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英美文学选读》

如何学习《英美文学选读》
如何学习《英美文学选读》

要通过《英美文学选读》这门课考试,不是考前“冲刺”一类的短训能奏效的。这门课难就难在它的阅读量很大,它包括英国和美国的诸多作家的诸多作品,而每一部作品就是一部书。现行统一教材在作家和作品的选取方面尽管已经是精而又精了,但还是不得不采用节选的办法来压缩篇幅。即便如此,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考生还不得不在对整部作品了解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反复阅读节选,才能对节选部分的内容以及思想有较好的理解。不过文学阅读也有规律可循。下面的文字就“选读”课的性质、阅读时读取什么信息、现行试题各个部分的考查点是什么、如何回答简单论述题等问题,给考生一点提示,希望能对考生学习、复习《英美文学选读》课提供一些帮助。

第一部分《英美文学选读》课的性质

一、《英美文学选读》课的重点是作品顾名思义,“英美文学选读”是有选择地阅读英美文学史上有影响作家的重要作品,熟知作品内容,了解大多数批评家和读者已经接受的对这些作品主题的表述,并能从作品中找到、列举出证明这些表述的细节。这样的定义里有三个要注意的问题。一是作品内容,二是作品里的细节,三是节作品主题。三个同等重要,学习者不能只取其一。以小说为例,所谓作品内容,是指情节(plot)、场景(setting)、人物(characters)、语气(tone)、以及语言(style)。情节是指故事里所展示的事件和这些事件按作家意愿有序的安排,如事件发生的背景、事件中涉及的人物、事件本身(即冲突)、以及解决冲突的办法和结果。情节就是故事;没有情节就没有故事;熟知情节是理解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和戏剧的第一、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步。不掌握故事情节,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就无从谈起。有故事当然就有人,对人物的分析是对作品分析的核心。语气是指作者在他/她刻画人物、安排情节、描写场景时所持的态度,而作者的态度直接影响我们对作品思想的理解。作者要表达自己对人物、事件的态度,只有通过文字才能与读者交流,而不同的作家使用语言的风格(style)是不一样的。如果掌握了以上内容,就掌握了细节,之所以把细节单列出来,是因为多数考生只记得大概情节,考试中不能用具体的细节进行人物或思想分析、评述,空话太多。劳伦斯小说《儿子与情人》(Sons and Lovers)里,成年的保罗是如何仍然生活在他母亲的掌控之下的细节,是分析这部作品里的人物和主题的关键,不能引用相关细节作为根据,分析就失去了基础。阅读文学作品一定要在一般性的了解情节的基础上,尽量记一些细节,细节显示考生对作品的熟悉程度。主题是对作品思想的高度概括。教材里作家作品概述和作品简介(斜体部分),对作品主题已有简明准确的表述,考生不可不读。对这些表述的理解,又是以考生对作品内容、细节的掌握为基础的。作品内容、细节、主题是考生学习的重点。

两点说明:

(一)这里我们姑且不讨论新批评对作者和作品关系的观点,也不去讨论接受美学和读者反映理论,本科阶段没有开设文学批评理论课,没有必要进行那样的讨论,教师也不要引入类似的话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惑。

(二)从历年考题来看,作家的生卒年月、家庭背景、接受教育情况、作品发表年代等都不在考察范围,考生不必在这些方面浪费时间。目前市场上有一些英美文学教材和辅导材料在作家生平上花费了相当的篇幅,有的甚至远远超过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介绍和分析,这类书籍对考生复习没有多大帮助。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写的现行教材尽管可以再修改、完善,但它的最大好处是它给考生提供了学生最需要的作品概要和精确而恰当的分析(教材里作品前的斜体部分),对考生从作品全貌理解文学作品很有帮助。

二、文学作品与文学史的关系关于文学作品和文学史哪个在先、以及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我们还是留给专门的学者去争论,我们要搞清楚的是考生学习过程中应该以哪一个为重点的问题。前面讲选读课的性质时已经讲过,《英美文学选读》课的重点是作品,以往考试所包括的内容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似乎没有争论的必要。但我们不得不考虑另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对待教材中每个文学阶段前对该时期影响文学作品的经济、文化、社会、思想思

潮,以及文学作品的题材和主题等的较全面概述的部分?这个问题不是一个或哪个是或不是重点的问题,而是如何看待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从整体上说,文学作品是基础,没有文学作品这个基础,就不可能有文学史。文学作品是个体、个性的表现,文学史是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国家的某一段历史时期内整个文学整体的共性的概述。作为一门课程,哪一个是考查重点,取决于最初设计这门课程时对课程要达到的目的的考虑。既然是“选读”,重点当然是作品,无疑,文学史部分起辅助作用。还是让我们举例说明为好。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有一首题为《孤独的刈禾者》(The Solitary Reaper)的诗。这一首是讲诗人曾经经历的一件事(我们姑且这样理解)。诗中说有一次他看见河谷里一位姑娘(Lass;Maiden)孤独地收割庄稼(Alone she cuts and binds the grain)。也许是要打消孤独、或是排遣心中的郁闷,那位姑娘一边收割庄稼一边唱歌(Reaping and singing by herself)。在前两节里,诗人写她的歌声的美妙和给听者的感受:Behold her,single in the field,Y on solitary Highland Lass! Reaping and singing by herself;Stop here,or gently pass! Alone she cuts and binds the grain,And sings a melancholy strain;O listen!for the V ale profound 18 overflowing with the sound.No Nighingale did ever chaunt More welcome notes to weary bands of travelers in some shady haunt.Among Arabian sands;A voice so thrilling ne'er was heard In springtime from the Cuckoo—bird.Breaking the silence 0f the seas Among the farthest Hebrides.摘录部分的前两行是说整个河谷(V ale)都充满了姑娘的歌声。“overflowing”巧妙地把河谷写成唱歌者的歌声的载体和传播者(就象今天的歌星使用的扩音话筒)。如果把“overflowing”改成"overflowed”,河谷就仅仅成了一个被动的听者、接受者,它的放大、传播姑娘歌声的功能就会失去,那读者(听者)对姑娘的歌声就会有另外一番感受。在第二节里,诗人一开始就以夜莺的歌声作比,衬托出姑娘歌声的美妙。困顿的远行者(weary bands of travelers)对家和亲人的思念是不难理解的,而忍受极度疲劳、饥渴、孤独,穿行在无垠沙漠里(Among Arabian sands)的远行者猛然听到夜莺的婉转那一刻,其感受绝不是一两句话能讲清楚的,我们读者只能凭想象揣摩远行者心灵上经受的慰藉和振奋。本节其余诗行,进一步说姑娘的歌声远不止远行者急切的归心和家里的亲人思念亲人的痛苦,所以诗人在说完夜莺的鸣叫后,就紧接着说那叫声”是从未在春天里杜鹃的叫声里听到过的令人振奋/肃然的声音”A voice so thrilling never was heard/In spring time from the Cuckoo—bird),这样诗人就让姑娘歌声的意义超越了“闺怨”诗的狭隘,赋予它更加宽广的内涵。那位姑娘到底在唱什么呢?这也正是诗人想要知道的。诗人写到:Will no one tell me what she sings? Perhaps the plaintive numbers flow For old, unhappy, far-off things, And battles long ago;Or is it some more humble lay, Familiar matter 0f today? Some natural sorrow,loss,or pain,That has been,and may be happen again? 显然没有人会告诉他姑娘到底唱什么,因为除他和远处的唱歌者以外,再无别人。于是诗人只有想象姑娘歌唱的具体内容:她是在抒发昔日的忧愁? 或很久以前战争给她的精神创伤?还是眼下一令她伤心的事?是她为一位亲人亡做而伤心?还是为将要失去另一位亲人而悲伤?由于是想象,结果当然就会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诗人无法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诗的最后一节说明,其实诗人也无心一定要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诗人说:Whate'er the theme,the Maiden sang As if her song could have no ending;I saw her singing at her work, And o'er the sickle bending; I listened,motionless and still; 不管她唱什么(Whate'er the theme),歌的内容并不重要,她可以无休止地唱下去(As if her son could have no ending)。重要的是我亲眼看见她弯着腰(o'er the sickle bending)一边收割一边唱歌、并亲耳听到了她的歌声,而且听得很专注(I listened,motionless and still)。诗的结尾诗人继续无意听下去,因为姑娘仍然在唱,而诗人“我”已经向山坡走去(I mounted up the hill)。这到底为什么呢? 因为The music in my heart I bore, Long after it was heard no more. (最后两行诗可以改写成“I bore the music in my heart long after it Was heard no more”而不改变它的意思。)诗人虽然已经远去(或者说歌声离诗人远

去),诗人的心中依然回响着姑娘的歌声。最后一行里“long after”两个词说明歌声对诗人心灵冲击的程度。现在我们要做的是理解诗人通过这首叙事诗传达给我们的思想(idea;theme)并把我们的理解表述出来。

我们先尝试着把我们详细阅读后的情节概括为:(一)这一首诗表达诗人对普通劳动者疾苦的关心;(二)诗人通过这一首诗向读者展示想象的魅力。究竟哪一个可取?或者都可取、或者都不可取,为什么? 对于有较深文学功底的读者来说,认真阅读概括出作品的主题不会有太大困难。对于多数考生来说,特别是没有老师指导的考生来说,就要借助教材里文学史部分的内容,以那里对华兹华斯诗学的简明论述为标准,衡量我们的理解,以便做出正确判断。这就是教材里文学史部分要起的作用。换句话说,对教材里文学史部分的理解.是理解作品细节为基础,文学史是对作品的高度概括。其实以上两种表述都可取。为节省篇幅我们略去重述文学史部分,请同学们自己阅读那一部分,并试着解释为什么两者都可取。

有几点要简单说明一下。(一)文学史是以文学作品为基础的,文学史不可能先勾勒出不同的框图,然后让文学作家去填充;(二)一部文学作品可以有多种不同解释:(三)文学史只提供对一小部分作品的一、两种可能的解释,大部分作品的解释还需要由读者做出;(四)先读作品再去到文学史里找答案的学习方法只适用于学生。

第二部分阅读文学作品读取什么信息? 文学学习的基础是文学作品阅读。下面就阅读文学作品读取的信息,谈谈我的看法。

一、熟知作品情节(plot) 以现行教材里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印第安人营地》(IndianCamp)为例,这篇短篇小说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叫尼克Nick)的小男孩随他的乡间外科大夫父亲去印第安营地给一立难产妇女接生。尼克的父亲在没有麻醉药物的情况下做剖腹产手术,在妻子惨痛的呼喊声中,难产妇女的丈夫割颈自杀,年幼的尼克平生第一次目睹了生与死的瞬间。在回家的途中,父亲抱歉地向儿子说不应该带他来,而尼克相信他自己是不会死的。在现行自学考试中,考察考生对情节的了解的试题,往往是以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试题以简单的文字概述一个作品的情节,选择项目则列出四个(部)作品名,考生必须准确选择与上述情节完全相符的选项。要做出正确选择,考生必须熟知教材里所选作品的内容。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我对考生答案的分析,考生对作品情节不甚了解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有些考生没有阅读作品原文,而在评价性的参考资料上下太大工夫,忽视了对作品本身的阅读。评价资料对考生理解作品是有帮助的,但评价文字往往是高度概括性的,它把对作品具体内容当作考生已经了解了的部分而略去,或简单提及(有些参考资料包括作品内容简介,当然不在此列)。还有一种原因与参考资料使用文字有关。目前市面上有一些英美文学参考书籍,除原作是英文外,其余文字是用中文表述的。《英美文学选读》课程考试明确要求用英文作答,如果考生完全依赖中文参考,一定会有诸多不妥之处,譬如人物名字出现汉语拼音、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用英文表述的原本已经了解的作品内容有陌生感,进而影响了选择的正确性。我不反对考生查阅中文资料,在了解了英文作品的基础上,再借助中文资料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益处的。既然是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美文学,首先是阅读原文文本。掌握原文文本是学习外国文学的基础之基础。

二、对场景(setting)的了解不可缺少场景是指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阅读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时,一定不要忘记对场景的关注,因为场景给我们提供理解作品的一些十分有用的信息:作品所反映的时代和社会文化现实、作品中人物所处的物质环境或精神状态、作者所处的物质环境或精神状态,等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揭示作品的主题。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A Rose for Emily)一开始就给读者勾勒了一幅在美国南部逐渐走向工业文明的进程中,爱米丽小姐居住的那幢老房子在人们心目中(或日在作者心目中)形象。福克纳这样写道:It [Miss Emily Griersson's house] was a big, sqearish frame house that had once been white,decorated with cupolas and spires and scrolled balconies in

the heavily lightsome style of the seventies, set on what had once our most selected street. But garages and cotton gins had encroached and obliterated even the august ames of that neighborhood; only Miss Emily's house was left, lifting its stubborn and coquetish decay above the cotton wagons and the gasoline pump-an eyesore among eyesores.And now Miss Emily had gone to join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ose angust name where they hy in the cedar—bemused cemetery anlong the manked and anonymous graves of Union and Confederate soliders who fell at the battle of Jefferson. 黑体是我加的。我们从这段描写里可以得到这些信息:(一)作者要讲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南部(杰弗逊市是南部城市)。凡对美国社会发展有个大概了解的读者都会联想到这样一个事实:美国南部是个贵族气很浓的地区,与北方相比,南方工业化步伐要慢的多,因而南方人较之北方人有更多的传统观念。(二)作者将要讲的故事与住在那幢被描写成“最扎眼的”(“the eyesore of eyesores”);老房子里的人有关。这里值得注意的就是那个看起来很简单的描写:最扎眼的。这样的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到住在那皇的人与当时的时代是如何的不和谐,也让读者一下子意识到作者可能对故事中主要人物所持的批判态度。但作者没有很快把那幢房子内部的格局和陈设展示给读者,这就增加了读者对那幢房子和住在那里的人的神秘感。而神秘感正是小说中邻居们(也包括读者)对爱米丽小姐的感觉。由于感到神秘,人们才猜测,由于种种猜测,爱米丽小姐的真实生活、内心感受才愈加扑朔迷离。读者和小说中的邻居们一样,只有在故事结束时才恍然大悟其中缘由,不得不重新细读原文,重新梳理思路,重新建构一个“通顺”的故事,才能对发生的事件做出合乎情理的解释。这也正是作为一位成功作家的福克纳的高明之处。戏剧和小说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而其场景的意义比起小说来表现的更加直接,它可以一下把观众带回到几个世纪前的帝王宫廷,或现代人蛰居的地下卧室,观众仿佛置身其中成为剧中人物的一员,感受到的冲击也就更强烈。诗歌也不例外。柯勒律治的名诗《忽必烈汗》(“Kubla Khan),根据他自己的说法,追述的是他在神志恍惚中看到的,或者说是发生在他头脑里的事。当我们把他的这首诗看是关于梦境的诗时,就只能在象征意义的层面上理解诗中的人和物,于是高坐在王宫()里发号施令的忽必烈汗就是个象征:无视客观现实和事物发展规律(譬如艺术创作规律)的主观愿望。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以下的诗行里寻找与主观愿望相对立的东西,进而理解全诗最关键的、重复了两次的词语“A sunny pleasure dome with caves of ice”为什么是主观愿望和客观规律的调和折中了。场景在爱略特的名诗《The Love Song of J·Alfred Prufrock》(普鲁夫洛克的情歌)中显得尤为重要。诗人是这样在最开头几行里概括场景的:Let us go then ,you and I, When the evening is supread out against the sky Like a patient etherized upon a table;Let us go,through certain half—deserted streets The muttering retreats Of restless nights in one—night cheap hotels And sawdust restaurants with oyster—shells; Streets that follow like a tedious argument of insidious intent To lead you to an overwhelming question... 这里的黑体是我加的,以引起大家注意。第一行告诉读者,说话人“我”要“你”(可以理解为和“我”的一个朋友,或读者)和他一起去一个地方(往后我们发现他是要去拜访一位女士并表示他对她的爱)。“傍晚”(evening)一词点明了时间。诗人选择一天里这个时段是有特别含义的。傍晚既不属于白天(day),也不属于晚上(night),而是处于二者之间。“傍晚”一词首先指那段特定的时间,也就是说,“我”邀请“你”在傍晚时分一同去一个地方。但如果说比喻是诗歌语言的一大特征(不同学者会有不同看法,这里姑且不去争论),“傍晚”一词就不仅仅指实际时间。第三行以一个明喻(like)挑明了“傍晚”的性质:“傍晚”象“一个被麻醉后躺在手术床上的病人”(天空就是手术床无疑)。“一个被麻醉后躺在手术床上的病人”不只是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要想清晰的思维亦不可能。这就是说话者讲述自己感受时的心境,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场景”。所摘录的其余诗行则浓笔重墨描写“街道”,说它象反反复复、试图把人引向无法回答的险恶的争论。这里的“街道”也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我”和“你”去那个地方要经过的绕来绕去的、最终要把他们两个引到那个女士面前(那时

“我”不得不表白)的真实的街道,即使如此,在说话人(或诗人)的看来,“街道”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存在,而是思前想后、反反复复、犹豫不决的思维活动过程的物化。诗中重复出现的两行(In the room the women come and go,/Talking of Michelangelo)一再解释为什么“我”忧心忡忡:“我”始终明白门户差异的意义,而一句“我不是哈姆雷特王子”(No!I am not Prince Hamlet)则彻底打碎了“我”对自己犹豫不决的百般掩饰。对场景在这首诗里的意义的理解对理解这个作品的意义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三、理解人物(cllaracters)是理解文学作品思想的关键人物在文学作品里的重要性不用多讲。文学首先是人学,即便是一部讲述动物故事的作品(如杰克伦敦的关于狗和狼的故事),都与人有密切关系,甚至“纯粹”以动物为题材的作品(如《动物农庄》)都是讲人的故事。阅读文学作品时,首先要注意的当然是故事里的人物,包括人物的姓名,人物之间的关系,各个人物说了些什么话,做了些什么事,如何做的,为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下面还要比较详细地讨论,这里就以下几个问题谈一下。(一)学会识别正面人物(protagonist)和反面人物(antagonist)。正面人物也叫主人公,或英雄(hero)。“反面人物”是中文翻译的一种,其实“protagonist”也可以是除人以外的事(譬如一场灾难),或物(譬如一头白鲸),或一种抽象的存在,如精神状态(哈姆雷特的过于理性;普鲁弗洛克的神经质),或一种思想(譬如霍桑小说里的好人布朗的完美主义思想),等等。我们在前面讲情节(plot)时,只提到事件(event),而事件又要涉及到人物,离开人就不成其为事件。有事件就有冲突(conflict;tension),没有冲突就没有故事。有冲突就会有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较量。至于何为“正面人物”、何为“反面人物”,我们暂不讨论,我们就按传统价值观念判断就可以了。(二)学会表述作品的主题结构(the matic structure)。判别正反面人物是很关键的一步,这不仅仅因为在一些文学作品里,“正”与“反”之间的界线并不总是清楚的,不同的读者对孰“正”孰“反”会有不同的判断,还因为二者之间的冲突决定作品的主题结构。所谓主题结构是指正、反两种力量冲突的性质(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冲突的发展(冲突是如何向前推进并达到高潮的)、以及解决冲突的方式和结果(如相互妥协、一方受惩处、不了了之等)。这里要强调一点:人物之间的冲突是主题结构的具体化,如果把冲突仅仅看成是两个人(或一个人)的私事,文学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换言之,主题结构是“正”、“反”两方面人物冲突的抽象和概括,没有人物冲突的具体化,主题结构就失去了基础。以麦尔威尔(Melvile)的小说《白鲸》(Moby—Dick)为例。首先我们可以判定船长艾哈伯(Ahab)是主人公,与他作对的是白鲸。如果我们因此就认为这部小说讲了一个因被一头白鲸咬掉一条腿而向那头白鲸寻仇最后丢了性命的故事,我们就会失去很多很多值得汲取的东西,作者本人也会扼腕叹息。但如果我们把艾哈伯船长和白鲸的冲突看成自私、傲慢的人类与大自然的冲突,我们就可以在一个更高层次欣赏作品的美学价值。船长艾哈伯与白鲸的冲突是表象的,符号性的,浅层的,而人类与大自然的冲突才是本质的,深层的。冲突的深层结构才揭示冲突的本质。作者对解决冲突采取的手段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思想,按传统习惯,这也就是作品的主题。四、通过语气(tone)了解作者的态度语气是说话人说话时所使用的口气,或严肃,或沉思,或挖苦,或讥讽,或漠然,或戏弄。作品中人物之间对话时各自使用的语气表达的是人物对涉及问题的态度,而作者赋予这个人物以这样的态度表达的是作者自己对该人物的态度。我们在前面讲情节、场景时,也已经涉及到语气。语气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传达的是作者的态度。语气通常主要是由形容词、副词以及表达情感的动词传达的。我们试分析以下几个例子,看作者是如何用这些词表达自己的态度的。现代英国大诗人叶芝(willian Butler Y eats)的“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共有三个诗节(stanzs)。三个诗节里一共用了六个形容词:“small”(cabin),“bee—loud”(glade),“purple”(glow),“low”(sounds),“gray”(pavements),and“deep”(heart's core)。前四个形容词出现在前两节里,后两个形容词出现在最后一节里。熟悉这首诗的考生都知道,诗的前两节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田园风光:一座用泥巴和树枝建造的小屋、几行菜畦、一个蜂房、充满蜜

蜂嗡嗡声的林间空地、整日安逸静谧、阳光和煦、鸟儿鸣叫。“我”(或者说诗人)愿独自住在那里。为什么他要一个人住而不愿与家人或朋友分享那里的清净呢?有学者认为这与诗人生活中发生的变故有关。我们大可不必作这样的考虑,一是因为即便我们知道事实的确如此,我们也不必把文学仅仅当成人物自转,更何况我们并不知道叶芝写这首诗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我们继续往下认真阅读,我们就会发现两个更有趣的答案。第三节,也是最后一节,一开始就重复第一节里第一诗行的意思:我要立即起身到那个令我魂牵梦绕的Innisfree去。为什么“我”这样急切呢?诗人写道:I will arise and go now, for always night and day I hear lake water lapping with low sounds by the shore; When I stand on the roadway,or on the pavement gray,I hear it in the deep heart's core.原来“我”急着要到那里去,是因为那里湖水轻轻拍打岸边的声音日夜召唤着“我”。那么“我”为什么乐意听从那样的召唤呢?先让我们看一下在同一行里的另外一个词与“道路”有关,这就是“车道”(roadway)一词。“roadway”和“pavement“两个词使人联想到城市,联想到车辆和行人。如果我们把这些联想与我们在读前两个诗节时产生的联想对照一下,我们就会发现,由“roadway”和“pavement”所象征(或曰代表)的、以永无休止的车流、行色匆匆的路人为特征的所谓的现代文明社会生活方式与湖光山色、风和日丽、悠闲自得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形成极为强烈的对照。而揭示诗人对两种生活方式的态度的只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形容词“gray”(灰色的)。作为一种颜色,“gray”(灰色)既不是白色,也不是黑色,是一种最不能引起人的兴趣的颜色,诗人用它修饰代表现代生活方式的“Pavement”,一下子就把他对现代文明的厌恶表达得清清楚楚,难怪诗人在诗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节第一行重复说:“我现在就要起身走了”(“I will arise and go now”)。抛弃现代文明、投身大自然怀抱的急切之情,溢于言表。一个看似简单的形容词既表达了诗人的态度,也帮助揭示了整首诗的主题。同学们可以尝试着用同样的方法,讨论一下著名英国小说家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阿拉比》(Araby)开首一段里“blind”一词以及与之相连的词,看对它(们)的理解是否有助于你们对整篇小说的理解。副词、动词、名词揭示作者态度的功能来得更直接,因篇幅所限,这里不再举例论述。五、使用语言的特点构成一位作家的独特风格(style)语言,风格,或语言风格,说法有一点差异,其实内容没有多大区别,都是讲作者对语言的使用。有成就的作家都有不同于别的作家的使用语言的方式,通常我们称之为这位作家的风格。对语言(风格)的关注是在语言艺术层面上对文学作品类学价值的欣赏,它涉及读者对作品使用语言的深层次理解。英语对我们的考生来说是外国语,要分析一个作家的风格决非易事,好在以前的试题里,似乎没有这一类问题,但我不能因此而断言以后也不会有。不过就我们按规定正在使用的教材内容而论,我就以下几个与语言有关的方面给同学们提个醒。(一)作者选择使用何种语言,取决于他要刻画的人物并通过人物要传达的信息。换言之,题材和主题决定语言风格。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里,多用语法错误百出、口语性质极强的俚语,这是由他要刻画的主人公决定的。哈克没有受过正式教育,跟一个同样没有文化的酒鬼父亲生活在一起,他不可能使用合乎语法规范的语言。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哈克的语言与Samuel Johnson的那封信里的语言一样工整高雅,马克吐温对哈克的刻画就会失去真实性。而詹姆斯(Henry James)的语言风格与马克吐温迥然不同,原因是詹姆斯所刻画的人物(不管是欧洲人还是美国人)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上层社会人士,作者选择使用长而优雅的语言,符合人物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即便如此,细心的读者还是会发现詹姆斯是如何通过人物对话时使用的语言,很谨慎地把欧洲人和美国人加以区别的。(二)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的语言风格要特别提一下。我们的教材里有一处提到通常人们把海明威的风格比喻为“冰山”(“iceberg”analogy)。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找海明威的别的作品读一读,你们会发现他的作品很少用(不是不用)形容词、副词和表示感情的动词。那么我们怎么样确定他的态度呢?这里需要先讲一下附带的另外一个问题,这就是分析文学作品是要讨论的“观点”(point of view)。所谓观点就是作者讲故事时是从哪个角度、或以什么身份讲故事的,换句话说,作

者是用第一人称(I我)讲故事,还是用第三人称(s/he她/他;they他们/她们)讲故事。用第一人称讲故事时,“我”就是小说中人物的一员,但一般不是主人公(譬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这种观点给读者亲临其境的感觉,因为“我”就在现场作“现场报道”,但同时也有一个弊端:报道内容受报道者视野的局限,他看不到的人和事,他就无法报道给我们读者,而他对他视野所及的范围内的人和事的报道又带有他自己的主观判断,一致影响我们读者的判断。所以用第一人称讲故事涉及到所讲故事的可信程度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读者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讲故事者所讲是真的。那么用第三人称讲故事的情况又会如何呢?用第三人称讲故事时,作品中的人物被称作“他”、或“她”、或“他/她们”。讲故事者不是人物之一,但他不仅知道人物做什么、说什么、如何做、如何说,而且知道为什么那样做、那样说,甚至知道人物脑子里想什么、做梦梦见了什么等等,反正作者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什么事都在他的视野以内和掌控之中。用第三人称讲故事的典型标记是“他想…”(He thought…)。这也是我们质疑他的“万能的”神奇本领的地方:“你是怎样知道他在想什么的?” 现在我们回到海明威的风格。海明威很少用表达感情的词,用词简单,句子也很短,小说里人物对话占了相当大的篇幅,因此读者很难一下判定他对他讲述的人和事的态度。再让我们以前面提到过的他的短篇小说《印第安人营地》(Indian Camp)为例。下面摘录的是那篇小说里的一段对话:“I'm terribly sorry I brought you along Nickie,”said him father. all his post-operative echilaration gone.“It was an awful mess to put you through.” “Do ladies alwa ys have such a hard time having babies?”Nick said.“No,that was very,very exceptional.” “Why did he kill himself.Daddy?” “I don't know,Nick.He couldn't stand things,I guess.” “Do many men kill themselves.Daddy?” “Not very many, Nick.” “Do many women?” “Hard ly ever.” “Don't they ever?” “Oh.yes.They do sometimes.” “Daddy?” “Y es.” “Where did Uncle George go?” “He'll turn up all right.” “Is dying hard.Daddy?” “No,I think it's pretty easy,Nick.It all depends.” 除过第一段里的简单修饰“all his post—operative exhilaration gone”以外,作者在其余部分丝毫没有交代对话双方说话时的态度、方式,但是读者还是能强烈地感到儿子步步紧逼、寻根问底的执着和父亲既想安慰儿子又无法回避儿子追问的遮遮掩掩,读者甚至可以想象得到尼克期待的目光和父亲欲言又止的退守与窘迫。很明显,作者力图使自己置身于故事以外,做一个冷眼旁观者,把自己的态度藏起来,就象冰山一样,只露出小小一部分,让读者猜不透水面下的部分到底有多大。统一教材里关于海明威的简介部分有一段文字说“少即多”(“Less is more”)是这个意思:作者使用表达作者自己感情的文字越少,给读者留下的联想空间就越大,读者联想的空间越大,为了理解作品,读者就更急切地想投入到作品中去,亲身”体验”作品。这正符合接受美学和读者反映理论等文学批评理论对文学文本的观点:文本存在于读者的体验中。我说海明威把他的真实意图的“藏起来”,也不完全正确,因为他对表现对象和表现方式的选取已经带有他个人意图,但这不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我们用了相当的篇幅,讲了与本课程性质有关的几个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其实就想回答两个问题:(一)读什么;(二)怎样读。有同学会问:要不要读文学史? 我的回答是:要读,但文学史不是重点。第一个原因是这门课程的性质使然。这门课程的名称不是“英美文学作品及文学史”,或“英美文学概论”,而是《英美文学选读》。因此,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就是重点,没有第二个重点。教材里每一章开头,都有相当篇幅是讲那个文学时期文学作品所表现的社会、文化现实及文学主张(或日美学观点),对同学们从题材、主题、风格诸方面理解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特点是很有帮助的。在以往的试题里,也偶尔出现过与文学史有关的一两个题目,认真研究后,你会发现那些题目都是多数考生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如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新古典主义对理性和形式的追求、浪漫主义对想象的推崇、达尔文“适者生存”理论对文学的影响,等等。可能有些题目偏难了点,但绝没有超出教材的内容。阅读和理解作品是重点,有文学史知识更好。对本科段考生来说,教材里提供的文学史知识已经足够了。第三部分《英美文学选

读》试题分析本科段《英美文学选读》课程考试目的,无非想考察考生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考察学生的认知能力;二考察学生对重要作品的理解程度;(三)考察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对作品理解和简单分析的能力。考察目的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体现出来,这就有了试题题目形式问题。研究试题形式,了解试题的考察意图,对考生答题也会有一定的帮助。下面是我对以往试题的一些看法,供考生参考。(一)选择题考察考生的认知能力。顾名思义,认知就是识别。这类题项的特点是量大,答题的难点在熟知、准确、快速上。_般情况下,文学考试中考察认知能力的题目包括对这内容的考察:(1)提供一个作家,考生必须知道他/她的主要作品名称,或提供一部作品名称,考生必须知道它的作者。在那么多的作家里和那么多作品里,要在一分钟内把一部作品和它的作者识别出来并配对,对初学者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不过这一类题目一般只涉及特别有影响的作家的最主要作品。这里我也建议同学们在复习时可以互相帮助,把书翻在目录页在不参看其它有关章节的情况下,以作者名、或作品名互相提问,看看自己已经掌握了多少以及掌握的程度。因为至少两个人在一起学,口头表达,既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可以产生较好效果,同学们不妨试试。(2)提供一段名言,考生必须知道是哪个作家的哪部作品里的哪个人物说的。这听起来很吓人,但这类题目的内容一般只限于多数考生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如“To be,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Heard melodies are sweet,but those unheard/Are sweeter”.“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It is a universdl truth that a man in possession of forume is in Want 0f a wife”.“I am nothing;I see all”,“Call me Ishmael”,“No!I am not Prince Hamlet”。等等,不会有太偏的内容,同学们大可不必惊慌。再者,在与朋友交谈中,偶尔引用一句名言不也很“酷”吗?还有一种与之类似但有别的题目,它仅仅提供一个凡学习英美文学者都不会茫然的人名,地名,有的甚至是动物名,考生也应该知道是在什么作家的什么作品里出现的,如“Gloriana”,“Helen”,“Shylock”,“Ophelia”,“Mrs.Bannette”,“Mrs.Backbite”,“Natty Bumpo”,“Hester Prynne”,“Ahab”,“Xanadu”,“Y orknapatwapa”,“Wolf”,“Y ahoo”,等等,这类题考察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熟知程度。3)曾经有过极少量的题目是要求学生把一个作家归于一个文学流派或运动,如柯勒律治(Samuel Coleridge)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Walt Whitman)是一位以自由体诗闻名于作的现代美国诗人,奥尼尔(Eugene O'Neill)是一位表现主义戏剧大师,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_)是一位自然主义小说家,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是运用“意识流”(the“stream of consciousness")技巧最成功的现代美国小说家,等等。把一位作家界定为某一文学流派的根据是他的作品,考生只要熟悉该作家的作品,这一类题就不会有大的问题,如果有混淆,也可以用教材的目录为标准,强行记忆,也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二)简答题既有考察认知的成分,也有考察较深层次理解的成分。请看下面一个例子。"The caterwauling horns had reached a crescendo and I turned away and eat across the lawn toward home. I glanoed back once. A wafer of a moon was shining over Gatsby's house, making the night fine as before, and surviving the laughter and the sound of his still glowing garden. A sudden emptiness seemed to flow now from the windows and the great doors, endowing with complete isolation the figure of the host, who stood on the porch,his hand up in a formal gesture of farewell." A. From whose work is the above passage taken? B. What isthe metaphorical meaning'of the word "empty" in the passage? C. What does the passage tell the reader about the character referred to in the passage? 无疑题中A项属认知。B项考察的不仅仅是考生对“empty”一词的字面理解,更多的是对考生在以往的文学阅读中培养起来的对文学语官的感受韵考察以及对考生联想力的考察。“Empty”一词除它的字面意义(denotation;literal meaning以外,更重要的是它在我们脑子里产生的联想(connotation;metaphorical meaning)。我们说一间没人的屋子是“空的”(denotation);当我们因种种原因对生活失去信心、以观感刺激的方式打发时光时,我们说那种生活是“空虚的”(connotion)。具体到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zby)里,我们很容易(如果我们熟知作品内容)由“empty”一词产生诸多联想,同时也就回答了问题C。小说主人公盖茨比为了得到黛茜的爱,不惜在黛茜住处不算远的同一个城市里建豪华住宅,并以每天晚上举行盛大奢华的晚会吸引黛茜的注意。更有甚者,他不认识绝大部分客人,客人也不认识他,客人们更不相互认识,他们来只是为了取乐、享受,对主人是谁,并不关心,主人是谁根本就不重要。“Empty”一词正是讲故事者在晚会结束、客人们纷纷各自离去时看见盖茨比孤零零地站在大厅门口向客人挥手道别情景的瞬间感受。刚才还是斛杯交错、笑语声声、人来人往的偌大的庭院,一下子就变得如此寂静、冷落;空旷,读者心中不也有点酸楚么?再回忆一下教材节选的那一段作品。在那一段里有一段在整部作品里都很重要的细节。几位互不相识的客人不经意在盖茨比的个人藏书室里相遇。在惊叹主人藏书规模之大和所藏书籍装祯精美之余,一位客人随手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书翻开来看,先是看到夹着书签的地方的文字的确能说明主人的欣赏能力和晶位,但再—看才发现,书页还没有裁开。在西方,早期的书在未阅读前,书页的开启端仍是连在一起的,读者阅读时才一页一页割开。凡是割开的表示已经读过了。没有割开的书页当然说明还未有人读过那本书。这一个小小的细节,不仅告诉那些客人,更重要的是告诉读者主人公盖茨比的真实的一面。如果庭院里喧闹的狂欢是金钱筑起的辉煌表象,客人在藏书室里发现揭示的就是盖茨比的内心世界,“empty”一词就是对这个空虚世界的绝妙描述。有的学者把这部作品名翻译成《了不起的盖茨比》,有的翻译成(伟大的盖茨比),有的认为原文里的“great”一词是褒,有的认为是贬。我们这里用得上中国的一句老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不必考虑孰是孰非,只要对作品内容熟悉,借助节选前斜体部分的提示,回答类似上面例子的问题,想必不会有太大出入。(三)主观题考察学生简单分析、评述的能力。从以往考生答题情况看,这一部分问题似乎多一些。本文拟对完成主观题的方法作单独讨论,这里只讲以下几个与此有关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语言问题。这门课本来不是考察语言水平的,但根据规定,试题表述和考生答题都必须使用英语,语言水平就成了影响成绩的第一因素,而且实际上的确影响着考生成绩的提高。首先是阅读理解问题,也就是考生是否读懂了试题的内容的问题。譬如试题要求考生以哈姆雷特一段自白(摘录如下)为线索对哈姆雷特这个人物以及造成他的悲剧结局的原因作简单分析:Thus conscience does make cowards of us all; And thus the native hue of resolution Is sicklied o'er with the pale east of thought, And enterprises of great pitch and moment, With this regard their currents turn awry And lose the name of action. 假如考生对莎翁名剧(哈姆霄特)(Hamlet)内容比较熟悉,对哈姆霄特这个人物也不陌生,分析这个人物不会有太大困难,可考生的回答里从头到尾没有一处提及所给文字里诸如“conscience,”,“native hue of resolution,”“is sicklied over”,“pale cast of thought,”“enterprises of g reat pitch and moment,”“turn awry”等几个重要词语里的任何一个,原因只有一个:考生不懂那些关键词语的意思。当然不用那些词语也可以回咎问题,但那段世人皆知的自白里的那些词语,表达的恰好是哈姆霄特对自己行为(确切说是不作为)的深刻的反思,是读者理解、分析哈姆霄特,特别是分析他的悲尉结局的原因里最主要的因素。阅卷老师在给这位考生打分时,不可能不考虑这位考生是否理解那些话等因素,否则试题为什么要单单选那一段文字呢? 第二个问题是教材、参考书籍选择和使用的问题。目前市场上有不少英美文学方面的教材和参考书,就英美文学学习而言,阅读越广泛越好,阅读这些书都是有帮助的,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但就(英美文学选读)这门课而官,考生在选择参考书时,应首先选择简介部分是用英语表述的参考书。整书全部使用中文(包括原作)的教材和参考书,是为中文专业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编写的,对英语专业学生有一定帮助,但英语专业学生无法直接使用。市面上还有一部分英美文学教材,除原作品外,简介、分析部分使用中文。有的考生答题时明显受这种教材的影响,在提到作品名和人物名时,使用了汉语拼音,或硬将这些书籍里的汉语套话、成语翻译成不伦不类的“英语”,令阅卷老师啼笑皆非。我还要冒昧说一句。有些教材里汉语表述部分的确

值得商榷,有的是作者生平部分占的篇幅太大,有的套话、空话、过头话太多。如果考生以这类教材、参考书为主,考生这一部分的成绩肯定会受到影响。尽量使用正确、通顺的英语回答主观试题,是保证得分的前提;评阅试卷者因你的语言表述错误太多而读不懂你的答案,他怎样给你得高分呢? 第四部分主观试题答题方法举例《英美文学选读》课程考试的主观试题一般有:(一)小说、戏剧人物分析;(二)某一种特定艺术手法/风格(如象征手法,叙事技巧等)分析;(三)以作品里一段话或一句话为引子评述整个文学作品的主题、主要人物等。下面我就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举例扼要说明答题方法。(一)人物分析。同学们可以参阅本文前面关于人物的部分。以迪福(Daniel Defoe)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为例,假定试题是这样要求的:Discuss Crusoe, protagonist of Defoe's Robinson Crusoe, as a middle — class hero. 考生首先要明确题目里关键的一个词语:“middle-class hero”(中产阶级英雄)。这个词语明确限定了答题范围以及要达到的目标。把握住了这个范围和目标,就把握住了答题的关键,回答时就不会“跑题”。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审题”的重要性。“英雄”一词在文学学习里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创造了辉煌业绩的人,二是小说、戏剧里的主人公。在传统文学作品里主人公就是正面人物,英雄人物,所以这里的“中产阶级英雄”,其实就是代表中产阶级利益与追求的理想人物。中产阶级的追求是什么呢?教材里关于新古典主义和迪福简介里都提到了新兴阶级(或中产阶级,资产阶级)所祟尚的美德,这些美德包括勤劳,节俭,理智,求实,富于冒险精神等(见教材)。考生应该掌握这些内容,答题时就上述美德逐千举例,证明鲁滨逊的身上就体现了这些美德,换句话说,鲁滨逊就是中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从作品里找相关的事例证明一个判断,是文学学习者必须做到的。就我所知,大部分考生感到困难的是举例分析,没有例子,只重复同样的一个意思、不着边际的空谈一通,既没有内容,也达不到宇数要求,部分失分、或完全失分都是可能的。问题又回到我们前面一再强调的东西:要熟悉作品内容。凡认真阅读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考生,是不会找不到相关细节的,读过整部作品的人会觉得更容易:鲁滨逊第一次看到脚印的反映、建造庇护所时的周密思考、建造一条独木舟过程中一步一步解决问题的理性思维和求实精神,无不与中产阶级的美德相呼应。考生如果掌握这些情节,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觉得难了。再以一个关于德莱塞的《嘉莉妹妹》(Sister Carrie)的论述题为例:Write a short analysis in no more than two hundred (200) words to discuss Mr. Hurstwood, a character in Dreiser's novel Sister Carrie, as a victim of environment. 作者德莱塞和题目里那个关键词语“victim of environment”(环境的受害者/牺牲品)都明确告诉考生,考察重点在考生对美国文学里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理解。一提到自然主义,同学们就必须想到达尔文“适者生存”的动物进化理论日自然主义文学家把动物世界的法则用于考察人类社会,于是人就被看成无异于动物的存在,就必须象动物一样,去弱肉蛋食,以求得自身的生存。赫斯特伍德先生相对于嘉莉来说是作品里一个次要人物,他的悲惨结局就是“适者生存”法则起作用的结果。他与嘉莉相识纯属偶然,嘉莉后来部分地凭借他的帮助,都分地借助于她自己的一点美色和一点表演天赋,逐渐由社会下层跻身于社会上层,生活舒适自不必说。而赫斯特伍德投机生意破产,一下子沦落到社会底层,教材里的节选部分开头讲的就是赫斯特伍德先生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悲惨情景:他连用来打开煤气阀自杀的十五美分硬币都没有。但当他弄到二十五分硬币时,他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自杀,而是填一下饿得发慌的肚子:在可能的情况下,动物的生的本能使他暂时忘记了生的痛苦。在资本主义这个以弱肉强食为生活准则的社会里,现代人的困境就这样被人木三分地呈现给读者。社会地位的变化使他们的关系发生变化。昔日商业骑士赫斯特伍德现已行乞街头,寒风瑟瑟中凭路人施舍度日。他路过一幅用嘉莉照片做宣传的电影广告时,自然想到了嘉莉妹妹,想到她或许会帮他一把,他们毕竟在一起生活过。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受到保安人员的阻拦。与此同时,懒盈盈的嘉莉踱步到宙前,看着下面街道问她的女仆说那些瑟缩在风雨里的人们为什么不回家。绝望的赫斯特伍德只能自杀,别无选择。这一次他真的打开了煤气阀

门。以上回答又一次说明熟悉作品内容/细节的重要性。(二)分析戏剧作品和分析小说没有根本区别。戏剧与小说的最大区别在于,作为文学剧本,戏剧里绝大部分是对话。同学们可以以上面两个例子为参照,试着回答下面两个关于戏剧的论述题: 1. Discuss George Bernard Shaw's idea on the capitalist oppression of women, using his play Mrs. Warren's Profession as an example. 2. Discuss Eugene O 'Neill's play The Hairy Ape as a work about "modem man's search for identity. (三)多数考生对分析诗歌作品感到无从着手,大体上有这么几种原因。一是对诗歌有不正确看法,认为诗歌晦涩、抽象、难懂,采取放弃的态度。诗歌较之小说,从语言角度看,是有一定的难度。但现代诗人和当代诗人都竭力主张使用人们日常生活里的语言,只有少数诗人例外。即便现代诗人如爱略特、庞德者,除的确难懂的典故的使用外,就语言而言,也并不十分难懂。人们一般把诗歌语言与小说、散文语言截然分开,已经是一种偏见了。二是多数读者认为,诗歌表达的东西太抽象,不如小说那样直白。这种看法有千定的道理,但也不全对。小说不也是通过具体的人、物、事表达一种思想吗?思想就是抽象的。小说、戏剧、诗歌都表达抽象的思想,只是表达方式不同罢了。第三种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这就是不知道读取什么信息、更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分析一首诗歌。我想以下面这个例子,介绍阅读诗歌的方法和分析诗歌的方法,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诗人是通过物表达思想的,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形象思维”(thinking in images)。所谓“images”是指诗里提到的、承载诗人想法的具体的物(或人)。读诗歌(特别是读意象派诗歌)时,我们首先要把所有的物(或人)一一列出来,然后在它们/他们之间找寻一种关系,通过对这个关系的分析,得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有时它们/他们之间的关系比较明显,有时就不那么明显,读诗难也就难在发现这种关系上。比如毛泽东的一首词里说的“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两行里,前一句说了三个地名(根据注释),第二句说了“路”、“林”、和“苔”三样东西。我们可以把两句概括为:第一句说地方,第二句说路。“地方”排列既然有顺序,显然第一句说的是从宁化经清流到归化的整个过程。第二句里的另外三个词“隘”、“深”和“滑”分别修饰“路”、“林”和“苔”,不难看出,这一句是说旅途的艰辛。我们可以进一步把从宁化经清流到归化旅途/征途再概括、表述为“艰难的旅途/征程”(a hard journey;a hard expedition)。现在我们试读庞德的一首诗:A Pact I make a pact with you, Walt Whitman-- I have detested you long enough. I come to you as a grown child Who has had a pig- headed father; I am old enough now to make friends. It was you that broke the new wood, Now is a time for carving. We have one sap and one root-- Let them be commerce between us. 从标题起,这首诗提到的物和人包括“pact”,“Walt Whitman”,“I”,“child'’,“father”,“wood”,“sap”,和“root”。诗中其余的词(动词、介词、连词、冠词)都是表示物与人、人与人等之间的关系,读者必须理解这些关系,并概括出一个能囊括一切的关系来。我们需要把相关的人和物的关系整理如下:I make ap act with you (Whitman) I detested long enough you (Whitman) I come as a grown child to you (Whitman who is a pig - headed father ) I am old enough to make friends (without you, Whitman?) Y ou / Whitman broke the new wood We have one sap and one root 斜体和黑粗体是我加的。前五行诗传达给我们的关于“我”(1)和“你”(you)的关系的信息,使我们得到第一印象:一个长期对名字叫做《Walt Whitman》的固执父亲心怀厌恶的成年孩子(grown child)要与父亲订立一个和钧/协议(pact)。儿子已经成年,可以在没有父亲的掌控下自由交友,父亲的过多干预引起已经独立的孩子的厌恶,当在情理之中。但是“pact”一词清楚告诉读者,儿子闹独立并不意味着要与父亲彻底决裂,而是要与父亲划清各自权力范围,因为签订协约的双方首先是平等的,相互依存的,在此基础上签约双方必须各自承担责任。“儿子”和“父亲”的责任是如何划定的呢?诗人写道:It was you that broke the new wood, Now is a time for carving. “你”的责任是“砍下新木料”(broke the new wood),现在是雕琢(carving)你砍下的木料的时候了。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儿子对父亲功绩的肯定。这一层意思是由一个简单的形容

词“new”(新的)表达的;二是两个动词的时态。“Broke”一词是过去时态,而“is”是现在时态。儿子显然已把父亲的功绩视为过去,他虽没有直言,但读者不难理解,儿子把雕琢木料的工作看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三是“wood”和“carving”两个词的含义。木料是十分有用的,但也是粗糙的,只有加工雕刻(carving)以后才更有价值。儿子要继承父亲的事业,自然要有一个共同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儿子和父亲血管里流淌的同一血液和深扎于同一土壤的同一条根:We have one sap and one root. “Sap”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树液”,即输送养料到树木各个部分的液体,与人血管里的血液功用相同。“Root”一词的含义更不必多说。所以“我”与“父亲”应该有可能订立这个协约:Let there be commerce between us.庞德是现代美国诗坛有重大贡献的诗人,他所主张并实践的意象主义(见教材)诗歌,曾经并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当代英语诗歌发展。如果我们把庞德是一位伟大诗人这一点考虑进去,我们就十分有把握地说,诗人把惠特曼看成是为现代美国诗歌发展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开拓者,是现代、当代美国诗歌之“父”。但庞德绝非一位跟在前人后面亦步亦趋的二流诗人。他(儿子)既要继承惠特曼(父亲)所开创的新的诗歌传统,同时又要决心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庞德看来,尽管惠特曼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但惠特曼的诗歌仍然是未经过艺术加工的、粗糙的原材料。原材料还需要进一步作艺术加工,使其臻于完美,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我”(庞德)就是这个重任的承担者。这就是这一首诗里人与人、物与物以及人与物相互关系揭示给我们的思想(主题)。先找出具体的物或人,然后在物、人之间及相互间确立一种关系,最后抽象、概括出这个关系的意义,得到的就是一首诗歌可能表达的意思。当然这种方法不甚科学,有把复杂的文学作品简单化之嫌,其效用也会因为读者抽象思维能力、对词语比喻意义的把握程度等的不同而出现偏差。对于有相当文学基础的读者来说,以上分析的诗歌本身更显烦琐。不过对于对理解诗歌有困难的同学来说,或许有一定的用处。同学们可以以教材里的一些短的诗歌为例,自己试用这种方法读一读,如果还是不得要领,那就只能在老师指导下进一步阅读了。

自考英美文学选读要点总结第一章

Chapter I The Renaissance Period Definitions of the Literary Terms: 文艺复兴时期的界定 1. The Renaissance: The Renaissance marks a transition from the medie val to the modern world. Generally, it refers to the period between the 14 th & 17th centuries. 历史文化背景It first started in Italy, with the flowering of painting, sculpture & literature. From Italy the movement went to emb race the rest of Europe. The Renaissance, which means "rebirth" or "reviva l," is actually a movement stimulated by a series of historical events, such as the re-discovery of ancient Roman & Greek culture, the new discoverie s in geography & astrology, the religious reformation & the economic expa nsion. The Renaissance, therefore, in essence is a historical period in whic h the European humanist thinkers & scholars made attempts to get rid of those old feudalist ideas in medieval Europe, to introduce new ideas that e xpressed the interests of the rising bourgeoisie, & to recover the purity of the early church from the corruption of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2. 文艺复兴到英国比较晚的原因The Renaissance was slow in reaching Englan d not only becaus e o f England?s separation from the Continent but also be cause of its domestic unrest. It was not until the reign of Henry VIII that the Renaissance really began to show its effect in England. With Henry VII I?s encouragement the Oxford reformers, scholars and humanists introduc ed classical literature to England. 15th century, began the English Renaissa nce, which was perhaps England?s Golden Age, especially in literature. 人文主义H umanism: Humanism is the essence of the Renaissance. It sprang from the endeavor to restore a medieval reverence for the ancient author s and is frequently taken as the beginning of the Renaissance on its consci ous, intellectual side, for the Greek and Roman civilization was based on s uch a conception that 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 Through the new l earning, humanists not only saw the arts of splendor and enlightenment, b ut the human values represented in the works. Renaissance humanists fou nd in the classics a justification to exalt human nature and came to see th at human beings were glorious creatures capable of individual development in the direction of perfections, and that the world they inhabited was thei rs not to despise but to question, explore, and enjoy. Thus, by emphasizin g the dignity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esent life, they voiced their beliefs that man did not only have the right to enjoy the bea uty of this life, but had the ability to perfect himself and to perform wond ers. Thomas More, Christopher Marlowe and William Shakespeare are the b est representatives of the English humanists. The first period of the English Renaissance was one of imitation and assimi lation.

英美文学选读要点总结精心整理3

英美文学选读要点总结精心整理3 I). Washington Irving华盛顿.欧文 11. He is regarded as Father of the American short stories.他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家之一,美国短篇小说之父。 12.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The Sketch Book of Geoffrey Crayon, Irving won a measure of international fame on both sides of the Atlantic.1819年至1820年,欧文出版了《见闻札记》,该书为欧文获得了欧美两大洲的文学荣誉。 13. A History of New York---He parodies or imitates Homer.《纽约史》在多方面模仿了荷马。 14. Like the two famous personae he created, Diedrich Knickerbocker and Geoffrey Crayon, Irving remained a conservative and always exalted a disappearing past.他所创造的两个人物Diedrich Knickerbocker和Geoffrey Crayon和他一样,都停留在对过去的事情的津津乐道上。 15. We hear rather than read, for there is musicality in almost every line of his prose. We seldom learn a moral lesson because he wants us amused and relaxed.他的作品行文优美流畅,犹如音乐。他的作品寓教于乐,给人以轻松安逸之感,如入梦境。 16. He is worth the honor of being“the American Goldsmith”for his literary craftsmanship.在创作艺术方面他堪称是“美国的近匠”。 17. “rip van winkle”—Here, Irving’s pervasive theme of nostalgia for the unrecoverable past is at on ce made unforgettable.“瑞普.凡.温克尔”---欧文在此表达了对一去不复返的东西十分依恋,笔触生动,令人难忘。 (II). Ralph Waldo Emerson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 18. New England Transcendentalism, which is unanimously agreed to be the summit of the Romantic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在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中,新英格兰的超验主义是不可或缺的。 19. Emersonian Transcendentalism is actually a philosophical school which absorbed some ideological concerns of American Puritanism and European Romanticism, with its focus on the intuitive knowledge of human beings to grasp the absolute in the universe and the divinity of man.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实际上是在吸收美国清教思想,强调人类具有本能的掌握宇宙绝对真理和人的神性而形成的一个哲学流派。 20. In his essays, Emerson put forward his philosophy of the over-soul,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dividual, and Nature.爱默生的文章提出了超灵哲学,个人及自然的重要性。 21. Emerson id a ffirmative about man’s intuitive knowledge, with which a man can trust himself to decide what is right and to act accordingly.爱默生相信人的直觉知识。人类可以利用自己的直觉决定是非并采取相应得行动。 22. The ideal individual should be a self-reliant man.一个理想的个人应是自助自立的人。 23. “Go back to nature, sink yourself back into its influence and you’ll become spiritually whole again.”“回到自然中去吧,沉浸在自然的影响中吧,你将重新获得精神的完整。” 24. In 1845, a great transcendentalist work Walden was born.1845年,写成了超验主义的伟大作品《沃尔登》。

如何学习《英美文学选读》

要通过《英美文学选读》这门课考试,不是考前“冲刺”一类的短训能奏效的。这门课难就难在它的阅读量很大,它包括英国和美国的诸多作家的诸多作品,而每一部作品就是一部书。现行统一教材在作家和作品的选取方面尽管已经是精而又精了,但还是不得不采用节选的办法来压缩篇幅。即便如此,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考生还不得不在对整部作品了解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反复阅读节选,才能对节选部分的内容以及思想有较好的理解。不过文学阅读也有规律可循。下面的文字就“选读”课的性质、阅读时读取什么信息、现行试题各个部分的考查点是什么、如何回答简单论述题等问题,给考生一点提示,希望能对考生学习、复习《英美文学选读》课提供一些帮助。 第一部分《英美文学选读》课的性质 一、《英美文学选读》课的重点是作品顾名思义,“英美文学选读”是有选择地阅读英美文学史上有影响作家的重要作品,熟知作品内容,了解大多数批评家和读者已经接受的对这些作品主题的表述,并能从作品中找到、列举出证明这些表述的细节。这样的定义里有三个要注意的问题。一是作品内容,二是作品里的细节,三是节作品主题。三个同等重要,学习者不能只取其一。以小说为例,所谓作品内容,是指情节(plot)、场景(setting)、人物(characters)、语气(tone)、以及语言(style)。情节是指故事里所展示的事件和这些事件按作家意愿有序的安排,如事件发生的背景、事件中涉及的人物、事件本身(即冲突)、以及解决冲突的办法和结果。情节就是故事;没有情节就没有故事;熟知情节是理解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和戏剧的第一、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步。不掌握故事情节,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就无从谈起。有故事当然就有人,对人物的分析是对作品分析的核心。语气是指作者在他/她刻画人物、安排情节、描写场景时所持的态度,而作者的态度直接影响我们对作品思想的理解。作者要表达自己对人物、事件的态度,只有通过文字才能与读者交流,而不同的作家使用语言的风格(style)是不一样的。如果掌握了以上内容,就掌握了细节,之所以把细节单列出来,是因为多数考生只记得大概情节,考试中不能用具体的细节进行人物或思想分析、评述,空话太多。劳伦斯小说《儿子与情人》(Sons and Lovers)里,成年的保罗是如何仍然生活在他母亲的掌控之下的细节,是分析这部作品里的人物和主题的关键,不能引用相关细节作为根据,分析就失去了基础。阅读文学作品一定要在一般性的了解情节的基础上,尽量记一些细节,细节显示考生对作品的熟悉程度。主题是对作品思想的高度概括。教材里作家作品概述和作品简介(斜体部分),对作品主题已有简明准确的表述,考生不可不读。对这些表述的理解,又是以考生对作品内容、细节的掌握为基础的。作品内容、细节、主题是考生学习的重点。 两点说明: (一)这里我们姑且不讨论新批评对作者和作品关系的观点,也不去讨论接受美学和读者反映理论,本科阶段没有开设文学批评理论课,没有必要进行那样的讨论,教师也不要引入类似的话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惑。 (二)从历年考题来看,作家的生卒年月、家庭背景、接受教育情况、作品发表年代等都不在考察范围,考生不必在这些方面浪费时间。目前市场上有一些英美文学教材和辅导材料在作家生平上花费了相当的篇幅,有的甚至远远超过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介绍和分析,这类书籍对考生复习没有多大帮助。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写的现行教材尽管可以再修改、完善,但它的最大好处是它给考生提供了学生最需要的作品概要和精确而恰当的分析(教材里作品前的斜体部分),对考生从作品全貌理解文学作品很有帮助。 二、文学作品与文学史的关系关于文学作品和文学史哪个在先、以及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我们还是留给专门的学者去争论,我们要搞清楚的是考生学习过程中应该以哪一个为重点的问题。前面讲选读课的性质时已经讲过,《英美文学选读》课的重点是作品,以往考试所包括的内容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似乎没有争论的必要。但我们不得不考虑另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对待教材中每个文学阶段前对该时期影响文学作品的经济、文化、社会、思想思

英美文学选读(自考)Chapter1

自学考试 英美文学选读 Selected Readings In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s Part one: English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Old and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1. The Old English poetry that has survive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 the religious group and the secular one. The poetry of the religious group is mainly on biblical themes………In addition to these religious compositions, Old English poets produced the national epic poem, Beowulf, a typical example of Old English poetry, is regarded today as the national epic of the Anglo-Saxons. 2. Romance which uses narrative verse or prose to sing knightly adventures or other heroic deeds is a popular literary form in the medieval period. R omantic lov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lot in romance. 3. I t is Chaucer alone who, for the first time in English literature, presented to us a comprehensive realistic picture of the English society of his time and created a whole gallery of vivid character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 his masterpiece The Canterbury Tales. Geoffrey Chaucer is the greatest writer of this period. I n short, Chaucer develops his characterization to a higher artistic level by presenting characters with both typical qualities and individual dispositions. Chaucer introduced from France the rhymed stanzas of various types to English poetry to replace the Old English alliterative verse. Chaucer dominated the works of his15th-centtruy English followers and the so-called Scottish Chaucerians. For the Renaissance, he was the English Homer. Chapter 1 The Renaissance Period

自考英美文学选读 第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课文翻译)

英美文学选读翻译(英语专业自考) 第一部分:英国文学 第一章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标志着一个过渡时期,即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社会的开始。一般来说,文艺复兴时期是从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中叶。它从意大利兴起,伴随着绘画、雕塑和文学领域的百花齐放,而后文艺复兴浪潮席卷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顾名思义即重生、复苏,是由一系列历史事件激发推动的,其中包括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重新发现。地理天文领域的新发现,宗教改革及经济发展。因此,文艺复兴从本质上是欧洲人文主义者竭力摒弃中世纪欧洲的封建主义,推行代表新兴城市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思想,并恢复早期宗教的纯洁性,远离腐败的罗马天主教廷的一场运动。 文艺复兴浪潮影响到英国的速度比较慢,不仅因为英国远离欧洲大陆,而且还因为其国内的动荡不安。乔叟去世后的一个半世纪是英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好战的贵族篡取了王位,使英国走上自我毁灭之路。著名的玫瑰之战就是极好的例子。后来理查三世的恐怖统治标志着内战的结束,在都铎王朝的统治下英国的民族情感又成长起来。然而直到亨利八世统治期间(1509-1547),文艺复兴的春风才吹入英国。在亨利八世的鼓励下,牛津的改革派学者和人文主义者们将古典文学引入英国。基于古典文学作品及《圣经》的教育重获生机,而十五世纪就被广泛传阅的文学作品则更加流行了。自此,英国的文艺复兴开始了。英国,尤其是英国文学进入了黄金时代。这个时期涌现出莎士比亚、斯宾塞、约翰逊、锡德尼、马洛、培根及邓恩等一大批文学巨匠。但英国的文艺复兴并未使新文学与旧时代彻底决裂,带有十四、十五世纪特点的创作态度与情感依然贯穿在人文主义与改革时代。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它源于努力恢复中世纪产生的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尊崇。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的起源是因为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基础是以"人"为中心,人是万物之灵。通过这些对古代文化崭新的研究,人文主义者不仅看到了光彩夺目的艺术启明星,还在那古典作品中寻求到了人的价值。在中世纪的社会中,个人完全隶属于封建统治,没有独立和自由可言;在中世纪的神学理论中,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仅仅是人消极适应或消极遁世,不允许追求快乐,以备死后灵魂得以超脱。然而人文主义者们却从古代文化遗产中找到了充足的论据,来赞美人性,并开始注意到人类是光荣的生命,人自己可以不断发展,至善至美,而且人们生存的世界是属于他们的,供他们怀疑、探索以及享受。由此,人文主义者通过强调人类的尊严、强调今生今世的重要性,喊出了他们的信仰,即人类不仅有权利在今生今世美好生活,而且还有能力完善自我,创造奇迹。人文主义遍布英国思想领域的。标志是荷兰学者伊拉斯谟先后到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讲授古典文化研究。托马斯·漠尔、克利斯朵夫·马洛和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人文主义的代表。

《英美文学选读》模拟试题(1)答案

《英美文学选读》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The excerpt from Chapter 10 of Sons and Lovers ends with the conflict between Paul and his mother. The conflict is possibly caused by Paul and his mother’s different views towards _____. A. Paul’s father B. art C. life D. Paul’s brother 2.The _____ can be regarded as one of the themes of Joyce’s story “Araby”. A. loss of innocence 在所有有關童年故事中,孩子都是同叔叔同姨媽同住,父母則不在身邊—這便是一種象征,象征父母與孩子之間骨肉親情的隔絕和一種正常關系的缺 失. B. childish love C. awareness of harsh life D. false sentimentality 錯誤的多愁善感 3.After reading “Araby”, one more feel the story has a _____ tone. A. joyous B. harsh C. solemn D. painful 4.In “Araby”, Joyce’s diction evokes a sort of _____ quality that characterizes the boy on this otherwise altogether ordinary shopping trip. A. religious B. moral C. sentimental D. vulgar 5.The major concern of _____ fiction lies in the tracing of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his characters and in his energetic criticism of the dehumanizing effect of the capitalist industrialization on human nature. A. D. H. Lawrence’s B. J. Galsworthy’s C. W. Thackeray’s D. T. Hardy’s 6.The mission of _____ drama was to reveal the mor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ruth

自考英美文学选读要点总结整理出考点26位作家完整教学内容

英美文学选读要点总结精心整理(只考26位作家) [英国』Chapter1 The Renaissance period(14世纪至十七世纪中叶)文艺复兴 1. Humanism is the essence of the Renaissance.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 2. the Greek and Roman civilization was based on such a conception that 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的起源是因为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基础是以“人”为中心,人是万物之灵。 3. Renaissance humanists found in then classics a justification to exalt human nature and came to see that human beings were glorious creatures capable of individual development in the direction of perfection, and that the world they inhabited was theirs not to despise but to question, explore, and enjoy.人文主义者们却从古代文化遗产中找到充足的论据,来赞美人性,并开始注意到人类是崇高的生命,人可以不断发展完善自己,而且世界是属于他们的,供他们怀疑,探索以及享受。 4. Thomas More, Christopher Marlowe and William Shakespeare are the best representatives of the English humanists.托马斯.摩尔,克利斯朵夫.马洛和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人文主义的代表。 5. Wyatt introduced the Petrarchan sonnet into England.怀亚特将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引进英国。 6. The first period of the English Renaissance was one of imitation and assimilation.英国文艺复兴初期只是一个学习模仿与同化的阶段。 7. The goals of humanistic poetry are: skillful handling of conventions, force of language, and, above all, the development of a rhetorical plan in which meter, rhyme, scheme, imagery and argument should all be combined to frame the emotional theme and throw it into high relief.人文主义诗歌的主要目标是对传统习俗的熟练运用,语言的力度与气概,而最重要的是发展了修辞模式,即将格律,韵脚(式),组织结构,意象(比喻,描述)与议论都结合起来勾画出情感主题,并将其极为鲜明生动的表现出来。 8. The most famous dramatists in the Renaissance England are Christopher Marlowe, William Shakespeare, and Ben Jonson.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戏剧家有克利斯朵夫.马洛,威廉.莎士比亚与本.约翰逊。 9. Francis Bacon (1561-1626), the first important English essayist.费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散文家。(III)William Shakespeare威廉.莎士比亚 17. The first period of his dramatic career, he wrote five history plays: Henry VI, Parts I, II, and III, Richard III, and Titus Andronicus; and four comedies: The Comedy of Errors, The Two Gentlemen of Verona, The Taming of the Shrew, and Love’s Labour’s Lost.在他戏剧创作生涯的第一个阶段,他创作了五部历史剧:《亨利六世》,《理查三世》,《泰托斯.安东尼》以及四部喜剧:《错误的戏剧》,《维洛那二绅士》,《驯悍记》和《爱的徒劳》。 18. In the second period, he wrote five histories: Richard II, King John, Henry IV, Parts I and II, and Henry V; six comedies: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The Merchant of Venice, Much Ado About Nothing, As You Like It, Twelfth Night, and 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 and two tragedies: Romeo and Juliet and Julius Caesar.在第二阶段,他写了五部历史剧:《理查三世》,《约翰王》,《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以及六部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温莎的风流娘儿们》,还有两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裘利斯.凯撒》。 19. Shakespeare’s third period includes his greatest tragedies and his so-called dark comedies. The tragedies of this period are Hamlet, Othello, King Lear, Macbeth, Antony and Cleopatra, Troilus and Cressida, and Coriolanus. The two comedies are All’s Well That Ends and Measure for Measure.第三阶段诞生了莎翁最伟大的悲剧和他自称的黑色喜剧(或悲喜剧),悲剧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安东尼与克利奥佩特拉》《特罗伊勒斯与克利西达》及《克里奥拉那斯》。两部喜剧是《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 20. The last period of Shakespeare’s work includes his principle romantic tragicomedies: Pericles, Cymbeline, The Winter’s Tale and The Tempest; and his two plays: Henry VIII and The Two Noble Kinsmen.最后一个时期的作品主要有浪漫悲喜剧:《伯里克利》《辛白林》《冬天的故事》与《暴风雨》。他最后两部剧是《亨利八世》与《鲁克里斯受辱记》。21. Shakespeare’s sonnets are the only direct expression of the poet’s own feelings.这些十四行诗都是莎翁直抒胸臆的成果。 22. Shakespeare’s history plays are mainly written under the principle that national unity under a mighty and just sovereign is a necessity.莎翁的历史剧都有这样一个主题:在一个强大英明的君主统领下的国家,统一是非常必要的。 23. In his romantic comedies, Shakespeare takes an optimistic attitude toward love and youth, and the romantic elements are

英美文学选读(1)

英美文学选读(1) Selected Readings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1)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20123 课程学分: 2 面向专业:英语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类型:理论教学课 开课院系: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使用教材:主教材:1.《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1册)(第1版);吴伟仁编,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2册)(第1版);吴伟仁编,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参考教材:1.《新编英国文学》,罗经国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英国文学简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先修课程:《基础英语》(1-4) 并修课程:《高级英语》(1) 后续课程:《英美文学选读》(2) 二、课程简介 英美文学选读课程主要从英美两国历史、语言、文化发展的角度,介绍英美两国文学各历史阶段的主要背景,文学文化思潮,文学流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主要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和思想意义等。本课程旨在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理解、掌握英美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鉴赏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英美文学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对文学原著鉴赏的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意识,使学生在宏观把握文学课程的知识点的同时,增强语言功底,增强对英美文学原著的理解,特别是对作品中表现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增强他们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和方法,对英美两国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全貌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三、选课建议 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属于提升拔高课程,其前提是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一定的文学知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 四、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知道英美两国文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熟悉部分西方文化,了解西方主要文学流派和主要文学作家,理解文学的本质与基本特征,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英美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理解主要作家代表作品内容和精神。通过学习原文文学作品,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在掌握

英美文学选读笔记整理版英国Romantic

Chapter 3 ------------The Romantic Period(英国) Romanticism refers to an artistic and intellectual movement originating in Europe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 and characterized by a heightened interest in nature, emphasis on the individual's expression of emotion and imagination, departure from the attitudes and forms of classicism, and rebellion against established social rules and conventions. Historical background: Rousseau’s ideas provided guiding principles for the French Revolution (1789-1794) The primarily agricultural society had been replaced by a modern industrialized one. Political reforms and mass demonstrations shook the foundation of aristocratic rule in Britain. Cultural background 1.Inspiration for the romantic approach initially came from two great shapers of thought, French philosopher Jean Jacques Rousseau and German writer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Rousseau established the cult of the individual and championed the freedom of the human spirit. Goethe and his compatriots extolled the romantic spirit as manifested in German folk songs, Gothic architecture, and the plays of English playwright William Wordsworth. 2. The Romantics saw man essentially as an individual in the solitary state and emphasized the special qualities of each individual’s mind. Romanticism actually constitutes a change of direction from attention to the outer world of social civilization to the inner world of the human spirit. 3. In the works of the sentimental writers, we note a new interest in literatures and legends other than those of Greece and Rome. It was in effect a revolt of the English imagination against the neoclassical reason. Features of the romantic literature 1.Expressiveness: Instead of regarding poetry as “a mirror to nature”, the romantics hold that the object of the artist should be the expression of the artist’s emotions, impressions, or beliefs 2. Imagination: Romantic literature puts great emphasis on the creative function of the imagination, seeing art as a formulation of intuitive, imaginative perceptions that tend to speak a nobler truth than that of fact, logic, or the here and now. 3.Singularity: Romantic poets have a strong love for the remote, the unusual, the strange, the supernatural, the mysterious, the splendid, the picturesque, and the illogical. 4. Worship of nature: Romantic poets see in nature a revelation of Truth, the “living garment of God”. 5.Simplicity: Romantic poets tend to turn to the humble people and the everyday life for subjects, employing the commonplace, the natural and the simple as their materials 6.The Romantic period is an age of poetry. The Romantic period is also a great age of prose. The major novelists of the Romantic period are Jane Austen and Walter Scott. Gothic novel was one phase of the Romantic Movement. Its principal elements are violence, horror, and the supernatural Willam Blake Points of view: 1. Politically Blake was a rebel, mixing a good deal with the radicals like Thomas Paine. He strongly criticized the capitalists’cruel exploitation. He cherished great expectations and enthusiasm for 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regarded it as a necessary stage leading to the millennium predicted by the biblical prophets. 2. Literarily Blake was the first important Romantic poet, showing a contempt for the rule of reason, opposing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of the 18th century, and treasuring the individual’s imagination. His works: Poetical Sketches (1783)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 (1790) Songs of Innocence (1809) Songs of Experience (1794) 1. Songs of Innocence (18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