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国情探讨

国史国情探讨
国史国情探讨

论国史教育建设下的国情探讨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题记历史年轮碾过近五千年,新时代的我们学着这些国史,总会不断发问,学习国史,意义何在?依我拙见,学习国史,首先从史学的价值来看,其一,以史为鉴,可以指导人们社会实践。其二,感受历史底蕴,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其三,温故知新,可以传承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财富。其次,单纯从历史学的社会价值来看。其一,学习国史,可以借鉴古人丰富经验,引用拿破仑的话来讲,“如果我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二,学习国史,有益于个人的修养,不读国史,不知前人创业之艰难,后人守成之不易。其三,学习历史,能够增长人的智慧,读史使人明智使我们看事物的眼光更具客观性和全局性。,其四,学习历史,能够提高个人的能力,使我们年轻一代更好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读规律。

由此可见,新时代的新青年,未来的接班人不能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一个青年学生,不能忽视历史学的修养。一个民族,只有重视历史,她才具有高度的自我发展意识,才能胸怀宽广,视野开阔,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今天,由昨天发展而来,又必将想明天发展而去。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史给我带来的有利资源,同时立足现在的国情,去展望美好的未来。

认识国情才能发展未来,我国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即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原则。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前者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后者我们的强国之路。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明白学国史原因所在,掌握现如今基本国情状况,接下来我们就需要了解,这渊源国史给我们现在发展有何借鉴。

毋庸置疑,首先从政治体制来看,从大的权力系统方面就其政治产生演变可以分为三部分,1.禹传位于启,开始“家天下”的国家制度;2.西周确立起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使中国历史由“方国联盟”走向“天下共主”,走向血缘集权统治时期;3.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进行各种标准化和官僚制度的建设,中国历史从此摆脱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单纯政治集权统治时期。随后西汉推恩令,专制中央集权;唐朝三省六部制;北宋所有权利收归中央;元朝的行省制;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集中央权力于皇帝一人。总之他们的核心就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回归如今我国实行的政治制度,我国现代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一些方面,现如今我们实行的制度与古代有些制度如出一辙,如户籍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古代,皇帝作为行政首长,对国家大事负责,现代,主席、总理等则也要担起这个行政首长负责制;地方行政体制,分封、郡县、省路府州县、行省制,现代的省制

也被公认为源于元朝的行省制的。所以,古代制度对现在的影响还是很大,有很大的相关联性,我们要做的,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求更好的发展。

就唐代的体制谈谈我对现在政治体制的几点看法,唐朝的繁盛威强是与其合理优良的政治体制分不开的。唐实行集体宰相制度,完善了隋朝建立的三省制度,中书主决策、门下主审议、尚书主执行,三省分权制衡。为避免三省间的龃龉或推诿,唐建立政事堂议政机制,实现了三省之间的协调运行。

如如今,我国是一党执政,虽说存在党内民主,可到了非常时刻,其实真正具有绝对最高权力的只有国家主席(其一人身兼总书记,军委主席),更可怕的是,中国没有哪一个部门或团体可以再关键时刻对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决策进行干预,即使这个命令存在极大错误,可仍没有办法阻止它的实施。其二,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这个制度说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可是对于这个人民范围问题,它究竟是指全国人民还是指某些人民,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有几个人知道我们的人民代表在哪里,再简单一点,他们叫什么名字,是男是女,他们又是怎样当上人大代表,相信能回答上来的人屈指可数。

学国史的时候,每每讲解到一个朝代总会讲到他们的经济发展,从农业,手工业,古代商业和城市经济,对外贸易,边疆地区的开发,自古,我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所以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需要了解和学习古代发展经济时劝课农桑,注重环境的保护,

让我们明白我们现如今的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环境为代价,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追求绿色的GDP;其二是对外贸易,发展对外经济,要想发展必须与世界接轨,自古我国的海陆丝绸之路,与天竺日本等地的友好往来都告诉我们,在现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不能闭关自守,应该坚持改革开放;其三是发展经济所推行的政策制度,古代一些开明君主,减轻赋税,劝课农桑,给老百姓创造农耕的良好环境。正所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丰富的历史文化中找到对我们现代有所帮助的东西。

第三大块就是文化方面,我国现如今文化体制改革主要从如下四个方面,1、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2、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4、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就是一种文化,从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风气,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发展,看似这些与如今文化体制没有多大关联,而古代那些深厚文化底蕴无时不在影响着我们现在。中国这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汇。从外延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历史上形成的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走向有着重大影响的许多文化形态,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从内涵上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儒家思想学说为主要代表的、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

国史教育建设下,我们了解到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程,立足于我们现在基本国情,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是不是真正的利用好了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而不是只是为了学习国史而学国史,更不应该出现类似于杜甫很忙的糟蹋文化的现象。最后,衷心愿各位学习国史之后有所启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复习题 1.建国初期为什么要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结合具体史实分 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与党中央毛主席,应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政府和朝鲜劳动党金日成主席、朝鲜人民的要求,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我国为什么要抗美援朝,只是由当时特定的世界环境决定的。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如果当时朝鲜半岛全部落入美国人手中,整个东北亚就全部落入了美国人的手中,东北地区就要直接面对美军和美国人的渗透,对首都北京来说也就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历史意义:(1)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同时,国内开展了一个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这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它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人民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热情。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也保卫了我国的安全,巩固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鼓舞了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的信心和勇气,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六,朝鲜战争则使中国的力量和地位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普遍承认: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成功进入联合国,成为世界秩序的执定者和维护者之一,便是朝鲜战争的影响使然。 牵制了美国,为后来的援越战争创造了条件。一旦朝鲜沦落,东北中国就直接和美国亲密接触了,后来中国就不可能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援越战争中去了。. 取得了现代化战争的作战经验、造就了一批军事指挥人才,我军的作战能力、战术技术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促进了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 2.反右扩大化的原因何在,我们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原因: 一、对形势作了过分严重的估计。右派分子的进攻“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并不是普 遍的,全国性的”,而毛泽东却把它“看成是‘整个春季,中国天空上突然黑云乱翻’

2020年中共党史国史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2020年中共党史国史知识竞赛试题库 100题及答案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__B__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新社会阶层 B、中华民族 C、知识分子 D、农民阶级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__C__;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A、反对帝国主义 B、反对封建主义 C、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实现民族复兴 3、__A__是中国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他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A、李大钊 B、毛泽东 C、陈独秀 D、瞿秋白 4、_C___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辛亥革命 B、护国运动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 5、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开幕。后因代表们的活动受

到监视,大会转移到浙江___B_继续召开。党的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A、杭州西湖 B、嘉兴南湖 C、绍兴东湖 D、宁波东钱湖 6、1922年7月,党的二大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明确的__B__的民主革命纲领。 A、土地革命 B、反帝反封建 C、社会主义革命 D、民族革命 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是__D__。 A、香港海员大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C、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8、1923年6月,党的三大制定了_A___的方针政策,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实行国共合作 B、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反抗帝国主义 C、建立民族主义联合战线反抗军阀 D、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 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B。

党外人士党情国情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党外人士党情国情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此次非常荣幸参加了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组织在革命圣地延安举办的** 优秀党外人士党情国情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训班。满怀激动的心情,认真听了《延 安精神与其当代价值》、《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等专题讲座;怀着无比崇敬 的心情,追寻了习总书记的足迹,参观了梁家河及凤凰山革命旧址、抗大旧址等 革命圣地听取了现场讲授;眼含热泪,观看了述说革命之路的“红秀”。感受到 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爱国人士曾经历过的那些峥嵘岁月、艰难险阻;感 受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对革命事业的执 着和忠诚。 这次培训虽然时间安排很短暂,但是教学内容丰富,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实 情实景展示,仿佛让学员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学员们迅速从日常工作 的角色转变为学生角色,沉下心来,认真听课,做到了“加油、立志、静心、树 德”;相互照顾,顾全大局,互相帮助,真心交流,形成了“见贤思齐”的良好 学习氛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尊重老师,服从管理,学风严谨,纪律严明,真 正做到了“三好学生”,即学好知识、当好学生、守好纪律,较高质量地完成了 这次学习培训任务。 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有机会在革命圣地,触摸历史,感悟历史,对老一辈革 命家的高尚品德和家国情怀有了更深的了解,尤其是对延安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深 的体会。 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和不断发展 壮大的。艰苦奋斗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

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经验。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响亮地 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紧紧团结人民群众,依靠延安 广大人民群众的帮助和支持,最后才取得了延安革命斗争和建设的胜利。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时期,以毛泽东 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开拓创新,成功地推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许多重要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著作,毛泽东思想正是 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党的旗帜上。 延安精神, 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 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表明, 只有解放思想, 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当年延安精神指引着先辈们打下江山,今天我们更要将它发扬光大。作为民 主党派成员,海外归国人员,政府工作人员,深刻体会到了中国近年来追赶世界 强国的巨大成就,形成了高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在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的重大任务的关键时期,更需要的是这种“延安精神”,需要我们有坚定 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上多思考,在业务上多 钻研,在思想上多追求,以崭新的姿态、创新的精神、充足的干劲,做一名适应 时代要求的民主党派干部。 我们要通过延安学习,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 要做到“利其器、事其贤、功其民”,简要来说就是“锻炼本领、学习榜样、服 务人民”。同时,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 路,坚持同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职能

国史国情探讨

论国史教育建设下的国情探讨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题记历史年轮碾过近五千年,新时代的我们学着这些国史,总会不断发问,学习国史,意义何在?依我拙见,学习国史,首先从史学的价值来看,其一,以史为鉴,可以指导人们社会实践。其二,感受历史底蕴,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其三,温故知新,可以传承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财富。其次,单纯从历史学的社会价值来看。其一,学习国史,可以借鉴古人丰富经验,引用拿破仑的话来讲,“如果我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二,学习国史,有益于个人的修养,不读国史,不知前人创业之艰难,后人守成之不易。其三,学习历史,能够增长人的智慧,读史使人明智使我们看事物的眼光更具客观性和全局性。,其四,学习历史,能够提高个人的能力,使我们年轻一代更好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读规律。 由此可见,新时代的新青年,未来的接班人不能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一个青年学生,不能忽视历史学的修养。一个民族,只有重视历史,她才具有高度的自我发展意识,才能胸怀宽广,视野开阔,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今天,由昨天发展而来,又必将想明天发展而去。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史给我带来的有利资源,同时立足现在的国情,去展望美好的未来。

认识国情才能发展未来,我国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即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原则。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前者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后者我们的强国之路。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明白学国史原因所在,掌握现如今基本国情状况,接下来我们就需要了解,这渊源国史给我们现在发展有何借鉴。 毋庸置疑,首先从政治体制来看,从大的权力系统方面就其政治产生演变可以分为三部分,1.禹传位于启,开始“家天下”的国家制度;2.西周确立起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使中国历史由“方国联盟”走向“天下共主”,走向血缘集权统治时期;3.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进行各种标准化和官僚制度的建设,中国历史从此摆脱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单纯政治集权统治时期。随后西汉推恩令,专制中央集权;唐朝三省六部制;北宋所有权利收归中央;元朝的行省制;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集中央权力于皇帝一人。总之他们的核心就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回归如今我国实行的政治制度,我国现代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一些方面,现如今我们实行的制度与古代有些制度如出一辙,如户籍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古代,皇帝作为行政首长,对国家大事负责,现代,主席、总理等则也要担起这个行政首长负责制;地方行政体制,分封、郡县、省路府州县、行省制,现代的省制

国史教育资料

《国史教育资料》 宁东第二小学张红玉 人民日报:抗战十四年,修改有深意 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在全国大中小学教材修改这一历史概念到底有何深意? 修改不是对8年抗战的否定,重点强调贯通历史整体 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中,8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战;14年抗战则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始的抗战,包含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 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教材修改要求覆盖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 教育部称,此举动是为落实中央关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有关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部组织历史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对教材修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日前基础教育二司又专门发函对中小学地方教材修订提出了要求。 多位受访学者强调,14年抗战不是对8年抗战的否定。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来说,时间跨度的增加,是对中国人民连续一贯、脉络清晰的抗战历史的一种恢复和升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李宗远说,8年到14年不是改变,而是还原历史原貌。1937年作为历史节点的意义,在于全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同样不会被否认。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汤重南说,历史上使用8年抗战的提法,是考虑到对当时特殊历史环境的尊重。恢复14年抗战史的提法,更是对历史真实的尊重。 事实上,近年来,史学界、教育界一直在积极致力于通过教材,引导年轻一代更真实、全面地了解抗战历史。2016年9月28日,教育部官网披露了教育部对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349号提案——《关于尽快将中国十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精心整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决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升起了庄严的五星红旗,宣告 ,从 崛起的日本打败了中国,认识到这个东方巨人已经躺在“死亡之榻”上,瓜分这个巨人“遗产”的时机已经到来,便纷纷在中国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获得各种政治、经济利益。近代中国被迫同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个不平等条约体系,内容涉及许多方面:第一,极大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包括割让领土、出让领土管制权、租

借地和租界、引水权、军舰驻泊权、内河航行权、驻军权等;第二,单方面开放通商口岸;第三,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第四,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的完整;第五,规定片面最惠国待遇,其他任何国家都可以沿用这种规定,从中国索取利益;第六,规定鸦片自由贸易;第七,规定自由传教;第八,涉及大量对外赔款。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侵犯中国领土,破坏中国主权,屠杀中国军民,掠夺中国财产, 索中,他鲜明地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张,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获得成功,摧毁了在中国沿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按照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念设计的新的国家形式。但是,辛亥革命后,国家政权为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所掌握,军阀争战,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国家的独立和民主、富强仍旧没有希望。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毅然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从思想、道德和文化方面对封建主义进行深刻批判,从而揭开了思想启蒙的序幕。一些人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怀疑,提出了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案。俄国十月革命对他们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看到劳动者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主人,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的胜利”,“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是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胜利”。这种主张影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方向,也 毛泽东指出:“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他在回顾中国人民所走的历史道路之后得出结论说:“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

2016中共党史国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6中共党史国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__B__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新社会阶层 B、中华民族 C、知识分子 D、农民阶级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__C__;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A、反对帝国主义 B、反对封建主义 C、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实现民族复兴 3、__A__是中国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他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A、李大钊 B、毛泽东 C、陈独秀 D、瞿秋白 4、_C___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辛亥革命 B、护国运动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 5、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开幕。后因代表们的活动受到监视,大会转移到浙江___B_继续召开。党的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A、杭州西湖 B、嘉兴南湖 C、绍兴东湖 D、宁波东钱湖 6、1922年7月,党的二大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明确的__B__的民主革命纲领。 A、土地革命 B、反帝反封建 C、社会主义革命 D、民族革命 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是__D__。 A、香港海员大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C、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8、1923年6月,党的三大制定了_A___的方针政策,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实行国共合作 B、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反抗帝国主义 C、建立民族主义联合战线反抗军阀 D、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 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B。 A、新民主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社会主义 D、旧三民主义 10、1924年至1927年,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标的革命运动,似滚滚洪流席卷中国大地。人们通常把它称为“大革命”或“国民革命”。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__D__的总方针。

了解国史、国情,领会政治考试精神

中国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本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考试中占据约14分的分值,共十章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章,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风云变幻的80年(1840年—1919年)。主要讲侵略史和探索史,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部分:4-7章,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翻天覆地的30年(1919年—1949年)。主要讲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史,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三部分:8-10章,从新中国成立到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辉煌的历史征程(1949年—2007年)。主要讲中国的改造史和建设史,即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建设时期。 近五年考点分布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第一章第9题第9题、第26题第36题 第二章第26题第27题第9题 第三章第26题第36题第27题 第四章第9题第36题第27题第9题、第10题第五章第27题第28题第11题 第六章第28题第27题、第28题第28题第29题第28题 第七章第29题第10题第10题第12题、第29题第八章第36题第10题、第29题第30题 第九章第10题第29题 第十章第36题 从上表可知,自考研政治科目调整后,历年考试在不同章节都有所考查。客观题部分在第一章到第九章都有所考查,尤其是第六章在近五年来每年都会以多选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从模块来看,考查频率较 大的是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重点依然是放在第二部分革命史部分。近五年来在第九章和第十章基本很少考查,尤其是第十章没有出现客观题。主观题部分近五年来更趋于宏观考查,需要引起关注。 学习本课程,主要是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高,“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关于本课程的学习,跨考教育刘晓亮老师有以下建议: 第一,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识革命的必要性、争议性、进步性;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名词解释

1.七届三中全会P15-16 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毛泽东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和《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讲话。报告明确指出了党在今后三年左右时间内的中心任务及为完成它必须创造的三个基本条件和必须做好的八项工作。会上,刘少奇、陈云、周恩来、聂荣臻分别就土改、财经、外交与统战、军事等问题作了报告。全会讨论通过了毛泽东的报告和讲话,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草案)》。 七届三中全会制定的纲领和路线对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动员组织人民群众进行民主改革和恢复经济起了指导作用。 2.三反五反运动P29-31 1951年冬在国家机关、国营经济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1952年1月中共中央部署在各大中城市的工商业者中开展“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斗争。 三反五反运动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内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是从国家机关和私营工商业两方面进行的击退资产阶级不法分子进攻的运动。目的是确立和巩固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确立新民主主义经济秩序,为计划经济建设奠定基础。 纯洁了国家机关;进一步查明了私营工商业的状况,巩固了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增强了人民群众对资产阶级丑恶本质和贪污浪费对社会危害的认识;促进了社会的安定、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3.论十大关系P103-105 1956年4月,毛泽东在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参加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讲话以苏联经验为借鉴,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其基本思想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它可以分为经济、政治、中外关系三个方面,其中经济方面是重点。 讲话调动了全国各地探索中国自己建设道路的积极性,为中共八大制定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方针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基础,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P66 1953年12月至1954年4月,中国和印度就西藏问题举行了北京会谈。会谈第一天,周恩来把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概括为五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 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一致同意这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并认为这些原则也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 五项基本原则的倡导,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认为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5.七千人大会P178 1962年1月11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各级干部共七千人,因此又称“七千人大会”。 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作了题为《关于民主集中制问题》的长篇讲话;刘少奇提出了一个书面报告并作了讲话,分析了产生错误的原因、责任问题,总结了1958年以来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会议对1962年的生产任务和全面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并提出了10年长远规划。会议还对除彭德怀等在庐山会议后被错划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同志进行了甄别平反。 这次大会未能从根本上纠正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但在贯彻执行“八字方针”,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问题上,有积极意义。 6.庐山会议P155-160 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通称庐山会议。 7月2日会议开始,毛泽东首先讲话。3日至10日,按六个大区分组进行讨论,中央领导同志和大家一起总结经验。14日,彭德怀鉴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肯定了总路线的正确性,对1958年地缺点错误提出了中肯的意见。毛泽东提出要评论这封信的性质,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会议从纠“左”转向反右,开始对彭德怀等进行错误批判。 8月2日,八届八中全会开展了对“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的批判。会议还检查了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执行情况,通过了《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决议》,全会一方面降低了计划指标,另一方面

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体会

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体会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蕴藏着 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的瑰宝。爱国主义教育有广博的内容和丰富的 素材,我们要善于挖掘它,运用它。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根据 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育于各种活动和 教学之中,才能收到潜移默化、入情、入理、入脑的效果。 一、重视升国旗仪式 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人人都要养成对国旗的崇敬和热爱,而学校所进行的升旗仪式正是养成这种心理的重要方式。我 们学校每星期一早上进行升旗仪式,并为旗手专门制作了服装,升 旗仪式,学生都身穿校服,佩戴红领巾。实施《国旗法》以后,学 校认真组织学习,并依法进行升国旗仪式。爱国不是抽象的,要从 爱集体、爱校做起。我们学校有校训、校徽、校歌。校训是:严教,

勤学,团结,奋进。我们的校歌是发动全体教师集体创作的。师生 们履行校训,佩戴校徽,高唱校歌,有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善于捕捉激励爱国热情的有利时机 时机和效果的统一,是一个教育原则。2008年,北京举行奥运会。奥运会开幕前后,学校围绕着“我为奥运做贡献”、“弘扬 奥运精神”等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树立奥运意识,发挥奥运精神,为振兴中华而拼搏。 三、寓教育于参观游览的活动之中 活动是一种符合儿童心理、性格特征的动态教育。我们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游览,或开展夏令营活动,使学生对这 些美丽的山川名胜产生一种倾心的爱。学校还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 特点,组织他们参观烈士墓,让孩子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四、寓教育于体育之中 体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课堂。这几年我们逐步探索出三条教育途径。 一是学校对优秀运动员采取鼓励政策。二是由体育教研组编写了《中国现代体育简史》,作为体育室内课的爱国主义教材。三是每天阳光运动2小时,激励同学们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统一大业锻炼好身体,贡献力量。 五、观看爱国教育电影,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 学校以多种形式开展国情教育,陆续观看了“大地震”等电影,

2020年中共党史国史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范文 2020年中共党史国史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1/ 8

2020 年中共党史国史知识竞赛试题库 100 题及答案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__B__ 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新社会阶层 B、中华民族 C、知识分子 D、农民阶级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__C__;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A、反对帝国主义 B、反对封建主义 C、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实现民族复兴 3、__A__是中国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 他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A、李大钊B、毛泽东 C、陈独秀 D、瞿秋白 4、_C___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辛亥革命 B、护国运动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 5、1921 年 7 月 23 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开幕。 后因代表们的活动受

到监视,大会转移到浙江___B_继续召开。 党的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A、杭州西湖 B、嘉兴南湖 C、绍兴东湖 D、宁波东钱湖 6、1922 年 7 月,党的二大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明确的__B__ 的民主革命纲领。 A、土地革命 B、反帝反封建 C、社会主义革命 D、民族革命 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是__D__。 A、香港海员大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C、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8、1923 年 6 月,党的三大制定了_A___的方针政策,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实行国共合作 B、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反抗帝国主义 C、建立民族主义联合战线反抗军阀 D、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 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B 。 3/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试卷B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试卷 B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A]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C]《论人民民主专政》 [B] 《共同纲领》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 会议确定把“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作为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A] 南宁会议 [C]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 成都会议 [D] 中共八大 3. 年被称为实事求是年,调查研究年。 [A] 1960年 [C] 1962年 [B] 1961年 [D] 1963年 4.1969年4月,的召开,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与实践合法化。 [A] 中共八大 [C] 中共九大 [B] 中共十大 [D] 四届人大 5.“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作为方针是在1961年1月的中确定的。 [A] 八届九中全会 [C] 八届七中全会 [B] 八届八中全会 [D] 八届六中全会 6. 年1月邓小平提出:“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实现干部的“四化”是革命和建设的战略需要。 [A] 1980年 [C] 1982年 [B] 1981年 [D] 1983年 7. 年9月28日,江泽民提出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A] 1992年[C]1994年 [B] 1993年[D]1995年 8. 年 11月26日至12月10日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召开,彭真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走上了社会主义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A] 1980年 [C] 1982年 [B] 1981年 [D] 1983年 9.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果断提出“”战略。 [A] 发展科技 [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 向科学进军 [D] 科教兴国 10.党的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二大[D]党的十五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双百方针

最新整理国情教育心得体会

最新整理国情教育心得体会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正确认识把握国情,从实际国情出发,按照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建设我们的国家,做到科学发展。 我们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国家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初步实现小康社会,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但从整体上说,我国还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发展中国家,前进道路仍然存在很大困难,面临着一些制约和困扰我们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资源压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一方面是一个奇迹,靠的是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也给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资源压力将长期存在我国,影响我国进一步发展。二是人口压力。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农村劳动力转移高峰接踵而来,给社会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出现国家未富而人口老化的现象。三是三农压力。由于历史、地理等的原因,农村、农业和农民处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影响国家的整体发展,扶助三农改善三农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四是环境压力。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压力,局部地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人民群众意见很大,加强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正确认识国情就要正确把握国情,按中国的实际国情建设我们的国家,当前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确定的治国方略和建设步骤,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

党史与国史_在怎样的意义上应有区别_

第四,关于国史研究的方法和视野问题。国史是综合史,是当代史,其研究的问题广泛,而且与现实存在较密切的联系,其中某些问题,例如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问题甚至可以说就是现实问题。正因为如此,国史研究的视野和方法必须开阔和多样,必须注意与其他学科的交流,注意吸取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特别是要注意借鉴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政府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即使是历史学领域内,新的史学方法和观点亦是层出不穷,亦需给予关注和吸收。只有如此,才能使国史研究更客观、深入,使立论更坚实、科学。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与其他学科广泛交流,因为交流需要共同的话语,需要建立对话的基础,而方法论、分析架构、学术话语则是构成对话的重要基础。客观地说,国史学界虽然也有学者意识到并开始在该方面努力,但就总体来讲,吸收或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与成果,开展多学科交流,还做得远远不够。当然,国史作为一门学科仍很年青,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有些问题也不是短时期内能解决的。笔者在此提出的意见,仅供国史学界参考、批评。 党史与国史:在怎样的意义上应有区别? 李向前 (中央党史研究室 研究员) 国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一个新兴的史学领域。我想,它正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专门的国史研究机构———当代中国研究所的建立而推动的。由此,国史的学科定义、涵盖范围、研究对象以及它同相关学科的关系等等,越来越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 过去,国史无疑是覆盖在1949年以后的党史中的。因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似乎也就是共和国史。党的领导是决定一切的,因而不需要再去划出一个国史来。但在事实上,这种看法显然同现实生活存在误差。共和国史不等于中共党史,这是肯定的,可是人们发现,这种不等同却又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讲清楚的。原因既在于我们的传统认识,又因缘于我们党和国家特殊的运行机制。因此,在两者的明确学科分类上,我们还面对着难题。 对此,我提不出高明的意见。但理性告诉我,把党史与国史的概念作出准确划分,不仅应该,而且必须。我的这种想法是受到来自国外一份资料的刺激。这份资料或许可以作为一个反证,在理性上加深我们对党史与国史区分的意识。 1993年3月,美国科罗拉多学院曾经举行过一次国际性的讨论会,会议的题目叫“中国党国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研讨会”(C on ference on the C 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2State and State S ocial 2ism in China )。会议的论文,后来出过一个集子,主要讨论中国1949年之后各个时期的历史问题。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会议题目中“党国”(PARTY 2ST ATE )这个字眼,无论从字面还是内涵上理解,都有些不那么“顺耳”。 什么叫“党国”?美国学者曾经在他们的著作里给出过定义。由伯克利加州大学出版的《中国研究专刊》第37种《建设民族国家———四十年后的中国》一书,辑录了一篇名为《中国:党国对社会》(Party 2State versus S ociety in China )的文章。文中对“党国”的解释是这样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可以被看做是党对国家在限制和自由两极中施控的变动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党就是渴求一种极权性的控制。也就是说,它的目标就是主宰经济、政治和上层建筑生活包括教育、文化、传媒、社会规范、价值观以及宗教等一切方面。它? 22?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至今) 第一阶段(1949-1956)过渡时期 一:政治上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⑴时间和地点:1949年9月21日,北平。 ⑵背景: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 ⑶内容;①制定了《共同纲领》 ⅰ《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确定了国家的方针,政策,确定了新中国的基本政治框架。 ②改北平为北京,为首都。 ③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④明确规定了,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⑷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 ①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后,人民政协不在代行全国 人大的职能,而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②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共同实行:“长期共 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政协的职能转变为:参政 议政,民主监督。 ㈡一届人大的召开 ⑴背景: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三大改造的开始。 ⑵地点:1954年在北京。

⑶内容: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 主义类型的宪法。以根本大法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 ⑷一届人大人大召开的意义: ①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②政治上标志着向社会主义过渡。 ③为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证。(三)抗美援朝 时间(1950-1953) 二经济上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⑴国民经济的恢复 ①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形势:国民经济面临崩溃 ⅰ原因: ⒈长期的战乱。 2.帝国主义的掠夺 3.官僚资本的搜刮。 ②措施: ⅰ没收官僚资本和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进行民主 改革和生产改造,建立国营经济。 ⅱ平抑物价 ⅲ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把土地

党史国史教育知识

党史国史教育知识竞赛试题(单选题) 一、单选题 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B)。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五卅运动 2、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索是(A)。 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 日本制造“济南惨案” C 日本出兵占领青岛 D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3、五四运动后期,中国(B)以自己特有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坚定的革命性,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A 农民 B 工人阶级 C 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D 学生 4、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是(A)。 A 民主和科学 B 新道德和新文学 C 民权和平等 D 自由和民主 5、20世纪初期哪两大中、外政治事件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 A 1911辛亥革命、1919年共产国际成立 B 1919年的五四运动、1917年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C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924年列宁逝世 D 1911辛亥革命、1919年的五四运动 6、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意义在于(B)。 A 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史的开端 B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C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D 具备历史的理由 7、1919年5月,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B)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毛泽东 D 邓中夏 8、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具体时间是(D)。 A 1921年6月1号 B 1921年7月1号 C 1921年7月21号 D 1921年7月23号 9、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任总书记是(C)。 A 李大钊 B 毛泽东 C 陈独秀 D 董必武 10、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B)。 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三大 D 中共四大 11、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 A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B 中共三大的召开 C 黄埔军校的建立 D 北伐战争的开始 12、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它(B)。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大备战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证面试 A 与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完全一致 B 与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基本一致 C 是反帝与反封建结合的革命纲领 D 是在中共帮助国民党改组的情况下制定的 13、大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的(C)。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心得体会五篇范文2019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心得体会五篇范文2019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精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一) 为了激发万山分院干部职工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历史使命感,进一步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党支部和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分院组织了一次生动而又具有教育意义的党团活动--分院40多名党员、团员前往宜城瞻仰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殉国处和随州祭拜中华民族先祖神农炎帝。 静立在张自忠将军纪念碑前,参加教育活动的党团员认真聆听了讲解员讲解张将军浴血奋战、壮烈殉国的英勇事迹。张自忠将军的"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志气至刚的民族气节、取义成仁的英雄气慨、爱民亲民的高尚品质、团结抗战的英雄典范"等五种精神令人钦佩,其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令在场的党团员万分感动、深受教育。 祭拜始祖神农炎帝,学习他勤劳、勇敢、开创的精神和团结、谦和的高尚情操。 通过此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唤起了我们每位党团员的爱国之心,激起了我们的爱国热情。我们要时刻铭记今天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那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无数个先辈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作为华夏的炎黄子孙,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团结一起,捍卫人类尊严和历史正义,维护国家

主权和和平,增强历史使命感,立足本职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二)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的瑰宝。爱国主义教育有广博的内容和丰富的素材,我们要善于挖掘它,运用它。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育于各种活动和教学之中,才能收到潜移默化、入情、入理、入脑的效果。 一、重视升国旗仪式 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人人都要养成对国旗的崇敬和热爱,而学校所进行的升旗仪式正是养成这种心理的重要方式。我们学校每星期一早上进行升旗仪式,并为旗手专门制作了服装,升旗仪式,学生都身穿校服,佩戴红领巾。实施《国旗法》以后,学校认真组织学习,并依法进行升国旗仪式。爱国不是抽象的,要从爱集体、爱校做起。我们学校有校训、校徽、校歌。校训是:严教,勤学,团结,奋进。我们的校歌是发动全体教师集体创作的。师生们履行校训,佩戴校徽,高唱校歌,有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善于捕捉激励爱国热情的有利时机 时机和效果的统一,是一个教育原则。2008年,北京举行奥运会。奥运会开幕前后,学校围绕着“我为奥运做贡献”、“弘扬奥运精神”等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树立奥运意识,发挥奥运精神,为振兴中华而拼搏。

2016中共党史国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016中共党史国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0题): 1、中国共产党是(C)诞生的。 A、1919 B、1920 C、1921 2、中国早期共产主义小组有(A)个 A、8 B、9 C、10 3、北伐战争时期,农民运动的中心在(B) A、江西 B、湖南 C、广东 4、中国革命的道路是(C) A、农村包围城市 B、武装夺取政权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5、全民族抗战的起点是(C)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6、我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C)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7、在(A)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党的七大 B、党的八大 C、党的十五大 8、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是(B) A、实事求是、独立民主、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9、党的七大是在(B)召开的 A、北京 B、延安 C、西柏坡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头三年的主要任务是(B) A、没收官僚资本,进行土地改革 B、恢复国民经济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开端的标志是(B)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2、区分新旧民主革命的主要标志是(C) A、革命纲领不同 B、革命路线不同 C、革命领导权不同 13、1931年11月2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A)成立 A、瑞金 B、兴国 C、于都 1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是(C) A、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富农多余的土地 B、没收一切土地 C、减租减息 15、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A) A、实事求是 B、独立自主 C、争取外援 16、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决策是(B)作出的。 A、党的七大 B、党的的七届二中全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