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研究的理论思考

玉器研究的理论思考
玉器研究的理论思考

收稿日期:2002-02-28

作者简介:王永波(1953110),男,山东省荣城市人,山东省文化厅研究员。

玉器研究的理论思考

王永波

(山东省文化厅文物处,山东 250011)

Abstract:As a rising discipline,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Jadeolog y are being perfected.The article probes into these theoretical questions such as the content,methodology,task and develop -mental process of Jadeology,property of jade culture,human concept of jade,distinctive m ark of jade and stone,and the division of jade culture into different periods,etc.

Key w ords:Jadeology;jade culture;div ide into periods;theoretical method

摘要:玉学是从传统金石学、现代考古学、文物学和地质学、矿物学等分离、融汇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有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尚处于初步构建的过程之中。文章采用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对玉学的研究内容、方法论、基本任务、发展过程、玉文化的属性、玉的人文概念、玉石分化界标和玉文化分期及其产生、发展、演化机理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玉学;玉文化;分期;理论方法

中图分类号:K87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731(2002)05-0024-06 玉器研究是传统金石学、现代考古学、文物学和地质学、矿物分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近几十年来,随着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开展,大宗精美玉器,如江浙地区的良渚文化、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中原殷周文化和巴蜀三星堆文化等众多玉器的出土,使社会各界研究、收藏玉器的热情不断高涨,极大地提高了玉文化研究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玉学0则是玉器研究领域新近提出的概念1。1995年中国文物学会玉器委员会在安徽巢湖召开/中国玉文化、玉学学术研讨会0预备会,杨伯达先生提出了5关于玉学理论框架的设想6和5关于玉学论证及纳入国家课题计划建议6的意见。2001年中国境内就有北京、沈阳、新疆且末和台湾台北等4次全国规模的玉器学术研讨会,表明玉器研究已成为当今的学术热点,并且玉学的要领已逐步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理论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数代人的集体努力。笔者

不敏,愿奉积年之思,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 一、玉概念的属性及其层次

玉是什么,什么是玉?玉和玉器又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是中国玉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出的问题。5礼记#聘义6载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0这是孔夫子从儒学理论的角度、用拟人手法阐释的玉概念。许慎5说文解字6:/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0基本上承袭了孔

24中原文物 2002年第5期

夫子的观点。5周礼#春官#大宗伯6:/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0,/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0,说的则是用自然玉石做成的器物,以及玉器的社会功能。

从现代分类学的角度看,玉和玉器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玉是地球在地质时期通过地质运动形成的、由具有交织纤维显微结构的角闪石族晶体交结而成的自然矿物集合体o,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矿物分类学概念;玉器则是自然玉石经过人工雕琢、并赋予了丰富的人文理念的工艺美术品。儒家关于/温润而泽0、/缜密以栗0、/理自外0、/廉而不刿0、/其声舒扬0、/不挠而折0的说法,实际上是对玉石的自然属性的一种描述和诠释;关于/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0的说法,则是一种人文理念的比附和赋予。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比附和赋予,玉这种美丽的自然矿物才具备了丰富的人文理念和神奇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玉和玉器在概念上又是一致的。

由于受认识水平和检测技术的限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人们对玉和非玉的矿物学概念并不十分清楚。因为玉和岩石都是自然矿物的集合体,差别仅在于前者是相对较为单一的、结构缜密的矿物集合体,后者是结构相对疏松的多种矿物集合体,在古人的眼中,其外观形状)))除了美与不美的区别外)))基本是一致的,许慎关于/玉,石之美0的说法,就是典型的代表。因此,有关玉文化的研究必须立足于这样的历史事实,由此引申出狭义和广义两种玉概念。

从玉学研究的角度说,广义玉概念和狭义玉概念具有非对称的特点。

其一,从自然科学,也就是从矿物分类学的角度说,玉的概念应该是狭义的。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玉学研究应该从矿物的成分构成上将玉和非玉的矿物属性区别开来,这是现代矿物分类学必须和能够做到的。

其二,从人文科学,即从玉文化的角度说,玉的概念有着很强的外延性。以汉代为界可分为两个时期。从玉器产生到汉代,所有用美石制作的装饰品、工艺品和礼仪用品都应属于广义玉概念的范畴,此期还可以细分为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两个阶段。史前时期的玉是一个更为宽泛的广义概念,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石英岩、大理岩、硅质岩、变质板岩、橄榄岩等非玉石材。后者则是一般意义上的广义玉概念,非玉石材基本被排除在广义玉器的用材之外。

魏晋特别是唐宋以后,应是有条件的狭义玉概念,大部分的非矿物分类学概念的/玉0,如玛瑙、水晶和各种宝石已从玉家族中逐步分离出来。真正意义上的狭义玉概念则是现代矿物分类学出现以后的事情。在中国,18世纪和19世纪西方矿物学者将和田玉定名为角闪石族的透闪石或阳起石,硬度为6度~615度;将翡翠定名为辉石,硬度为7度,分别称之为软玉和硬玉。玉器鉴定行业多以矿物学中的角闪石族的和田玉为真玉,而以其他玉质包括南阳玉、岫岩玉等玉种为非真玉。但是在习惯上人们)))包括考古学界还是愿意沿用一般意义上的广义玉概念。玉学研究则应根据玉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不同时期的玉概念做出切合实际的说明。

二、玉石分化的理论界标

玉石分化,说到底就是玉器的起源问题,是美与俗、灵与顽、神与凡的概念分化。据考察,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旧大陆即已出现以玉为原料的石器;在中国,早在旧石器时代早期,距今70万年~20万年以前的北京猿人就出现了用水晶质打制石器?,其他旧石器地点也发现了原始人类用玉石、水晶、玛瑙、玉髓、蛇纹石等打制的石器。约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0则使用了美石(白色石灰岩和黄绿色岩浆岩)制作的穿孔石珠和石坠作装饰品?,但这并不代表广义玉概念已经形成。

从纯理论的角度说,玉质石器的出现与玉器的出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在旧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眼中,玉质打制石器与其他打制石器没有任何质的区别,这可以从当时石器的种类和用途上得到验证。旧石器时代晚期虽然出现了部分/美石0做成的装饰品,但在大致相同时期内仍然存在着大量非美石类装饰制品,目前还难以看出两者在功能和含义上的确切差异。

从工艺流程的角度说,陶器、铜器、铁器等在其成形之前必须经过陶土(亦属矿物)选配锻炼或矿石开采、冶炼的过程,所以当人们发现最初的陶器、青铜器或铁器时,因其材料本身已蕴含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可以毫不含糊地宣称此类器物起源于某时。玉器则不然,由于玉材料本身具有不可再塑的特性,玉器本身又是一种特殊材质的岩石制品,是自然原材的直接人文化。所

25

玉器研究的理论思考

以,只有当人们在理念上形成了广义玉概念,玉制品才能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玉器。

那么人类的广义玉概念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或者说人类自何时开始把广义的玉当作玉来看待的呢?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建立起准确、简便易行的判别标准。由于最初的玉器大多是从普通的装饰品、生产工具或兵器中分化出来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与其祖型保持着外观造型上的相同和相似性。所以,判断玉石分化应从玉制品因内涵变化而导致外在形态的细微变化入手。依我个人的理解,判断玉石分化的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材料分化,即人们已经能够比较准确地选择、区分用于制造石器的石材和用于制造的玉器的广义玉材;

第二,用途分化,玉器在用途上被比较普遍地赋予特定的社会功能而不再作为实用工具或普通装饰品使用;

第三,工艺分化,玉器因赋有特定、神圣的社会功能,工艺要求明显高于普通石器,做工精细,规整程度和磨光精度较好。

简单地说,当人们比较普遍地从材料上、功能上和工艺上将广义玉制品与其他石制品区别开来的时候,广义的玉概念便形成了。换言之,当人们在认识上形成了广义玉概念,玉器也就正式从普通意义上的石器中分化出来了。 三、玉文化的分期及其发展机理

文物典章制度的发展是随社会生产力和人文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玉文化的发展也是如此。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与自然交互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通过玉材的特殊自然属性,寄托和展现人类思想意识、社会伦理和价值形态的一种文化现象。虽然玉器的某些功能,如作为装饰品、作为神灵表象、作为阶级标志、作为财富象征和作为赏玩弄玉的现象在不同时代都有一定的表现,但其主要的社会功能却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由此构成了玉文化发展阶段的不同。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分析,玉文化大致可分为孕育、初终、发展、成熟、完善、嬗变和世俗等七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孕育期 玉质石器出现至广义玉概念形成之前,相对年代约当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人们在打制石器和选择装饰品的过程中,逐

渐觉察出玉质石器与其他石器在亮度、色泽、硬

度、质感等方面的差异。玉概念有如待产的胎儿,呼之欲出。可以说,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产生和发展,是玉文化得以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始诱因。

第二阶段:初始期 主要标志是广义玉概念的初步形成和广义玉器的出现,相对年代约当新石器时代早期前段。虽然目前尚未发现确切的证据,但是根据新石器时代早期晚段如后李文化(距今约8500年)、兴隆洼文化(距今约8200年)?的发现玉凿、玉锛和玉

推测,广义玉器

出现在这一时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处于萌芽状态的磨制技术日趋成熟,石器制作工艺的进步导致了生产力的提高和新石器时代的到来。磨制工艺的推广,使人们更深切地感受到美石制品光洁、润泽的魅力。旧石器时代早已出现的原始宗教观念找到了更为合适的物质载体,/美石0开始有了灵气,广义的玉概念初步形成。这是玉文化得以产生的哲学因素。

第三阶段:发展期 主要标志是种种非实用玉制品迅速增多,玉器的制作工艺和社会功能进一步提高,相对年代约当新石器时代早期晚段至新石器时代中期。主要见于后李文化、兴隆洼文化、河姆渡文化和新乐文化。某些源于工具或兵器类的玉器在形制上与同类石器尚无明显的区别,但磨制程度一般较精,基本不见使用痕迹。随着石器磨制工艺的广泛应用和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社会分工初露端倪。原始宗教的进一步发展、祭祀活动的多样化和爱美欲望的增强,导致制玉工艺的进步和玉器数量的增多,这是玉文化得以发展的社会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与兴隆洼文化年代相当,大致属于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后李文化出土两件玉质工具的刃锋,在放大镜下可见较清楚的使用磨蚀痕迹,表明在不同地区或不同考古学文化中,玉石分化发生的时间和程度也是不尽相同的,这应是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的表现。

第四阶段:成熟期 主要标志是圭、璧、琮、璜、璇玑、玉衡等主要礼器基本形成,各种社会功能日臻完善,制玉工艺日趋成熟。源于工具、兵器类的玉器,在形制上与同类石器已有明显的区别,如造型美观,形体变薄,做工极为细致。源于装饰类和少数源于工具的器类已脱离其祖型的制约,演化出全新的形态,如瑞圭?

、权杖、玉琮、玉龙凤、玉牌、玉人等。相对年代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金石并用时代,以仰韶、大

26研究与探索

汶口、红山、良渚、凌家滩和龙山文化各重要遗址为代表,这一阶段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文明初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城址的出现,龙山时代各考古学文化城址的普遍存在,标志着/城邦式0古国已初步形成,社会剩余财富增多,社会分化加剧。部落酋长、军事盟主或/古国君主0出于显示财富、宣示权力和渲染王权神授的需要,极力地强化玉器的社会伦理功能和祭祀功能,表示首领或王权身份的权杖和瑞圭相继出现,这是玉文化得以飞速发展的政治因素。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玉材本身的条件限制,如数量少、体积小、脆不可塑和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原因,难以加工成容器而不能完全适应当时社会和礼制发展的需要。作为一种替代和补充,以可塑性能良好的陶土制作的陶礼器,如大汶口文化的陶尊、陶,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杯、成组的陶鼎、瓦足皿等开始出现。

第五阶段:完善期主要标志是玉礼器及其他品种的玉器形制、社会功能进一步完善,相对年代约当夏代至两周时期,以偃师二里头、安阳殷墟、西安张家坡、宝鸡茹家庄西周墓、三门峡虢国墓地、天马-曲村晋国墓地和同期各重要方国的重要遗址、大墓为代表。随着社会的分裂和中央王朝的出现,用玉制度更加完备,使用范围更加广泛,普遍见于吉、凶、喜、丧、会、盟、宾、嘉、军、兵等各种场合,等级制度、礼乐制度的形成和玉器社会功能的持续加强,体现了当时的政治需要。

随着用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青铜铸造技术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青铜礼器迅速取代了当时并未得到充分发展的陶礼器,且常常作为祭祀、宴会、典礼等大型场合及殡葬礼仪的主要道具,充当显示权贵身份地位的标识物,大有同玉礼器并驾齐驱的态势。在其后段,玉佩饰增多,玉器的世俗化倾向已经显现。

第六阶段:嬗变期主要标志是玉礼器的数量明显减少,礼仪功能逐渐减弱或消退,玉佩饰、特别是组佩及玉器皿、玉陈设、玉生肖和人物、动物等世俗类玉器明显增多,玉礼器的社会功能加速世俗化,相对年代约当战国至两汉。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由礼崩乐坏、群雄争长的混乱局面到中央集权的确立,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礼制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政治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反映到礼仪制度上,就是玉礼器和青铜礼器的世俗化。此外,由于玉玺的出现和发展,权贵们不再以圭、璋和佩饰作为宣示身份地位的主要表征,汉代大墓中出土的裹尸玉衣、玉璧、玉枕等虽然还有表示身份地位的象征作用,但主要的却是出于防止精气泄散、保护尸身不腐的愿望,九窍玉塞的出现就是很好的例证;汉代墓葬有关陶楼、仓、猪圈、鸡舍乃至于厕所的设置,也反映出礼仪制度的世俗化倾向。在表现方式上,玉雕作品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日趋浓郁。漆器、金银器以及瓷器制作工艺的出现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玉器惟我独尊的地位,玉器所蕴含的神奇功能和礼仪概念,逐步被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冲淡。

第七阶段:世俗期主要的标志是玉制品的功能完全世俗化,玉器的礼仪功能几乎完全消失,包括东汉末年以后的全部历史时期。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前,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数百年的战争使民生凋敝,玉文化的发展也随之步入历史上的低潮期。隋唐时期玉文化又再度兴起,但是在选题、创意和风格上,受到业已相当发达的绘画、雕塑和金银器创作风格的影响,玉雕人物、花卉、动物的造型在浪漫的情调中力求逼真。到明清时期,玉器基本上完全成为艺术、财富和弄玩的代名词,尽管这一时期的王墓中还有用玉圭随葬的现象?,5红楼梦6中的/通灵宝玉0也具有某些神奇的功效,今人也有以玉佩辟邪护身的现象,但这只是上古用玉概念的孓遗和回光反照,与现实社会和玉文化发展的主流及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和宗教信仰相去甚远。玉器这种古老、历久不衰的艺术瑰宝终于摘下了其高贵、圣洁、无所不能的神秘面纱,走出神权、王权的殿堂,回到普通的世俗世界,还原为芸芸众生共鉴共赏的美丽石头。这是思想、技术进步和社会综合发展的必然结果。

玉文化的分期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分期标准,本文主要是从用玉理念和用玉制度及其发生、发展机理和演变规律的角度着眼,而不太注重工艺手法、艺术风格、美学理念和玉器的社会总量等方面的问题。有关玉文化产生、发展演化的各种动因、机理的表述,也只是各不同阶段主要发展动因的一种强调,并不表示其具有独占性。事实上,正是这些动因和内部机制的共同作用决定了玉文化的发展方向。此外,世俗期也可以再划分出若干阶段,因侧重点和篇幅方面的考虑不再赘述。

27

玉器研究的理论思考

四、玉学的学科基础及发展过程

中国的玉制品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早期。新石器时代以来,玉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礼仪用品和工艺美术品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历万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有学者估算,仅史前玉器一项,包括考古发现的、传世的和散落于世界各地的中国史前玉器,总数不下20万件,加上整个历史时期和现代玉器的生产,中国玉器的总量将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这是玉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实物资料基础。

检索中国的历史典籍,可以得出这样一种认识: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乃至明清小说中,玉器是出现频率最高、内容最丰富、最翔实的一种特殊器物,其他任何物质器具都没有像玉器那样受到人们的特殊青睐和崇拜。在方块汉字中,用玉字作偏旁的字就有500余个,足以说明玉这种特殊的自然矿物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巨大的影响,这是玉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文献资料基础。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玉崇拜远非一般的灵物崇拜,而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有关哲学、美学、神学和社会政治、伦理观念的综合体现,涉及到社会不同领域的各个层面,在中华文明史中的地位、影响、作用及其流行时间是其他任何文化都难以比拟的,包含着极其深刻的精神理念和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礼制和儒家思想的最高表现形式。由玉器在不同文化区所展现的高度趋同性,特别是作为神权、王权象征的瑞圭在东亚大陆的普遍存在à,可以感受到玉文化系统在华夏国家形成中的巨大向心作用,这是玉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现代哲学、系统学、文化人类学、美术学、地质学、矿物学,特别是现代考古学的充分发展,大批经科学发掘的,埋藏属性、具体位置和共存关系清楚,年代明确的玉器出土,时代跨度宽泛,品种数量丰富,为各类玉器的时代组合、年代定位、性质判定、功能解析等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不同学科的互相渗透、整合则为玉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综上所述,玉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该是可以成立的。

就学科分类而言,玉学同金石学、古文字学、美术考古学一样,同属历史学和考古学的分支学科。不过,由于玉文化源远流长,至今仍极具活力,玉器的材质又是不同属性的自然矿物集合体,使玉学与现代地质学、矿物学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由此决定了玉学的边缘学科属性。

玉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根据不同时期的人工玉制品实物,多学科、全方位地解析玉文化在中华文明产生、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就其产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和演变规律作出科学的说明,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经济建设服务。

玉学研究的具体对象,就是古往今来被称之为玉器的所有人工制品。主要内容包括玉文化的发生、发展,玉器的分类定名、功能阐释、美学观念、工艺特点、演化机制、玉材属性、产地、赝品辨伪等。

玉学研究的方法,由其边缘科学的属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包括地质的、矿物的、工艺的、美学的、神学的、宗教的、伦理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哲学的等诸多方面。就学科的发展现状而言,现阶段应以哲学、美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和系统学的理论方法为基本方法,将有关玉器纳入其特定的历史环境,进行科学、全面的综合研究,并在学科发展和研究工作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提炼、归纳出具有学科特点的理论方法。

通常认为,玉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大致形成于清代晚期,其主要标志是吴大的5古玉图考6、陈性的5玉纪6和徐寿基的5玉谱类编6等á。事实上,任何一种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过程,玉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是玉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从宏观特征的角度把握,大致可分为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内涵生成期从事物发生学的角度说,玉学应是随着玉文化的产生而产生的,否则各种玉器理念的形成和琢玉工艺的进步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一时期应包括新石器时代至西周时期,主要应限于赋予玉器以何种理念和制玉工艺等方面的内容,如属于哲学范畴的美学、神学观念,属于政治伦理范畴的/比德0、等级观念的形成,玉礼器主要器类的定型,等等。

第二阶段:理念诠释期东周至汉代,以玉的概念和玉器的内涵为主要研究内容,成果散见于先秦经典、诸子百家和汉儒的著述中,影响较大的有5周礼6的玉礼制和孔子、许慎的玉德说、刘向的玉美说和王逸的玉色说等。

上述两个阶段虽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玉学

28研究与探索

研究,却是玉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第三阶段:形态推考期以宋代为代表,主要是按照典籍所载玉器名称,根据器物的字义和字源,推想古代玉器的形态。其代表作有聂崇义的5三礼图6、龙大渊的5古玉图谱6和吕大临的5考古图6和元代朱德润的5古玉图6等。由于宋代崇尚理学,当时的文物研究主要出于/证经0的目的,虽因方法不当,收效甚微,但毕竟是玉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宗时期。

第四阶段:综合考释期以清末和民国初年为代表,主要是以古玉实物,参照历代的研究成果,从名物制度、工艺特点、材质属性和辨伪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订,取得了空前的成果,从元代朱德润的5古玉图6,到清代吴大等人的著作、相关的5补正6、5正误6,以及翟中溶的5栾载堂玉图录6、刘子芬的5古玉考6、刘大同的5古玉辨6、李凤廷的5玉雅6、李宣等合著的5玉说6和章鸿钊的5石雅6等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文献,建立起玉学研究的初步框架。

第五阶段:考古学解析期20世纪20年代末西方考古学正式传入以后,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玉器的大量出土,为玉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物资料基础。考古学的综合研究和现代哲学、系统学、文化人类学、美术学、地质学、矿物学的介入,为现代意义上的玉学研究注入了全新的科学活力。

上述五个阶段是有机的整体,其研究内容也是逐步扩展的,第一阶段是玉文化自身发展的问题;第二和第三阶段则分别扩展到玉理念、玉形态的诠释;第四和第五阶段在包容前三个阶段的基础上,发展到全方位、多科学的综合研究,标志着玉学作为一个独立的亚学科已经基本形成。

世界上产玉的国家很多,如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新西兰、澳大利亚、意大利、瑞士、波兰等,其中墨西哥、新西兰也是玉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缘何只有中国的玉文化如此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并产生如此深刻、巨大的影响?在史前时期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不同区域的玉文化又是怎样在大致相同的发展阶段上,以大致相同的方式逐渐发展成为全民族的共有概念?其传播、交流的机理和途径又是怎样形成的?这些现象都是玉学研究需要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此外,具体器类的名称、功能也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1杨东明:5清末民初古玉研究的成就6,5古玉考释鉴赏丛编#序6,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

o牟永抗:5试论中国古玉的考古学研究6,5出土玉器鉴定与研究6,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5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北京人6,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5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山顶洞人6,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笔者在5中国新石器时代分野及后李文化的定位6中,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早、中、晚三期,分别界定为距今12000年~8000年、距今8000年~6000年和距今6000年~5000年前后,以距今5000年~4100年前后为金石并用时代,见5山东早期新石器考古学文化研究6。

?即所谓牙璋,非是。见王永波:5中国上古瑞圭研究6,5故宫学术季刊6第10卷第2期,1992年。?山东邹城明鲁荒王墓、江苏南城明益王墓均有玉圭随葬。参见王玉兰:5浅谈名益王墓出土玉器6, 5传世古玉辨伪与鉴考6,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à王永波:5耜形端刃器的分类和分期6,5考古学报6 1996年第1期。

á杨东明:5清末民初古玉研究的成就6,5古玉考释鉴赏丛编#序6,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

(责任编辑:李丽娜)

29

玉器研究的理论思考

和田玉鉴定 知识大全(图文并茂)

和田玉的鉴别知识大全 和田玉的产地 和田玉是一种软玉,俗称真玉。狭义上的讲的玉,一般指新疆和田玉。英文名称Nephrite。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Mgs(OH)z(Si4011)2。硬度为6~6.5,密度为2.96—3.17。和田玉和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玉、甘肃酒泉玉、辽宁岫岩玉并称为中国五大名玉。 和田玉籽玉的形成:籽玉(籽料或水料)是由山料,经冰川不断裂解崩落,地震风化或雨季被洪水冲入河道并受到河水的长期碰撞冲刷侵蚀经千万年的冲刷所形成,籽玉因被水长年浸泡,冲刷,打磨,所余下的质地:细糯、滋润、密度大,具有玉液之光泽,所以籽玉为玉中之珍品. 玉龙喀什河:玉龙喀什河,即古代著名的白玉河。这条河源于昆仑山。流入塔里木盆地后,与喀拉喀什河汇和成和阗河,河流长325公里,有不少支流,流域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河里盛产白玉、青玉和墨玉,自古以来是和阗出玉的主要河流。人们拣玉主要在中游,而上游因地势险恶,很难到达。 黑山地区(籽玉发源地之一)发现白玉后,给找玉人带来新的希望,人们冒险前往。黑山,即古称之喀朗圭塔克,其山是昆仑山之主峰之一,高峰达7562米,群山峻巅,冰雪盖地。产玉地点为阿格居改山谷,此为玉龙喀什河支流之一,距喀什塔什乡里山大队约30多公里,部分河段冰积物广布,山坡崩塌,巨砾遍布,只有徒步到达,雪线以上冰川遍布,海拔高5000米以上,相对高600—1000米。冰川的冰舌前缘部位,因冰川下移至雪线附近逐渐融化常常发现自上源携带的和阗玉砾。冰川的舌部高达数十米至百余米,晴日不断裂解崩落,伴随着雷鸣般的巨声,漂砾与冰块滚泻而下,落入河中,故在冰河之下也可以找到美玉。雪融水每日有一次洪水,洪水把巨大的冰块沿河冲向下方,这些冰块及冰层融化后也露出玉砾。产出的玉石有白玉和墨玉。这个地区应有原生和阗玉矿床,是玉龙喀什河中子玉的主要来源之一。 玉龙喀什河离和田市中心大约20分钟的车程。在河的上游50公里出白色籽玉,带皮籽玉一般产在河的下游。当地人在山洪过后,冬春闲暇时分,常有到河中捡玉的习惯。他们捡玉 主要是在河的中游,上下游因地势险恶,所以很难到达。

玉器研究的理论思考

收稿日期:2002-02-28 作者简介:王永波(1953110),男,山东省荣城市人,山东省文化厅研究员。 玉器研究的理论思考 王永波 (山东省文化厅文物处,山东 250011) Abstract:As a rising discipline,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Jadeolog y are being perfected.The article probes into these theoretical questions such as the content,methodology,task and develop -mental process of Jadeology,property of jade culture,human concept of jade,distinctive m ark of jade and stone,and the division of jade culture into different periods,etc. Key w ords:Jadeology;jade culture;div ide into periods;theoretical method 摘要:玉学是从传统金石学、现代考古学、文物学和地质学、矿物学等分离、融汇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有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尚处于初步构建的过程之中。文章采用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对玉学的研究内容、方法论、基本任务、发展过程、玉文化的属性、玉的人文概念、玉石分化界标和玉文化分期及其产生、发展、演化机理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玉学;玉文化;分期;理论方法 中图分类号:K87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731(2002)05-0024-06 玉器研究是传统金石学、现代考古学、文物学和地质学、矿物分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近几十年来,随着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开展,大宗精美玉器,如江浙地区的良渚文化、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中原殷周文化和巴蜀三星堆文化等众多玉器的出土,使社会各界研究、收藏玉器的热情不断高涨,极大地提高了玉文化研究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玉学0则是玉器研究领域新近提出的概念1。1995年中国文物学会玉器委员会在安徽巢湖召开/中国玉文化、玉学学术研讨会0预备会,杨伯达先生提出了5关于玉学理论框架的设想6和5关于玉学论证及纳入国家课题计划建议6的意见。2001年中国境内就有北京、沈阳、新疆且末和台湾台北等4次全国规模的玉器学术研讨会,表明玉器研究已成为当今的学术热点,并且玉学的要领已逐步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理论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数代人的集体努力。笔者 不敏,愿奉积年之思,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 一、玉概念的属性及其层次 玉是什么,什么是玉?玉和玉器又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是中国玉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出的问题。5礼记#聘义6载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0这是孔夫子从儒学理论的角度、用拟人手法阐释的玉概念。许慎5说文解字6:/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0基本上承袭了孔 24中原文物 2002年第5期

中国传统玉文化与美玉鉴赏尔雅满分答案

中国传统玉文化与美玉鉴赏 中国传统玉文化与美玉鉴赏(一) 1 对一件玉石成品的评价要考虑几个方面,其中不包括(D)。 A、材质 B、产地 C、雕工 D、大小 2 磨光仔玉的典型特征是(C)。 A、砂眼麻皮坑原生态包浆 B、没有浸染 C、存在亮头闪点 D、凹坑没有毛口感觉 3 在观察玉的原生皮表面时灯光要柔和,眼睛与玉表面要成(B)。 A、30度 B、45度 C、60度 D、垂直 4 观察原生皮的表面时关键观察的部分不包括(A)。

A、是否变色 B、是否出现拉丝痕 C、是否有包浆渗透 D、凹坑里是否是毛口感觉 5 如果一块玉内部的云絮状文理是粗糙的,那么其表面的原生皮(C)。 A、一定是细腻的 B、一定是光滑的 C、一定是粗糙的 D、有可能细腻有可能粗糙 中国传统玉文化与美玉鉴赏(二) 1 籽玉给人的感觉不包括(A)。 A、冰凉的 B、滋润的 C、油润的 D、舒服的 2 如果一块籽玉上有(D),那它就具备玉髓特征。 A、凹凸亮点 B、拉丝痕 C、包浆渗透

D、大量的晶状闪点 3 下列属于硬玉的是(A)。 A、和田玉 B、翡翠 C、白玉 D、黄玉 4 世界上最好的玉之一是(C)。 A、翡翠 B、绿松石 C、和田籽玉 D、水晶 5 如果一块好玉,在灯光下观察其表面应该是(B)。 A、有一些小眼 B、既有眼,又有坑 C、有凹凸不平的坑 D、没有絮状物,比较干净 中国传统玉文化与美玉鉴赏(三) 1 砂眼麻皮坑的三个要素不包括(D)。

A、平原 B、撞击坑 C、砂眼 D、絮状物 2 砂眼麻皮坑的三要素的共同点是(B)。 A、被鹅卵石撞击而成 B、表面有包浆渗透 C、会很快氧化 D、有晶状闪点 3 在玉石上面经常会出现圈点,其颜色是(A)。 A、褐色 B、黑色 C、黄色 D、白色 4 如果砂眼麻皮坑是真的,那么(C)。 A、玉石表面是经过了碳化的 B、砂眼是有毛口的 C、撞击坑下是光滑的 D、有密密麻麻的拉丝痕

02 和田玉的基本特征(化学、物理)

和田玉的基本特征 和田玉的化学组成 化学成分:Ca 2 Mg 5 [ Si 4 0 11 ] ( OH ) 2 化学名称:水钙镁硅酸盐(透闪石)→(含铁)阳启石 专业名称:透闪石类晶体 和田玉的形成是由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侵接触交代产物,而镁质大理岩成于6亿多年前(前寒武纪)时代,其摩尔硬度5-6.5,比重2.9-3,优质者半透明,其他不透明。 由于地质构造层发生变化,以及其他有机矿物质侵入形成青玉、黄玉、碧玉以及墨玉等。他们的颜色逐步加深,其中氧化铁、的含量逐渐增高,氧化钙、氧化镁含量减少。碧玉与其他种类玉差别,含镍、钴、铬等超基性岩特有的元素。其特点:硬度高,内部分子结构较紧密,不受盐碱侵入而变质。 和田玉的物理性质 颜色 各种玉石都以自己特征的自然色彩,引人喜爱,而登上世界珍宝之位。玉石行家对颜色非常重视。颜色不仅是评价和田玉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而且也是划分和田玉种类的主要依据。和田玉的颜色是各种玉石中的佼佼者,以它特有的玉色而备受珍视。 和田玉的颜色与国内外其它地区的软玉相比,色调较多,自称系列。和田玉有白色、青色、黄色、黑色等四种基本色调,还有一些过渡色,如青白色、灰白色等等。和田玉有世界罕有的白玉,尤以色如截脂的羊脂白玉为和田玉所特有,极为名贵。另外,和田玉有多种皮色。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带有此色,但不如和田玉皮色美丽。尤其是和田玉籽玉皮色很多,有秋梨、芦花、枣红、黑等等颜色。琢玉艺人以各种皮色冠以玉名,如秋梨皮籽、虎皮籽、枣红皮籽、黑皮籽等等。利用皮色可以制作俏色玉器,自然成趣,从古到今,璞玉十分贵重,采玉者得之,称为得宝。 硬度 硬度是鉴定和田玉的重要标志之一。矿物的硬度是矿物抵搞其它物体侵入的一种力学性质。通常表示硬度有两种方法: ⑴、相对硬度,或称摩氏硬度,是一种刻划硬度。 ⑵、绝对硬度,亦叫压入硬度,是根据矿物表面上能够承受的重量来测定。 和田玉的摩氏硬度约为6.5,不同品种略有区别,一般来说青玉硬度稍大于白玉。珠宝业中一般把硬度作为划分宝石和玉石的一个重要标志。宝石硬度一般在摩氏7度以上,玉石硬度一般在摩氏4-7度,摩氏4度以下通常称为彩石或雕刻石。硬度大,抛光性好,能使玉

浅谈文物鉴赏这门课

浅谈文物鉴赏这门课 1243825 许悦

一、文物鉴赏的定义: 文物的定义 目前,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 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 当代中国根据文物的特征,结合中国保存文物的具体情况,把“文物”一词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由人类创造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有价值的物质遗存的总称。 【词典释义】文物(wén wù):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人类文化遗物。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址、墓葬、建筑和碑刻;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以及生活用品;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史料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鉴赏的定义: 鉴赏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丰富。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

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二、文物鉴赏的方法: 赏析文物的方法很多,无论择何种方法,从何种角度来赏析,都能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愉悦或满足。我们不仅要熟悉掌握赏析文物藏品外观和表象的方法,更要学会赏析文物藏品的深刻思想内涵和内在信息的技巧和手段。 思维和联想是赏析文物的最基本方法。客观事物最早是经过人们的视觉而被人们感知的,这种感知直接作用于大脑,就会引发我们的思维和联想。我们就是要运用这一细致的思维和丰富的联想,形成对文物藏品的理性判断,从而给其下一个恰如其分的定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器物的表象的观阅,来达到探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内在信息的目的。 三、文物鉴赏的举例: 1、玉器的鉴赏: 凡具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的美石,都被认为是玉。按此标准,古人心目中的玉,不仅包括软玉,还包括蛇纹石、绿松石、孔雀石、玛瑙、水晶、琥珀、红绿宝石等彩石玉。欣赏玉器须领会十个字:山川之精英,人文之博大。山川之精英,讲的是材质美,每件玉器先要弄清它是角闪石还是翠玉,或是绿松石、玛瑙、蛇纹石、水晶等彩石玉,进一步还要探讨它的产地。人文之精美,指的是玉器的造型美和雕琢美,以及影响

二维码营销方案

公司官方微信推广策划 一、展会策划: 1、在展会中,二维码可以在不同的展台上,显示不同的二维码,进行扫面就可以得到信息,减少阅读的时间。例如展示产品信息等 2、在展会,播放如何关注“二维码”的演示视频(需要制作简单的宣传片) 3、移动的“二维码”,展会现场,一部分工作人员穿着带有公司logo,印有二维码的服装,,通过传发宣传彩页进行移动宣传。(扫描微信到现场送小礼物等) 二、微信容的增加: 1、在微信平台中添加语音,(微信中的语音时间最高位60s,推送的信息尽量要简洁) 2、容的更新,微信平台现有的是药品信息,企业简介等信息,可以添加省会城市的出行信息,例如公交站点,旅游名声地点的信息、美食文化等。方便客户在出差期间也能随时关注我们的微信。 三、线上活动策划: 1、互动活动,抽奖、寻宝游戏活动等(此项目需要具体细化) 2、互动活动,广告标语征集、新年祝福语等活动,被选中的客户,将获得赠品 3建议在每段推送后附加,分享朋友圈等讯息。朋友圈现在逐渐成为大家每天必点击的选项,一位客户分享就可能让他的朋友看到,提高分享的围,提高潜在用户的关注。

四、线下活动策划: 1、客户来公司参观期间,提前制作宣传展板,将公司企业文化,二维码进行宣传。如果事业部有礼品相赠的话,可以配合事业部做一下,扫一扫就礼物的小活动。 2、公司部二维码宣传加强 3、公司xxx部外业授课阶段,他们与重要大客户接触频繁,提供二维码推广,更直接。现场体验微信魅力。

【签到赚积分】 签到后的相关信息,比如:签到所得积分、第几签到、累积签到天数等等!并且完善个人信息,附赠积分等,可以收集到关注用户的信息。 推送容:按需分配、多维度分析 1、推送容时间:选择在白天推送容的企业,适合做产品的促销,当时顾客可以订购产品;晚上推送容的企业,则更适合扩展业务,因为这些时间,读者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根据相关媒体数据分析,8-11点,18-22点是大部分用户希望接收信息的时间。 提升用户体验:融趣味于互动中 2、微信运营的目的是维护与用户的关系,我们应该用99%的时间培养商家与用户之间的相互信任,当个了解客户需求、解决疑难咨询的专家,或者也可以做一个问卷调查,先了解用户的需求,然后再结合自身的产品与服务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3、增强互动,就是要让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可以先淡化营销,以让用户体会到微信公众平台带来的乐趣为主。举例:一家淘宝女装店,举办的“买家show”活动,效果很好,既从心理上也满足了女性秀一秀的心理,使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同时还可以选择好的推送给其他用户,逐渐扩展用户数量。 4、不要忙于每天推送大量的容给潜在用户,推送再好的容,不如做好互动。一些趣味性互动活动,如猜谜、刮刮卡、大转盘抽奖等,还是比较受欢迎的,结合这些小互动,奖品也可以设置成优惠券,调动了广大用户积极性,还能促进用户消费。 案例一:某KTV进行了一个音迷勇者活动,用户进行连续闯关,听语音猜歌曲名,猜对了就可以获得优惠券。成功闯关的用户就可以叫上三五好友,去KTV一展歌喉。据反馈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某KTV高峰时段也是场场爆满,为企业带来了数目可观的客流,微信引流成功。实现这些功能也并不难,365微信管家平台现已支持猜歌、大转盘、刮刮卡、优惠券、等诸多互动活动,只需根据需求编辑活动说明文字和上传图片,即可创建活动。 活动形式:策划的活动,尽可能要符合自身店铺利益点,这点上一期有提到过。我策划的几个活动供大家参考下: 1.微信答题提出的问题最好和店铺相关,让用户返回到店铺寻找相关答案,加深对店铺的印象,加强店铺品牌的认识度。 2.微信签到连续签到,或与公众号聊天满五天,即可获得神秘礼品或优惠券。 (3)容发送,容发送一定要选择好时间段,才能带来最大的效果。如笔者测试的三个时间段效果还不错:中午12点、晚上7点、晚上22点。 微信实际应用:形象宣传、CRM维护、活动推送、企业动态、行业信息、产品信息等。

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

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 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发表时间:2011-12-24 9:39:28 文章来源:互联网文章编辑:雨泽浏览次数:3702 2006年1月,当“大汉楚王”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时,面对着眼前各类精美的文物,观众们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尤其是几件玉雕玉龙形佩和龙首玉璜,更是引人注目。但关于它们的产生、发展和诸多相关的故事,却并不为常人所知,以致很多人思想中存在着关于玉雕工艺的种种误解。 这几件玉龙和龙首玉璜是1992年11月在江苏徐州狮子山西汉早期楚王墓出土的,楚王墓出土的玉器以其恢弘博大的气势和神韵奠定了在我国的玉器发展历史上承前 启后的作用,它既继承了战国时代玉器的优美造型和典型纹饰以及成熟的雕琢工艺,又在雕琢工具和器物的种类、用途上有了新的发展,是我国玉文化发展史中的里程碑。 玉龙和龙首玉璜的材质是和田白玉。玉龙呈“S”形,身饰谷纹,屈身伏爪,极其生动勇猛,(见图1)龙首玉璜则为双龙同体,龙首呈相对回顾状,背托虹霞,脚踩云气,神气十足。龙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象征物,其历史是相当久远的。在距今6500—7000年前的河南濮阳仰韶文化中期的墓葬中,已经发现有用蚌壳堆塑的龙,其方位在墓主人东面,这与中国传统的五行方位中的“东青龙、西白虎”是相符合的。

“玉”同样作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载体,在世界人类文明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考古发现表明,中国古代先民用玉的时间已有近8000年的历史了,而以玉雕琢龙的历史也有近5500年了,早期的玉龙以北方地区的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红山文化“C”形龙(见图2)和辽宁阜新胡头沟出土的红山文化猪形龙为代表,这些玉龙造型简洁、体态强健,突吻张目,有耳而无角,龙身大多光素无纹饰,其材料是采用软玉中的岫岩玉为原材料,岫岩玉的硬度为5—5.5,铁的硬度为4—5,在那个没有金属工具的远古时代,我们的先民是怎样开采如此坚硬的玉石原料并将其加工成器的呢? 古人云:“璞散则成器”。“璞”为次生玉料已脱离原矿体被洪水冲至山坡、岸边或河底,不知经历多少千百年之后,被发现探采,流入市场和玉作坊。“散”是指割解琢磨玉璞,制成各种款式的玉器,也就是我们在此所说的治玉工艺。至于采用何种工具材料去“散”璞,没有做出交待。 还有一句成语,也是大家所熟知的叫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原文是“他山之石可以错玉”。“他山之石”即砣子和黄沙、红沙、宝沙等磨玉用的细沙,其硬度高于玉。“错”有

玉器论文

玉器 中国有着千百年的用玉历史,两千多年的玉器研究历史,这使中国赢得了“玉器之国”的美誉。中国古代玉器历史之早,延续时间之长,分布之广,器形之众,作工之精,影响之深,为其他任何国家所不能及。中国人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全民尊玉,爱玉的民族心理,玉的神化和灵物概念、特殊权力观点都植根于此,而玉文化本身则作为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有着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 据《山海经》中记载,中国产玉的地点有两百余处。经过数千年的开采利用,有的玉矿已枯竭,但一些著名玉矿至今仍在大量开采,为中国玉雕艺术的向前发展,提供源源不尽的原料。例如《山海经》记述的东北地区医巫闾山产质仡峋,千百年后,这个地名依旧未变,现在辽宁营口,出产滑石。中国最著名的产玉地是新疆和田。和田玉蕴量最富,色泽最艳,品质最优,价格最昂,是中国古代玉器原料的重要来源,历代皇室都爱用和田玉碾器,古代的丝绸之路最早就是玉石之路,后又向西延伸而成的。除和田玉外,甘肃的酒泉玉,陕西的蓝田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和密县玉,辽宁的岫岩玉等,也是中国玉器的常用原料。 中国人眼里的玉是与众不同的,它已经超越了单纯分类学的范畴而成为中华民族族群的精神寄托。早在近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人的先祖就发现并开始使用玉石了。一般认为上古时的人们在制作、使用石制工具时发现了玉这种矿物。它比一般石头更为坚硬,于是人们就用它来加工其他的石制品。它又有与众不同的色泽和光彩,晶莹通透,惹人喜爱,于是人们慢慢就用它来做装饰品,所以说最初是以“美石为玉”。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一部分“美石”的具有特殊的性质,就把它们从“石”中独立出来,称为之“玉”。 玉的雕琢也有独特的性质,在金属精工发明之前,玉是用间接的磨制方法来雕琢的,即使用器物带动解玉砂来磨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由于玉的数量不是很多而且加工困难,因此就只有族群里少数头面人物如族长、祭师只有才有资格佩带并使用这种耗费人工的物品,这又使它渐渐演变成礼器、祭器或图腾。正是在这种长期缓慢的进化过程中,玉由原来仅仅是一种特别性质的石头转化为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象征。

文物鉴赏学习心得

《文物鉴赏》选修课心得体会 我很高兴学校开展了文物鉴赏这节课,这一学期的课让我不仅了解到中国古老技艺的伟大,也了解到中国文化积淀的深厚。虽然我是一名新闻系的学生,但是从小却对历史和文化充满了热爱。学校开展的《文物鉴赏》选修课让我有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讲述中,时常幻想着回到古代,去亲眼看看那些文物,去触摸那些文物,去感受那些文物。古代的文物是那么的华美,是那么的精致。毫无工业的影子,每件产品都充满了一个匠人的全部心血。 我认为学习文物鉴赏是非常有趣的事情。有句话叫作:“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所以历来文人雅士喜爱的什么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等藏品就逐渐的变得日趋红火,所以文物的鉴赏也发展为一门很大的学问。 文物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迹。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所以对于文物的鉴赏有利于我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更对于古代的文化有一定的学习和理解。一个国家,发展了数千年。最终剩下的文物一定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数千年发展的结晶。他对于整个国家,整个时代都有重大的意义。从文物身上,我们能够窥望过去,了解古代的文化,古人的审美,古人的生活。 《文物鉴赏》这门课,我收货了很多的知识,老师们用精心准备的ppt,讲述着古代优秀的文物,并且从他的历史发展与鉴赏方法不同的角度去讲解。文物是和艺术相关的,从人类文明刚开始起步到现在,只要有文明存在,就有文物伴随而来。西方有属于西方的文明,东方有东方的文明,不同时期同一地域也会有不同的文明存在。有的文明已经衰亡,有的文明正走向兴旺,有的文明却只是在萌芽。文物就是对这些文明的一种具体的表述。我们通过文物,对文明慢慢地进行了认识。虽然认识的范围有限,但是当你亲眼看着一个文明开始和发展,一个文明的没落,多少都会有一点感触。就像人要亲近大自然才能放松自己一样。当我们面对着先人的东西,走在先人住过的遗迹的时候,身体会自然而然的有一种亲切的感觉,这种亲切恐怕只有同为人类的我们才能感觉得到。同时,当我们惊于先人的旷世奇观时,相对于亲切,我们更有一种尊崇和膜拜。在很多地方,我们也会由于知道最后的结局,对于最后悲哀的场面的见证而感到遗憾和惋惜。 总之,学习鉴赏文物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对于文物的鉴赏,有两方面的益处。一个是表象,一个是深层。在表象上,我们通过文物可以了解一个社会的形成,发展和没落。也可以更加深刻的明白很多伟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在深层上,在情感上,文物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文化价值,还有情感上的升华。有的宏伟,有的亲切,有的感伤,有的自豪。面对着多种复杂的情感,以及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

关于古代玉器的雕刻工具与方法

关于古代玉器的雕刻工具与方法 有人把冶金术的发明说成是古代文明到来的一个标志,很多人也认为琢玉技术也是中国文明的一个标志,两项工艺都起源于史前时代,后人多归功于炎黄二帝那个时代。 玉为美石,习惯上分为硬玉和软玉两类,我国古玉用材主要是软玉。30年代,由于对史前考古的局限,当时把出土的玉统统定为汉代;到了50年代,在长江下游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玉器,后来又陆续在大溪、大汶口、仰韶、红山、良渚、龙山文化中都发现了不少精美玉器,使考古学者对玉器的出现不得不重新认识。早期的玉器加工技术,主要借用磨光玉器的技法,即切割、钻孔和打磨等,后来逐渐发展为镂雕、线刻等。早期的玉器多为装饰品和小件工具,后制成礼器或神器。象良渚文化玉器、主要有琮、壁、柱形器、冠状器、三叉型器、锥形器和斧钺等,这些大都是非实用器;实用器有镯、璜、串饰、带钩等。在大墓中常见钺、琮、壁三种,有研究者认为这是军权神权和财权的显示。因为钺是军事统帅权的象征,琮是原始宗教中沟通天地的神器,壁很可能是财富的象征物。在已知的古代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的玉器,这些足以说明,玉器的出现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需要说明的是:玉器的出现一定是和石器的出现与发展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我们从仰韶文化的直系远祖裴

李岗文化中的一些精致的石器:如横断面成椭圆形的石斧、扁长条弧刃铲、舌形铲或带肩石铲、和弧背锯齿镰可以看出;磨制这些石器的工具是一起出土的砾石。下面我们不妨从良渚文化出土的情况探讨一下关于玉器加工的各方面问题:一、关于采矿:1982年,在江苏省溧阳小梅岭发现透闪石软玉矿藏,经取样鉴定,此矿藏的软玉硬度在 5.5——6度之间,玉石的质地细腻,色泽呈白色和青绿色,透明度较好,呈蜡状光泽,与良渚文化玉器所用玉料相似。这一发现兴奋了考古学术界,专家们据此推断良渚文化的玉料来源可能是就地取材而非远地转运。二、玉器的设计、开眼:玉璞运回玉作坊后,玉工必审材度势进行设计,按其大小,形状和玉色制作所需的玉料,这道工序就是切割,俗称“开眼”、“开料”等。在没有发现金属工具的上古时代,古人是怎么样切割玉料的呢?目前,得到较为普遍认可的方法有三种:1、线切割法:用马尾可马鬃绳充当“锯条”,不断地加砂和水,来回往复地拉动“锯条”磨擦拉锯,慢慢地便可把玉料剖成两面平整的玉片。良渚玉器表面上常见到抛物线形的线锯痕迹,可能采用此法剖玉的结果。在当时,不讲究人力、时间、劳动效率,只求通过这种持续的“以柔克刚”的毅力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过这种耗时、耗力的方法在原始社会必须要有大量的人力作保证,试问五千年前的良渚社会肢有那么多的人力供玉器制作消耗吗? 2、砣切割法:

和田玉结构及鉴别图解

和田玉---结构及鉴别图解

和田玉产地能否作为衡量其品质的标准 ?近年来,玉以其温泽莹润的独特气质成为珠宝界的新宠, 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和追捧,而玉器投资也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投资方向。伴随着玉器市场的日趋壮大,人们的收藏和投资观念也渐渐成熟起来。然而至今为止仍有少数收藏者和商家把目光全部聚集在和田籽玉上,而忽略其他玉种的存在。 ?个人认为这种观念是收藏的一个误区,不管是和田玉,青 海玉还是俄罗斯玉,它们都是软玉这个大家族中的成员,是平等的兄弟姐妹关系,不同的产地和生存环境可能导致了他们不同的特征和性格,但绝无高低贵*之分。所以希望大家抱着平和客观的心态去看待每块玉,而不要将产地作为衡量其品质的标准。

玉料的结构作为玉料产地的判断依据 ?很多人都很关心如何区别不同产地的透闪石玉,网络上也 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如青海料较透,俄料死白,也有说俄料泛红等等,但事实上青海料并不是都透的,泛红的也不一定是俄料,白度与俄料更无必然的联系。 ?我觉得玉料的形成环境决定了玉料的结构,玉料结构决定 的特性,所以以玉料的结构作为玉料产地的判断依据是合理的。

一、和田仔料: 颗粒度很细小的毡状及纤维交织结构,这种结构会有柔和的反光,同时你如果放大看表面,会发现表面的起伏是圆润柔和的,所以手感会较油润。里面的面都是交织在一起,分布均匀而边界模糊。

二、于田料: ?是一种呈层状分布的纤维交织结构,颗粒也叫小,反映在结构上也较油润,它的层状结构较有规则,所以感觉会较和田料稍透一些,同它层状的结构往往会有特殊的层状断面,层与层之间的断面很易往里面钻。 ?95于田料是于田料中的上品,层与层之 间的解理不明显,白度高,细腻油润,不比仔料差的。 ?95于田料不太容易与仔料区分,但也不 必区分,因为价格是差不多的。 ?其他的可以根据层状结构来判断。

玉文化鉴赏小论文

——玉有五德:温润而泽,有似于智;锐而不害,有似于仁;抑而不挠,有似于义;有瑕于内,必见于外,有似于信;垂之如坠,有似于礼。 中国是美玉之国,玉器是华夏民族文明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灿烂光芒贯穿中华文明的全过程。在人们心中,玉是美好与高尚的象征。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人皆爱玉,玉作为文化和艺术具有无穷无尽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琢磨、收藏、鉴赏。 “玉”字始于中国最古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汉字曾造出从玉的字近500个,而用玉组词更是无计其数,汉字中的珍宝等都与玉有关,后世流传的“宝”字,是“玉”和“家”的合字,这是以“玉”被私有而显示出它的不可替代的价值。“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在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如:以玉喻人的词有玉容、玉面、玉女、亭亭玉立等;以玉喻物的词有玉膳、玉食、玉泉等;以玉组成的成语有金玉良缘、金科玉律、珠圆玉润、抛砖引玉等,有关玉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如《和氏之壁》、《鸿门宴》、《弄玉吹箫》、《女祸补天》等,更有多少人把自己心爱的儿女以玉来起名,如贾宝玉、林黛玉,还有多少年读不厌一部感人至深的《红楼梦》,是曹雪芹把人生的理想寄托在这块玩石美玉里了,对玉的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扎下了深深的根。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的解释是:“玉、石之美者。”这一注解从物质上和艺术上两个方面科学地阐述了“玉”字的概念。玉的文化就是中国七千多年的文化,它是中国的一种特殊文化,它充溢了中国整个的历史时期,因此而形成了中国人传统的用玉观念,这就是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玉。所以君子爱玉,希望在玉身上寻到天然之灵气。玉乃石之美者,色阳性润质纯为上品。宝石也如此。其价值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成份,翡翠白玉中不值钱的为多数。如同人一样,哪个民族都出英雄。好玉乃石之珍品。 真正的玉有软、硬两种,平常说的玉多指软玉,硬玉另有一个流行的名字——翡翠。软玉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硬度6.5,韧性极佳,半透明到不透明,纤维状晶体集合体。硬玉为钠铝硅酸盐,硬度6.5-7,半透明到不透明,粒状到纤维状集合体,致密块状。两种玉外型很相似,硬玉的比重(3.25-3.4)大于

和田玉销售技巧

和田玉销售技巧 1、如何接近顾客实行促销:当顾客匆匆而来时、我们应该作出的礼貌反应是:欢迎光临,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当顾客出神地观察一件商品时、当顾客驻足观看的时、当顾客开始注意标价签时、当顾客左顾右盼时、当我们的视线与顾客相遇时,应该立即上前询问. 2、在向顾客介绍商品投其所好,顺其兴趣地、给予促销,引导顾客对商品的兴趣;有时促销商品时、不仅仅是与顾客交谈商品上的言语,可谈论其它与不相关的话题(特别是刚接触的顾客),建立并了解一定的顾客信息,再把话题转到商品上来,顾客较容易接受你提出的见解,达成交易.比如,这位小姐,我觉得你的发卡非常的漂亮,您在哪里购买的,我也想去看看.这样气氛就变得开始活跃起来,这样交流起来就比较容易. 3、对不同类型顾客的接待方法 ▲慎重型:这类顾客在选购商品时,都是挑挑这个选选那个的,即拿不定主意的顾客。对于这类顾客,售货员不能急急忙忙地说:“您想选点什么啊?”,而应该拿出两种以上的商品来,以温和的态度对比介绍。 ▲反感型:对售货员的介绍,尽管你介绍的都是真实情况,他也认为是说谎骗人,这类顾客属于对售货员介绍商品抱不信任态度的顾客。对于这类顾客,售货员不应抱着反感,更不能带气来对待顾客。 ▲挑剔型:属那种对于介绍的商品“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是”比较挑剔的顾客。售货员对待这种顾客不要加以反驳,而要耐心地去听他讲,这是最好的办法。 ▲傲慢型:经常在你跟前摆来摆去的,意思好像在说:“我是顾客啊!”售货员如果稍稍表现不耐烦或者没有面对着顾客,他就要发怒地脱口说出:“喂,要接待顾客。”对于这类顾客,年轻的售货员会感到不愉快。但是,为了接待好其他顾客,最好采取镇静沉着的态度。 ▲谦逊型:当你介绍商品时,他总是听你作介绍,并且说:“真是这样,对,对。”对待这样的顾客,不仅要诚恳有礼貌地介绍商品的优点,而且连缺点也要介绍。例如:您看这款玉器质地较好,手感油润,细腻,但是就是白度有一些偏灰.但是不影响玉的整体观赏效果. 这样就更能取得顾客的信任。 4、了解顾客意图后接待顾客的方法 ▲希望很快买到商品的顾客:指名要购买某种商品。这类顾客是为了买某种商品有目的而来的。售货员应迅速地接待他们,并应尽快地把商品包装好送给顾客。 ▲观望的顾客:顾客对这个商店抱怀疑态度,不知这个商店究竟如何,他一边观看橱窗一边犹犹豫豫地走进货场。对于这类顾客,售货员不必急于打招呼,等待适当时机再说。 ▲无意购买的顾客:进店没有购买的意思,看看有什么合适的再说。这类顾客看到中意的商品后眼神就变了。这时候售货员就要主动打招呼。 ▲连带购买的顾客:顾客急于想连带购买其他商品,因此售货员应注视着顾客或跟随顾客以促其连带购买。 ▲希望和售货员商量后购买的顾客:顾客进商店后各处看,好像要找售货员打听什么似的。这时售货员要主动打招呼,并说:“您来了,您想买点什么?” ▲想自己挑选的顾客:有的顾客自己愿意专心一意地挑选商品,不愿让别人招呼自己挑选商品。对于这样的顾客,售货员注视着顾客就行了。 ▲下不了决心的顾客:有的顾客踌躇不决,下不了购买的决心。他们感到“买嘛,也可以”,但心里又想“也许以后会赶上更好一些的商品呢!”对这样的顾客,售货员应该积极地从旁建议,推荐商品。 5.接待复数顾客的方法 ▲跟来的顾客:他是跟着想买商品的顾客同来的,本人并无购买商品的愿望,但售货员如亲

古代玉器加工的工艺流程详解

古代玉器加工的工艺流程详解 切磋、琢磨等玉器加工的工艺手法早就已成为中国话的常用词汇,《诗经》中就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字句。 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解释了制玉的工序:以解玉砂(金刚砂)与水搅拌,用可旋转的轮子带动盘和搅拌好的解玉砂把玉料抛开并慢慢琢磨成器。 其实,从古至今玉器加工的最大变化是动力的改变:过去靠的是人力脚蹬踏板,现在是电动马达。 故宫博物院有清代唐荣祚所作的《制玉图》,他将全部制玉程序以12张图来表示,图下还画着这一程序所用的各种工具。 第一幅图名为《捣沙研浆图》,画的是加工沙子。旧时碾玉所用红沙、黄沙、黑沙都是从天然沙中淘出的,其中黑沙的硬度最高,可以达到8—9度。捣沙研浆是把琢磨用的沙加工到要求的粗细程度,然后再将捣制研好的沙放到器皿中沉淀使粗细分层。

第二幅图名为《开玉图》,画的是如何将大的玉石分解。所用工具是弓子或锯,多用竹板弯成弓形,弓弦是用铁丝拧成麻花制成的。开玉的时候要在弦上不停地加解玉沙和水,慢慢地在玉石上磨,一点点将玉石“解开”。

第三幅图名为《扎砣图》,相当于大块玉石解开后的细切,是做手镯、花件、摆件,还是戒面,这时就要切成合适大小的玉料。所谓“砣”指的是轮片,以水磴带动旋转以切磨加工玉料。大的玉石用弓子解开,小的就要用水磴上的“砣”来解了。 第四幅图名为《冲砣图》,指的是粗磨做胚。 第五幅图名为《磨砣图》,指的是细磨。

第六幅图名为《掏膛图》,需要在玉器上先钻眼,然后用特制的砣将玉石的内部一点点掏空,在加工器皿时一般常用掏膛。 第七幅图名为《上花图》,指在磨好的器物上用很细小的砣加工各种图案。

和田玉的标准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田玉》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和田玉的定义、分类、鉴定方法、鉴定特征及质量等级。 本标准适用于和田玉的鉴定贸易及市场规范。 2、定义 和田玉系指产于新疆境内昆仑山-阿尔金山一带的成因特殊以微晶-隐晶透闪石为主的玉石。 3、分类 3.1按地质产出状况分类。 a)山玉:产玉原地的原生矿。 b)山流水:搬运了一定距离,具有一定磨圆度,呈次棱角状。 c)仔料:搬运到河床中下游或冲洪积扇中,磨圆度较高,呈滚圆状,表面光滑。 3.2按颜色分。 分为羊脂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墨玉七大类。 4、鉴定方法[ 和田玉鉴定方法按gb/t16553的第四章规定进行。 和田玉的主要感观鉴定特征,在自然光下按颜色、光泽、手感、水头、声音、质地进行鉴定。 5、鉴定特征 a)英文名称:hotan jade b)矿物成分:以透闪石为主。 c)化学成分:ca2mg[si8022(oh)2 d)结晶状态:微晶-隐晶集合体 e)材料性质 i.从常见颜色:白、青、墨、黄四色,这些颜色当中有若干过渡颜色,此外还次生糖色、皮色。 ic.光泽:油脂光泽至蜡状光泽 摩氏硬度:6——7 密度:2.98(+0.15,-0.0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无 .折射率:np=1.600-1.614,nm=1.613-1.630,ng=1.625-1.641 双折射率:不可测 紫外荧光:常见无,偶见中等白(长波) 吸收光谱:无特征,偶见碧玉青玉有吸收谱。 放大检查:主要为毛毡状,其次为针柱状和纤维状。颗粒非常小,短轴方向一般在0.01mm以下。 特殊光学效应:未见 .手感:较沉重,光滑滋润。 水头:因玉质厚度不同而有区别,总体呈微透明-半透明状。 .声音:和田玉器碰撞声音清脆悦耳悠长,仔料玉器尤甚。 重要鉴定项目:颜色、密度、折射率、手感、水头、声音。 6、质量等级[/b] a)按颜色好坏可分为三个等级上等:羊脂玉、白玉、黄玉 中等:青白玉、碧玉、墨玉下等:青玉 如黄若秋梨,墨如纯漆皆可称为上品。 b)按原料质地特征分,可分五个等级。 *等级质地 特级油脂光泽,很柔和,滋润感很强,致密纯净,无杂质,无瓷性。 一级油脂光泽,柔和,滋润感很强,致密纯净无杂质,无瓷性。 二级油脂或蜡状光泽,滋润感较强,较致密纯净,少杂色。 三级油脂或蜡状光泽,滋润感较强,不纯净,有杂色。 四级油脂或蜡状光泽,无滋润感,不纯净,多杂色或瓷性大。

和田玉淘宝销售卖点词

卖点词 1大圣归来:万里挑一的精品和田原石独籽,颗颗均匀饱满,细腻温润,浑厚无暇,凝脂细糯,油性充裕,雕工精湛,神采飞。附着腕上,白色白如脂,墨色黑如漆,黑与白的碰撞,山水墨色的神韵,大圣归来矣,大圣即大胜,一生只和自己对比,每一刻都在超越,在进步。 2壶里乾坤:玉质厚实温润,玉色浓,脂粉足,油性不盘即显,墨色纯正如漆,雕工精细,纹路清晰,镂空圆雕,壶盖壶身分离灵活,视感手感绝佳,山高水长谁同流,草衣木食轻诸侯,世间甲子管不得,壶里乾坤只自由 3龙子貔貅:玉质细腻,脂粉浓厚,墨色纯正,光泽温润,结构紧密,不盘即油,雕工精细流畅,造型古朴大气。身披墨色流光,神采飞扬。转颈长啸,霸气威猛,尽显龙子神威。招财焉、镇邪焉、护宝焉、收藏把玩戴之,福禄寿财添之。 4三足金蟾:玉质清润,韧性足,脂粉浓,油性显,色泽纯正,常光下不见结构,巧色俏雕,体态生动,传说三足金蟾能口吐金钱,是旺财之物,它前爪抱元宝,后肢踩铜钱,寓意招财进宝,财源滚滚。金蟾是吉祥之物,可以吸财镇宅辟邪。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

5聚三才:玉质熟糯,韧足脂厚,玉色浓,光泽蕰,黄沁附着,灵动神韵,三颗原石相串,寓意三才聚,所谓吉数吉物聚三才,良师益友伴我行。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吉数吉物聚三才,良师益友伴我行。才华横溢,良师益友。 6腰缠万贯:致密光滑,细致熟糯,凝脂温润,油性不盘即显,常光下不见结构,雕工精湛,动态十足。背部俏雕黄沁,背负钱串,丰体肥硕,满身富贵自足,有“吐宝发财,财源广进”的美好寓意,金蟾背金蟾,好运翻倍来。 7福禄寿财:色度纯正,光泽喜人,油亮顺滑,手感极佳。大师级工艺,精品圆雕,线条流畅,动感十足,背角处墨色浓厚,如披暴风流云,威风凛凛。瑞兽貔貅,招财护宝,镇宅驱邪,天赐福禄。请貔貅回家,得福禄寿财。 8鸾凤求凰:凤凰牌,光泽温润,细腻熟糯,韧性十足,油性不盘即显,手感嫩滑宜人,洒金点缀,流光溢彩。古朴大气,通灵飘逸。神鸟凤凰,凤为雄,体大色艳,凰为雌,体小性温,鸾凤求凰,情意绵长。

古代制玉图详解

古代制玉图详解 翡翠一经出现,就被冠以“玉石之王”的美称,一方面说明它的美丽绝伦,一方面也说明它是中国玉石文化的延续。翡翠艺术品与玉器的制作如出一辙,制作过程与所用工具没什么区别。 影响,不只是作品本身,它的制作工艺手法,也早已成为中国话的常用词汇,如切磋、琢磨。《诗经》中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 * 大雅 * 荡之什》有句:“白圭之,尚可磨也:斯言之,不可为也。”认为玉有了瑕疵,可以磨掉,人的言行若有不轨,是磨不掉的,所以要“守身如玉”。 制玉领域最大的变化是制玉工具的进步。过去靠双脚不断地登踏制造动力,现在换成了电动马达,过去切磨工具一分钟转几百转,现在一分钟能上万转。手工制玉虽更温润但其费时费力是难以想象的。张广文先生在《玉器史话》中有一段记述,可见手工制玉的繁复。“玉器制造的工序极复杂,碾制一件玉器需要画样、锯料、做胚、做钿、磨光、刻款等主要工序。玉材硬度一般在七度左右,质地非常硬,普通金属刀具不能刻动,加工时需要用琢磨法碾制。一般是在一个桌凳上安上脚踏皮带传动装置,带动一个砣子旋转,砣子有大有小,依加工需要更换,

最小的砣子仅有钉头大小,砣子上加水,再加着一种极硬的“解玉砂”在玉材需要加工的部位,旋转碾磨,因而加工速度极慢。一件玉器,不仅材料贵重,制造时所用工时也非常浩繁,特别是清代宫廷制玉,速度极慢,成本相当高。例如乾隆三十年七月苏州解办的青白玉大碗,高三寸五分,口百五寸八分。每件做胚用六七十工,打钻掏膛九十一工,做钿六十三工,光玉四十一工,镀刻年款四字做四工。由此而知清代制玉用工之一斑。 故宫博物院玉器馆有《制玉图》一套,约为清人所绘,共12副。制玉图风格写实,记录描绘出制玉的主要步骤。每图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描绘出制玉的手法,下部描绘出此手法所使用的工具。 第一幅“捣沙研浆图”。过去制玉的砣,本身的硬度不足以琢磨掉玉的一部分。它是靠着在砣与玉之间的沙,一点一点地磨掉玉石的某部分。琢玉用的沙是从天然纱中中淘出的,分红纱、黑沙、黄沙,黑沙硬度最高,可以达到 8-9 度。捣沙、研浆是琢磨用的沙加工到要求的粗细程度。把捣制研好的沙,放到器皿中沉淀,沉淀过程中,粗细自然分层。 第二幅“开玉图”。把大块的玉石分解,要用类似于锯的工具。过去多用竹板弯成弓形,又称弓子。图中画的更象锯。开玉的弓弦是铁丝制成的,几根铁丝拧成麻花股。开玉时在弦上加解玉沙,并不断加水,慢慢把玉材“磨”开。 第三幅“扎砣图”琢磨玉的轮子叫“砣”,扎砣的主要作用相当于“切”。把玉材切开,或切掉部分。大材要用大弓,小材用小弓,更小的或部分的就用扎砣。第四幅“冲砣图”。冲砣是粗磨,相当于做胚。 第五幅“磨砣图”。相对冲砣来说是进一步加工,在胚的基础上磨出细节。 第六幅“掏堂图”。掏堂即掏膛儿。如鼻烟壶、瓶、碗、笔筒、杯等玉器,都要掏膛儿要在玉器上先钻出一个眼,然后用特别的砣一点一点地把内部的玉磨掉。第七幅“上花图”。在磨好的器物上,琢磨出各种花纹。从图中可以看到,上花用的砣,更小,种类也更多。 第八幅“打钻图”。打钻是用一个管状的磨具,在玉器上钻出圆圈状的沟槽。钻到一定深度,把中心的圆柱打掉,即可掏膛儿。图中还有个细节,即在横杆上挂了一个重物,以增加向下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第九幅“绣花图”。即做透雕、镂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