分数加起来后, 0~8分为籼(H) 9~13 分为偏籼(H’) 14~17分为偏粳(K’) 18~24分为粳(K)
2、籼稻与粳稻主要形态特征、生理特征比较
籼稻胀性大
粘性大,胀性小
谷粒在苯酚中 易着色(黑色、灰黑)
不易着色
取试样二份,各100粒,先浸于清水中6h,倒去清水注入1%苯酚溶液,浸12h,取出用清 水冲洗,放在吸水纸上经一昼夜,鉴定种子染色程度,谷粒染色分五级:不染色、淡茶褐色、 茶褐色、深茶褐色、黑色。此法可以鉴别籼粳稻,一般籼稻染色深,粳稻不染色或染成浅色深, 因籼、粳型不同品种染色均有深浅之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凡不染色者均属粳稻。
盛永(Morinags,1960)则分为籼、粳、Bulu、Aus为栽培稻的 四个生态种。
我国程侃声(1984,1985) 及Glaszmann(1986) 都认为爪哇 型只是冈彦一(Oka,1958)文中的热带岛屿型粳稻,达不到种或亚种 的水平,仍分籼、粳两个亚种。
表一、鉴别性状的级别及评分(程侃声,形态指数法)
等级及评分
项目
0
1
2
3
4
稃毛
短
稍长
中或较长或仅有疣状突起
长
长
硬(直)
硬
不太齐
稍软
乱
齐(匀)
稍齐 略软
欠齐或不齐
软
抽穗时壳色 1-2穗节长 叶毛 长宽比 酚反应
绿白 <2cm 甚多 >3.5
黑
白绿2.1-2.5cm
多 3.5-3.1 灰黑或褐黑
黄绿 2.6-3cm
中 3.0-2.6
灰
浅绿 3.1-3.5cm
总产量(万吨)
种植面积(亿亩)
单产(kg)
年份 水稻
粳稻 粳稻% 水稻
2001
17758. 1
4863.5
27.39
4.32
2002 17454 4752 27.23 4.23
2003 2004
16641. 82
17908. 8
4109 4958.4
24.69 27.69
4.11 4.26
2005 18059.2 5187.9 28.73 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