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脱位与损伤

 关节脱位与损伤
 关节脱位与损伤

肩关节脱位

一、临床表现及诊断

1.有上肢外展外旋或后伸手掌着地外伤病史。

2.患肩疼痛、肿胀,不敢活动,特殊姿势:以健手托住患侧前臂,头部向患侧倾斜。

3.方肩畸形。

4.Dugas征阳性:有脱位时,将患侧肘紧贴胸壁时,手掌搭不到健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贴近胸壁。

· 5.肩关节前脱位可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二、治疗

1.手法复位:局部浸润麻醉,Hippocrates法(足蹬法)复位。

2.固定:三角巾悬吊上肢3周;合并大结节骨折者4-6周。

3.康复治疗。

桡骨头半脱位

一、好发年龄及发生机制

· 5岁以下的小儿。

· 发生机制:桡骨头发育尚不完全,当其腕、手被向上提拉、旋转时,桡骨头即向远端滑移脱位,取消牵力后,桡骨头不能回到正常解剖位置,而是向桡侧移位,形成。

大手拉小手——桡骨头半脱位

桡骨头半脱位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1.有腕、手被向上牵拉史。

2.小儿肘部疼痛,活动受限,前臂处于半屈位及旋前位。

3.肘部外侧有压痛。

4.X线:常(-)。

三、治疗

1.手法复位,不必麻醉。

· 听到轻微的弹响声,肘关节旋转、屈伸活动正常,小儿肯用患侧手取物,标志复位成功。

2.复位后不必固定,但不可再暴力牵拉。

图桡骨头半脱位的复位方法

(1)拇指直接按在桡骨的小头处

(2)将前臂作旋前、旋后活动

髋关节脱位

一、分类及临床表现

· 按股骨头脱位后的方向分:后脱位(最多见)、前脱位和中心脱位。

1.髋关节后脱位的典型表现——患肢缩短,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畸形。

(1)明显外伤史,通常暴力很大。(2)明显疼痛,髓关节不能活动。(3)患肢缩短,髓关节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

(4)可在臀部摸到脱出的股骨头,大粗隆上移明显。

(5)部分病例有坐骨神经损伤表现,大都为挫伤,2-3个月后自行恢复。原因:股骨头压迫。

2.关节前脱位的典型表现: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畸形。

3.关节中心脱位的典型表现:

◆ 患肢缩短——程度由股骨头内陷的程度决定;

◆ 由于后腹膜间隙内出血甚多,可出现失血性休克。

二、髋关节后脱位的并发症

早期可有坐骨神经损伤,大多为挫伤或股骨头压迫所致,表现为膝关节的屈肌、小腿和足部全部肌肉瘫痪,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部感觉消失。

三、后脱位的治疗

1.复位——Allis法复位,即提拉法。

①必须麻醉。

②复位宜早,最初24~48小时是复位的黄金时期,最好在24小时内复位完毕。

2.固定:患肢做皮肤牵引或穿丁字鞋2~3周。不必石膏固定。

3.功能锻炼:卧床休息4周。2~3周后开始活动关节。4周后扶双拐下地活动。3个月后可完全承重。

膝关节韧带损伤【新】

一、临床表现

有外伤病史。青少年多见,男多于女,运动员最多见。

受伤时有时可听到韧带断裂的响声,很快便因剧烈疼痛而不能再继续运动或工作。

局部表现:膝关节处肿胀、压痛与积液(血),膝部肌痉挛,不敢活动膝部,膝关节处于强迫体位(伸直/曲)。

膝关节侧副韧带断裂:明显的压痛点,有时还会摸到蜷缩的韧带断端。

补充——膝关节韧带解剖TANG

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内侧副韧带

外侧副韧带

1.侧方应力试验——痛点局部麻醉后进行。

在膝关节完全伸直位与屈曲20°~30°位置下,作被动膝内翻与膝外翻,并与对侧比较。如有疼痛,或内翻外翻角度超出正常范围并有弹跳感——侧副韧带扭伤或断裂。

侧方应力试验

2.抽屉试验——麻醉下进行。

膝关节屈曲90°,小腿垂下;

双手握住胫骨上段作拉前和推后动作,观察胫骨结节前后移动的幅度。

前/后移增加——前/后交叉韧带断裂(需两侧对比)。

单独前交叉韧带断裂时,胫骨前移幅度仅略大于正常,若前移明显增加——可能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

抽屉试验

3.轴移试验:检查前交叉韧带断裂——膝关节不稳定。

患者侧卧,检查者一手握住踝部,屈曲膝关节到90°,另一手在膝外侧施力,使膝处于外翻位置,然后缓伸直膝关节,至屈曲30°位时觉疼痛与弹跳——(+)。

原因——屈膝外翻姿势下,胫骨外侧平台向前错位,股骨外髁滑向胫骨平台的后方,在伸直过程中股骨外髁突然复位而产生疼痛。

4.影像学与关节镜

(1)应力位X线平片——在膝内翻和膝外翻位置下摄片(局麻)。

比较内、外侧间隙张开之差:

4mm以下——轻度扭伤;

4~12mm——部分断裂;

12mm以上——完全性断裂,可能还合并有前交叉韧带损伤。

(2)MRI——清晰显示前、后交叉韧带的情况,还可发现意料不到的韧带结构损伤与隐匿的骨折线。(3)关节镜检查:对诊断交叉韧带损伤十分重要。

二、诊断

各种试验+MRI+关节镜检查。

侧方应力试验——内外侧副韧带

抽屉试验——前后交叉韧带

轴移试验——膝关节稳定性

【可能的出题角度】

A.轴移试验

B.侧方应力试验

C.拾物实验

D.抽屉试验

E.直腿抬高试验

1.反映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

[答疑编号70042805010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

2.反映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

[答疑编号700428050102: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D

3.反映膝关节稳定性

[答疑编号700428050103: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

肩关节前脱位病人,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皮肤牵引

B.悬吊牵引

C.骨牵引

D.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E.手法复位外固定

[答疑编号700428050104:针对该题提问]

【参考答案】E

肘关节脱位的特有体征是

A.患肘肿痛、不能活动

B.以健侧手托患侧前臂

C.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D.肘后三角关系异常

E.肘关节处于半伸直位

[答疑编号700428050105:针对该题提问]

【参考答案】D

3岁男童,母亲为之穿衣牵拉右手臂后突然哭闹,不敢屈肘持物,其诊断应首先考虑

A.右桡骨头半脱位

B.右肩关节脱位

C.右肘关节脱位

D.右腕关节脱位

E.右肱骨髁上骨折

[答疑编号700428050106:针对该题提问]

【参考答案】A

下列哪项是桡骨头半脱位最常见的处理方法

A.手法复位,三角巾悬吊

B.切开复位,内固定

C.手法复位,无须制动固定

D.手法复位,石膏外围定

E.切开复位,外固定

[答疑编号700428050107:针对该题提问]

【参考答案】C

髋关节后脱位的典型畸形是髋关节

A.屈曲、内收、内旋

B.屈曲、内收、外旋

C.屈曲、外展、内旋

D.屈曲、外展、外旋

E.屈曲、外旋

[答疑编号700428050108:针对该题提问]

【参考答案】A

30岁,男性,驾车撞树受伤,伤后右髋关节疼痛剧烈不能活动。查体:患肢短缩,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股骨颈骨折

B.股骨干骨折

C.髋关节后脱位

D.髋关节前脱位

E.坐骨神经损伤

[答疑编号700428050109:针对该题提问]

【参考答案】C

治疗早期髋关节后脱位的措施,不应选择

A.复位后持续皮牵引固定

B.Aillis法手法复位

C.伤后3个月患肢不能负重,以免股骨头缺血坏死

D.即刻手术切开复位

E.早期进行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及踝部功能锻炼

[答疑编号700428050110:针对该题提问]

【参考答案】D

(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餐叉”样畸形

B.下肢短缩、外旋畸形

C.下肢短缩、内旋、内收畸形

D.腕下垂

E.Dugas征阳性

1.Colles骨折

2.肩关节脱位

[答疑编号700428050111:针对该题提问]

【参考答案】A、E

先天髋关节脱位和治疗

DDH即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发育性髋关节异常。国内有学者将DDH翻译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或发育性髋关节发育异常等等。DDH的概念是指因某种因素导致患儿出生时或在发育过程中髋臼陡浅或股骨头脱出髋臼之外的现象。 CDH即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近十年来,国外学者注意到,有患儿在出生时髋关节是正常的,但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出现髋臼发育不良或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的半脱位或全脱位。因此,1991年美国骨科学会(AAOS)和北美小儿骨科学会(POSNA)建议将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更名为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它包括患儿出生时就已存在的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的半脱位或全脱位,也包含了生长发育逐渐出现髋臼发育不良或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的半脱位或全脱位。 由CDH变为DDH,反映了人们对DDH的病理改变、自然史的认识更加深入。由于DDH的名称尚未列入WHO的“疾病分类”中,仍有学者在临床实践中将其称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Crowe分类法即根据X线片测量股骨头移位距离与股骨头及骨盆高度的比例将其分为四型: Ⅰ型:股骨头移位占股骨头高度不到50%,或骨盆高度不到10%; Ⅱ型:股骨头移位占股骨头高度的50%~75%,或骨盆高度的10%~15%; Ⅲ型:股骨头移位占股骨头高度的75%~100%,或骨盆高度的15%~20%; Ⅳ型:股骨头移位超过股骨头高度的100%,或骨盆高度的20%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疗指南(第七届全国小儿骨科学术会议2009年4月15日-18日) (张建立、杨建平)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旧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是髋关节在发育过程中以空间和时间上的不稳定为特征的一组病变的总称,包括髋关节脱位、半脱位和髋臼发育不良。DDH可造成患儿的步态异常、相邻关节发育异常、脊柱继发畸形,导致成年后下腰痛和髋关节退行性变引起的疼痛。由于该病与髋关节发育过程紧密相关,不同年龄组的表现和相应的治疗各不相同。 DDH治疗的目的是取得稳定的同心圆复位,避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一)出生~6个月 此阶段为DDH治疗的黄金时段,方法简便易行,依从性好,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1、临床表现与体征:大腿皮纹和臀纹不对称,关节弹响和下肢不等长等。脱位侧髋关节外展试验阳性。Ortolani/Balow征阳性。肢体不等长,Allis(Galleazzi)征阳性等。 2、影像学检查:≤4个月患儿首选髋关节B超检查,Graf法;>4个月患儿可拍X线双髋正位片,常用指标为Perkin方格、髋臼指数(AL)、中心边缘角(CEA)、Shenton线、泪滴(Teradrop)征。 3、治疗:首选Pavlik 吊带,维持髋关节屈曲100°~110°,外展20°~50°。24小时维持。禁脱位动作(包括检查和更换衣服)。定期B超检查,1次/1~2 周。若3周后B超提示取得同心圆复位,则继续维持2~4个月。然后使用外展支具直至髋臼指数(AL)<25°,中心边缘角(CEA)>20°。如果3周后B超及临床检查提示未取得复位,则停用Pavik 吊带,改用其他治疗方法。否则后脱位的股骨头持续压迫髋臼壁可致吊带病(髋臼后壁发育不良)。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支具(固定体位同吊带)或直接采用闭合石膏固定,禁忌非麻醉下复位、穿戴极度(蛙式)外展支具,以避免损伤股骨头软骨和AVN。 (二)7个月~18个月 随年龄的增加,体重与活动量加大,使用吊带的依从性和疗效下降。 1、临床表现和体征:除上述表现外,查体可见双臀外观不对称,会阴宽,大转子高位,望远

老年人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麻醉分析

老年人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麻醉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12T11:47:30.46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作者:陈婧李春燕杨素碧 [导读] 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小剂量琥珀胆碱在老年人髋关节脱位的手法复位治疗中属于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理想的麻醉方式,值得推广。 (四川省邻水县人民医院;6385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麻醉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之间收治的老年人髋关节脱位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患者22例,第一组患者采取蛛网膜下麻醉的方式,第二组患者采取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的方式,第三组采取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小剂量琥珀胆碱的麻醉方式,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三种不同的麻醉方式之中,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小剂量琥珀胆碱的麻醉方式对老年髋关节脱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小,复位时间也最短,且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小剂量琥珀胆碱用于老年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麻醉安全性更高,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老年人;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麻醉 Anaesthesia of manipulative reduction of hip dislocation in the elderly Chen Jing Li Chunyan Yang Subi 638500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nesthetic method and effect of manual reduction of hip dislocation in the elderly. Methods: from March 2016 to March 2018, 66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disloc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22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firs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ubarachnoid anesthesia. The patients in the second group were anesthetized by propofol combined with fentanyl, the third group by propofol and fentany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small dose of succinylcholine. Results: propofol and fentanyl were used in three different anesthetic methods. Intravenous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low-dose succinylcholine anesthesia had the least hemodynamic effect and shortest reduction tim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dislocation, and no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Conclusion: propofol and fentany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low dose succinylcholine are more safe and effective for manual reduction of hip disloc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Keywords: elderly; manual reduction of hip dislocation; anaesthesia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005-02 髋关节脱位是老年人群的一种常见病,可以通过手法复位的方式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传统的复位治疗通常采取的是局部麻醉或者直接不使用麻醉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比较强烈,甚至会出现难以忍受疼痛而休克的情况,同时可能会由于暴力的作用产生关节的撕脱或骨折,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不利影响,也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合理、有效的麻醉方式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可以较好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本文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之间收治的老年人髋关节脱位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三种不同的麻醉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之间收治的老年人髋关节脱位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患者22例,所有患者ASAI-II级,无脑外伤及内脏复合伤,无既往药物过敏史、哮喘病史,无麻醉禁忌证。第一组22例患者,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年龄在58-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4± 2.3)岁,体质量53-74千克,平均(66.5± 3.1)千克。第二组22例患者,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龄在59-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 4.8±2.7)岁,体质量55-77千克,平均(66.9±3.4)千克。第三组22例患者,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年龄在59-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 5.2±2.4)岁,体质量55-76千克,平均(6 6.6±3.3)千克。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等基本资料上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对其BP、SpO2、HR、心电图等进行密切监测,开放外周静脉,迅速补充300毫升的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在面罩吸纯氧的时候设置氧流量为每分钟4升。第一组患者采取蛛网膜下隙麻醉的方式,选择T3-4为穿刺点,使用1-1.5毫升的0.5%的布比卡因在患者蛛网膜下隙进行注射,注射需要在3-5秒时间之内完成,15分钟之后进行手法复位,麻醉之后的半小时以上,麻醉平面在T8以下,且生命体征平稳才能离开手术室[2]。 第二组患者需要先使用0.05毫克的芬太尼进行静脉注射,然后再注射每千克2.0-2.5毫克的异丙酚,在患者的睫毛反射消失之后再进行手法复位治疗,需要的时候可以增加使用异丙酚,在患者出现呼吸减弱的情况下,需要将面罩扣紧,手控进行辅助呼吸[3]。 第三组患者使用0.05毫克的芬太尼进行静脉注射,然后使用每千克1.5-2.0毫克的异丙酚进行静脉推注,在患者睫毛反射小时之后,使用每毫升10毫克的琥珀胆碱进行静脉注射,每千克0.5毫克,在30秒之后进行手法复位治疗,患者自主呼吸消失之后需要紧扣面罩,采取手控或者机控的方式进行通气的控制,直到患者自主呼吸恢复为止[4]。复位完成之后需要马上进行床旁拍片,对复位效果进行检查、确认。如果患者的收缩压(SBP)<85mmHg(1mmHg=0.133kPa),则需要静脉注射麻黄素或者去氧肾上腺素进行纠正,如果患者的HR<50 次/min,则需要使用阿托品进行静脉注射纠正。静脉麻醉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了呼吸减弱的情况,需要通过手控辅助或者控制通气的方式维持SpO2>95%,在患者的呼吸、神智完全恢复之后在继续采取鼻塞吸氧15分钟以上,等待其生命体征恢复平稳之后才可以离开手术室。 对三组患者的麻醉前、麻醉后、复位后、离开手术室时的SBP、ECG、HR、SpO2、累计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次数、手法复位时间、手法复位成功率与恶心、呕吐、术后肌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并仔细记录[5]。 1.3统计学分析文章数据用SPSS19.0软件处理,以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SBP比较 第一组患者入室时SBP为(125±12)mmHg,麻醉后SBP为(95±9)mmHg,复位后SBP为(98±5)mmHg,离开时SBP为(103±6)mmHg;第二组患者入室时SBP为(120±14)mmHg,麻醉后SBP为(102±6)mmHg,复位后SBP为(105±5)mmHg,离开时SBP为(110±7)mmHg;第三组患者入室时SBP为(128±9)mmHg,麻醉后SBP为(104±10)mmHg,复位后SBP为(110±7)mmHg,离开时SBP为(113±8)mmHg。麻醉之后三组患者的SBP均比入室时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第一组SBP

关节脱位与损伤

肩关节脱位 一、临床表现及诊断 1.有上肢外展外旋或后伸手掌着地外伤病史。 2.患肩疼痛、肿胀,不敢活动,特殊姿势:以健手托住患侧前臂,头部向患侧倾斜。 3.方肩畸形。

4.Dugas征阳性:有脱位时,将患侧肘紧贴胸壁时,手掌搭不到健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贴近胸壁。 · 5.肩关节前脱位可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二、治疗 1.手法复位:局部浸润麻醉,Hippocrates法(足蹬法)复位。

2.固定:三角巾悬吊上肢3周;合并大结节骨折者4-6周。 3.康复治疗。 桡骨头半脱位 一、好发年龄及发生机制 · 5岁以下的小儿。 · 发生机制:桡骨头发育尚不完全,当其腕、手被向上提拉、旋转时,桡骨头即向远端滑移脱位,取消牵力后,桡骨头不能回到正常解剖位置,而是向桡侧移位,形成。

大手拉小手——桡骨头半脱位 桡骨头半脱位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1.有腕、手被向上牵拉史。 2.小儿肘部疼痛,活动受限,前臂处于半屈位及旋前位。 3.肘部外侧有压痛。 4.X线:常(-)。 三、治疗 1.手法复位,不必麻醉。 · 听到轻微的弹响声,肘关节旋转、屈伸活动正常,小儿肯用患侧手取物,标志复位成功。 2.复位后不必固定,但不可再暴力牵拉。

图桡骨头半脱位的复位方法 (1)拇指直接按在桡骨的小头处 (2)将前臂作旋前、旋后活动 髋关节脱位 一、分类及临床表现 · 按股骨头脱位后的方向分:后脱位(最多见)、前脱位和中心脱位。 1.髋关节后脱位的典型表现——患肢缩短,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畸形。 (1)明显外伤史,通常暴力很大。(2)明显疼痛,髓关节不能活动。(3)患肢缩短,髓关节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 (4)可在臀部摸到脱出的股骨头,大粗隆上移明显。 (5)部分病例有坐骨神经损伤表现,大都为挫伤,2-3个月后自行恢复。原因:股骨头压迫。 2.关节前脱位的典型表现: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畸形。

手术指南-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髋关节脱位分为前脱位与后脱位两大类,临床常见为后脱位。一般说来,髋关节新鲜脱位无论前后,在完善的麻醉下,手法复位甚易成功,疗效也好。但陈旧性脱位;并有大块髋臼骨折或股骨头骨折,因而妨碍手法复位的新鲜脱位;或并有坐骨神经损伤,或手法复位失败的新鲜脱位,则均须切开复位。陈旧性脱位还应在切开复位的同时,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及股骨头病理改变等行关节融合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由于前脱位甚少,本节仅介绍后脱位的切开复位术。 [术前准备] 1.陈旧性脱位术前应作持续骨牵引1周左右。 2.显露途径的选择:髋关节脱位的显露途径可选用前外侧显露途径或后侧显露途径。前者取仰卧位,手法复位比较方便,但脱位的股骨头位于髂骨的后面,比较深,分离有一定困难。后侧显露一般取俯卧位,显露股骨头、坐骨神经及髋臼比较直接,容易;但手法复位不方便。如将体位改为侧卧位或侧俯卧位,则可克服此困难。因此,前脱位及某些不须探查坐骨神经,不须内固定髋臼的新鲜后脱位;或虽为陈旧性后脱位,但股骨头的活动度较大者可考虑用前外侧显露。反之,后脱位并有坐骨神经损伤或大块髋臼骨折,或脱位的股骨头在髋臼以上,而且活动度甚小者,可考虑用后侧显露途径。 [手术步骤] 1.体位、切口与显露采用前外侧显露途径(见下肢骨关节显露途径),病人仰卧,将患侧腰背部及臀部垫高,与手术台面成20°~30°。作前外侧切口,近侧于骨膜下剥离髂骨翼内、外侧的肌肉,远侧自缝匠肌及阔筋膜张肌之间进入,下翻股直肌,即抵髋关节的前面。采用后侧显露则病人取侧卧或侧俯卧位,使病人腹部与手术台成45°角。作后侧切口,裂牙臀大肌,先探查坐骨神经,予以分离和保护[图1 ⑴分离并保护坐骨神经]。自大转子切断梨状肌、闭孔内肌及上、下孖肌肌腱,并翻向内侧,即可见脱位的股骨头[图1 ⑵分离股骨头和颈部]。

骨折与脱位(李雁)

骨折与脱位 骨折 一、骨折的定义、病因、分类 1、定义: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称为骨折。 2、病因:骨折大多由外伤所致,可分为四类。 (1)直接暴力,直接作用于暴力部位; (2)间接暴力,外力传达; (3)肌肉的强烈收缩; (4)持续性劳损。 3、分类,分类方法很多,常见的有: (1)骨折处与外是否相通分:A、闭合性骨折,B、开放性骨折; (2)根据骨折轻重程度分:A、不完全性骨折,B、完全性骨折; (3)根据骨折成的形态分:A、横形骨折,B、斜形骨折,C、螺旋性骨折,D、粉碎性骨折,E、青枝骨折,F、裂纹骨折。 其它有:嵌插骨折,压缩骨折及骨骺分离。 (4)根据骨折复位后的稳定性分:A、稳定性骨折,B、不稳定型骨折; (5)根据骨折的就诊时间分:A、新鲜骨折,2至3周内就诊;B,陈旧骨折,2至3周后就诊(6)根据受伤前骨质是否正常分:A、外伤骨折,B、病理骨折。 二、诊断要点 (一)一般诊断依据 1、有明显的外伤史。 2、伤后患处疼痛及功能障碍。 3、体征有骨擦音、骨折畸形或异常活动,此外,局部可有肿胀和皮下瘀斑,在对称的姿势下测量两侧肢体的长度,可发现患肢缩短及缩短的程度。 4、X线照片,不仅可证实或发现骨折,并能了解骨折断端的形态与移位情况。 (二)常见骨折的诊断要点 1、肱骨干骨折,大多数上臂有缩短和成角畸形,并有异常活动有骨擦音,拍上臂正、侧位X线片可明确诊断,若见腕下垂,拇指不能背伸,虎口区感觉障碍,为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 2、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肱骨髁上处压痛、肘部肿胀甚至出现张力性水泡,有移位的呈靴样肘畸形,但肘后三角关系保持正常。应注意桡动脉的搏动,腕和手指的感觉、运动、温度、颜色,以便确定是否合并神经或血管操作,X线照片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3、桡尺骨干双骨折,前臂肿胀和疼痛,旋转功能丧失,完全性骨折多有成角畸形、骨擦音和异常活动,但儿童青枝骨折只有成角畸形,X线照片时,应包括肘关节和腕关节,以便确定有无旋转移位和上、下尺桡关节脱位。 4、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腕部肿胀、疼痛,腕关节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可见“餐叉样”畸形或“枪上刺刀样“畸形,缩短移位时可扪及桡骨茎突上移,无移位或不全骨折时,肿胀多不明显,仅觉局部微痛,腕和指活动不便,握力减弱,X线照片,可协助诊断。 5、股骨颈骨折,伤后有髋部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不能站立,但部分嵌入骨折仍可适时站立及跛行,伤肢呈外旋,缩短,髋膝关节轻度屈曲畸形,腹股沟处压痛,足跟叩击痛阳性,可扪及大粗隆上移,拍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6、股骨干骨折,大腿肿胀、疼痛、功能丧失,出现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形,可扪及骨擦音、异常活动,严重移位的股骨下1/3骨折,若在国窝部有大血肿,小腿感觉和运动障碍,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应考虑为国窝部血管、神经损伤,X线照片可以显示骨折的类型及移位的方向。 7、胫腓骨干骨折,小腿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压痛和纵向叩击痛明显,可有骨擦音及异常活动,

成人肘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

一篇搞定:成人肘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 成人肘关节骨折脱位常常会出现较高比例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往往比较棘手。一般认为肘关节的功能性活动角度为屈曲100°旋前旋后50°,但是现代3D 追踪技术发现正常人体所需的功能性活动角度要远远大于上述范围。 而肘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目的则是恢复和重建肘关节的功能。美国费城Temple 大学医院的Jennings 教授在近期OCNA 杂志上对成人肘关节脱位的治疗进行了详细论述。 分类和分型 肘关节脱位可分为单纯性肘关节脱位以及复杂性肘关节脱位。单纯性肘关节脱位仅仅是肘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损伤,尺骨鹰嘴相对肱骨远端脱位。而复杂性肘关节骨折脱位则不仅仅是软组织的损伤,常常合并肱骨小头、尺骨冠突等部位的骨折,因此也被称为肘关节骨折脱位。 肘关节后脱位通常是肘关节旋后位受到轴向和外翻应力。前脱位则是肘关节在屈曲时受到向前的暴力或者是肘关节过度伸直位受伤。O'Driscoll 描述的Horii 环反映了肘关节脱位所合并的软组织损伤是从外向内发生(图1)。 Ring 和Jupiter 将肘关节骨折脱位分为以下4 种类型:(1)肘关节后脱位合并桡骨头骨折。(2)肘关节后脱位合并桡骨头和尺骨冠突骨折,该类型骨折也被Hotchkiss 描述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3)经尺骨鹰嘴前脱位并骨折。4. 近端Monteggia 氏骨折后脱位。

图1 肘关节脱位时软组织损伤的过程。外侧副韧带首先受损,然后才是内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可以是部分损伤(3a 型)也可以是完全损伤(3b 型) 最常使用的桡骨头骨折分型是1954 年Mason 提出的分型,Brobrg 和Morrey 在1987年对其进行了改良,并在1997 年有Hotchkiss 完成了最终修订,其具体细节详见表1。通常来说,1 型骨折表示的是无移位骨折,2 型骨折是指移位>2 mm 的骨折,3 型骨折则是桡骨头严重粉碎性骨折。 表1 桡骨头骨折的改良Mason 分型

骨折与关节脱位题库5-0-8

骨折与关节脱位题库 5-0-8

问题: [单选]肱骨干骨折,骨折线位于三角肌止点以下,远近骨折端移位的方向应是()。 A.近折端向内、向前移位 B.近折端向前、外移位 C.远折端向外移位 D.远折端向下移位 E.近折端向后、外移位

问题: [单选]女性,33岁。左上肢外展位跌倒,手掌着地,当即左肩肿痛。查体:左肩部饱满,局部稍下方凹陷有明显压痛,患肩活动障碍。最可能的诊断是()。 A.左肩关节前脱位 B.左肩关节后脱位 C.左肩软组织损伤 D.肱骨外科颈骨折 E.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关节脱位

问题: [单选]女性,35岁。跌倒时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受伤。伤后腕关节肿胀、疼痛1小时来院。该患者的诊断首先要考虑()。 A.Colles骨折 B.Smith骨折 C.Barton骨折 D.下尺桡关节脱位 E.手舟状骨骨折 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受伤是Smith骨折的典型受伤机制。 (辽宁11选5 https://www.360docs.net/doc/0014027566.html,)

问题: [单选]女性,9岁。右肘关节外伤,当地做X线检查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经两次手法复位未成功,来院时为伤后48小时。查体:右肘关节半屈位,肿胀较重,压痛明显,手指活动障碍,桡动脉搏动弱,手指凉,麻木。应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合并()。 A.广泛软组织挫伤 B.主要静脉损伤 C.肱动脉损伤 D.肌肉断裂伤 E.正中、尺、桡神经损伤 肱骨髁上骨折往往合并肱动脉损伤,严重时引起缺血性肌肉挛缩。

问题: [单选]男性,20岁。诊断为前臂尺、桡骨双骨折,经手法复位失败,此时应采取的合理治疗是()。 A.小夹板固定,3周后再手术治疗 B.石膏管型固定,3周后再手术治疗 C.持续骨牵引治疗 D.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E.待骨折愈合后,再行矫形手术 尺桡骨双骨折经过手法复位失败,考虑骨折断端会有软组织嵌入,就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髋关节中心脱位

髋关节中心脱位 髋关节中心脱位,构成髋关节的髋臼与股骨头两者形态上紧密配合,是一种典型的杵臼关节,周围又有坚强的韧带与强壮的肌群,因此只有强大的暴力才会引起髋关节脱位。 目录 展开 编辑本段疾病名称 髋关节中心脱位 编辑本段疾病概述

在车祸中,暴力往往是高速和高能量的,为此多发性创伤并不少见。按股骨头脱位后的方向可分为前、后和中心脱位,以后脱位最为常见。髋关节中心脱位伴有髋臼骨折,来自侧方的暴力,直接打击作股骨粗隆区,可以使股骨头水平状移动,穿过髋臼内侧壁而进入骨盆腔,如果受伤时下肢处度内收位,则股骨头向后方移动,产生髋臼后部骨折,如下肢处于轻度外展与外旋则股骨头向上方移动,产生髋臼爆裂型繁碎性骨折,此时髋臼的各个区域都有毁损。 编辑本段疾病分类 普通外科 编辑本段疾病描述 构成髋关节的髋臼与股骨头两者形态上紧密配合,是一种典型的杵臼关节,周围又有坚强的韧带与强壮的肌群,因此只有强大的暴力才会引起髋关节脱位。在车祸中,暴力往往是高速和高能量的,为此多发性创伤并不少见。按股骨头脱位后的方向可分为前、后和中心脱位,以后脱位最为常见。 编辑本段症状体征 1、强大暴力外伤病史,一般为交通事故,或自高空坠下。 2、后腹膜间隙内出血甚多,可以出现出血性休克。 3、伤处肿胀、疼痛,活动障碍,大腿上段外侧方往往有大血肿,肢体缩短情况取决于股骨头内陷的程度。 4、合并有腹部内脏损伤的并不少见。 5、X线检查可以了解伤情,CT检查可以对髋臼骨折有三维概念的了解。 编辑本段疾病病因 髋关节中心脱位伴有髋臼骨折,来自侧方的暴力,直接打击作股骨粗隆区,可以使股骨头水平状移动,穿过髋臼内侧壁而进入骨盆腔,如果受伤时下肢处度内收位,则股骨头向后方移动,产生髋臼后部骨折,如下肢处于轻度外展与外旋则股骨头向上方移动,产生髋臼爆裂型繁碎性骨折,此时髋臼的各个区域都有毁损。 编辑本段病理生理

髋关节脱位问题及答案

股骨骨折 病因:股骨干骨折多由强大暴力所造成,一部分骨折由间接暴力所致。主要是直接外力,如汽车撞击、重物砸压、辗压或火器伤等。因间接外力致伤者包括高处坠落、机器绞伤等。 临床表现: 1.外伤史 一般有受伤史,多数伤者均有较严重的外伤史,伤后肢体剧痛,活动障碍,局部肿胀压痛,有异常活动,患肢短缩。合并多处伤或内脏伤及休克者较常见。 2.疼痛、肿胀、畸形 骨折部疼痛比较剧烈、压痛、胀肿、畸形和骨摩擦音和肢体短缩功能障碍非常显著,有的局部可出现大血肿、皮肤剥脱和开放伤及出血。X线照片可显示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方向。 3.其他部位 特别重要的是检查股骨粗隆及膝部体征,以免遗漏,同时存在的其他损伤,如髋关节脱位,膝关节骨折和血管、神经损伤。检查时必须密切注意合并伤和休克的发生,以及伤肢有无神经和血管的损伤。 检查:行X线片检查。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不难得出诊断。 治疗:1、非手术疗法 股骨干骨折因周围有强大的肌肉牵拉,手法复位后用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均不能维持骨折对位。因此,股骨干完全骨折不论何种类型,皆为不稳定型骨折,必须用持续牵引克服肌肉收缩,维持一段时间后再用外固定。常用牵引方法有: (1)悬吊牵引法用于4~5岁以内儿童。将两下肢用皮肤牵引向上悬吊,重量1~2公斤,要保持臀部离开床面,利用体重作对抗牵引。3~4周经X线照片有骨痂形成后,去掉牵引,开始在床上活动患肢,5~6周后负重。对儿童股骨干骨折要求对线良好,对位要求达功复位即可,不强求解剖复位。如成角不超过10°,重叠不超过2厘米,以后功能一般不受影响。在牵引时,除保持臀部离开床面外,并应注意观察足部的血液循环及包扎的松紧程度,及时调整,以防足趾缺血坏死。 (2)动滑车皮肤牵引法(罗索氏牵引法)适用于5岁至12岁儿童。在膝下放软枕使膝部屈曲,用宽布带在腘部向上牵引,同时小腿行皮肤牵引,使两个方向的合力与股骨干纵轴成一直线,合力的牵引力为牵引重力的二倍。有时亦可将患肢放在托马氏夹板及Pearson 氏连接架上,进行滑动牵引。牵引前可行手法复位,或利用牵引复位。

外科学:常见四肢骨折和关节脱位.doc

外科学:常见四肢骨折和关节脱位 内科学:肺心病和一周回顾:临床学科8.22 ~8.26 。在公众号主页面回复「课程」即可参与领取抵价券优惠报名学 习,还可下载视频和讲义。精讲班还包含考前干货背诵、横向 知识点串讲、 VIP 群实时答疑和直播答疑等多项精品内容, 还可免费获赠西综题库专业版和讲课讲义。 加入 VIP 群可以直接向阿源老师和天天师兄提问,更快、 更好的解答心中疑惑。 昨日思考题 思考题(一):对于急性肾炎来说常有链球菌感染,感染的 严重程度与肾小球病变的轻重一致是否正确? 答案:不正确。链球菌感染后引起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 这只是肾小球肾炎的始发因素,其对肾小球并无直接损伤作 用,而是由激活或释放的介质来发挥对肾小球的损伤。 思考题(二):哪些肾病综合症在初次治疗时可以单用糖皮 质激素而无需联合免疫抑制剂? 答案:脂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病在初 治时单用激素即可。 2011年第88 题外科学 A 型题 下列关于股骨颈骨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老年股骨颈骨折 不易发生缺血坏死 B. 头下型骨折易出现缺血坏死 C. 基底

型骨折不易出现缺血坏死 D. 缺血坏死可发生在骨折数年后 题目解析 股骨颈骨折按骨折线部位分为股骨头下骨折、经股骨颈骨折 和股骨颈基底骨折。由于股骨头和股骨颈被髋关节的关节囊 包绕,被包绕部位无骨膜,一旦损伤易出现明显的供血不足, 所以股骨头下骨折和经股骨颈骨折已发生缺血坏死,而基底 型血供相对丰富,骨折易愈合。所以, A 错。 本题可参考《外科学》人卫8 版教材P676 。 本题答案 A 考点讲解 【2017 年大纲外科学(五)骨科 2. 运动系统损伤( 5)常见四肢骨折和关节脱位的解剖概要、病因、分类、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和治疗原则】 本题的音频讲解请点击这里哦 一、锁骨骨折 1.解剖概要 锁骨是上肢与躯干的连接和支撑装置,呈S 形。远端1/3 为扁平状凸向背侧,最远端与肩峰形成肩锁关节。近端1/3 为菱形凸向腹侧,其近端与胸骨柄形成胸锁关节。 2.病因 (1)间接暴力 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由于侧方摔倒,肩部着地,力传导至

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练习题

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 一、A1 1、杜加试验(Dugas征)阳性可见于 A、肩关节脱位 B、肘关节脱位 C、Colles骨折 D、肱骨髁上骨折 E、锁骨骨折 2、关节脱臼复位后,一般需外固定时间为 A、1周 B、2~3周 C、4~5周 D、5~6周 E、8周 3、关节脱位的特征性表现是 A、肿胀 B、休克 C、弹性固定 D、骨擦音 E、异常活动 4、病人跌倒后2小时来就诊,其脱位是 A、病理性脱位 B、新鲜脱位 C、开放性脱位 D、创伤性脱位 E、闭合性脱位 5、下列对关节脱位的护理措施描述错误的是 A、消除病人紧张情绪 B、注意观察伤肢近端皮肤的色泽 C、给予镇痛药物 D、受伤关节早期可冷敷 E、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6、关节脱位的辅助检查是 A、B超 B、X线 C、螺旋CT D、生化检查 E、MRI 7、关节脱位固定的时间一般为 A、1~2周

B、2周 C、2~3周 D、3周 E、3~4周 8、对受伤关节早期冷敷的目的 A、减轻局部组织渗血和肿胀 B、减轻疼痛 C、促进积血和水肿吸收 D、加快损伤组织修复 E、以上选项全部正确 二、A2 1、患者男性,29岁,骑自行车摔伤左肩到医院就诊。检查见左侧方肩畸形,肩关节空虚,弹性固定,诊断为肩关节脱位。复位后用三角巾悬吊,指导患者行垂臂、甩肩锻炼的时间是 A、复位固定后即开始 B、复位固定1周后 C、复位固定2周后 D、复位固定3周后 E、复位固定4周后 2、患者,女性,16岁。2年来在一般性活动中反复发生右肩关节前脱位5次。其主要原因是 A、缺少自我保护意识 B、先天发育不良 C、初次脱位未行固定 D、关节囊永久性损伤 E、骨关节结构破坏,关节失去稳定 3、患儿男,4岁。桡骨小头半脱位,予小夹板固定。以下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缚夹板的带结以不能上下移动为宜 B、前1周内应随时调整缚带松紧度 C、指导患者早期进行患肢功能练习 D、肢端疼痛、发绀等应立即复诊 E、抬高患肢 三、A3/A4 1、患儿男,14岁。后仰摔伤左肘关节,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体检:左肘关节明显肿胀、压痛,尺骨鹰嘴向后突出,肘关节半屈位,肘后三角关系破坏。 <1> 、首选的检查是 A、X线 B、B超 C、CT D、核素扫描 E、关节腔穿刺 <2> 、一旦确诊,首选的处理方法是 A、切开复位

骨折鉴别诊断

锁骨骨折 [类病鉴别】 1、肩锁关节脱位锁骨外端高于肩峰,甚至形成梯状崎形,向下牵拉上肢时,骨外端隆起更明显;向下按压骨外端可回复,松手后又隆起;X线片显示肩锁关节脱位。 2、胸锁关节脱位两侧胸锁关节不对称,可有异常活动,锁骨内端可突出或空虚。 3、臂丛神经瘫疾易与婴幼儿锁骨骨折相混淆。前者锁骨仍完整,同时可见典型的肩部内收内旋、肘部伸直畸形;一般在2个月—3个月后可有显著恢复。 肩胛骨骨折 【类病鉴别】 1、肋骨骨折伤后胸部疼痛,咳嗽及深呼吸时疼痛加重;挤压胸廊时,骨折部分疼痛加剧;有时可合并气、血胸;X线片示肋骨骨折. 2、肱骨外科颈骨折多为传达暴力所致,上臂内侧可见瘀斑,有疼痛、压痛、功能障碍,可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 肱骨大结节骨折 【类病鉴别】 l,肩关节前脱位受伤机制与本病相近,也表现为肩部肿痛,活动受限.但有方肩畸形,可扪及异位肱骨头,肩关节弹性固定.有时两者常合并存在. 2、肩峰骨折均为肩部肿痛,但压痛点位于肩峰部,被动外展时可有一定的活动度;x线片可见肩峰骨折. 3、肱骨外科颈骨折症状、体征相似,但本病肿胀及瘀斑较明显,肱骨上端环形压痛,可有异常活动;X线片见骨折线位于肱骨外颈.亦可两者合并存在. 肱骨外科颈骨折 【类病鉴别】 1,肩关节前脱位亦表现肩部疼痛、压痛、活动受限,典型方肩畸形;但伤肢外展250一300位弹性固定,搭肩试验阳性;X线可鉴别.有时两者合并存在. 2、肱骨大结节骨折肩外侧大结节处压痛,外展活动受限,上臂内侧无瘀斑,无环形压痛. 3、肩部挫伤系直接暴力所致.局部皮肤有擦伤、瘀斑,肿胀、压痛局限于着力部位,无环形压痛及纵向叩击痛;X线片无骨折征象. 肱骨干骨折 【类病鉴别】 1, 肱骨外科颈骨折肿痛在肩部,肱骨上端压痛;X线正位片及穿胸位可显示骨折线在肱骨解剖颈下2厘米一3厘米;治疗后骨折多能愈合。 2、肱骨肱骨上骨折多发生于儿童,肘部肿胀较明显,呈靴状畸形;X线片示骨折线在肱骨下端扁薄处;治疗后常遗有肘内翻畸形. 3、上臂扭伤压痛局限于损伤部位,有牵拉痛,上臂功能障碍较轻;无环形压痛及纵向叩击痛,无异常活动.肱骨髁上骨折 【类病鉴别】 1、肘关节后脱位儿童肘关节后脱位极少见,脱位后肘后三角关系改变,患肢缩短,屈肘弹性固定;X线摄征可确诊. 2、肱骨外髁骨折肿胀及压痛局限于肘外侧,有时可触及骨折块;X片摄片桡骨纵轴线不通过肱骨小头骨化中心. 肱骨髁间骨折 【类病鉴别】 1. 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儿童,肘部肿胀疼痛相对较轻;X线片示骨折线未波及关节面;治疗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2、肘关节后脱位弹性固定于135。左右,肘窝前方饱满,可扪及肱骨滑车;肘后鹰嘴异常后突,上方凹陷、空虚;X线摄片有脱位征象,无骨折。 肱骨外髁骨折 【类病鉴别】

骨科四肢骨折.关节脱位患者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骨科四肢骨折.关节脱位患者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一、A1型题 1.下列属于不稳定型骨折的是 A.横行骨折B.斜行骨折C.压缩骨折D.青枝骨折E.裂缝骨折2.下列属于不完全性骨折的是 A.青枝骨折B.横形骨折C.斜形骨折D.螺旋形骨折E.粉碎性骨折3.骨折愈合过程中,直接骨化形成桥梁骨痂的是 A.软骨B.血肿C.骨膜D.结缔组织E.血管 4.腓骨上端骨折常见的并发症是 A.畸形愈合B.国静脉血管损伤C.腓总神经损伤 D.骨不连接E.骨延迟愈合 5.关于脊髓震荡描述正确的是 A.脊髓轻度水肿,细胞破坏B.脊髓外观似完整,但内部有不同程度的改变C.脊髓损伤中最轻的一种D.脊髓功能障碍不易恢复 E.脊髓的连续性中断 6.以下能确诊为关节脱位的是 A.关节疼痛B.骨擦音或骨擦感C.反常活动 D.“方肩”畸形E.关节功能丧失 7.出现方肩畸形的原因是 A.锁骨骨折B.肱骨干骨折C.肩关节脱位 D.肱三头肌撕裂伤E.肱骨外科颈骨折 8.急性骨髓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见10岁以下儿童B.多发生于长骨干骺端C.有寒战高热 D.患肢持续疼痛E检查无压痛 9.可引起缺血性肌挛缩的创伤是 A.肩关节脱位B.肱骨髁上骨折C.肘关节脱位 D.桡骨下端骨折E.锁骨骨折 10.评估肱骨髁上骨折损伤肱动脉的主要依据是 A.手部麻木B.肢端发绀C.桡动脉无搏动 D.肢端温度下降E.手功能障碍 11.治疗脱位最常用的方法是 A.切开复位与内固定B.手法复位与外固定C.切开复位与外固定D.手法复位与内固定E.持续牵引 12.关于骨折的诊断,哪项错误 A.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B.99%的骨折有外伤史 C.骨折处软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D.严重的骨折可合并大出血、休克 E.为了确诊骨折,一定要查到骨擦音 13.脊柱骨折病人急救运送方法正确的是 A.用软担架搬运B.3人平托放于硬板上搬运C.2人抱持搬运 D.1人抱持搬运E.1人背负搬运 14.髋关节脱位复位后病人禁止做的动作是 A.伸直、内收、内旋B.伸直、内收、外旋C.屈曲、内收、内旋D.屈曲、外展、外旋E.屈曲、外展、内旋 15.骨关节结核病人早期x线片不会看到的是 A.骨质疏松B.病理性骨折C.骨质破坏D.关节囊肿胀E.关节间隙变窄16.骨关节结核寒性脓肿的病人,行切开排脓后最常见的是 A.引起感染B.伤口不易愈合C.影响关节功能 D.易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E.增加病人的痛苦

手法复位和蛙式架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最新资料推荐------------------------------------------------------ 手法复位和蛙式架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手法复位和蛙式架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和蛙式架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骨质病。 引发该病的原因有很多,遗传因素、怀孕期髋臼发育不良、孕期母体内分泌失衡导致等都会造成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手法复位是目前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有效手段,而蛙式架则作为复位后常用的固定器材,可以有效固定复位后的髋关节,并且可以跟随患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从而有效的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选择 2009 年 3 月~2019 年 12 月住入我院骨科的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 84 例,男孩 13 例,女孩 71 例,年龄从 3 个月到 29 个月,平均年龄为 1 岁多 2 个月。 一共 81 个髋关节脱位,其中左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有 51 例,右侧脱位患儿 30 例,双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 13 例。 1. 2 治疗方法。 复位手术前,合理安抚好患儿心理。 根据脱位情况,采用不同手法将脱位的股骨头牵引调整至正确位置,手法复位。 内收肌紧张,导致复位困难者,可将内收肌切断,再行手法复 1 / 5

位。 然后用可调节式蛙式架固定,根据患儿的自身情况以及治疗需要合理调整蛙式架的角度。 1. 3 护理方法。 刚刚做完复位后,患儿会因为复位固定而引发疼痛,医护人员及家长应帮助患儿适应,待适应后要进行适度合理的活动锻炼,并且要定期进行 X 射线检查,观察复位情况,并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蛙式架的角度。 1. 4 疗效标准。 髋臼指数: 指数减小,达到小于 25 时即为恢复正常。 股骨头骨化核: 复位成功后,骨化核会随发育有所增大,髋臼窝加深。 髋关节结构及功能恢复正常,髋臼对股骨头有良好的包容性视为治疗有效,治疗前后脱位症状无明显改善及复位后又发生脱位情况的为治疗无效。 1. 5 统计方法。 用 SPSS15. 0 统计软件分析手法复位和蛙式架对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 2 结果根据患儿的病情采取了不同的手法对小儿脱位的髋关节进行复位,并用蛙式架进行固定治疗,结果显示, 84 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中有 81 例患儿复位后髋关节完全恢复正常,

髋关节脱位合并骨折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髋关节脱位合并骨折临床诊 疗规范样本 [ 定义] 股骨头脱位失去正常头臼关系合并髋臼或股骨头骨折称为髋关节脱位合并骨折。主要指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或股骨头骨折。[ 诊断依据] 一、病史 多数是因强大的间接暴力所致。当髋关节屈曲90°位,过度内收并内旋的股骨干使股骨颈前缘与髋臼前缘处成为支点形成杠杆,当股骨干继续内旋并内收时, 股骨头因杠杆作用而离开髋臼, 造成后脱位; 或髋关节屈曲90°, 外力作用于膝部沿股骨干方向向后,或外力作用于骨盆由后向前,使股骨头向后脱位,因股骨头与髋臼直接撞击,造成髋臼后缘或股骨头骨折。 二、症状和体征同髋关节后脱位。伤后髋部疼痛,髋关节功能完全丧失, 不能行动。患髋腹股沟处或会阴部肿胀,可有青紫瘀斑。 患肢呈典型的屈曲、内收、内旋和缩短畸形,通常患肢较健侧变短;大粗隆向后上移位达Nelaton 线之上,患侧臀

部隆起可扪及股骨头;粘膝征阳性;伤肢呈弹性固定,被动 活动时可 出现疼痛和肌痉挛。 三、特殊检查(无) 四、辅助检查 X 线检查:正侧位片可见股骨头位于髋臼的外上方,并 可见髋 臼周围有小块髋臼或股骨头骨折块。进一步做 CT 检 查可了解骨折的大小,部位,移动程度。 五、鉴别诊断(无) [ 证侯分类 ] 临床多采用 Stewart 分类法(王亦璁 《骨与关节损伤》 单纯股骨头脱位,或合并髋臼极小的骨折片; 股骨头脱位,合并髋臼大的骨折片,但关节尚稳 股骨头脱位合并髋臼广泛粉碎骨折,关节极不稳 股骨头 脱位,合并股骨头或股骨颈骨折。 第三版): 定; 定; Ⅱ型 Ⅲ型 Ⅳ型 [ 治疗 ] 一、 非手术治疗 临床上治疗髋关节脱位合并骨折应即刻整复脱位,后处 理骨折。

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

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 一、新鲜脱位的治疗 1、后脱位的复位方法: (1)问号法(Bigelow's法) 在腰麻下,病员仰卧,助手固定骨盆,髋、膝屈曲至90度,术者一手握住患肢踝部,另一前臂放在腘窝处向上牵引,开始先使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使股骨头离开髂骨),然后一面持续牵引,一面将关节外旋、外展、伸直、使股骨头滑入髋臼而复位(助手可协助将股骨头推入髋臼)。因为复位时股部的连续动作呈“?”形,似一问号,故称“问号法”复位,左侧后脱复位时,股部的连续动作如一个正“问号”,反之,右侧后脱位为一反“问号”。 (2)提拉法(Allis法) 患者仰卧,助手的动作和术者的位置同上法,复位时术者先将患侧髋和膝关节屈至90°,使髂股韧带和膝屈肌松弛,然后一手握住小腿向下压,另一前臂套住膝后部向上牵拉,使股骨头向前移位接近关节囊后壁破口,同时向内外旋转股骨干,使股骨头滑入髋臼,助手可同时将股骨头向髋臼推挤复位。复位时常可听到或感到一明显响声。此法比较安全。 (3)复位后的处理 固定:复位后可用单侧髋人字石膏固定4~5周(或平卧用砂袋固定患肢使呈轻度外展内旋位),以后可架拐早期活动,但患侧不能负重,待6~8周后,进行X线检查,显示无股骨头坏死时再负重走路。 (4)手术复位的适应症 手法不能复位,应考虑及时手术复位。髋臼上缘大块骨折,须手术复位并作内固定。 2、前脱位: 前脱位的治疗原则同前,仅手法方向相反,复位后处理亦同。 3、中心脱位: 宜用骨牵引复位,牵引4~6周。如晚期发生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可考虑人工关节置换术或关节融合术。 二、髋关节陈旧性脱位 因髋臼内充满纤维瘢痕,周围软组织挛缩,手法复位不易成功。可根据脱位时间、局部病变和伤员情况,决定处理方法。脱位未超过三个月者,或试行手法复位。先行骨牵引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