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练习题参考答案

2023年最新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练习题参考答

1. 政治课教学中,绝不应以填鸭式灌输为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历史素养,使其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2. 历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使他们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3. 中国古代的城市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对于了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文明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4. 列强入侵亚洲国家,造成了一系列深远的影响,对亚洲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冲击。

5. 数十年的殖民统治使亚洲国家付出了巨大代价,但因此也催生了抗殖斗争,强化了民族意识,为民族独立奠定了基础。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全球的格局,也对亚洲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7. 在二战后的和平时期,亚洲国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自身利益,推动了亚洲的发展和亚洲合作的进程。

8. 中国自建国以来,进行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际社会树立了榜样。

9.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崛起最快的国家之一。

10.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历史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使其拥有文化自信。

11. 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遗产,保护好这些文化古迹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12. 历史教育与校外文化资源的结合,可以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面和历史维度。

13. 历史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研究能力,使其具备独立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成为具有历史眼光的公民。

14. 历史教育不应只关注具体的历史事实和人物,还应关注历史背后的价值观和道德选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历史。

15. 历史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也要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16. 制定相关的历史教育法规和政策,为历史教育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保证历史教育的质量和公正性。

17. 历史学科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给学生传授优质的历史教育。

18. 学校要加强对历史教育的组织领导和教学管理,为历史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支持。

19. 学生及家长要积极支持历史教育,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从中获取启迪和智慧,发展自己的历史意识。

20. 社会各界要加强对历史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历史教育的发展,培养具有历史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以上是2023年最新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练习题的参考答案,希望对你的学习和备考有所帮助。历史是我们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面向未来的重要学科,希望你能够在历史学习中体会到智慧和启迪,成长为有担当的中国青年。加油!

2023年最新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练习题参考答案

2023年最新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练习题参考答 案 1. 政治课教学中,绝不应以填鸭式灌输为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历史素养,使其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2. 历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使他们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3. 中国古代的城市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对于了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文明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4. 列强入侵亚洲国家,造成了一系列深远的影响,对亚洲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冲击。 5. 数十年的殖民统治使亚洲国家付出了巨大代价,但因此也催生了抗殖斗争,强化了民族意识,为民族独立奠定了基础。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全球的格局,也对亚洲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7. 在二战后的和平时期,亚洲国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自身利益,推动了亚洲的发展和亚洲合作的进程。 8. 中国自建国以来,进行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际社会树立了榜样。 9.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崛起最快的国家之一。

10.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历史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使其拥有文化自信。 11. 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遗产,保护好这些文化古迹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12. 历史教育与校外文化资源的结合,可以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面和历史维度。 13. 历史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研究能力,使其具备独立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成为具有历史眼光的公民。 14. 历史教育不应只关注具体的历史事实和人物,还应关注历史背后的价值观和道德选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历史。 15. 历史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也要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16. 制定相关的历史教育法规和政策,为历史教育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保证历史教育的质量和公正性。 17. 历史学科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给学生传授优质的历史教育。 18. 学校要加强对历史教育的组织领导和教学管理,为历史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支持。 19. 学生及家长要积极支持历史教育,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从中获取启迪和智慧,发展自己的历史意识。

河北省部分示范性高中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部分示范性高中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西周王朝设立了由“大司乐”总管的音乐机构,对年龄在13岁至20岁之间的贵族子弟进行系统的音乐教育。与此同时,乐与礼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政治制度。西周王朝对“乐”的重视() A.促进了中央集权体制的完善B.有助于维护宗法分封秩序 C.导致了家国一体局面的形成D.消弭了统治阶级内部纷争 2.如图为东汉田庄画像石拓片。拓片图案分三层:上层为山间猎鹿,一人正弯弓射鹿;中层为兵器林立,两侧各有一妇女操作织机;下层为完整的酿酒过程,周围散养猪狗鸡鹅等家禽家畜。此画像石拓片图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汉时期() A.小农生产比较普遍B.农业与手工业相分离 C.豪强地主势力强大D.渔猎与农耕已经结合 3.唐朝前期诗人陈子昂在《答洛阳主人》一诗中,抒发了不凡的气概:“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再取良城璧,三陟平津侯。”这折射出唐朝前期() A.士人建功立业的情怀B.科举考试提升了儒生文学修养 C.文学主题世俗化明显D.诗歌成为主流的文学艺术形式 4.宋代枢密院的下属机构主要是各个房,宋初有兵、吏、户、礼4房,后来陆续增加,最多时达到25房。此外,还有若干司,如承宣司、兵马司等,南宋时,又添设宣旨院和省马院。由此可见,宋代枢密院的机构设置() A.消除了地方割据基础B.提升了军队作战能力 C.反映了崇文抑武策略D.加强了君主集权统治 5.清代小说《林兰香》成功地描绘了一大批市井人物,其中有侠客高士、僮仆侍婢、恶霸奸商等,全书人物达三百二十人之多。几个主要人物性格鲜明,如燕梦卿的逆来顺受、耿朗的卑劣、任香儿的嫉妒和任自立的贪婪等。这折射出当时() A.主流文学题材发生变化B.世俗文学得到一定发展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各单元测试题(全册 共3个单元 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各单元测试题(全册共3个单元附答案) 单元检测(一)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2016·赣州高二检测)英国首相1898年说:“大国的斗争已经不再像1830年或者甚至1860年那样只限于欧洲问题,而是遍布全球的问题。”这表明当时大国斗争的核心问题是() A.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B.争夺世界市场和殖民地 C.争夺非洲市场和殖民地 D.争夺亚洲市场和殖民地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不再“只限于欧洲问题”,可知主要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对世界市场和殖民地的争夺日益突出。 2.现代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出现,不仅远没有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反而加深了分歧,这说明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得以爆发的前提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答案C 解析一方面现代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故正确答案为C。 3.菲舍尔在他的《称霸世界的利爪》一书中写道:“……1914年6月的这一事件为德国统治者长期准备的战争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这一事件是指() A.奥匈帝国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身亡 B.英法对德宣战 C.美国宣布实施中立政策 D.俄国出兵巴尔干半岛 答案A 解析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斐迪南大公夫妇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区的首府萨拉热窝遇刺身亡,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故答案为A。

4.法国贝当将军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某个战役时说:“德军试图造成一个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的死亡区。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堑壕和掩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这个战役应该是() A.马恩河战役B.索姆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D.日德兰海战 答案C 解析根据“霰弹片和毒气”来判断,法国贝当将军回忆的应当是凡尔登战役。 5.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在1918年写道:“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这反映了他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有() ①人类社会的生命和财产遭到重大损失②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③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④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A.②③④B.②③ C.①②③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的结束,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开始,不涉及①④的内容。 6.一位史学家在讨论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时说:政府部门急剧膨胀与男子短缺,使妇女的社会经济力量突然获得进展。妇女就业人数增长到297万人,增加了80万人。过去,她们充当女侍,或待在父母身边,或依附丈夫;现在,她们离家工作,甚至远离家乡,取得独立的社会地位。这里描述的历史现象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A.北美独立战争期间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政府部门急剧膨胀与男子短缺”,可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情况,由于大批男子被送往前线,客观上提供给妇女更多的就业机会,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7、8题各20分,第9、10题各18分,共76分) 7.(2016·安徽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6年,英国人惊奇地发现:“身上的衣服是德国缝制的……更让人吃惊的是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产自德国,如孩子们的玩具、童话书,厨房用品……”让英国人无法接受的是,由英国人开创的许多事业,现在的老大居然是德国人,比如在电缆行业、化学工业。德国人从理论到应用的过程比英法等国要快3~5年,于是出现了“英法开花、德国结果”的状况。1913年,它已经超过英、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高中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月考试 历史学科试卷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对应区域,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 50 分) 1.《墨子·非命》曰:“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材料真实具体地记述了当时农民( ) A.为秦统一提供重要物质条件 B.简要总结生产经验和技术 C.为了吃饭而艰苦劳动的情景 D.成为重要的社会政治势力 2.战国时期出现的国家授田制度,即在国家掌握大量土地的前提下,根据国家户籍中的户口数,以户口登记为前提,计户授田。这种授田制( ) A.促进了庄园制类型经济的发展 B.导致了租赁关系盛行 C.有利于提高受田者生产积极性 D.消除了土地兼并隐患 3.织锦是宋代丝织生产中一项主要的品种,其中由成都生产的“臣僚袄子锦”是宋朝皇帝在每年的端午节和十月初一赏赐百官所用。这里的“臣僚袄子锦”最可能产自( ) 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4.元末顺德人孙蕡在《广州歌》中写道:“广南富庶天下闻,四时风气长如春……闽姬越女颜如花,蛮歌野曲声咿哑。岢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春风列屋艳神仙,夜月满江闻管弦。”《广州歌》主要描绘了元代广州( ) A.商贾大量云集 B.长途贩运发达 C.城市经济繁荣 D.国际贸易发达 5.时人这样描述明清时期的佛山“两广铁货所都,七省需焉。每岁浙、直、湖、湘客人腰缠过梅岭者数10万,皆置铁货而北”。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能够认定的历史史实是( ) A.明清商帮推动了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 B.明清时期专业性市镇发展较快 C.明清时期开始出现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 D.佛山的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其他地区 6.元末顺德人孙蕡在《广州歌》中写道:“广南富庶天下闻,四时风气长如春……闽姬越女颜如花,蛮歌野曲声咿哑。岢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春风列屋艳神仙,夜月满江闻管弦。”《广州歌》主要描绘了元代广州( ) A.商贾大量云集 B.长途贩运发达 C.城市经济繁荣 D.国际贸易发达 7.《文史哲》中说:“我国自明代起,棉布即逐步取代麻、丝,成为人民最重要的衣被材料;清中叶,已有每年约三亿匹(按标准土布每匹3.633方码计)商品布的市场,并出口国外。”但在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中,唯独棉纺织业没有出现手工工场的组织形式,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 B.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 C.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 D.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8.明朝货币白银化“把国家财政活动推到快速运转的经济旋流中,从而造成了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凝重稳定的社会结构偏离传统运行模式”。材料表明货币白银化( ) A.是海外贸易发展的结果 B.加速了社会转型的进程

2023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纯答案版)

参考答案 202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 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 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 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题,每小题 1.D 2.B 3.C 4.A 5.A 6.C 7.C 8.A 9.A 10.C 11.D 12.C 13.B 14.C 15.B 16.B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 17.(1)基本情况:英国女性穿着中国服饰;贵族豪宅采用中国丝绸装饰;工匠设计带中国元素的纺织品,吸收中国服装裁剪方法;艺术家汲取中国元素进行艺术创作。 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航路开通;近代商品贸易发展。 (2)特点:晚清时多集中于通商口岸和大城市;政府颁布法令进行推广;人民态度两极分化;吸收外国元素对中国服饰进行改造。 (3)意义:推动中西方文化在借鉴中向前发展;增进中西方相互了解;推动着世界服饰文化的发展。18.(1)内容:优恤商贾;减免商税,推动官府公平采购;放松专卖政策;教商贾读书。 (2)影响:促进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明初城市繁荣;带动通俗文艺发展。 19.我和妈妈去旅游

【2023年高考试题】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3年高考试题】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 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答案】B 2.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 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 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答案】A 3.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答案】B 4.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答案】C 5.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答案】D 6.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感慨,“强盛之国,事事欲轶(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绳之”;“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这突出反映了 A.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 B.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 C.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 D.晚清士人对西方的高度推崇 【答案】C 7.1902年,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这一罕见科考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辛丑条约》签订 B.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C.清末新政的推行 D.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 【答案】A 8.抗战时期,冀中根据地的公粮征收经历了从摊派、村合理负担到统一累进税的过程。根据对各阶层的调查,1941年统一累进税负担占家庭总收入的比率为:贫农3.81%,中农9.76%,富农29.65%,经营地主21.77%,平均负担水平21.70%。统一累进税的实施 A.是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重大举措

2023年-2024年第一学期《中国历史》练习题答案版

2023年-2024年第一学期《中国历史》练习题答案版 (2023级) 一、选择题 1.《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这说明宗法制的重要特征是( B )。 A.与分封制度互为表里 B.以嫡庶确定继承关系 C.小宗应服从大宗领导 D.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D)。 A.南方的生产环境和自然条件优越 B.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安定 C.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 D.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 3.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B)。 A.开凿运河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靖康之变 4.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见,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B)。 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 5.下图是1975年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海峪墓葬中出土的文物,此杯高22.6厘米,口径9厘米,为泥质黑陶,器表乌黑光亮,胎壁薄如蛋壳。该陶器最有可能属于( C) A.仰韶文化B.红山文化C.龙山文化D.良渚文化 6.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D)。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C.“开皇之治”D.“开元盛世” 7.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为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当时这一“国耻”是指(A)。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南宋 8.“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元谋”且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B)。 A.陕西省 B.云南省 C.浙江省 D.北京市 9.1933年编著的《陈氏高中本国史》中指出:“即以‘四大发明’而论,中国人不知道帮助了多少全人类的忙!”材料所指的“四大发明”中,东汉蔡伦改进(A) 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印刷术 10.“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中国第一次“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 A)。 A.陈胜、吴广 B.尧、舜 C.刘邦、项羽 D.大禹 11.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先后对峙,实际上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时代,但也促进了各族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进一步联系,为中华各民族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实现“再次统一”的朝代是(D)。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12.西汉武帝时,司马迁任太史令,他本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宗旨,撰成(A)。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1年,北京琉璃河遗址(西周燕国都城所在地)考古工作对遗迹形制有了新发现:成规模的夯土建筑基址4处,大型水井7处,最大水井的井圹夯土宽度超过30米,深逾10米,大型水井的附近存在高等级建筑的可能性很高;另有新出土的成组的铜车马

A.推动了全国各地的交流B.参与维护城市社会秩序 C.辅助城市公共事业建设D.兼具地域和行业的属性 5.有学者根据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外交权的演变趋势绘制了下图,这说明() A.近代民主政治有所发展B.晚清中央政府权威削弱 C.地方行政权力不断扩大D.地方与中央已分庭抗礼 6.在20世纪20年代初,梁启超、胡适、吴宓等文化立场不同的趋新学人,不约而同地发现了古代书院制的优点。梁启超认为“参采前代讲学之遗意”,正可发现“真正大学的精神”,亦可回归“人的教育”和“人格培养”;胡适更提出书院体制具有现代化的可能性。这反映了先进知识分子() A.不断探索革新救亡图存道路B.主张恢复古代书院教育体制 C.将家国情怀融入教育近代化D.从传统文化中找寻济世良策7.1937年1月6日,《中央日报》发表的社论《今后之陕甘》中提到了“剿匪”,但也强调“联共”。第二天又用特大号标题报道了《西北剿匪总部裁撤》,文章表示“剿共”已成为过去,“联共抗日”会成为今后的主题。这种变化() A.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形成B.受蒋介石庐山抗战声明的影响

C.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密切相关D.标志着国共对峙局面基本结束 8.据国有资产管理局的统计,1982—1992年这十年中,国有资产流失大约为5000多亿。国企与其他集体、城乡个体及其他经济类型相比,1980至1991年期间,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速最慢,年平均速度只有7.8%,而全国平均水平为12.8%。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缓慢B.经济体制改革亟需深化 C.国有企业政企职权不明D.企业改革成效不甚明显 9.在古希腊,大多数城邦禁止男子独身,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曾告诫雅典青年应该在30—35岁时成婚。公元前18年,古罗马通过了《朱里亚婚姻法》,规定25—60岁的男子必须结婚,违犯者将丧失自由继承遗产的权利。这些规定() A.凸显集体利益至上理念B.强调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C.剥夺了公民的婚姻自由D.维护了其民主制度的长远发展10.19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的宪章运动让英国社会产生对当时状况的普遍担忧,两次出任首相的狄斯累利提出:“给茅屋以面包,给宫廷以和平。”19世纪下半叶起,英国议会制定了《工厂法》《工会法》《劳资关系法》等。这表明英国() A.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B.工人运动促使政府职能转变 C.自由主义理论受到挑战D.探索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模式 11.18世纪下半叶,法国以女性为主的商人突破了中世纪以来对妇女参与经济活动的种种限制,成为以时尚消费连接宫廷、贵族和第三等级的媒介,掀起了一场“服饰革命”。她们开创了橱窗展示和模特推广等现代营销方式,让旧制度下专属于贵族的时尚深入民间,也让巴黎成为真正的时尚之都。据此可知当时法国() A.革命以实现平等为首要目标B.已冲破封建制度的等级秩序 C.女性推动了法国社会现代化D.服饰革命促成了社会平民化 12.美国长期以来都将经济制裁作为维护其利益和霸权的重要手段,下图是美国作为主要制裁方发起的经济制裁次数及其效果示意图。据此可以推断() A.美国一直致力于建立单极世界B.美国对经济全球化持反对态度

石家庄市2023届高中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3)历史试题(附参考答案)

石家庄市2023届高中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3)历史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西周时期,行人是周王室设置的负责王室和诸侯国之间“纵向”联系的“使者”,一般由大夫担任。春秋时期,诸侯国也开始设立这一官制,并且其地位不断提升,由卿兼任,“夫交接邻国,揖让谕志,咸为行人之专司”。行人的活动 A.加强了王室对诸侯的控制 B.适应了百家争鸣形势的要求 C.促进了文化的沟通与交融 D.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答案】C 2.汉代民间流传着教一般民众识字的课本,叫《急就篇》,除教人认字,还教官僚文书的书写格套。东汉形成了“五曹诏书,题乡亭壁”的规矩,即中央诏令抄写或悬挂在办公衙署的墙上,方便百姓认识和了解国家法令。这些做法 A.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B.助推儒士投身基层教化 C.强化了基层社会的政治认同 D.推动了选官制度的变革 【答案】C 3.魏晋时期,玄学家把老庄“无为”“自然”思想发扬光大,如阮籍、嵇康等认为,无君无臣的“自然”状态才是最美好的。陶渊明的“桃花源”之梦,就是由一群“避秦”者所建成的一个“无君”的美丽家园。据此可知,当时 A.集权体制弱化促进了思想活跃 B.文学创作汇聚百家之长 C.战乱割据阻碍了传统文化交流 D.门阀士族垄断文化资源 【答案】A

4.宋太祖即位后,下诏编写前代史书。宰相王溥主持编纂的《唐会要》《周世宗实录》两书于建隆二年(961)完成,王溥主持的《五代会要》成书于乾德元年(963)。此外,臣僚还撰写了不少关于五代的史籍。宋初的上述做法 A.凸显了崇文抑武的治国方针 B.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诉求 C.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D.践行了程朱理学的政治主张 【答案】B 5.“市道”原指交易之道,意为重利而忘义。到明清时期,“市道”的意义和内涵外溢于“道”中积极的道德义理维度,“市道”被士人认可为“正道”。这一变化源于 A.租佃经济的盛行 B.士人价值观念的更新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传统社会结构的改变 【答案】C 6.1864年,曾国藩重修江南贡院,其后几任两江总督也不停扩建贡院号舍。1875年在此举行的乡试应试人数竟达20600余人,为避免拥挤,主考官临时修改点名章程以保证考试正常进行。这表明当时 A.传统选官制度亟待改革 B.洋务派注重选拔务实人才 C.清廷意欲笼络传统士人 D.汉族官僚地主权力的膨胀 【答案】C 7.中国近代早期的纯碱市场被英商卜内门洋碱公司垄断。1924年,华资永利制碱公司克服技术困难出碱,卜内门对其发起跌价攻势,洋碱价格一直下泄到原售价的40%以下。对此,永利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通过打击卜内门在日本的碱市场,迫其停止在中国的恶意竞销。这表明 A.实业救国成为主流思潮

2023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3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太子”在周代是对天子、诸侯权位继承人的称谓。该词在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和其他文献中绝少见到,而在春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这一现象 A.反映社会尊卑有序 B.表明分封制逐渐瓦解 C.体现权力过渡平稳 D.说明宗法制遭到破坏 2.有学者研究简牍发现,秦代上级机构向下级机构下达的行政文书中通常有“书到相报,不报,追”等字样,郡向属县下发文书时也特别要求“别书相报……”,汉代同类文书则不再额外强调。这说明 A.秦代集权体制有其限度 B.汉代官吏管理水平提高 C.汉代交通利于文书传递 D.秦汉治国思想发生转变 3.唐德宗(779—805年在位)时,“上命玉工为带,坠坏一錡(腰带上的饰物),乃私市以补。及献,上指曰:“‘此何不相类?’工人伏罪……”。在宰相柳浑的坚持下,有司以“误伤乘舆器服”定罪。据此可知,唐代 A.三省六部制发生了变化 B.市坊制被打破 C.官私手工业技术有差异

D.法律运行合理 4.南宋临安城水路沿岸建有塌房数十所,房屋达数千间。塌房主将其租赁给本地铺户及外来客商存放货物,并向承租者征收保护与管理费用。材料表明,南宋时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都市商业繁盛 C.商旅安全有所保障 D.海外贸易发达 5.明代的《水程图》共84帖,是目前稀见的展现大运河全线实景的写生画稿,不同于当时套用流行图式在画室内创作的绘画作品。该作品 A.反映了山水画创作的新发展 B.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为一体 C.体现了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 D.利用工笔技法呈现了大运河风貌 6.19世纪50年代后,各地商人争相到上海采购,逐渐形成若干帮别,其中比较大的有北京帮、东北帮、川帮等,还有来自西北、西南边远省份的规模较小的帮别。各地客帮采购贩运,推动了转批分销业务的发展,材料主要反映了A.区域经济水平存在差别

(河北卷)2023届高考历史科目测试卷(附答案)

(河北卷)2023届高考历史科目测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西周时期,“四辅”“司正”“典狱”等“师”被称为“(天)陟降(升降)厥士(指其群臣),日监在兹”:亦有“皇天嘉之……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乖伯,乃祖克弼(辅助)先王,翼自它邦,有功于大命"等诸侯"受命于天"辅佐周王的记载。这实质上 A.体现出礼崩乐坏下的诸侯僭越 B.阐明了官僚政治中的君臣关系 C.彰显了周王政治统治的正统性 D.表明王权与神权开始紧密结合 2.西汉吕后时期实行“受鬻法”,规定“大夫以上(年)九十……禀鬻米月一石”;汉文帝时期颁布"养老令",规定"年八十已(以)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汉武帝时期将其减少为仅赐三石米:汉哀帝时期则赐予象征意义的王杖(如鸠杖)而非布帛、粮食等。这些举措 A.体现出优抚政策渐显教化趋向 B.反映出赈济活动由国家主导 C.旨在强化统治集团的特权地位 D.确立了儒学的社会正统地位 3.下面是唐朝咸通六年(865年)敦煌沙州文书的部分内容。这一现象

A.说明中央集权制遭受冲击 B.迎合了当时国家赋税征收的需要 C.表明自耕农经济出现衰退 D.体现出土地国有与现实间的冲突 4.辽朝统和元年(983年),面对党项人侵,萧太后“谕与大汉讨党项诸部”;统和四年,萧太后在党项诸州设州观察处置等使,并将王子帐节度使之女封义成公主下嫁李继迁,后册封李继迁为夏国王。这反映出当时辽朝 A.华夷一体的观念得到增强 B.民族政策具备一定的灵活性 C.与汉民族的交融日渐加深 D.以实现封建化作为施政重点 5.黄宗羲曾指出:“阳明言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不知天理从父母而发,便是仁也。”并以“谷种”为喻:“仁之于心,如请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谷种之生意流动,充满于中。然必如艺植灌溉之功,而后始成熟。"据此可知,黄宗羲 A.对封建伦理道德进行批判 B.否定了良知存于内心的天理观 C.积极践行经世济民的理想 D.意在强调发挥良知的实践价值 6.清朝道咸年间,因“捐纳(通过捐纳报请取得官职)之人,大约称贷者多”,且手续繁杂。因此,"大半归票商承办其事"。下面是蔚泰厚苏州票号代办捐纳流程示意图。据此可知,这种代办方式

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单元测评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第四单元测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诗人张籍的这首诗反映了丝绸之路的繁忙景象。丝绸之路最早开辟于( ) A.张骞出使西域后 B.隋唐时期 C.安史之乱后 D.秦朝建立后 2.1976年,在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墓中,出土了755件玉器和468件青铜器。其中玉器以礼器、兵器和装饰器为主,原料多为新疆和田玉;青铜器以礼器和兵器为主。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商朝确立了礼乐制度,迷信鬼神和崇尚天命 B.商朝的军事实力强大,确立了对西域的统治 C.商朝手工业技艺高超,产品远销至河西走廊 D.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中原与西域已有往来 3.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西方的物品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和宗教信仰也由此输入中国。这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A.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B.高度繁荣,多元一体 C.官府主导,朝贡贸易 D.对外开放,互通有无 4.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繁荣的共同原因是( )

A.中国疆域拓展 B.经济重心南移 C.商贸全球化初露端倪 D.政府的支持与管理 5.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意义不仅使中国的丝绸远销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贡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下列选项中反映东西方交流的是( ) ①中国造纸术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②美洲马铃薯、玉米传到欧洲③中国印刷术沿海上丝绸之路传到日本④中国瓷器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丝绸之路兴起于秦汉,此后一度衰落;隋唐时期再度兴盛起来;两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萎缩,但海上丝绸之路呈现繁荣景象;直到元朝,陆上丝绸之路再度兴盛;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日益衰落。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明清时期丝绸之路完全消亡 B.丝绸之路兴衰与统治政策无关 C.政治统一有利于丝绸之路的畅通 D.少数民族政权不重视丝绸之路贸易 7.除四大发明外,从中国传到欧洲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船尾舵、马镫等器物,菊花、柠檬、柑橘等植物和水果。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 ) A.中国商人 B.阿拉伯人 C.马可·波罗 D.奥斯曼人 8.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工业革命后发生的世界市场使一种与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作者意在说明工业革命( ) A.促进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B.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成熟

2023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科目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历史科目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末。 考试内容范围: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中国史部分约占 60%,世界史部分约占 40%;考查内容不超过《历史课程标准》中“内容要求”规定的范围。 题型题量: 选择题:共 16 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 非选择题:共 3 题,共 52 分,其中至少有一道开放性试题。难度设置:试题难度不高于《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业质量水平 2,整卷的难度系数在 0.70-0.80 之间,易、中、较难试题比例控制在 7:2:1 左右。 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单选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1.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三杰”不包括 A.但丁B.莎士比亚C.薄伽丘D.彼特拉克 2.北宋末期参加进士科考试的考生需要考 A.策论 B.诗赋 C.戏曲 D.小说 3.“土木之变”是指发生于公元1449年皇帝北征瓦剌兵败而被俘的事变。这位皇帝是A.宋徽宗B.宋钦宗C.明英宗D.明思宗 4.清朝前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最主要的是 A.重农抑商思想严重B.闭关锁国的政策

C.国内市场相对狭窄D.腐朽的封建制度 5.澳门回归祖国十年的实践,证明了“一国两制”构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提出这一伟大构想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6.一位十九世纪的法国人论及自己的时代:不论是佃农、工人或水手,只要勤劳节俭,就有机会拥有农庄、工厂或商船,甚至可能成为银行家。这种说法反映了 A.封建制度面临解体 B.资本主义蓬勃发展 C.帝国主义不断扩张 D.社会主义蔚然成风 7.5世纪后期,日耳曼人最终消灭了西罗马帝国,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分封制B.庄园与农奴制C.君主立宪制D.民主制 8.公元10~15世纪,迁到尤卡坦半岛的玛雅人重新建立了城邦,一度十分繁荣,他们在数学上的高深造诣令人感叹。下列数学成就中属于玛雅人首创的是() A.20进位计数法B.“0”的发明 C.60进位计数法D.四周率精算方法 9.“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齐纨鲁缟车班班”,材料中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 A.农业发展B.政治清明C.经济繁荣D.商业活跃 10.《西方文明史》记载:“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材料中“普遍法则”的发现者是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易错题集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 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易错题集锦 单选题 1、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当权,王导在朝中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这种现象说明 A.庶族地主势力上升B.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维持 C.士族专权把持朝政D.东晋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王敦、王导都属于东晋时期的士族,琅琊王氏当权体现了士族专权把持朝政,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士族专权,不是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不能说明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维持,排除AB项;外企宦官专权是东汉时期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C项。 2、思想主张 ①核心观念是“________”,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________”,通过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②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________,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________。 答案:仁为政以德礼乐制度改良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孔子的思想主张。①核心观念是“仁”,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②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3、原始社会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氏族成员成果共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________已经产生,________日益明显。龙山文化时代史称“万邦”时代。有专家认为此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答案: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私有制阶级分化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原始社会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这三个阶段。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私有制已经产生,同时也产生了等级分化的现象。 4、迦楼罗是印度神话中的神鸟,能够吞食蛇虫。日本正仓院藏伎乐面中即有迦楼罗面具(如图),古希腊戏剧中的“酒神”面具经丝绸之路东传后,逐渐演化成为此类面具,唐代百戏饰演者往往戴此类面具。这表明当时 A.日本积极吸收古希腊文化B.中外戏剧文化互相借鉴 C.丝绸之路中心东移至日本D.艺术已有东西合璧色彩 答案:D 解析: 题干中面具面部高鼻体现胡人特征、帽子是中原形式,体现了东西合璧,D项正确;该面具无从体现是希腊文明特征,排除A项;面具体现了东方戏剧对西方的吸收,体现不了“互相”,排除B项;该面具经由丝绸之路传播,并不能体现中心东移,排除C项。故选D项。 5、《汉书》中说:“《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后世称封建王朝统治全国为“大一统”。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含答案)

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一、单选题 1.在美国的民意测验中,1965年希望减少移民的美国民众只占美国人口的33%,1977年占42%,1986年占49%。20世纪90年代的民意测验持续表明超过60%的美国民众赞同减少移民人数。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这一时期美国人口增长过快,财政负担加重 B.移民增多导致美国社会两极分化并严重对立 C.大量移民与美国公众在文化和生活上矛盾增多 D.受到美国政府推行的歧视性移民政策的影响 2.下面是1860—1970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的曲线图。其中①①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其原因分别是() 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D.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3.经济全球化孕育了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也改变着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下列属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劳动力流动主要方向的是() A.大量非洲劳动力流向中东产油国B.日本等新兴工业国吸引许多亚非移民 C.东欧国家成为欧洲劳动力来源地D.企业对劳动力的专业素养有更高要求 4.1788年首批移民——英国的罪犯及军人,抵达澳洲,后在澳洲发现金矿以及移民政策的奖励下,自由移民才逐渐成为多数。由此推知,18世纪末期的澳洲文化主要体现()

A.英国文化的特征B.奴隶文化的特征 C.多元文化的特征D.殖民文化的特征 5.1902年,乔治·梅里爱执导的电影《月球旅行记》在14分钟的时间里,讲述了一个从发明机器到登陆月球再到凯旋而归的完整故事。当满脸含笑的月亮,突然被一颗炮弹射中脸颊,神色顿时沮丧下来,很萌很可爱。这可用于说明() A.大众传媒的多元价值B.国际局势的日益动荡 C.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D.太空领域的大国竞赛 6. (本题4.0分,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三单元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课时练习(1))下面这张照片上的人是非洲的难民,这一群体备受国际关注。难民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战争和地区冲突B.宗教或部族矛盾 C.自然灾害的发生D.国际人才的交流 7. 苏联解体后,东欧政治、经济危机深重,民族分裂、领土争端加剧,武装冲突迭起,难民潮涌现。这些状况 A.源于东欧各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B.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C.反映出“冷战”后国际力量的失衡 D.有利于西欧各国的繁荣稳定 8. 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截至2092年5月16日,因俄乌危机导致的乌克兰难民多达620万人。波兰、罗马尼亚等欧洲国家接收了大量难

2023年湖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3年湖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共6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以上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 A.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B. 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

C. 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 D. 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2. 司马迁认为,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项羽是天下诸侯的盟主,“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故而在《史记》中将项羽列入本纪。唐代史家刘知几则指出:“霸王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两者认识不同的根源在于() A. 史书编纂体例的选择 B. 正统观念的左右 C. 历史叙述原则的取向 D. 情感倾向的影响 3. 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 A. 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 B. 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 C. 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 D. 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4. 宋代依据有无田产,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和客户。下表是北宋宝元元年(10 38)和元丰元年(1078)三路主户、客户的统计数据,表中客户比率变化反映()

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机密★启用前 湖南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由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简答题和探究题四部分,共5页。考试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题2分,每题所列旳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规定) 1.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最早出目前 A.商周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 2.从隋朝到清末,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络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管理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旳制度是 A.世袭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3.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宋明理学》时编写旳知识提纲,在①处填写对旳旳是 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和① 陆王心学:”心”就是”理”和“致良知” A.“反省内心”B.“知行合一” C.“格物致知”D.“心外无物”

4.中国古代民营手工业在纺织、制瓷等行业中赶上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主导地位是在 A.商周时期B.唐朝中叶后来 C.宋元时期D.明中叶后来 5.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文学发展旳表述中,对旳旳是A.屈原旳《离骚》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唐朝开放旳社会环境增进了诗歌旳繁华C.李清照是元曲旳著名代表人物D.《窦娥冤》是明清小说旳著名代表作 6.小明同学搜集了某一文献旳有关素材,其中波及“洪仁玕”“以法治国”“先进旳中国人初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旳设想”等内容。这一文献是 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变法通议》 7.右图是我国近代第一批留学幼童在轮船招商总局门前留下旳合影。这一合影反应旳史实出目前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8.19世纪90年代初,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下列属于其代表人物旳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