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计项目为中心创新国家审计组织结构研究

以审计项目为中心创新国家审计组织结构研究
以审计项目为中心创新国家审计组织结构研究

【摘要】现阶段我国审计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亟需要对审计项目组织机构进行创新。审计项目组织结构创新即能有效实现审计目标;又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最后还要能保证组织有良好的横向沟通和纵向管理。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审计项目组织结构创新的一般特性进行了研究总结,指出审计组织结构应向着扁平化、灵活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审计项目,组织结构,创新

一、我国国家审计中的审计项目

审计工作,审计项目与国家审计项目作为项目分支中的一种,审计项目是审计机构或者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工作计划安排,在一定的条件下,围绕特定的审计对象,为达到既定的审计目标,所承担的具体审计任务。这一任务的目标、预算、时间和资源配置等都要根据受托人或者授权人意愿来确定,可以是对一个主体的一个事项或多个事项进行审计,也可以是对多个主体的的一个事项进行审计。审计项目具有项目的一般特点。

国家审计项目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组织实施的审计项目。在我国,国家审计机关每年都会围绕政府宏观调控目标、政府领导的要求和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制订审计项目计划,从总体上明确新的一年审计工作的总体思想、审计的重点部门和领域、审计的重点内容,并对审计机关的各业务部门进行职责划分,各业务部门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的安排,将审计工作具体分解到各级审计机关,从而形成了具体审计项目。审计项目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监督工作的载体,也是审计工作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对象。

二、创新审计项目组织结构的一般特性

1、审计组织扁平化

(1)审计组织扁平化的特点

为了适应企业现代经营管理的需要,一些企业开始偿试实施扁平化组织管理。这种组织管理方式,突出的特点是以业务作业流程为中心,打破金字塔状的组织结构,建立横宽纵短的扁平化柔性管理体系,以此来减少管理层次,加强信息的直接传输,实现企业内部上下左右的有效沟通。随后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也率先开始改革组织管理方式,如浙江、广东等省实施的省管县、精简机构实施大部制改革等,其核心就是强化信息沟通、提高行政效能,通过扁平化组织管理减少信息衰减,发挥更大的体制红利。

(2)审计项目扁平化管理的层级

在审计机关内部实施审计项目扁平化组织管理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可操作性。进入新世纪以来,审计机关投入巨资建设了金审工程,实现了信息的及时、快速传递和反馈。目前,审计署、派出审计机关、地方审计机关以及现场审计组均可通过金审工程实施信息互联互通,使原来需要多个层级才能完成的管理任务现在只需较少的层级就可以完成,从而减少了组织的层级。这强化了审计机关对审计项目的组织管理,提高了项目的组织管理能力。按照扁平

化的组织管理方式,审计项目的组织管理仅保留总部审计组和各专项审计组两个层级。

2、审计组织灵活化

这一特性要求根据审计机构和审计项目的特点和客观环境,灵活设置审计组,审计组不再固定不变,而是可以根据具体任务,随时抽调审计人员,跨部门、跨组织的组成临时团队,成为动态管理。为达到这一特性,审计组内部可以实行矩阵式组织模式,审计纵向管理则遵循扁平化的管理方式。此类扁平矩阵管理方式,可以在审计项目中建立两个层级的管理机构,即审计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和审计项目实施机构。管理机构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通常为上一级机构,为了更好地组织协调跨部门的大型审计项目,在不改变原有部门设置的前提下,通常由各相关部门组成非常设的大型审计项目领导小组。实施机构可以根据项目特点,确定由财政、金融、企业、社保、投资、行政事业等相关专业的审计人员组成复合型的审计团队,充分发挥各个专业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3、审计组织网络化

在细化各专业审计范围、强化各专业审计技能的前提下,可以将原有的审计项目由某个司局独立组织完成,变为多个司局、多个单位共同协作组织实施。在内部组织上,打破审计机关各个部门、各个处室的管理界限,优化组合,集中优势力量,统一组织实施;在社会资源的整合上,整合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力量;在信息资源的整合上,构筑多部门数据比对分析,将资源、知识技能、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等进行有效组合,搭建信息化平台,把各种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加以合理配置,充分发挥资源的杠杆效应,以实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提高国家审计的效率与效果。

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审计机构要及时听取公众舆论信息反馈和部门意见,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组织特约审计员对审计项目进行调研,增强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在审计结果公告时,及时将社会公众和有关部门关注的,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与有关行业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及重点的审计结果,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公告,扩大审计开放度和透明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取得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工作推动,提高审计结果的利用度。通过公众对审计机关行政行为的参与,以提高审计机关行政行为的效率、质量和效果;通过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和审计建议的落实情况的监督,以促进被审计单位改进管理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提升国家审计在促进国家治理完善方面的作用。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组成部分,要提高服务国家治理的水平,发挥出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基于信息化环境,着眼于国家审计本质和现实职能任务,探索和创新审计组织模式,优化组织方式和技术手段,提高组织架构的灵活性和动态性,实现多专业融合、实时动态数据分析、信息无缝链接与互动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技术手段,逐步实现对项目、对过程的全面覆盖。

参考文献:

[1]李婷.我国国家审计组织结构研究[p].燕山大学,2013

[2]韩乃志,卢益群.审计机关审计项目管理研究[r].审计研究报告,审计署.2008

[3]刘铮.中国特色的国家审计项目组织结构研究[j].当代财经,2013(8):122-128.

[4]刁峥.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与审计项目特点[d].天津大学,2005.

注:本论文系河北省审计厅2015年重点科研课题《我国国家审计组织结构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学勤、严萍、武玲娟、李忠瑞,工作单位均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作者职称均为:讲师)

(完整版)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实用文档
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副经理




















各专业施工队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装修工程项目部组织管理图
公司主管经理
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设备

安装

作业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建筑工程项目经理部署管理组织结构图
技术负责人
公司 项目经理
施工负责人


















现现测材内安
场场量料业全
生施放试技监
产工线验术督
调管
取资管
度理
样料理
质 材 材 设 工 职 后后 量 料 料 备 程 工 勤勤 监 计 采 采 成 工 管管 督 划 购 供 本 资 理理 检统供管核核 察计应理算算
文案大全

我国国家审计的新要求与新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110807151.html, 我国国家审计的新要求与新发展 作者:秦荣生 来源:《财会月刊·上半月》2019年第01期 [摘要]新成立的中央审计委员会对我国国家审计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强化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拓展国家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深化国家审计体制与制度改革,增强审计监督体系的合力,狠抓审计整改建议的落实,加强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以及加强国家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在新时代,为落实上述要求,国家审计应在强化国家审计人员的政治意识、强化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的跟踪审计、进一步深化扶贫攻坚工作审计、加大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的审计力度等方面有新发展。 [关键词]国家审计;新要求;新发展;审计监督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19)01-0003-4 2018年5月23日,中央审计委员会正式成立,由習近平总书记担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并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成立中央审计委员会是我国审计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促进作用。我国国家审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党和国家对国家审计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审计应有新发展。 一、国家审计的新要求 1.强化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改革现行审计管理体制,是强化党对审计工作全面领导的重大举措。要求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使审计成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强化全国审计工作统筹和优化审计资源配置的要求,有助于充分发挥审计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深入学习和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要将党中央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落实到具体审计工作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大局,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为产业发展、民生建设、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保驾护航,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2.拓展国家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不断拓展审计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消除监督盲区,加大对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的揭示力度,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 国家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干部应通过审计,反映和揭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深入具体的整改建议和措施,推进党和国家重大部署和措施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

以审计项目为中心创新国家审计组织结构研究

【摘要】现阶段我国审计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亟需要对审计项目组织机构进行创新。审计项目组织结构创新即能有效实现审计目标;又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最后还要能保证组织有良好的横向沟通和纵向管理。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审计项目组织结构创新的一般特性进行了研究总结,指出审计组织结构应向着扁平化、灵活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审计项目,组织结构,创新 一、我国国家审计中的审计项目 审计工作,审计项目与国家审计项目作为项目分支中的一种,审计项目是审计机构或者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工作计划安排,在一定的条件下,围绕特定的审计对象,为达到既定的审计目标,所承担的具体审计任务。这一任务的目标、预算、时间和资源配置等都要根据受托人或者授权人意愿来确定,可以是对一个主体的一个事项或多个事项进行审计,也可以是对多个主体的的一个事项进行审计。审计项目具有项目的一般特点。 国家审计项目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组织实施的审计项目。在我国,国家审计机关每年都会围绕政府宏观调控目标、政府领导的要求和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制订审计项目计划,从总体上明确新的一年审计工作的总体思想、审计的重点部门和领域、审计的重点内容,并对审计机关的各业务部门进行职责划分,各业务部门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的安排,将审计工作具体分解到各级审计机关,从而形成了具体审计项目。审计项目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监督工作的载体,也是审计工作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对象。 二、创新审计项目组织结构的一般特性 1、审计组织扁平化 (1)审计组织扁平化的特点 为了适应企业现代经营管理的需要,一些企业开始偿试实施扁平化组织管理。这种组织管理方式,突出的特点是以业务作业流程为中心,打破金字塔状的组织结构,建立横宽纵短的扁平化柔性管理体系,以此来减少管理层次,加强信息的直接传输,实现企业内部上下左右的有效沟通。随后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也率先开始改革组织管理方式,如浙江、广东等省实施的省管县、精简机构实施大部制改革等,其核心就是强化信息沟通、提高行政效能,通过扁平化组织管理减少信息衰减,发挥更大的体制红利。 (2)审计项目扁平化管理的层级 在审计机关内部实施审计项目扁平化组织管理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可操作性。进入新世纪以来,审计机关投入巨资建设了金审工程,实现了信息的及时、快速传递和反馈。目前,审计署、派出审计机关、地方审计机关以及现场审计组均可通过金审工程实施信息互联互通,使原来需要多个层级才能完成的管理任务现在只需较少的层级就可以完成,从而减少了组织的层级。这强化了审计机关对审计项目的组织管理,提高了项目的组织管理能力。按照扁平

施工现场项目部架构

施工现场项目部设置: (1)项目部领导层:设项目经理1人负责项目全面管理,项目副经理1人负责项目生产及安全管理,项目技术负责人1名负责项目的技术及质量管理。(2)项目管理层:设行政专职1人(负责项目部日常办公生活后勤保卫等的管理),施工技术专责3人(土建1人负责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电气1人负责设备及照明用电的施工技术管理,机械1人负责设备安装及调试的技术管理),质检专责1~2人(负责项目的质量管理),安全专责1~2人(负责项目的安全管理),预结算专责1人(负责项目的经济管理及结算),物资管理专责1人(负责项目设备物资采购及管理),财务专责1人(负责项目财务管理),另设资料员,仓管,出纳各1人。(3)施工作业层:根据施工内容设置测量班(3人),桩基础班(6人),机械班(含运输车辆及挖土机起重6人),结构施工班(负责搭设脚手架,钢筋绑扎,模板按拆,混凝土浇筑等30人),装饰施工班(负责砌体,抹面及贴砖,油漆等20人),设备及管道安装班(含金属件制按8人),电工班(负责设备电气接入及照明接地等6人),杂工班(负责保卫,抽水,清洁等6人)。具体见如下组织机构图:

项目施工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 安全专责质检专责(土建、安装)施工技术专责(土建、安装)预结算专责物资专责行政专责财务专责 测量班桩基础班机械班结构施工班装饰施工班设备安装班电工班杂工班

项目安全管理组织: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主管副经理具体负责,安全专职管理人员落实至施工班组的监督管理体系,落实班组长为班组第一安全责任人,班组设置兼职安全员。全面按照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及建设单位要求,在坚持企业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本项目的安全管理措施及制度,落实日常安全管理的各级责任。具体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国家审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国家审计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监督体系中的主导力量。经过15年的探索和发展,国家审计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基本格局已经形成: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体系初步建立,并向综合财政审计展开;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进企业审计办法,实施真实性审计;适应反腐倡廉需要,初步建立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结合中心工作,突出了行业同步审计,不断深化各项专业审计。审计监督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审计执法力度加大。经制定审计法律法规,促进了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目前,审计署正组织制定国家审计20个通用准则和25个专业审计准则,基本构建一套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并充分体现国际公认审计原则的审计准则体系。审计实践中,开始实行审计行政执法责任制。此外,国家审计环境逐步优化,社会公众对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期望值越来越高。但国家审计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审计难、处理难问题,缺乏整体性和宏观性,国家审计的风险、责任和质量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待于审计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审计实务的深入探讨。本文拟重点研究国家审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一、我国国家审计的基本特点(一)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强一是组织上的独立性。审计机构是单独设置的,不隶属于其他任何部门或业务机构。审计署受国务院总理领导,地方审计机关受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的领导,同时,独立于被审单位,与被审单位在组织上无行政隶属关系;二是工作上的独立性。审计机构与人员不直接参加日常的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作,审计人员是按照《宪法》、《审计法》等法律赋予的职责进行工作的,独立编制审计计划,独立取证和审核检查,作出评价,独立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处理意见,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种监督具有法律效力;三是人事上的独立性。审计署审计长由总理提名,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由政府提名,地方人与常委会任命。而且下级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调动,要征求上级审计机关意见,这种人事安排的独立性,有利于保持稳定性;四是经济上的独立性。国家审计的审计经费及收入有稳定的来源,不受被审计单位的制约。经费是独立的,列入财政预算,由各级政府承担,保证其执法的独立客观性。同时,按照《审计法》及审计署制定的审计规范,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和违纪违法行为,不仅拥有检查权,而且拥有行政处理权、移送行政处理及提请司法处理权等,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二)国家审计的强制性大一是主导地位上的强制性。国家审计是依据宪法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内部建立的,代表国家实施审计监督,并在业务上对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进行管理、指导和监督。这种管理、指导和监督是强制性的,是不以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意愿为转移的,构成了国家审计在整个审计组织体系中主导地区;二是审计立项上的强制性。国家审计的审计立项可以根据自我编制的年度审计计划,也可以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审计机关临时交办的事项,还可根据国家审计组织本身临时掌握的线索等,由此可见,国家审计的审计立项是以法定程度和自我工作需要为主要依据的,而不受被审计单位和其他方面的左右和干涉;三是审查权限上的强制性。国家审计机关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既反映了国家审计的独立性,也表现出国家审计的强制性。因为在这种审计活动中,国家审计机关是行为主体,其审计程序、审计方法方式的运用或选用是以完成审计任务、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为指导原则的,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活动中的配合情况尽管也影响着审计工作效果,但总体上讲,被审计单位必须无条件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检查;四是审计处理上的强制性。就某一项具体的国家审计工作而言,在其最后阶段应写出审计报告,作出审计结论和决定,并送达被审计单位及有关协助执行部门或单位,这些单位或部门应主动地、自觉地予以执行或协助执行,部门或单位没有或不准备主动、自觉执行或协助执行审计决定时,审计机关可采取相应措施使审计结果得到强制执行。(三)国家审计的权威性高一是规范国家审计行为的《审计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较高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把审计监督制度确立为国家财经经济管理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审计法》是具体规定国家审计监督制度的基本法律,它以《宪法》关于审计

浅谈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

浅谈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 作者:江文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0年第27期 摘要:大智移云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交融渗透,不仅深刻改变组织的业务管理,也深刻改变内部审计的环境,影响着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和成效,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正面临着巨大挑战,所以对审计技术方法进行创新成为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审计; 技术;创新;要求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仅仅在《第2103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证据》中的“审计证据的获取与处理”一章中对8种审计方法进行列举,分别是审核、观察、监盘、访谈、调查、函证、计算和分析程序,但未对该8种审计方法如何实施进行阐述或说明。正是因为《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未对这8种技术方法进行明确的规定,所以内部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创新。下文结合安徽烟草内部审计的情况谈一谈如何创新审计技术方法促进审计高质量发展。 一、安徽烟草内部审计技术方法创新的优势 近年来,安徽烟草内部审计工作的不断发展进步,从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到管理审计,从经济责任审计到各个方面的专项审计,从制度审计到风险点管理审计,审计内容不断拓宽,安徽烟草的审计技术方法也得到了不断提升。 一是内部审计人员的技术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为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提供了人才基础。这些年来,安徽烟草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参加全国性、全省性及各地的审计项目,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素质水平等不断提升,传统的审计方法使用起来也得心应手。任何创新都离不开人才,通过这些年的审计经验积累,审计人员的技术方法也取得进步,为下一步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可靠的人才基础。只有在熟悉目前的审计技术方法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进行审计技术方法创新。 二是烟草行业开发了審计信息化系统,为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创造了前提条件。烟草行业开发的审计信息化系统,与当前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发展一致,审计信息化系统与财务系统相连接,便于审计人员直接从审计信息化系统中查询分析财务数据,查找疑点并标记,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审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为传统审计技术方法的革新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传统审计技术方法中的审核、计算和分析程序在审计信息系统中的使用得到了更好得实施,也为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创造了前提条件。

国家审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国家审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国家审计的基本特点 (一)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强 一是组织上的独立性。审计机构是单独设置的,不隶属于其他任何部门或业务机构。审计署受国务院总理领导,地方审计机关受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的领导,同时,独立于被审单位,与被审单位在组织上无行政隶属关系;二是工作上的独立性。审计机构与人员不直接参加日常的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作,审计人员是按照《宪法》、《审计法》等法律赋予的职责进行工作的,独立编制审计计划,独立取证和审核检查,作出评价,独立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处理意见,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种监督具有法律效力;三是人事上的独立性。审计署审计长由总理提名,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由政府提名,地方人与常委会任命。而且下级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调动,要征求上级审计机关意见,这种人事安排的独立性,有利于保持稳定性;四是经济上的独立性。国家审计的审计经费及收入有稳定的来源,不受被审计单位的制约。经费是独立的,列入财政预算,由各级政府承担,保证其执法的独立客观性。同时,按照《审计法》及审计署制定的审计规范,审计机关对

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和违纪违法行为,不仅拥有检查权,而且拥有行政处理权、移送行政处理及提请司法处理权等,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二)国家审计的强制性大 一是主导地位上的强制性。国家审计是依据宪法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内部建立的,代表国家实施审计监督,并在业务上对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进行管理、指导和监督。这种管理、指导和监督是强制性的,是不以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意愿为转移的,构成了国家审计在整个审计组织体系中主导地区;二是审计立项上的强制性。国家审计的审计立项可以根据自我编制的年度审计计划,也可以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审计机关临时交办的事项,还可根据国家审计组织本身临时掌握的线索等,由此可见,国家审计的审计立项是以法定程度和自我工作需要为主要依据的,而不受被审计单位和其他方面的左右和干涉;三是审查权限上的强制性。国家审计机关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既反映了国家审计的独立性,也表现出国家审计的强制性。因为在这种审计活动中,国家审计机关是行为主体,其审计程序、审计方法方式的运用或选用是以完成审计任务、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为指导原则的,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活动中的配合情况尽管也影响着审计工作效果,但总体上讲,被审计单位必须无条件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检查;四是审

项目部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

项目部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 1 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及管理人员配置 为加强项目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提高项目经济效益,按照公司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1.1 项目机构的设置及管理人员配置原则 1、目的性的原则:即按单位工程规模大小、难易程度设机构定编制,按编制设岗位定人员。 2、精干高效原则:即以能实现施工项目所要求的工作目标,尽量简化机构,作到精干高效。人员配置力求一专多能,一人多职。同时培养使用新来的大学生,给锻炼的机会,以提高人员素质。 3、业务系统化管理原则:即以业务工作系统化原则作指导,部门划分、人员配备及信息沟通等使其自身成为一个严密的组织系统,能够为完成项目管理总目标而实行合理分工及协作。 1.2 项目班子及机构的设置 单位工程规模较大项目应设项目经理、生产副经理、技术副经理(项目总工)、行政副经理、技术质量组(质量员、资料员、试验工、测量工)、生产组(施工员、预算员)、安全组(安全员)、材料动力组(材料员、机械管理员)、安装组(专业施工员、专业质量员)、行政后勤组(总务员)、财务劳资组(会计员、劳资员)等部门。 1.3 项目管理人员配置 单位工程管理人员基本配置应符合下表规定:

1.4 项目管理人员配置要求 1、项目管理人员配置后,报责任管理单位审查备案;所有管理人员必须通过专业岗位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上岗前责任管理单位或项目部分业务口进行业务技术交底。 2、项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执行公司管理体系文件SEMP-05的规定。 3、兼职是指项目管理团队内人员一人多职、由上一级管理单位人员代管或由社会专业公司代管,以能满足项目管理要求为原则。 4、单位工程项目管理团队一旦运行,原则上在工程未完之前不得随便更换人员,以保持项目管理的连续性;若确实需要更换人员的,需提前报上一级主管单位批准。其中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质量员的更换必须经公司同意。

审计理论专题试题

《审计理论研究》试题 08中职硕士沈国光 一、简答题 1、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审计环境是指与审计的存在、发展密切相关,影响审计思想、审计理论、审计实务,以及审计发展水平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审计环境决定了审计需求与供给 随着合伙企业组织形式的出现,产生了对独立审计的最初需求;股份有限公司的兴起与资本市场的发展,使独立审计制度得以确立、发展与完善资本的跨国界流动带动了独立审计国际需求的发展。 2)审计环境决定了审计模式的建立与调整 审计模式一般意义上可以表述为若干审计特征的集合,而且是具有一定性质和组合形式的集合。审计模式的生成和变换,均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3)审计环境制约着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是审计工作的基本服务方向,代表着社会各利益集团要求的基本方向,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一国的审计目标最终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审计目标。 4)审计环境推动了审计技术与手段的进步 科学技术环境对审计技术的影响最为显著。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审计带来了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审计师应采用何种审计技术对网上信息进行验证提供了一个新的课题。 5)审计环境决定了审计风险水平 在执业过程中,审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将审计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不仅仅靠审计人师个人良好愿望,更有赖于其所处的审计环境;审计环境还通过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可靠性的影响制约着审计风险。

2、简述注册会计师规避法律责任的对策 注册会计师规避法律责任的对策包括审计职业界应采取的对策和审计人员及事务所应采取的对策两个方面: 1)审计职业界应采取的对策 增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意识; 增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意识; 完善审计准则; 加强与法律界、使用者沟通,缩小审计期望差距; 鼓励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事务所积极应对诉讼。 2)审计人员及事务所应采取的对策 遵循独立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要求 ; 谨慎选择委托单位; 招收合格的民间审计助理人员;严格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深入了解委托单位业务; 聘请懂行的律师; 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 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 . 3、简述风险导向战略系统审计的特点 风险导向战略系统审计以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导致的会计报表重大错报、漏报风险为导向,以达到最终降低注册会计师职业审计风险的一种审计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责任前移,重心前移 2)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引入战略管理分析工具 3)审计证据重点向外部证据转移 4)审计的目标是消除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增强财务报表的可信性 5)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审计思路 6)风险评估以分析性复核为主 4、什么是审计期望差距?如何缩小审计期望差距? 1)关于对审计期望差距的定义主要有: “独立审计师和财务报表使用者”对审计业绩的期望水平的差异。 (Liggio,1974) “公众对审计的期望和审计职业界选择的审计目标之间的差距” (美国科恩委

《政府审计发展历史与趋势

政府审计发展的历史与趋势探讨 【摘要】本文介绍了政府审计制度的发展历史,针对党和国家对政府审计工作指示的转变,总结政府审计的发展变化,分析了政府审计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战略,从而进一步研究我国政府审计职能的新思路以及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研究政府审计体制选择问题。研究认为,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深刻影响着政府审计体制选择,建立审计监察院并提高其行政级别符合中国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的审计体制改革方向。 【关键词】政府审计审计职能审计史 Government audit of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trend 【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government auditing system for Party and government audit changes direction, sum up the developments in the audit, the audit of the govern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further study the functions of our government audit application of new ideas and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of ideas and methods of selection of the government auditing system. Studies suggest that political systems and historical traditions profoundly influence the governmental audit system options, the Control Yuan to establish audit and improve the administrative level in line with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direction of historical tradition, the audit system. 【key words】System Functions Trends

内部审计职能的强化和创新

内部审计职能的强化和创新 内部审计作为单位内部的经济监督机构,虽然不参与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活动,但主要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会计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经营绩效以及经营合规性等进行检查、监督、评价,并发挥相应的建设职能,属于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拟从内部审计职能的表现形式进行深入讨论。 一、现阶段的内部审计职能 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都遵照有关规定直接由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领导。按道理,经过内部审计这道防线,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秩序和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相对应比较好。但众所周知,近年来,一些单位违规经营、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一直屡禁不止,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市场的稳定,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 内部审计虽然具有经常性、及时性和群众性等优势,但同时具有其局限性,其职能很容易受到侵害,使之流于形式,难于监督本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和财务收支。许多机构内部审计职能中监督、检查、评价、建设诸项职能都有被普遍弱化现象,但是其中受影响的程度不同,我认为以监督为最甚,建设次之,评价鉴证再次之。 1、内部审计按规定是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其人员配置、职务升迁、工作地位、绩效工资、奖金等都由单位主要负责

人决定,导致内部审计经济上不独立,依附于本单位主要负责人。 2、内部审计的内容、报告的形成以及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完全依赖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意识和行动,当内部审计在行使其检查、监督职能时,若属上级监督下级,将有显著效果;若属同级之间的监督,会因权力相等、互相制约、互相抗衡而使审计效果大打折口;若属下级监督上级,不但不能直接产生效力,而且会产生负效应,因此,即使内部审计发现了本单位有违反财经纪律、会计制度和经济违法犯罪问题,也无权处理,尤其是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故意违法、违纪问题,若被内审人员揭露,必将受到打击报复,如调离、辞退等,因此对于单位主要负责人来说内部审计只能是形同虚设。同理,内审的评价、建设职能的发挥也受到同样的限制。 3、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存在单纯片面的任务观点,以完成当年下达的审计任务为目标,被动接受审计任务,较少主动思考审计工作的重点、审计的内容与单位经营管理的关系,主观上弱化了监督、检查、评价、建设的内部审计职能。 4、许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重点是开展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财务会计审计,而且只注重事后监督,很少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没有发挥内部审计的预警作用,使内审工作仍停留在部分职能上。 5、审计人员原则性不强,在加上具体审计过程中,面

审计理论体系结构

审计理论体系结构体系 一、我国审计理论结构体系内容 审计理论体系是反映审计研究对象而形成的概念、范畴、判断、推理的体系,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结构的系统。我国的审计理论结构大致可以划分两个层次:审计基本理论和审计应用理论。 1、审计基本理论 审计的基本理论是研究审计的本质、一般规律或基本原理,探求能解释审计实践普遍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在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其科学水平决定着审计理论体系的水平。它包括审计本质、审计假设、审计环境、审计目的和审计规范等内容。审计基本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审计实践的一般过程和审计认识的一般方法,而不是具体的审计实践和特殊的过程,其研究任务或目的,是解决如何正确认识审计实践和从一般意义上组织审计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审计实践要素的基本问题。审计基本理论研究的某项重大突破,常常给整个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带来大的变革。 审计本质反映了一种受托的经济责任关系,这种关系又是审计存在的重要条件。将审计环境和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研究起点纳入审计理论结构图中,表明审计产生于社会环境的客观需要,审计环境的优劣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对审计的需求程度,审计假设是科学研究的先导,是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它确定了审计研究的前提。审计假设对多变的审计环境中最可能发生的事情和关系和一般规律进行了设定,

说明审计假设与审计环境是息息相关的,离开了审计环境,审计假设成为空中楼阁,同样审计假设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而进一步改造审计环境。审计目标的确定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是审计本质与特定的审计环境相互作用、互动的结果。审计规范是审计本质与内涵的扩展,它必须与特定的审计环境相适应。 2、审计应用理论 审计应用理论是审计基本理论在具体审计实践中运用的知识体系,它是关于处理具体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的知识体系。它介于审计基础理论和具体审计实践活动之间。通过对审计应用理论的研究,可以使审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与审计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提炼出更为完善、科学、合理的审计基本理论,使之不断更新和突破。它主要包括审计技术方法、审计风险、审计责任、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等内容。 审计风险、审计责任与审计技术方法是审计应用理论的主体部分,它是审计基本理论在审计应用理论中的具体反映,审计技术方法的制定必须符合具体的规范准则,它影响着审计风险与责任,先进的技术方法可以降低风险,减少责任,反之,会使审计风险责任增大,因此审计风险与责任是正相关的。审计证据理论是审计理论体系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计过程实质是一个收集、评价和鉴定审计证据的过程。审计师依据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要求,根据取得的审计证据与既定标准对比,形成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行为的最终成果,出具审计报告意味着审计师承担其相应责任。由于社会公众对审计工作的

我国政府审计环境特点及发展趋势

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日期:2007-08-17] 来源:作者: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王本强[字体:大中小] 自1983年以来,我国政府审计机关一直十分重视环境审计,先后开展了排污费、运用外资等环境专项资金的审计。1998年被明确赋予环境审计的职能后,又先后开展了对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青藏铁路等重大环境保护项目和重点环境保护区域的审计。环境审计作为政府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萌芽、探索和逐步推进三个发展阶段,在取得较大成效的基础上,一方面,在审计范围、方式等方面越来越呈现出不同于其他专业审计的个性特征;另一方面,随着各级审计机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及对环境审计内在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入,环境审计在发展定位、审计范围等方 面的未来发展趋势也逐渐清晰。 环境审计的特点 一是兼顾审计专业的不同分工,实现了环境审计的合理定位。近年来,各级政府审计机关从“环境是人类各项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的理念出发,将贯彻“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到审计机关内部多个不同的专业部门。2003年,《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五年规划”)明确提出成立“环境审计协调领导小组,合理调配审计力量,统筹安排审计工作”。这意味着一方面,环境审计成为一项全署性工作,定位更加明确;另一方面,与环境审计相关的各专业审计(主要是投资审计、外资审计、经贸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要在“整体统一、分工配合、优势互补、运行高效”的协调机制下,逐步加大环境审计的深度和广度,形成环境审计合力。 二是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科学地界定了政府环境审计范围。近年来,各级政府审计机关按照宪法第二十六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规定,从生态(生活)环境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两个方面积极开展环境审计实践,并以此为基础,在“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搞好国家重点区域环境保护投入和重大环境保护项目的审计监督,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环境审计模式”的思路与要求,从生态(生活)环境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两方面着眼,以重点区域的环境保护投入和重大环境保护项目为切入点,科学地界定政府环境审计的范围。

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1)

---------------------------------------------------------------范文最新推荐------------------------------------------------------ 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1)   一、紧紧围绕烟草行业中心工作,创新思路,积极有效开展工作,成效显著 (一)创新思路,勇于探索,积极参与行业审计体制改革。 这两年全国烟草行业实行母子公司体制改革,国办发57号文件明确省级烟草公司是所属市级公司的出资人,省局(公司)有责任、有义务履行好对所属市级公司的出资人职责。省局领导高屋建瓴,注重自律与行业监管,为完善母子公司体制治理结构,创新性的提出建立审计委派制的理念。这在全国烟草行业尚属首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但这并没有难倒**省局审计处的同志们,**能充分领会省局改革的思路,意识到审计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和处室同志们在处室负责人带领下走访其他行业的内审部门,到行业内基层单位进行调研,并和外省已成功改革审计体制的保险行业多次沟通,借鉴别的行业成功改革经验,充分考虑体制改革的可行性及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和利弊。建立新的体制需要有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多次参与讨论研究,制定了《内部审计派驻办公室管理暂行办法》、《内部审计委员会工作办法》等制度。在改革过程中对全省审计人员的整合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具体工作。经过充分的调研酝酿后,审计处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从机构、人员、制度等各个方面入手,着手建立 1 / 12

了双重领导、垂直管理、监督驻地、参审异地的审计委派制管理构架。审计委派体制建成后,审计系统的管理加强了,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审计处的统一调度灵活了,审计信息真实程度和共享程度提高了。审计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全省的行业改革与发展大局,内部审计工作与烟草行业的中心工作更好的保持一致。审计委派制的实行,大大改善了内部审计环境,各单位负责人对审计部门的重视程度提高,针对企业经营难点向审计部门积极提出审计需求,通过审计手段解决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升企业价值。实践证明,审计体制的改革是成功的。 **作为审计处的一员,在改革进程中,创新思路,行动积极,出谋献策,勇于探索,和审计处同志们齐心协力投入到改革的一系列工作中,审计体制改革圆满成功,成功来之不易。 (二)围绕行业中心工作,关注改革发展中重点难点问题,在推进内部审计转型中进行有益探索。 积极思变,与时俱进,是**坚持的工作思路,并率先在审计工作实践中进行有益的探索。 这几年来,全国审计的大环境在发展变化,内部审计由财务审计为主逐步向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为主转变。而烟草行业自身自律性的加强,规范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对内部审计的目标与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查错防弊转向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国家局财务审计司的业务指导下,**和审计处同志们拓展思路,立足转变,推进转型,付诸实践。

创新审计管理方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创新审计管理方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摘要: 长期以来,基层审计机关都面临着人手少、任务重的问题,怎样适应新的形势,全面做好审计工作,是各基层审计机关近几年来探索的重要课题。审计机关作为国家的监督机关,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速审计转型为统领,积极开展审计创新,全力推进绩效审计,不断加强审计免疫系统的各项功能。 关键词: 审计信息化方式途径 引言: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面对审计工作新的环境变化,在公众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和要求都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审计机关应充分发挥审计机关免疫系统的功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息。审计机关应在审计工作中转型,不断推进审计创新的发展,强化审计免疫系统的建设,推动审计工作科学的发展。 正文: 一、在思想上转变,创新审计理念。 每一个审计人员参与审计工作的创新,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审计理念,牢固树立“民本审计”理念,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应将审计关注点转移到如何改善民生上来。还应树立服务审计观,要处理监督和服务的关系,在加强预算执行审计、投资审计、经济责任

审计的同时,更加关注推进绩效审计,从促进宏观调控政策落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规范政府职能等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绩效审计服务经济建设、推进宏观调控政策落实、促进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开放意识,充分整合审计资源,加强与主管部门、监督部门的沟通,坚定不移地推进审计工作的公开。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开放度和透明度。增强宏观意识,要坚定不移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加强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强化审计廉政意识,提升审计公信度,严格执行审计署“八不准”的审计纪律和其他各项廉政规定,提升审计对外的公信力。 二、在内容上转新,创新审计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财政改革的重点已逐步从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转向财政支出管理制度的改革,公共财政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同时公众对政府行为也提出了公开、公正、公平的要求。增强审计“免疫力”,审计工作必须适应环境的需要,只有适应环境的需要,才能创新和拓展审计内容,在继续搞好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的审计,注意发现大案要案线索,在揭露重大经济犯罪的基础上,立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绩效审计的路子。尤其是对于政府投资的各种基本建设、环境保护等具有非常明确绩效目标的项目,审计的重点目标主要是对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计。绩效审计是国家审计发展的主流,也应该成为“免疫系统”发挥功效的主渠道之一。要加大绩效审计的推进力度,将绩效审计的理念贯穿到各项审计工作之中,注重从政策执行、

施工单位项目部组织机构

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一、项目部组织机构 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统一有效的工程指挥系统是顺利施工的重要保证,为此,我司在本工程的施工组织上,按照“项目法施工”的模式,组建一个技术力量强、科学管理、重视工程质量的工程项目管理班子。 项目管理层将代表我司全权组织施工生产诸要素,将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执行GB/T19001- 2000质量体系标准,按“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效益、服务”六个第一流的要求建设本工程。实现我司“质量为本、科学管理、精益求精、竭诚服务”的质量方针。 项目决策层由项目经理及副经理和技术负责人组成,负责工程施工的组织、协调和控制;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由质安组、施工组、材设组、资料组、后勤组和技术组等六个职能部门组成项目管理层,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实施动态管理。 项目作业层由具有一定操作技术和经验的工人组成施工班组,以经济承包的形式,从施工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材料节约和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考核、选择。(项目组织机构如图) 各部门建立岗位责任制,分工协作。 现场以项目经理部为核心,以施工部为龙头,24小时现场值班,责权同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二、主要管理人员组成 项目管理班子一缆表 三、主要部门人员配备及工作范围 1、目经理职责: (1)建立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建立项目经理部组织结构,设置有关管理组,配备管理人员,明确和落实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组织编制并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质量计划,确保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2)将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要求及时传递给职能部门; (3)督促管理人员履行岗位职责,对施工全过程实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均处于有效受控状态。 (4)保持与顾客的密切沟通,顾客的要求及时传递给职能部门,并解决他们之间的接口。 (5)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建筑施工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有关部门关于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的制度和规定,贯彻执行国家、行

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

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 随着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及《国务院关于增强审计工作的 意见》中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强化,以及近年来我国持续颁布的相 关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这标志着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的持续发展与完善,也标志着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法规支持日趋完善。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审计方式,随着时代的 变化,审计方式、审计理论、审计关系、审计基本结构、审计目标、 审计功能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这就要求经济责任审计理论要 进行创新,让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走专属中国 特色的经济责任审计之路,健全经济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 一、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相关法律制度、种类区别和审计关 系人方面的审计理论创新 (一)在审计相关法律制度的创新上来看,从表面上看,经济责 任审计仅仅一种专业名词,并没有什么大的现实意义;其实,经济责 任审计实际是我国一种专有的审计制度,它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实施对象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对他们进行经济责任审计,通过检查干部守法守纪尽责情况,客 观评价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增强对被审计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 和监督,以达到促进领导干部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促 进领导干部进一步树立准确的政绩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经济责任 审计是建立在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基础之上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

实施是一种政治制度的创新,丰富了审计的内容,拓展了审计的范围,对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在我国审计种类划分上来看,根据当前我国已存有的审计 种类上来看,我国的审计制度可以通过不同标准来划分成不同的种类,但是当前现行的审计制度种类并不包括经济责任审计,所以经济责任 审计的实施必将会导致审计制度种类的大调整,还是对我国审计制度 的一大创新。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后,我们应十分关注两个方面的改变。首先,经济责任审计的划分标志点必将会受到影响,我们在划分审计 类型的时候必须找到一个标志点才能进行准确的定位,我们可以根据 审计过程中的责任划分点来进行审计种类划分,对责任人应履行的责 任来进行划分等等,标志点的改变让经济责任审计适当地融入审计种 类中;其次,现有的审计内容必将会得到充实,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 会丰富审计内容,让审计的方式更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三)在审 计关系人方面的创新来看。审计工作并不是单方面的运行,它是通过 几个关系人之间的合作来达到审计的,其中审计关系人包括审计者、 被审计者以及委托方。三者互相拉动,审计者就是从事审计工作、完 成审计要求的工作人员,被审计者就是管理资金与财产的人员,委托 方就是财产拥有人或者财产投资者。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我国对于委 托方的研究加深,这有利于我国审计关系人的扩展,推进我国审计关 系的改变,由此可见,经济责任审计将会极大地推动经济审计关系人 方面的理论知识的创新与改良,让我国的审计关系更加符合审计制度 的实施,为审计工作的完成提供保障。 二、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审计理论基本结构的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