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高一必修1教学案:专题一二_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六王毕,四海一”

1.平定六国

(1)状况: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攻灭东方六国。

(2)意义:结束了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

2.统一全国

(1)北方: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

(2)南方:平定岭南地区,开凿灵渠,置郡管理。

(3)“西南夷”:开辟“五尺道”,并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3.影响: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二、海内为郡县

1.起源:在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2.推广:秦统一后,秦始皇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3.概况

(1)“郡”直属于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和监察职责。

(2)“县”隶属于郡,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与“县”同级的地方行政机构“道”。

(3)“县”以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和负责地方治安并兼管公文传递的机构“亭”。4.特点

(1)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2)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5.意义

(1)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西汉王朝继续推行郡县制,逐步消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三、百官公卿

1.皇帝制度

(1)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

(2)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2.三公九卿制

(1)“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

(2)“九卿”:是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

3.“朝议”制度

(1)含义: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讨论国家军政要务的方式。

(2)评价:可以集思广益,是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后期遭破坏。

4.“汉承秦制”

(1)西汉王朝:大体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

(2)汉武帝时期:通过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的设置,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对国家的政权稳固,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轻巧识记]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

[易错提醒]“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是指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自掌握国家大权,主要特征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等大权都具有独断性。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中央集权”则是从地方和中央的关系来看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区别于地方自治的一种国家体制,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地方分权相对应,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

1.秦灭六国,实现统一之后,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实行郡县制是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在中央,秦始皇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朝议”制度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3.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统治。

4.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点及作用

[材料一]“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体现了“皇帝”制度有何特点?

[教你读史]

关键信息: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等,这些名称独一无二,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特点。

[提示]皇帝独尊,皇权至高无上。

[材料二]昔者秦始皇帝功德瑕衅(过失),粲然(明白)在中夏(中国),其法式(法令、制度)诒(遗留)于后嗣(后代)。

——章太炎《訄书·哀焚书》

(2)材料二中的“法式”包括哪些方面,作者是什么态度?

[教你读史]

把“功德瑕衅”与“法式诒于后嗣”联系起来理解章太炎对秦朝“法式”的评价。

[提示]法式:以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中央集权制度。态度: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材料三]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孟德斯鸠

(3)以秦朝为例,说明孟德斯鸠的观点。

[教你读史]

核心词“专制”“恐怖”,有制度层面,也有统治措施层面。

[提示]秦始皇强化专制统治,使下层人民的处境日趋恶劣,激化社会矛盾;秦朝实行暴政,残酷压榨人民,导致民不聊生。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其影响

1.内容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2.特点

(1)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的官吏而掌握了人事大权。

(3)中央行政体制的运行以皇权为中心,且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3.积极作用

(1)促进了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中国疆域的初步形成、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4.消极影响

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激化,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破坏。

海内为郡县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主要标志[

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夫之对郡县制的认识。

[教你读史]

提炼关键信息:郡县制是“势之所趋”“害不如封建之滋多”,即肯定郡县制。

[提示]郡县制实行二千多年是大势所趋;郡县制优于分封制。

[材料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文史纵横》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教你读史]

注意变化:从“封地主人……双重身份”到“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联系郡县制和分封制挖掘隐性信息,理解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的变化。

[提示]变化: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权到中央垂直管理。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高度集权,容易导致暴政等弊端。

郡县制的形成、演变及影响

1.郡县制的形成及演变

(1)郡县制是在分封制瓦解的基础上,为适应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于春秋后期开始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