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题型解读: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1.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C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Ca(OH)20.19 0.17 0.14 0.12 0. 09 0.08

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

(1)根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选填“A”或“B”)。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⑥加入生石灰。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填序号)。

A.②④⑥

B.③④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3)20°C时,将191g饱和NaOH溶液蒸发掉10 g水后,再降温到20°C,可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4)现有20°C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溶液乙,此时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选填“>”“?”或“=”)20°C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现有60°C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答案】(1)A (2)D (3)9.1g (4)?(5)降温结晶,过滤

补充选题

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交点K的含义是。

(2)t2℃的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到t1℃时,是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为B>C>A时的温度范围是

℃。

(4)在t3℃时,将40gC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案】(1)t3℃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答案补充:t3℃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不饱和(3)t2~t3(4)37.5%

2.根据图一的甲、乙溶解度曲线和图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甲物质的四种溶液状态“a、b、c、d”中,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

(填写编号)。

(2)90g甲的饱和溶液从t3℃冷却到t2℃点,析出的无水晶体质量是g。

(3)在某温度范围内,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所得现象如图二所示,则两溶液质量分数甲(填“>”或“<”)乙,实验时控制温度t的范围是时,均能出现这种现象。

【答案】(1)b(2) 15 (3)<小于t2℃

3.NaCl、KNO3、Ca(OH)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与图2所示。请回答:

(1)由图1可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2)依据图1分析下列问题,

50℃时,将氯化钠、硝酸钾固体各40g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其中(填写物质化学式)得到饱和溶液;另一种物质的溶液中再加入g该溶质,溶液恰好饱和;若将温度都降到20℃,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或“=”)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依据图1分析,要从含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溶液中,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可采用先再过滤的物理方法。

(4)如图3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石灰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结合图2分析石灰水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答案】(1)36 g (2)NaCl 45.5 < (3)蒸发结晶 (4)浑浊(答案补充:石灰水变浑浊)4.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物质序号)。

(2)t2℃时,30gA物质投入到50g水中所得到溶液的质量为g。

(3)t2℃时,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答案】(1)B>C>A (2)75 (3)B>A>C

5.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海水中储量很丰富。

①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实验室用氯化钠溶液模拟该过程:

已知B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与B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的溶液是

(填编号);与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溶液是(填编号)。

②氯化钠、硝酸钾、硒酸镉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据图回答:

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t℃时,溶解度最小的是。

t℃时,将25g硒酸镉加入 g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

③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提纯的方法是。

【答案】①ACD②硝酸钾氯化钠 50 降低温度并加硒酸镉

③降温结晶(答案补充:冷却热饱和溶液)

图2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2.下列物质中元素化合价标注正确的是

A.B.

C.D.

3.以下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C.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

D.若100g水中溶解了10g氯化钠固体,则此时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水把玻璃管润湿后,再把它插入橡胶管(塞子)内进行连接

B.用活性炭净化水就可以得到纯水

C.用酚酞试液区分二氧化碳气体和氯化氢气体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应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

5.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鉴别某黄色金属是黄金还是黄铜(铜锌合金),如下方案不合理的是

A.在空气中加热 B.加入硝酸银溶液C.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D.加入稀盐酸

6.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A.①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②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C.③检验CO32﹣的存在

D.④用水吸收CO

7.下图是我国《可再生资源法》倡导的碳资源的转化与循环利用示意图。下列做法与该图体现的理念不符的是

A.将秸秆加工转化为酒精燃料

B.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尿素

C.过度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

D.将石油精炼,制备合成材料

8.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冰、生石灰、天然气 B.金刚石、高锰酸钾、石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