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试题答案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1.(3分)D(“应该不会改变”错。)

2.(3分)D(“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错,应是“从作家的角度来说”。)

3.(3分)B(B项说“诗”对人的功用。其他和材料二不相关。)

4.(4分)要体现人民的情感和家国情怀,要以感性的审美体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要

有更加适合人民大众的艺术样式。

评分建议:一点2分,两点即满分,意思对、言之成理即可。

5.(4分)表现的“人”要真实具体,对人民的态度要真诚,艺术创新的地位要合适(不要把艺术创新沦为新媒介的附庸)。

评分建议:一点2分,两点即满分,意思对、言之成理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6.(3分)D(“没有一点虚构”错。)

7.(3分)C(“发自内心的苦恼”错,此时应有“自卑”。)

8.(6分)示例:感受到平凡人的不平凡:秦江、沈萍、沈萍的妈妈都是平凡人,但他们都

有不凡的活法;不屈服于命运最重要:秦江、沈萍都是寻找安放灵魂活法的人,不向命运屈

服;文学改变人的灵魂:沈萍从小就受到文学的影响“不认熊”,秦江因文学而为人熟知。

评分建议:一点2分,三点即满分,意思对即可。

9.(6分)示例:采用。妈妈在沈萍小的时候背诵名篇,激发孩子不惧生活的“大浪”;沈

萍用花头巾与妈妈联系,就是要表达对妈妈的感激,自己已“张开双臂”即将飞翔;作品抒

发了对1976年后积极进取的一代青年的讴歌,也暗示着对祖国妈妈的礼赞。

评分建议:一点2分,三点即满分,意思对即可。

不采用。小说重点塑造的是寻找不同活法的秦江;主要叙述的是沈萍对自己的深刻影响;

讴歌的是秦江、沈萍等一代年轻人的奋斗精神。

评分建议:一点2分,三点即满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3分)A(句意为:最后果然打败了齐国,并以此为功劳。如今大王您说,我很赞成消

除战争。可是其他诸侯国的人士在大王您朝廷里的,都是善于用兵的人。我因此知道大王您

不会消除战争的。”昭王无话回答。)

11.(3分)C(《红楼梦》中不是自谦,而是指品行不端、没有出息。)

12.(3分)D(公孙龙没有说对方窘境。)

13.(8分)(1)司马喜在中山国王前就“非攻”的主张诘责墨家学派名叫师的人,说;“先

生您所主张的是‘非攻’吧?”

评分建议:难、状语后置、夫、句子通顺各1分。

(2)您太受您的君主轻视了。您的君主说宁肯用奴仆当司徒,也不用您。

评分建议:贱、宁、无、句子通顺各1分。

14.(3分)孟卬曾经有益于国家,割地给秦王;以情感动魏王,“长叹”且述说秦会善待

自己如善待牛;以后果警醒魏王,将不会从秦国拿到秦答应过的东西。

评分建议:一点1分,三点即满分,意思对、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公孙龙用如何消除战争的话劝说燕昭王,昭王说;“很好。我愿意跟宾客们商议这件事。”公孙龙说;“我私下里估计大王您不会消除战争的。”昭王说;“为什么?”公孙龙说:“从前大王您想打败齐国,天下杰出的人士中那些想打败齐国的人,大王您全都收养了他们,最后果然打败了齐国,并以此为功劳。如今大王您说,我很赞成消除战争。可是其他诸侯国的人士在大王您朝廷里的,都是善于用兵的人。我因此知道大王您不会消除战争的。”昭王无话回答。

司马喜在中山国王前就“非攻”的主张诘责墨家学派名叫师的人,说;“先生您所主张的是‘非攻’吧?”师说:“是的。”司马喜说;“假如国王发兵攻打燕国,先生您将责备国王吗?师回答说:“这样说来,那么相国您赞成攻打燕国吗?”司马喜说:“是的。”师说;“假如赵国发兵攻打中山国,相国您也将赞成攻打中山国吗?”司马喜无话回答。

路说对周颇说:“您如果不爱赵国,那么天下人一定会跟随您。”周颇说:“我本来想让天下人跟随我啊。天下人跟随我,那么秦国就有利。”路说回答他说;“这样说来,那么您想让秦国有利啦?”周颇说:“想让秦国有利。”路说说;“您想让秦国有利,那么为什么不因此而让天下人跟随您呢?”

魏王派孟卬割让绛、窃、安邑等地给秦王。秦王很高兴,让起贾去向魏王为孟卬请求司徒的官职。魏王很不高兴,回答起贾说:“孟卬是我的臣子。我宁肯用奴仆当司徒,也不用孟卬。希望大王另用其他的人诏示我。”起贾出来,在庭院里遇到孟卬。孟卬说:“您说的事情怎么样?”起贾说:“您太受您的君主轻视了。您的君主说宁肯用奴仆当司徒,也不用您。”孟卬进去谒见,对魏王说:“秦国客人说什么?”魏王说:“请求用你当司徒。”孟卬说;“您怎样回答他的?”魏王说;“我说‘宁肯任用奴仆,也不用孟卬。”孟卬长叹道:“您受秦国控制是应该的了,秦国善待我,您对此为什么要猜疑呢?把绛、窃、安邑的地图让牛驮着献给秦国,秦国尚且会好好对待牛。我虽然不好,难道还不如牛吗?况且,您让三位将军先去秦国为我致意,说‘看待孟卬如同看待我一样’,这是重视我啊。如今您轻视我,以后让我去索取秦国答应过的东西,我即使贤德,难道还能做到吗?”过了三天,魏王才答应了起贾的请求。大凡君主给人大的官职,是因为他有益于国家。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3分)B(可以看出诗人仍然看重晚年生活。)

16.(6分)多年不见庐山胜景的遗憾,不能在庐山享受自在生活的惆怅,岁月逝去容颜衰老的忧伤。

评分建议:一点2分,三点即满分,每点“恨”的内涵、诗句分析各1分,意思对、言之成理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1)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2)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3)示例:①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②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

西斜。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18.(3分)示例:①众口铄金、人言可畏、三人成虎、祸从口出②天花乱坠③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19.(4分)示例:所谓利害,或是他人口中的利害,或是现实中真切的利害,而后者是刘

基所说的“利害之实”。

评分建议:一点1分,三点且句子通顺即满分,意思对、言之成理即可。

20.(4分)示例: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出现了喻体“烟幕”;以此比喻掩盖真相或本意的言语;形象地凸显了语言蕴藏的巨大影响力;暗示人们要透过语言烟幕,灼见事实真相,明了事实。

评分建议:一点1分,四点即满分,意思对、言之成理即可。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21.(3分)D(D项和文中句子一样,都是表示“唤起听话人对于下文的注意”;A项表示“理应如此”的意思;B项表示“事实显而易见”的意思;C项用在祈使句中,表示期望或劝阻。)

22.(6分)示例:①他们却总是缄默不语②不全因为“不屑”③一个是用文字做壶

评分建议:一处2分,意思对、言之成理即可。

四、写作(60分)

23.作文评价整体要求

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

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

行文要围绕“向前走”的内涵、结果、方式、方法、目的、要求、态度、性质等的一个或多个方面阐述。

参考立意:盯紧目标向前走;带着初心向前走;青春不停留,非要向前走;辉煌的远方是走出来的;不向前,不踏实……

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摸底语文检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摸底语文检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材料一: 歌德说:“如果有人不相信莎士比亚的伟大多半要归功于他那个伟大而雄强的时代,他最好想一下这样一个问题,这样令人惊奇的现象在1824年的英国,在今天报刊纷纷闹批评,闹分裂的这种日子里,能否出现呢? 产生伟大作品所必不可少的那种不受干扰的、天真无瑕的梦游症似的创作活动,今天已不复可能了。今天我们的作家们都要面对群众,每天在五十个不同地方所出现的评长论短,以及在群众中所掀起的那些流言蜚语,都不容许健康的作品出现。通过各种报刊的那种低劣的,大半是消极的挑剔性的美学评论,一种“半瓶醋”的文化渗透到广大群众之中。对于进行创作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妖氛,一种毒液,会把创造力这棵树从绿叶到树心的每条纤维都彻底毁灭掉……” 歌德说:“《维特》这本书直到现在还和当初一样对一定年龄的青年人产生影响。我自己也没有必要把自己青年时代的阴郁心情归咎于当时世界的一般影响以及我阅读过的几部英国作家的著作。使我感到切肤之痛的,迫使我进行创作的,导致产生《维特》的那种心情,毋宁是一些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情况。原来我生活过,恋爱过,苦痛过,关键就在这里。” “至于人们谈得最多的“维特时代',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它当然与一般世界文化过程无关,它只涉及每个个别的人,个人生来就有本能,却处在陈腐世界的窄狭圈套里,要学会适应它。幸运遭到阻扰,活动受到限制,愿望得不到满足,这些都不是某个特殊时代的,而是每个人都碰得着的不幸事件。假如一个人在他的生平不经过觉得《维特》就是为他自己写的那么一个阶段,那倒很可惜了。” 材料二: 文学活动从总体上说是三大活动,即文学的创造活动、文学的传播活动、文学的接受活动。从作为文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来看,文学批评属于接受范畴,主要是以文学作品为对象的理性评价活动;从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来讲,它又超越了接受范畴,它对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甚至包括自身在内都要加以分析和评价。 首先,以文学作品为中心进行评价,意味着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是文学作品,

高三年级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三年级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三年级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中的学习方法其实很简单,但是这个方法要一直保持下去,才能在最终考试时看到成效,如果对某一科目感兴趣或者有天赋异禀,那么学习成绩会有明显提高,分数也会大幅度上涨。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三年级语文模拟试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三年级语文模拟试题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协作/提携歼灭/忏悔畜牧/牲畜 B.豁免/庆贺膝盖/油漆载重/载体 C.胆怯/商榷扮演/搅拌反省/节省 D.储存/贮藏阻挠/妖娆传记/传奇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近年来,我国历代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帙浩繁,蔚为大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涌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诟病,但就其主流看来,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A.蔚为大观 B.自顾不暇 C.鱼目混珠 D.诟病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包括了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 B.《野鸭子》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们信服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世上都是好人,人间自有真情在。

C.成功的基础是奋斗,奋斗的收获是成功,所以,天下唯有不胃艰难而奋斗的人,才能登上成功的高峰。 D.我先来到展厅后面一座小山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由一块茶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它保护着古墓的发掘现场。 4.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毛病,而且要力求用得好,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 ②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 ③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 ④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 ⑤好的修辞,必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 A.④①⑤③② B.④③⑤①② C.⑤②①④③ D.⑤③④①②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东乡罗提督战功,见于《圣武记》者详矣。其智能亦自可韬,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晨必发火器惊之。公问故,令获一猴来,剃其毛,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皆惊走。后不复至。 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山水迅急,瞬息千里,盐枭至则鸣金叫呼,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两旁系大竹,弯如弓,他船追及,断系发之,船必覆,人莫敢撄。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俟船过,附而锯其舵,抵关适断,船不能行,触石破,尽获之。 罗少亡赖,数行窃,令捕之杖毙,弃诸野。中夜而苏,匍匐至一老妪家,周之,乃改行,投身军营,骁勇冠绝侪辈。当赵金龙之乱,罗受命,与总督卢公坤往平之。贼已困,将擒矣。时宣宗以尚书宗室禧恩来督军,未至,诸公议待禧至,罗曰:“围久师怠,贼必遁。”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 罗每对人言生平作贼事,不少讳,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

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很多地方凡是有地位的人是不愿做保长的,传统的绅士为了他在政治结构中的特殊作用不能进入行政机构。他一旦走了进去,唯一的自下而上的轨道就淤塞了。保长对于县长是下属对上司,他的责任是执行命令,不能讨价还价。为了维持这传统方式,当保长的常是社会没有声望的人,等于以前的乡约。可是事实上保长和乡约是不同的,乡约是没有权力的,而保长却有权力。以并不代表地方利益的人来握住地方的权力,而且他是合法的地方公务执行者,他有权来管理地方的公款,这变化在地方上引起的迷惑是深刻的。结果是地方上有地位的人和保长处在对立的地位而没有桥梁可通。 乡村里有声望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放弃地方立场加入行政系统,较为合算。他当了保长之后还是可以支配地方自治事务。但是事实上,他的地位改变了,因为他不能拒绝上级命令,不能动用自下而上的政治轨道,这类地方也就完全成了下情不能上达的政治死角。 保甲制度不但在区位上破坏了原有的社区单位,使许多民生所关的事无法进行,而且在政治结构上破坏了传统的专制安全阀,把基层的社会逼入了政治死角。而事实上新的机构并不能有效地去接收原有的自治机构来推行地方公务,旧的机构却失去了合法地位,无从正式活动。基层政务就这样僵持了,表现出来的是基层行政的没有效率。 中央延长自上而下的政治轨道,目的是在有效促进政令。中央的政令是容易下达了,可是地方的公务却僵持了。中央下达的政令中,除了要钱要人之外,凡是要在地方上建设的事,好比增产等等,却因为地方社会结构的紊乱和机构的僵持,公文停留在保公所里,走不出来。在这种情形下,不论才能有多高,绝没有施展的机会。 材料二: 改朝换代之际,地方纷乱,士家大族败亡,盗贼横行,灾害频发,传统的儒家纲常伦理和礼治秩序遭到破坏,张履祥的家乡也在所难免。张履祥以士人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一直以儒者肩负的时代使命来思考民生,关注社会问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只要能够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时间阅读,无论是“浓缩书”还是原著,都是有益的。但是,我们需要意识到,“浓缩书”只是一种辅助阅读工具,不能替代原著的阅读体验。虽然“浓缩书”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书籍的主要内容,但是它无法替代我们亲自阅读原著所带来的阅读乐趣和思考体验。因此,在选择阅读方式时,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决定是否选择“浓缩书”。 二)夹叙夹议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国古代有一位名叫张衡的科学家,他在地震、测量等领域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他最为人所知的成就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这个器具可以感知地震的方向和大小,是古代科学技术的杰出代表。 张衡的地动仪是如何工作的呢?它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了重力和惯性的作用。地动仪由一个圆形青铜器和八个青铜龙组成,龙的口中吐出一颗铜球。当地震发生时,地面会

产生震动,铜球就会从龙口中掉落,掉落的方向和位置就可以反映出地震的方向和大小。 虽然张衡的地动仪在当时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但是它的精度并不高。由于当时的工艺水平限制,地动仪的制作难度很大,而且只能在平稳的地面上使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震仪器的制作和使用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现代的地震仪器不仅精度更高,而且可以在各种地形和环境下使用,为人类提供了更加准确的地震预警和监测服务。 三)议论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购物。但是,网络购物中的售后服务却成为了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有些商家售后服务不到位,甚至拒绝退换货,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网络购物售后服务的监管,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购物售后服务的监管力度。制定相关法规和规定,加大对商家的处罚力度,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加强对售后服务质量的监督和检查,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的学习大多是对旧知识的复习,而做题往往是对知识的回顾与重温过程。店铺整理了以下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1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拙劣 / 相形见绌告竣 / 怙恶不悛讥诮 / 峭拔刚劲 B. 积攒 / 人头攒动脉络 / 脉脉含情折本 / 百折不挠 C. 绝唱 / 角逐激烈俏皮 / 金蝉脱壳晾晒 / 量力而行 D. 提防 / 啼笑皆非喟叹 / 振聋发聩盱眙 / 长吁短叹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云南彝良地区,震后出现强降雨,引发泥石流,附近省市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救援人员第一时间前往灾区抢救。 B. 中秋、国庆长假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客流量大增,服务部门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服务环境和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 批评学生先要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否则批评过头或无端发泄愤怒,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或偶有小错的人受到伤害。 D. 经过网友推荐和专家评定,佳木斯市十九中语文教师张丽莉被评为“十大教书育人楷模”,成为大家公认的最美女教师。 3.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给“绿色建筑”下定义。(4分)(不超过50字) 绿色建筑并不意味着高成本和高价。绿色建筑要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使用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材和节水。绿色建筑应该提倡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绿色建筑倡导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理念。 绿色建筑: 4. 莫言首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国内出现了莫言热,作品被抢一空,修建故居,品牌开发……对此,请你写一段评论,表达你的观点。(5

2023届高三语文试卷(附解析)

2023届高三语文试卷(附解析)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多元价值给了我们更大的选择空间,让个人获得了更多自由。但为什么说价值多元化又是一种“困境”呢? 个人层面上,价值多元化增加了人的困惑和迷茫。人总要寻求意义。在价值多元化的处境中,我们好像有很多选择,可以相信A,也可以相信B,但没人能说,A或者B就是最好的。因此,我们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生:有人仍然信奉宗教,有人一心追逐名利,有人相信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有人执着于奋斗进取和成功,有人相信及时行乐、沉湎于各种感官享受······每个人的选择都可能有自己的主观理由,却没有一个公认的共同理由。 这何尝不是一种无奈?科学理性打破了传统的价值规范,却没有建立起新的价值标准,也就无法为人们提供生命意义的指南。韦伯引用托尔斯泰的话说,“科学与意义无关,因为对于我们唯一重要的问题,我们应当做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生活?科学本身提供不了任何答案”。这造成了一种“价值真空”状态。在这种状况下,好像无论我们如何选择都可以,要么是人云亦云的,要么是任意武断的,但都没有确定无疑的依据。这种空虚的不确定性,让现代人很容易被焦虑和无意义感所困扰。 这是个人精神层面的问题。在社会层面,价值多元化也带来了棘手的问题。公共生活中有许多激烈对立的议题,本质都是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比如,美国政治辩论中有一个争议不休的问题:堕胎的合法化。有人依据宗教信条,认为堕胎就等于谋杀生命;有人认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怀孕女性有没有权利处置自己的身体”,而人的身体理当由自己支配,这是个人的基本权利。这两种观点背后都有它的道德依据,像这样的价值观念冲突很难用理性化解,我们不能确定无疑地说,哪个道德依据一定“更正确”。

江西省南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西省南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我们可以将小说中的人物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两种。扁平人物也称为类型人物,有时也叫漫画人物。其最纯粹的形式是基于某种单一的观念或品质塑造而成的;当其中包含的要素超过一种时,我们得到的就是一条趋向圆形的弧线了。真正的扁平人物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比如:“我永远不会抛弃密考伯先生。”说这话的是密考伯太太——她说她绝不会抛弃密考伯先生;她说到做到。当小说中其他的因素跟她发生碰撞时,她所拥有的这种人生就会从边缘、从因碰撞产生的火花中发射出道道光芒。扁平人物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不论他们何时登场,都极易辨识——被读者的情感之眼认出,视觉的眼睛只不过注意到一个特定名字的再次出现。当作者想集中全部力量于一击时他们最是便当,扁平人物对他会非常有用,因为他们从不需浪费笔墨再做介绍,他们从不会跑掉,不必被大家关注着做进一步的发展,而且一出场就能带出他们特有的气氛——他们是些事先定制的发光的小圆盘,随便放在哪儿都成,绝对令人满意。 第二大优势是,他们事后很容易被读者记牢。他们能一成不变地留在读者的记忆中,因为他们绝不会因环境的不同而更易,这使他们在回顾中具有了一种令人舒心的特质,甚至使他们在创造他们的小说已然湮没无闻后仍被人牢记不忘。我们都希望书本能经久长存,成为我们的庇护所,希望书中的居民经久不变,而扁平人物正是因此取得了他们的合法性。不过,眼睛一直严厉地盯着日常生活的批评家们——对于这种表现生活的方式却很不耐烦。他们认为,如果维多利亚女王没办法概括在一句话里,那密考伯太太凭什么就可以这么做?然而一部复杂的小说经常既需要圆形人物,也缺不得扁平人物,这两者相互磨合的结果会更加接近真实的人生。狄更斯的人物几乎全都扁平,每个人物几乎都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可结果却给人一种深度人性的绝妙感觉。 我们必须承认,扁平人物在自身成就上是无法与圆形人物匹敌的,让我们转到圆形人物身上来吧,我们先去一趟《曼斯菲尔德庄园》,看一看跟巴儿狗一道坐在沙发上的伯特伦夫人。她的套话是“我脾气虽好,可是绝对经不得劳累”,而且对这一原则一直坚守不渝。可一场祸事在结尾处不期而至。她两个女儿都处境堪虞——朱丽亚私奔了;玛利亚因为婚姻不幸福也跟着情人跑了。伯特伦夫人该如何自处?“伯特伦夫人没有深刻的思想”,这正是她的一贯作为。"但是在托马斯爵士的引导下,(她)对一切重要的方面都形成了正确的看法。”托马斯爵

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19分)(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中晚唐时期的儒学复兴运动影响深远,其代表人物是韩愈、柳宗元和刘禹锡。此时,一种理性的态度正在酝酿成型。比如柳宗元“疑《国语》”“辩《论语》”。历史上一般都讲《论语》是孔子弟子所作,柳宗元对此就提出了明确的怀疑:《论语》里面清楚记录:了曾参临终前的遗言,而曾子在孔子晚期弟子中也算比较年轻的,既然记录了曾子的临终遗言,怎么可能是孔子的弟子所作呢?这样的话当然是曾子的弟子记录下来的。如这与我们今天的观点就非常接近了。 柳宗元他们对所有问题都抱有一种特别有意思的怀疑精神,与之相伴随的是一种理性探索的态度。这种理性的态度,在一组有趣的文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组文章源自韩愈、柳宗元、刘禹锡他们几个围绕天人问题的一场思想对话。韩愈先写了一篇文章叫《天说》,柳宗元在韩愈《天说》的基础上又写了一篇《天说》,这篇文章在完整引用了韩愈的《天说》之后,对《天说》里面的思想做了全面的反驳。而刘禹锡读到柳宗元的《天说》以后,觉得柳宗元说得也不好,就又写了一篇《天论》。这组文章都收在《柳宗元集》里。 韩愈这篇文章非常有意思。文章主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人们一般都质问,老天为什么不保佑善人呢?为什么好人不长寿,坏人活千年呢?为什么一个个坏人都活得那么好,而正直的人却活得那么委屈?韩愈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特别有趣的论辩,他说你看,人与元气(天地就是元气)的关系就像虫子跟树的关系。树坏了就生虫,虫对树是一种伤害;元气坏了就生人,人对元气也是一种伤害。那你就能理解为什么上天总是保佑恶人了。因为恶人帮天地元气杀灭人,相当于我们人为树杀灭害虫。所以凡是能够为树杀灭害虫的,树会感谢他;凡为天地杀灭人的,正如恶人所做的,天地也会感谢他。 我很想知道韩愈到底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柳宗元读到这篇文章后,就说:“子诚有激而为是耶?”你韩愈大概是受了什么刺激才故意这么说的吧,这跟你平时倡导的东西可不太一样。虽然你讲得非常巧妙,但这个讲法跟历来人们主张上天福善祸淫的方向正相反。汉代儒者强调福善祸淫之说,强调天人有感应关系,人做得对,上天会给好的征兆,人做得不对,上天会给惩罚,这在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观中体现得非常充分。韩愈的讲法和董仲舒的讲法就不一

2023年北京丰台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 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 2.本次练习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练习卷、草稿纸上答 题无效。 4.本练习卷满分共 150 分,作答时长 150 分钟。 考生 须知 丰台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 高 三 语 文 2023.03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1950 年,“图灵测试”给出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方法,即机器是否能够模仿人类的思维方式来生成内容继而与人交互。某种程度来说,人工智能从那时起就被寄予了用于内容创造的期许。随着数据快速积累、算力性能提升和算法效力增强,今天的人工智能已经可以进行写作、编曲等创意工作。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内容创作, AIGC 的概念随之悄然兴起。 从创作者的角度看,机器内容生态的发展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专业生成内容(PGC)、用户生成内容(UGC)、AI 辅助生产内容、AI 生成内容(AIGC)。目前,对于 AIGC 这一概念,尚无统一规范的定义。国内产学研各界大都认为, AIGC 是继专业生成内容和用户生成内容之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内容的新型生产方式。AI 绘画、AI 写作等都属于 AIGC 的应用分支。 2022 年 8 月,AI 自动生成的画作《太空歌剧院》获得了数字艺术类冠军。该画作恢宏细腻的画风很难让人相信它是由AI 自动生成的作品,而它的夺冠也大大冲击了人们过往对于“人工智能的创造力远逊于人”的固有认知。自此,AIGC 从看似遥远的概念逐步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走入人们的生活。11 月 30 日,微软旗下的 OpenAI 发布了名为 ChatGPT 的超级 AI 语言模型,再次引爆人们对于 AIGC 的讨论热潮。ChatGPT 不仅可以理解并回答用户的问题,还能完成一些复杂任务,包括按照特定文风撰写诗歌、假扮特定角色对话、修改错误代码等。此外,因为 ChatGPT 被加入了预先设计的“道德”准则,即人类反馈强化学习(RLHF)技术,所以它还能表现出一些人类特质,例如承认自己的错误、按照设定的道德准则拒绝不怀好意的请求等。上线短短几个月,ChatGPT 即火爆全网,并影响着人们惯有的参与生产、生活的模式和框架,有些行业已然将 ChatGPT 等相关技术融入并应用于现有工作或生产中。 在智能创作时代,创作者生产力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代替创作中的重复工作或重复环节,提升创作效率;借助人工智能,创作者可以找寻创作灵感与思路;综合海量预训练的数据,并结合模型中引入的随机性,创作者可以生产出过去无法想出的杰出创意。 目前 AIGC 在很多方面仍存在巨大挑战或争议。但不管怎样,我们必须承认 AIGC 的发展趋势无法阻挡,而人类的创造物终究会帮助人类自身的发展。AIGC 无疑是一种内容生产力的变革,会将世界送入智能创作时代。 (取材于杜雨、张孜铭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相较于用户生成内容,AIGC 最大的不同是新技术驱动了机器智能创作内容。这使得 AIGC 具有显著的技术特征。 AIGC 具有超强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这些能力是计算机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学习和模拟生成的,每一幅 AI 画作背后都是不计其数的标注数据和训练数据。CNN (卷积神经网络)和 Transformer 大模型的流行成功使深度学习模型参数量跃升至亿级,由此带来的数据巨量化,推动了 AIGC 发展的进程。如 ChatGPT 的训练就使用了约 45TB 的数据,其中包含了多达近 1 万亿个单词的文本内容,约等于 4500 万本《红楼梦》的内容。 有了巨量数据的加持,创造力成为 AIGC 最吸引用户的特色。借助海量语料库,AI 工具仿佛超级画手或作曲家一样生成出指定风格的图像、音乐或视频。例如 NST (神经风格迁移算法)利用 CNN 识别图像内容表征和风格表征,并在特定神经网络层对图像进行重构,这就使 AI 工具能够模仿特定风格的艺术作品,在此基础上而创造相应风格

2023年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年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蜿蜒雄伟的长城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贯穿了中华民族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在中华文明史和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国家文物局于2012年6月5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996.18千米,其中明长城将近8851.8千米。现存长城文物本体包括长城墙体、壕堑、界壕、单体建筑、关堡、相关设施(城、障、亭、燧)等各类遗存,总计4.3万余处。2020年11月,国家文物局确定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共计83段/处。它们或为守望京师之咽喉,或为扼守边关之要隘,历经无数风雨战火的洗礼,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沧桑变化。 长城文物和文化资源具有总体规模大、价值高、分布范围广、景观组合好、展示利用潜力大等特点。长城沿线分布有种类丰富、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在长城的保护传承利用方面,新中国以来的一系列积极有效举措的实施,使得长城遗产的突出价值得到了妥善保护,为巨型线性文化遗产和系列遗产保护贡献了卓有成效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2021年8月8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以“核心点段支撑、线性廊道牵引、区域连片整合、形象整体展示”为原则构建总体空间格局,以明长城为主线,串联沿线各类长城文物以及相关文化资源、自然生态,围绕“万里长城”的形象标识,营造差异化的特色主题,全面展示长城的文化景观和文化生态价值,着力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打造为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品牌。 《规划》当时提出了三个阶段的建设保护目标:到当年年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管理机制初步建立,重点建设区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到2023年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任务基本完成,长城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初步形成协调推进的局面;到2035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全面建成,届时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长城保护传承利用体系将全面建立。 (取材于黄金生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在虚拟仿真技术的基础上,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实测、仿真和数据分析,实时感知、诊断并预测物理实体对象的状态,通过优化和发布指令来调控物理实体对象的行为,并通过相关数字模型间的相互学习来进化自身,改进利益相关方在物理实体对象生命周期内的决策。数字孪生技术作为以全生命周期为核心特征的第二代数字化模拟技术,高度融合虚拟仿真与物联网、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其应用领域逐渐由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向建模加工、设计制造、智慧城市管理等领域拓展。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由于有机体的全部基因都遗传自祖先,而非祖先那些未能成功繁衍后代的同辈,因此所有有机体都倾向于拥有那些自带成功特质的基因。这些有机体天生便拥有成为祖先的本事,也就是说,它们善于生存繁衍。这也是为什么有机体倾向于遗传的那些基因,都有能力构建出一部设计精良的“机器”——一具积极工作、不停努力成为后代祖先的躯体。这就是鸟儿如此善于飞翔,鱼儿如此善于游动,猴子如此善于攀爬,病毒如此善于散播的原因。这就是我们热爱生命、热爱孩子的原因。因为所有人继承的所有基因,都来自从未中断过的一连串的成功祖先,毫无例外。这个世界充满了有能力成为后代祖先的有机体。 关于上一段落,有一种貌似合理、实则错误的理解方式。有人认为,当祖先成功繁衍,它们传递给儿孙的基因便由此获得了升级,超越了它们从父母处获得的基因。它们的成功对基因发挥了某些作用,而这就是为什么它们的后代如此善于飞翔、遨游、求偶。错了。基因不会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它们只是得到了继承,除了某些非常罕见的随机错误之外,基因根本不会发生变化。并不是成功塑造了优秀的基因,而是优秀的基因造就了成功。个体终其一生做过的所有事情,都不会对其基因产生丝毫的影响。生而具有优秀基因的个体,是最有可能成长为后代的成功祖先的。因此,优秀的基因更有可能被继承到未来。每一代都是一道过滤、一个筛子:优秀的基因容易穿过筛子,进入下一代;拙劣的基因容易留存在早年离世的个体身上,或是那些没有繁殖的个体身上。拙劣的基因也许会因为运气好,与优秀的基因共存于同一个躯体之内,闯过一两个世代的过滤。但是,若想成功闯过数千道连续不断的过滤,不能只靠运气。在数千个连续的世代之后,依然存在的基因大概率是优秀的基因。 《基因之河》中谈到的“河”,是一条DNA之河。这条河在沿着时间之岸缓缓流淌。这是一条信息之河,而非血肉之河,是一条充满关于躯体构造的抽象指示的河流,而非由肉身构成的河流。信息经由躯体,对躯体产生影响,但在路过之时,却不会受到躯体的影响。基因本身不会融合,只有基因带来的影响会发生融合。基因本身带有一种稳如磐石的完整性。当继承到下一代的时刻到来,某个基因要么进入后代的体内,要么不进入。父系基因和母系基因不会融合,而会彼

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语文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语文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如果说好奇心是人类认识宇宙的永恒动力,那么现实需求则是探索宇宙的第一动力。“太空探索与开发过程,是人类实现其自由价值的具体过程之一,既对扩展人类积极的物质生活、摆脱消极的苦难生存具有巨大的价值,也是满足人类探索未知、欣赏自然之美等精神需要的最深远的无限资源,还是人类最终逃离最后毁灭的唯一希望所在。”人类之所以要开拓宇宙新空间,无非是因为生存需求与生存空间的不匹配性。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类认识和探索地球、地球生命以及地球经济活动甚至是地球外围空间提供了相当充分的信息资源,这也就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宇宙探索在给人类带来丰富认识和充沛资源的同时,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如影随形。 人类对宇宙探索的认识从古至今不断突破与推进。古代的宇宙探秘缺乏工具,人们单凭肉眼对天空进行粗略观察,宇宙探索也就内化为神话,被人们用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崇高理想的信仰。中世纪以来,科学认识不断成熟,人们对宇宙的探索逐步加深,“地心说”“日心说”“星云假说”等不断被提出和革新。现当代以来,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材料技术等新技术层出不穷,促使人们对宇宙起源与演化、结构与属性的认识向数、理、化、天、地、生等基础科学方面延伸。 事实上,宇宙探索不仅推动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扩大并深化了人类的认知对象,而且还改变了人与宇宙的关系,革新了人的思维方式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进一步印证了世界的可知性。宇宙探索对科技、社会、生态均有积极影响,但是受国家经济基础、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的影响,当前的宇宙探索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 宇宙探索带来的太空污染问题不容小觑。宇宙探索在地球自然灾害预警和地球全面监测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也给地球、近地空间和太空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比如电磁污染、光污染等。值得关注的是,空间碎片在爆炸或碰撞后被遗留在行星轨道上,非常容易与各星体、空间物体发生碰撞,形成对行星尤其是地球的安全威胁。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轨道碎片项目办公室的报告,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上学期语文一模检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上学期语文一模检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材料一: 在城市,它记录公交车轨迹,提供实时到站预报;在乡间,它精确引导拖拉机;在高原无人区,它守护藏羚羊迁徙路线;在东南沿海,它像“保护神”一样陪伴渔民驾船出海……北斗系统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城市治理等各行各业,综合效益不断显现。 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五十五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至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20年44次北斗发射百分百成功,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材料二: 面对复杂未知的地月空间环境,科技人员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从绕月拍摄到飞跃探测,从月背着陆到落月采样,探月工程六战六捷,“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创造了月球探测的中国奇迹。 材料三: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新时代航天精神,既是传统精神的延续,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在新时代不断取得新辉煌的巨大动力。 追求梦想,不懈奋斗,是航天精神的动力源泉。“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千百年来,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从“灯塔”卫星导航到北斗全球圆梦,华夏民族不断抒发对宇宙的浪漫想象和努力探索的激情。探月梦、北斗梦连着航天梦、中国梦,勇于追梦、敢于逐梦的航天精神,照亮了几代人的跋涉与跨越。 勇于探索,自主创新,是航天精神的关键核心。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一项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一道道科学难题的破解,无不是中国航天精神的生动体现。嫦娥三号落月后,作为备用的嫦娥四号,没有重复嫦娥三号的任务,而是勇闯科学探测无人区,实现了多个世界首次,率先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正是这样的精神,激励着航天事业稳步向前,为人类探索宇宙的伟大

2023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混合默写 1.按要求填空。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2)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苏轼《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简答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选择。 (1)《红楼梦》的哲学意味正是:人类的诗意生命应当生活在污浊世界的彼岸。人生只是到人间走一遭的瞬间,最高的诗意应该是“质本洁来还洁去”。如黛玉、_____等,离世时不带地球上的浊泥与尘埃。A.巧姐B.李纨C.晴雯D.袭人 (2)学校电子图书馆“科学史文章”栏目将选编《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现面向全体学生征集该文的内容摘要。小松提交的稿件中有一处不符合摘要要求,请选出这一项并说明理由。 【甲】为了更多的读者了解我国历史上的“浑盖”之争,【乙】本文以我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模式各学说的出现时间为线索,梳理这场论争的经过,分析了论争的影响、意义、特点及其所体现的科学原则,【丙】“浑盖”之争的实质是有关宇宙结构问题的论证。【丁】全文思路清晰,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②本书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子,得懂“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分。 ③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我们理想中一般人的经典读本——有些该是全书,有些只该是选本节本——应该尽可能地采取他们的结论:一面将本文分段,仔细地标点,并用白话文作简要的注释。每种读本还得有一篇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这需要见解、学力和经验,不是一个人一个时期所能成就的。 ④顾颉刚先生用浅明的白话文译《尚书》,又用同样的文体写《汉代学术史略》,用意便在这里。这样办虽然不能教一般人直接亲近经典,却能启发他们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这部小书也只是向这方面努力的工作。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⑤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

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1. A 。【解析】“开始运用诗意手法”于文无据,材料一第一段只是说唐传奇使用诗意笔法,但无法看出是“开始运用”;“推动创作走向了自觉与成熟”错误,材料一第一段说的是“我国古代小说到了唐传奇,创作才真正进入自觉与成熟”,创作进入“自觉与成熟”,并非唐传奇“推动创作走向了自觉与成熟”。 2. B。【解析】A.“描写的是真实的历史事件”错误,《柳毅传》写的是神话故事。C.“……所以……”错误,因果关系不成立,材料中说的是“……同样体现出含蓄蕴藉的艺术追求。不论是小说中人物的痴情,还是创作主体的情思,都不是直露式的宣泄,而是充分体现出诗歌抒情的含蓄蕴藉之美”,二者之间并无因果关系;“人物情感”范围扩大,材料中是“人物的痴情”。D.“若换成其他方式进行景物描写,则不能取得理想效果”错误,材料二最后只是说“以诗写眼前所见之景物,这在客观上增强了唐传奇的艺术表现力”,只能说明诗歌渲染氛围达到的效果,但无法说明其他方式进行景物描写就无法取得理想效果。 3. D。【解析】“层层递进”错误,原文主体部分是并列结构,形象、叙事、抒情是并列关系。 4.①材料一所论述的“诗笔”侧重指与诗歌创作相通的艺术手段和艺术追求,如虚实相生的手法、叙事的节奏与韵律、含蓄蕴藉的特色等。②材料二所论述的“诗笔”,侧重指诗歌在小说叙事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如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气氛、抒发情感等。(每答出一点给2分,共4分。意思答对即可) 5. ①采用虚实相生之法。写女子之美先用“妖姿媚态,绰有余妍”进行正面描写,然后从虚处着笔,通过崔护的“眷盼”“径往寻之”等来侧面烘托,使读者感到女子美貌如在目前。②重视情境的塑造。如崔护“复往寻之”,其痴情自见;老父哭诉“君杀吾女”“常恍惚若有所失”“遂绝食数日而死”,女子虽未出场,但其痴情可见。③体现抒情的含蓄蕴藉之美。举手投足间暗含深情,如“彼此目注者久之”“送至门”等神态、动作,体现了二人的一见钟情,人物情感的表达含蓄蕴藉。④这篇唐传奇引用了崔护的诗歌,既表现崔护的心理,又推动情节发展,于叙事作用甚大。(①②③中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2点给4分;答出第④点给2分,共6分。意思答对即可) 6.C【解析】“旨在突出旗人已开始自谋出路”理解有误,正翁学小贩的吆喝,其实是表达若朝廷不发钱粮、自己将难以为生的心酸。 7.D【解析】“本文侧重描写和议论”错误,本文没有侧重议论,主要是描写。 8.①有助于塑造人物。“急行”“扶膝”“挺腰敛胸”“双臂垂直”等动词细致形象地写出了二哥动作的娴熟和待人接物的热情,印证了二哥“懂得规矩”,“是熟透了的旗人”。②与下文形成反差,标准的请安动作与他学做油漆匠形成反差。③丰富文章文化内涵。请安的场景也展现了旗人繁琐的礼仪,展示出老北京独具风格的生活方式。④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旗人繁琐、独具风格的请安场景别开生面,让读者眼前一亮。(答出①②点中任意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③④点中任意一点给1分。共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9.①比喻。如大舅“差不多是斜着身子走路,像个断了线的风筝似的”,以形象的比喻写出大舅在得

2023-2024 学年高三 11 月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五校协作2023-2024 学年高三 11 月联考 高三语文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民族精神由时代精神与民族性融合而成”错,原文“各种时代精神具有了民族性”,民族精神融合的是“各种时代精神”。 2.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此观点旨在纠正重视题材的创作倾向”错,原文“文学作品是否具有人民性,并不在于写什么题材,关键是看作者在作品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只是强调“作品是否具有人民性,是由作品表达怎样的感情”所决定的,原文并无“纠正重视题材的创作倾向”这一观点。 3.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表面写百姓生活,实则赞颂主政官员。不是“站在人民立场为人民创作”。 B.表现了诗人对在家中苦苦等待戍边战士回家的妻子深切同情以及对战争的沉痛控诉,反映了唐代长期征战带给人民的痛苦和灾难。 C.诗人“托物言志”,以病牛自抒晚年的心志,表示忠心祖国、报效众生的信念决不动摇。 D.“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大意是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苦难之人的眼泪,“行人泪”是词人站在人民立场抒发忧民之情。 4. (4分)大前提:凡是正面反映人民生活和表达人民思想感情的作品就具有人民性。 小前提:《伐檀》《硕鼠》《卖炭翁》《窦娥冤》《水浒传》这些作品都是从正面反映人民生活和表达人民思想感情。 结论:《伐檀》《硕鼠》《卖炭翁》《窦娥冤》《水浒传》这些作品都具有人民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文中信息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直言三段论是所有前提都是直言命题的演绎推理。三段论是由包含着一个共同词项的两个直言命题(即:性质判断)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的推理。三段论形式如下: 大前提:所有M是P;小前提:所有S是M;结论:所有S是P。 材料三中第①段,涉及的共同词项,或者概念是“人民性”。大前提:由“所谓直接表现人民性,是指正面反映人民生活和表达人民思想感情的作品”可得出:凡是正面反映人民生活和表达人民思想感情的作品就具有人民性。 小前提:由“历代民间文学作品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作品。如《诗经》中的《伐檀》,就正面描绘了当时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硕鼠》既喊出了人民群众反抗剥削的呼声……如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卖炭翁》,关汉卿的《窦娥冤》……小说《水浒传》则歌颂了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展现了农民英雄的美好心灵和高尚品质”可得出:《伐檀》《硕鼠》《卖炭翁》《窦娥冤》《水浒传》这些作品都是从正面反映人民生活和表达人民思想感情。 结论:由“因此,这些作品鲜明的表现了人民性”可得出:《伐檀》《硕鼠》《卖炭翁》《窦娥冤》《水浒传》这些作品都具有人民性。

广东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三校2024届高三三校联考 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人地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人类早期,在文明初期,地理环境的作用往往是决定性的、本质性的。当时的人,基本上没有办法突破地理环境的限制。但长期使人困惑的问题是:既然如此,为什么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大致相同的河流为什么会孕育出不同的文明? ②这里需要弄清一个基本的概念。地理环境“决定”了什么?“决定”到什么程度?其实,被“决定”的是一个上限或下限,超过或突破极限当然不可能,但是在这个极限之内,人可以有相对无限的创造力和发展空间。如约旦河的供水量是有极限的,开发粗放的耗水农业只能维持有限的农田,以色列人用暗渠管道取代明渠水沟,以喷灌取代漫灌,同样的水量就可以灌溉更多的农田。而且,人可以通过利用新的可利用资源,发现新的地理空间来突破这个极限。 ③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人类与河流互动。人类与河流不同形式或程度的互动,自然会在同样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不同的文化,不同程度地塑造文明形态。在人类早期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任何一个群体都不可能掌握全面的、准确的地理信息,对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也难以做出完全自觉、自主、理性的选择。任何一种文明都不是事先规划好的、完全有意识发展的结果。因此,人类与河流的互动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④首先,自然环境的变迁。河流所处的自然环境本身是在不断变化的,有其自身的规律。人类早期很难了解这些规律,甚至连规律这样的概念也未必有。即使到今天,尽管已经有了很多科学的探索手段,人类对自然规律的了解还相当有限。但人类活动如果正好顺应了变化,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或许便奠定了某种文明的基础。 ⑤五六千年前,中国正经历一个气候温暖的阶段,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估计比今天要高2~3摄氏度,降水量充足,温暖而湿润。迁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先民,大量开垦和耕种土地,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使一部分人口解放出来,得以专门从事统治、管理、防卫、建筑、祭祀、制作玉器等工作,形成以陶寺为代表的都城。有利的自然环境使这些早期文明得以延续发展,并吸引了周边其他群体的聚集,不断壮大,形成核心。聚居于长江下游良渚的先民就没有那么幸运。尽管良渚文化的年代不比陶寺晚,水平不比陶寺低,却没有延续发展下来,这时的长江流域气温偏高,降水量大,沼泽湿地普遍,地面积水过多,形成湿热的气候,传染病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